小儿惊厥疾病治疗:40例临床分析_第1页
小儿惊厥疾病治疗:40例临床分析_第2页
小儿惊厥疾病治疗:40例临床分析_第3页
小儿惊厥疾病治疗:40例临床分析_第4页
小儿惊厥疾病治疗:40例临床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小儿惊厥疾病治疗:40例临床分析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率较高,对患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本文通过对40例小儿惊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小儿惊厥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40例小儿惊厥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3个月至12岁,平均年龄(3.5±1.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小儿惊厥的诊断标准,并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病。2.方法对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疗效。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二、结果1.病因40例小儿惊厥患者中,感染性疾病所致惊厥26例(65.0%),其中热性惊厥22例(55.0%),占感染性惊厥的84.6%;非感染性疾病所致惊厥14例(35.0%),其中癫痫4例(10.0%),占非感染性惊厥的28.6%。2.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有突然发生的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伴意识丧失。发作时间短暂,多数在1分钟内自行缓解。发作次数不等,1天内发作1次至数次。发作时体温正常或升高。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精神萎靡、嗜睡、乏力等症状。3.辅助检查所有患者均行脑电图检查,其中正常脑电图8例(20.0%),异常脑电图32例(80.0%),表现为棘波、棘慢波、尖波等。头颅CT检查14例,其中正常12例,异常2例,表现为颅内出血。头颅MRI检查6例,均正常。4.治疗方法及疗效(1)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包括抗感染、抗癫痫、降温、镇静等西医治疗措施,同时给予中医辨证施治,如清热解毒、平肝息风、祛痰开窍等。(2)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包括抗感染、抗癫痫、降温、镇静等措施。疗效评定标准:治愈:治疗后3个月内无惊厥发作;好转:治疗后3个月内惊厥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减少50%以上;无效:治疗后3个月内惊厥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减少不足50%。结果:观察组治愈15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愈12例,好转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讨论小儿惊厥是儿科常见病,病因复杂,治疗关键在于明确病因、及时控制发作。本组资料显示,感染性疾病是小儿惊厥的主要病因,其中热性惊厥占感染性惊厥的84.6%。因此,对于热性惊厥患者,应积极控制体温,预防惊厥复发。本组资料显示,脑电图检查对小儿惊厥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异常脑电图检出率为80.0%。对于脑电图异常的患者,应进一步明确病因,针对性地进行治疗。本组资料还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惊厥的疗效优于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充分发挥中医辨证施治的优势,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同时结合西医抗感染、抗癫痫等治疗措施,提高疗效。小儿惊厥的治疗应结合病因、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惊厥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四、结论小儿惊厥是儿科常见病,感染性疾病是其主要病因。脑电图检查对小儿惊厥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惊厥的疗效优于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小儿惊厥疾病治疗:40例临床分析在上述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小儿惊厥的病因、诊断和治疗。以下是对这些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病因小儿惊厥的病因复杂多样,大致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感染性病因包括颅内感染和颅外感染,其中颅内感染如脑膜炎、脑炎、脑脓肿等,颅外感染如热性惊厥、中毒性脑病等。非感染性病因包括癫痫、代谢性疾病、遗传性疾病、脑发育异常、脑损伤等。明确病因是小儿惊厥诊断和治疗的关键。二、诊断小儿惊厥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病史方面,应注意询问患者的年龄、发作时间、发作次数、发作时体温等。临床表现方面,应注意观察患者的抽搐部位、抽搐持续时间、发作时意识状态等。辅助检查方面,主要包括脑电图、头颅CT、头颅MRI等。脑电图是诊断小儿惊厥的重要手段,对于鉴别惊厥的病因和类型具有重要意义。正常脑电图不能完全排除惊厥的诊断,异常脑电图可见于各种病因所致的惊厥。头颅CT和头颅MRI主要用于排除颅内病变,如颅内出血、肿瘤、发育异常等。三、治疗小儿惊厥的治疗应根据病因、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原则包括病因治疗、控制发作、预防复发等。1.病因治疗: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抗感染、纠正代谢紊乱、手术治疗等。对于热性惊厥患者,应积极控制体温,预防惊厥复发。2.控制发作:对于正在发作的患者,应尽快控制发作。常用药物包括地西泮、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等。对于频繁发作的患者,可采用持续静脉泵入药物,如苯巴比妥、丙戊酸钠等。3.预防复发:对于有复发风险的患者,应采取预防措施。常用药物包括苯巴比妥、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对于热性惊厥患者,应避免暴露于高温环境,预防感染等诱因。4.中医治疗:中医治疗小儿惊厥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经验。中医认为,小儿惊厥多由风、火、痰、瘀等病邪所致,治疗应以疏风清热、平肝息风、祛痰开窍、活血化瘀等为主。常用中药包括羚羊角、钩藤、全蝎、僵蚕等。中医外治法如针灸、推拿、贴敷等在小儿惊厥治疗中也有一定疗效。小儿惊厥的治疗应结合病因、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惊厥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和改善患者预后。四、结论小儿惊厥作为一种常见的儿科神经系统疾病,其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病因、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在治疗过程中,病因治疗是根本,控制发作是紧急任务,预防复发是长期目标。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充分发挥中医辨证施治的优势,结合西医的针对性治疗,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应进一步探讨小儿惊厥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以便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同时,应加强对小儿惊厥患者的长期随访,评估不同治疗方法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多依据。对于小儿惊厥的预防,应加强对家长的宣教,提高家长对疾病的认识,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减少因惊厥引起的意外伤害。同时,应加强对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