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由-毋宁死课堂实录-苏教版_第1页
不自由-毋宁死课堂实录-苏教版_第2页
不自由-毋宁死课堂实录-苏教版_第3页
不自由-毋宁死课堂实录-苏教版_第4页
不自由-毋宁死课堂实录-苏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自由,毋宁死》教学实录□魏梅徐忠宪执教:江苏省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魏梅点评:江苏省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徐忠宪上课班级:高一()班开课时间:20年月日【教学目标】.理清课文的思路,理解文章的情境。.了解演讲稿的特点,体验情境中的演讲。【课时安排】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演讲辞,帕特里克·亨利的《不自由,毋宁死》。课前就有人提出来“毋宁”怎么理解,题目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毋宁”就是“不如”,题目是“不自由,不如死”的意思,强调了“自由”比生命更可贵。在西方,议会演讲是很普遍的。国家元首在议会上要发表演讲或演说,阐明自己的观点,以征得大部分议员的同意,他的国家政策才能得到实施。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西方世纪的一篇议会演讲。为了使大家真切地感受到议会演讲的气氛,我准备了一段视频资料。大家都知道西方议会的前身就是古罗马时期的“元老院”,(板书:元老院)我们这段视频资料,表现的是古罗马时期首席执政官屋大维在“元老院”发表演讲号召攻打埃及的情景,我们先来感受一下。(播放视频资料画面:古罗马元老院,数十名元老坐在座位上倾听。屋大维演讲:当马克安东尼死时,他希望被葬在他挚爱的亚力山大!在埃及,与埃及人一起,紧靠他的埃及娼妇!我说的是不是事实?我说的难道不是事实吗?众元老群情激愤:宣战!宣战!宣战!)(二)背景介绍师:好,我们已经欣赏完了,这次议会演讲是不是充满了火药味?因为它是一个战前演讲,号召大家参加战争,所以火药味比较浓,言辞也比较激烈。好了,我们已经先从感性上了解到议会演讲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再来看下面几幅图(幻灯片:三面国旗)。大家能说说它们的不同点在什么地方吗?(学生思考)师:丁亮,你来说。丁:它们左下方都一样。师:对,但是这是相同点。请先告诉我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丁:是美国的国旗。师:是同一时期的国旗吗?丁:不是。师:很好,请坐。他说得很对,是美国的国旗,但是是美国不同时期的国旗。在第一面国旗的左上角是一面英国国旗;第二面呢,是一块有着颗星星的图案;第三面,大家一起说——(学生齐说:是颗星星的国旗)。这三面国旗反映出美国独立战争前后的一段历史。那么为什么第一面上会有英国国旗的图案呢?生:因为北美曾是英国的殖民地。师:是的,那这三面国旗的共同点是什么呢?生:它们都有红白相间的条纹。师:它们总共有几条?生:条。师:对,条,它表示北美在立国之初是由块殖民地组成的。大家知道在世纪末到世纪初,英国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陆续建立了块殖民地,殖民地民众主要是从英国迁移过来的破产农民、罪犯、宗教神职人员、投机者等,这些人在共同的生活中,形成了统一的文化和心理,民族的雏形初步形成,但是民族独立意识并不强烈。当时英国已经是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了,国王只是国家的象征,议会掌握着实权;可是新即位的英王乔治三世是一个很有个性和魄力的国王,他想从议会中夺回他的权力,要求对北美殖民地征收重税,想用这样的一种手段夺取权力。因为议会并不主张向北美征收重税,议员们认为北美应有一定的自己生存发展的空间。乔治三世的行动激起了北美民众的激烈反抗和强烈的民族独立意识。当时在北美议会的上层,分主和派和激进派。著名律师帕特里克·亨利属于激进派人物,他主张不惜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来换取美国的独立。经过我的讲解,大家对这篇文章的背景是不是有所认识了呢?北美独立战争和我们这篇演讲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再来欣赏几幅关于独立战争的图片。(幻灯片:几张历史图片)师:这是北美独立战争时期的战士的雕塑,这是战争时期行进中的军队,这幅图片中议员们正在商讨如何对待英国人的重税政策。好了,已经欣赏了图片,我们下面要回到文本上来。(三)学生朗读课本,理清演讲思路师:昨天大家都预习过课文了,那么首先请全班同学朗读课文一、二两节。(全体学生朗读课文)师:好,总体来讲读得还可以,但有些字词还需要确认一下。来,我们来看一看课本,跟着老师画一下字词。(幻灯片:①画释字词:钦qīn佩截jié然不同缄jiān口不语沉湎miǎn桎zhì梏ɡù缴械xiè镣liào铐铿kēnɡ锵qiānɡ虚无缥piāo缈miǎo②讲解几个易错的字形和词语意思。陷阱桎梏缴械缥缈诉诸:诉之于枉然:白费劲师:大家都知道,“缥缈”还有一种写法是“飘渺”,但现在已经统一了,就用我们书本上的这种写法。中国的汉字有不少都有一定的形象意义,比如“桎梏”,意思就是“束缚人的锁链”,可为什么偏旁都是“木”字呢?生:因为古代的枷锁大都是木头做的。师:是的,我们看古代电视剧中,犯人戴的都是这种木制的刑具。像“陷阱”“缴械”都有形象的意义,课后你们自己查查资料,去思考总结。好了,我们已经把词语画了,下面大家读起来就会顺畅了。以前的课上,我看大家比较善于表达感情,可是今天读第一、二节的时候,大家的感情并不充沛,我希望大家都能把感情调动起来,读好剩下的三段。(全班同学朗读课文第三、四、五节)师:现在由我来给大家理理思路。在课文的第一小节中,亨利说:“没有人比我更钦佩刚刚在会议上发言的先生们的爱国精神与见识才能。”他首先肯定前面讲话的议员的爱国精神,这是为什么呢?一方面这是出于一种礼貌,另一方面,这是一种说话的技巧。你首先肯定别人,才能博得别人的支持。亨利为什么要发表演讲呢?我们看看……因为他们面临的问题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关系到被奴役还是自由的大问题。所以,这一小节阐述“我”为什么要发表演讲。再往下看第二小节,请大家注意一下本节的第一、二两句。有人不理解其中的“女海妖”,其实大家以前是接触过的,能想起来吗?在必修三的课本中曾经有一篇选自《荷马史诗》的课文《奥德塞》,说的是奥德修斯在归家的途中,有人告诉他,在途中如果听到了海妖迷惑人的歌声,那么就很有可能被她诱惑到岛上,让你变成禽兽,然后吃掉你。后来奥德修斯怎么做的呢?他把水手们的耳朵里都塞满了蜡,然后让水手把自己绑在桅杆上,所以虽然海妖的歌声非常动听迷人,但是他们都没有被诱惑。大家是不是回忆起来了呢?(学生们纷纷点头,表示回忆起来了。)那么在这里,为什么说人们有听女海妖诱惑人歌声的倾向呢?在这里就是指英国人让北美感觉到似乎可以不通过武力就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是一种幻觉。人都有一种沉湎于幻觉的天性,比如在二战时期,德国进攻波兰,西方国家并不马上采取措施对付希特勒,他们存在一个幻想,就是希望希特勒吞并一个波兰就满足了,最好不要扩大战争。那时候英国的绥靖政策反映出人的这种天性。文中说不要沉湎于这种天性,英国人对北美所做的宽仁之举都是假象,我们应该正确地面对痛苦的现实。这就是第二节的意思。第三节有同学不大理解“英国人锻造出锁链来桎梏我们”,这个锁链究竟是什么?其实这个问题只要大家联系一下在这节课开头我介绍的背景,就能明白了。陶娴婷,你来说说。陶:英国人要对北美殖民地人民征收重税。师:很好,这仅是经济上的。在军事上有什么行动吗?你看看书上。(陶沉默)生(异口同声):军事封锁。师:对,同学们已经帮你说了,英国人做了一些战争的准备,从军事上控制北美人民。好,我们来归纳一下第三节内容:依据事实,说明和平请愿、减免税收的努力已经无效,现在的惟一出路只有诉诸武力。在第四节中,有同学不理解:为什么亨利说我们并非孤军作战,有很多朋友呢?这是什么意思呢?在北美独立战争时,法国在和英国争夺加拿大的殖民地,同时英国还和西班牙、荷兰在争夺殖民地,这些国家有效地分散了英国的兵力。所以说北美并非孤军作战。还有一处,说波士顿草原响起了镣铐的丁当响声。为什么会有镣铐的响声?因为英国已经对北美抗税的人民采取了镇压的政策。(幻灯片放映出教师归纳的各节大意。第一节:阐述“我”为什么要发表演讲:因为面对着国家的存亡、享受自由还是蒙受奴役的大问题。第二节:论述沉湎于幻想,不愿正视痛苦现实,这不是我们应持的态度。第三节:依据事实,说明和平请愿、减免税收的努力已经无效,我们的惟一出路只有诉诸武力。第四节:阐明我们没有退路,但只要努力,我们就有胜利的希望。第五节:表达“不自由,毋宁死”的主张)(四)演讲练习师:大家都知道演讲能力是我们现代社会人们必备的素质之一,有时对一个人的成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已经欣赏了一段议会演讲的场面,刚才又朗读了课文,大家看看演讲和朗读有什么不同呢?生:演讲包括朗读。朗读一般是带稿子的。师:这是一点,还有吗?生:两者在感情上也有区别的,演讲比较激昂一点,朗读比较优美一点。师:优美一点?这也是要看文本的,对吗?好,请坐。(教师概括)有三点不同。(幻灯片:①演讲要脱稿。②表情、眼神要与听众交流。③语调和语气更强烈,并借助于手势与其他体态语言)师:为了使大家更好地理解演讲和朗读的区别,我想给大家演示一下第四段。(脱稿演讲第四节的内容。主席先生:他们说我们的力量太弱小了,可是,我们何时才能强大起来呢?是下周,还是明年?难道直到家家户户都站满了英国士兵的时候,我们才能强大吗?难道我们就这样仰面高卧,抱着那些虚无缥缈的和平幻想不放,直到敌人把我们的手脚都束缚起来吗?先生们,如果我们能妥善地利用自然之神赐予我们的有利条件,我们就不弱小;如果我们三百万人民都联合起来,为神圣的自由事业而联合起来,那么我们就是不可战胜的!先生们,我们也并非孤军奋战,正义之神会号召朋友们为我们而战!先生们,战争的胜负并不取决于力量的悬殊,胜利永远属于那些机警、勇敢和正义的人。况且,我们已没有选择的余地了,即使我们想退出这场战争,也已经晚了。我们已毫无退路,除非甘愿受屈辱和奴役,囚禁我们的锁链已经铸就,你们听:波士顿草原已经响起了镣铐的叮当响声,战争已经不可避免,那就让它来吧,我再说一遍,那就让它来吧)(众生鼓掌)师:我已经示范好了,请大家看看第五段。师:我听到有同学说:“老师,你错了。你演讲的和课文不一样。”那我就要问你了,为什么觉得我错了呢?因为你觉得我演讲的语言和文本不同,可是实际上,在演讲的时候,听众手里有文本吗?生:没有。师:那就对了,既然如此,那么大家就应该大胆地讲,只要大体意思是对的,就可以了,在演讲过程中允许有自己的发挥。师:现在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请大家在自己座位上准备一下第五段。注意不要和文本一模一样。在座位上自己比划着讲一下,然后我找几个同学现场演讲一下。(全班学生在各自座位上准备,试讲分钟)师:好了吗?记住,第一位同学上来不要带文本。首先请樊志强同学上台来。樊(演讲):先生们,回避现实已毫无作用,其实战争已经开始,我们的同伴已身在疆场,我们还能袖手旁观吗?难道生命就那么可贵,和平就那么甜美,甚至为了生命和和平我们可以不惜一切,甚至受人奴役?在这场战争中,别人怎么做,我不知道,但是我,不自由,毋宁死!师:樊志强同学上台演讲讲得还不错,就是体态语言上不太敢放开。有同学说:我怕自己的体态语言太可笑,所以不敢表现。这个不用怕,因为它只是一个辅助手段,是为你的演讲内容服务的,你在讲的时候,当时想怎样表现就怎样表现。还有同学说,让我教他一个固定的手势模式。我记得《演讲与口才》里曾经讲过,说先是两手交叉在腹部,然后一只手从眼前呈半圆式打开。(做手势)我觉得没有必要,太程式化了,而且也不利于发挥不同演讲者的个性。我们不必拘泥。我来再找个同学试试。师:再请一位女同学一下。顾燕芯,你来。(众生鼓掌欢迎)顾(演讲):回避现实是没有用的,先生们一味地高喊和平也是没有用的,我们的同胞已经身在疆场了,难道我们要用带镣铐和受奴役来换取和平与自由吗?现在是我们应该用武力来解决一切的时候了。至于我,不自由,毋宁死。(众生鼓掌)师:这位同学的演讲太短小了,不敢表达感情。你不表达你的感情,别人怎么会被你的激情点燃,被你打动?我们再找个人试试。丁伊,你来试试。(众生鼓掌欢迎)丁(演讲):现实已经摆在面前了,与其回避现实,不如抓住现在的机会来为我们的自由而搏斗。战争已经不可避免,让我们抓住这次机会,发挥我们的力量,为自由而战斗。自由是我们期盼了多少年的理想,如果没有自由的话,我们就像笼中的小鸟,对我而言,不自由,宁愿死。师:丁伊是个性情温和的人,他的演讲也非常符合他的个性。虽然我们没有看到帕特里克·亨利的真实演讲场面,但是,毋庸置疑,肯定是比较激烈的,因为在他演讲结束的时候,整个议会大厅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拿起武器,拿起武器”的呼声此起彼伏,响彻大厅。演讲前是主和派占了上风,可是这一次演讲扭转了议会中舆论的局势。演讲是在年月日进行的,天后,年月日,美国独立战争打响了第一枪,所以,这篇演讲是有很强的鼓动性的,说得夸张点,它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命运。所以,你用温柔的语气讲出来,是不能说服别人的。再给最后一个同学一次机会,找一位女生吧。高恝瑶,你来试试。(众生鼓掌欢迎)高(演讲):先生们,回避现实是没有用的,战争早已开始了。你们还在喊着“和平,和平”,从北方刮起的大风已经将武器的铿锵响声吹进我们的耳鼓,我们的同胞也已身在疆场了,难道我们就站在这里,袖手旁观吗?我不知道别人在这场战争中会做什么,至于我,不自由,毋宁死!师:很好,比前几位同学的演讲有进步。演讲是一门艺术,这就注定了它奥妙无穷。我希望大家通过这节课,能够消除脱稿演讲的紧张心理,使自己的演讲水平有进一步提高。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演讲家,就只有一个字:“练”。每一个在公众面前说话的机会我们都不要错过。卡耐基说:“你怕什么就去做什么,直到你不怕它为止。我相信大家只要努力,都能演讲成功。(五)布置作业.回答题:谈谈亨利这篇演讲能吸引人、说服人、鼓舞人的几点原因。(字,分条论述).以“呼吁美国早日从伊拉克撤军”为内容,写一段演讲辞的收尾语,要用呼告、反问手法。(字左右)附这堂课后学生所做演说辞篇:.在破败的废墟中,一个面黄肌瘦站在那里穿着破烂的衣服的孩子,用他悲伤的眼神看着我们,向我们伸出肮脏的小手。他向我们企求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援助,更多的是安定的童年!在战火连天的伊拉克,到处都有这样的孩子,他们满怀希望来到人间,却要在炮弹的爆炸声中惶恐地生活!停手吧,美国现在的掌权者!还孩子们和平,还孩子们一个安定、幸福的童年!(徐雨婷).回避现实是毫无用处的,视《联合国章程》如无睹的行为是卑劣的,他们一直高喊和平,但放眼世界,和平安在?事实上,每分每秒都有无数无辜的生命在死亡,每分每秒都有无数母亲儿童作着痛苦的无奈的挣扎。美国用作出兵理由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哪里呢,现在连个影子都没有见到。难道这莫须有的罪名就是他们发动战争的初衷?难道他们认为赴前线的“英雄们”的家属会支持这一“正义”举动?他们还指望在他们推翻萨达姆政权后,伊拉克人民会对他们心存感激,俯首称臣?山姆大叔的这次行动伤害了世界人民的心!(黄晓玥)【点评】理解讲稿中的情境体验情境中的演讲江苏省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徐忠宪本课课案设计的明显特点是:文本阅读理解和学生演讲练习各占了课堂教学时间的一半,这是一个既学习文史知识,又锻炼语言能力的设计。我们可以把本课案的设计理念表述为:理解讲稿中的情境,体验情境中的演讲。学生首先面对的是课文——一篇发表于年前的议会演讲。要理解课文中的情境,必须借助于西方议会演讲和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知识。“语文课题”的“原形阅读理论”称这种“知识”为“课文外部知识参照系”。如果学生一时不具备这相关知识或者没有激活这相关知识,教师就有必要为其提供或引其激活。做到了这一点,学生阅读课文才能进入情境。本课案借助于多媒体电脑视频手段提供场景、画面,较为快捷有效地实施这方面的教学步骤。理解课文情境还必须依靠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本课案注重演讲练习的同时绝不忽视字、词、句的阅读和理解。安排预习时提出问题、授课时讨论问题,是一种省时高效的做法。当然,对问题的研讨和解决,仍然离不开课文语境和相关知识,这也正是“原形阅读理论”所强调的。演讲训练不属于阅读教学研究的范围。但本课案所采用的模拟课文情境讲演与课文阅读理解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在“情境”的体验上两者是一致的。本课案先“读”后“讲”的总体安排,便于这种“情境”体验贯通全课,从而使学生获得“宏大”的印象。设计中安排了教师模拟演讲和学生模拟演讲片断,使课文“情境”得到某种程度的外现,有利于课堂教学中的观摩与交流。本课案的作业设计,既依从“苏教版”课本(第一题),又不拘泥于课本,注意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层面引导学生比较认识今日美国与昔日美国独立战争不同的战争行为,暗含“昨是而今非”的判断预设。在做了充分的研究、备课、试教后,青年教师魏梅成功地完成了这堂“阅读演讲”二分式研究课的公开教学任务,该课前后两部分的教学效果都相当好。怎么用短短分钟课堂教学时间完成一篇字课文的阅读任务,并达到中等的理解程度?本课根据“原形阅读理论”作了有价值的探讨。具体操作上可概括为如下几点:.合理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课前预读课文,了解内容,提出问题;.课上集体扫除字词障碍,适量选择词语教学;.齐声朗读课文全篇(分两次读),再次感受课文,加强对课文的整体印象;.教师简明归纳各节大意,帮助学生对各节内容获得较清晰印象;.回答学生初读课文后提出的几个带共性的问题,使学生对这几个“点”有较深刻的理解。我们看到,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完成了这五个教学步骤,这分钟阅读教学的“时效比”是相当高的。演讲是一项高级语言智慧技能,并非短短的分钟课堂时间所能掌握,但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本课采用的方法是:介绍演讲技巧,设“点”示范与练习,对练习及时反馈评价。可以看到,学生在这分钟里加深了对“演讲技能”的认识,并在演讲练习中获得了初步的体验。美国著名教育家加纳认为,高级智慧技能作为一种学习结果,需要长期的学习与练习后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