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驾驶人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_第1页
车辆驾驶人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_第2页
车辆驾驶人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_第3页
车辆驾驶人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_第4页
车辆驾驶人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03.160

CCSR8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9522—××××

代替GB19522—2010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

阈值与检验

Blood&breathalcoholconcentrationandexaminationforvehicledrivers

(征求意见稿)

(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202×-××-××发布202×-××-××实施

GB19522-××××

前言

本文件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19522—2010《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与GB19522—2010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检验方法的一般规定(见5.1,2010年版的5.1);

b)更改了呼气酒精含量检验结果的要求(见5.2.1,2010年版的5.2.1);

c)更改了血液酒精含量检验方法的要求(见5.3.2,2010年版的5.3.2);

d)更改了唾液酒精定性检测结果的要求(见5.4.1,2010年版的5.4.1);

e)删除了人体平衡试验的要求(见2010年版的5.5、附录A);

f)增加了血液酒精含量检验方法(见附录A)。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76)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4年首次发布为GB19522—2004;

——2010年第一次修订;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II

GB19522-××××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车辆驾驶人员饮酒后及醉酒后驾车时血液、呼气中的酒精含量阈值和检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驾车中的车辆驾驶人员。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1254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检测仪

GA/T843唾液酒精检测试纸条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车辆驾驶人员vehicledrivers

机动车驾驶人员和非机动车驾驶人员。

3.2

酒精含量alcoholconcentration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或呼气中的酒精浓度。

4酒精含量值

4.1酒精含量阈值

表1规定了车辆驾驶人员饮酒后或醉酒后驾车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阈值。

表1车辆驾驶人员血液酒精含量阈值

驾驶行为类别阈值(mg/100mL)

饮酒后驾车≥20,<80

醉酒后驾车≥80

4.2血液与呼气酒精含量换算

车辆驾驶人员呼气酒精含量按1:2200的比例关系换算成血液酒精含量,即呼气酒精含量值乘以

1

GB19522-××××

2200等于血液酒精含量值。

5检验方法

5.1一般规定

车辆驾驶人员饮酒后或醉酒后驾车时的酒精含量检验,应采用呼气酒精含量检验或血液酒精含量

检验。对不具备呼气酒精含量检验或血液酒精含量检验条件的,可进行唾液酒精定性检测。

5.2呼气酒精含量检验

5.2.1呼气酒精含量检验应采用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检测仪进行。检验结果应由检验人记录并由检验人、

被检验人签字;被检验人无法签字的,应由检验人注明。

5.2.2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检测仪的技术指标和性能应符合GB/T21254规定。

5.2.3呼气酒精含量检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应按照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检测仪的操作要求进行。

5.3血液酒精含量检验

5.3.1对需要检验血液酒精含量的,应由专业人员按以下要求抽取血样:

a)应采用非醇类药品对皮肤进行消毒;

b)抽出血样中应添加抗凝剂,防止血液凝固;

c)装血样的容器应洁净、干燥,按检验规范封装,低温保存,及时送检。

5.3.2血液酒精含量检验方法按照附录A规定。

5.4唾液酒精定性检测

5.4.1唾液酒精定性检测应采用唾液酒精检测试纸条进行。检测结果应由检测人记录并由检测人、被

检测人签字;被检测人无法签字的,应由检测人注明。

5.4.2唾液酒精检测试纸条的技术指标、性能应符合GA/T843的规定。

5.4.3唾液酒精定性检测的具体操作步骤,应按照唾液酒精检测试纸条说明书的操作要求进行。

2

GB19522-××××

附录A

(规范性)

血液酒精含量检验方法

A.1原理

本方法利用酒精(以下称乙醇)的易挥发性,以叔丁醇为内标,用顶空-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HS-GC/FID)进行检测;经与平行操作的乙醇对照品比较,以保留时间或相对保留时间进行定性分析,

以峰面积为依据,采用内标法以乙醇对叔丁醇的峰面积比进行定量分析。

A.2试剂

本方法所用试剂如下:

a)乙醇(色谱纯);

b)叔丁醇(色谱纯);

c)水(二级,见GB/T6682-2008规定);

d)乙醇标准溶液:精密吸取或称取乙醇适量,用水配成1000mg/100mL的乙醇对照品标准储备液,

密封,冷藏保存,保存期限为6个月,将该乙醇对照品标准储备液用水稀释制成所需质量浓度的

乙醇标准溶液;或使用所需质量浓度的有证乙醇标准溶液;

e)叔丁醇内标溶液:精密吸取或称取叔丁醇适量,用水配成500mg/100mL的叔丁醇对照品标准

储备液,密封,冷藏保存,保存期限为6个月,将该叔丁醇对照品标准储备液用水稀释制成4mg/

100mL的叔丁醇内标溶液,密封,冷藏保存,保存期限为3个月;或使用4mg/100mL的有证叔丁

醇内标溶液。

A.3器材

本方法所用器材如下:

a)气相色谱仪:配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b)顶空自动进样器;

c)分析天平:感量0.1mg;

d)精密移液器;

e)样品瓶;

f)硅橡胶垫;

g)铝帽;

h)密封钳。

A.4检验

A.4.1定性分析

A.4.1.1待检样品制备

取送检血液0.10mL及叔丁醇内标溶液0.50mL加入样品瓶内作为待检样品,盖上硅橡胶垫,用密封

钳加封铝帽,混匀,待测。

3

GB19522-××××

A.4.1.2检出限添加样品和空白样品制备

取1mg/100mL乙醇标准溶液0.10mL及叔丁醇内标溶液0.50mL加入样品瓶内作为检出限添加样品,

另取空白血液0.10mL及叔丁醇内标溶液0.50mL加入样品瓶内作为空白样品,样品制备其余操作步骤

同A.4.1.1。

A.4.1.3仪器条件

A.4.1.3.1气相色谱仪

表1列出了气相色谱仪参考条件,可根据不同品牌仪器和不同样品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表1气相色谱仪参考条件

参考柱温载载气流速检测器温度进样口温度

色谱柱检测器

条件℃气mL/min℃℃

DB-ALC1(30m×0.32mm×1.8μm)

1403

毛细管柱或等效色谱柱

DB-ALC2(30m×0.32mm×1.2μm)毛

240高3火焰离

细管柱或等效色谱柱

纯子化检

PLOT-Q(30m×0.53mm×20.00μm)250200

3130氮4测器

毛细管柱或等效色谱柱

气(FID)

5%Carbowax20M/Carbopack(80~

4120目)2m×2mm填充柱或等效色谱7020~40

注:DB-ALC1、DB-ALC2是适合的市售产品实例。给出这一信息是为了方便本文件的使用者,并不表示对这些产品的

认可。

A.4.1.3.2顶空自动进样器

顶空自动进样器参考条件如下,可根据不同品牌仪器和不同样品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a)加热箱温度:65℃;

b)定量环温度:105℃;

c)传输线温度:110℃;

d)样品瓶加热平衡时间:10min;

e)样品瓶加压时间:6s;

f)定量环充满时间:6s;

g)定量环平衡时间:3s;

h)进样时间:60s。

A.4.1.4进样检测

将已制备的样品置于顶空自动进样器样品架上,按照A.4.1.3要求设定仪器条件并进样检测。

A.4.1.5记录与计算

分别记录各样品中叔丁醇、乙醇和可疑色谱峰的保留时间,计算乙醇与叔丁醇的保留时间之差作为

相对保留时间。

4

GB19522-××××

A.4.2定量分析

A.4.2.1待检样品制备

取送检血液0.10mL两份,分别添加叔丁醇内标溶液0.50mL作为待检样品,样品制备其余操作步骤

同A.4.1.1。

A.4.2.2校准曲线制备

取系列质量浓度的乙醇标准溶液各0.10mL,分别添加叔丁醇内标溶液0.50mL,样品制备其余操作

步骤同A.4.1.1。

用于制备校准曲线的乙醇标准溶液应不少于六个浓度,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r应不小于0.999,

且待检样品的血液酒精浓度值应在校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内。

A.4.2.3仪器条件

同A.4.1.3。

A.4.2.4进样检测

同A.4.1.4。

A.4.2.5记录

分别对各样品中乙醇和叔丁醇的色谱峰进行积分并记录峰面积值。

A.4.2.6计算

A.4.2.6.1校准曲线

用系列浓度的乙醇标准溶液样品中的乙醇与叔丁醇的峰面积之比对乙醇质量浓度进行线性回归,

得到线性方程。

A.4.2.6.2定量

根据待检样品中乙醇及叔丁醇色谱峰的峰面积值,按照式(1)计算待检样品中的乙醇含量:

Y-a

X=…………(1)

b

式中:

X——待检样品中的乙醇含量,单位为毫克每百毫升(mg/100mL);

Y——待检样品中乙醇及叔丁醇的峰面积比;

a——线性方程的截距;

b——线性方程的斜率。

A.4.2.6.3计算相对相差

按照式(2)计算平行操作的两份待检样品中乙醇含量的相对相差:

X-X

RD=100%12………(2)

X

式中:

RD——相对相差,以百分比表示;

5

GB19522-××××

X1、X2——两份待检样品平行测定的乙醇含量数值;

X——两份待检样品平行测定的乙醇含量数值的平均值。

A.4.3结果评价

A.4.3.1定性结果评价

A.4.3.1.1阳性结果

空白样品中未出现乙醇的色谱峰为正常,检出限添加样品中同时出现乙醇和叔丁醇的色谱峰为正

常。空白样品和检出限添加样品均正常,且待检样品与检出限添加样品比较,乙醇与叔丁醇的保留时间

或相对保留时间相对误差在±2%内,经选择不同的色谱条件检测,结果一致时,则认定待检样品中含有

乙醇。必要时,应检验待检样品中是否存在乙基葡萄糖醛酸苷,用于确定或排除饮酒。

注:乙基葡萄糖醛酸苷(ethylglucuronide,EtG)是乙醇在人体内的特异性代谢物,在血液中消除时间较乙醇更

长(约12h)。血液中EtG阳性结果对12h内是否饮酒的判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在体内已不能再检测出乙醇时作用更明显。

此外,血液和尿液中EtG的测定在判定乙醇来源、区分是否因血液腐败产生乙醇有着重要意义。生前摄入的乙醇才能代谢

产生EtG,腐败的尸体(没有生前摄取乙醇记录)血液中可检出乙醇,但不能检出EtG。EtG的检验方法见GA/T1633-2019。

A.4.3.1.2阴性结果

空白样品和检出限添加样品均正常,待检样品出现叔丁醇的色谱峰而无乙醇的色谱峰时,则认定检

验结果为阴性。

A.4.3.1.3异常结果

若空白样品和(或)检出限添加样品结果异常,说明操作有误,结果无效,应重新检验。

A.4.3.1.4检出限

本方法的检出限为1mg/100mL。

注:检出限的概念见GB/T27415—2013的3.1。

A.4.3.3定量结果评价

A.4.3.3.1定量结果

两份待检样品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对相差不超过10%(有凝血块的待检样品不超过15%)时,定量结果

有效,否则应重新检验。定量结果按两份待检样品平行测定的乙醇含量数值的平均值出具。

A.4.3.3.2定量限

本方法的定量限为5mg/100mL。

注:定量限的概念见GB/T27415—2013的3.2。

6

GB19522-××××

参考文献

[1]GB/T27415-2013分析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的评估

[2]GB/T6682-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GA/T842-2019血液酒精含量的检验方法

[4]GA/T1073-2013生物样品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乙醛、丙酮、异丙醇和正丁醇

的顶空-气相色谱检验方法

[5]GA/T1556-2019道路交通执法人体血液采集技术规范

[6]GA/T1633-2019法庭科学血液、尿液中乙基葡萄糖醛酸苷检验气相色谱-质谱和液相色谱

-质谱法

7

GB1952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酒精含量值........................................................................1

5检验方法..........................................................................2

附录A(规范性)血液酒精含量检验方法.................................................3

参考文献.............................................................................7

I

GB19522-××××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车辆驾驶人员饮酒后及醉酒后驾车时血液、呼气中的酒精含量阈值和检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驾车中的车辆驾驶人员。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1254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检测仪

GA/T843唾液酒精检测试纸条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车辆驾驶人员vehicledrivers

机动车驾驶人员和非机动车驾驶人员。

3.2

酒精含量alcoholconcentration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或呼气中的酒精浓度。

4酒精含量值

4.1酒精含量阈值

表1规定了车辆驾驶人员饮酒后或醉酒后驾车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阈值。

表1车辆驾驶人员血液酒精含量阈值

驾驶行为类别阈值(mg/100mL)

饮酒后驾车≥20,<80

醉酒后驾车≥80

4.2血液与呼气酒精含量换算

车辆驾驶人员呼气酒精含量按1:2200的比例关系换算成血液酒精含量,即呼气酒精含量值乘以

1

GB19522-××××

2200等于血液酒精含量值。

5检验方法

5.1一般规定

车辆驾驶人员饮酒后或醉酒后驾车时的酒精含量检验,应采用呼气酒精含量检验或血液酒精含量

检验。对不具备呼气酒精含量检验或血液酒精含量检验条件的,可进行唾液酒精定性检测。

5.2呼气酒精含量检验

5.2.1呼气酒精含量检验应采用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检测仪进行。检验结果应由检验人记录并由检验人、

被检验人签字;被检验人无法签字的,应由检验人注明。

5.2.2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检测仪的技术指标和性能应符合GB/T21254规定。

5.2.3呼气酒精含量检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应按照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检测仪的操作要求进行。

5.3血液酒精含量检验

5.3.1对需要检验血液酒精含量的,应由专业人员按以下要求抽取血样:

a)应采用非醇类药品对皮肤进行消毒;

b)抽出血样中应添加抗凝剂,防止血液凝固;

c)装血样的容器应洁净、干燥,按检验规范封装,低温保存,及时送检。

5.3.2血液酒精含量检验方法按照附录A规定。

5.4唾液酒精定性检测

5.4.1唾液酒精定性检测应采用唾液酒精检测试纸条进行。检测结果应由检测人记录并由检测人、被

检测人签字;被检测人无法签字的,应由检测人注明。

5.4.2唾液酒精检测试纸条的技术指标、性能应符合GA/T843的规定。

5.4.3唾液酒精定性检测的具体操作步骤,应按照唾液酒精检测试纸条说明书的操作要求进行。

2

GB19522-××××

附录A

(规范性)

血液酒精含量检验方法

A.1原理

本方法利用酒精(以下称乙醇)的易挥发性,以叔丁醇为内标,用顶空-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HS-GC/FID)进行检测;经与平行操作的乙醇对照品比较,以保留时间或相对保留时间进行定性分析,

以峰面积为依据,采用内标法以乙醇对叔丁醇的峰面积比进行定量分析。

A.2试剂

本方法所用试剂如下:

a)乙醇(色谱纯);

b)叔丁醇(色谱纯);

c)水(二级,见GB/T6682-2008规定);

d)乙醇标准溶液:精密吸取或称取乙醇适量,用水配成1000mg/100mL的乙醇对照品标准储备液,

密封,冷藏保存,保存期限为6个月,将该乙醇对照品标准储备液用水稀释制成所需质量浓度的

乙醇标准溶液;或使用所需质量浓度的有证乙醇标准溶液;

e)叔丁醇内标溶液:精密吸取或称取叔丁醇适量,用水配成500mg/100mL的叔丁醇对照品标准

储备液,密封,冷藏保存,保存期限为6个月,将该叔丁醇对照品标准储备液用水稀释制成4mg/

100mL的叔丁醇内标溶液,密封,冷藏保存,保存期限为3个月;或使用4mg/100mL的有证叔丁

醇内标溶液。

A.3器材

本方法所用器材如下:

a)气相色谱仪:配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b)顶空自动进样器;

c)分析天平:感量0.1mg;

d)精密移液器;

e)样品瓶;

f)硅橡胶垫;

g)铝帽;

h)密封钳。

A.4检验

A.4.1定性分析

A.4.1.1待检样品制备

取送检血液0.10mL及叔丁醇内标溶液0.50mL加入样品瓶内作为待检样品,盖上硅橡胶垫,用密封

钳加封铝帽,混匀,待测。

3

GB19522-××××

A.4.1.2检出限添加样品和空白样品制备

取1mg/100mL乙醇标准溶液0.10mL及叔丁醇内标溶液0.50mL加入样品瓶内作为检出限添加样品,

另取空白血液0.10mL及叔丁醇内标溶液0.50mL加入样品瓶内作为空白样品,样品制备其余操作步骤

同A.4.1.1。

A.4.1.3仪器条件

A.4.1.3.1气相色谱仪

表1列出了气相色谱仪参考条件,可根据不同品牌仪器和不同样品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表1气相色谱仪参考条件

参考柱温载载气流速检测器温度进样口温度

色谱柱检测器

条件℃气mL/min℃℃

DB-ALC1(30m×0.32mm×1.8μm)

1403

毛细管柱或等效色谱柱

DB-ALC2(30m×0.32mm×1.2μm)毛

240高3火焰离

细管柱或等效色谱柱

纯子化检

PLOT-Q(30m×0.53mm×20.00μm)250200

3130氮4测器

毛细管柱或等效色谱柱

气(FID)

5%Carbowax20M/Carbopack(80~

4120目)2m×2mm填充柱或等效色谱7020~40

注:DB-ALC1、DB-ALC2是适合的市售产品实例。给出这一信息是为了方便本文件的使用者,并不表示对这些产品的

认可。

A.4.1.3.2顶空自动进样器

顶空自动进样器参考条件如下,可根据不同品牌仪器和不同样品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a)加热箱温度:65℃;

b)定量环温度:105℃;

c)传输线温度:110℃;

d)样品瓶加热平衡时间:10min;

e)样品瓶加压时间:6s;

f)定量环充满时间:6s;

g)定量环平衡时间:3s;

h)进样时间:60s。

A.4.1.4进样检测

将已制备的样品置于顶空自动进样器样品架上,按照A.4.1.3要求设定仪器条件并进样检测。

A.4.1.5记录与计算

分别记录各样品中叔丁醇、乙醇和可疑色谱峰的保留时间,计算乙醇与叔丁醇的保留时间之差作为

相对保留时间。

4

GB19522-××××

A.4.2定量分析

A.4.2.1待检样品制备

取送检血液0.10mL两份,分别添加叔丁醇内标溶液0.50mL作为待检样品,样品制备其余操作步骤

同A.4.1.1。

A.4.2.2校准曲线制备

取系列质量浓度的乙醇标准溶液各0.10mL,分别添加叔丁醇内标溶液0.50mL,样品制备其余操作

步骤同A.4.1.1。

用于制备校准曲线的乙醇标准溶液应不少于六个浓度,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r应不小于0.999,

且待检样品的血液酒精浓度值应在校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内。

A.4.2.3仪器条件

同A.4.1.3。

A.4.2.4进样检测

同A.4.1.4。

A.4.2.5记录

分别对各样品中乙醇和叔丁醇的色谱峰进行积分并记录峰面积值。

A.4.2.6计算

A.4.2.6.1校准曲线

用系列浓度的乙醇标准溶液样品中的乙醇与叔丁醇的峰面积之比对乙醇质量浓度进行线性回归,

得到线性方程。

A.4.2.6.2定量

根据待检样品中乙醇及叔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