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厂运行工艺质量技术规程_第1页
水厂运行工艺质量技术规程_第2页
水厂运行工艺质量技术规程_第3页
水厂运行工艺质量技术规程_第4页
水厂运行工艺质量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厂运行工艺质量技术规程制订/修订日期:2015/7/25实施日期:2015/8/11总则1.1为使本公司水厂建立标准化的运营管理机制,提高供水管理的技术水平,确保安全,稳定优质低耗供水,为用户保证提供符合国家标准优质自来水,制定本规程。1.2水厂运行管理中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法规、标准和华衍水务公司水厂运行管理手册中的规定。2水原监测2.1原水2.1.1水质检测中心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每天对原水水质进行常规分析,每月做一次常规全分析,不能自检项目委托检验,如遇水质异常将增加检测项目及检测频次。2.1.2原水受到污染,经处理后出厂水达不到现行国家标准,公司将启动水质控制应急预案,当污染严重超标,将按预案逐级上报,立即停止供水。2.1.3设立取水泵站原水水质重点检测项目的在线自动监测,设立上游3公里处的重点检测项目的在线自动监测。2.2工序质量检测点2.2.1在线自动监测点取水泵站:COD、氨氮、总磷、总氮、PH、浊度、叶绿素、水温、DO、总有机碳、总酚、湿度、电导率、蓝绿藻。配水井:浊度、余臭氧沉淀池进水部位:浊度沉淀池出水部位:浊度滤池出水部位:浊度、余氯生物活性炭滤池:浊度、余臭氧、颗粒数配水泵房出厂管:PH、浊度、余氯2.2.2班组检测点取水管、出厂水管2.2.3水质检测中心取水口、沉淀池出水部位、砂滤后、炭滤后、出厂水管、供水管网(见管网采样点一览表)2.3水质监测项目和频率2.3.1水质检测项目和频次、合格率的计算按照吴江华衍水务水质检测中心的《水质检测制度》执行2.4检验方法2.4.1检验方法按照吴江华衍水务水质检测中心作业指导书执行。3生产工艺标准3.1一般规定3.1.1第一水厂的工艺为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的常规工艺加取水口投加高锰酸钾氧化和沉淀前投加粉末活性炭吸附。根据原水水质变化调整,保证水质达到国家标准的规定。3.1.2第二水厂的工艺为预氧化、絮凝、沉淀、过滤、后臭氧生物活性炭、3.2.6.2沉淀池出水浊度控制在3.2.6.3为防止折板反应区和沉淀池积泥的厚度升高,会缩小沉淀池过水断面,相应缩短沉淀时间,降低沉淀效果,导致水质变坏。但排泥过于频繁又会增加耗水量,所以合理安排排泥量是沉淀池运行之关键。排泥车排泥原则上每日累计排泥时间不得少于8H,在原水浊度低于20NTU时,安排每两日运行1次,在浊度大于200NTU,小于50NTU时,排泥车每日运行1次,在浊度大于50NTU时,每日运行1-2次。穿孔排泥在水温大于25度时,浊度小于20NTU时,每周排泥1次;在水温大于15度小于25度时,浊度大于503.2.73.2.73.2.7.2冲洗周期应根据运行水3.2.7.3载污率应大于803.2.7.4过滤出水浊度必须满足生活饮用水质的标准的要求。本厂采用V型滤池3.2.7.5滤料种类为均匀级配砂滤料,为石英砂d10=0.90-1.2,厚度1200-1500MM,正常滤速为8-10M/h,强制滤速10-13m3.2.7.6滤池工作周期一般控制在24-72小时。控制方式分水头损失或运行时间周期,在滤池水位超过正常过滤水位0.05米3.2.7.7冲洗强度气冲为13-17L/m2*S,气水混冲为:气冲洗强度13-17L/m2*S、水冲洗强度3-4.5L/M2*3,水冲为4-6L/M2*S,在水冲时表面扫洗强度为1.4-2.3L/M23.2.7.8V型滤池冲洗前水头损失可采用2.0M,滤层表面以上水深不应小于1.2M3.2.83.2.8.1消毒是饮用水处理工艺的终端处理,是必不可少的饮用水安全卫生的保障。水3.2.8.2影响氯消毒效果的主要因素为:PH值与水温。加氯后水中生成HOCL和OCLˉ3.2.8.3消毒方式采用游离氯形式3.2.8.4水中有氨氮的影响:当水源因受到有机污染物而含有一定氨氮时,氯加入水中后生成氯胺3.2.8.53.2.8.63.2.8.7后加氯:控制在总加氯量的30%-3.2.8.8出厂补氯:一般控制平时中心点0.7-0.9,夏季0.93.2.8.9经消毒后水中3.2.93.2.93.2.9.23.2.9.3每1-3年宜放空清洗一次,对水池内壁、池底、池顶、伸缩缝、压力人孔等检修一次,清洗用水应排3.2.3.2.103.2.10.13.2.10.2反冲洗周期宜根据运行年限,并结合水厂实际运行情况3.2.10.3活性炭滤池必须先进行气冲洗,待气冲停止后才能进行水冲。气冲时间宜控制在3-5分钟,特殊情况可延长,待炭层充分膨胀且上升趋势较平缓时可停止气冲,气冲后应静置炭层3-5分钟,保证气冲时处于悬浮状态的炭粒充分下沉。气冲洗强度宜10-15L3.2.10.4活性炭滤池水冲时间的设定,应以反冲洗后池面水浑浊度为主要控制参数。反冲洗后池面水浑浊度应不大于10NTU。水冲洗强度宜为6-12L3.2.10.5活性炭滤池进水浑浊度宜小于0.5NTU,不应有余氯,原水高锰酸盐指数大于6mg/L时,炭滤池进水高锰酸盐指数宜小于4.0mg/L、氨氮不宜大于0.5mg/L3.2.10.6应根据主臭氧接触池出水中剩余臭氧浓度控制主臭氧投加量,水中剩余臭氧浓度宜控制在0.1mg/L左右,不应大于0.2mg/L3.2.10.7当吸附活性炭滤池活性炭碘值小于600mg/g或亚甲兰值小于85mg/g3.2.113,2.113.2.113.2.113.2.113.2.11.5水位连续检测,一般水位控制在2.0-3.2.11.63.2.11.74.相关文件无5.相关记录5.1《班组水质检测记录表(1)》5.2《班组水质检测记录表(2)》附录1第一水厂工艺流程附录2第二水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