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关05 中国近现代史材料分析题专练-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抢分秘籍(解析版)_第1页
通关05 中国近现代史材料分析题专练-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抢分秘籍(解析版)_第2页
通关05 中国近现代史材料分析题专练-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抢分秘籍(解析版)_第3页
通关05 中国近现代史材料分析题专练-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抢分秘籍(解析版)_第4页
通关05 中国近现代史材料分析题专练-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抢分秘籍(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通关05中国近现代史材料分析题专练目录【中考预测】本部分对中国近现代史进行高度概括,并明确考试方向。【抢分通关】精选2023年各省市中考真题与2024年名校模拟题,讲解通关策略(含新考法、新情境等)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不断探索时期,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这部分考查的重点包括近代化的探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及成就。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1.(2023山东济南)【图片史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客观叙述和分析历史,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是“历史解释”素养的要求。如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幅浮雕——虎门销烟,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材料二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2)材料二中“这场战争”指什么?为什么“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答案】(1)可以从虎门销烟的时间、概况及影响等方面进行说明。示例:1839年的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2)战争:鸦片战争。原因: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析】(1)说明: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必须点明事件、时间、影响,如,1839年,林则徐举行了虎门销烟,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2)战争:根据所学和材料二“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可知,这场战争爆发于1839年之后,是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鸦片战争。原因: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对英国侵略者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关税协定,这不仅使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更是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陈旭麓先生说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2.(2023四川眉山)【史料实证、时空观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894年爆发的中日战争,以日本胜利、中国惨败而告终。对该战的影响,有如下一些反应:日本史学家藤村道生指出,这一场战争的胜利,“是日本由‘被压迫国’向‘压迫国’过渡的转折点”。福泽谕吉说:日清战争,使大日本帝国受到尊重。日本有作品记载:日清战争、连战皆捷,军人万岁。家有女儿的父母,都希望找一个军人作女婿。张之洞在给朝廷的电报中指出:“倭约万分无理,地险、饷力、兵权,一朝尽夺,神人共愤,意在吞噬中国,非割占数地而已”。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联名上书:“弃台民之事小,亡国之事大,割地之事小,亡国之事大”。陈独秀曾说“甲午之役、军破国削,举国上中社会,大梦初觉,稍有知识者多承认了富强之策”。——摘编自邓元时《甲午战争与中日两国的历史命运》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对交战双方和国际关系的影响。【答案】对日本:提高日本的国际地位;刺激日本称霸和奴役亚洲的野心;改变日本社会观念(军人地位提升);巨额赔款有助于日本近代化发展等。对中国:丧失更多主权;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赔款增加人民负担;促进中国救亡图存运动深入发展;促进民族觉醒;清政府腐败进一步暴露,统治进一步削弱等。对国际:刺激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改变东亚国际格局;改变西方侵略方式,进入资本输出阶段等。【解析】影响:对日本:根据材料“是日本由‘被压迫国’向‘压迫国’过渡的转折点。”得出提高日本的国际地位;根据材料“日清战争、连战皆捷,军人万岁。家有女儿的父母,都希望找一个军人作女婿。”得出改变日本社会观念(军人地位提升);结合所学可知,对日本的影响还可从日本国内发展着手,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的巨额赔款有助于日本近代化发展,刺激日本称霸和奴役亚洲的野心。对中国:根据材料“甲午之役、军破国削,举国上中社会,大梦初觉,稍有知识者多承认了富强之策”得出促进中国救亡图存运动深入发展,促进民族觉醒;结合所学《马关条约》的签订,割占中国辽东半岛、台湾全岛等附属岛屿,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赔款增加人民负担,从甲午战败的原因分析,得出清政府腐败进一步暴露,统治进一步削弱等。对国际:根据材料“意在吞噬中国,非割占数地而已”结合所学可知,《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刺激列强掀起瓜分狂潮,列强对中国的瓜分改变东亚国际格局,改变西方侵略方式等。3.(2024云南二模)【史料实证】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三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1858年马克思《鸦片贸易史》材料四“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累计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文件……为各国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作出了积极贡献。开展“一带一路”合作,中国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从不谋取任何政治私利……继续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取得更多新发展。——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3)马克思主要是抨击清朝的什么政策?材料三中的“时势”是指什么?(4分)(4)综合上述四则材料,请谈谈你对“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认识。(2分)【答案】(3)政策:闭关锁国政策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的政策。(2分)时势: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2分)(4)认识:各国间的友好交流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要坚持互相尊重、和平互利的原则。(2分)【解析】因素:根据材料信息“宋朝政府十分重视海外贸易,在广州、泉州、杭州、明州等地设市舶司为外贸管理机构”可得出,政府鼓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中国的航海家除了(3)政策:根据材料三信息“人为地隔绝于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当时西方的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时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欧洲主要国家相继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特别是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后,英、法、美等国,经济迅猛发展,国力日益强盛,并企图打开中国大门。而这时清朝已开始走向衰落,企图以闭关自守来延续封建统治,致使中国失去了18、19世纪赶上世界工业化潮流的机会。(4)认识:本问属于开放性设问,答案只要是对对“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正确认识即可,如各国间的友好交流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要坚持互相尊重、和平互利的原则。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4.(2023湖北荆州)【史料实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时思想界产生重大影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发起并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同年秋,他领导建立北京的早期共产党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摘编自《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材料二

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他们帮助工人组织工会,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人识字班,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三

历史证明,西方社会政治制度的“蓝本”无法在中国“复制”。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摘编自张乾元《中国共产党自信的底气从何而来》(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大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出了哪些贡献?(回答2点)(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表现有哪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与什么事件有关?(3)根据材料三,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度,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各回答1点)【答案】(1)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或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建立早期共产主义(党)组织等。(回答2点,意思相近即可)(2)表现:深入到工人群众中;组织工会;创办学校;出版刊物等。(回答2点,意思相近即可)事件:新文化运动。(回答“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提倡新文学”“发表《文学改良刍议》”等意思相近也可)(3)国内: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等。(回答1点,意思相近、言之有理也可)国际: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促进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等。(回答1点,意思相近、言之有理也可)【解析】(1)贡献:根据材料一“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得出李大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出的贡献有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据材料一“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发起并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可以得出李大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出的贡献有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根据材料一“同年秋,他领导建立北京的早期共产党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可以得出李大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出的贡献有建立早期共产主义组织。答两点即可。(2)表现:根据材料二“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可以得出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表现有深入到工人群众中;根据材料二“他们帮助工人组织工会,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人识字班,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可以得出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表现有组织工会、创办学校、出版刊物等。事件:结合所学知识,“通俗易懂的语言”也就是白话文,而白话文兴起是在新文化运动之中,具体来说,新文化运动主张进行“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提倡新文学”,为此胡适曾经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3)伟大意义:根据材料三“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可以得出中国共产党成立在国内的伟大意义有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等;根据材料三“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可以得出中国共产党成立在国际上的伟大意义是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三、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5.(2023山东济宁)【史料实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研究问题、制定政策、推进工作,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寻找中国民主革命道路史料1:1926年11月底,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湖南有54个县建立了农民协会组织,会员达107万人,到1927年1月,会员增加到200万人。1926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特别会议,陈独秀在会上指责湖南工农运动“过火”“动摇北伐军心”“妨碍统一战线”。史料2:1927年1月4日至2月5日,毛泽东到湖南的湘潭、湘乡、衡山、醴陵和长沙等县考察农民运动。他召集农民和农运工作者开各种类型的调查会,写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在报告中,他热烈赞颂农民群众打翻乡村封建势力的伟大功绩,尖锐地批驳党内外责难农民运动的各种谬论,阐明农民斗争同革命成败的密切关系。他强调:必须把农民组织起来,“推翻地主武装,建立农民武装”。这些认识为毛泽东后来的抉择提供了帮助。史料3:

——以上材料据《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近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整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湖南农民协会会员迅速增加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指出与陈独秀相比毛泽东对农民运动的认识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1927年毛泽东的调查研究帮助其找到的革命道路。【答案】(1)时代背景:1926年底北伐进入高潮,中共领导下的农民运动空前高涨。(2)不同:陈独秀指责农民运动“过火”“妨碍统一战线”,而毛泽东热烈赞颂农民群众打翻乡村封建势力的伟大功绩,强调把农民组织起来,建立农民武装,积极开展农民运动。道路:向农村进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解析】(1)时代背景:依据史料1信息“1926年11月底,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湖南有54个县建立了农民协会组织,会员达107万人”“到1927年1月,会员增加到200万人”可知,从1926年11月底到1927年1月的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湖南农民协会的会员人数迅速增加。结合所学可知,1926年底北伐战争进入高潮,中共领导的农民运动也空前高涨,有力地支援了北伐军的胜利进军。所以湖南农民协会会员迅速增加的时代背景是:1926年北伐进入高潮,中共领导下的农民运动空前高涨。(2)不同:依据史料1信息“陈独秀在会上指责湖南工农运动‘过火’‘动摇北伐军心’‘妨碍统一战线’”可知,陈独秀指责农民运动;依据史料2信息“毛泽东”“热烈赞颂农民群众打翻乡村封建势力的伟大功绩”“必须把农民组织起来”“推翻地主武装,建立农民武装”可知,毛泽东赞扬支持农民运动。道路:结合所学可知,1927年国民党右派害怕农民运动蓬勃开展会危及他们的统治而公开背叛革命,这使毛泽东和共产党人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必须建立自己的军队开展武装斗争,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余部转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边界农村地区,向农村进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6.(2023吉林)【唯物史观】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直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作为我党早期“农民运动之王”的毛泽东,心中十分清楚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因为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熊华源《毛泽东、朱德共同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贡献》(1)材料一中,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为解决该问题,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行了不同的土地政策,请写出两例。【答案】(1)问题:土地问题;土地政策: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进行“打土豪、分田地”,在抗日战争时期进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在解放战争时期进行“没收地主土地,耕者有其田”。【解析】(1)问题:根据材料“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因为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分析可知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土地问题。土地政策: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土地政策: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进行“打土豪、分田地”,在抗日战争时期进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在解放战争时期进行“没收地主土地,耕者有其田”。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7.(2023江苏宿迁)【家国情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是矗立于世界革命史上的一座不朽的丰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

西安事变消息传出后,国内舆论多认为,一旦诉诸武力,中国可能陷于纷争割据的局面,给日本以可乘之机。12月13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讨论如何处置西安事变问题……,17日,周恩来等作为中共代表乘机抵达西安,与张、杨等人紧急磋商,并表示只要蒋介石改变内战政策,决心抗日,中共就愿与他合作。——《中国近代史》(3)材料三中中共对解决西安事变采取了怎样的主张?(4)结合以上问题,请归纳中国共产党在近代中国艰难严酷的环境中,能够从弱小并领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答案】(3)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联蒋抗日。(4)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定追求;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或答"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实事求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以民族利益为重(或答"共产党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自己的初心使命")。【解析】(3)主张: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周恩来等作为中共代表乘机抵达西安,与张、杨等人紧急磋商,并表示只要蒋介石改变内战政策,决心抗日,中共就愿与他合作”可知,这体现出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联蒋抗日。(4)关键: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可知,它体现的是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定追求;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可知,它体现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可知,这体现的是以民族利益为重。8.(2023湖南常德)【史料实证】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民族屈辱史,又是一部民族抗争史。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国人民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在血雨腥风中重塑民族之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

千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铭文(节选)(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的是什么?分别列举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上的著名战役和抗日英雄各一例,以彰显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捐躯洒血,浩气干云”的气概。【答案】(3)“兄弟同心,共御外侮”: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战役:正面战场,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敌后战场,百团大战、平型关大捷等。抗日英雄:正面战场,张自忠、李宗仁等;敌后战场,彭德怀、左权、林彪、杨靖宇等。(只要合符题意均可给分)【解析】(3)“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千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可知,这是说,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战役: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兄弟同心,共御外侮”可知,这是说,正面战场有,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敌后战场有百团大战、平型关大捷。抗日英雄:根据所学和材料三“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可知,这是说,正面战场有张自忠、李宗仁,敌后战场有彭德怀、左权、林彪、杨靖宇等。9.(2023辽宁锦州)【时空观念】一百多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创造了让中国人民引以为豪的辉煌历史。阅读图示,回答问题。(2)图示中“英勇抗日”阶段,1940年八路军发动了哪场大规模战役?这场战役的指挥者是谁?【答案】(2)战役:百团大战。指挥者:彭德怀【解析】(2)战役:根据图示中“英勇抗日”和所学知识可知,1940年八路军发动了大规模战役为百团大战。指挥者:根据图示中“英勇抗日”和所学知识可知,百团大战的指挥者为彭德怀。10.(2023湖南张家界)【图片史料】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三

图1

荷兰殖民者的投降书

图2

台湾光复(3)图1中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谁?图2是哪场战争胜利的重大成果?(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民族交融与国家统一的认识。【答案】(3)郑成功。抗日战争。(4)认识:民族交融和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利于国家统一发展;国家统一又促进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答对两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即可)【解析】(3)人物:据材料三“图1荷兰殖民者的投降书”结合所学可知,民族英雄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战争:据材料三“图2台湾光复”结合所学可知,1895年《马关条约》割台湾岛给日本,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4)认识: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结合史实言之有理即可。如民族交融和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利于国家统一发展;国家统一又促进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11.(2023湖北鄂州)【家国情怀】追求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人民幸福,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价值。材料二

从1895年5月到10月台南陷落,台湾军民与日军进行了大小100余次战斗,抗击日本3个近代化师团和1支海军舰队,先后打死打伤日军3.2万多人。日本近卫师团有一半被消灭。民军和留台清军除少数人生还外,大部分战死。——《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台湾人民为什么要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日武装斗争?什么重大历史事件使得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答案】(2)《马关条约》割台湾;抗日战争胜利。【解析】(2)原因:结合所学知识,1895年《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澎湖列岛给日本,导致台湾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日武装斗争。事件:结合所学知识,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12.(2023湖北天门、潜江、仙桃、江汉油田)【家国情怀】以大历史观观之,人类每一次伟大觉醒都伴随人类社会伟大革命,人类社会每一次伟大革命都会推动人类社会实现伟大进步。近现代中华民族意识觉醒就汇聚成为中华民族的力量之源,接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民族意识空前觉醒】材料四

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所占的地位实在太重要了。以往,中国对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历次反抗战争,没有一次不是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使多少爱国志士为此抱恨终天。这次抗战却完全不同了。它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反对外来侵略者第二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从而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枢纽。由于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巨大贡献,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肯定和尊重,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提高。——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简要说明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答案】(4)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解析】根据材料四“它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反对外来侵略者第二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从而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枢纽。由于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巨大贡献,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肯定和尊重,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提高。”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五、人民解放战争与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13.(2023湖北鄂州)【史料实证】从国共内战全面爆发到新中国成立,时隔仅有三年零三个月。如此之快的转变,无论是共产党、国民党,还是国际社会,都没有预料到。材料一

1947年在晋冀鲁豫解放区华北大学任教的美国人韩丁,在观察了土改后的农村社会后说:“中国革命创造了一整套新的词汇,其中一个重要的词就是“翻身”。……对于全国几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来说,这意味着站起来,打碎地主的枷锁,获得土地、牲畜、农具和房屋,但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意味着进入一个新世界。”材料二

美国学者易劳逸在分析了国共两党的农村政策后讲:“国民党在农村的失败——当局无能力保证农民的土地、安全和食物——极大地削弱了农民对政府的尊敬。这就意味着政府正失去合法性。沉重而频繁征收的苛捐杂税、腐败、绝大部分官员所显示出来的倾向地主阶级反对佃农的偏见,所有这些都削弱了政府的权威和主张合法行动的传统的社会价值。结果,农民们不是非难,就是躲避征税和征兵官员。”材料三

解放战争期间流行于解放区的民谣:“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抗战胜利以后流行于国统区的民谣:“盼中央,望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想老蒋,盼老蒋,老蒋来了米面涨。”——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谢春涛《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材料四

“今天是中华民国诞生三十八年纪念日,又是元旦,我们住在首都南京,已临着兵火的边缘。……共军除军事威胁外,更扩大其心战与传统之攻势。一般丧失斗志的将领及寡廉鲜耻的官僚政客,或准备逃亡避祸,或准备靠拢投降,或传播共党“和谈”烟幕。”——蒋经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据以上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2)不同的史料具有不同的历史价值。对于分析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同学认为材料一更有价值,有同学认为材料三更有价值。你认为这两则材料中,哪一则材料更有价值呢?试加以说明。【答案】(1)胜利原因: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成功实行了土地改革;材料二:国民党失败的农村政策导致了农民的反对;材料三:解放区人民支持共产党,国统区老百姓不支持国民党;材料四:中国共产党在取得军事优势的同时,加强政治宣传攻势,使国民党将领和官员斗志丧失,人心涣散。(2)认为材料一更有价值:韩丁在当时当地亲自观察解放区土改后说的话是接近历史真实的,他是历史的亲历者。认为材料三更有价值:当时流行的民谣代表了广大老百姓对现实的普遍心声,是历史真实的反映。【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一“于全国几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来说,这意味着站起来,打碎地主的枷锁,获得土地、牲畜、农具和房屋”分析可知,共产党领导土地改革,得到农民的支持;根据材料二“沉重而频繁征收的苛捐杂税、腐败”等信息分析可知,国民党失败的农村政策导致了农民的反对;根据材料三民谣“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可知,解放区人民支持共产党;根据材料三民谣“盼中央,望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想老蒋,盼老蒋,老蒋来了米面涨。”可知,国统区老百姓不支持国民党;根据材料四“一般丧失斗志的将领及寡廉鲜耻的官僚政客,或准备逃亡避祸,或准备靠拢投降,或传播共党‘和谈’烟幕”分析可知,中国共产党在取得军事优势的同时,加强政治宣传攻势,使国民党将领和官员斗志丧失,人心涣散。(2)本题属于开放题,要抓住史料的价值分析即可。认为材料一更有价值:韩丁在当时当地亲自观察解放区土改后说的话是接近历史真实的,他是历史的亲历者。认为材料三更有价值:当时流行的民谣代表了广大老百姓对现实的普遍心声,是历史真实的反映。14.(2024湖南二模)【史料实证】(18分)根据表中所示大事年表,解答下列问题。材料

中国近现代史大事年表(部分)时间重大事件1839年虎门销烟1844年签订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1851—1864年太平天国农民运动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1911年武昌起义1919年五四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27年10月至1928年4月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和扩大1929年古田会议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5年遵义会议1936年西安事变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1949年4月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请以时间与重大事件的方式分别呈现一则与邓小平相关的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史事,并指出其中任意一个史事的历史意义。(4分)(2)从上述材料中找出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性事件,该“标志性事件”后国民党确立了哪三大政策?(4分)【答案】(1)史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领导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根据地;1947年,千里跃进大别山;1948—1949年,淮海战役。(答出任意1点即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召开;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一国两制”构想;1982年,中共十二大;1992年,南方考察;1992年,中共十四大;(答出任意1点即可)(4分)意义:【示例1】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示例2】提出“一国两制”构想: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简述一例上述有关史事的历史意义即可)(4分)(2)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解析】(1)史事:根据所学可知,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方志敏、贺龙、刘志丹、彭德怀、邓小平、徐向前等人也在各地领导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根据地;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天险,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指挥下,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发起淮海战役,歼灭大量敌军。到1949年1月,淮海战役胜利结束。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因此:邓小平相关的中国近代史的史事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领导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根据地;1947年,千里跃进大别山;1948—1949年,淮海战役。(答出任意1点即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198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在视察途中,他多次发表谈话,;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邓小平相关的中国现代史史事: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召开;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一国两制”构想;1982年,中共十二大;1992年,南方考察;1992年,中共十四大;(答出任意1点即可)意义:【示例1】根据所学可知,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示例2】根据所学可知,提出“一国两制”构想: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简述一例上述有关史事的历史意义即可)(2)标志性事件:根据所学可知,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性事件是;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国民党确立了三大政策是: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六、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15.(2023湖南株洲)【唯物史观】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开启了中国现代化历史的新纪元。在国民经济恢复完成和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正式开始。1953年毛泽东主席提出“准备以二十年时间完成中国的工业化”。……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还建立了独立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以及国民经济体系。——赵朝峰《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和生成逻辑》材料三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李正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根本保证》请回答:(3)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开始的时代背景。简析“中国的工业化建设”的重要意义。(4)根据材料三,指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答案】(3)新中国成立;国民经济恢复完成;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结束;苏联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建立了独立且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物质基础等。(4)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解析】(3)背景:根据材料中的“新中国成立开启了中国现代化历史的新纪元。在国民经济恢复完成和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正式开始”可知其时代背景为新中国成立;国民经济恢复完成;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结束;意义:根据材料中的“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还建立了独立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以及国民经济体系”可知其意义为建立了独立且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物质基础等。(4)根本保证:根据材料中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可知其保证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6.(2023甘肃金昌)【史料实证】从专制到民主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4年宪法规定的我国实行的政治制度及其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答案】(3)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解析】(3)政治制度:由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结合所学可知,1954年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17.(2023吉林)【图片史料】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直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

农业实现合作化后

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农民代表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

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材料三:这奇迹、是我国人民完全依靠自己的设计、自己的设备,自己的技术力量创造出来的。……大庆人……用了短短三年时间,建成了一个现代化的石油企业。——摘编自《人民日报》1964年10月1日(2)材料二中“报喜”的场面与哪次重大社会变革有关?(3)材料三中的“奇迹”体现了“大庆人”的什么精神?“大庆人”中被誉为“铁人”的是谁?(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不断取得成就的原因,请写出一点。【答案】(2)社会变革:三大改造。(3)精神: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求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铁人:王进喜。(4)原因: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不断从国情出发调整政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解析】(2)社会变革:根据图片信息“农业实现合作化后农民代表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结合所学知识,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大庆精神指的是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求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铁人:结合所学知识,王进喜是新中国第一批石油钻探工人,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被誉为“铁人”。(4)原因:综合分析上述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不断从国情出发调整政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在革命和建设中不断取得成就。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8.(2023甘肃兰州)【时空观念】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领导各族人民在苦难中求索、在风雨中前行,铸就了红色精神,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百年大事记(部分)时间大事时间大事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1935年遵义会议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45年中共七大、抗日战争胜利2021年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摘编自《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材料二

一百年来,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这是我们党最鲜明的特质和特点,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摘自《习近平2021年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与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相关的历史事件。(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自己熟悉的历史事件(除“站起来”和“富起来”以外),并说明其入选“百年大事记”的理由。(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任选一种革命精神,阐述其内涵。【答案】(1)“站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富起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事件:遵义会议。理由: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其它事件亦可)(3)精神:长征精神;内涵: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它精神亦可)【解析】(1)“站起来”:结合所学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国大典),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富起来”:结合所学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开始“富起来”。(2)本题答案不唯一,主要考查历史事件的意义。任选其一作答即可。如选择遵义会议。其理由为: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3)本题考查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等伟大精神。任选其一作答即可。如选择长征精神;其内涵为: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19.(2023湖北黄冈孝感咸宁)【历史解释】【新中国的发展】材料一

改革开放前,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也加紧进行,促进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017年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2021年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并完成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些伟大成就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所赢得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精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和《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材料二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本质上都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不能相互否定。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提供了重要条件。如果没有1949年建立新中国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积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质、制度条件,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改革开放就很难顺利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很难成功开创。——摘编自《人民日报》2013年11月8日《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不能否定”的重要论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为社会主义建设所做出的努力,并分析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说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答案】(1)努力:建立新中国,进行土地改革,实行“一五计划”,进行三大改造,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原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指导等。(2)关系:二者本质上都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提供了重要条件——1949年建立新中国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质、制度条件,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解析】(1)努力:根据材料一中的“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可知,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为社会主义建设所做出的努力之一是建立新中国,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行了土地改革,为后续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基础;从“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可知,进行三大改造,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为社会主义建设所做出的努力;从“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可知,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中国共产党为社会主义建设所做出的努力;从“民主法制建设也加紧进行”可知,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是中国共产党为社会主义建设所做出的努力。因此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为社会主义建设所做出的努力有建立新中国,进行土地改革,实行“一五计划”,进行三大改造,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原因:根据材料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017年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指导;由“2021年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并完成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些伟大成就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所赢得的历史性胜利”,可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因此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指导等。(2)关系:根据材料二“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本质上都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不能相互否定”,可知都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由“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提供了重要条件。如果没有1949年建立新中国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积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质、制度条件,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改革开放就很难顺利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很难成功开创”,可知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提供了重要条件,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质、制度条件,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因此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二者本质上都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提供了重要条件——1949年建立新中国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质、制度条件,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20.(2023内蒙古通辽)【唯物史观】舆论热词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20世纪70年代末—21世纪初中国舆论热词统计(部分)时间舆论热词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两个凡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改革开放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初摸着石头过河、包产到户、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经济特区20世纪90年代初——21世纪初南方谈话、姓资姓社、市场经济、世贸组织(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70年代末—80年代初、80年代初—90年代初出现的舆论热词所反映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与南方谈话的共同影响。(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改革开放进程所呈现的特点。【答案】(1)时代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建立经济特区,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入。(2)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3)改革先农村后城市,开放先沿海到内地,循序渐进,逐步深化。【解析】(1)时代背景:根据材料“两个凡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改革开放”和所学可知,这一时期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根据材料“摸着石头过河、包产到户、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经济特和所学可知,1980年建立经济特区,随后对外开放的进程进一步深入。(2)共同影响: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92年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共同影响是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3)特点:根据材料“包产到户”可知,是农村改革,结合所学可知,对内改革是农村之后再城市进行改革,得出特点改革先农村后城市。根据材料“经济特区”和所学可知,对外开放的特点是开放先沿海到内地,结合所学,整个改革开放特点是循序渐进,逐步深化。21.(2023江苏宿迁)【史料实证】一包瓜子,折射中国经济变革的伟大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67年,年广久跟着一位老人学会了炒瓜子。从此,他开始卖起了瓜子,但是在当时的经济体制下,这还是个有风险的生意。瓜子属于统购统销物资,由供销社统一控制,通常只有到过春节时,人们凭票才能买上一两斤,平常根本吃不到。这就给年广久这样的小商贩提供了机会,年广久开始学会了把瓜子装成小包,藏在大衣兜里到人群中偷偷卖。"管理的人来了,我就走,人走了,我又来。"--《"中国第一商贩"年广九去世《新安晚报》2023年1月13日材料二

年广久写给邓小平的信(节选)敬爱的小平同志:您好!我们是安徽芜湖"傻子瓜子"的经营者,今年年初,您在南巡中讲到了我们"傻子瓜子",我们感到好温暖、好激动。您是对全国人民讲的,但对我们更是极大的鼓舞。光是今年下半年,我们"傻子瓜子"就新建了13家分厂,生产了700多万公斤瓜子。从经营"傻子瓜子"以来,我们已向国家交纳了200多万元的税,向社会提供了40多万元的捐赠。但我们还要兢兢业业地继续做"傻子",为顾客提供更多味美可口、价钱公道的瓜子……傻子:年广久1992年12月30日(1)材料一中"当时的经济体制"指的是哪一经济体制?材料反映了这一体制下生产生活存在哪些问题?(2)概括材料二中以"傻子瓜子"为代表的民营经济的主要贡献。(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92年的哪一次会议提出的什么目标推动了中国经济变革的进程【答案】(1)计划经济体制;物质匮乏(或答"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能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求");个体经济生产活动受到严重束缚(或答"体制僵化,经济活动缺乏活力")。(2)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国家创造税收;丰富市场供应,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需求。(意思接近即可)(3)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或答"中共十四大")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1)体制:根据题干材料一“1967年,年广久跟着一位老人学会了炒瓜子。从此,他开始卖起了瓜子,但是在当时的经济体制下,这还是个有风险的生意。瓜子属于统购统销物资,由供销社统一控制,通常只有到过春节时,人们凭票才能买上一两斤,平常根本吃不到。”可知,材料一中"当时的经济体制"指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根据题干材料一“这就给年广久这样的小商贩提供了机会,年广久开始学会了把瓜子装成小包,藏在大衣兜里到人群中偷偷卖。管理的人来了,我就走,人走了,我又来。”可知,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生活存在的问题:物质匮乏;个体经济生产活动受到严重束缚。(2)贡献:根据题干材料二“13家分厂,生产了700多万公斤瓜子。从经营"傻子瓜子"以来,我们已向国家交纳了200多万元的税,向社会提供了40多万元的捐赠。”可知,民营经济的贡献有: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国家创造税收。根据题干材料二“但我们还要兢兢业业地继续做"傻子",为顾客提供更多味美可口、价钱公道的瓜子……。”可知,民营经济的贡献有:丰富市场供应,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需求。(3)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10月在北京举行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阶段。22.(2023内蒙古赤峰)【史料实证】弘扬中国精神,创新中国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1840年以后,意识到落后的中华民族求知若渴,四处寻找老师,学习美国、日本、苏联等不少国家,最后还是通过走“中国特色”的道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足以表明,强调“中国特色”在解决自身问题上,不仅具有必要性,更具有可行性。——摘编自顾骏《大国方略:中国怎样走向世界》材料二

以1949年为节点……60年间,中国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从封闭半封闭到迈出对外开放步伐的历史性转变。中国,在“北京时间”跳跃的数字中迈开奋进的脚步。——摘编自《人民日报:世界通过“北京时间”感受“中国奇迹”》(1)根据材料一,写出1840年以后,中国“四处寻找老师”的几件大事和带领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道路的主要领导人。(2)从材料二中选取一个“历史性转变”,并简述该转变。(3)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历史性转变”与“中国特色”道路二者之间的关系。【答案】(1)事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领导人:毛泽、邓小平。(2)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3)“历史性转变”形成了“中国特色”道路,“中国特色”道路促进了“历史性转变”的出现。【解析】(1)结合所学可知,1840年以后,中国“四处寻找老师”的事件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19世纪60~90年代中期,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主要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1911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1915年,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激进派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领导人:结合所学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探索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本题答案不唯一,结合史实说明转变的史实即可。如选择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结合史实阐述为: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3)综合材料可知,中国近代以来,多次历史性的转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同样,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促进了历史性转变的出现。23.(2024湖北二模)【图片史料】(12分)农业乃立国之本。“三农”问题不是中国所特有的,其他国家也有过类似经历。实现农业转型、农村进步、农民富裕,有利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始终引领农村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发挥重大作用。(3)依据材料三非结合所学知识,指明图一事件发生在哪场战争时期?依据图二分析该法令实施后中国土地所有制有什么变化?图三反映了中国20世纪50年代的哪一历史事件?依据图四简析这一创举产生了怎样的历史意义?(5分)材料四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摘自《人民日报》(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70年代中国“饭碗问题”主要由哪位科学家解决的?(2分)(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实际,请写出你的感悟。(2分)【答案】(3)解放战争。(1分)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分)三大改造。(1分)意义:农村生产力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2分)

(4)袁隆平。(2分)

(5)感悟:农村土地政策的调整,要从农村生产实际出发,坚持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要能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注意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等。(2分)【解析】(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是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根据所学,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图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内容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结合图三内容中“农业生产合作社”可得出是三大改造;依据图四信息,结合所学,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此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农村生产力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4)根据所学,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培育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在实践中提出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5)感悟:综合材料和所学可得出农村土地政策的调整,要从农村生产实际出发,坚持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要能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注意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等。八、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24.(2023广西壮族自治区)【图表史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历史的一脉相承,又是新时代的与时俱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产业扶持、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提升等扶持政策,民族地区整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民族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图——文字与图表均摘编自李波等《“这十年”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调查研究》(3)根据材料三,指出党和国家为发展民族地区实施的扶持政策,并根据材料中的图表信息说明其成效。【答案】(3)政策:产业扶持、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提升等。成效:民族地区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幅度提高。【解析】(3)政策:据材料三“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产业扶持、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提升等扶持政策,民族地区整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知,党和国家为发展民族地区实施的扶持政策有:产业扶持、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提升等。成效:据材料三“民族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图”可知,通过国家的扶持民族地区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幅度提高。25.(2023黑龙江牡丹江)【史料实证】国家统一是古今中外历史发展的主流。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摘自邓小平《稳定世界局势的新办法》请回答:(3)材料二体现了邓小平提出的哪一伟大构想?这一构想在哪些地区得以成功实践?(举出一例即可)(5)维护祖国统一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作为中学生你能为此做些什么?【答案】(3)一国两制;香港或澳门(5)坚决维护国家统一或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的言行或拥护《反分裂国家法》或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或树立维护祖国统一的意识或努力学习,将来建设强大的祖国,为实现祖国统一作贡献等(符合题意,意思相近,答出一点即可)【解析】(3)构想:根据题干材料“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可知,材料二体现了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地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最先在香港、澳门得以成功实践。(5)启示:根据上述材料,维护祖国统一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坚决维护国家统一或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的言行或拥护《反分裂国家法》或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或树立维护祖国统一的意识或努力学习,将来建设强大的祖国,为实现祖国统一作贡献等。26.(2024云南二模)【史料实证】澳门特首贺一诚在2024年新年贺词强调,“祖国始终是澳门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坚强后盾。我相信,有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有广大居民的齐心合力、实干笃行,2024年的澳门将更加美好和辉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澳门这小渔村当年摇身一变,成为东西货物及文化的交汇站,是受远在地球另一边的世界影响。这段历史,令澳门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聚集地。——冯瑞芬《澳门世遗·世史洪流:澳门历史建筑散步(修订版)》(1)澳门今天的变化与世界航海史上的某一重大事件有关。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重大事件是什么?(2分)材料二1979年2月,中葡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双方在澳门问题上一致认为:澳门是中国的领土,目前由葡萄牙政府管理,澳门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在适当的时候,中葡两国应通过协商友好解决。这就为澳门问题的解决创造了有利条件。邓小平后来说,就澳门问题来说,解决的条件早已成熟,我们拖了一下,主要是当时对用什么方式解决澳门问题还没有考虑成熟。因为解决了澳门问题,香港、台湾问题怎么办?——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实录1904—1907》(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澳门问题最终用方式解决?什么时候解决?(4分)材料三你可知macau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闻一多《七子之歌·澳门》材料四广东省委负责人表示,今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发布5周年,做好今年粤澳合作各项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将紧密协同澳门推进大湾区建设,以更大力度把横琴开发建设推向深入,加快打造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彰显“一国两制”优势的区域开发示范,更好助力琴澳加速一体化,不断为澳门长远发展注入新动力,有力服务国家战略落地落实……——新华社新媒体《“一国两制”实践开启新篇章——横琴封关运作侧记》(4)根据材料四分析澳门取得成就的原因。(4分)【答案】(1)随着新航路开辟,葡萄牙人到达东方(包括中国)。(2分)(2)和平方式,实行“一国两制”。1999年12月20日。(4分)(4)“一国两制”方针的贯彻;广东、澳门的紧密配合;中央的领导与支持。(4分)【解析】(1)事件:根据材料一“澳门这小渔村当年摇身一变,成为东西货物及文化的交汇站,是受远在地球另一边的世界影响。”和所学可知,随着新航路开辟,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进行侵略活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故材料一反映的重大事件是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人到达东方(包括中国)。(2)方式及时间:根据材料二“澳门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在适当的时候,中葡两国应通过协商友好解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澳门问题最终用和平方式解决,实行“一国两制”,于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回到祖国的怀抱。(4)原因:根据材料四“将紧密协同澳门推进大湾区建设,以更大力度把横琴开发建设推向深入,加快打造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彰显‘一国两制’优势的区域开发示范”和所学可知,今天的澳门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因为“一国两制”方针的贯彻;广东、澳门的紧密配合;中央的领导与支持。九、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27.(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史料实证】材料四:如果不是坚决贯彻独立自主的立场,就会成为卫星国,仰帝国主义的鼻息,就会成为从属国家。因此,在坚持独立自主上不能放松。——周恩来(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写出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的外交政策。列举一项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成就。(5)综合上述材料,谈一谈你的感悟。【答案】(4)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或中美建交等)(5)①坚持开放的对外政策。②善于学习他国的长处。③加强对外交往,积极踊跃参加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答出以上一点或符合题意即可)【解析】(4)外交:根据材料四“如果不是坚决贯彻独立自主的立场,就会成为卫星国,仰帝国主义的鼻息,就会成为从属国家。因此,在坚持独立自主上不能放松。”可知,中国成立以后奉行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成就: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5)启示: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大化革新、郑和下西洋、闭关锁国等事件,给我的感悟是:坚持开放的对外政策。善于学习他国的长处。加强对外交往,积极踊跃参加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28.(2023湖北天门、潜江、仙桃、江汉油田)【唯物史观、家国情怀】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各种关系的活动。为了更好的维护国家利益,近现代史上中国外交官们的工作虽充满了艰辛,但却闪耀着智慧。材料二

基辛格告诉总理,尼克松已经决定,美国今年将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联合国和安全理事会的席位,但不同意从联合国驱逐台湾的行动。总理马上正告基辛格;你们要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一定公开批驳。——摘自《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2)材料二中“今年”指的是哪一年?根据所学,列举出材料中“总理”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主要外交事迹。(两点即可)材料三

“我是中国人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