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ER-EIA-201511A青海省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项目编号:QER-EIA-201511A
项目名称:青海省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二期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QER-EIA-201511A青海省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总则
1.1项目背景
青海省引大济湟工程,是青海省重要的水资源配置项目,根据相关规划,工
程组成主要包括有湟水宝库河上的黑泉水库、引大通河水入湟的“引大济湟调水
总干渠”、大通河引调水口上游的“石头峡水库”、利用黑泉水库水资源的“北干
一期”配置工程,以及利用引大济湟外调大通河水源的“西干渠配置工程”、“北
干二期配置工程”。
引大济湟工程规划环评已完成环保审查。工程规划所列的各项目内容,除西
干渠、北干二期两项工程尚未建设外,其余均已开工建设并已建成或基本建成。
由于调水总干渠尚未正式运行,且负责落实大通河外调水资源配置任务的西干渠
和北干二期工程尚未建设,故引大济湟工程的整体效益无法体现。在一定程度上
说西干渠、北干二期工程属于引大济湟工程总体建设任务目标实现的最后一公里
项目,项目建设在引大济湟工程任务组成、在青海省水资源配置和经济社会发展
中具有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青海省湟水流域属于青海省自然资源相对较好区域,也是经济社会主要发展
区域和生态移民安置发展区域。但同时其流域主要区域湟水干流沿岸又属于浅山
地区,水资源短缺且利用困难,农牧业长期靠天维持、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温饱
问题难以解决,工业发展也受到了水资源的显著瓶颈制约。尽快建设引大济湟的
西干渠、北干二期工程,对促进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提高青藏高原可持续与稳
定发展的支持能力、全面推进青海省的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北干二期工程”位于湟水流域北岸浅山地带,覆盖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
海东市互助县和乐都区的部分区域,地理位置东经103°30′~102°48′,北
纬36°20′~37°12′,东西长约74km,南北宽约36km。详见附图1。北干二
期工程属于青海省黑泉水库灌区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一期工程的续建配套工程,
灌溉范围是大通县宝库河以东至乐都区下北山,北至北干一期工程已建总干渠,
青海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1-
Tel:(0971)8185815Fax:(0971)8189425
E-mail:qhhky@
QER-EIA-201511A青海省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南至湟水河北岸浅山带。
北干二期工程利用已建的北干一期黑泉水库坝下取水设施进行取水和分水,
但与一期工程取水指标由黑泉水库当地水承担所不同的是,北干二期工程从已建
黑泉水库取水,但水量指标从引大济湟总干渠调入的大通河水量中进行配置,不
占用和不影响黑泉水库水资源及下游水资源。西干渠和北干二期原设计中是将已
批复的引大济湟调入的大通河水资源全部进行再分配,但在项目设计和审批过程
中,考虑新形势下环境保护的要求后进行了调整,最终核减了西干渠工业用水量
并用于黑泉水库坝下生态用水。
北干二期工程任务主要是农业灌溉和城镇生活,兼顾生态用水。大通河调入
黑泉水库的水量2.56亿m3/a,其中,供给北干二期工程的水量是8100万m3/a。
北干二期工程由一分干渠、三分干渠、18条支渠(包含一分干渠的1条支渠和
三分干渠的5条支渠)、7条干斗、松多水库及田间工程组成,渠道总长314km,
共有各类建筑物1079座,其中,隧洞65座,倒虹吸22座,渡槽94座,其它各
类建筑物898座,总控制灌溉面积40万亩,全部自流灌溉面积。
2010年,青海省水利厅委托青海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青海省
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二期工程项目建议书》,2014年12月,国家发改委以发改
农经(2014)2980号批复《青海省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二期工程项目建议书》。
2014年,青海省水利厅委托青海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水勘
院”)编制《青海省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于2015
年1月编制完成可研报审稿。2015年3月,水利部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对工程可
研报告进行了技术审查。2014年12月,青海省引大济湟工程建设管理局委托青
海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以下简称“环科院”)开展北干二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工作,并委托了北京中地泓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和西南大学承担了地下水环境影
响评价专题和水生生物影响评价专题。
2015年3月28日,水利部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行业预审。
本次报告书编制过程中,得到了水电成勘院、新疆水电院、中科院生态所和黄委
会等单位的资料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青海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2-
Tel:(0971)8185815Fax:(0971)8189425
E-mail:qhhky@
QER-EIA-201511A青海省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2编制目的
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旨在调查评价西干渠工程影响范围内环境现状,结合工
程特性,预测分析和评价工程建设对工程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可能造
成的影响,并针对不利环境影响提出相应的减缓措施,从环境角度论证工程建设
的可行性。通过编制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来实现以下目的:
(1)调查北干二期工程所在及影响区域生态、水环境及大气和声环境等状
况,分析项目相关工程的环境问题与影响关系;预测、评价工程对环境产生的影
响,分析和阐述项目及引大济湟的叠加环境影响问题;并针对工程建设产生的不
利环境影响,制定可行的减免措施和环境保护对策,充分发挥工程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拟定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环境监测方案,制定环境管理及环境监理计
划,估算工程环境保护费用。
(3)配合工程建设单位,针对性听取公众对工程建设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并向项目建设方、工程设计方反馈,为工程环境管理和决
策提供科学依据。
1.3编制依据
1.3.1委托文件
青海省引大济湟工程建设管理局关于“青海省北干渠扶贫灌溉二期工程环境
影响评价委托函”,见附件1。
1.3.2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3-20);
(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9-1);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1);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1);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3-1);
青海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3-
Tel:(0971)8185815Fax:(0971)8189425
E-mail:qhhky@
QER-EIA-201511A青海省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9)《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2-29修订);
(10)《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2003-3-1);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4-29);
(12)《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04-8-28);
(13)《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7-1-1);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7-12-29);
(15)《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国务院令第167号,(1994-10-9)
(1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11-29);
(17)《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保部第33号令;
(18)《青海省水环境功能区划》(青政办[2004]第64号);
(19)《青海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2005-12);
(20)《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办法》(2001-3-31);
(21)《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1995-11-1);
(22)《青海省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2014-1-1);
1.3.3评价技术规范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1993);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
(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HJ/T88-2003);
(8)《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国家环保部第35号令,2015-9-1);
(9)《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10)《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
(1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GB50433-2008);
(12)《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
(13)《水电水利建设项目河道生态用水、低温水和过鱼设施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指南(试行)》(环办函[2006]4号);
青海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4-
Tel:(0971)8185815Fax:(0971)8189425
E-mail:qhhky@
QER-EIA-201511A青海省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4)《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技术规范》(SL575-2012);
1.3.4设计文件及报告
(1)《青海省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二期工程项目建议书》(报批稿),(青海
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14年12月;
(2)《青海省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二期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审稿),
青海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15年5月;
(3)《青海省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二期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书》(报批稿)
青海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15年11月;
(4)《青海省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二期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
青海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15年12月;
(5)《湟水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审稿),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
限公司,2012年8月;
(6)《青海省引大济湟工程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审稿)》(中国水电顾问
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2015年)
(7)《青海引大济湟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二期工程文物调查报告》(青海省
文物考古研究所,2015年3月)
(8)《青海省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二期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专题报告》
(北京中地泓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11月)
(9)《青海省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二期工程——水生生物影响专题报告》(西
南大学,2015年12月)
1.3.5相关文件
(1)《关于印发“大通河水量分配方案”的函》及其附件《大通河水量分配
方案》(水利部水资文[1998]518号);
(2)《青海省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工程总体规划报告》(青海省水利水电勘
测设计研究院,1998-9);
(3)《关于青海省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工程总体规划报告的批复》(水规划
计[1999]48号);(见附件)
(4)《青海省引大济湟工程规划报告》(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青海省
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03-6);
青海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5-
Tel:(0971)8185815Fax:(0971)8189425
E-mail:qhhky@
QER-EIA-201511A青海省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5)《关于青海省引大济湟工程规划报告的批复》(水总[2003]416号);(见
附件)
(6)《青海省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一期(黑泉水库灌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
告》(青海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04-3);
(7)《青海省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一期(黑泉水库灌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
书》(青海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2004-3);
(8)《青海省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一期(黑泉水库灌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
书审查意见的复函》(环审[2004]239号);(见附件)
(9)《青海省引大济湟工程水资源配置方案修订报告》(中国水利水电科学
研究院,2011-12);
(10)《关于青海省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二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
复函》(青环函[2010]264号);
(11)《青海省引大济湟工程规划鱼类及其它水生生物资源调查评价报告》
(青海省渔业资源监测站,2010年9月);
(12)《青海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青海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2006;
(13)《青海省用水定额》,青政办[2009]62号;
1.3.6其它相关主要资料及依据
(1)《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
员会,2011年1月);
(2)《青海省“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青海省水利厅,2011年6月);
(3)《青海省水环境功能区划》(原青海省环境保护总局,2003年11月);
(4)《湟水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2012年1月);
(5)《青海省“十二五”特色农牧业发展规划》(2012年);
(6)《青海大通北川河源区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14年);
(7)《青海省灌溉发展总体规划》;
(8)2011年~2013年,大通县、互助县、乐都区的统计年鉴;
1.4评价标准
1.4.1环境质量标准
青海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6-
Tel:(0971)8185815Fax:(0971)8189425
E-mail:qhhky@
QER-EIA-201511A青海省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本项目涉及地表水体有宝库河、北川河、瓜拉河、东峡河、南门峡河、沙塘
川河、红崖子沟、引胜沟、黑泉水库、湟水河、南门峡水库、上水磨沟、哈拉直
沟、马圈沟、土官沟、羊官沟、龙王沟、直沟、卯泽沟、下水磨沟。其中,《青
海省水环境功能区划》(青政办[2004]第64号)已明确10条河流/水库(宝库河、
北川河、瓜拉河、东峡河、南门峡河、沙塘川河、红崖子沟、引胜沟、黑泉水库、
湟水河)的水环境功能和类别,详见表1.4-1;剩余河流/水库未明确,但根据
现场调查,未明确河流/水库的现状使用功能见表1.4-1。水质指标见表1.4-2。
表1.4-1项目区河流/水库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一览表
序号河流/水库区段规划主导功能现状使用功能水质标准
源头力气儿珂至峡门自然保护源头水Ⅰ类
1宝库河集中式饮用水源、
峡门至塔尔饮用水源Ⅱ类
工、农业用水
集中式饮用水源、
塔尔至桥头饮用水源Ⅱ类
工、农业用水
2北川河桥头至新宁桥景观娱乐用水工业、农业用水Ⅲ类
新宁桥至下孙家寨桥景观娱乐用水工业、农业用水Ⅲ类
下孙家寨桥至朝阳桥工业用水工业、农业用水Ⅳ类
源头瓜拉峡至毛儿刺坡自然保护源头水Ⅰ类
3瓜拉河
毛儿刺坡至入北川河饮用水源农牧业、工业用水Ⅱ类
4东峡河源头至入瓜拉河自然保护源头水Ⅰ类
非集中饮用、农业
5南门峡河源头至入沙塘川河饮用水源Ⅱ类
用水
非集中饮用、农业
源头至威远西门桥饮用水源Ⅲ类
用水
6沙塘川河
威远西门桥至三其桥工业用水农业、工业用水Ⅳ类
三其桥至汇入湟水段工业用水农业、工业用水Ⅳ类
7红崖子沟源头至汇入湟水段景观用水农业用水Ⅲ类
集中式饮用水源、
源头至土官口饮用水源Ⅱ类
8引胜沟农业用水
土官口至汇入湟水段景观用水农业、工业用水Ⅲ类
集中式饮用水源、
9黑泉水库饮用水源Ⅱ类
农业用水
新宁桥至团结桥景观用水景观用水Ⅴ类
10湟水河团结桥至小峡桥工业用水景观及工业用水Ⅳ类
小峡桥至青海省与甘肃省交界景观用水农业用水Ⅳ类
集中式饮用水源、
11南门峡水库//Ⅱ类
农业用水
集中式饮用水源、
源头至下杨家村段/Ⅱ类
12上水磨沟农业用水
下杨家村至汇入湟水段/农业、工业用水Ⅲ类
13哈拉直沟源头至汇入湟水段/农业用水Ⅲ类
14马圈沟源头至汇入引胜沟/农业用水Ⅱ类
15土官沟源头至汇入引胜沟/农业用水Ⅱ类
16羊官沟源头至保家村段/集中式饮用水源、Ⅱ类
青海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7-
Tel:(0971)8185815Fax:(0971)8189425
E-mail:qhhky@
QER-EIA-201511A青海省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序号河流/水库区段规划主导功能现状使用功能水质标准
农业用水
保家村至汇入湟水段/农业用水Ⅲ类
17龙王沟源头至长槽洼口/农业用水Ⅱ类
18直沟源头至长槽洼口/农业用水Ⅱ类
19卯泽沟长槽洼口汇入湟水段/农业用水Ⅲ类
集中式饮用水源、
源头至田蒲家村段/Ⅱ类
20下水磨沟农业用水
田蒲家村至汇入湟水段/农业用水Ⅲ类
表1.4-2主要水质指标一览表
序
项目Ⅰ类标准Ⅱ类标准Ⅲ类标准Ⅳ类标准Ⅴ类标准
号
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
1水温(℃)周平均最大温升≤1
周平均最大温降≤2
2pH(无量纲)6~9
饱和率90%(或
3溶解氧≥6532
7.5)
化学需氧量(COD)
41515203040
≤
五日生化需氧量
5334610
(BOD5)≤
6氨氮(NH3-N)0.150.51.01.52.0
0.02(湖、库0.1(湖、库0.2(湖、库0.3(湖、库0.4(湖、库
7总磷(以P计)≤
0.01)0.025)0.05)0.1)0.2)
总氮(湖、库以N
80.20.51.01.52.0
计)≤
9阴离子洗涤剂0.20.20.20.30.3
10锌≤0.051.01.02.02.0
氟化物(以F-计)
111.01.01.01.51.5
≤
12硒≤0.010.010.010.020.02
13砷≤0.050.050.050.10.1
14汞≤0.000050.000050.00010.0010.001
15铅≤0.010.010.050.050.1
16氰化物≤0.0050.050.20.20.2
17挥发酚≤0.0020.0020.0050.010.1
18石油类≤0.050.050.050.51.0
19硫化物≤0.050.10.20.51.0
20总镉≤0.0010.0050.0050.0050.01
21六价铬≤0.010.050.050.050.1
粪大肠菌群(个
222002000100002000040000
/L)≤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根据《青海省引大济湟工程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
勘测设计研究院,2014年)和《青海省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二期工程——地下
水环境影响专题报告》(北京中地泓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6月),项目
青海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8-
Tel:(0971)8185815Fax:(0971)8189425
E-mail:qhhky@
QER-EIA-201511A青海省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区地下水环境质量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水质标准。详
见表1.4-3。
表1.4-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序号项目Ⅲ类水质标准(mg/L)
1pH6.5~8.5
2高锰酸盐指数≤3.0
3溶解性总固体≤1000
4亚硝酸盐≤0.02
5硫酸盐≤250
6氯化物≤250
7铜≤1.0
8汞≤0.001
9砷≤0.05
10铅≤0.05
11总大肠菌群≤3.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本项目涉及区域主要是农村地区,根据青海省环境保护厅转发环境保护部
《关于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通知》的通知,项目区环境空
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详见表1.4-4。
表1.4-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序号项目取值时间二级标准(mg/m3)
1PM2.5日平均0.75
2PM10日平均0.15
3SO2日平均0.15
4NO2日平均0.08
声环境质量标准
本项目涉及区域主要是农村地区,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昼间55dB(A),夜间45dB(A)。
土壤环境质量
本项目涉及区域的土壤主要是农田,土壤环境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1995)中二级标准。灌区范围内的土壤pH值在6.5~7.5左右,二级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见表1.4-5。
表1.4-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序号项目二级标准
1pH值6.5~7.5
2镉0.3
3汞0.5
4砷(旱地)30
5铜(农田)100
青海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9-
Tel:(0971)8185815Fax:(0971)8189425
E-mail:qhhky@
QER-EIA-201511A青海省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6铅300
7铬(旱地)200
8锌250
9镍50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根据《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旱作土地的农灌水质标准见表
1.4-6。
表1.4-6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序号项目旱作标准(mg/L)
1水温(℃)≤35
2pH(无量纲)5.5~8.5
3五日生化需氧量≤100
4化学需氧量≤200
5氟化物≤2
6汞≤0.001
7总砷≤0.1
8六价铬≤0.1
9铅≤0.2
10粪大肠菌群(个/100mL)≤4000
1.4.2污染物排放标准
废水排放标准
施工期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部分回用于施工,剩余部分用于绿化、降尘等,
不外排。根据本报告环保措施章节中施工期废污水零排放可行性分析可知,施工
期废污水可全部综合利用,可实现废水零排放,因此,本项目施工期能够做到废
污水不排入河流。
营运期废水主要是渠道管理人员和松多水库管理人员的生活污水。渠道管理
人员工作地点均在市区或县城,生活污水经污水管网排入二级污水处理厂,因此,
渠道管理人员的生活污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
准。松多水库管理人员的生活污水定期清运至平安县污水处理厂处理。
噪声排放标准
本项目营运期无噪声,仅在施工期有噪声排放。施工区场地环境噪声执行《建
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昼间70dB(A),夜间55dB(A)。
1.4.3水土流失强度评价标准
执行国家水利部行业标准(SL190-2007)分级指标,见表1.4-7。
青海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10-
Tel:(0971)8185815Fax:(0971)8189425
E-mail:qhhky@
QER-EIA-201511A青海省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1.4-7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
序号级别侵蚀模数(t/km2·a)
1微度侵蚀<1000
2轻度侵蚀1000~2500
3中度侵蚀2500~5000
4强度侵蚀5000~8000
5极强度侵蚀8000~15000
6剧烈侵蚀>15000
1.5评价等级
1.5.1地表水评价等级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HJ/T2.3-93)中地面水环境影响
评价工作等级划分标准进行判别,见表1.5-1。工程运行期无废水排放,施工期
废水排放强度为2588.6m3/d;施工期排放废水污染物复杂程度为简单;工程区主
要受纳水体北川河和湟水河均为中河,水质目标分别为Ⅱ类和Ⅳ类;综合确定本
工程的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
表1.5-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分析表
分级指标本工程特征值备注
污水排放量m3/d排放量<1000施工期排放量2588.6m3/d
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简单污染物类型数1
地面水域规模中河北川河流量20m3/s
地面水水质要求Ⅱ
工作等级三级
1.5.2地下水评价等级
根据本项目地下水专题报告,本项目地下水评价等级为Ⅰ类三级和Ⅱ类二
级。综合确定,本工程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Ⅲ类二级。
1.5.3生态环境
根据《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合划分
成果》(办水保【2013】188号),本工程所经西宁市大通县、海东市互助县、乐
都区属于甘青宁黄土丘陵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工程影响区属于重要生态
青海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11-
Tel:(0971)8185815Fax:(0971)8189425
E-mail:qhhky@
QER-EIA-201511A青海省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敏感区。工程占地为5.47km2,其中永久征地3.15km2、临时征地2.32km2。
工程建设内容由一分干渠、三分干渠、18条支渠、7条干斗、松多水库及田
间工程组成。北干二期工程渠道总长314km,新建松多水库总库容789.5万m3。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
级划分标准进行判别,工程影响区域为重要生态敏感区,综合确定本工程的生态
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
1.5.4声环境
工程对声环境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施工期。施工期噪声源主要是土石方开挖、
回填,砂石料开采、建筑物开挖等工程施工机械运转的机械噪声等固定噪声源,
以及施工运输车辆等流动噪声源,施工期间对靠近施工区的少量居民产生影响,
施工结束后噪声源消失,工程运行期不对当地声环境产生影响。工程所在区域的
声环境功能为GB3096规定的1类地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中的1类标准。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声环境影响评价
工作等级划分标准进行判别,工程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为GB3096规定的1类
地区,施工期间对靠近施工区的少量人口有噪声影响,工程运行期不对声环境产
生影响,综合确定本工程的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1.5.5大气环境
工程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发生在施工期。主要是运输车辆、施工机械以及生活
营地锅炉等排放的废气,以及交通运输机松散土料临时堆置等引起的扬尘,大气
污染物主要为TSP、SO2、CO、NO2等,废气排放分散且源强较小,废气排放的影
响区域仅限施工场地周边及对外交通公路沿线村庄。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
则——大气环境》(HJ2.2-2008),确定本工程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1.6评价范围和时段
1.6.1评价范围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结合本项目建设规模、工程特性和
影响区域环境特点,确定的评价范围如下。
(1)地表水环境评价范围
青海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12-
Tel:(0971)8185815Fax:(0971)8189425
E-mail:qhhky@
QER-EIA-201511A青海省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本工程主要评价范围为工程取水水源及其直接影响的河流、灌区退水影响的
河流,以及北干渠线穿越涉及的河流。
主要包括:黑泉水库及下游宝库河河道、南门峡水库及下游南门峡河河道、
松多水库及下游河道;以及北川河、湟水河(与北川河入口~大通河汇口长约
150km)河段,以及湟水河干流北岸受水地区其它支流。
同时,本次还兼顾评价调水区大通河取水口河段水环境影响。
(2)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
地下水:根据地下水专题报告,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主要考
虑项目区上游地下水背景区、项目建设区、项目建设区附近的地下水保护区及敏
感点等可能被影响的区域,并结合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地表水
系统和地下水系统进行确定。
评价区以主干渠两侧、支渠两侧、灌区各外扩500m的范围为界,总评价范
围约580km2。地下水评价范围详见附图13。
(3)生态环境评价范围
陆生生态:项目区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植被分布特征具有
较明显的垂直地带性。为满足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要求,本项目的陆生生态评价
边界为干渠渠线向外延2km为界,同时包括线路沿线重要敏感目标。评价区面
积约1814km2。陆生生态评价范围详见附图14。
水生生态:本项目不新增水资源开发量,不新增水资源开发产生的水生态影
响问题。因此,本次水生生态评价重点是现状调查。
本次水生生态现状调查评价范围为:宝库河、北川河、湟水河等。影响预测
评价范围为:黑泉水库下游宝库河、北川河河道。同时,本次评价对引大济湟工
程总干渠对大通河的水生态影响进行调查和说明。
(4)大气和声环境评价范围
大气和声环境评价范围相同,为工程施工区、施工道路边界以外200m范围
内。
(5)土壤环境评价范围
为北干二期工程控制的灌区范围,灌溉面积约40万亩。
青海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13-
Tel:(0971)8185815Fax:(0971)8189425
E-mail:qhhky@
QER-EIA-201511A青海省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6)社会环境评价范围
社会环境评价范围为本项目施工和灌区范围,面积约300km2,主要包括大通
县(宝库乡、塔尔镇、新庄镇、向化乡、桦林乡、东峡镇、石山乡)、海东市互
助县(南门峡镇、台子乡、林川乡、五峰镇、蔡家堡乡、西山乡、丹麻镇、哈拉
直沟乡、松多乡、红崖子沟乡、五十镇)、乐都区(共和乡、中岭乡、寿乐镇、
李家乡、马营乡、芦花乡)的部分地区。
1.6.2评价时段
评价时段为施工期和运行期。
1.7环境保护目标
1.7.1环境功能保护目标
(1)生态环境
维护工程影响范围内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及生物多样性,对工程建设占用和
破坏的地表植被,采取切实有效的恢复措施,减免工程建设对施工区地表植被的
破坏,使工程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控制在生态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按水土保持方案要求,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对由于工程兴建新增的水土流失
进行治理,减轻项目区水土流失影响。
(2)地表水环境
本工程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为满足水体水功能区的水质目标,不因本工程的
建设而改变水体功能。
工程施工期间,确保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得到处理并达到相应水质标准,尽
可能减少工程施工对区域水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对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
区的影响;确保工程运行后各区域水环境质量状况不低于现状质量水平。
(3)地下水环境
保障项目区地下水位及水质不因工程建设而发生明显变化;减轻工程建设产
生的不利影响,保障地下水水源地的正常功能不受影响。
(4)声环境
施工区周围村庄声环境保护目标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
青海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14-
Tel:(0971)8185815Fax:(0971)8189425
E-mail:qhhky@
QER-EIA-201511A青海省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标准。
工程施工期间要严格控制噪声,确保不对工地附近的村民正常生活环境造成
影响,区域声环境质量基本维持现状水平,不因工程的建设而使工程所在区域的
声环境质量下降。
(5)环境空气
确保工程涉及区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的
要求。
(6)人群健康
保障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高峰期约5005人。
(7)移民安置
搬迁安置186人。保障移民的生产条件、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移民居住条
件、住房质量和面积、生活水平不低于搬迁前的水平。
环境功能保护目标详见表1.7-1。
表1.7-1环境功能保护目标一览表
环境要
保护对象保护要求涉及区域
素
地表水工程涉及河流伴行或跨越
与之对应的水环境
评价范围内的
功能
地下水评价区范围内
水环境村庄居民用水
饮用水项目周边临近
保证饮用水功能项目周边临近水源
源水源
陆生生态系统完整
陆生植被和动物施工与灌区范围内
生态环性
境
水生生态系统完整
水生水生生物工程涉及河流
性
渠道穿越区域的村庄
声环境声环境质量1类,环渠道沿线两侧200m
青海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15-
Tel:(0971)8185815Fax:(0971)8189425
E-mail:qhhky@
QER-EIA-201511A青海省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与环境境空气质量二级范围内
空气
施工区及生产生活
人群健康施工人员健康
营地
社会环
境
保护安置区环境,移
移民移民安置区
民生活质量不降低。
1.7.2环境敏感保护目标
地表水环境敏感保护目标
本项目不涉及地表饮用水源保护区,但涉及区域内部分村镇的饮用水源,,
详见表1.7-2及附图7。
表1.7-2地表水饮用水源分布表
饮用水源取水河流供水规模供水对象与本项目位置关系备注
工程位于水库
改扩建南门峡水库坝
互助1.5万下游,水库内无
南门峡水库南门峡河威远镇、台子乡下现有西干渠,作为
县m3/d工程及施工布
一分干渠首。
置
该水源和拟建松多水工程及施工布
上水磨沟内上水磨沟高店镇和雨润镇20个库都位于上水磨沟置不涉及该水
1300m3/d
1#饮用水源内河流村,总人口21989人。内,水源在拟建松多源且距离较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青海省邮政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2025
- 亳州交控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2024
- 城市改造实践报告
- 综合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光的反射》单元测评试卷(含答案详解)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质量单元测评试卷(含答案详解)
- 昭通市注册环保工程师考试模拟题库及答案:(大气污染防治专业案例)(2025年)
- 达标测试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光的色散专题训练练习题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专题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 注册环保工程师考试(大气污染防治专业案例)全真模拟题库及答案(2025年淮安)
- 重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透镜专项攻克试卷(含答案详解)
- 大学军事理论课教程第三章军事思想第一节军事思想概述
- 电商合伙人协议合同范本
- 流化床粉尘分级机持料量的控制
- 园艺设施的规划设计与建设
- 尿素水解器的检修标准
- 译林版二年级上册Project1-教案
- 志愿者志愿服务与志愿精神
- 龟虽寿课件-曹操
- 课题开题报告-教学设计教案
- 生活中的地理常识课件
-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完整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