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维修有效性评价_第1页
核电厂维修有效性评价_第2页
核电厂维修有效性评价_第3页
核电厂维修有效性评价_第4页
核电厂维修有效性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27.120.20

CCSF6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XXXXX—XXXX

`

核电厂维修有效性评价

Maintenanceeffectivenessevaluationinnuclearpowerplants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GB/TX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生态环境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核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58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

司、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II

GB/TXXXXX—XXXX

核电厂维修有效性评价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建立和实施核电厂基于性能、风险指引的维修有效性评价体系的技术要求,包括总体

要求、组织机构和文件体系、风险重要类确定、性能指标设定、维修有效性监测和定期评价、维修活动

风险评价和管理等。

本文件适用于压水堆核电厂基于性能、风险指引的维修有效性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其他利用核

能发电和供热的设施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维修有效性maintenanceeffectiveness

对特定的构筑物、系统和设备,按照其设计基准、运行经验设定能反映维修有效性的指标。通过比

较上述指标与该构筑物、系统和设备在运行、维修、试验中所表现的实际性能,来判断维修是否有效。

3.2

维修规则maintenancerule

对核电厂构筑物、系统和设备维修活动进行有效性评价的规则体系,即维修有效性评价体系。

3.3

性能指标performanceindicator

对单个设备、系列、系统乃至整个电厂设定的用于监测的可靠性、可用性指标。如有必要,对单个

设备还可设定其参数状态(振动、流量、温度等)作为性能指标。对构筑物可设定其外观状态(腐蚀、

壁厚、倾斜度等)作为性能指标。

3.4

监测monitor

通过对构筑物、系统和设备进行预防性维修、定期试验、巡检,或对其物理参数进行持续监测,收

集构筑物、系统和设备当前的性能状态,或对其性能进行趋势分析。

3.5

核电厂技术规格书nuclearpowerplanttechnicalspecification

为确保核电厂正常运行或预计运行事件状态下的重要初始参数和安全系统配置处于正确的范围和

合适的状态,而制定的一整套有关的运行要求和限制。在我国的核安全法规和导则中称为“核电厂运行

限值和条件”。

3.6

瞬时风险instantaneousrisk

1

GB/TXXXXX—XXXX

在特定的核电厂配置情况下计算得到的风险水平数值,伴随核电厂配置随时间的变化,瞬时风险也

是变化的。核电厂常用的瞬时风险指标是堆芯损坏频率(CDF)和早期大量放射性释放频率(LERF),

单位是1/堆年。

3.7

零维修风险zeromaintenancerisk

如果某瞬时风险对应的是核电厂所有设备都可用情况下的风险值,即没有设备因试验、维修等原因

导致不可用(零维修)的情况下的风险值,该瞬时风险即为零维修风险。

3.8

累积风险增量cumulativeriskincrement

某配置的瞬时风险相对零维修风险的增量对该配置持续时间的累积,即为累积风险增量。常用的累

积风险增量指标是堆芯损坏概率增量(ICDP)和早期大量放射性释放概率增量(ILERP)。

4缩略语

本文件采用下列缩略语。

ATWS未能紧急停堆的预期瞬态AnticipatedTransientWithoutScram

CDF堆芯损坏频率CoreDamageFrequency

ICDP堆芯损坏概率增量IncrementalCoreDamageProbability

ILERP早期大量放射性释放概率增量IncrementalLargeEarlyReleaseProbability

LERF早期大量放射性释放频率LargeEarlyReleaseFrequency

MPFF维修可预防功能失效MaintenancePreventableFunctionalFailure

MRFF维修规则功能失效MaintenanceRuleFunctionFailure

MREP维修规则专家组MaintenanceRuleExpertPanel

PSA概率安全分析ProbabilisticSafetyAssessment

RAW风险增加重要度RiskAchievementWorth

RMPFF重发的维修可预防功能失效RepetitiveMaintenancePreventableFunctionalFailure

RRW风险减少重要度RiskReductionWorth

SBO全厂断电StationBlackout

SSC构筑物、系统和设备Structure,SystemandComponent

5总体要求

5.1通用要求

5.1.1核电厂营运单位应建立适用于自身的、有效的维修有效性评价体系,以保证维修有效性,使核

电厂构筑物、系统和设备(SSC)在各种运行工况、设计基准事故工况,以及选定的超设计基准事故工

况下,能够有效的执行预定的安全功能,减少核电厂的瞬态次数,保证核电厂运行安全。

5.1.2建立维修有效性评价体系,首先应确定适当的SSC管理范围,随后确定这些SSC的风险重要类,

并结合其运行或备用的状态,制定适当的性能指标并开展监测和管理,定期进行维修有效性评价,并对

维修活动进行风险评价和管理。

5.1.3在实施维修活动(包括预防性和纠正性维修、定期试验、维修后的再鉴定等)前,应对维修活

动可能引起的风险增量进行评价和管理。

5.1.4核电厂营运单位建立维修有效性评价体系后,可根据维修有效性和维修风险管理来安排维修活

2

GB/TXXXXX—XXXX

动的方式、频次及实施窗口。

5.1.5宜通过同行评估的方式对核电厂维修有效性评价的工作质量和技术充分性进行确认。

5.2管理范围

5.2.1维修有效性评价体系管理范围通常应包括所有安全SSC,以及发生功能失效可能危及核电厂安

全运行的非安全SSC。

5.2.2核电厂营运单位应根据自身及行业运行经验筛选出纳入管理范围的非安全SSC,包括:

a)最终安全分析报告中给出的用于缓解瞬态、设计基准事故以及选定的超设计基准事故(主要

包括:ATWS和SBO两类事故)的非安全SSC;

b)执行事故规程(不包括严重事故管理导则)时必须使用的用于缓解设计基准事故和选定的超

设计基准事故的非安全SSC;

c)失效后直接影响安全功能的非安全SSC,以及起支持作用的能够影响安全功能的非安全SSC,

不考虑非安全支持系统的支持系统;

d)可能导致反应堆紧急停堆、汽轮机跳闸或触发专设安全设施动作的非安全SSC。

5.2.3维修有效性评价体系应重点关注核电厂能动设备以及包含能动设备的系统和构筑物,管道和电

缆等非能动设备可不纳入管理范围。

5.2.4纳入管理范围的设备在进行范围筛选和性能指标设定时,其边界划分应与核电厂自身PSA模型

或其设备可靠性数据采集时的设备边界划分一致。

6组织机构和文件体系

6.1组织机构

6.1.1核电厂营运单位应在电厂批准生效的文件中明确核电厂开展维修有效性评价工作相关各部门的

组织机构及岗位的职责要求、资质要求、培训和授权要求。

6.1.2核电厂营运单位应建立维修规则专家组,并在程序中对其组成、职责、应具备的经验和能力进

行规定。维修规则专家组运作应有固定的机制和工作程序,专家判断和决策过程应有记录并由专家签字

确认。

6.2文件体系

6.2.1核电厂营运单位应在核电厂维修大纲中对实施维修有效性评价的原则和方法进行描述,纳入管

理范围内且与性能指标设定相适应的SSC清单应作为大纲附件。

6.2.2核电厂营运单位应制定核电厂维修规则实施大纲,对实施维修有效性评价的具体方法和流程进

行规定,确定的SSC风险重要类和性能指标结果应作为大纲的附件。

7风险重要类确定

7.1方法

宜使用PSA方法确定SSC的风险重要类。如使用PSA以外的其他方法确定风险重要类,应对方法的

适用性进行论证,如通过专家判断的方式,则专家应具备相关领域丰富的经验和足够的能力。

3

GB/TXXXXX—XXXX

7.2准则

使用PSA方法确定SSC的风险重要类时,主要依据RRW、RAW以及CDF贡献。PSA模型中不涉及的

系统和设备可判定为非风险重要。

8性能指标设定

8.1性能指标

8.1.1性能指标一般分为电厂级、系统级、列级和设备级1。

注1:构筑物根据电厂实际情况单独设置性能指标。

8.1.2电厂级指标主要包括非计划停堆次数、非计划能力因子降低、触发专设安全设施动作次数等,

系统级、列级和设备级一般包括可靠性、可用性指标。

8.2设定方法

8.2.1性能指标应按照风险重要类结合系统实际运行状态进行设定,其原则见表1。

表1性能指标的设定原则

运行状态

备用运行

风险重要类

风险重要设备级或列级(可靠性、可用性)列级或系统级(可靠性、可用性)

非风险重要列级或系统级(可靠性)电厂级

8.2.2性能指标的监测周期不宜超过两个换料周期。

8.2.3电厂级指标的选取和量化应考虑的因素包括电厂设计、运行历史、机组服役时间、电厂性能和

同行经验反馈等。

8.2.4制定可靠性指标应综合考虑核电厂设备可靠性数据、运行经验和行业内相关系统和设备的可靠

性水平。应采用适当的方式(如二项式分布或泊松分布)进行失效次数评估,可选取10%发生概率作为

确定失效次数的基准。

8.2.5应评价性能指标是否满足风险可接受准则,单个性能指标设定不应使CDF发生显著变化,所有

性能指标设定后,基准CDF变化量应小于10倍。评价时,应将性能指标表征的设备可靠性和可用性参

数的经典估计值代入PSA模型进行计算(对于可靠性参数,应保守选择需求或运行失效模式)。

8.2.6必要时(如观测周期内运行时间过短),可将功能失效次数定义为只针对需求失效或运行失效。

8.2.7对于可用性指标,仅包括核电厂技术规格书中有可用性要求时的系统和设备不可用时间。

9性能指标监测和维修有效性定期评价

9.1性能指标监测

4

GB/TXXXXX—XXXX

9.1.1应通过适当的方法(预防性维修、定期试验、巡检,或对其物理参数进行持续监测等)来监测

纳入管理范围的SSC的性能状态,并将其与设定的性能指标进行比较,判断这些SSC是否仍具备执行相

应功能的能力。

9.1.2性能状态满足设定的性能指标:可认为该SSC保持着执行相应功能的能力,可以继续按照原有

预防性维修大纲及定期试验大纲执行相应的维修、试验活动,并继续实施性能监测.

9.1.3性能状态不满足设定的性能指标:应对该SSC采取适当的纠正行动(如:调整维修、试验或监

督的频度及方法,进行性能趋势分析等)进一步优化维修、试验活动。也可能需要对该SSC设定额外的

性能指标(如:增加状态监测、设定短期及长期应满足的指标等)。必要时,核电厂需要进行工程或设

备改造。

9.1.4按照9.1.3条款管理的SSC,在其性能状态持续一定周期内均能满足设定的性能指标后,可以

重新按照9.1.2条款的规定执行维修、试验活动。

9.1.5应对SSC涉及的不同失效类型进行定义(如MRFF、MPFF、RMPFF等),便于更细致的进行性能

监测。在性能监测中,如出现RMPFF即认为性能状态不满足设定的性能指标。

9.2维修有效性定期评价

核电厂营运单位应对每个换料周期的维修活动进行有效性评价,评价内容应包括:

a)9.1条款的执行情况;

b)不能满足性能指标时相应纠正行动的执行情况;

c)行业经验的使用(若有);

d)性能指标合理性、SSC性能趋势、维修有效性评价体系的总体性评价;

e)SSC可靠性和可用性指标的平衡和优化。

9.3性能指标的调整

在完成维修有效性定期评价后,核电厂营运单位可根据有效性定期评价的结果对性能指标进行调整,

调整后的性能指标应满足8.2.5条款的风险可接受准则。

10维修活动风险评价和管理

10.1风险评价

10.1.1维修活动风险评价的范围应包括:

a)功率运行模式:确定为风险重要的SSC,以及内部事件一级PSA模型所涉及的SSC;

b)停堆模式:在停堆期间执行安全功能(如:余热排出、水装量控制、电源可用性、反应性控

制、安全壳密封等)的SSC。

10.1.2通常应使用核电厂风险监测工具对实施维修活动所引入的风险进行评价。评价使用的实时风险

模型应对核电厂SSC及其相关性进行充分建模,能够反映核电厂当前的实际状态,风险监测工具以及模

型的质量应得到确认。

10.1.3如果尚不具备风险监测工具,也可采用核电厂PSA模型进行风险评价,评价使用的PSA模型应

对核电厂SSC及其相关性进行充分建模,模型的质量应得到确认。

10.1.4采用PSA以外的其他方法进行风险评价时,应对方法的适用性进行论证。

5

GB/TXXXXX—XXXX

10.2风险管理

10.2.1应对核电厂维修活动的风险进行管理,合理的计划和安排维修活动,控制因维修活动引起的瞬

时风险和累积风险增量,避免特殊配置下的瞬时风险超过阈值,并在累积风险增量处于不同阈值范围内

采取相应的措施。

a)维修活动期间的核电厂的瞬时风险(CDF)应小于10-3/堆年。如因不可预知的情况使核电厂进

入这种配置状态,应尽快完成维修或试验活动,恢复设备的可用性;

b)累积风险增量阈值及相应措施可参考表2;

c)核电厂营运单位可结合电厂自身风险水平采用更严格的风险阈值,尽量降低风险,进一步提

高安全水平。

表2累积风险增量阈值及相应措施表

ICDP采取的措施ILERP

≥10-5不允许主动进入该配置≥10-6

10-6≤ICDP<10-5评价不可定量的因素,采取风险管理措施110-7≤ILERP<10-6

<10-6正常工作控制<10-7

注1:指考虑一些难以量化评价的风险管理措施所带来的降低维修活动的风险贡献,如增强风险意识,

更严格的执行计划等。

10.2.2在确定10.2.1中的风险阈值时,应基于包括外部事件风险在内的全范围PSA结果。如果核电

厂PSA模型范围尚不完备,可补充额外分析来扩大范围或对风险阈值进行适当调整。

11同行评估

11.1组织实施

同行评估活动的组织单位应具备评估活动能力。

11.2评估人员

参加同行评估的专家应具有充分的独立性、足够的专业性和一定的代表性,能够整体上覆盖维修有

效性评价涉及的所有领域。

11.3评估结果

11.3.1评估结果应明确指出强项、弱项和待改进领域,并提出改进建议。

11.3.2核电厂营运单位应根据同行评估结果对识别出的弱项和待改进领域采取改进行动,持续提升核

电厂维修有效性。

6

GB/TXXXXX—XXXX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缩略语..............................................................................2

5总体要求............................................................................2

5.1通用要求........................................................................2

5.2管理范围........................................................................3

6组织机构和文件体系..................................................................3

6.1组织机构........................................................................3

6.2文件体系........................................................................3

7风险重要类确定......................................................................3

7.1方法............................................................................3

7.2准则............................................................................4

8性能指标设定........................................................................4

8.1性能指标........................................................................4

8.2设定方法........................................................................4

9性能指标监测和维修有效性定期评价....................................................4

9.1性能指标监测....................................................................4

9.2维修有效性定期评价..............................................................5

9.3性能指标的调整..................................................................5

10维修活动风险评价和管理.............................................................5

10.1风险评价.......................................................................5

10.2风险管理.......................................................................6

11同行评估...........................................................................6

11.1组织实施.......................................................................6

11.2评估人员.......................................................................6

11.3评估结果.......................................................................6

I

GB/TXXXXX—XXXX

核电厂维修有效性评价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建立和实施核电厂基于性能、风险指引的维修有效性评价体系的技术要求,包括总体

要求、组织机构和文件体系、风险重要类确定、性能指标设定、维修有效性监测和定期评价、维修活动

风险评价和管理等。

本文件适用于压水堆核电厂基于性能、风险指引的维修有效性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其他利用核

能发电和供热的设施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维修有效性maintenanceeffectiveness

对特定的构筑物、系统和设备,按照其设计基准、运行经验设定能反映维修有效性的指标。通过比

较上述指标与该构筑物、系统和设备在运行、维修、试验中所表现的实际性能,来判断维修是否有效。

3.2

维修规则maintenancerule

对核电厂构筑物、系统和设备维修活动进行有效性评价的规则体系,即维修有效性评价体系。

3.3

性能指标performanceindicator

对单个设备、系列、系统乃至整个电厂设定的用于监测的可靠性、可用性指标。如有必要,对单个

设备还可设定其参数状态(振动、流量、温度等)作为性能指标。对构筑物可设定其外观状态(腐蚀、

壁厚、倾斜度等)作为性能指标。

3.4

监测monitor

通过对构筑物、系统和设备进行预防性维修、定期试验、巡检,或对其物理参数进行持续监测,收

集构筑物、系统和设备当前的性能状态,或对其性能进行趋势分析。

3.5

核电厂技术规格书nuclearpowerplanttechnicalspecification

为确保核电厂正常运行或预计运行事件状态下的重要初始参数和安全系统配置处于正确的范围和

合适的状态,而制定的一整套有关的运行要求和限制。在我国的核安全法规和导则中称为“核电厂运行

限值和条件”。

3.6

瞬时风险instantaneousrisk

1

GB/TXXXXX—XXXX

在特定的核电厂配置情况下计算得到的风险水平数值,伴随核电厂配置随时间的变化,瞬时风险也

是变化的。核电厂常用的瞬时风险指标是堆芯损坏频率(CDF)和早期大量放射性释放频率(LERF),

单位是1/堆年。

3.7

零维修风险zeromaintenancerisk

如果某瞬时风险对应的是核电厂所有设备都可用情况下的风险值,即没有设备因试验、维修等原因

导致不可用(零维修)的情况下的风险值,该瞬时风险即为零维修风险。

3.8

累积风险增量cumulativeriskincrement

某配置的瞬时风险相对零维修风险的增量对该配置持续时间的累积,即为累积风险增量。常用的累

积风险增量指标是堆芯损坏概率增量(ICDP)和早期大量放射性释放概率增量(ILERP)。

4缩略语

本文件采用下列缩略语。

ATWS未能紧急停堆的预期瞬态AnticipatedTransientWithoutScram

CDF堆芯损坏频率CoreDamageFrequency

ICDP堆芯损坏概率增量IncrementalCoreDamageProbability

ILERP早期大量放射性释放概率增量IncrementalLargeEarlyReleaseProbability

LERF早期大量放射性释放频率LargeEarlyReleaseFrequency

MPFF维修可预防功能失效MaintenancePreventableFunctionalFailure

MRFF维修规则功能失效MaintenanceRuleFunctionFailure

MREP维修规则专家组MaintenanceRuleExpertPanel

PSA概率安全分析ProbabilisticSafetyAssessment

RAW风险增加重要度RiskAchievementWorth

RMPFF重发的维修可预防功能失效RepetitiveMaintenancePreventableFunctionalFailure

RRW风险减少重要度RiskReductionWorth

SBO全厂断电StationBlackout

SSC构筑物、系统和设备Structure,SystemandComponent

5总体要求

5.1通用要求

5.1.1核电厂营运单位应建立适用于自身的、有效的维修有效性评价体系,以保证维修有效性,使核

电厂构筑物、系统和设备(SSC)在各种运行工况、设计基准事故工况,以及选定的超设计基准事故工

况下,能够有效的执行预定的安全功能,减少核电厂的瞬态次数,保证核电厂运行安全。

5.1.2建立维修有效性评价体系,首先应确定适当的SSC管理范围,随后确定这些SSC的风险重要类,

并结合其运行或备用的状态,制定适当的性能指标并开展监测和管理,定期进行维修有效性评价,并对

维修活动进行风险评价和管理。

5.1.3在实施维修活动(包括预防性和纠正性维修、定期试验、维修后的再鉴定等)前,应对维修活

动可能引起的风险增量进行评价和管理。

5.1.4核电厂营运单位建立维修有效性评价体系后,可根据维修有效性和维修风险管理来安排维修活

2

GB/TXXXXX—XXXX

动的方式、频次及实施窗口。

5.1.5宜通过同行评估的方式对核电厂维修有效性评价的工作质量和技术充分性进行确认。

5.2管理范围

5.2.1维修有效性评价体系管理范围通常应包括所有安全SSC,以及发生功能失效可能危及核电厂安

全运行的非安全SSC。

5.2.2核电厂营运单位应根据自身及行业运行经验筛选出纳入管理范围的非安全SSC,包括:

a)最终安全分析报告中给出的用于缓解瞬态、设计基准事故以及选定的超设计基准事故(主要

包括:ATWS和SBO两类事故)的非安全SSC;

b)执行事故规程(不包括严重事故管理导则)时必须使用的用于缓解设计基准事故和选定的超

设计基准事故的非安全SSC;

c)失效后直接影响安全功能的非安全SSC,以及起支持作用的能够影响安全功能的非安全SSC,

不考虑非安全支持系统的支持系统;

d)可能导致反应堆紧急停堆、汽轮机跳闸或触发专设安全设施动作的非安全SSC。

5.2.3维修有效性评价体系应重点关注核电厂能动设备以及包含能动设备的系统和构筑物,管道和电

缆等非能动设备可不纳入管理范围。

5.2.4纳入管理范围的设备在进行范围筛选和性能指标设定时,其边界划分应与核电厂自身PSA模型

或其设备可靠性数据采集时的设备边界划分一致。

6组织机构和文件体系

6.1组织机构

6.1.1核电厂营运单位应在电厂批准生效的文件中明确核电厂开展维修有效性评价工作相关各部门的

组织机构及岗位的职责要求、资质要求、培训和授权要求。

6.1.2核电厂营运单位应建立维修规则专家组,并在程序中对其组成、职责、应具备的经验和能力进

行规定。维修规则专家组运作应有固定的机制和工作程序,专家判断和决策过程应有记录并由专家签字

确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