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花呗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实证探究11000字(论文)】_第1页
【蚂蚁花呗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实证探究11000字(论文)】_第2页
【蚂蚁花呗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实证探究11000字(论文)】_第3页
【蚂蚁花呗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实证探究11000字(论文)】_第4页
【蚂蚁花呗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实证探究11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蚂蚁花呗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实证研究1绪论1.1研究背景随着网络时代和移动支付时代的人气高涨,在线支付方法也趋于多样化。此外,网上购物的人数与日俱增。由于网上银行结算的复杂手续,更便捷的支付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取代了。阿里子公司的支付宝与各种银行合作开发了方便的支付方法。渐渐地,随着人们消费理念的发展,很多人喜欢用信用卡购物。考虑到这一点,在线的“信用卡”出现了--“蚂蚁花呗”。这是由支付宝和金融完成的新支付方式。简单方便。蚂蚁花呗主要用于在天猫和淘宝购物,从2015年4月开始正式成立,深受消费者,特别是大学生的喜爱。1.2选题的意义1.2.1理论意义目前,大学生作为蚂蚁花呗的主要观众群体之一,对蚂蚁花呗的开发前景和未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结合相关文献可以发现,目前关于蚂蚁花坛对大学生消费观影响的研究几乎是空白的,几乎没有经验研究。因此,该研究弥补了蚂蚁花坛对一定程度上大学生消费观的影响理论,丰富了大学生消费贷款平台的理论。1.2.2现实意义今天,我们年轻人喜欢网上购物。网上购物似乎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我们碰巧是一群没有很强购买力的人。蚂蚁花呗开发的初衷就是考虑到这些开发了蚂蚁花呗,促进网上购物的主要力量的早期消费,这对整个网上购物市场非常有用。同时,我们年轻人将愿意选择蚂蚁花呗的,放弃传统的信用卡服务。根据阿里公布的最新消息,截至双11购物嘉年华中午12点,天猫销售额达到576亿,2014年收盘销售额达到11倍。第一次参加双11购物节时,蚂蚁花呗的数据是惊人的。在双11中,交易金额在30分钟内达到45亿笔,首小时交易数达到2288万笔,平均支付时间为0.035秒,将首分钟支付成功率的新高设定为1.1倍,成为确保用户支付体验的最大贡献者。在这个阶段,大部分大学生基本上可以同意蚂蚁花呗的存在,但是他们还在怀疑他们的操作模式,他们还在怀疑可能的限度、还款日和蚂蚁花呗的延期。因此,有必要调查和研究大学生消费者团体对蚂蚁花呗的使用,它可以丰富蚂蚁花呗的认知度和使用。1.3文献综述1.3.1国内研究状况第三方信用消费工具的衍生,促使不少学者对大学生信用消费行为进行深思。陈鹏(2013)提出大学生消费价值观对信用消费行为有一定影响,他提取了三种主流消费价值观揭示三者对大学生信用消费的不同影响。张宣花(2015)以信用卡为主解析消费地位日益突出的大学生形成的巨大消费市场吧。此外周慧虹(2015)表示,信用支付衍生工具中的借贷宝前途无量。邓秀焕(2015)总结归纳了当前大学生信贷消费市场发展的困境。但由于新型工具的发展历程并不长,目前研究成果不多。蚂蚁花呗作为新起之秀的宠儿,目前仅有刘军(2015)对其进行研究。因此本文基于蚂蚁花呗对大学生信用消费行为进行分析。1.3.2国外研究状况虽然几乎没有国外关于蚂蚁花呗的研究,但是在线消费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学者主要集中于消费者主义的进化、消费者行为、在线消费的影响因素以及在线信息消费的影响。在消费者行为研究中,约翰·赛里克从《终身学习的成本和优势:消费者行为》展示不同消费者行为和学习类型的终身学习角度对待不同年龄、学历和社会地位的消费者。伯曼·卡特·汉斯认为,注意消费者分割的研究是提高消费者行为研究有效性的前提。霍华德认为,来自学校社区和消费者的评论是以“在线产品评论和电子商务对市场结果的影响”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国外主要从宏观的角度分析消费,对信息消费、消费者关系、消费行为、文化、技术、社会有着十分广泛的影响。但是,在线消费的定义仍然不明确,在线消费不如传统材料消费重要。此外,很少有关于大学生在线消费的想法和行为的直接研究。1.4研究方案1.4.1研究思路这篇论文的主题是关于大学生蚂蚁花呗使用的调查。首先分析大学生使用蚂蚁花呗的现状,进行研究以了解大学生对蚂蚁花呗的影响。第二,通过对蚂蚁花呗目前使用的调查,这篇论文将分析蚂蚁花呗对当前消费群体的影响。探索不同性别大学生之间影响蚂蚁花芽接收和使用的因素是否存在差异。这篇论文将分析大学生在不同水平上使用蚂蚁花坛的现状,为大学生将来使用蚂蚁花坛提出更好的建议。1.4.2研究方法本文使用四种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关于蚂蚁花呗的论述,从国内外关于大学生网络消费特征、影响、问题及对策等的研究,从丰富的文献资料中通过阅读和搜集,了解当下的研究现状,归纳借鉴已有的研究论断,一方面给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参考,另一方面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突破口。2.问卷调查法:设计基于“花呗”的信用评价对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影响研究调查问卷,经填写完成,回收整理,筛选录入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研究。3.实证分析法:通过分析可在许多变量中找出隐藏的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将相同本质的变量归入一个因子,可减少变量的数目,还可检验变量间关系的假设。从而找出蚂蚁花呗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2大学生对蚂蚁花呗的认知与使用现状“蚂蚁花呗”是阿里巴巴旗下的子公司蚂蚁金服为了“先消费,后支付”而提供给消费者的网上购物消费者信用产品。目前,“蚂蚁花呗”拥有40多个外部消费平台:大部分电子商务购物平台,如亚马逊、苏宁易购等;本地生活服务类网站,如口碑、美团大众点评等,主流官方商城,如乐视.海尔,小米,OPPO等官方商城。作为一种新的消费模式,“蚂蚁花呗”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特别是以大学生为代表的年轻消费者的欢迎。为了更好地理解大学生所代表的年轻消费者对“蚂蚁花呗”的认知和使用,我们选择了上海的部分大学收集了问卷数据。本文分析用户的基本认识和目前的使用情况。2.1“蚂蚁花呗"使用主体基本认知情况这次,通过问卷星发的在线问卷,回收了669份问卷。本文主要从是否知道蚂蚁花呗性别、年级、专业,以及“蚂蚁花呗”的消费比例五个方面,制作大学生对“蚂蚁花呗”的认知统计。表1.1是“蚂蚁花呗”用户基本认知的统计图表。一般来说,上海大学生的“蚂蚁花呗”意识一般较高,其他学生的意识超过90%,但除了大四学生的意识稍低这一点外。经过几年的开发,“蚂蚁花呗”在大学生中获得了很高的评价。从类别的角度来看,“蚂蚁花呗”用户的男女比例比较均衡,因此使用在线消费者信用产品的大学生性别倾向不明显。在成绩方面,低年级用户比高等级用户更倾向于使用“蚂蚁花呗”。从所学专业的角度来看,所学专业的数量有一些差异,但用户的整体趋势表明,“蚂蚁花呗”在所学专业没有明显的差异。最后,从“蚂蚁花呗”的消费比例来看,主消费约占40%,大学生虽然没有完全把“蚂蚁花呗园”当做第一消费支付手段,但表示是第二或第三消费支付手段。表1.1蚂蚁花呗使用基本情况统计表类别选项分类了解蚂蚁花呗不了解蚂蚁花呗认知度性别男3021994.08%女3242493.10%年级大一158693.10%大二3032196.34%大三821193.52%大四83588.17%专业分类理工类2491594.32%艺术体育类23394.32%医学类24288.46%文史哲类163592.31%经营类1671897.02%使用蚂蚁花呗消费比例20%以下8243*40%左右29860%左右19880%以上482.2“蚂蚁花呗"使用现状对“蚂蚁花呗”使用目前情况的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使用“蚂蚁花呗”的主要目的和周边快速支付的复盖率。表2.1蚂蚁花呗使用基本情况统计表主要用途化妆护肤日常饮食箱包配饰衣服鞋帽电子产品家居用品其他比例28%3%3%4%38%18%7%表2.1是大学生消费“蚂蚁花呗”主要用途统计表。由此可见,大学生“蚂蚁花呗”的使用主要集中在电子产品、家庭用品、化妆品和护肤品的购买上,占整体的84%,但与其他中小消费相比,“蚂蚁花呗”却被用于支付。结果表明,“蚂蚁花呗”作为大学生消费生活中的一种大额支付手段,很少用于日常消费。3运用AISAS模型对蚂蚁花呗特性的分析为了更好地探索“蚂蚁花呗”等网络消费信贷产品的哪些因素会对大学生消费行为产生影响,引入AISAS消费者行为分析模型,得出使用“蚂蚁花呗”等网络消费信贷产品作的优势和劣势为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基本因素。3.1AISAS消费者行为分析模型介绍AISAS消费者行为模型是一种全新的消费者行为分析模型,目标是在互联网时代改变消费者的生活方式。Attention--引起注意、Interest--引起兴趣、Search--进行搜索、Action--购买行动、Share--人人分享五个方面,人们认为消费者不再是盲目的消费者。那是成熟的、合理的消费。面对消费选择的多样化,它对购买决策有很强的自律性,更加注意完全反映互联网影响和变化的用户体验。3.2基于AISAS模型对“蚂蚁花呗”特性分析AISAS消费者行为模型分析了一种产品通过自身特性使消费者自主进行消费决策的过程。在此我们将AISAS五大方面,根据整个消费过程分为事前判断、事中决策、事后评价三个部分,以此分析“蚂蚁花呗”对大学生消费行为造成影响的因素。3.2.1事前判断:引起注意.引起兴趣消费者通过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媒体或通过终端传播、口碑传播等方式接触信息,再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产生对产品了解的兴趣,为消费者完成消费决策打下基础。因此引起注意与引起兴趣是一个联系的整体,所以将两者统归为事前判断。通过事前判断可以分析大学生在了解“蚂蚁花呗"过程中所注重的因素。表3.1事前判断认知表使用蚂蚁花呗注重的因素便捷度使用门槛适用范围风险因素交易成本数量4292432873443图3.1是通过问卷不定项选择得到的认知使用蚂蚁花呗注重因素表,可以看出大学生消费者在事前判断中更多关注的是一个产品的优势特性,而较为忽略产品的缺点。在提供的五项产品特质中,“蚂蚁花呗”自身使用便捷度较高、使用门槛较低、适用范围较广这三个优点,是在事前判断中影响大学生消费者的主要因素。3.2.2事中决策:进行搜索购买行动由AISAS模型的基本假设可知,消费者都是理性自主进行消费决策,此时搜索信息进行评估与选择实施的一个动态过程,所以将这两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统称为事中决策。此时评估将更全面,更完善,是对优劣的综合考量,所以我们在此采用打分卡的形式进行评估,探究在事中决策的过程中,大学生消费者对产品哪些因素更为关注。表3.2事中决策评分表更注重哪些因素1分2分3分4分5分便捷度6%15%50%28%1%使用门槛23%45%19%7%6%适用范围17%54%19%5%5%交易成本4%4%25%47%20%使用风险5%6%35%37%17%隐私性5%11%26%30%28%表3.2是根据分卷中定向选择对各因素的评分,由1分至5分表示在事中决策过程中,对该因素的重视度。由此可以看出,在事中决策过程中,大学生消费者对蚂蚁花呗的关注方面由产品优势转向产品不足之处。相较于事前判断中对便捷度、使用门槛、适用范围的重视,在事中决策过程中大学生除对便捷度的重视度评分仍较高外,对使用门槛与使用范围看重度都有所降低。由趋势线可以看出,交易成本、使用风险、隐私性三个因素在4分达到峰值。这说明使用“蚂蚁花呗”交易成本可能较高、使用风险较大、隐私性较低等不利因素,是这一阶段大学生消费者主要关注的因素,可能对大学生消费行为造成影响。3.事后评价:人人分享AISAS模型分析的最后一个方面是人人分享,即在全新的互联网消费时代,消费行为不再是完成购买决策后的一次性结束,而是使用后对产品的评价与分享传播,通过消费者再影响新的消费者的购买循环过程。所以事后评价中大学生消费者向他人分享的因素,是对“蚂蚁花呗"的补充与评价。表3.3事后评价分享表向他人分享因素权益保障用户体验使用安全使用福利比例39%41%11%9%由表3.3分享要素比例可以看出,大学生消费者通过互联网等渠道对“蚂蚁花呗"进行评价及分享时,对“蚂蚁花呗”的使用体验及权益保障问题分享的比例较高,而对使用安全、福利等问题分享的比例较低。说明对在事后评价过程中大学生消费者更倾向分享亲身体验给他人。所以我们在此可认为“蚂蚁花呗"权益保障度与用户体验性也是可能对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造成影响的因素。3.3对大学生消费行为造成影响的基本因子根据AISAS消费者行为分析模型的五个方面,我们对大学生使用“蚂蚁花呗"进行网络消费信贷的消费行为,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进行了分析。根据不同阶段消费者的态度,得出了八项可能对大学生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造成影响的因素:便捷度、使用门槛、使用范围、交易成本、使用风险、隐私性问题、权益保障和用户体验这八项基本因子是经过AISAS模型对“蚂蚁花呗”类网络消费信贷特性的初步判断,认为其可能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4蚂蚁花呗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经过AISAS模型得到了可能对高校大学生消费行为产生影响的8项“蚂蚁花呗”的基本因子,但无法具体描述各基本因子与大学生消费行为有何关联。因此,我们在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因子分析,将各基本因素归类与筛选,再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对筛选后的因素与消费者消费行为受影响方面进行回归分析后得到网络消费信贷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影响的具体实证分析结果。4.1变量的选择与赋值为了方便实证分析结果的描述,首先对所用变量进行赋值,根据AISAS模型的分析结果,将便捷度.使用门槛,使用范围、交易成本,使用风险、隐私性问题、权益保障、用户体验八项作为分析的自变量Xi。大学生消费行为受到的影响主要是从消费观念与消费结构的改变这两方面,这里将两者分别设为Y,,Y,。并规定统计表的显著程度中*=P<O.05。表4.1变量赋值表变量名称标注测量及赋值消费观念Y10=倾向即时消费;1=倾向超前消费消费结构Y20=生活性消费;1=享受型消费便捷度X11=比较麻烦;2=一般;3=比较方便使用门槛X21=较低;2=一般;3=较高适用范围X31=较窄;2=一般;3=较宽交易成本X41=较低;2=一般;3=较高使用风险X51=较低;2=一般;3=较高隐私性X61=较弱;2=一般;3=较强权益保障X71=较弱;2=一般;3=较强用户体验X81=较差;2=一般;3=较好4.2因子分析因为自变量较多,对大学生消费受影响的结果解释较为复杂,所以先对8个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对各因素进行因子分析首先要对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结果如下:表4.2KMO和Bartlett的检验Kaiser-Meyer-Olkin度量.731BartlettApprox.Chi-square138.256df8Sig.000可以看出第一项KMO的度量值为0.731大于常用KMO度量标准0.7,sig值为0.000小于0.05,说明原始变量相关性强适合做因子分析。表4.3解释方差成分初始特征值提取平方和载入旋转平方和载入合计方差的%累计%合计方差的%累计%合计方差的%累计%12.0325.05325.0532.0325.05325.0531.65822.45322.45321.28718.60443.3541.28718.60443.3541.53221.74844.75331.32418.32568.4761.32418.32568.4761.25721.07865.78540.7799.48672.86450.7069.02182.47260.5315.76388.64270.5275.12292.45380.5185.063100表4.3是因子分析的解释方差表,在“初始特征值”一栏,根据提取因子的条件---特征值大于1,故本研究提取三个因子为主成分因子,且三个成分共同累计方差为68.476%,基本涵盖了原数据较多信息。因子分析直接通过成分矩阵分析,会因为变量在三个因子上都有较大负荷或系数相近,对因子的命名和解释比较困难,因此需要通过正交转轴法进行因子旋转。采用此方法不会使因子间提供的信息重叠,但迫使因子间不相关。旋转后成分矩阵如下:表4.4成分矩阵Component123便捷度.048-.165.687使用门槛.112.154-.693适用范围.765.148.135交易成本.048-.038.645使用风险.014-.0768-.005隐私性-.014.784-.109权益保障.036.645-.038用户体验.538-.039-.013从表4.4可以看出,第一个因子主要在适用范围、用户体验上有较大载荷,所以主要反映的是这两项的情况;第二个因子主要在使用风险、隐私性、权益保障上有较大载荷,主要反应的是这三项的情况;第三个因子主要在便捷度、使用门槛、交易成本上有较大载荷,所以主要反应的是这三项情况。结合问卷及研究内容,对上述三个因子进行命名。根据在“蚂蚁花呗"适用范围、用户体验上有较大载荷,将其命名为“服务性因子”,主要反映了“蚂蚁花呗"在服务性方面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根据在“蚂蚁花呗”使用风险、隐私性、权益保障上有较大载荷,将其命名为“风险性因子”,主要反映了“蚂蚁花呗”在风险方面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根据在“蚂蚁花呗”便捷度﹑使用门槛、交易成本上有较大载荷,将其命名为“便捷性性因子”,主要反映了“蚂蚁花呗”在带来便捷度方面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4.3运用logistic回归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分析通过因子分析,得到了三个对大学生消费行为产生影响的主成分因子,进而我们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蚂蚁花呗”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在消费观念与消费结构这两方面的影响方向与程度。首先我们对大学生消费行为中的消费观念这一变化项用逐步法的Logistic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下:表4.5显著性检验结果表CHI-SQUAREDFSIGSTEP1STEP57.3653.000BLOCK57.3653.000MODEL57.3653.000表4.5是以消费观念为因变量,三项主成分因子为自变量构筑的模型整体显著性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模型整体似然比卡方统计量为57.365,自由度为3,对应Р值为0.000,小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可以认为此模型整体显著,分析结果是有效的。表4.6关于消费态度的回归系数估值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BS.E.WALDDFSIGEXP(B)STEP服务型因子1.145.25819.5451.0002.745风险性因子-.147.234.5431.214.753便捷性因子.365.2712.7851.0021.375Constant-1.5341.3541.5241.000.178表4.6给出了三个主成分因子对大学生消费态度影响的回归系数及显著性检验结果,从Р值来看,“服务性因子”与“便捷性因子"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与消费态度有较强的显著性。可得logistic方程:z=-1.534+1.145M1+0.365M2同理对大学生消费结构也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经检验模型整体显著,且模型预测正确率为86.5%,最后得到回归系数估计值及显著性检验结果:表4.6关于消费态度的回归系数估值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BS.E.WALDDFSIGEXP(B)STEP服务型因子.614.1759.5751.1081.635风险性因子-.584.165.1561.003.976便捷性因子.365.2682.7451.0091.534Constant3.4571.5736.2421.0080.19可以看出“服务性因子"P>0.05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与大学生消费结构没有显著性关系,而风险性因子与便捷性因子均通过了检验存在显著性关系,可得logistic方程:z=-3.457+0.614M1-0.584M24.4实证结果分析结合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结果,从消费态度和消费结构两个方面,运用“服务性因素”、“风险因素”、“便捷性因素”三个因素,全面概括“蚂蚁花呗”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程度和方向。从消费态度的观点来看,消费态度主要与“服务性因素”和“便捷性因素”呈正相关。对大学生来说,“蚂蚁花呗”因其广阔的应用范围、较高的用户体验和较高的便利性而倾向于提前消费,使用风险高、隐私保障不充分,是限制即时消费选择的限制因素。在回归系数上,服务性系数的权重越大,更好的经验和服务会对大学生的消费态度产生越大的影响。这与大部分大学生刚以成年人的身份进入社会,渴望享受自己的服务,与成年人同等的事实相对应。从消费结构的角度看,消费态度的主要“便捷性因素”是正相关、负相关的“风险因素”。对大学生来说,“蚂蚁花呗”具有低门槛、广应用范围和高用户体验。在上海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中,乐趣消费占比较高的比例,但交易成本稍高,权利和利益保护不充分,是相应的限制因素。在回归系数中,风险因素的权重越来越大。由于资金有限,大学生在制定消费计划时最注意自己财产的安全性。5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5.1研究结论通过此次的调查问卷研究,统计分析抽样调查数据,对信用消费的形态和信用消费的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以上海部分高校大学生为例,首先问卷调查大学生使用蚂蚁花呗的情况,调查可知蚂蚁花呗对大学生消费观的影响表现在:大学生消费欲望较强,也说明他们也是使用蚂蚁花呗的主要人群。77.02%的人都开通并使用“花呗”,大学生群体对“花呗”的使用意愿也较强。26.86%经常使用蚂蚁花呗,表明使用蚂蚁花呗的人数多,频率高。在使用“花呗”之后,每个月网络消费额度有了较大的变化,相比大学生使用“花呗”之前,使用“花呗”之后的每月网络消费额度都较之前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使用“花呗”之后的每月网络消费额度都较之前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花呗”类网络信贷消费产品便成了广大大学生的追捧的互联网金融对象。然后运用因子分析数据可知,网络分期业务限制因素对大学生网络分期的使用行为影响较大,其次是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因素、风险因素(包括社会风险,支出风险、功能风险)、业务优势因素。分析大学生的信用消费现状和问题如下。(1)消费水平较高,消费结构失衡上海部分高校学生整体消费水平较高。根据消费者效用理论,由于偏好不同,导致消费结构有一定失衡,学生们过于追逐时尚消费和人际消费,消费主义盛行校园。这样问题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在大学生群体中,两极分化较为突出,因为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受教育程度的不平衡成为分化的主要原因。城乡经济收入多元化,而农村地区经济收入单一,使这些区域的大学生群体消费呈现两极分化。(2)对自身和蚂蚁花呗消费的认识不足,金融安全意识薄弱在问卷调查中,大多数大学生仅仅通过网站广告和校园传单了解到蚂蚁花呗消费,对其理解尚停留在比较浅的层次,缺乏全面准确的理解,对于网络信贷方面的安全意识淡薄,未能掌握一些关于网络信贷的基本经验和技巧,导致在遇到蚂蚁花呗消费时易冲动消费。大学生往往引领着潮流,对于3C产品和衣帽等有着大量的需求,但是每个月的生活费并不能使他们感到满意,潜在的消费需求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满足,只能通过网络信贷来满足,但是由于自控能力差、超前的消费观、盲目攀比的价值观以及金融安全意识薄弱,导致网络信贷安全事件频发。这不仅与大学生自身消费能力弱,缺乏对基本金融安全知识的掌握有关,也和学校方面缺乏对于网络信贷安全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有关。(3)自我信用管理意识淡薄,失信情形存在无论从教育层面还是生活层面的信用消费,失信情形存在。失信即是不诚信,表现行为多是不遵守诺言。在学校教学行为中,考试的作弊既是失信的典型表现。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信用评价体系的不健全,大学生对信用的认知不够,综合原因造成导致存在失信的情形。(4)金融理财的学习和培育观念较差在大学校园中,不仅是大学生在金融理财方面知识缺失,更是所有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缺失。金融理财知识的缺失不只是对金钱的管控,是个人价值观的模糊和缺失,是个人社会责任的缺位,是需要引起学校和金融机构的重视,针对性地组织金融实践项目,希望所有大学生们积极的参与到实践和学习过程中。更好的理解和认知金融理财知识的重要性。5.2建议根据本文对基于“蚂蚁花呗”的使用情况对大学学生消费的影响相关研究,结合实际情况,对大学生使用蚂蚁花呗进行的消费给出以下几点建议:5.2.1金融机构方面(一)增加资产证券化比例,缩小自有资金规模;通过大数据支持,可以控制基本资产的风险。在大数据的帮助下,计划经理可以随时检查借款人信息,原持股人可以控制基本资产的风险,结果不良债权比率低,整体质量好。引入资产证券化,可以突破资本和业务规模的杠杆限度,将流动性不足的资产转化为金融市场上可以自由买卖的有价证券,大幅释放平台的现金流,满足平台大规模频繁的融资需求,避免过度的风险集中。(2)制定和改善适合开发网贷结算的监管标准法令由于中国的网贷支付还处于初期阶段,所以缺乏相应的监管标准、法律和法规。另一方面,发展网络信用支付必须满足网络金融监管的要求。金融形态需要在监管框架下有序发展。监管机构应当根据网络信用支付的特性制定有利于网络信用结算企业发展的监管标准通过对网贷结算市场中资质接入资金、风险管理、信贷集团的监督与管理,网贷支付可以向有利于避免恶性竞争、扩大商人复盖范围的标准化健全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个人识别信息法令的制定完成、电子合同的有效性的保护、密码认证等,利用有助于大学生个人信息保护的网络信用支付时,明确了所有交易对象的权利和义务,扩大大学生的范围以满足网络金融的健康发展,打击使用虚假交易“缓存信用支付配额”的违法行为,确保交易合法性,维护网络信用支付的正常财务秩序。5.2.2大学生方面(1)注意日常消费行为的喜好目前,随着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获得了大量的网络小额贷款。此外,还有许多针对没有收入来源的大学生的网贷消费平台。一方面,这符合先购买后支付的高级消费经验,另一方面,它很容易导致一系列小贷款债务。因此,该研究表明,大学生根据自身能力使用网上消费者信用,不无差别使用,了解还款能力和绩效能力。合理对待高级消费,培养科学消费观。(2)维持良好的个人关系大学生是特别的群体。另一方面,每个人都已经是大人了。另一方面,不是每个人都与世界密切相关,而是还没有开发出关于世界、生命、价值的正确前景。处理网贷消费时,应该从现实和个人情况出发,不要随大流。并不意味着其他人适合使用网贷。大家的情况不同。消费时要合理合理,与滥用网贷消费的同学和朋友保持适当的距离。(3)认识自己的身份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新技术和新思想的前沿群体,也作为受国家训练的高级专家,代表着最先进的大众文化。在利用网贷消费的同时,我们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权衡利弊,了解自己的信用,养成安装重要性的习惯。如果不及时还款滥用网贷消费将损害我们的信用,价格将会巨大。今天,一名大学生使用小校园贷款自杀,最终盈利,负债百万的真实新闻是,大学生采取网贷消费的合理观点,分析优缺点,合理使用网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