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的交叉持股额外难题探究文献综述5100字】_第1页
【混合所有制的交叉持股额外难题探究文献综述5100字】_第2页
【混合所有制的交叉持股额外难题探究文献综述5100字】_第3页
【混合所有制的交叉持股额外难题探究文献综述5100字】_第4页
【混合所有制的交叉持股额外难题探究文献综述5100字】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混合所有制的交叉持股额外难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TOC\o"1-2"\h\u89591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研究 1227622关于交叉持股的研究 1268253混合所有制的交叉持股对国企的影响研究 3260384文献评述 425854参考文献 51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研究推行混合所有制,是中央提出的一项重要的社会体制的改革,这是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部分。目前对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产生影响的路径以及会对国有企业的经营绩效产生怎样的影响。从政府干预的角度,国外学者普遍认为带有政府背景的高管往往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但是中国学者对中国的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后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在中国,之所以国有企业会被委派具有政府背景的高管,是因为需要这些国企承担一定的社会功能,这也进一步造成了国企的业绩并不理想(Fan2006)。LorenBrandt(2008)研究发现,中国国企的投入产出比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这种投入与产出的转换比率相较于私企而言是较低的。而造成国企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五类:企业文化、组织架构、签约能力、预算的约束、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冲突(YuanDing,2008)。第二个方向是国企在吸收民间投资的后果。在我国,许多小型国企选择通过员工持股或管理层投资的方式来实现吸引民资,大型国企则是通过请入战略投资者、换股并购以及交叉持股的方式。通过世界银行对我国所属6个不同行业抽样调查的两百多家国有企业1996至2001年间的调查数据,发现部分民营化的国有企业其业绩会表现的更好(胡一帆,2006)。许召元(2015)从资本配置率、TFP增长率、溢出效应和要素边际生产率四个角度进一步分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经济产生影响的过程和路径,其得出了国企经过混改可以更好的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结论。2关于交叉持股的研究从交叉持股动因来看,Klein(1978)较早的认为企业之间的交叉持股是为了防止由投机性的决策而产生的风险。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的健全,竞争的愈发激烈,企业交叉持股的动因也开始变得复杂多样。为了防止企业外部的恶意并购,交叉持股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预防方式(Bradbury、Calderwood,1988)。不仅仅在预防措施上,交叉持股还可以为企业带来一些正面的效应,通过对电力行业交叉持股的研究Amundsen和Bergman(2002)认为其对可以提升企业的产品价格,进而使企业获得更多的收益。从战略驱动因素的角度,交叉持股的企业之间可以互相缓解融资困难的局面,一方资金出现困难时,另一方可以便捷快速的提供资金支持(李青源2010)。从社会网络网络视角,公司出于经营战略的和目前财务状况、以及未来财务规划的需要,会明显主动的寻找合适的交叉持股伙伴,并形成交叉持股战略合作关系(常晓红,2016)。但是这些研究过于理论化,交叉持股的真实动因需要现实中的案例来进行支撑(Almeida,2009)。路远方(2017)以雅戈尔公司为案例,对交叉持股的动机和产生的绩效影响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他认为交叉持股的行为分为战略类和财务类,而大部分上市公司的交叉持股都是战略类,因为大部分上市公司的交叉持股都是为了达到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作用和企业经营领域的扩张。PimHeijnen(2021)认为交叉持股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效率。周泰云、刑斐、姚刚(2021)对此也表示了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同行业的交叉持股可以使得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中更具竞争力,进而使得企业的价值得到增长。这些也是企业交叉持股不可忽视的动因。从交叉持股效应的角度,Hoshi与kashyap(1990)通过对比发现,当企业出于财务危机之中时,有交叉持股的公司的绩效会比没有交叉持股公司的更好,这是因为在财务危机之时,交叉持股能让企业更有效率的去筹集资金。或者在企业的业绩下滑时,交叉持股的企业也能够更快的进行资产重组(Kang、Shivdasani,1997)。Morck和Nakamura(2000)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上市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的结构和托宾Q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交叉持股比例越大公司的价值也就越大的结论,基于实证分析得出的数据结论,两位学者认为交叉持股的企业更能创造价值。不仅仅在筹措资金与资产重组上,交叉持股还会使企业的治理结构更加完善(Santos、Rumble,2006),并且减少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有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Hellmann,2008)。所以,从长期来看,交叉持股对上市公公司是有积极作用的,企业可以借此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更有可能借此机会发展为战略合作关系,是一个合作共赢的形式(AkinobuShuto,2014)。当然这也会导致双方的资产价格联动,交叉持股的双方受到战略合作和市场协同的双重影响,一放股价有所波动另一方的股价也会随之波动(玛丽莎,2014)。由交叉持股形成的战略联盟关系对于企业来说更加可靠,由于这种可靠的战略联盟关系,企业可以将其自身的资源更多的投入到创造价值的项目上。从风险的角度出发,由于盟友间风险的分担,公司的管理层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所承受的压力也将更小,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他们就有更多的空间去考虑风险大回报高的投资项目,而不是仅仅厌恶风险或是在进行一些套期保值的投资决策,这更加有利于企业开拓市场,创造价值。在这种长期且较为稳定的战略联盟关系下,公司的利益相关者们的利益都能够得到撑起且稳定的保障,公司的经营管理者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也会更多的关注企业长期利益,从而减少对企业短期利益的追求,从而不损害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这有利于公司价值的提升(白默,2017)。从社会网络的角度,王海云(2017)发现企业与同行业企业交叉持股或者基于供应链选择合作伙伴进行交叉持股,可以为自己带来原先所没有的社会网络优势资源,然而在社会网络中不同的位置能够获取信息的速度、质量都有所不同,交叉持股能够使企业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更加的趋近于中心,从而是企业获取质量更优的信息,从而也可以提升有效信息在企业内部的流动速度。此外,交叉持股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对网络成员还有其他方面的显著好处,例如上市的经营战略布局,优化公司的治理结构,提升公司的治理效率等,通常这些正向的的效应会随着网络成员离中心的远近而呈现不同程度的效果。从供应链的角度,梁喜、吴虹霓(2021)认为,基于供应链的交叉持股有利于提升整条供应链上的收益。相对于交叉持股的种种正面效应,交叉持股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同样值得人们关注。石恒贵(2010)发现交叉持股会使企业的财务杠杆效应愈发的明显,这是由于交叉持股会导致参与交叉持股的两家企业的股价波动趋于相似所以导致的,财务杠杆效应的增加虽然放大了企业的收入,但是也让企业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同时石恒贵也指出在短期之内,交叉持股可能会导致企业虚增自身的价值,这一弊端也是无法忽视的。针对交叉持股导致公司短期内股价虚增的现象,白默、刘志远(2010)以创业板的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交叉持股对上市公司财务业绩的影响,他们发现通常存在交叉持股行为的上市公司,出现企业经营状况等财务信息造假的频率要高于其他企业,这也就导致了这些企业的市值和每股账面价值存在一定的水分,进而导致了公司的股价飙升。李晓春(2013)则通过对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的研究发现虽然交叉持股是上市公司分离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一种方式,可是通过此种方法的很有可能导致加剧企业的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的矛盾。陶启智(2016)则通过事件研究法发现在正常的企业运营中,当企业遭受损失时,交叉持股股东能以自身从企业获取的收益来弥补损失,因此股东并不会大规模的抛售股票而引起公司股价的大幅度波动,但是当企业面临并购或者资产重组时,并购或重组后企业的价值会成为企业大股东的首要的关注重点,此时其他股东的收益将受到损害。3混合所有制的交叉持股对国企的影响研究目前,混合所有制是国企改革的主要内容,其主要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国企与民企之间的交叉持股,鼓励民间资本加入到国企的改革中来。尽管交叉持股可以为企业带来种种好处,但是我国学者对以交叉持股的方式推进混改持有一个谨慎的态度。因为尽管交叉持股可以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抵抗恶意收购、稳定股价和减少企业的交易成本等好处,可是因为交叉持股本身的复杂性,这种行为可能也会导致企业虚增资本、造成巩固效应、限制竞争等更大的弊端,所以应针对国企与民企之间的交叉持股建立适当的规范制度,至少不能直接将交叉持股当做国企混改的手段(张保华、王仑,2007)。交叉持股本就应该根据企业的自身需要、所处行业的大环境、目前的发展阶段和企业实行的经营策略来决定,由政府的政策或者条文的影响而实行的交叉持股不仅仅违背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于企业本身来说也可能不会起到促进作用甚至可能产生种种弊端(龙斧,2017)。4文献评述通过梳理现有的相关文献和理论成果,可发现关于混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关于对国企绩效产生影响的原因主要包括企业文化、组织架构、签约能力、预算的约束、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冲突。国内部分研究结论是与国外相反的,这其实是政治体系不同的原因造成的。关于国企吸收民企投资后果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这种行为对经济增长是具有促进作用的。通过整理国内外关于交叉持股的文献,发现伴随着交叉持股发展到当前阶段,国内外学者对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对企业产生了的效应,正面效应有形成规模经济、形成可靠的战略联盟、使股东在股价下跌时不会大规模的抛售股票进而稳定股价等,负面效应则主要有短期之内虚增企业的资本、企业报告其经营状况的虚假信息等,根据整理的交叉持股的文献,交叉持股的正面和负面效应都值得关注,因为交叉持股也有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对于本文的航空运输业来说,交叉持股的基本动机应是更低的融资成本和规模经济效应。对交叉持股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纳之后,发现海外学者对交叉持股的探讨研究起步较早,相关理论也更为成熟,相比而言,我国对于此方面的研究则较少。我国关于交叉持股的研究较为落后的原因是因为交叉持股在我国出现较晚。但是伴随着我国市场的日益健全,经济的逐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推行,交叉持股的案例也会变得越来越多,这对我国今后开展关于交叉持股混改路径方面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综上所述,就目前来看,对于交叉持股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实证研究,混改下的交叉持股案例分析较少,也正是出于这一点,本文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在混改的背景下以DH公司与JH公司交叉持股为案例,对交叉持股持股在混改中对国企业绩的影响进行分析,为我国在交叉持股案例研究方面尽一丝绵薄之力。参考文献[1]BenjaminKlein,RobertG.Crawford,ArmenA.Alchian.VerticalIntegration,AppropriableRents,andtheCompetitiveContractingProcess[J].BenjaminKlein;RobertG.Crawford;ArmenA.Alchian,1978,21(2).[2]MichaelE.Bradbury,ShirleyC.Calderwood.EquityAccountingforReciprocalStockholdings[J].TheAccountingReview,1988,63(2).[3]HoshiTakeo,KashyapAnilK..EvidenceonqandinvestmentforJapanesefirms[J].HoshiTakeo;KashyapAnilK.,1990,4(4).[4]MarkShanley.StructuralHoles:TheSocialStructureofCompetition.RonaldS.Burt[J].MarkShanley,1994,99(4).[5]InterorganizationalCollaborationandtheLocusofInnovation:NetworksofLearninginBiotechnology[J].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1996,41(1).[6]Jun-KooKang,AnilShivdasani.CorporaterestructuringduringperformancedeclinesinJapan[J].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1997,46(1).[7]RandallMorck,MasaoNakamura,AnilShivdasani.Banks,OwnershipStructure,andFirmValueinJapan[J].TheJournalofBusiness,2000,73(4).[8]EirikS.Amundsen,LarsBergman.WillCross-OwnershipRe-EstablishMarketPowerintheNordicPowerMarket?[J].TheEnergyJournal,2002,23(2).[9]JoãoA.C.Santos,AdrienneS.Rumble.TheAmericankeiretsuanduniversalbanks:Investing,votingandsittingonnonfinancials’corporateboards[J].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2005,80(2).[10]JosephP.H.Fan,T.J.Wong,TianyuZhang.PoliticallyconnectedCEOs,corporategovernance,andPost-IPOperformanceofChina'snewlypartiallyprivatizedfirms.2006,84(2):330-357.[11]Brandt,Loren,Rawski,ThomasG.China'sGreatEconomicTransformation.2008,35(6):30-33.[12]DingYuan,ZhangHua,ZhangJunxi.ThefinancialandoperatingperformanceofChinesefamily-ownedlistedfirms.2008,48(3):297-318.[13]HellmannThomas,LindseyLaura,PuriManju.BuildingRelationshipsEarly:BanksinVentureCapital[J].HellmannThomas;LindseyLaura;PuriManju,2008,21(2).[14]DavidJ.Teece.BusinessModels,BusinessStrategyandInnovation[J].LongRangePlanning,2009,43(2):172-194.[15]HeitorAlmeida,SangYongPark,MartiG.Subrahmanyam,DanielWolfenzon.Thestructureandformationofbusinessgroups:EvidencefromKoreanchaebols[J].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2010,99(2).[16]AokiM.4.MonitoringCharacteristicsoftheMainBankSystem:AnAnalyticalandDevelopmentalView[J].Chapters,2015:109-142.[17]MasayasuKanno.Bank–insurer–firmtripartiteinterconnectednessofcreditriskexposuresinacross-shareholdingnetwork[J].RiskManagement,2018,20(4).[18]MasayasuKanno.Networkstructuresandcreditriskincross-shareholdingsamonglistedJapanesecompanies[J].Japan&TheWorldEconomy,2019,49.[19]YuanShi,XinhuaWang,HongweiGao.Profitformulationandequilibriumstrategyoffirmswithcross-shareholding[J].FinanceResearchLetters,2020.[20]PimHeijnen,LambertSchoonbeek.Cross-shareholdingsandcompetitioninarent-seekingcontest[J].InternationalJournalofIndustrialOrganization,2020,71.[21]胡一帆,宋敏,张俊喜.中国国有企业民营化绩效研究[J].经济研究2006(07):40-60.[22]张保华,王仑.论交叉持股的危害及其规范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