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地理(非洲)有图1_第1页
世界自然地理(非洲)有图1_第2页
世界自然地理(非洲)有图1_第3页
世界自然地理(非洲)有图1_第4页
世界自然地理(非洲)有图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洲

学习目的要求掌握非洲地形、气候特点主要自然资源及其分布规律分析高原大陆以及赤道横贯大陆中部与非洲自然地带形成的关系非洲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前景分析

非洲大陆概况大陆水平轮廓北宽南窄,海岸平直,缺少半岛、岛屿和海湾,沿海大陆架狭窄甚至缺失大陆四至点北:吉兰角〔即:本赛卡角,37°21′N〕南:厄加勒斯角〔34°51′S〕东:哈丰角〔51°24′E〕西:佛得角〔17°33′W〕大陆界于37°N—35°S之间总面积:约3020万平方公里〔包括属岛〕,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20.2%,是世界第二大洲

非洲位置和大陆轮廓的地理意义〔1〕赤道中贯,大局部处在热带纬度,是世界唯一赤道横贯大陆中部的大洲,以热带自然景观占优势,一小局部属于亚热带,自然带大致呈南北对称分布〔2〕大陆北宽南窄,东北信风带的面积远大于亚洲和北美洲。非洲的东北信风带特别枯燥。〔3〕非洲缺少半岛和海湾,广阔内陆得不到海洋湿风吹拂,因此,非洲气候具有干热的总特征。与亚欧大陆关系密切:在地质构造上属冈瓦纳古陆,苏伊士地峡将亚、非连成一体;阿特拉斯山脉被视为阿尔卑斯山系在北非的延续;红海两岸、地中海南北在地形及气候相似;在动植物区系上,非洲撒哈拉以北均属泛北区,与亚欧大局部地区相同非洲地形特点(一)1高原大陆地形以高原占优势〔平原仅占总面积12.3%〕海拔较高〔平均海拔750m,仅次于亚洲〕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红海西岸马萨瓦-刚果河口一线为界〕两个概念:“高非洲”包括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和刚果盆地等。“低非洲”以低高原和台地为主,局部有块断山地、盆地或洼地非洲地形特点(二)2断裂地形广泛发育大陆边缘有清晰的陡崖,与海岸间形成狭窄平原带西非断裂阶地,分布广泛,延伸数百公里,高差数十至数百米东非大裂谷,是世界最长的裂谷带

非洲地形特点(三)3褶皱山脉范围局限,且偏居于大陆南北边缘大陆西北边缘:阿特拉斯山脉大陆南端:开普山系

非洲地形特点(四)4干旱地貌面积广阔,类型多样

非洲矿产资源特点非洲已探明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有“世界原料库”之称。石油、天然气蕴藏量丰富。铁、锰、铬、铜、钴、钽、钒、铝土矿、磷灰石等储量很大。黄金、金刚石、铀矿令世界瞩目。非洲六大矿产资源分布区〔一〕①阿特拉斯区:世界最大的磷酸盐矿蕴藏区②撒哈拉区:石油储量占非洲63%,天然气占70%③几内亚湾沿岸区:石油为主非洲六大矿产资源分布区〔二〕④西非区:富铁矿;几内亚是世界铝土矿储量最大的国家之一。⑤环刚果盆地区:金刚石、铜、钴、等战略原料。⑥南部非洲区:世界罕见的多种矿物高度富集区〔黄金、金刚石、煤等〕。气候根本特征(一)A、气温最高的大洲,热带气候占优势全洲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占总面积的95%气温的日较差大于年较差境内没有水平地带性的温带气候,亚寒带及极地气候气候根本特征(二)B、干旱气候区面积广年降水量小于250mm的干旱区约占全洲面积2/5〔比率次于澳大利亚大陆〕热带干旱区绝对面积居各洲首位〔北回归线两侧大陆特别宽广,加以东北部紧邻亚洲大陆,扩大了受副热带高压和东北信风带控制的范围,形成横贯大陆东西的撒哈拉沙漠;南回归线附近形成卡拉哈里沙漠和纳米布沙漠〕气候根本特征(三)C、降水分布极不平衡赤道附近和几内亚湾沿岸:世界年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南北回归线两侧的热带沙漠:世界降水量最少的地区之一非洲降水分布极不平衡的原因

〔一〕赤道附近:雨量充分,为终年多雨区〔雨量由西向东减少,东非高原降至1000mm以下〕终年多雨区南北两侧:各有一个夏雨区,雨季、雨量因赤道距离的远近而异北区:1月吹来自大陆的枯燥东北风,少雨;7月〔夏季〕吹来自印度洋上的东南风,多雨南区:7月受内陆南非冷高压控制,阻挡海风进入。受马达加斯加雨屏影响,为少雨季节;1月〔夏季〕受赤道低压控制;南非热低压中心所在地,吸引海风伸入,降雨较多非洲降水分布极不平衡的原因

〔二〕夏雨区的南北为信风带沙漠区:终年干旱少雨南非沙漠区降雨量略多于北非撒哈拉沙漠区,降雨量由东向西递减〔原因:东部受印度洋海风和莫桑比克暖流影响较大〕大陆南北两端为冬雨区:地处地中海式气候区,冬雨由过境的西风带低压系统〔温带气旋〕带来气候根本特征(四)D、气候类型呈南北对称、带状分布气候带以赤道多雨气候区为轴向南向北更替为热带干湿季气候区、热带干旱气候区大陆南、北边缘那么为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区非洲三个热带雨林气候区比较共同特点:终年高温〔月均温≥25℃,但很少32℃以上〕;多雨〔年降雨量超过1500mm〕;湿热;气温年较差〔≤6℃〕小于日较差〔8-16℃〕刚果盆地:赤道附近,气温年较差小〔约2℃〕;雨量曲线有两个明显峰值〔一年两次太阳直射〕,它是最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几内亚湾:几内亚至利比里亚,降雨总量大并有明显季风性〔科纳克里7-9月即占全年总雨量3/4〕,受几内亚湾暖流的影响及南来大西洋上的东南信风的影响。马达加斯加岛:马岛东坡,纬度超过10°S,月平均气温不够;属地形雨。印度洋上东南信风、地形抬升、暖流影响。无明显干季且温差小,视作热带雨林气候

非洲河流、湖泊及水资源非洲河流湖泊根本特点及其成因尼罗河的开发利用:历史与现状非洲水资源开发前景展望世界各大洲径流资源大洲陆地面积占世界%径流量占世界总量%亚洲3030.1欧洲76.3北美洲1617.5南美洲1226.0非洲209.8大洋洲65.4南极洲94.9世界总计100100.0非洲水系、流域根本特点外流区约占全洲总面积2/3,主要分水岭偏于大陆东侧,大西洋流域占外流区3/4内流区、无流区主要分布于干旱沙漠地区,河网稀疏,多为间歇性河流非洲湖泊根本特点:

以构造湖为主裂谷型断层湖东非大裂谷湖带,湖形狭长;湖底深陷,湖岸陡峭;湖间有河流相连,呈串珠状;湖盆与相连河间比降大,在湖泊出口处形成瀑布〔如坦噶尼喀湖、马拉维湖等〕洼地型浅水湖向斜盆地积水而成。湖面宽阔,深度较小〔如维多利亚湖、乍得湖〕非洲地形、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气候是河流的“函数”河流流量大小、流量变化、河网密度等,都与气候有关地形对河流的影响,可从河流流向、河水流速、河网密度,以及开挖人工运河的难易程度等分析

非洲河流分布与地形的关系地形决定河流流向东非高原最大的水系辐散中心。尼罗河由此北流,刚果河西流,赞比西河两大支流南流,众多独立小水系东流

“西非水塔”富塔贾隆高原:尼日尔河、塞内加尔河、冈比亚河等辐散中心刚果盆地:最大的辐聚中心区域性辐聚中心:乍得湖盆地、维多利亚湖盆地、尼罗河上游盆地等

非洲大陆水文特征与气候各地降雨量的多少,决定河网密度和河流水量南、北纬10°之间:非洲雨量最丰富地区,河网密度最大在南纬10°至南回归线:雨量较赤道地区少,河网依然相当密;而北半球相应地区气候特别枯燥,河网非常稀疏大陆南北两端:河网密度增加非洲大河多源于低纬度多雨区,水量丰富〔如刚果河、赞比西河等〕中下游经干旱沙漠区的河流,水量因蒸发、渗漏而减少,成为过境的“客河”〔如尼罗河、尼日尔河、奥兰治河等〕大陆南端和西北端,地中海式气候区,一些河流为时令河干旱区,除“客河”外,无常流河,留下的仅是干河床

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河源:东非高原布隆迪高地,向北流经赤道雨林、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区,注入地中海长度:6671km,世界第一长河流域面积:280万平方公里〔次于刚果河〕河口年平均流量:2300立方米/秒〔非洲第四〕

尼罗河三大支流

白尼罗河源于赤道多雨区,水量丰富而稳定(注:因其上游低洼区生长一种莎草经水泡后发白,故取名白尼罗河〕青尼罗河源于埃塞俄比亚熔岩高原的塔纳湖,流量变化大〔约占干流全年总水量60%,洪水期与枯水期流量相差60多倍〕阿特巴拉河〔黑尼罗河〕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北部,雨期更集中,流量变化更大(夏秋盛水期加强干流水势,冬季断流)尼罗河下游河段白、青尼罗河在喀土穆附近集合,始称尼罗河下游河段:喀土穆以北,可分三局部峡谷段:喀土穆至阿斯旺,河谷狭窄,形成6处瀑布。阿斯旺水坝〔坝高110m,顶长3830m〕建在第一瀑布处阿斯旺至开罗段:穿越热带沙漠,无支流注入。水量不大,流速慢,沿岸形成绿色走廊河口段:开罗以下,形成三角洲〔面积2.4万平方公里〕尼罗河水资源开发和利用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水定期泛滥,创造“泛滥灌溉法”1970年建成阿斯旺水坝及纳赛尔水库主要效益根治洪涝灾害;保证400多万公顷农田常年灌溉,变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或三熟;开展水电、库区养鱼;改善船舶通航条件

阿斯旺水坝建成后,带来的消极影响下游农田失去一年一度的肥沃淤泥入海淡水减少,河口区海水倒灌,土地盐渍化加剧,农业减产入海水量及泥沙减少,三角洲遭侵蚀,海岸后退河口外海域饵料减少,沙丁鱼产量下降灌区内血吸虫发病率剧增〔从5%增至17-75%〕

乍得湖的变迁5400年前,湖面达30-40万平方公里

近现代,由于气候变干、蒸发加强、入湖水量减少目前,雨季时面积为2.2万平方公里,干季仅1万平方公里

南水北调,变乍得湖为非洲“内海”的设想刚果河斯坦利峡谷〔金沙萨附近〕建水坝,在刚果盆地中部造就100万平方公里“内海”,使水倒流回乌班吉河〔刚果河右岸支流〕河水向北,经沙里河,注入乍得湖盆最终形成200万平方公里的“内海”

建造“非洲内海”的自然地理条件刚果河流域水资源丰富有利于蓄水:两大盆地地形完整;盆底南高北低〔刚果盆底平均海拔300-400m,乍得盆底平均海拔约300m〕分水岭低且引水河道上游相距很近:便于开凿运河〔阿赞德高原海拔约700-800m,乌班吉河、沙里河上游下切而成许多天然隘口仅500m〕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措施修建蓄水工程:调节径流因季节和年际变化造成的不均衡性修建跨流域的引水工程:调节水资源地区分布的不均衡合理开采地下水科学用水,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控制水质污染

非洲主要植被-土壤带热带雨林-砖红壤和红壤带热带稀树草原-红棕壤带热带荒漠、半荒漠-漠钙土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和灌丛-褐土带

热带雨林-砖红壤和红壤带分布:刚果河流域〔4°N-3°S〕、几内亚湾沿岸〔扩至8°N〕、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总面积仅次于南美热带雨林区气候:全年有2-3个月降雨量较少,总降雨量比南美、亚洲同类型区少植物:种类成份异常丰富,油棕和大粒、中粒咖啡等原产地典型动物:猩猩、河马等地带性土壤:红壤肥力略高种植热带经济作物、薯类、玉米、高梁和谷物

热带稀树草原-红棕壤带分布:10°-17°N和15°-25°S及东非高原上,从北、东、南三面呈马蹄形包围热带雨林区,约占非洲总面积40%,在各大洲同类型区中面积最广、最典型植被:萨王纳〔Savanna〕群落以旱生及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杂有稀疏的耐旱矮生乔木、有剌灌木代表树种:金合欢、波巴布树,草本以植株高达的禾本科草类为主典型动物:长颈鹿、斑马等红棕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大量开垦种植棉花、花生、剑麻、烟草、玉米等,为当前非洲主要农业带热带荒漠、半荒漠-漠钙土带分布:北非撒哈拉大沙漠〔与亚洲阿拉伯沙漠相连〕:南部非洲:卡拉哈里、纳米布沙漠植被稀少,种类贫乏。卡拉哈里属半荒漠区,草本植物较丰富〔主要是各种三芒草〕,灌木为金合欢。纳米布沙漠属西岸型热带荒漠,生长有百岁兰〔特有种〕典型动物:鸵鸟、单峰驼等漠钙土:灌溉条件下可培育为绿洲土撒哈拉沙漠中,绿洲土主要分布在阿尔及利亚、利比亚、突尼斯、埃及和乍得等国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和灌丛-褐土带分布:大陆南北两端植被:北非主要是栎林、油橄榄矮林和灌丛,多分布在阿特拉斯低山丘陵区南非开普地区,面积虽小,但特有种丰富〔属开普植物区〕,木本以山龙眼、欧石楠矮林和灌丛为主,乔木较少典型地带性土壤:褐土,自然肥力较高宜种植柑桔、葡萄和粮食作物等。南非开普地区的地中海型棕色土,肥力稍低

山地植被-土壤带为非地带性分布的自然植被-土壤类型非洲高大山原主要分布在东非高原、大陆南北两端局部地区,范围小,且分散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m〕垂直自然植被-土壤带海拔1000m以下:热带雨林-砖红壤带1000-2000m: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山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