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根据国标委发﹝2019﹞30号文件,计划编号为20193432-Q-624,由中
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牵头负责对GB
11118.1-2011《液压油(L-HL、L-HM、L-HV、L-HS、L-HG)》进行修订。
1.2主要工作过程
2019年底开始在了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与标准起草协作单位沟通,
并调研国内液压油产品的生产和使用情况。2020年1月发文征集企业生
产数据,2020年5月底,收到了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和中国海油生产企
业寄来的生产数据,并查阅相关国外标准,在数据支撑的基础上,2020
年6月编写了《液压油(L-HL、L-HM、L-HV、L-HS、L-HG)》国家标
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
1.3主要起草人及所做的工作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作为标准修订主要
负责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润滑油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
份有限公司润滑油公司、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本项目
的协作单位。
工作组成员:陈丽卿,负责标准修订工作方案的制定、文献及市场
调查研究工作,负责编写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等。
工作组成员:祝馨怡,负责标准修订工作方案的制定、文献及市场
调查研究工作,负责编写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等。
工作组成员:雷凌,负责标准修订工作方案的制定和标准研究,参
与编写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等。
工作组成员:刘中国,负责标准修订工作方案的制定,参与标准研
究和起草。
工作组成员:刘卜瑜,负责标准修订工作方案的制定,参与标准研
究和起草。
1
工作组成员:王慧宇,负责标准修订工作方案的制定、文献及市场
调查研究工作,负责编写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等。
工作组成员:黄胜军,负责标准修订工作方案的制定,参与标准研
究和起草。
工作组成员:焦玉萍,参与标准研究和起草。
工作组成员:王月行,参与标准研究和起草。
工作组成员:苗新峰,参与标准研究和起草。
工作组成员:李耿辉,参与标准研究和起草。
工作组成员:李琳,参与标准研究和起草。
2编制原则、强制性国家标准主要技术要求的依据(包括验证报告、统
计数据等)及理由
2.1液压油产品的生产和使用情况
液压油是润滑油的主要产品,它的研制和生产是液压技术发展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液压设备的性能和延长液压元件的使用寿命起
着重要的作用,目前HM油在市场中占主导地位,我国HV油和HS油的
生产比例较小,今后高档液压油的需求会越来越多。高性能基础油在今
后高黏度指数液压油HV和HS的应用会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国内液压油产量最大的是HM油,主要生产的黏度牌号为HM32、
HM46、HM68,少量生产HM22、HM100、HM150。对于产量较少的
HV、HS和HG油,主要生产HV46、HS32和HG68几个黏度牌号的油。
目前国内生产液压油的企业主要是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和中国海油。2019
年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和中国海油的产量大约为60万吨。
液压技术广泛应用于机床、冶金机械、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农业
机械、汽车和飞机、船舶等行业。
当液压系统压力低于6.3MPa时,液压介质可用HL抗氧防锈液压油;
压力在6.3MPa~16.0MPa下的液压介质可用HM(普通)(普通抗磨液
压油);当压力高于16.0MPa时,可用HM(高压)(高压抗磨液压油);
当环境温度在-5℃~-25℃时,可用HV低温液压油;当环境温度在-5℃~
-40℃时,可用HS超低温液压油。
液压系统的工作环境包括:室内,露天,地下,水上,内陆沙漠,
热带或处于冬、夏温差大的寒冷地区等,工作方式包括:固定式或移动
2
式。液压系统对液压油有特殊要求时,用户应与供应商协商。对于液压
油的使用企业来说,选用液压油是依据环境、工况、油品性能以及经济
性来选择的。不同的环境和工作状况需要选用不同的液压油,通常情况
下,按工作环境和使用工况选择工作介质见表1(参见JB/T10607-2006
《液压系统工作介质使用规范》),按液压系统工作温度选择工作介质见
表2(参见JB/T10607-2006《液压系统工作介质使用规范》),液压油各
品种部分应用场合见表3。表1、表2和表3可作为选用液压油时的参考。
表1按工作环境和使用工况选择工作介质
液压系统压力液压系统压力液压系统压力液压系统压
工作环境<6.3MPa6.3MPa~16MPa6.3MPa~16MPa力>16MPa
和工况系统温度系统温度<50℃系统温度50℃~系统温度80℃~
<50℃80℃120℃
室内-固HL、HM(普HL、HM(普通)HM(普通)HM(高压)
定液压设通)
备
露天-寒HL、HM(普HV、HSHM(高压)、HV、HM(高压)、HV、
区和严寒通)HSHS
区
表2按液压系统工作温度选择工作介质
液压系统工作温度/℃<-10-10~80>80
液压油品种HV、HSHL、HM(普通)、HM(高压)、HV、
HV、HSHS
表3各品种液压油的部分应用场合
产品类别部分应用
HL用于中低压液压系统,例如精密机床。也可用于要求换油期较长
的轻负荷机械的油浴式非循环润滑系统。
HM用于中高压液压系统,例如冶金机械的各类炼炉的炉顶机械,也
可用于其它中等负荷机械润滑部位。
矿山机械中的提升机、破碎机、穿孔设备和矿山专用起运设备等
HV或HS都是野外作业,尤其在严寒地区,环境温度在-15℃以下,应使
用低温抗磨液压油HV或HS,才能保证在低温易于启动,并较
快地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
HG用于液压和导轨润滑系统合用的机床,也适用于其它要求油有良
好黏-滑性的机械润滑部位。
2.2国内外液压油产品标准情况
液压油是液压系统传递动力的介质,还要担负润滑、防锈、防腐保
护和冷却作用。
国内现行液压油标准为GB11118.1-2011《液压油(L-HL、L-HM、
3
L-HV、L-HS、L-HG)》。
目前国外有关液压油的标准有ISO11158-2009《润滑剂、工业用油和
相关产品(L类)-H组(液压系统)-HH、HL、HM、HV、HG品种的
规格》、ASTMD6158-2018《矿物油型液压油规格》、JCMASP041:2004
《工程机械用液压液》、DIN51524-1《压力液体-液压油-第1部分:HL
液压油规格要求》、DIN51524-2《压力液体-液压油-第2部分:HLP液压
油规格要求》、DIN51524-3《压力液体-液压油-第3部分:HVLP液压油
规格要求》、IS11656-1986《用于超重型机械的抗磨液压油》等。
2.3标准修订的原则
GB11118.1-2011《液压油(L-HL、L-HM、L-HV、L-HS、L-HG)》
自实施至今,所参照和引用的标准均发生了变化,在实施过程中,也收
到了生产企业的反馈建议,因此,为了使液压油标准更好地为生产和用
户提供指导,结合我国生产和使用实际情况,本标准非等效采用ISO
11158-2009《润滑剂、工业用油和有关产品(L类)—H组(液压系统)
—品种HH、HL、HM、HV和HG的规格》,对GB11118.1-2011进行了
修订。
2.4标准的主要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L-HL、L-HM(高压)、L-HM(普通)、L-HV、L-HS
和L-HG液压油的分类和标记、要求和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
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在流体静压液压系统中使用的液压油。
L-HL抗氧防锈液压油的技术要求包括:密度、色度、外观、闪点、
运动黏度、黏度指数、倾点、酸值、水分、机械杂质、清洁度、铜片腐
蚀、液相锈蚀、泡沫性、空气释放值、密封适应性指数、抗乳化性、氧
化安定性、旋转氧弹、磨斑直径。
L-HM抗磨液压油(普通)的技术要求包括:密度、色度、外观、闪
点、运动黏度、黏度指数、倾点、酸值、水分、机械杂质、清洁度、铜
片腐蚀、硫酸盐灰分、液相锈蚀、泡沫性、空气释放值、密封适应性指
数、抗乳化性、氧化安定性、旋转氧弹、FZG齿轮机试验、叶片泵试验、
磨斑直径。
L-HM抗磨液压油(高压)的技术要求包括:密度、色度、外观、闪
4
点、运动黏度、黏度指数、倾点、酸值、水分、机械杂质、清洁度、铜
片腐蚀、硫酸盐灰分、液相锈蚀、泡沫性、空气释放值、密封适应性指
数、抗乳化性、氧化安定性、旋转氧弹、FZG齿轮机试验、磨斑直径、
双泵试验、水解安定性、热稳定性、过滤性、剪切安定性。
L-HV低温液压油、L-HS超低温液压油的技术要求包括:密度、色
度、外观、闪点、运动黏度、低温黏度、黏度指数、倾点、酸值、水分、
机械杂质、清洁度、铜片腐蚀、硫酸盐灰分、液相锈蚀、泡沫性、空气
释放值、密封适应性指数、抗乳化性、氧化安定性、旋转氧弹、FZG齿
轮机试验、磨斑直径、双泵试验、水解安定性、热稳定性、过滤性、剪
切安定性。
L-HG液压导轨油的技术要求包括:密度、色度、外观、闪点、运动
黏度、黏度指数、倾点、酸值、水分、机械杂质、清洁度、铜片腐蚀、
液相锈蚀、皂化值、泡沫性、密封适应性指数、抗乳化性、氧化安定性、
FZG齿轮机试验、磨斑直径、黏-滑特性。
2.5标准修订的要点
本标准与GB11118.1-2011《液压油(L-HL、L-HM、L-HV、L-HS、
L-HG)》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1)水分增加测试方法GB/T11133《石油产品、润滑油和添加剂中水
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库仑滴定法》,并增加脚注说明:也可采用GB/T
11133方法测定,当采用GB/T11133方法测定时,应不大于“0.03%”,
结果有争议时,以GB/T260为仲裁方法;
2)双泵试验采用NB/SH/T0878《液压液性能的评定T6H20C双
泵试验法》,同时删除附录A;
3)本次修订将GB11118.1-2011《液压油(L-HL、L-HM、L-HV、
L-HS、L-HG)》中,表2脚注f修改为脚注g,内容修改为:“对于L-HM
(普通)油,在产品定型时,允许只对L-HM22(普通)进行叶片泵试
验,其他各黏度等级油所含功能剂类型和量应与产品定型时L-HM22(普
通)试验油样相同。对于L-HM(高压)和L-HM(普通)油,在产品定
型时,允许只对L-HM32(高压)和L-HM32(普通)进行齿轮机试验,
其他各黏度等级油所含功能剂类型和量应与产品定型时L-HM32(高压)
和L-HM32(普通)试验油样相同。对于L-HM(高压)油,在产品定型
5
时,允许只对L-HM46(高压)进行双泵试验,其他各黏度等级油所含功
能剂类型和量应与产品定型时L-HM46(高压)试验油样相同”;表3脚
注g修改为脚注h,内容修改为:在产品定型时,允许只对L-HV32进行
齿轮机试验,其他各黏度等级油所含功能剂类型和量与产品定型时黏度
等级为32的试验油样相同。产品定型时,允许只对L-HV46油进行双泵
试验,其他各黏度等级油所含功能剂类型和量与产品定型时黏度等级为
46的试验油样相同”;表4脚注g修改为脚注h,内容修改为:“在产品定
型时,允许只对L-HS32油进行齿轮机试验,其他各黏度等级油所含功能
剂类型和量与产品定型时黏度等级为32的试验油样相同。产品定型时,
允许只对L-HS46油进行双泵试验,其他各黏度等级油所含功能剂类型和
量与产品定型时黏度等级为46的试验油样相同”;
4)根据国内实际生产情况,将L-HM(高压)、L-HV、L-HS三个品
种的柱塞总失重由“不大于300mg”改为“报告”;
5)HM(高压)、HM(普通)、HV、HS、HG油品进行FZG齿轮机
试验时,一般对黏度等级为32的油品进行测定,因此,本次修订,L-HG
油的齿轮机试验增加脚注h,内容为:在产品定型时,允许只对L-HG32
油进行齿轮机试验,其他各黏度等级油所含功能剂类型和量与产品定型
时黏度等级为32的试验油样相同。
6)将T6H20C双泵试验改为型式检验。
2.6本标准的修订项目及说明
2.6.1水分
ISO11158-2009标准规定各品种液压油的水分(质量分数)指标为不
大于0.025%。企业采用GB/T260《石油产品水含量的测定蒸馏法》和
GB/T11133《石油产品、润滑油和添加剂中水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库仑
滴定法》两种方法,对油品的水分进行了验证对比,采用GB/T260方法
测定水分(质量分数)均为:“痕迹”或“无”,采用GB/T11133方法测
定的水分(质量分数)均不大于0.03%,因此,此次修订,水分增加测试
方法GB/T11133《石油产品、润滑油和添加剂中水含量的测定卡尔费
休库仑滴定法》,并增加脚注说明:也可采用GB/T11133方法测定,当
采用GB/T11133方法测定时,应不大于0.03%,结果有争议时,以GB/T
260为仲裁方法。水分指标和部分企业水分实测数据见表4。
6
表4水分指标要求和部分企业实测数据
黏度牌号本标准指标水分质量分数/%
不大于企业KY企业ZY企业HY
12345123451
HL15痕迹———————————
HL22(脚注说明:———————————
HL32“也可采用0.00160.00140.00120.00090.002——————
GB/T11133
HL46方法测定,当0.00130.00150.00160.00110.0027——————
HL68采用GB/T0.00120.0010.00140.00120.0003——————
HL10011133方法测0.00090.00140.00130.00040.0011——————
HL150定水分时,应———————————
HM32(高压)不大于0.01150.0130.00180.00210.00160.00800.00700.0084——无
HM46(高压)“0.03%”,结0.00140.01140.03460.00760.00130.00610.00830.00950.00530.0101无
HM68(高压)果有争议时,0.00620.01330.00110.00110.00340.01020.01160.00760.00610.0088无
HM22(普通)以GB/T260———————————
HM32(普通)为仲裁方0.00510.00850.00180.02130.00250.0106————无
HM46(普通)法”)0.00050.00070.00340.00390.0046—————无
HM68(普通)0.00540.0010.02220.00040.00830.0064————无
HM100(普通)0.00870.00080.00030.00010.0013——————
HM150(普通)0.00150.00030.00040.00030.0003——————
HV10———————————
HV15———————————
HV22———————————
HV320.00680.00940.00350.0130.00950.0104————无
HV460.00150.00050.01180.01340.00160.0106—————
HV680.00280.00230.00150.00120.0011——————
7
续表4水分指标要求和部分企业实测数据
黏度牌号本标准指标水分质量分数/%
不大于企业KY企业ZY企业HY
12345123451
HS10痕迹———————————
HS15(脚注说明:———————————
HS22“也可采用———0.00520.0052——————
HS32GB/T111330.00520.00520.00240.00090.0020.0108————无
HS46方法测定,当0.00220.0020.00250.00350.0022——————
HG32采用GB/T—————0.0016—————
HG4611133方法测0.00450.01460.01280.00260.00030.0034—————
HG68定水分时,应0.00170.00170.00720.00150.00280.0029————无
HG100不大于0.00170.00720.00150.0043———————
0.03%,结果
有争议时,以
GB/T260为
仲裁方法”)
注:企业KY和企业ZY均采用GB/T11133和GB/T260两种方法进行了验证,采用GB/T260方法测定均为:“痕迹”或“无”。企
业HY的数据是采用GB/T260方法测定的。
8
2.6.2T6H20C双泵试验
在液压系统中,泵和大功率的油马达在起动和停车时,往往可能处
于边界润滑状态,机件的磨损主要是由于金属接触而相对运动时摩擦力
作用的结果。
我国T6H20C双泵试验方法为NB/SH/T0878《液压液性能的评定
T6H20C双泵试验法》,该台架试验以1700r/min的恒定转速,叶片泵和
柱塞泵按照规定的试验条件循环,叶片泵压力为25MPa,柱塞泵压力为
28MPa,在高温(阶段Ⅰ温度110℃±5℃,阶段Ⅱ温度80℃±5℃)、无水
和加水条件下运转608h,来评价液压油的磨损特性。该台架试验非常苛
刻,不仅考察叶片泵的磨损情况,还考察柱塞泵的磨损情况。国外标准
ISO11158-2009、ASTMD6158-2018《矿物油型液压油规格》、JCMASP
041:2004《工程机械用液压液》、DIN51524-1《压力液体-液压油-第1部
分:HL液压油规格要求》、DIN51524-2《压力液体-液压油-第2部分:
HLP液压油规格要求》、DIN51524-3《压力液体-液压油-第3部分:HVLP
液压油规格要求》、IS11656-1986《用于超重型机械的抗磨液压油》中均
未规定T6H20C双泵试验要求。在ISO11158-2009标准中,HM、HV、
HG规定了叶片泵的磨损指标,未规定柱塞泵的磨损要求。
国内企业在对液压油产品开展T6H20C双泵试验时,采用同一试验
油品进行试验,两次试验结果相差悬殊,柱塞总失重数值波动性较大,
两次试验在干法阶段时,柱塞总失重结果数值相差很大,为进一步确定
该试验干法阶段柱塞失重的重复性与稳定性,对相同配方的油样进行了
试验,使用同一油样进行两次试验和使用不同批次基础油调和的同一配
方的试验油品进行两次试验,在干法阶段进行50h后柱塞总失重数值均
相差悬殊。
因此,本标准HM(高压)、HV、HS产品,根据国内实际生产情况,
将原GB11118.1-2011中HM(高压)、HV、HS三种产品的柱塞总失重
“不大于300mg”,改为“报告”,叶片泵磨损(叶片+柱销)总失重与原
标准一致,仍规定为:“不大于15mg”。试验方法采用NB/SH/T0878《液
压液性能的评定T6H20C双泵试验法》,同时删除原GB11118.1-2011
中的附录A。HM(高压)、HV、HS三种产品的抗磨性要求达到了世界
先进水平。T6H20C双泵试验指标要求和部分企业实测数据见表5。目前
9
国内液压油配方稳定,T6H20C双泵试验测试成本较高,因此,本次修订,
将T6H20C双泵试验由原标准的“每四年至少检测一次”修改为型式检
验。
表5双泵试验指标要求和部分企业实测数据
本标准指标要求/mg双泵试验实测数据/mg
油品编号不大于
柱塞泵叶片+柱销柱塞泵总失重叶片+柱销
总失重总失重总失重
11017.811.85
2296.26.72
3158.351.4
4286.11.1
5135.84.1
6报告15111.27.9
7473.25
8632.25.95
9147.94.95
10115.61.5
112601.6(460h)4.95
1281.63.1
13252(典型值)3(典型值)
142220
15921-2
2.6.3双泵试验和FZG齿轮机试验脚注说明
在原GB11118.1-2011《液压油(L-HL、L-HM、L-HV、L-HS、L-HG)》
中,HM(高压)、HV、HS油的双泵试验脚注说明了“允许只对L-HM32
(高压)、L-HV32、L-HS32进行双泵试验,其他各黏度等级油所含功能
剂类型和量应与产品定型时黏度等级为32的试验油样相同。”,目前在测
定HM(高压)、HV、HS三种产品的双泵试验时,使用黏度等级为46
的油样进行试验,HM(高压)、HM(普通)、HV、HS、HG油品进行
FZG齿轮机试验时,一般对黏度等级为32的油品进行测定。因此,本次
修订将原GB11118.1-2011中,表2脚注f修改为脚注g,内容修改为:“对
于L-HM(普通)油,在产品定型时,允许只对L-HM22(普通)进行叶
片泵试验,其他各黏度等级油所含功能剂类型和量应与产品定型时L-HM
10
22(普通)试验油样相同。对于L-HM(高压)和L-HM(普通)油,在产
品定型时,允许只对L-HM32(高压)和L-HM32(普通)进行齿轮机试
验,其他各黏度等级油所含功能剂类型和量应与产品定型时L-HM32(高
压)和L-HM32(普通)试验油样相同。对于L-HM(高压)油,在产品
定型时,允许只对L-HM46(高压)进行双泵试验,其他各黏度等级油所
含功能剂类型和量应与产品定型时L-HM46(高压)试验油样相同。”;表
3脚注g修改为脚注h,内容修改为:在产品定型时,允许只对L-HV32
进行齿轮机试验,其他各黏度等级油所含功能剂类型和量与产品定型时
黏度等级为32的试验油样相同。产品定型时,允许只对L-HV46油进行
双泵试验,其他各黏度等级油所含功能剂类型和量与产品定型时黏度等
级为46的试验油样相同”;表4脚注g修改为脚注h,内容修改为:“在产
品定型时,允许只对L-HS32油进行齿轮机试验,其他各黏度等级油所含
功能剂类型和量与产品定型时黏度等级为32的试验油样相同。产品定型
时,允许只对L-HS46油进行双泵试验,其他各黏度等级油所含功能剂类
型和量与产品定型时黏度等级为46的试验油样相同”;表5中,L-HG
油的齿轮机试验增加脚注h,内容为:在产品定型时,允许只对L-HG32
油进行齿轮机试验,其他各黏度等级油所含功能剂类型和量与产品定型
时黏度等级为32的试验油样相同。
2.7本标准的其他项目及说明
本标准中各品种的实测数据见附表1至附表25。
2.7.1产品分类
本标准分L-HL、L-HM(高压)、L-HM(普通)、L-HV、L-HS和L-HG
六种产品。
HL是抗氧防锈液压油,虽然比HM油的抗磨性差,但氧化安定性明
显优于L-AN全损耗系统用油,主要用于中低压室内固定液压设备以及
负荷较轻的齿轮箱、主轴和机床循环系统等部位。
HM是抗磨液压油,随着液压技术的不断发展,液压系统的压力不断
升高,我国进口的大型高压液压设备较多,同时国内生产的柱塞泵和叶
片泵的压力也逐渐提高,与国外先进水平相当,从而对用油的要求提高
了。工业机械液压系统和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压力有所不同,对液压油
的要求也不同。从液压油的实际生产和使用来看,HM抗磨液压油在市场
11
中占主导地位,因此本标准HM抗磨液压油分为HM(高压)和HM(普
通),以便适用于不同压力的液压系统设备。
HV是低温液压油,HS是超低温液压油。HV和HS油是适用于寒区
和严寒区的高黏度指数低温抗磨液压油,是在高性能基础油中加入黏度指
数改进剂来实现的,一般情况下,若要达到低温性能更好的L-HS油的性
能,需加很少部分合成烃油。
HG油是在抗磨液压油的基础上改善了黏-滑性能的液压导轨油,用
于液压和导轨润滑为一个油路系统的精密机床,因此要求同时具有抗磨
液压油和导轨油双重的使用性能。除要求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抗磨性、
抗乳化性和抗泡性外,为防止导轨爬行,还要求油品要有良好的防爬性
和黏附性。
2.7.2黏度指数
黏度指数是用来表示石油产品黏度随温度变化的常用量值,本标准
与GB11118.1-2011一致,根据实际需求和实测值确定黏度指数的合理限
值。
2.7.3空气释放性和泡沫性
泡沫性指油品生成泡沫的倾向以及生成泡沫的稳定性能,反映了油
品在有空气进入的情况下消泡能力的好坏,泡沫过多或不易消除会影响
油的润滑效果;空气释放性指油品释放分散在其中的空气泡的能力。油
品的空气释放值太大会影响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液压系统设备运转时,液压油会产生气泡,混有空气的液压油在工作
时会使系统的效率降低,润滑条件恶化。此外,还会使液压系统压力下
降,造成液压传动反应迟缓,严重时产生异常的噪音、振动和气蚀,甚至损
坏机器;并促使油品蒸发,热分解和汽化,变质变黑,增加油与空气的接触面
积,加速油的氧化。因此,空气释放性和泡沫性是液压油产品的重要使用
性能。本标准的空气释放值和泡沫性指标与原GB11118.1-2011一致。
2.7.4抗乳化性
抗乳化性指油水乳化液分离成油层和水层的能力,反映油品在有水
存在时不被乳化的能力。液压油混入水后,在泵和其他元件剧烈搅动下,
与水形成乳化液,促使液压元件锈蚀及发生磨粒磨损等不良后果,因此
要求液压油产品具有较好的抗乳化性。本标准的抗乳化性与原GB
12
11118.1-2011一致。
2.7.5氧化安定性
氧化安定性反映油品的寿命,液压油由于氧化变质形成酸性物质和
沉淀物对液压设备产生不良影响,缩短了换油期,因此要求液压油具有
较好的氧化安定性。
随着液压机械小型化,泵的工作效率提高,同时液压油在设备中的
工作温度越来越高,对液压油的氧化安定性必须严格控制。本标准根据
目前液压油的使用工况,与原标准一致,采用氧化后的酸值、油泥、旋
转氧弹三项指标来体现液压油的氧化安定性。规定HM(高压)、HV和
HS氧化安定性的氧化时间为1500h,氧化后的酸值不大于2.0mgKOH/g;
HL、HM(普通)、HG氧化安定性的氧化时间为1000h,氧化后的酸值
不大于2.0mgKOH/g,1000h氧化后油泥和旋转氧弹均规定为“报告”。
2.7.6过滤性
过滤性是指液压油不堵塞过滤器,能过滤的能力。
小型化、高压、高速、大流量的液压系统中的液压元件,精度高,
泵的间隙小,控制元件复杂,通常在液压系统中安装过滤器,并要求液
压油具有较好的过滤性。本标准与原标准一致,采用SH/T0210《液压油
过滤性试验法》,规定HM(高压)、HV和HS无水时的过滤时间为“不
大于600s”,有2%水时的过滤时间为“不大于600s,并且加注说明:有
水时的过滤时间不超过无水时的过滤时间的两倍”。
2.7.7剪切安定性
在高压、高速条件下工作的液压油,经泵、阀件、微孔等系统时,
经受剧烈的剪切作用,造成油中的黏度指数改进剂分子断键,油品的黏
度下降,当油品的黏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影响液压设备的正常运
转,因此,要求液压油具有良好的剪切安定性。
本标准规定HM(高压)的40℃运动黏度下降率不大于1%,指标与
原GB11118.1-2011的HM(高压)一致,HV和HS的40℃运动黏度下
降率规定为不大于10%,指标与原GB11118.1-2011的HV和HS相同。
试验方法采用SH/T0103《含聚合物油剪切安定性测定法柴油喷嘴法》。
2.7.8防锈性
液压设备的工作环境有两种类型,一是室内使用,连续作业的液压
13
设备,配有水冷系统;另一类是室外、野外作业的工程液压设备,长期
露天放置,温差大,日晒雨淋,操作苛刻度相对更高。无论何种设备,
在正常的工作状态下,都不可避免要混入空气和水,对金属表面造成锈
蚀,锈蚀颗粒脱落,造成磨损,同时锈蚀颗粒又是油品氧化变质的催化
剂。严重时,使金属部件表面氧化腐蚀层剥落,产生的氧化物颗粒还会
严重堵塞过滤系统,造成部件之间的空隙增大,从而引起油品泄漏,压
力异常。所以,液压油应具有良好的防锈性,以保证液压系统的正常运
行。
本标准与原标准一致,对HL、HM(普通)和HG油规定液相锈蚀
蒸馏水法为“无锈”,对于HM(高压)、HV和HS产品,只规定液相锈
蚀合成海水法为“无锈”,不规定液相锈蚀蒸馏水法,减少了产品出厂时
的操作程序。方法采用GB/T11143《加抑制剂矿物油在水存在下防锈性
能试验法》检测液压油的防锈性。
2.7.9密度和外观
ISO11158-2009有密度和外观项目,本标准与原标准一致,规定密度
指标为“报告”,外观为“透明”。
2.7.10抗磨性
抗磨性指油品防止金属与金属直接接触而产生磨损的性能。
液压油中常添加一定量的抗磨和极压添加剂,这种抗磨剂与金属表
面形成有效的化学吸附膜,来提高油品的抗磨性和极压性能,使得油品
在规定的条件下,通过保留于运动表面间的油膜,防止金属对金属的磨
损。
本标准中HM(高压)、HV、HS三种产品,除规定齿轮机试验(指
标为“不小于10级”)和磨斑直径(指标为“报告”)外,根据国内实际
生产和使用情况,规定了T6H20C双泵试验的要求,即:叶片+柱销总失
重不大于15mg,柱塞总失重指标为“报告”,方法采用NB/SH/T0878
《液压液性能的评定T6H20C双泵试验法》。
根据不同品种液压油的使用场合不同,本标准对各品种液压油的抗
磨性规定也不同。
对于普通型抗磨液压油HM(普通),采用三种方法规定其抗磨性,
齿轮机试验,指标为“不小于10级”、Vickers104C叶片泵台架试验(SH/T
14
0307),指标为“不大于100mg”和四球机的磨斑直径为“报告”。
对于HL抗氧防锈型液压油,只规定了四球机的磨斑直径为“报告”,
方法采用NB/SH/T0189《润滑油抗磨损性能的测定四球法》。
对于HG液压导轨油,不仅规定了四球机的磨斑直径为“报告”,还
规定了齿轮机试验,指标为“不小于10级”,方法采用NB/SH/T0306《润
滑油承载能力的评定FZG目测法》。
2.7.11运动黏度
运动黏度是衡量油品油膜强度、流动性的重要指标,液压设备的类型、
应用的场合、工况(温度、压力、转速、负荷等)、工作环境(环境温度、
湿度、接触介质等)不同对液压油黏度的要求不同。黏度太大,会使运
行系统压力和功率损失增加,甚至在寒冷气候下难以启动。黏度太小,
泵的内泄漏增大,容积效率降低,甚至会使系统压力下降,油温升高,
磨损增加,进而造成系统控制失灵。
ISO11158-2009标准中除规定40℃运动黏度范围值之外,还规定了
-20℃、0℃和100℃运动黏度值,本标准对HL油和HM(普通)油不仅
规定了40℃运动黏度范围值,还规定了0℃运动黏度指标,指标与原GB
11118.1-2011中HL油和HM(普通)相同。对于HV和HS油,与原GB
11118.1-2011一致,规定了40℃运动黏度值和运动黏度到1500mm2/s时
的温度指标,对于HM(高压)和HG油,规定了40℃运动黏度范围值。
2.7.12抗腐蚀性
腐蚀试验通常是检验石油产品中硫醇、元素硫或碱性和酸性物质等
对金属腐蚀的情况,同时考察石油产品在规定温度和时间受热情况下有
无腐蚀性物质的产生。
ISO11158-2009标准规定了各品种液压油的铜片腐蚀为不大于2级,
本标准与原GB11118.1-2011一致,采用GB/T5096《石油产品铜片腐蚀
试验法》,规定各液压油品种的铜片腐蚀指标为“不大于1级”,指标比
国外标准严格。
2.7.13与密封材料的适应性
橡胶材料在液压系统中通常作为密封材料使用。在液压介质与橡胶
的适应性不好的情况下,会引起橡胶的过度膨胀或过度收缩,造成液压系
统不能正常工作。所以要求液压介质与系统所使用的密封材料相适应。
15
ISO11158-2009标准中规定了橡胶相对体积增长率和硬度变化值,
ISO标准采用的方法为ISO6072《液压液与橡胶材料相容性测定法》。本
标准与原GB11118.1-2011一致,采用SH/T0305《石油产品密封适应性
指数测定法》,规定了各品种的密封适应性指数指标。
2.7.14水解安定性
水解安定性指油水混合时,油抗水反应的能力。
液压油中的添加剂,特别是酯类添加剂,在使用中不断与水作用生
成水解产物,就会腐蚀铜及其合金,促进液压泵中铜质运动件磨损量的
增加,从而加速油品的老化等。所以要求液压油具有较好的水解安定性。
ISO11158-2009标准对各品种液压油未规定水解安定性指标,本标准
的HM(高压)、HV和HS与原GB11118.1-2011一致,规定铜片失重不
大于0.2mg/cm2,水层总酸度不大于4.0mgKOH,铜片外观为“未出现灰、
黑色”。方法采用SH/T0301《液压液水解安定性测定法(玻璃瓶法)》,
HL、HM(普通)和HG油未规定水解安定性指标要求。
2.7.15热稳定性
热稳定性表示油品的耐高温能力,也就是油品对热分解的抵抗能力。
随着液压技术的进步,液压系统向高压、紧凑、小型化、长寿命发展,
使油品在液压系统中循环次数增加,油温增加,若液压油在高温下受热
变质,产生大量油泥,就会堵塞间隙很小的润滑部位和精细过滤器,使
液压操作失灵和缩短设备使用寿命。因此,对液压油的热稳定性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
ISO11158-2009标准中各品种液压油均未控制热稳定性,本标准对
HM(高压)、HV和HS三个品种液压油控制热稳定性,方法采用SH/T0209
《液压油热稳定性测定法》。指标要求与原GB11118.1-2011指标相同。
HM(高压)、HV和HS三个品种液压油的铜棒失重和总沉渣重指标,分
别为“不大于10(mg/200mL)”和“不大于100(mg/100mL)”。钢棒
失重很小,40℃黏度变化率和酸值变化率的数据变化幅度较大,规定为
“报告”,铜棒外观从1b到5b,变化幅度较大,仍规定为“报告”。钢棒
外观仍规定为“不变色”。
2.7.16黏-滑特性
黏-滑特性是液压导轨油HG的一项重要的使用性能,动静摩擦系数
16
差值越小,液压导轨油的防爬性能越好。
ISO11158-2009中对HG油有脚注说明:任何生产商和/或用户协商
使用合适的方法,可以用来说明油品的摩擦特性和不存在黏-滑现象(钢/
钢接触)。本标准HG油的黏-滑特性规定与原GB11118.1-2011相同,方
法采用SH/T0361-1998中的附录A“润滑油黏-滑特性试验法(越秀型黏
-滑特性试验机法)”,规定动静摩擦系数差值不大于0.08。
2.7.17清洁度和机械杂质
液压系统污染物经常以颗粒的形式存在于液压系统中。造成颗粒污
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生产过程中对颗粒污染控制要求不严,
第二方面是在加注、检修过程中,容器、管路、工具本身没有经过清洁
处理,同时,换油时液压系统清洗不彻底,造成了液压油的二次污染,
第三方面是随着液压油使用时间的增长,液压油老化变质,使系统颗粒
污染物增加。
液压油颗粒污染物的存在会导致液压元件和系统的损坏,引起精度
和性能的下降,严重时会使管路、阀门卡死,引起系统阻塞,出现液压
系统故障。颗粒污染物还会加速密封件磨损,造成液压油泄漏,液压泵
的压力及工作负荷增大,影响泵的工作稳定性,此外,如果外泄漏严重,
会使油箱油液不足,出现液压泵吸空现象,产生气蚀,增大噪音。因此,
液压油的颗粒污染是影响液压系统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
ISO11158-2009标准中,对各品种的清洁度规定了“清洁度水平由生
产单位和用户协商”的脚注说明。本标准与GB11118.1-2011一致,采用
GB/T511《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测定油品的机械杂质,
指标为“无”,该指标可反映大于滤芯孔径的机械杂质的总重量,同时规
定各品种的清洁度“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以便反映液压油中存在的各
种固体颗粒杂质的大小与数量。
2.7.18闪点
ISO11158-2009标准对HL、HM、HV和HG油四个品种规定了开口
闪点指标,JCMASP041:2004《工程机械用液压液》规定的四种产品
VG32、VG46、VG32L、VG46L的闪点指标为:“报告”。
本标准各品种闪点指标与原GB11118.1-2011保持一致。
2.7.19报告项目
17
(1)硫酸盐灰分
硫酸盐灰分是指在规定条件下油品被碳化后的残留物经硫酸处理转
化为硫酸盐后的灼烧残留物,可以大致了解添加剂的类别和质量。ISO
11158-2009未规定硫酸盐灰分,鉴于原GB11118.1-2011中规定HM(高
压)和HM(普通)、HV和HS油的硫酸盐灰分指标为“报告”,本标准
与原GB11118.1-2011一致,仍规定HM(高压)和HM(普通)、HV和
HS油的硫酸盐灰分指标为“报告”,方法采用GB/T2433《添加剂和含添
加剂润滑油硫酸盐灰分测定法》。
(2)皂化值
皂化值是液压导轨油HG的一项指标,HG油是在抗磨液压油HM基
础上发展起来的液压油,不仅要求具有抗磨液压油的各种性能,还要求
其具有良好的黏-滑特性,即用于液压-导轨润滑系统合用的机床时,在低
速下有好的防爬效果。因此,在液压导轨油中需添加一定量的油性添加
剂,来增加油品的吸附能力,保证边界油膜强度,防止干摩擦,降低摩
擦系数。测定皂化值可以估计液压导轨油中添加含酸的油性添加剂的量。
ISO11158-2009未规定皂化值,鉴于原GB11118.1-2011的HG油规
定了该项指标为“报告”,本标准与原GB11118.1-2011一致,规定HG
油皂化值的指标为“报告”,方法采用GB/T8021《石油产品皂化值测定
法》。
(3)色度
油品色度与基础油和添加剂有关,基础油的精制程度越深,如采用
加氢工艺,其色度就会越浅。添加剂类型和剂量会对油品颜色有一定影
响,因此规定了色度可以限制劣质基础油和大剂量添加剂的使用。液压
油的色度是表示液压油中烃的氧化物及硫化物除去程度的一种特性,新
油时,表示其精制程度的好坏。
ISO11158-2009标准对各品种液压油的颜色规定为“报告”,并有脚
注说明:“为了鉴别的需要,生产单位和用户协商同意后可以使用染料”。
本标准与原GB11118.1-94一致,采用GB/T6540《石油产品颜色测定法》,
规定各品种液压油的色度指标为“报告”。
(4)酸值
根据酸值的大小,可判断油品中所含酸性物质的量,油品中酸性物
18
质的数量随原料与油品精制程度而变化,根据油品在使用中酸值的变化,
可以大概判断油品对金属的腐蚀程度。
ISO11158-2009规定各液压油品种的酸值为“报告”,本标准与原GB
11118.1-2011一致,方法采用GB/T4945《石油产品和润滑剂酸值和碱值
测定法(颜色指示剂法)》,指标为“报告”。
3与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强制性标准的关系、配套推荐性标准的
制定情况
本标准与我国现行法律、行政法规无冲突,与GB/T21449-2008《水
-乙二醇型难燃液压液》相协调,GB/T21449-2008《水-乙二醇型难燃液
压液》适用于冶金、机械制造、采矿等行业中有难燃性需求的液压系统。
4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其他国家或者地区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比对分
析
4.1国内外液压油产品标准情况
液压油是液压系统传递动力的介质,还要担负润滑、防锈、防腐保
护等作用。
国内现行液压油标准为GB11118.1-2011《液压油(L-HL、L-HM、
L-HV、L-HS、L-HG)》。
目前国外有关液压油的标准有ISO11158-2009《润滑剂、工业用油
和相关产品(L类)-H组(液压系统)-HH、HL、HM、HV、HG品种
的规格》、ASTMD6158-2018《矿物油型液压油规格》、JCMASP041:2004
《工程机械用液压液》、DIN51524-1《压力液体-液压油-第1部分:HL
液压油规格要求》、DIN51524-2《压力液体-液压油-第2部分:HLP液压
油规格要求》、DIN51524-3《压力液体-液压油-第3部分:HVLP液压油
规格要求》、IS11656-1986《用于超重型机械的抗磨液压油》等。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ISO11158-2009《润滑剂、工业用油和有关产品(L
类)—H组(液压系统)—品种HH、HL、HM、HV和HG的规格》起
草。本标准包括L-HL(抗氧防锈液压油)、L-HM(高压)(高压抗磨液
压油)、L-HM(普通)(普通抗磨液压油)L-HV(低温液压油)、L-HS
(超低温液压油)、L-HG(液压导轨油)六个产品品种。其中L-HM(高
压)、L-HV、L-HS的T6H20C双泵试验指标根据国内实际生产情况规定
了指标要求。
19
4.2本标准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比对情况
4.2.1产品分类与黏度牌号
本标准产品分类与黏度牌号与国外标准有所不同,分L-HL、L-HM
(高压)、L-HM(普通)、L-HV、L-HS和L-HG六种产品。本标准与国
外液压油产品标准的产品分类与黏度牌号对比见表6。
表6本标准与国外液压油产品标准的产品分类与黏度牌号
品种黏度牌号
本标准ISOASTMJCMASPDINIS
11158-2009D6158-2018041:20045152411656-1986
HH—10、15、22、10、15、22、———
32、46、68、32、46、68、
100、150100、150
HL15、22、10、15、22、10、15、22、—22、32、—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租房合同范本:房屋租赁协议书
- 2025合同模板通风空调工程施工合同
- 校园安全防止欺凌班会
- 生产数据管理软件系统架构与应用实践
- 肺泡灌洗术护理操作规范
- 医学检验检测技术概述
-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期末测试题
- 2025年初级汽车修理工试题
- 护理札记内容讲解
- 动脉支架术后创口护理规范
- 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的构建与优化
- 经济学中的时间价值试题及答案解读
- 2025年平面设计师专业能力测试卷:平面设计作品集制作与展示策略分析技巧试题
- 2024年湖北省竹山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名笔试题带答案
- 员工持股协议书合同
- 酒馆入股合同协议书
- 初三班级学生中考加油家长会课件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考题(附答案)
- 金属风管支架重量计算表
- 出差人员安全责任书
- 乳腺癌的手术治疗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