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逐章(节)解读_第1页
《尔雅》逐章(节)解读_第2页
《尔雅》逐章(节)解读_第3页
《尔雅》逐章(节)解读_第4页
《尔雅》逐章(节)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尔雅》逐章(节)解读CATALOGUE目录释诂第一释言第二释训第三释亲第四释宫第五释器第六释乐第七CATALOGUE目录释天第八释地第九释丘第十释山第十一释水第十二释草第十三释木第十四释虫第十五CATALOGUE目录释鱼第十六释鸟第十七释兽第十八释畜第十九01释诂第一《尔雅·释诂》是《尔雅》的首篇,以一词解释多词为主,包含大量有关训诂学的方法、术语和内容。释诂第一该篇中解释了许多古词、方言和疑难词语,是研究和理解古代文献的重要工具。通过同训、互训、递训等方式,展示了古今异语、同实异名等语言现象。02释言第二释言第二同义词辨析在《释言》中,还可以看到对同义词的辨析,例如,“斯、誃,离也”,虽然“斯”和“誃”都有“离”的含义,但它们的使用语境和具体含义可能有所不同。这有助于读者更准确地理解词义。反义词对照《释言》中也存在反义词的对照解释,如“疾、齐,壮也”,而“幼、鞠,稚也”则表示年幼的意思,这种对照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词义之间的相对关系。词汇解释本篇中提供了大量词汇的解释,如“殷、齐,中也”,表示“殷”和“齐”都有“中”的意思。这样的解释方式贯穿全篇,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词义理解。03020103释训第三这两个词都用来形容人明察的样子。“明明”意指明亮、明智,强调智慧与明晰;“斤斤”则侧重于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明智的判断。1.明明、斤斤,察也“穆穆”形容端庄恭敬的样子,常用于描绘君主的威严或祭祀时的庄重;“肃肃”则是指恭敬严谨的态度,多用于形容人们对待重要事务或场合时的态度。2.穆穆、肃肃,敬也释训第三3.诸诸、便便,辩也:这两个词都用来形容人善于辞令、能言善辩的样子。“诸诸”意指言辞流畅、有条理;“便便”则强调言辞的便捷和机智。《释训》还包含许多其他类似的词条,通过简洁明了的解释,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古代汉语和文化的窗口。这些词条不仅描绘了人们的行为和情感,还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作为中国古代最早的词典之一,《尔雅》的《释训》篇对于我们了解古代语言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释训第三04释亲第四123父为考,母为妣;父之考为王父,父之妣为王母;王父之考为曾祖王父,王父之妣为曾祖王母;再往上可追溯至高祖王父和高祖王母。父之世父、叔父为从祖祖父,父之世母、叔母为从祖祖母;父之晜弟,先生为世父,后生为叔父;父之姊妹为姑。宗族中还包括从祖父、从祖祖母、族父、族晜弟、亲同姓等复杂关系。释亲第四05释宫第五宫室建筑术语解释《尔雅·释宫》主要解释了古代宫室建筑的各部分名称。如“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定义了宫和室的关系;“牖户之间谓之扆,其内谓之家”,说明了门窗之间的空间及其内侧的称呼。释宫第五详细的空间划分该章节对宫室内部空间进行了详细划分,如“东西墙谓之序”,“西南隅谓之奥”,“东北隅谓之宧”等,提供了对古代宫室内部布局的深入理解。建筑与地形的结合在解释宫室建筑的同时,《尔雅·释宫》也涉及了建筑与周围地形的关系,如“堂途谓之陈”,“路、旅、途也”,“一达谓之道路”等,展示了古代建筑如何与地形相结合。06释器第六盛食物的器具,形似高脚的盘子。豆笾簋古代祭祀或宴会时盛果脯的竹器,形状如豆。古代盛食物的器具,圆口,双耳。释器第六07释乐第七《尔雅·释乐》是《尔雅》的第七篇,专门解释古代乐器和音乐的术语。以下是对该章节的详细解读释乐第七1.音阶与音调“宫谓之重,商谓之敏,角谓之经,徵谓之迭,羽谓之柳。”这句话解释了古代音乐中的五声音阶,分别用“重、敏、经、迭、柳”来形容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的特点。释乐第七释乐第七2.乐器分类与命名大瑟谓之洒,大琴谓之离,大鼓谓之鼖,小者谓之应,大磬谓之毊等。这一部分详细列举了各种乐器的古称,并根据乐器的大小进行了分类命名。““3.演奏方式与术语“徒鼓瑟谓之步,徒吹谓之和,徒歌谓之谣,徒击鼓谓之咢,徒鼓磬谓之寋。”这句话描述了不同乐器的单独演奏方式,并给出了相应的术语。例如,“步”指的是只弹瑟不伴奏的演奏方式。《尔雅·释乐》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古代音乐术语的详解,还展示了古代人们对音乐的细致分类和深刻理解。通过对这些术语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音乐文化的丰富内涵。释乐第七08释天第八释天第八四时名称春为苍天,夏为昊天,秋为旻天,冬为上天。春为青阳,夏为朱明,秋为白藏,冬为玄英。四气和谓之玉烛。祥瑞之气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果不熟为荒。灾害09释地第九五方异物描述了五个方向特有的生物或现象,如东方的比目鱼、南方的比翼鸟等,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细致的观察。九州的定义与界限详细阐述了九州的名称及其地理界限。如两河间曰冀州,河南曰豫州等,明确了各个州的地理位置。十薮、八陵、九府的描述列举了各地的沼泽、陵墓和物资丰富的地方,如鲁有大野、东陵等,展示了古代中国各地的地理特征。释地第九10释丘第十11释山第十一篇章首先列出了中国的五座名山,即河南的华山、河西的岳山(吴岳)、河东的岱山(泰山)、河北的恒山和江南的衡山,并分别指出它们各自的地理位置和特点。这五座山被尊为五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1.五岳之名接着,篇章对山的形态进行了分类和解释。如“山三袭,陟”,指的是山形若三山重累的样子;“再成,英”,指的是两山相重的形态;“一成,坯”,则是指山上更有一山重累的形态。这些描述生动地展现了山的多样性和独特性。2.山的形态分类释山第十一3.其他山名解释除了五岳和山的形态分类外,《尔雅·释山》还解释了许多其他与山相关的名词。如“山大而高,崧;山小而高,岑;锐而高,峤;卑而大,扈;小而众,岿”等,详细描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山及其特征。4.山的地理特征此外,篇章还涉及了山的地理特征,如“山脊,冈”、“山顶,冢”、“山如堂者,密;如防者,盛”等,进一步丰富了人们对山的认知和理解。释山第十一12释水第十二泉一见一否为瀸描述了一种泉水,其有时出现,有时消失。井一有水一无水为瀱汋指的是井水时而有水,时而干涸的现象。释水第十二滥泉正出即泉水向上涌出。湀辟,流川指的是流动的河流。释水第十二形容河流蜿蜒回旋。过辨,回川描述了不同河流的特点和支流。江有沱,河有灉,汝有濆释水第十二释水第十二河水清且澜漪形容河水清澈并伴有波澜。大波为澜,小波为沦,直波为径详细描述了水波的三种形态。释水第十二水中可居者曰洲定义了水中的居住地称为“洲”。水注川曰谿,注谿曰谷解释了水流形成不同地貌的术语。天子造舟,诸侯维舟描述了古代不同等级人士使用的船只。河出昆仑虚,色白指出黄河源于昆仑山,且源头水质清澈。江、河、淮、济为四渎定义了古代中国四大河流。释水第十二6.具体的河流名称《尔雅·释水》这一章节详细描述了水的各种形态、流动状态以及与水相关的事物和活动,同时还包含了对古代中国重要河流及其支流的记载。这些内容不仅展示了古人对水的细致观察,也为我们了解古代地理和水文知识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列举了古代黄河的九条支流,如徒骇、太史、马颊等。释水第十二13释草第十三《尔雅》中的“释草第十三”主要是对草本植物的名称和特征进行解释和分类。以下是对其中部分内容的解读释草第十三1.山韭、山葱等植物的释名蒮,指的是山韭。释草第十三茖,代表山葱。葝,则是指山䪥,这里的䪥同薤。释草第十三蒚,代表山蒜。2.对木槿等植物的描述释草第十三术,指的是山蓟。3.其他草本植物的释名与特征椴和榇,都是指木槿,显示了木槿的别名多样性。010203释草第十三杨,则是指枹蓟。葥,代表王蔧。还有许多其他的草本植物,如菉(王刍)、拜(蔏藋)、蘩(皤蒿)等,每种都有其独特的名称和特征。释草第十三“释草第十三”章节中详细列举了多种草本植物,并对它们的名称进行了阐释,显示了古人对植物分类和命名的精细与严谨。这些内容为后人研究古代植物学和名物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请注意,由于《尔雅》内容繁多,这里仅列举了部分草本植物作为示例。如需更详细的内容,建议直接查阅《尔雅》原文或相关研究资料。14释木第十四释木第十四学术价值《尔雅·释木》作为一部古老的植物学文献,对于我们了解古代植物学知识、探究古代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认知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它也为现代植物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和参考。通过深入研究这一章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自然与生态的智慧。主要内容在本章节中,可以见到诸如“槄,山榎”、“栲,山樗”、“柏,椈”等条目,每一条都对应着一种树木及其别名。此外,还有一些描述树木特征或用途的条目,如“梅,柟”指的是梅树,而“楥,柜枊”则可能是指某种具有特定形态的树木。这些条目不仅展示了古代人们对于植物的细致观察,也反映了他们对于自然环境的深刻认识。章节概述《尔雅·释木》是《尔雅》一书的第十四篇,专门解释关于树木的名词。该篇章以文言文的形式,详细列举了多种树木及其别名,为我们了解古代对于植物的认知和分类提供了宝贵资料。15释虫第十五《尔雅》的释虫第十五篇主要解释和分类了各种昆虫及相关生物。以下是该篇章的部分解读释虫第十五1.螳螂与蛄释虫第十五螳螂在《尔雅》中被称为“莫貈”,这一称呼展示了古代对螳螂特征的理解。蛄,被解释为一种强蝆,这可能指的是一种具有特别习性或形态的昆虫。蜚则是指一种臭虫,有着特殊的生态习性,可能与古代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2.蠃与蜚蠃,在《尔雅》里指的是一种细腰的土蜂,这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这种昆虫的细致观察。释虫第十五010203释虫第十五3.蜻蜻与蝒01蜻蜻,被描述为一种小型的飞行昆虫,可能是现代所说的蜻蜓的一种古称。02蝒则是指马蜩,这可能是一种与蝉类似的昆虫,因其鸣声或习性而得名。034.多样化的昆虫命名《尔雅》在释虫篇中展示了对昆虫多样化的命名,如蛩指蟋蟀,蜾蠃指寄生蜂的一种,这些命名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理解。释虫第十五释虫第十五0102035.文化与生活的反映释虫篇不仅仅是对昆虫的命名和解释,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环境以及对自然界的认知。例如,对蠃(土蜂)的描述可能与古代的农耕文化有关,因为土蜂常在土壤中筑巢。《尔雅》释虫第十五篇是古代人们对昆虫世界认知的宝贵记录,不仅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界细致的观察,也展示了古代文化与昆虫之间的紧密联系。这些古老的称呼和描述,为我们理解古代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提供了宝贵的线索。16释鱼第十六1.鲤即鲤鱼,是淡水鱼类的一种。体扁而肥,鳞大,口之前端有触须两对,背苍黑,腹淡黄。在分类学上属于鱼纲,鲤科。此外,“鲤”在古代书信中也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常作为书信的代称。2.鳣指的是鲟鳇鱼的古称,也称作黄鱼。它是一种大鱼,形态似但较短,鼻口位于颔下,体有斜行的甲片,无鳞,肉呈黄色。大者可以长到二三丈长。3.鲇即鲇鱼,也有别名鯷。在江东地区,人们通常称鲇鱼为鮧。4.鳢又名黑鱼、乌鳢,古时也称为“鲖鱼”。它属于鱼纲鳢科,体型圆柱状,体色青褐,带有斑块,头部扁平,口大且齿尖,性格凶猛。释鱼第十六17释鸟第十七释鸟第十七2.鶌鸠,鹘鸼鶌鸠是古代对某种鸽子的称呼,而鹘鸼则可能是指另一种相关的鸟类。1.隹其,鳺鴀这是一种鸟类的古称,可能指的是现代的某种具体鸟类。鳲鸠在古代文献中常出现,有时指杜鹃鸟。鴶鵴则是其另一种称呼。3.鳲鸠,鴶鵴这两句分别解释了舒雁即为鹅,舒凫即为鹜(野鸭)。4.舒雁,鹅;舒凫,鹜鸧是古代对某种鸟类的称呼,而麋鸹可能是指该鸟类的另一种名字或者是相似的鸟类。5.鸧,麋鸹释鸟第十七010203释鸟第十七6.鹈,鴮鸅:这两者都是指同一种水鸟,即鹈鹕,也叫塘鹅。7.生哺,鷇;生噣,雏:这两句解释了鸟类成长的不同阶段。生哺指的是刚孵出的雏鸟,还未能自己觅食,而鷇也是指初生的小鸟。生噣则是指幼鸟开始长出嘴巴、逐渐成长的阶段,雏即是小鸟。此外,《尔雅》释鸟第十七章节还包含了许多其他鸟类的描述和命名,反映了古人对鸟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分类。这些古老的称呼和描述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为现代鸟类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请注意,由于《尔雅》成书时间久远,部分鸟类名称可能与现代分类学中的名称不完全对应,需要结合历史文献和现代研究进行综合解读。18释兽第十八释兽第十八学术价值《尔雅·释兽》不仅展示了古代人们对于动物的认知和分类能力,也为后世的动物学研究提供了宝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