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技工学校迁建项目二期建设工程装配率计算书_第1页
高级技工学校迁建项目二期建设工程装配率计算书_第2页
高级技工学校迁建项目二期建设工程装配率计算书_第3页
高级技工学校迁建项目二期建设工程装配率计算书_第4页
高级技工学校迁建项目二期建设工程装配率计算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技工学校迁建项目二期建设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二期建设项目)装配率计算书一、装配率计算依据1.相关文件

二、本项目装配率计分表工程高级技工学校迁建项目二期建设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二期建设项目)楼栋号01综合中心建筑类别公共建筑结构形式框架项目指标要求得分值总得分值最低分值预评价是否满足评价标准的要求备注主体结构(45分)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竖向构件采用预制构件15%≤比例≤75%11.82220是√否□楼板、楼梯、阳台板、空调板等水平构件采用预制构件70%≤比例≤80%7.3采用预制梁30%≤比例≤50%─系统采用高精度模板施工工艺70%≤比例≤100%─预制构件采用标准化构件70%≤比例≤90%2.9采用成型钢筋加工配送一体化比例≥80%─围护墙和内隔墙(20分)非承重围护墙(五选一)采用具有自保温功能的薄砌工艺墙体比例=100%3.010.010是√否□采用高精度模板施工工艺的全现浇外墙比例=100%─采用预制围护墙比例≥50%─预制围护墙与保温、隔热一体化比例≥50%─预制围护墙与保温、隔热、装饰一体化比例≥50%─内隔墙(三选一)采用预制内隔墙比例≥50%─预制内隔墙与管线一体化50%≤比例≤80%7.0预制内隔墙与管线、装修一体化50%≤比例≤80%─装修和设备管线(30分)全装修(三选一)居住建筑全装修────公共建筑全装修─6.06.03是√否□仅公区和确定使用功能的区域装修─干式工法楼地面(三选一)采用架空、干铺或薄贴工艺比例≥70%─6.0是√否□采用模块化保温隔声功能部品模块化保温隔声功能部品在楼地面保温区域100%应用,且饰面层采用架空、干铺或薄贴工艺比例≥70%─采用具备供暖(制冷)功能的模块化保温隔声部品───集成厨房70%≤比例≤90%─集成卫生间70%≤比例≤90%6.0管线分离50%≤比例≤70%─信息化应用(5分)BIM数据在设计、生产、施工中的有效传递─4.0采用电子签名和电子签章实现现场管理人员身份的数字化1.0实现施工作业行为和管理行为数字化2.0实时生成数字化档案1.0总计得分值总和48.0缺少的评价项集成厨房缺少的分值6装配率51.1%自评结论装配式建筑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注:1.表中区间分值采用“内插法”计算,计算结果取小数点后1位。三、装配率计算楼板、楼梯、阳台板、空调板等水平构件中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q1a=V1a/V×100% 式中:q1a──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主体结构竖向构件中预制(叠合)构件的应用比例;V1a──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主体结构竖向构件中预制混凝土构件体积之和(含叠合部分现浇混凝土体积),当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时,符合本细则装配率计算第3条规定的预制构件间连接部分的后浇混凝土也可计入计算;V──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主体结构竖向构件混凝土总体积。q1a=V1a/V×100%=549.5/2482.6×100%=22.1%应用比例为22.1%;本项得分11.8分。预制装配式楼板、屋面板的水平投影面积可包括:(1)预制楼板、屋面板的水平投影面积(坡屋面采用预制时可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2)预制构件间宽度不大于400mm的后浇混凝土带水平投影面积。q1b=A1b/A×100%式中:q1b──楼板、楼梯、阳台板、空调板等水平构件中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A1b──各楼层中预制楼板、楼梯、阳台板、空调板等构件的水平投影面积之和(不包括梁、楼板、柱、剪力墙之间重叠的面积);A──地上建筑面积。q1b=A1b/A×100%=32863.2/44004.9×100%=74.7%应用比例为74.7%;本项得分7.3分。系统采用高精度模板施工工艺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q1d=A1d/Am×100% 式中:q1d──柱、承重墙、延性墙板、梁等主体结构中高精度模板施工工艺的应用比例;A1d──柱、承重墙、延性墙板、梁等主体结构采用高精度模板施工工艺的模板展开面积之和;Am──柱、承重墙、延性墙板、梁等主体结构混凝土模板展开面积之和。采用标准化构件(如梁、楼板、楼梯、阳台板、空调板等水平构件以及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竖向构件)的应用比例按下式计算:q1e=N1e/N×100% 式中:q1e──标准化预制构件的应用比例;N1e──标准化预制构件总数量;N──各类预制构件的总数量。q1e=N1e/N×100%=5838/7348×100%=79.5% 应用比例为79.5%;本项得分2.9分。本项目非承重围护墙均采用具有自保温功能的薄砌工艺墙体。应用比例为100%;本项得分3分。内隔墙采用预制内隔墙与管线、装修一体化的应用比例应按以下方法计算。(1)当采用预制内隔墙与管线、装修一体化时:q2e=L2e/Ln2×100% 式中:q2e──采用预制内隔墙与管线、装修一体化的应用比例;L2e──各楼层内隔墙采用预制内隔墙与管线、装修一体化的中心线长度之和,计算时可不扣除含门、窗及预留洞口等墙体的长度。(2)当采用预制内隔墙与管线一体化时:q2f=L2f/Ln2×100% 式中:q2f──采用预制内隔墙与管线一体化的应用比例;L2f──各楼层内隔墙采用预制内隔墙与管线一体化的中心线长度之和,计算时可不扣除含门、窗及预留洞口等墙体的长度。(3)当预制内隔墙设计无管线,未采用装修一体化,可视作预制内隔墙与管线一体化;当预制内隔墙设计无管线,但与装修一体化,也可视作预制内隔墙与管线、装修一体化。本项目采用蒸压钢筋陶粒混凝土轻质条板、预制与管线一体化,计算如下:q2f=L2f/Ln2×100%=9935.3/11214.3×100%=88.6%应用比例为88.6%,该项得分7.0分装修本项目采用全装修:建筑内部墙面、顶面、地面全部铺贴、粉刷完成,门窗、设备管线、开关插座及固定面装修和设备设施安装,满足建筑使用功能和性能的基本要求。该项得分6分。集成卫生间的洁具设备等应全部安装到位,墙面、顶面和地面中干式工法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q3c=A3c/Ab×100%式中:q3c──集成卫生间干式工法的应用比例;A3c──各楼层卫生间墙面、顶面和地面采用干式工法的面积之和;Ab──各楼层卫生间墙面、顶面和地面的总面积。q3c=A3c/Ab×100%=33049.7/36018.9×100%=91.8%应用比例为91.75%,该项得分6.0分。管线分离比例应按下式计算:q3d=L3d/L×100%式中:q3d──管线分离比例;L3d──各楼层管线分离的长度,包括裸露于室内空间、管道井以及敷设在地面架空层(不包含楼面供暖或制冷功能模块中的供暖或制冷管线)、非承重墙体空腔和吊顶内的电气、给水、排水、供暖、空调和通风管线长度之和。埋置在主体结构内部、砌体结构内部(不含横穿以及非承重墙体空腔内)或敷设在湿作业地面垫层内的管线应认定为管线未分离。L──各楼层电气、给水、排水、供暖、空调和通风管线的总长度(不包含楼面供暖或制冷功能模块中的供暖或制冷管线)。信息化应用:本项33049.7目拟采用智能建造App实现电子签名和电子签章实现人员管理数字化。本项目拟通过重庆市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上的项目管理软件,实现基于项目信息共享协同,从项目施工全过程数字化管理的角度。一、提高现场参建各方的信息共享效率;二、提高管理协同办公效率;三、通过业务场景数字化实现全过程的管理工作留痕;四、标准化的管理行保证现场管理人员的行为更加规范化;五、标准化的施工作业行为保证现场的质量安全控制;保证了现场数据资料的实时动态,真实可靠。以此管理系统为基础,实现施工作业行为和管理行为数字化。本项目实时生成数字化档案。以上三项信息化应用技术,本项得分4分。结论1.装配率应根据表1中计算分值按下式计算,其中Q1~Q5按表1取值:式中:P──装配率; Q1──主体结构指标实际得分值; Q2──围护墙和内隔墙指标实际得分值;Q3──装修和设备管线指标实际得分值;Q4──信息化应用指标实际得分值;Q5──计算项目中缺少的计算项分值总和。根据公式,P=[Q1+Q2+Q3+Q4/(100-Q5)]x100%[(22+10+12+4)/(100-6)]x100%=51.1%

二、本项目装配率计分表工程重庆五一高级技工学校迁建项目二期建设工程(重庆五一职业技术学院二期建设项目)楼栋号02校门校企合作建筑类别公共建筑结构形式框架项目指标要求得分值总得分值最低分值预评价是否满足评价标准的要求备注主体结构(45分)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竖向构件采用预制构件15%≤比例≤75%12.620.820是√否□楼板、楼梯、阳台板、空调板等水平构件采用预制构件70%≤比例≤80%6.1采用预制梁30%≤比例≤50%─系统采用高精度模板施工工艺70%≤比例≤100%─预制构件采用标准化构件70%≤比例≤90%2.1采用成型钢筋加工配送一体化比例≥80%─围护墙和内隔墙(20分)非承重围护墙(五选一)采用具有自保温功能的薄砌工艺墙体比例=100%3.010.010是√否□采用高精度模板施工工艺的全现浇外墙比例=100%─采用预制围护墙比例≥50%─预制围护墙与保温、隔热一体化比例≥50%─预制围护墙与保温、隔热、装饰一体化比例≥50%─内隔墙(三选一)采用预制内隔墙比例≥50%─预制内隔墙与管线一体化50%≤比例≤80%7.0预制内隔墙与管线、装修一体化50%≤比例≤80%─装修和设备管线(30分)全装修(三选一)居住建筑全装修────公共建筑全装修─6.06.03是√否□仅公区和确定使用功能的区域装修─干式工法楼地面(三选一)采用架空、干铺或薄贴工艺比例≥70%11.8是√否□采用模块化保温隔声功能部品模块化保温隔声功能部品在楼地面保温区域100%应用,且饰面层采用架空、干铺或薄贴工艺比例≥70%─采用具备供暖(制冷)功能的模块化保温隔声部品───集成厨房70%≤比例≤90%─集成卫生间70%≤比例≤90%5.9管线分离50%≤比例≤70%5.9信息化应用(5分)BIM数据在设计、生产、施工中的有效传递─4.0采用电子签名和电子签章实现现场管理人员身份的数字化1.0实现施工作业行为和管理行为数字化2.0实时生成数字化档案1.0总计得分值总和52.6缺少的评价项集成厨房缺少的分值6装配率55.9%自评结论装配式建筑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注:1.表中区间分值采用“内插法”计算,计算结果取小数点后1位。三、装配率计算:楼板、楼梯、阳台板、空调板等水平构件中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q1a=V1a/V×100% 式中:q1a──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主体结构竖向构件中预制(叠合)构件的应用比例;V1a──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主体结构竖向构件中预制混凝土构件体积之和(含叠合部分现浇混凝土体积),当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时,符合本细则装配率计算第3条规定的预制构件间连接部分的后浇混凝土也可计入计算;V──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主体结构竖向构件混凝土总体积。q1a=V1a/V×100%=25.3/100.2×100%=25.2%应用比例为26.4%;本项得分12.6分。预制装配式楼板、屋面板的水平投影面积可包括:(1)预制楼板、屋面板的水平投影面积(坡屋面采用预制时可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2)预制构件间宽度不大于400mm的后浇混凝土带水平投影面积。q1b=A1b/A×100%式中:q1b──楼板、楼梯、阳台板、空调板等水平构件中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A1b──各楼层中预制楼板、楼梯、阳台板、空调板等构件的水平投影面积之和(不包括梁、楼板、柱、剪力墙之间重叠的面积);A──地上建筑面积。q1b=A1b/A×100%=1599/2217.6×100%=72.1%应用比例为72.1%;本项得分6.1分。系统采用高精度模板施工工艺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q1d=A1d/Am×100% 式中:q1d──柱、承重墙、延性墙板、梁等主体结构中高精度模板施工工艺的应用比例;A1d──柱、承重墙、延性墙板、梁等主体结构采用高精度模板施工工艺的模板展开面积之和;Am──柱、承重墙、延性墙板、梁等主体结构混凝土模板展开面积之和。采用标准化构件(如梁、楼板、楼梯、阳台板、空调板等水平构件以及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竖向构件)的应用比例按下式计算:q1e=N1e/N×100% 式中:q1e──标准化预制构件的应用比例;N1e──标准化预制构件总数量;N──各类预制构件的总数量。q1e=N1e/N×100%=212/300×100%=70.7% 应用比例为70.7%;本项得分2.1分。本项目非承重围护墙均采用具有自保温功能的薄砌工艺墙体,应用比例为100%;本项得分3分。内隔墙采用预制内隔墙与管线、装修一体化的应用比例应按以下方法计算。(1)当采用预制内隔墙与管线、装修一体化时:q2e=L2e/Ln2×100% 式中:q2e──采用预制内隔墙与管线、装修一体化的应用比例;L2e──各楼层内隔墙采用预制内隔墙与管线、装修一体化的中心线长度之和,计算时可不扣除含门、窗及预留洞口等墙体的长度。(2)当采用预制内隔墙与管线一体化时:q2f=L2f/Ln2×100% 式中:q2f──采用预制内隔墙与管线一体化的应用比例;L2f──各楼层内隔墙采用预制内隔墙与管线一体化的中心线长度之和,计算时可不扣除含门、窗及预留洞口等墙体的长度。(3)当预制内隔墙设计无管线,未采用装修一体化,可视作预制内隔墙与管线一体化;当预制内隔墙设计无管线,但与装修一体化,也可视作预制内隔墙与管线、装修一体化。本项目采用蒸压钢筋陶粒混凝土轻质条板、预制与管线一体化,计算如下:q2f=L2f/Ln2×100%=238.1/262.2×100%=90.8%应用比例为90.8%,该项得分7.0分。装修本项目采用全装修:建筑内部墙面、顶面、地面全部铺贴、粉刷完成,门窗、设备管线、开关插座及固定面装修和设备设施安装,满足建筑使用功能和性能的基本要求。该项得分6分。集成卫生间的洁具设备等应全部安装到位,墙面、顶面和地面中干式工法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q3c=A3c/Ab×100%式中:q3c──集成卫生间干式工法的应用比例;A3c──各楼层卫生间墙面、顶面和地面采用干式工法的面积之和;Ab──各楼层卫生间墙面、顶面和地面的总面积。q3c=A3c/Ab×100%=1234.6/1388.1×100%=88.94%应用比例为88.94%,该项得分5.9分。管线分离比例应按下式计算:q3d=L3d/L×100%式中:q3d──管线分离比例;L3d──各楼层管线分离的长度,包括裸露于室内空间、管道井以及敷设在地面架空层(不包含楼面供暖或制冷功能模块中的供暖或制冷管线)、非承重墙体空腔和吊顶内的电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