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高压气态储氢行业发展现状_第1页
2024年中国高压气态储氢行业发展现状_第2页
2024年中国高压气态储氢行业发展现状_第3页
2024年中国高压气态储氢行业发展现状_第4页
2024年中国高压气态储氢行业发展现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4年中国高压气态储氢行业发展现状内容概要:高压气态储氢技术是目前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氢气储运技术,占我国氢气储运环节约98%的市场份额。目前,车载移动式输氢是氢气储运环节的主流方式。2022年,我国高压储氢瓶市场规模达到68.9亿元,2023年突破100亿元,市场规模迅速扩容。关键词:高压气态储氢、车载移动式输氢、高压储氢瓶、高压气态储氢发展趋势一、高压气态储氢行业概述氢气储运上承制氢环节,下接氢能源车等应用环节,安全高效的输氢技术是氢能大规模商业化发展的前提。高压气态储氢技术是目前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氢气储运技术,占我国氢气储运环节约98%的市场份额。高压气态储氢是指在高压条件下压缩氢气,将压缩后的高密度氢气存储于耐高压容器中的存储技术。高压气态储氢的原理涵盖了压缩、储存和释放三个紧密相连的环节。首先,通过先进的压缩技术,将氢气压缩至高压状态,使其体积大幅缩小而维持气态的形式。紧接着,这一高压氢气被安全、稳定地储存于经过特殊设计和制造的耐压气瓶中,确保在长时间内保持其高压状态,以备随时使用。当需要利用氢气时,通过精密调控的减压阀,高压氢气得以平稳地释放至常压或较低的压力状态,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这一整个过程既保证了氢气的安全储存,又实现了高效、便捷的使用。高压气态储氢技术基于物理原理,在特定的高压条件下,将氢气进行压缩,从而使其体积大大缩小,密度显著提高。这种技术需要耐高压容器来存储压缩后的高密度氢气,确保氢气在存储过程中保持稳定和安全。高压气态储氢技术的核心在于其高效性和安全性。通过精确控制压缩过程,可以在保证氢气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更高的存储密度,从而提高了氢气的储运效率。同时,耐高压容器采用特殊材料和设计,能够承受高压环境,确保氢气在存储过程中不会发生泄漏或爆炸等危险情况。二、高压气态储氢政策分析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日益增加,氢能被认为是能源转型的关键技术之一。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开始围绕氢能源的发展进行产业布局,希望通过发展氢能来实现能源转型。我国政策也给予氢能产业链大量的政策支持,引导氢能产业提质高效发展。随着氢气供应增加以及氢气应用范围扩大,储运环节成为氢能大规模应用的重点突破环节。因此,国家政策也积极引导企业加强氢气储运关键材料和新型技术的攻关。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发布《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鼓励提高高压气态储运效率,加快降低储运成本,有效提升高压气态储运商业化水平。2022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发布《原材料工业“三品”实施方案》,提出支持鼓励储氢材料等关键基础材料研发和产业化。氢气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其储运过程中存在众多有待攻克的难点,储氢材料就是其中的重要部分。氢的原子半径非常小,氢气能穿过大部分肉眼看不到的微孔,在高温、高压下,氢气甚至可以穿过很厚的钢板;并且氢气非常活泼,稳定性极差,泄露后易发生燃烧和爆炸。因此,储氢材料是关系到氢气储运安全的关键所在,也是影响氢能市场进一步拓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我国氢气储运材料以及相关技术的研发都将加快推进,高压气态储氢作为目前国内最主要的氢气储运方式,其发展空间广阔。三、中国高压气态储氢发展现状在当前的能源科技领域,随着对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追求日益加深,氢能源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能源形式,受到了广泛关注。高压储气瓶以其高效、安全、可靠的特性,在车载移动式输氢领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随着氢气储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步扩大,对高压储气瓶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在氢能源产业链中,高压储气瓶作为储存和运输氢气的核心设备,其市场规模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个车载移动式输氢市场的繁荣程度。在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下,我国氢能领域的研究持续推进,氢气需求加速释放,带动产业链各环节都火热发展。目前,车载移动式输氢是氢气储运环节的主流方式,随着氢气需求增长,氢储运市场持续扩容,车载移动式输氢市场需求增多,继而推动其核心设备需求增多。2022年,我国高压储氢瓶市场规模达到68.9亿元,2023年突破100亿元,市场规模迅速扩容。由于氢气的特殊性质,出于安全的考虑以及技术的限制,我国氢能产业呈现出区域化特点,大部分氢气就近消纳,市场半径短。并且,氢储运占氢气总成本的30%-40%,企业出于降本的诉求,也缩短市场半径。不过,在政策和市场的双向驱动下,将有更多的企业和资本涌入氢能领域,进行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和市场推广,高压储氢瓶是氢储运环节的重点领域。随着高压储氢瓶相关技术的不断优化升级,氢气可输送半径延长,市场需求将加速释放,继而进一步提升高压储氢瓶市场规模,2025年高压储氢瓶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70亿元。2021-2025年中国高压储氢瓶市场规模由于氢气的特殊性质,出于安全的考虑以及技术的限制,我国氢能产业呈现出区域化特点,大部分氢气就近消纳,市场半径短。并且,氢储运占氢气总成本的30%-40%,企业出于降本的诉求,也缩短市场半径。不过,在政策和市场的双向驱动下,将有更多的企业和资本涌入氢能领域,进行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和市场推广,高压储氢瓶是氢储运环节的重点领域。随着高压储氢瓶相关技术的不断优化升级,氢气可输送半径延长,市场需求将加速释放,继而进一步提升高压储氢瓶市场规模,2025年高压储氢瓶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70亿元。2021-2025年中国高压储氢瓶市场规模四、中国高压气态储氢重点企业分析斯林达安科是我国排名前五的车载储氢瓶产销企业,其车用类氢气瓶产品主要分为车用氢气铝合金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和车用氢气塑料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每种气瓶又分为多种型号,以满足不同的储氢容量需求。2007年,斯林达安科承接“十一五86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成功开发、研制出氢能源汽车瓶,即车用氢气铝合金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在现代交通领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项目”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使我国高压储氢容器制造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2015年,斯林达安科启动TypeⅣLPG项目,随后有序推进相关研发,成为我国首家通过车用IV型储氢瓶“三新”技术评审、获得型式试验报告以及特种设备制造许可的气瓶制造厂。目前,斯林达安科的铝全缠氢气瓶分为十几种型号,每种型号的水容积、外径、长度以及储氢量等参数都有所不同。其中,CHG3-526-385-35/S/A储氢量最高可达9.2kg,主要应用在卡车市场;CHG3-259-28-35T/A的储氢量最小,为0.7kg,主要应用在观光车市场。斯林达安科氢气Ⅳ型瓶的储氢量分为2.6kg、5.7kg和16kg三种型号,应用在乘用车、巴士和卡车市场。斯林达安科车用类氢气瓶产品参数目前,斯林达安科的铝全缠氢气瓶分为十几种型号,每种型号的水容积、外径、长度以及储氢量等参数都有所不同。其中,CHG3-526-385-35/S/A储氢量最高可达9.2kg,主要应用在卡车市场;CHG3-259-28-35T/A的储氢量最小,为0.7kg,主要应用在观光车市场。斯林达安科氢气Ⅳ型瓶的储氢量分为2.6kg、5.7kg和16kg三种型号,应用在乘用车、巴士和卡车市场。斯林达安科车用类氢气瓶产品参数五、高压气态储氢行业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受到了广泛关注。长期以来,我国高压气态储氢行业的部分核心设备材料依赖进口,这不仅增加了成本,也制约了产业的发展速度。因此,加快核心设备材料国产化替代,成为推动高压气态储氢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同时,高压气态储氢技术作为氢能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其应用领域正不断拓展,不仅应用于氢能源汽车领域,还将逐渐拓展到电力、工业等领域,以满足日益多样化的能源需求。此外,在氢能产业链中,储运环节的成本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氢气储运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氢能应用的经济性和普及度。因此,降低氢气储运成本成为了行业内的共识和努力方向。高压气态储氢行业通过技术创新、优化布局和政策支持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氢气的储运成本,提高氢能应用的经济性和普及度,为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中国高压气态储氢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受到了广泛关注。长期以来,我国高压气态储氢行业的部分核心设备材料依赖进口,这不仅增加了成本,也制约了产业的发展速度。因此,加快核心设备材料国产化替代,成为推动高压气态储氢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同时,高压气态储氢技术作为氢能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其应用领域正不断拓展,不仅应用于氢能源汽车领域,还将逐渐拓展到电力、工业等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