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地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带答案】_第1页
石家庄地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带答案】_第2页
石家庄地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带答案】_第3页
石家庄地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带答案】_第4页
石家庄地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生物一、单项选择题(每个2分,共40分。把所选最佳答案字母符号填写在答题纸上)1.学校五一要开运动会,餐厅列出采购菜单。你认为如果膳食中不搭配哪种食物会造成同学在运动会场上头晕无力()A.蔬菜水果类 B.肉类 C.谷类 D.奶和奶制品类【答案】C【解析】【分析】食物中含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水等六大类营养物质,它们各具有一定的作用。【详解】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约70%)主要来自糖类。蔬菜水果类含维生素,肉类主要含蛋白质和脂肪,谷类主要含糖类,奶和奶制品类主要含蛋白质,因此如果膳食中不搭配谷类食物会造成同学在运动会场上头晕无力,因此ABD不符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2.某同学不喜欢吃粗粮,口角发炎,另一同学牙龈经常出血。他们分别缺乏()A.维生素C、维生素B1 B.维生素B2、维生素B1C.维生素B1、维生素B2 D.维生素B2、维生素C【答案】D【解析】【分析】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详解】B族的维生素有很多种,在粗粮或粮食的麸皮中含量丰富,如果不喜欢吃粗粮,会因缺乏B族维生素而引起相应的疾病,如口角发炎,俗称烂嘴角,是缺乏维生素B2造成的;缺乏维生素B1易患脚气病等,牙龈经常出血是缺乏维生素C造成的,因此ABC错误,D正确。故选D。3.胃的主要功能是()A.消化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B.消化脂肪C.暂时贮存食物和初步消化蛋白质 D.消化糖类【答案】C【解析】【分析】胃的功能是和结构特点相适应的。【详解】在消化道内,胃呈囊状,具有较大的伸展性,成年人的胃能容纳2升左右的食物。胃内有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所以胃的功能有两个:贮存食物;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点睛】胃的功能可结合着胃的结构特点理解掌握,难度较小。4.鸡蛋中含有大量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在消化道内完全消化后的产物是()A.葡萄糖 B.二氧化碳和水 C.氨基酸 D.脂肪酸和甘油【答案】C【解析】【分析】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如图:据此解答。【详解】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即鸡蛋中含有大量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在消化道内完全消化后的产物是氨基酸。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5.肝炎的病人害怕吃油腻的食物,原因是()A.唾液分泌过少 B.胃液分泌过少C.胆汁分泌过少 D.肠液分泌过少【答案】C【解析】【分析】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分泌胆汁。【详解】肝脏能分泌胆汁,胆汁里面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起乳化作用,能将比较大的脂肪颗粒乳化成比较小的脂肪微粒。患肝炎的人胆汁的分泌量减少,将直接影响脂肪的消化,所以肝炎病人怕吃油腻的食物,因此ABD错误,C正确。故选C。6.葡萄糖进入人体后()A.全部合成脂肪,贮存备用B.被重新组合成蛋白质C.大部分在细胞内分解而释放能量,供人体各种活动利用,多余的部分贮存备用D.作为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的原料【答案】C【解析】【分析】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青少年是长身体的重要阶段,应该多吃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人体内的大部分脂肪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属于贮备能源物质。【详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因此,葡萄糖进入人体后,大部分在细胞内被分解并释放能量,供人体各种生命活动利用,多余的部分则转变成多糖和脂肪贮存备用,C正确。故选C。7.营养学对食品有科学的分类,其中绿色食品指的是()A.野生动物食品 B.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 C.绿颜色的食品 D.野生植物食品【答案】B【解析】【分析】产自良好生态环境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统称为绿色食品。【详解】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条件下种植、养殖,施用有机肥料,不用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在标准环境、生产技术、卫生标准下加工生产,经权威机构认定并使用专门标志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绿色食品从生产、加工、包装到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都避免有害物质的侵染,野生动物食品、绿颜色的食品、野生植物食品不符合绿色食品的概念,因此ACD错误,B正确。故选B8.下列食物吃了后,最可能引起食物中毒的是()A.发芽马铃薯 B.发芽的蚕豆 C.发芽的花生 D.煮熟的河豚鱼【答案】A【解析】【分析】食物中毒通常指吃了含有有毒物质或变质的食物后,感觉肠胃不舒服,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特点是共同进餐的人常常出现相同的症状;可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详解】A.马铃薯中含有龙葵素,它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生物碱,平时马铃薯中含量极微,一旦马铃薯发芽,芽眼、芽根和变绿、溃烂的地方龙葵素的含量急剧增高。因此,食用发芽的马铃薯最可能引起食物中毒,A正确。BC.发芽的蚕豆和发芽的花生豆是可以食用的,不会引起食物中毒,BC错误。D.河豚,古名肺鱼,俗语称气泡鱼。宰杀河豚鱼是一道非常繁琐的程序,稍有不慎,便容易引起中毒。但煮熟的河豚鱼,通常毒性大大降低,不会引起食物中毒,D错误。

故选A。9.血液分层后,呈淡黄色的透明液体是()A.血小板 B.红细胞 C.血浆 D.白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详解】加入抗凝剂的血液会出现分层现象,如图所示:血液分层后,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上层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是血浆,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约占91%——92%),还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下层为红细胞,在两层交界处,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血小板和白细胞。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血液的组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血液加入抗凝剂后出现的分层现象。10.一次失血超过体内血量的多少就会有生命危险()A.5% B.20% C.30% D.40%【答案】C【解析】【分析】人体的血量要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保证人体的健康。【详解】血液的总量约占体重的7%~8%,如果一个正常成人体重60千克,其血液量约为4200~4800毫升。一个成年人失血量少于400毫升时,1次失血量不超过血液总量的10%,可以没有明显的症状,不用输血;当失血量在800-1000毫升时即20%,会出现面色、口唇苍白,皮肤出冷汗,手脚冰冷、无力,呼吸急促,脉搏快而微弱等症状,可以输血;当失血量超过1200毫升时即30%,生命就会发生危险;当失血量达到1500毫升以上即35%左右时,可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伤者会出现视物模糊、口渴、头晕、神志不清或焦躁不安,甚至昏迷等症状,必须立即输血,因此ABD错误,C正确。故选C。11.在ABO血型系统中,下面四种输血方案,最佳的是()A.O型血输给A型血患者 B.O型血输给AB型血患者C.O型血输给型B血患者 D.AB型血输给AB型血患者【答案】D【解析】【分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详解】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可见D符合题意。故选D。12.血液里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会引起()A.发炎 B.贫血 C.缺钙 D.营养不良【答案】B【解析】【分析】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再氧浓度低的地方于氧分离,这就决定了红细胞具有携带氧气的功能,人体红细胞过少或血红蛋白过少都会出现贫血现象。贫血因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品。【详解】A.人体发炎,白细胞会增多,A不符合题意。B.贫血是人体内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过少引起的,B符合题意。C.缺钙易儿童患佝偻病,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不会减少,C不符合题意。D.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少,易造成贫血,不会营养不良,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回答此题要明确红细胞的组成和功能有关知识点。13.小明患了甲流,医生建议他输液。护士在其手掌背侧轻涂擦了几下,便将一针头插入血管。请你帮忙分析一下,插入的血管是()A.静脉 B.动脉 C.毛细血管 D.主动脉【答案】A【解析】【分析】输液针刺的血管是静脉,一方面静脉是回心血管,血流缓慢,不至于引起出血,另一方面有些静脉血管分布在体表,易于寻找。【详解】A.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管壁较薄、血量缓慢,有些静脉位置较浅,在体表可以看到,如手背上的一条条青筋即是静脉,易于寻找,适于针刺输液,A符合题意。BCD.动脉具有管壁厚,分布深,血流速度快等特点;毛细血管具有管径窄等特点,不适合针头插入,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4.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循环流动。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共同规律是()A.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室B.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C.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D.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答案】D【解析】【分析】血液循环途径:【详解】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所以,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规律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心房,因此ABC错误,D正确。故选D。15.在下列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动脉血变成静脉血是发生在()A.体循环过程 B.肺循环过程C.血液流经心脏的时候 D.血液流经肾小球的时候【答案】A【解析】【分析】(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一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一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详解】下图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对照血液循环图可知,血液经流经组织细胞时,血液中的氧气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氧化分解有机物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血液由含氧气多的动脉血变为含氧气少的静脉血,所以动脉血变为静脉血是发生在体循环过程中的全身毛细血管网。血液流经肾小球的时候,依然还是动脉血,可见,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6.酒精对人的害处是()①对心脏、血管等有害;②使脑正常兴奋;③使脑过度兴奋或麻痹;④神经衰弱,智力减退;⑤思维活跃,增加智力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②⑤【答案】C【解析】【分析】酒精会麻痹人的神经系统,少量饮酒可以促进中枢神经兴奋,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心跳加快,出现面红耳赤现象;过量饮酒使小脑中毒,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过量饮酒会使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和视觉中枢中毒,导致说话不清、出现幻觉等现象;严重时酒精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昏睡。【详解】①酒精对心脏、血管等有害,如损害肝脏、损害心脏和血管,引起心血管病,①正确;②酒精会引起神经衰弱、智力减退等,使脑过多兴奋或麻痹,②错误;⑧酒精会麻痹人的脑神经,使行为失控,使脑过多兴奋或麻痹,③正确;④酒精会引起神经衰弱、智力减退等,④正确;⑤酒精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昏睡,⑤错误。故选C。17.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大大增加呼吸功能,其根本原因是()A.胸廓扩张的范围加大 B.呼吸深度增加C.胸围差加大 D.呼吸肌收缩力增加【答案】D【解析】【详解】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呼吸肌收缩力增强,这样可以大大增加呼吸功能。18.吸烟首先伤害的人体结构是()A.肺 B.呼吸道黏膜 C.心脏 D.血液【答案】B【解析】【分析】烟草燃烧时,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这些物质会使吸烟者和被动吸烟者的呼吸系统受到不良刺激,抑制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的黏膜上纤毛的运动,使痰液不能及时排出,降低呼吸道的净化作用。【详解】烟草燃烧时,烟雾中含有许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会使吸烟者和被动吸烟者的呼吸系统受到不良刺激,抑制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的黏膜上纤毛的运动,使痰液不能及时排出,降低呼吸道的净化作用,使呼吸道容易受病菌侵袭而患气管炎、支气管炎等疾病。有害物质到达肺内后,还能诱发肺的疾病。据统计,慢性气管炎,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吸烟者比不吸烟者高。因此ACD错误,B正确。故选B。19.成年人每天形成的尿液只有原尿的百分之一左右,这种重吸收作用发生在()A.肾小管 B.肾小囊 C.输尿管 D.肾小球【答案】A【解析】【分析】人体一天能形成原尿约150升左右,但形成的尿液却只有1.5升左右,这主要是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详解】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会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其他物质如水、无机盐和尿素经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成年人每天形成的尿液只有原尿的百分之一左右,这种重吸收作用发生在肾小管。故选:A。【点睛】尿的形成过程是考查的重点,复习时应注意。20.正常情况下,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能检测到的物质是A.尿素 B.葡萄糖C.大分子蛋白质 D.血细胞【答案】A【解析】【分析】在形成尿液的过程中,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作用,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能进入肾小囊腔中,而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重新吸收。因此,血浆、原尿、尿液的成分对比如下:【详解】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在形成原尿时,由于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大分子的蛋白质、血细胞没有被滤过,其他小分子物质过滤到肾小囊腔里形成原尿。原尿在经过肾小管时,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把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三者的成分如下表:从表中很明显可以看出三者共有的物质是:水、无机盐、尿素故选A。【点睛】理解掌握血浆、原尿、尿液三种液体成分的区别与联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二、综合题21.以下人体部分结构、生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大写字母表示生理过程,小写字母表示物质,数字表示结构)(1)甲图中,过程A是通过______实现的。消化道中,参与淀粉消化的消化液有______(2)摄入的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______。吸收后的物质c要到达脑部,需经过乙图中相关血管的先后顺序是______(用序号和箭头表示)。当结构5舒张时,4所处的状态是______。(3)中学生饮食营养状况不均衡导致有些学生缺钙严重,“学生饮用奶”富含的______可以促进钙的吸收。(4)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房连着______静脉。肺动脉与______心室相连。同侧心房和心室之间的房室瓣具有防止血液______的作用(5)人体剧烈运动时。心率明显加快。原因是______。(6)丙图中的液体e与d相比,e中成分的明显变化是____。形成液体f的基本结构是____。(7)尿液是健康的“晴雨表”,李大爷在体检时发现,尿液中出现了蛋白质,那么他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很可能在______。假如李大爷是患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其化验结果中,你认为会高于正常值的是______。如果李大爷不小心受伤,出现血流不止的现象,这可能和化验单中______含量偏低有关。(8)炎热的夏季,人的饮水量增加,但是排尿量并没有显著增加,有时甚至比冬天还少,原因是部分水以______的形式排出体外。(9)请从上面的图示中,列举两个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例子:______,______。【答案】(1)①.呼吸运动②.唾液、肠液、胰液(2)①.小肠②.9→2→3→1③.收缩(3)维生素D(4)①.肺②.右③.倒流(5)剧烈运动时,骨骼肌消耗更多氧气,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心率加快,使心脏在单位时间内输出的血量增加。有利于为骨骼肌提供更多的氧气,同时带走更多的二氧化碳,血液循环的速度加快,心率也就加快(6)①.葡萄糖、尿素、水、无机盐减少了②.肾单位(7)①.肾小球②.白细胞③.血小板(8)汗液(9)①.毛细血管数量多,分布广,增加了物质交换的面积②.肾单位的数量多,增加了血液净化的面积。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了吸收面积【解析】【分析】观图可知:甲图中A表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表示组织里的气体交换,a是二氧化碳、b是氧气、c是葡萄糖。乙图中1是主动脉、2是肺动脉、3是肺静脉、4是左心房、5是左心室、6是上腔静脉、7是右心房、8是右心室、9是下腔静脉。丙图中d是动脉血、e是静脉血、f是尿液。【小问1详解】A表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依靠呼吸运动来实现;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所以消化道中,参与淀粉消化的消化液有唾液、肠液、胰液。【小问2详解】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进,因此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吸收后的物质c葡萄糖到达脑部,经过的路线是: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脑部,即需经过乙图中相关血管的先后顺序是9下腔静脉→2肺动脉→3肺静脉→1主动脉;当5左心室舒张时,4左心房收缩,房室瓣打开,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但心房和心室同时舒张时,外周血液进入心脏,此时是心房和心室的同时舒张。【小问3详解】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小问4详解】心脏的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连着肺静脉。肺动脉与右心室相连。同侧心房和心室之间的房室瓣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保证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小问5详解】人在运动状态下,肌肉收缩消耗的能量多,能量是由有机物与氧结合分解释放的;细胞中的有机物、氧是由血液输送的;这样血液向细胞中输送的有机物和氧的量就增多;血液循环的速度加快,心率也就加快。【小问6详解】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所以当肾动脉血浆中的尿素随血液由入球小动脉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又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而剩下的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丙图中的液体e静脉血与d动脉血相比,e静脉血中成分的明显变化是氧气、尿素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形成液体f尿液的基本结构是肾单位。【小问7详解】李大爷在体检时发现,尿液中出现了蛋白质,那么他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很可能在肾小球。白细胞有防御和保护的功能,人体有炎症时,它的数量会增多来保护人体。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如果李大爷不小心受伤,出现血流不止的现象,这可能和化验单中血小板含量偏低有关。【小问8详解】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炎热的夏季,人的饮水量增加,但是排尿量并没有显著增加,有时甚至比冬天还少,原因是部分水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体外。【小问9详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例子:如毛细血管数量多,分布广,增大了物质交换的面积;肾单位的数量多,增加就血液净化的面积;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襲和小肠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