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4∕T 0049-2010 无公害食品 春小麦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DB54∕T 0049-2010 无公害食品 春小麦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DB54∕T 0049-2010 无公害食品 春小麦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DB54∕T 0049-2010 无公害食品 春小麦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DB54∕T 0049-2010 无公害食品 春小麦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DB54/T0049—2010无公害食品春小麦生产技术规程西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675DB54/T0049—2010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西藏自治区农牧厅提出并归口。DB54/T0049—2010无公害食品春小麦生产技术规程案记录的技术措施。本标准适用于西藏自治区无公害春小麦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5301无公害食品麦类及面粉NY5332无公害食品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条件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有毒有害物质控制在标准规定限量范围之内的小麦。发创造有利条件,诱发野燕麦等杂草种子大量出苗,待长出2片~3片叶子时深耕,迫使出苗的杂草翻入土中闷死后播种的一种农艺措施。亩66.67平方米为1亩。DB54/T0049—2010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5332的要求。5.1前茬芽率≥87%,种子含水量≤13%。种子包衣应符合GB15671的要求。用20%卫福按种子重量的0.3%,兑水1kg进行包衣;或用立克秀按种子重量的0.2%,兑水1kg,传病害。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1kg,掺拌细砂土10kg,均匀撒在地表后耕翻;或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DB54/T0049—201080%的敌百虫可湿性粉剂,用80g~100g水溶化后和菜籽饼70kg~100kg拌匀,于傍晚撒在幼苗根的5.2.3.3.2燕麦草药剂防治5.2.4整地壤含水量15%~18%。5.2.5.1施肥原则按照NY/T496的要求,施用的有机肥应达到附录A中的无害化卫生要求。选用质量合格的肥料,增施有机肥),不能施用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和污泥及未经腐熟和重金属超标的有机肥。根据土壤肥5.2.5.2施肥量和产量指标而定。一般亩施底肥有机肥1500kg~2000kg,磷酸二铵10kg~15kg,尿素5kg~10kg。当春季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5℃,地表解冻5cm~6cm时即可播种。拉萨、山南以3月底~4月初为宜;日喀则等地4月初为宜。采用机械播种。5.3.3播种深度播种深度以5cm~7cm为宜。5.3.4播种量每亩播种量14kg左右。5.3.5播量调试播种量确定后进行场内播量调试和播种机单口流量调试。正式播种前进行田间播量校正。播种机行距调为15cm,单行下种量每米60粒~80粒。DB54/T0049—2010结合农田灌水,因土因苗进行追肥,提倡测土配方施肥。一般追肥时期以头水为宜,每亩追施尿素7.5kg。拔节期,每亩追施尿素5kg~7.5kg,对表现差的地块,在孕穗期每亩追施尿素小麦在四叶一心期进行第一次田间中耕松土,灭除田间杂草;在拔节前进行第二次中耕锄草;在小麦拔节后期对野燕麦草、野油菜等大株杂草,及时拔出,生长期间严格控制野燕麦草等杂草的生长。低病虫源数量。对小麦生育后期出现的黑穗病等,应及时拔除,对病株深埋,控制病源,严防再度传染。DB54/T0049—20106.5物理防治6.6化学防治化学防治使用的农药品种及方法见附录C、参见附录E。7收获与贮藏7.1收获时期在籽粒腊熟末期适时收获。7.2收获方法7.2.1机械收获采用机械分段收获或联合收割机一次收获。分段收获:先用割晒机将小麦割倒后人工扎捆,在田间或运回晒场将穗部朝上码垛。割茬高度为7.2.2人工收割人工收割要减少断穗,落粒,并要捆好、穗部朝上码好垛。当子粒含水量下降到18%以下时,及时脱粒。7.3清洁田园7.4脱粒包装提倡脱粒机脱粒。禁止在公路、沥青路面及粉尘污染严重的地方脱粒、晒谷。脱粒后8运输贮藏8.1运输8.2贮藏卫生安全的规定。8.3产品质量生产的小麦产品质量应符合NY5301的要求。DB54/T0049—20109.1建立田间生产技术档案。DB54/T0049—2010(规范性附录)小麦有机肥卫生标准小麦生产上使用的有机肥应达到表A.1的要求。表A.1小麦有机肥卫生标准卫生标准及要求高温堆肥堆肥温度最高堆温达60℃~66℃,持续6d~7d蛔虫卵死亡率96%~100%粪大肠菌值10-1~10-2苍蝇有效地控制苍蝇孳生,肥堆周围没有活的蛆、蛹或新羽化的成蝇沼气发酵肥密封储存期30d以上高温沼气发酵温度(63±2)℃持续2d寄主虫卵沉降率96%以上血吸虫卵和钩虫卵在使用粪液中不得检出活的血吸虫卵和钩虫卵粪大肠菌值普通沼气发酵10-4,高温沼气发酵10-¹~10-2蚊子、苍蝇有效地控制蚊蝇孳生,粪液中无孑不。池的周围无活的蛆蛹或新羽化的成蝇沼气池残渣经无害化处理后方可用作农肥DB54/T0049—2010(规范性附录)禁止使用的农药DB54/T0049—2010(规范性附录)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及用药参考表小麦生产上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及用药参见表C.1。主要防治对象农药名称剂型及含量常用药量(g/次、667m²或mL/667m²)或稀释倍数施用方法每季作物最多施用次数安全间隔期d黑穗病、白秆病甲基托布津70%可湿性粉剂甲基托布津有效成分100g,加水4kg,拌100kg麦种,然后闷种6h种子包衣1三唑酮20%乳油用种子重量0.08%~0.1%拌种种子包衣1采用湿拌方法或乳油拌种时,拌匀干,以免发生药害三唑酮15%可湿性粉剂50g(白秆病发生初期防治)喷雾3卫福20%胶悬剂麦种种子包衣1立克秀2%可湿性粉剂10g~15g,加少量水调成糊状液体与10kg麦种混匀,晾干后播种种子包衣1雪霉叶枯病多菌灵50%粉剂喷雾粉锈宁20%乳油喷雾甲基托布津70%可湿性粉剂喷雾黄条花叶病锈病自苗期与成株期菌可发病。可通过汁液摩擦传染,传毒介体为瘿螨。严格检疫,控制带病种子传播。主要防治卷叶瘿螨三唑酮20%乳油喷雾蚜虫抗蚜威50%可湿性粉剂喷雾3氯氰菊脂10%乳油喷雾3保德2.5%乳油喷雾3吡虫啉(大功臣)10%可湿性粉剂喷雾3DB54/T0049—2010主要防治对象农药名称剂型及含量常用药量(g/次、667m²或mL/667m²)或稀释倍数施用方法每季作物最多施用次数安全间隔期d蓟马吡虫啉(大功臣)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喷雾3保德2.5%乳油喷雾3小麦卷叶瘿螨三氯杀螨醇50%乳油40mL~75mL喷雾3杀虫双25%水剂喷雾1乐斯本48%乳油50mL~100mL喷雾2敌敌畏80%乳油50mL~100mL喷雾2辛硫磷5%乳油撒施1溴氰菊酯2.5%乳油3000倍液喷雾小麦夜蛾溴氰菊酯2.5%乳油5000倍液喷雾敌杀死70%乳油2000倍液~3000倍液喷雾敌百虫80%可湿性粉剂喷雾西藏飞蝗氯氰菊酯4.5%乳油60mL~90mL喷雾2西藏穗螨三氯杀螨醇50%乳油1000倍液~1500倍液喷雾2乐斯本40.7%乳油70mL~100mL喷雾2三氟氯氰菊酯(功夫)2.5%乳油20mL~30mL喷雾2地老虎、金针虫辛硫磷50%乳油50%乳油100g,兑水5kg,拌麦种50kg,堆闷后播种兑水、拌细沙土后撒施地表耕翻1辛硫磷(地虫杀星)3%颗粒2.5kg~3.5kg兑水、拌细沙土后撒施地表耕翻1苦参碱1%乳油喷雾敌百虫可湿性粉剂80g~100g于傍晚撒在幼苗根的附近地面上诱杀DB54/T0049—2010(规范性附录)D.1推荐使用的春小麦品种日喀则23号、藏春951、山春1号、日喀则24号、藏春667、藏春20号、日喀则27号、日喀D.2推荐使用春小麦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D.2.1日喀则23号D.2.1.1品种来源D.2.1.2品种特征特性57g,两年区试产量变幅377kg~500kg,平均亩产377.2kg,比对照藏春6号增产18.7%,粗蛋白质12.9%、湿面筋26.3%,出粉率69.8%。该品种适应性广,丰产性好,稳产。D.2.1.3适宜推广地区适宜在海拔4100m以下农区种植。D.2.1.4栽培技术要点3月底~4月上旬播种,亩播量22.8kg;加强田间前期管理,亩施化肥30kg,追肥分蘖期施用为宜。D.2.2藏春9512004年通过西藏自治区品种评审委员会审定,定名藏春951。D.2.2.2品种特征特性实小穗20.1个,穗粒数58.7粒,千粒重50.9g~58.7D.2.2.3适宜推广地区该品种适宜在海拔3700m以下的西藏河谷农区种植。D.2.2.4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适宜在肥水条件中等地种植。拉萨地区播期以3月下旬为宜,播量12.5kg~14kg。前期肥DB54/T0049—2010D.2.3山春1号D.2.3.1品种来源该品种是用青海省农科院春麦品种青春5号作母本与西藏自治区农科所藏春22号作父本杂交,采D.2.3.2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属高产型中早熟品种,生育期135d~145d。株高95cm,穗形纺锤形。紫长芒、白颖、红蘖力强,成穗率高。品质较好,蛋白质含量11.3%,淀粉82.02%,湿面筋18.65%,赖氨酸0.41%,谷氨酸3.6%。D.2.3.3适宜推广地区适宜在海拔3800m~4000m春麦区种植。D.2.3.4栽培技术要点用为宜。D.2.4日喀则24号D.2.4.1品种来源日喀则24号是日喀则地区农科所用“8910-17”作母本,“7241”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原代号D.2.4.2品种特征特性57g。两年区试产量变幅346kg~500kg,平均亩产346.4kg,比对照藏春6号增产29.1%,粗蛋白质11.93%,湿面筋26.1%,出粉率71.35%。该品种抗锈病,丰产性较好、稳产、适应性广。D.2.4.3适宜推广地区适宜在海拔4100m以下河谷农区推广种植。D.2.4.4栽培技术要点D.2.5藏春667D.2.5.1品种来源藏春667是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1980年以日喀则12号为母本,与(天兰冰草×纽瑞)的F4代杂交,至1990年育成的春小麦中熟高产型品种,1996年通过西藏自治区新品种审定。DB54/T0049—2010全生育138d~148d,株高约105cm,穗长方形,长芒白颖、红粒,平均穗粒数42粒,平均千粒重55g,两年区试平均亩产354.3kg,比对照藏春6号增产14%。该品种大穗大粒,分蘖力强,成穗率较高,D.2.5.3适宜推广地区适宜在海拔3600m~4100m的高中肥水条件下种植。D.2.5.4栽培技术要点拉萨地区的适宜播期为3月下旬~4月初;该品种属大穗、大粒形品种,对肥水条件要求较高,苗期D.2.6藏春20号D.2.6.1品种来源藏春20号是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以冬小麦育种中间材料“761本杂交,至1996年育成的中晚熟春小麦新D.2.6.2品种特征特性平均千粒重44.6g。两年区试平均亩产338.6kg,比对照藏春6号增产51.27%。经品质化验,其粗蛋白质10.56%,湿面筋含量23.19%。D.2.6.3适宜推广地区该品种适宜在海拔4100m以下河谷农区中等肥水条件下种植。D.2.6.4栽培技术要点适于中高水肥种植,每亩播量15kg;每亩施用化肥总量30kg~35kg;基肥和追肥一般按2:1的比D.2.7日喀则27号D.2.7.1品种来源D.2.7.2品种特征特性两年区试产量变幅351kg~550kg,平均亩产351.6kg,比对照藏春6号增产21.9%,粗蛋白质13.38%,湿面筋30.7%,出粉率71.12%。该品种抗倒抗病能力较强,适应性广。D.2.7.3适宜推广地区适宜在海拔4100m以下中等水肥地种植。DB54/T0049—2010D.2.7.4栽培技术要点D.2.8日喀则28号D.2.8.1品种来源日喀则28号是日喀则地区农科所于1992年从墨西哥国际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