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J∕T 1833-2016 半导体分立器件 3DK103型NPN硅小功率开关晶体管详细规范_第1页
SJ∕T 1833-2016 半导体分立器件 3DK103型NPN硅小功率开关晶体管详细规范_第2页
SJ∕T 1833-2016 半导体分立器件 3DK103型NPN硅小功率开关晶体管详细规范_第3页
SJ∕T 1833-2016 半导体分立器件 3DK103型NPN硅小功率开关晶体管详细规范_第4页
SJ∕T 1833-2016 半导体分立器件 3DK103型NPN硅小功率开关晶体管详细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31.080.30SemiconductordiscretDetailspecificationforsiliconNPNlowpowerswitchingtransistor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ISJ/T1833—2016本规范代替SJ/T1833—1981。与SJ/T1833—1981相比,本规范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本规范外形尺寸、测试方法、试验方法引用相应的现行国家标准。——原标准开关参数——原标准开关参数ts(载流子贮存时间)和tr(下降时间)在本规范中合并为to(关断时间),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规范由全国半导体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规范起草单位:石家庄大林石无二电子有限公司。本规范主要起草人:赵滨、宋凤领、吕瑞芹。SJ/T1833—20161SJ/T1833—2016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评定器件质量的根据:GB/T4589.1—2006《半导体器件第10部分: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总规范》GB/T12560—1999《半导体器件分立器件分规范》半导体分立器件3DK103型NPN硅少功率开关督详细规范1外形尺寸外形符合GB/T7581-1087《半导体分立器件外形尺寸》中A3-01B型的规定。0M1.发射极2.基极3.集电极2简略说明开关用双极型晶体管半导体材料:徒封装:金属封装(空腔应用:各种电路中作开关及高频放大与振荡用。3质量评定类别IⅡ类参考数据=25℃)P300VCBo=20V(3DK103AVCBo=40V(3DK103B)VCBo=60V(3DK103C)VCEo=15V(3DK103A)Vero-30V(3DK103BCEo=45区(3DK103C)ERo=4VhFE:25~180符号尺寸数值最小标称最大A4.32———4.53—4.95jKL—L2SJ/T1833—20164规范性引用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423.23—2013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Q:密封GB/T4587—1994半导体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第7部分:双极型晶体管GB/T4589.1—2006半导体器件第10部分: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总规范GB/T4937—1995半导体器件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GB/T6218—1996开关用双极型晶体管空白详细规范半导体分立器件外形尺寸GB/T12560-—1999半导体器件分立器件分规范5极限值(绝对最大额定值)极限值见表1。除非另有规定,这些极限值在整个工作温度范围内适用。表1极限值章条号符号单位最小值最大值4.1工作环境温度-55℃4.2贮存温度Tatg-55℃4.3最大集电极一基极直流电压3DK103A3DK103B3DK103CVBo——V4.4最大集电极—发射极直流电压3DK103A3DK103B3DK103CVcEoV4.5最大发射极—基极直流电压VBo4V4.6最大直流集电极电流mA4.9T=25℃,不加散热片时的最大额定功率Pot一一mW4.10最高结温—℃电特性见表2。检验要求见本标准的第9章。3SJ/T1833—2016表2电特性章条号特性和条件除非另有规定,T=25℃(见GB/T4589.1—2006的4.1)符号单位试验分组最小值最大值正向电流传输比Vc=1V,I=30mA色标:橙蓝紫一A2b集电极-发射极饱和电压A2b基极-发射极饱和电压A2b集电极一基极截止电流A2b集电极-发射极截止电AA2b发射极-基极截止电流AA2b高温下的集电极-基极载电流A1符律频导V=1Qv,-20mA,f=100MHz导通时间关断时间fMHzA4、C2a共基极输出电容a=10V,I=0,f=5MHZG47.1器件上的标志器件上的标志包括以下几部分:——he分档色标;——质量评定类别标志Ⅱ,如3DK103AIⅡ; 制造厂商标4SJ/T1833—20167.2包装盒上的标志——制造厂联系方式。8订货资料——产品型号和分档标志,如3DK103A;——质量评定类别标志Ⅱ,如3DK103AⅡ;9试验条件和检验要求试验条件和检验要求按表3~表5的规定。本章中,LTPD抽样引自GB/T12560—1999。5检验或试验符号引用标准除非另有规定,T=25℃±5℃(见GB/T4589.1—2006的4.1)极限值单位LTPD最小值最大值A1分组外部目检GB/T4589.1—20064.3.1.1—标志清晰,表面无机械损伤、破损5A2a分组不工作器件集电极—基极截止电流正向电流传输比GB/T4587—1994IV,1,2.1GB/T4587—1994I=0,a=10VVe=1V,I=30mA短路:Icn≥10μA开路:he≤5A2b分组集电极—基极截止电流集电极—发射极截止电流发射极一基极截止电流正向电流传输比基极—发射极饱和电压集电极—发射极饱和电压IVF(satYg(satGB/T4587—1994IV,1,2.1GB/T4587—1994GB/T4587—1994IV,1,2.2GB/T4587—1994GB/T4587—1994橙黄绿橙黄绿I=0,k=10VI=0,K=10VVa=1V,I=30mA蓝I=3mA,I=30mAI=3mA,I=30mA一一5580—VV5A4分组特征频率导通时间关断时间nIV,1,13.2GB/T4587—1994Ⅲ,4,3.3.2GB/T4587—1994Ⅲ,4,3.3.2Va=10V,I=20mAf=100MHzI=3mA,I=30mAI=3mA,I=30mA———MHz6检验或试验符号引用标准除非另有规定,Tm=25℃±5℃(见GB/T4589.1—2006的4.1)最小值最大值单位B1分组尺寸GB/T4589.1—2006A、φD见第1章外形图B3分组引出弯曲(D)方法1,受试引出端数:3外加弯曲力:2.5N发现有断裂(密封弯月面器件管体之间有相对移动,均认为器件失效B4分组可焊性煌厢法润湿良好B5分组快速温度变化(D)密封a.细检漏b.粗检漏最后测试集电极一基极截止电流正向电流传输比DYaEGB/T94937—1995Ⅲ,1.2Ⅲ,7.3.6IV,1,2.1橙橙黄绿蓝紫0℃~100℃;10个循环试验Q,方法1试验,方V=1V,I=30mA0B8分组电耐久性(168h)最后测试集电极一基极截止电流正向电流传输比IV,1,2.1橙橙黄绿蓝紫一作寿命t=168h,K-0.6m,Pot=300mWV=1V,I=30mA144216注:标明(D)的试验是破坏性的(见GB/T4589.1—2006的3.6.6)。7表5C组—周期检验或试验符号引用标准除非另有规定,T=25℃±5℃(见GB/T4589.1—2006的4.1)最小值最大值单位C1分组尺寸GB/T4589.1—2006除A、Φa、ΦD之外的其余尺寸见第1章外形图C2a分组特征频率共基极输出电容fGGB/T4587—1994IV,1,13.2GB/T4587—1994IV,8.1Vc=10V,I=20mA,f=100MHzVca=10V,I=0,f=5MHz一4MHzC2b分组正向电流传输比高温下的集电极一基极截止电流GB/T4587—1994GB/T4587—1994IV,1,2.1同A2b分组正向电流传输比Tamb=125℃ C3分组引出端强度(D)拉力GB/T4937—1995受试引出端数:3外加力:5N发现有断裂(密封弯月面处的除外)、松动或引线和器件管体之间有相对移动均认为器件失效C4分组耐焊接热(D)最后测试GB/T4937—1995方法1A。周期=180d同B5分组最后测试 C6分组恒定加速度最后测试GB/T4937—1995同B5分组最后测试 C7分组稳态湿热(D)最后测试GB/T4937—199585℃±2℃,相对湿度85%±5%,时间168h同B8分组最后测试 一wC8分组电耐久性(1000h)最后测试GB/T4587—1994V,1工作寿命:t=1000h,Ve=0.6Vc,Ptot=300mW同B8分组最后测试 C9分组高温贮存(D)最后测试GB/T4937—1995Ttg=175℃,t=1000h同B8分组最后测试 CRRL分组提供C2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