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的研究进展_第1页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的研究进展_第2页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的研究进展_第3页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的研究进展_第4页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的研究进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的研究进展

摘要: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主要原因包括:生理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时间因素等。针对以上因素,提出对住院老年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知情告知、用药宣教、饮食指导、环境管理、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功能锻炼、人员培训、质量管理等干预措施来预防老年住院患者的跌倒。关键词: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防范措施因素、心理因素、时间因素等。针对以上因素,提出对住院老年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知情告知、用药宣教、饮食指导、环境管理、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功能锻炼、人员培训、质量管理等干预措施来预防老年住院患者的跌倒。关键词: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防范措施跌倒是指人体失去正常姿势,自主地跌落在地面或较低的平面上[1]。住院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受病情和治疗因素对机体功能以及身心状态的影响,以及被动适应陌生的环境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其跌倒的发生率约为社区人群的3倍,面临着较高的跌倒风险[2]。因此,防范住院患者跌倒是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评价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3]。对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已经成为我们护理领域共同探讨的热点问题。1.跌倒的原因1.1生理因素:1.1.1年龄据王惠芬等[4]调查显示患者年龄越大,发生跌倒的比例越高。据王晓媛等[5]对75例老年患者跌倒事件的调查显示,81~89岁年龄段是住院患者跌倒的高发人群,此年龄段患者活动能力明显减弱,但尚有部分行动能力,心理上不服老,容易在缺乏看护的情况下自主行动,造成跌倒。90岁及以上人群多数生活不能自理,卧床者居多,需要完全依赖他人照顾,自发性活动减少,故跌倒率下降。1.1.2性别据王柳英[6]对65例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事件的调查显示:男性跌倒的比例高于女性。这与男性患心血管疾病高于女性,以及男性的生活自理能力及适应能力较女性差有关。1.1.3各种功能的退化住院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的生理功能发生变化,其中本体感觉、前庭、视觉老化,传导神经和中枢整合能力明显降低。老年人位置觉感受器敏感性减退,也可出现平衡觉失调,如走路不协调、站立不稳,易发生跌倒[7]。1.2疾病因素1.2.1跌倒史肖春梅等[8]对189例老年人进行的平衡能力的测试中发现,有跌倒史的老年人比无跌倒史的老年人动态和静态平衡能力显著下降。据李林涛等[9]报道显示:跌倒过的老年人步态比未跌倒过的老年人步态明显不同,步态和平衡紊乱者跌倒的危险性增加3倍。因此有跌倒史的老年人更容易发生再次跌倒。1.2.2原发疾病据董联联等[10]对13例住院老人跌倒的事件分析显示:所有跌倒的老人均患有慢性疾病。据王柳英[6]对65例老年患者跌倒事件调查的显示;在跌倒病人中心脑血管疾病多见。1.3药物因素在老年患者经常服用的药物中,如镇静催眠药、抗高血压药、抗心律失常药、降血糖药、利尿药、血管扩张剂等,可增加老年人跌倒的危险性。据容根南等[11]报道应用抗高血压药物对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有严重影响。据周德定等[12]报道接受高血压治疗的病人发生跌倒概率是其他人的2倍。据张彩华等[13]调查显示52.63%跌倒发生在药物口服后0.5-1h内,跌倒发生率比<0.5h和>1h高,可见在药物服用时间0.5-1h患者跌倒事件发生比率高。1.4环境因素据邱定荣等[14]报道跌倒最容易发生在患者起床和上床时(47.1%),其次为如厕起身时(35.3)%。根据刘玉春等[15]对老年患者住院期间跌倒情况的统计,40例跌倒者中有37例在活动状态下发生。因此,患者对医院环境和地面设施不熟悉,如地面不平、破损、有障碍物、光线不足、浴室或楼梯缺少扶手、病床高度不适、厕所地面湿滑等环境特点是引起老年患者跌倒的重要因素。1.5心理因素老年患者心理上不服老,对自身能力估计过高、对危险性认识不足,或由于不愿意麻烦家属、护士和护工,对辅助工具多有排斥心理等心理特点增加了跌倒的危险性。1.6时间因素据王柳英[6]对65例老年患者跌倒事件的调查显示:夜间入睡后22:00-05:00发生跌倒的频率最高。此时段因老年人夜醒时间和次数增加,睡眠不连续,夜尿次数增多;护士人力资源少,只有1-2个护士值班及陪护人员均在休息状态,不能及时发现和满足患者的需要,故最易导致跌倒。2.干预措施:2.1风险评估患者入院后,采用住院病人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16]评估病人年龄、跌倒史、神经精神、视听平衡功能、患病、肢体、使用药物情况及不适症状8个项目,共23项内容。评分越高,其跌倒的危险性越高。采用姜玉等设计的老年跌倒相关平衡能力测试量表[17],分别从静态情况下保持平衡的能力,改变姿势的过程中保持平衡的能力,以及在走动中的步态和保持平衡的能力3个维度综合评价平衡能力大小,分值越高说明平衡能力越差,跌倒的危险性越高。采用郝燕萍等自行翻译和调试过的修订版的跌倒效能量表[18]来测定老年患者在进行更衣、沐浴、走动、购物、上下楼梯、应门等十四项日常活动时不发生跌倒的自信程度。得分越低,表示信心越不足,发生跌到的可能性越大[19]。另外,在住院过程中还应根据其病情的进展及药物的使用情况,及时进行再次评估。2.2知情告知据田婧等[20]对545例住院患者使用了预防跌倒/坠床告知书,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x2=6.13,P<0.05),说明对住院患者使用预防跌倒/坠床告知书,能增强护患双方的安全意识,减少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能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还能增加患者的心理承受力,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2.3用药宣教在临床工作中,护士不仅是药物治疗的执行者,也是用药前后的监护人[21]。尤其是当我们的服务对象是老年患者时,就更需要严格执行。因此,我们需正确指导老年人用药,对于使用可能增加医院内跌倒危险的药物,用药前做好宣教。对于服用镇静、安眠药的老年人,嘱其未完全清醒时勿下床活动;服用降压、降糖、利尿药的病人,应遵医嘱服药,注意用药后反应,缓慢改变体位。护理人员应特别重视患者用药中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口服药用药后2h左右及静脉给药后1h内的观察,做好用药指导。服用降压药患者起床应遵循“起床三步曲”,即醒后30s再起床、起床后30s再站立、站立后30s再行走,以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引起的跌倒事件的发生。2.4饮食指导据廖晓春等[22]报道显示:保证维生素D的摄入,对于防止骨质疏松以及预防跌倒后骨折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骨质疏松是老年人跌倒导致骨折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增加骨密度以及肌肉的功能,防止骨质疏松,在饮食中,老年人除了适量增加阳光照射的时间外,应适当增加维生素D和钙的摄入,进食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海产品、坚果类、豆制品等。2.5环境管理完善病房的设施,保持周围环境安全[23]。大部分的老年患者因为地面不平坦、地面湿滑、设施不适合而跌倒。因此,改善病房环境在预防患者跌倒方面也十分重要。病房应采用防滑地面材料,保持地面干燥,保洁员拖地后应设警示牌,不可去除的障碍物可选用醒目颜色予以警示;厕所、洗漱间、浴室须增设防滑垫;病房、走廊安装横向扶手厕所、浴室安装竖向抓杆,便于站起时借力;病床、轮椅的制动闸性能良好;在床头挂跌倒警示标志,时刻提醒患者和照顾者及医护人员该患者有跌倒风险,防止跌倒。调整床的高度,病床加装床档,教会患者及陪护使用床档的方法,创造安全的病房环境。2.6心理干预对于不愿求助的老年患者,需进行有效的沟通教育,让其认识自身的生理变化、认识跌倒的危险性,以提高老年患者的自我防范意识、掌握预见性的自我护理方式。老年患者因内在及外在因素,常产生焦虑、沮丧、自卑等负性心理。因此,需通过直接询问病人或间接询问家属的方式,全面了解病人的病情及心理变化,针对其不良心理状态,护士要耐心做好安慰、解释工作,心理上给予疏导、支持、鼓励、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心,在学会自我保护的前提下,适当活动,预防跌倒的发生。2.7健康教育据孙苗芳等[24]对200位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知识、态度与行为调查显示:高龄、文化程度低、独居及有跌倒史的老人预防跌倒的知识与行为与其他组的差异性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因此,对这部分老人更应加强对其预防跌倒知识及措施的教育。据何华英报道[25]依据跌倒危险度评估情况进行个体化授课的健康教育方式对预防老年人跌倒有显著效果。健康教育的时间为每次20min,频率为每周1次。健康教育内容有跌倒的常见原因、常见地点、时间、预防措施、跌倒后如何处理等。2.8功能锻炼有规律的锻炼有利于防止跌倒,运动形式及内容应适合老年人的特点,并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运动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如散步、慢跑、各种形式的体操及太极拳等,运动强度掌握在使心率波动在最大的50%-70%为宜[26]。2.9人员培训据朱晨茜等[27]对115临床一线护士调查研究显示:对护士进行系统的跌倒知识培训,加强其对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认知,能有效预防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不良事件。王锦玲等[28]对95名陪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显示:陪护人员对老年患者跌倒风险的认知存在缺陷,尤其在疾病情况、服药、心理及精神状况3个方面对跌倒影响的了解程度较低。因此,加强对陪护人员(家属和护工)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对患者跌倒风险的认知,充分掌握患者疾病、服药、心理与精神状况及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能有效预防老年患者的跌倒的发生。2.10质量管理加强医院管理、完善各项制度至关重要[29]。据陈巧玲等[30]报道使用“1+3”质量管理模式防范患者跌倒,即发现一个问题就要寻找一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完善一套制度和流程、分享一群人,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此质量管理模式在防范住院患者跌倒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使跌倒的发生率一年内下降了54.5%,且跌倒严重损伤率由33.0%下降到17.0%。3.小结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年住院患者日益增多,高龄患者的比例也日趋上升。由于老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身体各器官逐年退化、反应能力日益衰退、认知功能减退以及感觉反应能力不佳,容易发生跌倒。住院患者跌倒给患者、家属以及照护者带来严重的伤害。跌倒不但损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增加医疗机构的补救成本,还影响到对医院护理服务质量的评价。跌倒的护理重在预防,因此,探索老年患者跌倒原因及防范措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深远意义。参考文献1.尤黎明.老年护理学.北京:北京医学大学出版社,2007:28.2.成磊,胡雁.住院患者跌倒的预防措施.上海护理,2013,13(1):89-93.3.程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的探讨[J].上海护理,2007,7(3):21-23.4.王惠芬,李宇红.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A):29-30.5.王晓媛,侯惠如,杨丽,等.75例老年患者医院内跌倒事件的分析与护理对策.护理管理杂志,2011,11(4):290-291.6.王柳英.住院老年病人跌倒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全科护理,2009,7(12):3239-3240.7.蔡秋玲,黄峭,邹冬梅.探讨老年患者跌倒因素与对策.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3):76-77.8.肖春梅,李阳,党繁义.老年人跌倒与平衡能力下降的相关测试指标[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18(8):457-459.9.李林涛,王声涌.老年跌倒的疾病负担与危险因素[J].中华流行病学杂,2001,22(4):262-264.10.董联联,杨师萍.住院老年病人跌倒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内蒙古中医药,2010,13:143-144.11.容根南,金雪梅,顾燕萍,等.抗高血压药物对老年患者跌倒的影响.上海护理,2010,10(4):9-12.12.周德定,李延红,卢伟.社区老年人跌倒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7,24(1):87-90.13.张彩华,朱宏霞,瞿杨,等.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对老年患者跌倒的影响及护理措施.上海护理,2009,9(6):5-7.14.邱定荣,张广清.17例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现代临床护理,2009,8(4):14-16.15.刘玉春,赵玉香.住院老年人跌倒的预防教育[J].现代护理,2006,12(2):99-100.16.姚丽文,侯黎莉.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与评估表的建立[J].上海护理,2005,5(3):1-3.17.姜玉,夏庆华.老年跌倒相关平衡能力测试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011,38(4):672-674.18.郝燕萍,刘雪琴.修订版映倒效能量表在我国老年人群中的测试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19-21.19.周君桂,李亚洁.老年病人跌倒危险评估方法及评定量表研究概况[J].护理学报,2008,15(12):11-13.20.田婧,段燕.住院患者预防跌倒/坠床告知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中国民康医学,2010,22(21):2818-2819.21.徐津.临床用药中护士的作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1):1546.22.廖晓春,廖淑梅.老年人跌倒的评估及预防干预[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2):64-65.23.沈泉妹,贾亚平,柳佳.持续质量改进在神经外科病人高危跌倒护理干预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8,22(4):1019.24.孙苗芳,黄家懿.老年病人预防跌倒知识、态度与行为调查.护理研究,2009,23(1)115-117.25.何华英,王芸,张红英.跌倒危险度评分表在中老年住院病人中的应用.护理研究,2009,23(11):2856-2857.26.苏海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