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转变代工厂策略和硕受宠富士康失意_第1页
苹果转变代工厂策略和硕受宠富士康失意_第2页
苹果转变代工厂策略和硕受宠富士康失意_第3页
苹果转变代工厂策略和硕受宠富士康失意_第4页
苹果转变代工厂策略和硕受宠富士康失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苹果转变代工厂策略和硕受宠富士康失意

《lT时代周刊》记者/陈逸辰(发自北京)人力成本不断飙升,而和硕又以低价抢单,对在产业链末端渐失话语权的富士康来说,寻求代工以外的生存路径,显得十分迫切苹果另结新欢,将众多订单转移到富士康竞争对手和硕的消息,再次震痛了富士康紧绷的神经。目前,苹果正在寻求新的代工厂合作商,以减小对于富士康的依赖,并希望进一步缩小代工成本。有消息人士对《IT时代周刊》透露,同为台湾代工企业的和硕,近期以低价获得了苹果廉价iPhone的订单,再加上和硕此前获得的iPhone4S和iPadMini订单,将直接对富士康营收产生重大影响。数据显示,富士康今年第一季度营收遭遇10多年来最大降幅,同比下滑19%,至8090亿新台币。与此同时,和硕的营收却增长了31%,至1952.7亿新台币,这一此消彼长的状况,反映出各自的失意与得意。和硕此前曾表示,正力求在下半年将其在中国大陆的10万员工队伍扩容400/0,以配合新产品的推出,业界认为此举主要为了承接廉价iPhone订单。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富士康今年早些时候暂停了其在中国大陆数家工厂的招聘,原因是苹果iPhone5生产减速。一方面是来自苹果的订单逐步减少;另一方面正在走下神坛的苹果,也让富士康看到了危机。研究公司Cartner的分析人员王菊梅说:“富士康意识到,苹果的光环已大不如前,开拓苹果业务以外的业务十分有必要。”代工厂新政苹果的电子产品在全球受到追捧,而支撑在其产品长长的产业链上,代工厂处于最末端的组装环节,虽然关系到产品品质的优劣,但地位却十分低下。对于苹果来说,以极少的成本将产品交给中国的代工厂进行组装,是其取得巨额利润与品牌实力的重要一环。据《福布斯》杂志网络版披露,在苹果产品的价值组成中,中国代工厂的价值仅占了1.8%-2%,而韩国凭借三星、LG供应的内存、处理器等关键零组件,分别在iPhone、i—Pad上轻松赚取4.7%、7%的利润。柏克莱研究员林登分析指出,虽然苹果将所有“硬”工作都外包,让亚洲国家去做,但真正高附加价值的产品设计、软件研发、产品管理、营销以及其他高薪工作都留在美国。以一台售价近600美元的iPhone手机为例,中国代工厂仅[来自WwW.lw5u.Com]能获得6.54美元的回报,与近600美元的售价相比,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事实上,正是中国代工厂这不到2%微乎其微的价值,让苹果以接近于竞争对手,攫取了比如黑莓、惠普、三星等的产品价格高得多的巨大利润,从而成就了苹果辉煌的业绩神话。来自彭博社的一份苹果与富士康利润率对比图表显示,苹果的利润率从2007年i—Phone发布时的15.4%上涨至2011年的30.8%,而同期代工厂富士康的利润率从2007年的2.7%下降至1.5%。苹果在4年之中利润率上涨2倍,而富士康的利润率则不断下滑。也就是说,苹果产品的畅销,并未给中国代工厂带来同步的利润增长,反而是越来越少。然而,即便是在代工成本微乎其微的情况下,苹果依然希望能够在中国地区找到新的代工企业,以进一步降低代工[来自wwW.lw5U.com]成本,并减小对富士康的依赖。尽管富士康一度是iPad和早期款式i—Phone的唯一组装企业,其与苹果之间的关系由此产生而成。但是,富士康试图把中国大陆工人的薪金上涨及其制造业务迁至中国内陆省份的部分成本转嫁给苹果。据台北一名分析师介绍,和硕开始“在价格上展开激烈竞争,以赢得相对于鸿海的优势”。和硕的新订单一年前,富士康在承接苹果订单方面遭遇有力竞争还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富士康作为iPad和早期版本iPhone的唯一组装厂商,与苹果拥有牢固的合作关系。然而,它们的关系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紧密。分析人士对《IT时代周刊》指出,和硕“插足”其中,正是苹果与富士康试图摆脱对对方依赖的结果,同时,富士康在代工领域的绝对优势,正在逐步丧失。凯基证券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苹果将把75%的FDD版廉价iPhone和超过半数的iPhone4和iPhone4S订单交给和硕,实现供应商多元化。然而,就目前消息来看,和硕获得的订单量似乎比预期更大。“和硕在价格上相当激进,以获得相对于鸿海的优势,”一名业内分析师称。和硕今年一季度的营业毛利率仅为0.8%,远低于鸿海去年的营业毛利率2.8%。和硕首席执行官JasonCheng在投资者大会上的发言透露了更多的信息,他说接下来的半年里,通讯产品营收将占到总收入的40%,而这一比例在今年前三个月只有24%。这些似乎都佐证廉价iPhone就要出了。富邦证券分析师ArthurLiao认为,因为塑料外壳比iPhone5的金属外壳易加工很多,生产廉价iPhone有助于提高和硕的良品率和毛利率,这将使和硕在与富士康的争宠中占优。不过,在中国大陆拥有100多万工人的富士康,兼具规模、灵活性和技术专长,能够快速为苹果生产数以百万计的产品,仍然是众多企业代工的不二之选。与富士康相比,和硕在技术、产能、设备、人员和经验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业内人士指出,苹果此次将大批订单交给和硕,尽管可以攫取更高的利润,但也大大增加了代工质量的风险。这对于标榜品质的苹果来说,可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寻求转型不仅仅是在订单上遭遇麻烦,鸿海在其他方面的进展也不顺利。今年年初,鸿海宣布将关闭旗下子公司赛博数码在台湾地区的零售商店。3月份,鸿海与德国麦德龙合资的万得城电器宣布退出中国大陆市场。而此前,富士康国际也创下了上市7年来的最大亏损纪录。台湾的分析师此前表示,一方面大客户订单遭遇分流;另一方面拓展新客户乏力,富士康正在遭受同行的夹击。富士康母公司鸿海也在尝试降低对苹果和低利润率的代工组装业务的依赖,主要方式是通过收购外壳和连接器等零部件供应商。分析师称,这一策略在过去的一年里帮助鸿海提升了毛利率,在营收降低的情况下支撑了利润。同时’,鸿海的新策略还包括从制造其他公司设计的产品转向研发自己的产品,并加快了收购的步伐。此前曾有消息称,为了减少对苹果的依赖,富士康已经计划接受其他智能手机厂商的订单,这些厂商包括苹果的竞争对手摩托罗拉、夏普、索尼和华为。同时,富士康也作出相应的调整,对电视机产品的生产很感兴趣。自2012年开始,富士康的投资选择就反映了其新策略。郭台铭以个人名义斥资约8.4亿美元(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