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GB∕T 38695-2020 城市轨道交通无砟轨道技术条件_第1页
(高清版)GB∕T 38695-2020 城市轨道交通无砟轨道技术条件_第2页
(高清版)GB∕T 38695-2020 城市轨道交通无砟轨道技术条件_第3页
(高清版)GB∕T 38695-2020 城市轨道交通无砟轨道技术条件_第4页
(高清版)GB∕T 38695-2020 城市轨道交通无砟轨道技术条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38695—2020 I 1 1 2 35技术要求 4 7检验规则 附录A(资料性附录)无砟轨道结构示意图(以圆形隧道为例) 附录B(规范性附录)轨道板原材料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附录C(规范性附录)自密实混凝土技术要求 附录D(规范性附录)预埋套管抗拔力试验方法 附录E(规范性附录)轨道板静载抗裂试验方法 附录F(规范性附录)垫板静刚度试验方法 附录G(规范性附录)垫板动刚度试验方法 附录H(规范性附录)垫板疲劳性能试验方法 附录I(规范性附录)垫板吸水性能试验方法 附录J(规范性附录)弹簧隔振器静刚度试验方法 附录K(规范性附录)隔离式减振垫低温性能试验方法 附录L(规范性附录)隔离式减振垫静模量试验方法 附录M(规范性附录)隔离式减振垫动模量试验方法 附录N(规范性附录)隔离式减振垫疲劳性能试验方法 附录O(规范性附录)坍落扩展度、扩展时间Ts₀试验方法 附录P(规范性附录)J环障碍高差试验方法 附录Q(规范性附录)L型仪充填比试验方法 附录R(规范性附录)竖向膨胀率试验方法 IGB/T38695—2020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城市轨道交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90)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铁科院(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1GB/T38695—2020城市轨道交通无砟轨道技术条件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最高运行速度不超过120km/h,新建或改建的标准轨距城市轨道交通无砟轨道。不适用于有轨电车轨道结构。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443L-AN全损耗系统用油GB/T52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GB/T531.1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入硬度试验方法第1部分:邵氏硬度计法(邵尔硬度)GB/T699优质碳素结构钢GB/T700碳素结构钢GB/T1222弹簧钢GB/T1499.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T1499.2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1499.3钢筋混凝土用钢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GB/T1591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682硫化橡胶低温脆性的测定单试样法GB/T1689硫化橡胶耐磨性能的测定(用阿克隆磨耗试验机)GB/T1690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3512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GB/T522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7759.1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缩永久变形的测定第1部分:在常温及高温条件下GB/T7762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臭氧龟裂静态拉伸试验GB/T9258.1涂附磨具用磨料粒度分析第1部分:粒度组成GB/T10653高聚物多孔弹性材料压缩永久变形的测定GB/T10654高聚物多孔弹性材料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的测定GB/T16947螺旋弹簧疲劳试验规范GB/T1767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23934热卷圆柱螺旋压缩弹簧技术条件GB/T50080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2GB/T38695—2020GB/T50299地下铁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CJJ/T191浮置板轨道技术规范CJ/T285城市轨道交通浮置板橡胶隔振器CJ/T401梯形轨枕技术条件DL/T5126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试验规程JG/T248混凝土坍落度仪TB/T412标准轨距铁路道岔技术条件TB/T1878预应力混凝土枕疲劳试验方法TB/T1879预应力混凝土枕静载抗裂试验方法TB/T234443kg/m~75kg/m钢轨订货技术条件TB/T3275铁路混凝土TB/T3396.1高速铁路扣件系统试验方法第1部分:钢轨纵向阻力的测定TB/T3396.2高速铁路扣件系统试验方法第2部分:组装扣压力的测定TB/T3396.3高速铁路扣件系统试验方法第3部分:组装静刚度的测定TB/T3396.4高速铁路扣件系统试验方法第4部分:组装疲劳性能试验TB/T3396.6高速铁路扣件系统试验方法第6部分:恶劣环境条件的影响TB/T3397CRTS双块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轨枕TB1042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5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YB/T5294一般用途低碳钢丝用钢筋混凝土等整体结构作为轨下基础的轨道结构。由预应力混凝土纵梁和联结杆件组成的梯子形状轨道构件。采用钢筋桁架连接两块混凝土支承块而形成的轨枕。浮置板floatingslab床质量单元。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板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3.63GB/T38695—2020制上部荷载对下部基础结构的冲击作用。注:弹性元件包含混凝土支承块和预应力混凝土长枕用微孔橡胶垫板和橡胶套靴,梯形轨枕用减振垫板和缓冲垫3.7减振垫板vibrationisolatingpad设置在梯形轨枕下支点处,用于隔离由轨枕传递到钢筋混凝土道床振动作用的轨道部件。3.8缓冲垫板bufferpad设置在梯形轨枕侧面支点处,用于减缓轨枕对钢筋混凝土道床横向和纵向冲击作用的轨道部件。弹簧隔振器springisolator由钢弹簧、阻尼材料和金属套筒制成,用于将浮置板与下部基础结构分离,并通过调节系统自振频率,吸收振动能量,达到隔振减振效果的浮置板无砟轨道的基本隔振部件。3.10浮置板无砟轨道的基本隔振部件,由橡胶材料和金属材料制成。用于将浮置板与下部基础结构分3.11隔离式减振垫vibrationisolatingpad到隔振减振效果的弹性阻尼垫层。3.12弹性缓冲垫层elasticbufferpad安装在板式无砟轨道钢筋混凝土底座限位凹槽侧面,用于减缓轨道板对钢筋混凝土底座横向和纵向冲击作用的轨道部件。3.13具有高流动性、间隙通过性和抗离析性,浇筑时仅靠其自重作用而无需振捣便能均匀充填密实成型的高性能混凝土。3.14钢筋混凝土底座reinforcedconcretebase现场浇筑的用于支撑浮置板或轨道板的钢筋混凝土基础。4结构类型4.1短轨枕式无砟轨道短轨枕式无砟轨道应由钢轨、扣件、混凝土短轨枕和钢筋混凝土道床组成,混凝土短轨枕通过现浇方式埋置于左右股钢轨下的钢筋混凝土道床内。当应用于高架桥上时,称作纵向承轨台式无砟轨道。短轨枕式无砟轨道示意图参见附录A中图A.1。4.2长轨枕式无砟轨道长轨枕式无砟轨道应由钢轨、扣件、预应力混凝土长枕和钢筋混凝土道床组成,预应力混凝土长枕4GB/T38695—2020通过横穿其下部的纵向钢筋连接,并埋置于钢筋混凝土道床内。长轨枕式无砟轨道示意图参见图A.2。4.3双块式无砟轨道双块式无砟轨道应由钢轨、扣件、双块式轨枕和钢筋混凝土道床组成,双块式轨枕通过现场浇筑的方式埋置于钢筋混凝土道床内。双块式无砟轨道示意图参见图A.3。4.4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组成。混凝土支承块下设置微孔橡胶垫板,再由橡胶套靴进行包裹,埋置于钢筋混凝土道床内。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示意图参见图A.4。4.5弹性长枕式无砟轨道床组成。预应力混凝土长枕两端承轨部位下设置微孔橡胶垫板,再由橡胶套靴进行包裹,埋置于钢筋混凝土道床内。弹性长枕式无砟轨道示意图参见图A.5。4.6梯形轨枕无砟轨道成。梯形轨枕通过减振垫板和缓冲垫板与钢筋混凝土道床隔离,构成轻量型质量、弹簧和阻尼系统,以减少轨道向周围振动的传播。梯形轨枕无砟轨道示意图参见图A.6。4.7浮置板无砟轨道浮置板无砟轨道应由钢轨、扣件、浮置板、弹簧隔振器或橡胶隔振器或隔离式减振垫以及钢筋混凝土底座组成。浮置板通过弹簧隔振器或橡胶隔振器或隔离式减振垫与钢筋混凝土底座弹性隔离,构成质量、弹簧和阻尼系统,以隔离或减少轨道向周围振动的传播。弹簧浮置板无砟轨道示意图参见图A.7,隔离式减振垫浮置板无砟轨道示意图参见图A.8。4.8板式无砟轨道底座组成,轨道板通过板下自密实混凝土充填层铺设于带有限位凹槽的钢筋混凝土底座上。板式无砟轨道示意图参见图A.9。5技术要求5.1一般要求5.1.2无砟轨道结构应满足设计减振目标值的要求。5.1.3无砟轨道结构应满足杂散电流的要求。5.1.4无砟轨道地段排水应畅通。5.2钢轨和道岔5.2.1正线宜采用60kg/m钢轨,抗拉强度不宜小于980MPa,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TB/T2344的规定。GB/T38695—20205.2.2道岔的技术要求应符合TB/T412的规定。5.3扣件5.3.1扣件宜采用弹性分开式扣件。5.3.2扣件宜进行组装性能检验,组装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a)组装静刚度宜为20kN/mm~40kN/mm;b)每组扣件钢轨纵向阻力和组装扣压力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c)扣件在标准组装状态下,经疲劳试验后各零部件不应伤损,轨距扩大量不应大于6mm,疲劳试验前后钢轨纵向阻力变化率不应大于20%,组装扣压力变化率不应大于20%,组装静刚度变化率不应大于25%;d)扣件在设计最大调高量状态下,经3×10⁶次荷载循环后各零部件不应伤损,轨距扩大量不应大于6mm;e)扣件经300h盐雾试验后,应能用手工拆卸工具顺利拆卸和安装。5.3.3扣件各零部件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5.4预制混凝土构件5.4.1混凝土短轨枕和混凝土支承块5.4.1.1.1水泥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应使用早强型水泥。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42.5级,碱含量不应大于0.60%,三氧化硫含量不应大于3.0%,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TB/T3275的规定。5.4.1.1.2粗骨料应采用5mm~20mm连续级配碎石,不应使用碎卵石,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TB/T3275的规定。细骨料应采用天然中粗河砂,含泥量按质量计不应大于1.50%,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TB/T3275的规定。不应使用具有碱-碳酸盐反应活性或快速砂浆棒膨胀率大于或等于0.20%的碱-硅酸反应活性的骨料。5.4.1.1.3拌和水应符合TB/T3275的规定。5.4.1.1.4减水剂应符合TB/T3275的规定。5.4.1.1.5矿物掺和料应符合TB/T3275的规定。5.4.1.1.6混凝土短轨枕和混凝土支承块用钢材应符合下列规定:a)受力钢筋应采用热轧带肋钢筋,其性能应符合GB/T1499.2的规定。b)当箍筋采用热轧光圆钢筋时,其性能应符合GB/T1499.1的规定;当采用低碳冷拔钢丝时,其性能应符合YB/T5294的规定,且不应低于Q235。c)螺旋筋应采用低碳冷拔钢丝,其性能应符合YB/T5294的规定。5.4.1.1.7所有原材料(不含骨料)应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和复检报告单,骨料应有入厂检验报告单。5.4.1.2.1混凝土短轨枕和混凝土支承块的外形尺寸与外观质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5.4.1.2.2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50。5.4.1.2.3混凝土抗冻等级不应低于F300。5.4.1.2.4混凝土电通量应小于1000C。5.4.1.2.5在氯盐环境下,混凝土56d氯离子扩散系数DRcm不应大于5×10-¹²m²/s。5.4.1.2.6混凝土内总碱含量不应大于3.5kg/m³。当骨料具有潜在碱活性时,总碱含量不应大于56GB/T38695—20203.0kg/m³。混凝土氯离子含量不应大于胶凝材料总量的0.10%,混凝土三氧化硫含量不应大于胶凝材料总量的4.0%。5.4.1.2.7预埋套管抗拔力不应小于100kN,试验后预埋套管周围不应有可见裂纹,可有少量砂浆剥离。表1混凝土短轨枕和混凝土支承块外形尺寸与外观质量序号检验项目极限偏差/外观缺陷型式检验数量出厂检验数量检验项别外形尺寸1长度20块10块B12高度20块10块B13顶面和底面宽度20块10块B14帽下长度b20块10块B15底部长度士1.5mm20块10块B16帽下宽度b20块10块B17底部宽度—2.0mm~+1.0mm20块10块B18帽下高度20块10块B19支承块总高度士1.0mm20块10块B1轨底坡b(100mm范围内)20块10块B2支承块底面平整度b20块10块B1承轨面平整度(200mm范围内)20块10块B1预埋套管套管中心位置与短轨枕纵向中心线距离20块10块B1两套管中心横、纵向间距20块10块B1套管歪斜(距离顶面120mm处偏离中心线距离)20块10块B1套管下沉20块10块B1外观质量承轨面缺陷(气孔、粘皮、麻面等)长度≤10mm深度≤2mm20块全检B2其他部位表面缺陷(气孔、粘皮、麻面长度≤30mm深度≤5mm20块全检C端部破损和掉角长度≤25mm20块全检C表面肉眼可见裂纹不允许20块全检A除外伸钢筋外露筋不允许20块全检B1预埋套管堵孔不允许20块全检A标志无遗漏20块全检A该检验项目仅适用于混凝土短轨枕。该检验项目仅适用于混凝土支承块。7GB/T38695—20205.4.2预应力混凝土长枕5.4.2.1.2预应力混凝土长枕用钢材应符合下列规定:a)预应力钢丝应符合GB/T5223的规定。b)当箍筋采用热轧光圆钢筋时,其性能应符合GB/T1499.1的规定;当采用低碳冷拔钢丝时,其性能应符合YB/T5294的规定,且不应低于Q235。c)螺旋筋应采用低碳冷拔钢丝,其性能应符合YB/T5294的规定。5.4.2.1.3所有原材料(不含骨料)应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和复检报告单,骨料应有入厂检验报告单。5.4.2.2.1预应力混凝土长枕的外形尺寸与外观质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5.4.2.2.2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60,混凝土28d弹性模量不应低于3.60×10⁴MPa。5.4.2.2.3混凝土抗冻等级不应低于F300。5.4.2.2.4混凝土电通量应小于1000C。5.4.2.2.5氯盐环境下使用的预应力混凝土长枕,混凝土56d氯离子扩散系数Decm不应大于5×10-1²m²/s。5.4.2.2.6混凝土内总碱含量不应大于3.5kg/m³。当骨料具有潜在碱活性时,总碱含量不应大于3.0kg/m³。混凝土氯离子含量不应大于胶凝材料总量的0.06%,混凝土三氧化硫含量不应大于胶凝材料总量的4.0%。5.4.2.2.7预埋套管抗拔力不应小于100kN,试验后预埋套管周围不应有可见裂纹,可有少量砂浆5.4.2.2.8预应力混凝土长枕静载抗裂强度检验不应出现裂纹。5.4.2.2.9弹性长枕式无砟轨道用预应力混凝土长枕经疲劳检验后,最大残余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05mm。5.4.2.2.10预应力混凝土长枕不应缺丝,表面不应有收缩或者受力产生的裂纹。表2预应力混凝土长枕外形尺寸与外观质量序号检验项目极限偏差/外观缺陷型式检验数量出厂检验数量检验项别外形尺寸1长度10根C2各断面高度—3.0mm~+5.0mm20根10根B23承轨面宽度20根10根B24承轨面平整度(200mm范围内)20根10根B15轨枕底面平整度a20根10根B16两承轨面之间相对扭曲0.7mm10根B17轨底坡(100mm范围内)士0.5mm10根B28GB/T38695—2020序号检验项目极限偏差/外观缺陷型式检验数量出厂检验数量检验项别外形尺寸8套管中心位置与轨枕纵向中心线距离20根10根B1同一承轨面两套管中心间距20根10根B1套管歪斜(距离顶面120mm处偏离中心线距离)20根10根B1套管下沉20根10根B19预应力钢丝上排预应力钢丝距长枕顶面距离20根10根B2任意两排预应力钢丝之间距离20根10根B2预应力钢丝外露长度20根10根B2侧面预留孔b直径20根10根B2沿长枕纵向距离20根10根B2沿长枕高度方向距离20根10根B2外观质量承轨面缺陷(气孔、粘皮、麻面等)长度≤10mm深度≤2mm20根全检B2其他部位表面缺陷(气孔、粘皮、麻面长度≤50mm深度≤5mm20根全检C端部破损和掉角长度≤50mm20根全检C侧面预留孔预留孔堵孔不允许20根全检A预留孔内残留物不允许20根全检B2箍筋和螺旋筋外露不允许20根全检B1预埋套管堵孔不允许20根全检A标志无遗漏20根全检A该检验项目仅适用于弹性长枕用预应力混凝土长枕,普通预应力混凝土长枕不检验此项。该检验项目仅适用于普通预应力混凝土长枕,弹性长枕用预应力混凝土长枕不检验此项。双块式轨枕的技术要求应符合TB/T3397的规定。梯形轨枕的技术要求应符合CJ/T401的规定。9GB/T38695—20205.4.5.1.2轨道板用预应力钢筋、锚固板和非预应力钢筋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5.4.5.1.3排流端子的性能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5.4.5.1.4所有原材料(不含骨料)应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和复检报告单,骨料应有入厂检验报告单。5.4.5.2.1轨道板的外形尺寸与外观质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5.4.5.2.2普通钢筋混凝土轨道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50;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轨道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60,混凝土28d弹性模量不应低于3.60×10⁴MPa。5.4.5.2.3混凝土抗冻等级不应小于F300。5.4.5.2.4混凝土电通量应小于1000C。5.4.5.2.5氯盐环境下使用的轨道板,其混凝土56d氯离子扩散系数Drcm不应大于5×10-¹²m²/s。5.4.5.2.6混凝土中碱含量不应大于3.0kg/m³,氯离子含量不应大于胶凝材料量的0.06%,三氧化硫含量不应大于胶凝材料总量的4.0%。5.4.5.2.7预埋套管抗拔力不应小于100kN,试验后其周围不应有可见裂纹,可有少量砂浆剥离。5.4.5.2.8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轨道板静载抗裂强度检验不应出现裂纹。表3轨道板外形尺寸与外观质量序号检验项目极限偏差/外观缺陷型式检验数量出厂检验数量检验项别外形尺寸1长度5块3块C2宽度5块3块C3厚度5块3块B24预埋套管板端套管距离板端距离+2.0mm5块3块B1歪斜(距顶面120mm处偏离中心线距离)2.0mm5块3块B2套管下沉5块3块B2同一承轨台两相邻套管中心距士0.5mm5块全检B1纵向相邻套管中心距+2.0mm5块全检B1中心位置距轨道板中心线距离5块全检B15承轨台预埋套管处承轨台横向位置偏差士0.5mm5块全检B1预埋套管处承轨台垂向位置偏差5块全检B1轨底坡(100mm范围内)士0.5mm5块全检B1单个承轨台钳口距离5块全检A承轨台与钳口面夹角5块3块B1承柜台间外钳口间距离“士1.0mm5块全检A承轨台外钳口距外侧套管中心距士1.0mm5块全检B1GB/T38695—2020表3(续)序号检验项目极限偏差/外观缺陷型式检验数量出厂检验数量检验项别外形尺寸6其他预埋件位置及垂直歪斜5块3块C7排流端子距板端距离5块全检8板顶面平整度轨道板四角的承轨面水平5块全检9单侧承轨面中央翘曲量5块全检保护层厚度5块3块外观质量表面裂纹预应力钢轨混凝土轨道板不可见5块全检A普通钢轨混凝土轨道板宽度<0.2mm无贯通裂纹5块全检承轨部位表面缺陷(气孔、粘皮、麻面、裂纹等)深度≤2mm5块全检锚穴部位表面缺陷b(裂纹、脱皮、起壳不允许5块全检C其他部位表面缺陷(气孔、粘皮、麻面)深度≤3mm5块全检C轨道板四周棱角破损和掉角深度≤15mm5块全检C预埋套管内混凝土淤块不允许5块全检A轨道板露筋不允许5块全检A承轨台外缘低于轨道板面不允许5块全检轨道板底浮浆不允许5块全检C“该检验项目仅带挡肩的轨道板进行检测,不带挡肩的轨道板不检查此项。该检验项目仅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轨道板进行检测,普通钢筋混凝土轨道板不检查此项。5.5弹性元件5.5.1.1.1微孔橡胶垫板原材料5.5.1.1.2原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和检验报告单。表4的规定。GB/T38695—2020表4微孔橡胶垫板外观质量序号检验项目质量要求1缺角掉角的三个边长之和不应大于6mm2缺胶缺胶长度不应大于3mm,深度不应大于0.5mm,每件不应超过2处,修补处按缺陷计3海绵工作面上不应有多于2处长度大于3mm的海绵状物4毛边和裂纹毛边宽度不应大于2mm,无肉眼可见裂纹微孔橡胶垫板外形尺寸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微孔橡胶垫板外形尺寸单位为毫米序号检验项目极限偏差1长度—5.0~02宽度—3.0~03厚度士0.5微孔橡胶垫板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6的规定。表6微孔橡胶垫板物理力学性能序号检验项目指标1拉伸强度/MPa2拉断伸长率3压缩永久变形4静刚度一般地段/(kN/mm)过渡地段/(kN/mm)5动静刚度比6热空气老化拉伸强度/MPa拉断伸长率静刚度变化率7疲劳性能静刚度变化率厚度变化率外观8吸水性能吸水率9耐水性能拉伸强度/MPa拉断伸长率GB/T38695—20205.5.2.1.2原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和检验报告单。橡胶套靴外观质量应符合5.5.1.2的规定。橡胶套靴外形尺寸应符合表7的规定。表7橡胶套靴外形尺寸单位为毫米序号检验项目极限偏差1套靴上口长—2.5~+1.52套靴下口长—1.5~+1.53套靴上口宽—2.5~+1.54套靴下口宽—1.0~+2.05套靴厚度士0.56套靴深度—2.0~0.0橡胶套靴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8的规定。序号检验项目指标1邵尔A型硬度/(ShoreA)2拉伸强度/MPa3拉断伸长率4200%定伸应力/MPa5压缩永久变形6阿克隆磨耗/(cm³/1.61km)7热空气老化拉伸强度/MPa扯断伸长率硬度变化率8疲劳性能厚度变化率外观无异常黏着、碎裂现象GB/T38695—2020序号检验项目指标9耐碱性能体积变化率耐油性能质量变化率脆性温度/℃耐臭氧老化性能无龟裂5.5.3.1.1减振垫板和缓冲垫板原材料不应掺用再生胶。5.5.3.1.2原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和检验报告单。减振垫板和缓冲垫板外观质量应符合表9的规定。表9减振垫板和缓冲垫板外观质量序号检验项目质量要求1缺角/mm长度≤2.02工作面上气泡/mm直径≤2.03表面裂痕不可见4表面皱痕不可见5毛边/mm减振垫板和缓冲垫板外形尺寸应符合表10的规定。表10减振垫板和缓冲垫板外形尺寸单位为毫米序号检验项目极限偏差1长度2宽度3厚度当采用微孔聚氨酯材料时,减振垫板和缓冲垫板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11的规定;当采用橡胶材料时,减振垫板和缓冲垫板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12的规定。GB/T38695—2020表11微孔聚氨酯减振垫板和缓冲垫板物理力学性能序号检验项目指标1拉伸强度/MPa2拉断伸长率3压缩永久变形4静刚度与设计刚度值极限偏差减振部件缓冲部件5动静刚度比6热空气老化拉伸强度/MPa拉断伸长率7疲劳性能静刚度变化率厚度变化率外观表12橡胶减振垫板和缓冲垫板物理力学性能序号检验项目指标1拉伸强度/MPa2拉断伸长率3压缩永久变形4静刚度与设计刚度值极限偏差减振部件缓冲部件5动静刚度比6热空气老化拉伸强度/MPa拉断伸长率7疲劳性能静刚度变化率厚度变化率外观无异常黏着、碎裂现象5.5.4.1.1弹簧材质不应低于50CrVA。5.5.4.1.2隔振器外套筒和内套筒,当用于隧道内时,其材质不应低于Q235B,当用于露天低温环境时,其材质不应低于Q345D。5.5.4.1.3原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及检验报告单。GB/T38695—20205.5.4.3.1弹簧内径、外径和自由高度尺寸偏差应符合GB/T23934的规定。5.5.4.3.2隔振器外套筒和内套筒外形尺寸应符合表13的规定。表13隔振器外套筒和内套筒外形尺寸单位为毫米序号检验项目极限偏差1高度2直径3圆度士2.04焊缝高度0~1.0弹簧隔振器静刚度与设计刚度的极限偏差应小于设计刚度值的10%。弹簧隔振器的阻尼比应为0.05~0.12。在设计动荷载作用下,经3×10⁶次疲劳试验后,弹簧和主要传力部件应无断裂和目视裂纹,静刚度变化率、垂向永久变形和阻尼比变化率应符合CJJ/T191的规定。5.5.5橡胶隔振器橡胶隔振器的技术要求应符合CJ/T285的规定。5.5.6.1.2原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和检验报告单。合表14的规定。GB/T38695—2020表14隔离式减振垫外观质量序号检验项目质量要求1缺胶每平方米隔离式减振垫工作面的缺胶总面积不应大于200mm²,深度不应大于0.5mm,缺胶缺陷每平方米不应超过5处2毛边和裂纹毛边宽度不应大于2mm,无肉眼可见裂纹隔离式减振垫外形尺寸应符合表15的规定。表15隔离式减振垫外形尺寸单位为毫米序号检验项目极限偏差1长度士20.02宽度士20.03厚度隔离式橡胶减振垫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16的规定,隔离式聚氨酯减振垫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17的规定。表16隔离式橡胶减振垫物理力学性能序号检验项目指标1拉伸强度/MPa2拉断伸长率3压缩永久变形4静模量与设计模量值极限偏差5动静模量比6热空气老化拉伸强度/MPa拉断伸长率7疲劳性能静模量变化率厚度变化率8阿克隆磨耗/(cm³/1.61km)9耐水性能拉伸强度/MPa拉断伸长率低温性能静模量变化率耐油性能质量变化率GB/T38695—2020表17隔离式聚氨酯减振垫物理力学性能序号检验项目指标1拉伸强度/MPa2拉断伸长率3压缩永久变形4静模量与设计模量值极限偏差5动静模量比6热空气老化拉伸强度/MPa拉断伸长率7疲劳性能静模量变化率厚度变化率8吸水性能吸水率9低温性能静模量变化率耐油性能质量变化率5.5.7.1.2原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和检验报告单。符合表18的规定。表18弹性缓冲垫层外观质量序号检验项目质量要求1表面缺陷因杂质、气泡、水纹和闷气造成的缺陷总面积不应大于表面面积的1%,深度不应大于0.5mm,每块不应超过4处2毛边毛边宽度不应大于1mm弹性缓冲垫层外形尺寸应符合表19的规定。GB/T38695—2020表19弹性缓冲垫层的外形尺寸单位为毫米序号检验项目极限偏差1长度0~+2.02宽度0~+2.03厚度0~+0.5弹性缓冲垫层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20的规定。表20弹性缓冲垫层物理力学性能序号检验项目指标1拉伸强度/MPa2拉断伸长率3200%定伸应力/MPa4邵尔A型硬度/(ShoreA)5压缩永久变形6阿克隆磨耗/(cm³/1.61km)7脆性温度/℃8耐臭氧老化性能无龟裂9静刚度/(kN/mm)耐碱性能体积变化率热空气老化拉伸强度/MPa拉断伸长率硬度变化率静刚度变化率疲劳性能静刚度变化率5.6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5.6.1.1钢筋混凝土道床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5.6.1.2钢筋混凝土道床用钢筋的类型和性能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角等缺陷。梯形轨枕与钢筋混凝土道床间不应有硬质材料堵塞。5.6.1.4钢筋混凝土道床外形尺寸极限偏差应符合表21的规定。表21钢筋混凝土道床外形尺寸极限偏差单位为毫米序号检验项目极限偏差1顶面高程2平整度3保护层厚度0~+10.04伸缩缝位置5伸缩缝宽度士5.05.6.2.1钢筋混凝土底座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5。5.6.2.2钢筋混凝土底座用钢筋的类型和性能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5.6.2.4钢筋混凝土底座外形尺寸极限偏差应符合表22的规定。5.6.2.5限位凹槽外形尺寸极限偏差应符合表23的规定。表22钢筋混凝土底座外形尺寸极限偏差单位为毫米序号检验项目极限偏差1顶面高程2宽度3中线位置4平整度5顶面高程b0~—5.06平整度b7保护层厚度0~+10.08伸缩缝位置9伸缩缝宽度此类检验项目适用于隔离式减振垫浮置板无砟轨道和板式无砟轨道钢筋混凝土底座外形尺寸的检查。此类检验项目适用于使用弹簧隔振器和橡胶隔振器的浮置板无砟轨道钢筋混凝土底座外形尺寸的检查。表23限位凹槽外形尺寸极限偏差单位为毫米序号检验项目极限偏差1长度2宽度士5.03中线位置4深度5平整度6相邻凹槽中心间距GB/T38695—20205.6.3.1自密实混凝土的技术要求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5.6.3.2钢筋焊接网片的技术要求应符合GB/T1499.3的规定。5.6.3.3钢筋的类型和性能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有离缝。5.6.3.5自密实混凝土充填层厚度的极限偏差应为±10mm。6试验方法6.1.1钢轨各技术指标的试验方法应按TB/T2344的规定执行。6.1.2道岔各技术指标的试验方法应按TB/T412的规定执行。6.2扣件6.2.1扣件组装静刚度试验方法应按TB/T3396.3的规定执行。6.2.2钢轨纵向阻力试验方法应按TB/T3396.1的规定执行。6.2.3扣件组装扣压力试验方法应按TB/T3396.2的规定执行。6.2.4扣件组装疲劳性能试验方法应按TB/T3396.4的规定执行。6.2.5扣件盐雾试验方法应按TB/T3396.6的规定执行。6.2.6扣件各零部件技术指标的试验方法应按设计文件的规定执行。6.3预制混凝土构件6.3.1混凝土短轨枕和混凝土支承块6.3.1.1外形尺寸应采用专用量具和通用量具检查。6.3.1.2外观质量应采用目视和通用量具检查。6.3.1.3混凝土短轨枕和混凝土支承块脱模前,混凝土试件应与混凝土短轨枕或混凝土支承块相同条件成形和养护;脱模后,28d的试件应按TB/T3275的规定进行标准养护。6.3.1.5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应按TB/T3275的规定进行。6.3.1.6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应按GB/T50081中立方体标准试件试验方法进行,并应按TB10425规定的方法进行评定。6.3.1.7混凝土电通量试验应按TB/T3275的规定执行。6.3.1.8混凝土抗冻等级试验应按TB/T3275中快冻法的规定执行。6.3.1.9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试验应按TB/T3275的规定执行。6.3.1.10混凝土总碱含量、氯离子含量、三氧化硫含量应按TB/T3275的规定进行计算。6.3.1.11预埋套管抗拔力试验应按附录D的规定执行。6.3.2预应力混凝土长枕6.3.2.1外形尺寸应采用专用量具和通用量具检查。6.3.2.2外观质量应采用目视和通用量具检查。GB/T38695—20206.3.2.3预应力混凝土长枕脱模前,混凝土试件应与预应力混凝土长枕相同条件成形和养护;脱模后,28d的试件应按TB/T3275的规定进行标准养护。6.3.2.4混凝土原材料的试验应符合6.3.1.4的规定。6.3.2.5混凝土拌和物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混凝土电通量、混凝土抗冻等级、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混凝土总碱含量、氯离子含量、三氧化硫含量及预埋套管抗拔力的试验应符合6.3.1.5~6.3.1.11的规定。6.3.2.6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应按GB/T50081中棱柱体试件的试验方法进行。6.3.2.7预应力混凝土长枕静载抗裂强度试验应在脱模24h后按TB/T1879的规定进行。6.3.2.8预应力混凝土长枕疲劳强度试验应在达到28d强度后按TB/T1878的规定进行。双块式轨枕各技术指标的试验方法应按TB/T3397的规定执行。梯形轨枕各项技术指标的试验方法应按CJ/T401的规定执行。6.3.5.1外形尺寸应采用专用量具和通用量具检查。6.3.5.2外观质量应采用目视和通用量具检查。6.3.5.3轨道板用原材料的试验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6.3.5.4混凝土拌和物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混凝土电通量、混凝土抗冻等级、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混凝土总碱含量、氯离子含量、三氧化硫含量及预埋套管抗拔力的试验应符合6.3.1.5~6.3.1.11的规定。6.3.5.5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应按GB/T50081中棱柱体试件的试验方法执行。6.3.5.6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板的静载性能试验应按附录E的规定执行。6.4弹性元件6.4.1.1外形尺寸应采用通用量具检查。6.4.1.2外观质量应采用目视和通用量具检查。6.4.1.3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测试应按GB/T10654的规定执行。6.4.1.4压缩永久变形测试应按GB/T10653的规定执行,试验温度应为70℃±1℃,试验时长应为22h,压缩量应为50%。试样长度和宽度应为50mm±1mm。6.4.1.5静刚度的试验方法应按附录F的规定执行,试样应为1:1原样,试验荷载范围应为2kN~42kN。6.4.1.6动刚度的试验方法应按附录G的规定执行,试验荷载范围应为2kN~42kN。6.4.1.7热空气老化测试应按GB/T3512的规定执行,试验温度应为100℃±1℃,试验时长应为6.4.1.8疲劳性能的试验方法应按附录H的规定执行。试样应为1:1原样,荷载范围应为10kN~65kN,加载频率应为4Hz±1Hz,荷载循环次数应为3×10⁶次。6.4.1.9吸水性能的试验方法应按附录I的规定执行。GB/T38695—20206.4.1.10耐水性能试验方法应按GB/T1690的规定执行,试验温度应为23℃±2℃,全浸时长应为96h。6.4.2橡胶套靴6.4.2.1外形尺寸应采用专用量具和通用量具检查。6.4.2.2外观质量应采用目视和通用量具检查。6.4.2.3邵尔A型硬度测试应按GB/T531.1的规定执行。6.4.2.4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和200%定伸应力测试应按GB/T528的规定执行,试样类型应为1型试样。6.4.2.5压缩永久变形测试应按GB/T7759.1的规定执行,应采用B型试样,试验温度应为70℃±1℃,试验时长应为24h,压缩量应为25%。试验时,应在橡胶套靴的底面、长侧面和短侧面各切取一6.4.2.6阿克隆磨耗测试应按GB/T1689的规定执行。6.4.2.7热空气老化测试应按GB/T3512的规定执行,试验温度应为100℃±1℃,试验时长应为72h。6.4.2.8疲劳性能的试验方法应按附录H的规定执行。试样尺寸应为270mm×160mm短侧边试样,荷载范围应为10kN~65kN,加载频率应为4Hz±1Hz,荷载循环次数应为3×10⁶次。6.4.2.9耐碱性能测试应按GB/T1690的规定执行;应采用I型试样、饱和Ca(OH)₂溶液,试验温度应为23℃±2℃,全浸时长应为24h。6.4.2.10耐油性能测试应按GB/T1690的规定执行;应采用I型试样,试验介质应为符合GB/T443规定的46号机油,试验温度应为23℃±2℃,全浸时长应为24h。试验时,每个橡胶套靴应取3个试样,取样时应在橡胶套靴的底面、长侧面和短侧面各切取1个试样。6.4.2.11脆性温度测试应按GB/T1682的规定执行。6.4.2.12耐臭氧老化性能测试应按GB/T7762的规定执行;臭氧浓度应为(50±5)×10-⁸,拉伸率应为(20±2)%,试验温度应为40℃±2℃,暴露时长应为96h。6.4.3减振垫板和缓冲垫板6.4.3.1外形尺寸应采用通用量具检查。6.4.3.2外观质量应采用目视和通用量具检查。6.4.3.3微孔聚氨酯减振垫板和缓冲垫板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测试应按GB/T10654的规定执行;橡胶减振垫板和缓冲垫板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测试应按GB/T528的规定执行,试样类型应为1型6.4.3.4微孔聚氨酯减振垫板和缓冲垫板压缩永久变形测试应按GB/T10653的规定执行,试验温度应为23℃±2℃,试验时长应为70h,减振垫板应压缩50%,缓冲垫板应压缩25%;橡胶减振垫板和缓冲垫板压缩永久变形测试应按GB/T7759.1的规定进行,应采用B型试样,试验温度应为70℃±1℃,试验时长应为24h,压缩量应为25%。6.4.3.5静刚度的试验方法应按附录F的规定执行;试样应为1:1原样,试验荷载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试验荷载下限应为梯形轨枕分配到每块垫板上的荷载,试验荷载上限应为梯形轨枕分配到每块垫板上的荷载与列车定员荷载下分配到每块垫板上的最大荷载之和。6.4.3.6动刚度的试验方法应按附录G的规定执行,试验荷载应与静刚度试验时所用荷载相同。6.4.3.7热空气老化测试应按GB/T3512的规定执行,试验温度应为100℃±1℃,试验时长应为72h。6.4.3.8疲劳性能的试验方法应按附录H的规定执行;试样应为1:1原样,疲劳试验荷载应符合设计GB/T38695—2020文件规定,疲劳荷载下限应为梯形轨枕分配到每块垫板上的荷载,疲劳荷载上限应为梯形轨枕分配到每块垫板上的荷载与列车定员荷载下分配到每块垫板上的最大荷载之和乘以设计动力系数,加载频率应为4Hz±1Hz,荷载循环次数应为3×10⁶次。6.4.4.1弹簧材质试验应按GB/T1222的规定执行。6.4.4.2当弹簧隔振器外套筒和内套筒材质为Q235B时,试验方法应按GB/T700的规定执行;当材质为Q345D时,试验方法应按GB/T1591的规定执行。6.4.4.3弹簧隔振器外观质量应采用目视法检查。6.4.4.4弹簧隔振器的外形尺寸应采用通用量具检查。6.4.4.5弹簧隔振器静刚度试验方法应按附录J的规定执行。6.4.4.6弹簧隔振器疲劳试验方法应按GB/T16947的规定执行;疲劳试验荷载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疲劳荷载下限应为浮置板分配到每个弹簧隔振器上的荷载,疲劳荷载上限应为浮置板分配荷载与列车定员荷载下最大分配荷载之和乘以设计动力系数,加载频率应为4Hz±1Hz,荷载循环次数应为3×6.4.4.7阻尼比的试验应采用环境微振动法或自由衰减振动法,应采用自相关函数分析、曲线拟合法或半功率点法确定。当检验阻尼比时,应在弹簧隔振器组件上配重,其荷载应为浮置板分配到每个弹簧隔振器上的荷载。橡胶隔振器各技术指标的试验方法应按CJ/T285的规定执行。6.4.6.1外形尺寸应采用通用量具检查。6.4.6.2外观质量应采用目视和通用量具检查。6.4.6.3隔离式聚氨酯减振垫的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试验应按GB/T10654的规定执行;隔离式橡胶减振垫的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试验应按GB/T528的规定执行,试样类型应为1型试样。6.4.6.4隔离式聚氨酯减振垫压缩永久变形试验应按GB/T10653的规定执行,试验温度应为70℃±1℃,试验时长应为22h,压缩量应为50%;隔离式橡胶减振垫压缩永久变形试验应按GB/T7759.1的规定执行,应采用B型试样,试验温度应为70℃±1℃,试验时长应为24h,压缩量应为25%。6.4.6.5低温性能试验应符合附录K的规定,试验温度应为一40℃±1℃。6.4.6.6静模量的试验方法应按附录L的规定执行。6.4.6.7动模量的试验方法应按附录M的规定执行。6.4.6.8热空气老化试验应按GB/T3512的规定执行,试验温度应为100℃±1℃,试验时长应为6.4.6.9疲劳性能的试验方法应按附录N的规定执行。6.4.6.10隔离式橡胶减振垫阿克隆磨耗试验应按GB/T1689的规定执行。6.4.6.11隔离式橡胶减振垫耐水性能试验方法应按GB/T1690的规定执行,试验温度应为23℃±2℃,全浸时长应为96h。6.4.6.12隔离式聚氨酯减振垫吸水性能试验方法应按附录I的规定执行。6.4.6.13耐油性能试验应按GB/T1690的规定执行;应采用I型试样,试验介质应为符合GB/T443GB/T38695—2020规定的46号机油,试验温度应为23℃±2℃,全浸时长应为24h。6.4.7.2外观质量应采用目视和通用量具检查。6.4.7.3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和200%定伸应力试验应按GB/T528的规定执行,试样类型应采用1型试样。6.4.7.4邵尔A型硬度试验应按GB/T531.1的规定执行。6.4.7.5压缩永久变形试验应按GB/T7759.1的规定进行,试样直径应为29.0mm±0.5mm,厚度应为成品厚度,试验温度应为70℃±1℃,试验时长应为24h,压缩量应为25%。6.4.7.6阿克隆磨耗试验应按GB/T1689的规定执行。6.4.7.7脆性温度试验应按GB/T1682的规定执行。6.4.7.8耐臭氧老化性能试验应按GB/T7762的规定执行。臭氧浓度应为(50±5)×10-⁸,拉伸率应为(20±2)%,试验温度应为40℃±2℃,暴露时长应为96h。6.4.7.9静刚度的试验方法应按附录F的规定执行,试样应从弹性缓冲垫层上裁取,试样尺寸应为100mm×60mm×成品厚度,试验荷载应为1kN~24kN。6.4.7.10耐碱性能试验应按GB/T1690的规定执行;应采用I型试样、饱和Ca(OH)₂溶液,试验温度应为23℃±2℃,全浸时长应为24h。6.4.7.11热空气老化试验应按GB/T3512的规定执行,试验温度应为100℃±1℃,试验时长应为72h。6.4.7.12疲劳性能的试验方法应按附录H的规定执行,试样尺寸应为100mm×60mm×成品厚度,试验荷载应为1kN~24kN,加载频率应为4Hz±1Hz,荷载循环次数应为3×10⁶次。6.5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6.5.1钢筋混凝土道床6.5.1.1钢筋混凝土道床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应按GB/T50299的规定留置抗压试件,并应按GB/T50081规定的立方体标准试件试验方法进行,其评定应按TB10425的规定执行。6.5.1.2钢筋性能试验应按TB10424的规定抽取试样进行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试验。6.5.1.3钢筋混凝土道床外观质量应采用目视检查。6.5.1.4钢筋混凝土道床外形尺寸应采用通用量具检查。钢筋混凝土底座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性能、外观质量和外形尺寸的试验方法应符合6.5.1.1~6.5.3.1自密实混凝土各项技术指标的试验方法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6.5.3.2钢筋焊接网片技术指标的试验方法应符合GB/T1499.3的规定。6.5.3.3钢筋性能的试验方法应符合TB10424的规定。6.5.3.4自密实混凝土充填层外观质量应采用目视检查。6.5.3.5自密实混凝土充填层厚度应采用钢直尺检查。GB/T38695—20207检验规则7.1钢轨和道岔7.1.1钢轨的检验规则应符合TB/T2344的规定。7.1.2道岔的检验规则应符合TB/T412的规定。7.2扣件7.2.1扣件组装性能的检验规则应符合表24的规定,每个试验项目各随机抽取2组扣件,试验结果均满足要求则应判定为合格。7.2.2扣件各零部件的检验规则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表24扣件组装性能检验规则序号检验项目检验频次1组装静刚度初次投产时、正常生产每两年时或关键零部件(弹条、轨下垫板、板下垫板)制造厂、结构、材质改变时2钢轨纵向阻力初次投产时、正常生产每两年时或关键零部件(弹条、轨下垫板、轨距块)制造厂、结构、材质改变时3组装扣压力初次投产时或弹条制造厂、结构、材质改变时4组装疲劳性能初次投产时、正常生产每两年时或关键零部件(弹条、轨下垫板、板下垫板、轨距块、轨距挡板、调高垫板)制造厂、结构、材质改变时以及铁垫板工艺改变时5恶劣环境条件影响初次投产时7.3预制混凝土构件7.3.1混凝土短轨枕和混凝土支承块7.3.1.1.1生产厂检验部门应对轨枕质量进行检验,检验合格的产7.3.1.1.2混凝土短轨枕和混凝土支承块的检验应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检验内容应符合表25规定的全部项目:a)轨枕批量投产前;b)连续生产2.5年时;c)材料、生产工艺有重大变更时;d)停产1年及以上又恢复生产时;e)用户提出要求时。轨枕出厂检验应逐批进行,同一班次,同样材料和同种工艺制成的同一型号的轨枕每1500块为一检验批,不足1500块按一批计。出厂检验的检验内容和检验规则应符合表25的规定。GB/T38695—2020表25混凝土短轨枕和混凝土支承块检验规则序号检验项目检验规则出厂检验型式检验1外形尺寸外形尺寸和外观质量的抽样数量和检验类别应符合表1的规定。A类项别单项项点数的合格率为100%,B1类项别单项项点数的合格率不小于95%,B2类项别单项项点数的合格率不小于90%,C类项别单项项点数的合格率不小于80%时,应判定为合格√√2外观质量√√3混凝土脱模强度试验结果满足要求则为合格。出厂检验时,每养护池检验一组√√428d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结果满足要求则为合格。出厂检验时,每批检验一组√√5混凝土总碱含量按TB/T3275的规定执行,试验结果满足要求则为合格√6混凝土氯离子含量—√7混凝土三氧化硫含量—√8混凝土抗冻等级—√9混凝土电通量—√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预埋套管抗拔力随机抽取3块样品,每块样品抽取一个预埋套管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均满足要求则为合格√√注:“√”为需要检验的项目,“—”为不需要检验的项出厂检验所有检验项均满足要求时,该批混凝土短轨枕或混凝土支承块应判定为合格,仅由表25中第1项和第2项判定为不合格批的产品,应允许生产厂对该批混凝土短轨枕或混凝土支承块的不合格项点逐块检验筛选。7.3.2.1.2预应力混凝土长枕检验应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检验内容应符合表26规定的全部项目:a)轨枕批量投产前;b)连续生产2.5年时;d)停产1年及以上又恢复生产时;e)用户提出要求时。GB/T38695—2020预应力混凝土长枕出厂检验应逐批进行,同一班次、同样材料和同种工艺制成的同一型号的轨枕每1500根为一检验批,不足1500根按一批计。出厂检验的检验内容和检验规则应符合表26的规定。表26预应力混凝土长枕检验规则序号检验项目检验规则出厂检验型式检验1外形尺寸外形尺寸和外观质量的抽样数量和检验类别应符合表2的规定。A类项别单项项点数的合格率为100%,B1类项别单项项点数的合格率不小于95%,B2类项别单项项点数的合格率不小于90%,C类项别单项项点数的合格率不小于80%时,应判定为合格√√2外观质量√√3缺丝或表面裂纹当预应力混凝土长枕出现缺丝或裂纹时,该批长枕应判定为不合格√√4混凝土脱模强度试验结果满足要求则为合格。出厂检验时,每养护池检验一组√√528d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结果满足要求则为合格。出厂检验时,每批检验一组√√628d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结果满足要求则为合格。出厂检验时,每10批检验一组√√7混凝土总碱含量按TB/T3275的规定执行,试验结果满足要求则为合格√8混凝土氯离子含量√9混凝土三氧化硫含量—√混凝土抗冻等级√混凝土电通量—√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预埋套管抗拔力随机抽取3根长轨枕样品,每根样品抽取一个预埋套管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均满足要求则为合格√√静载抗裂强度每批长枕数量小于或等于1000根时,抽取3根外形尺寸和外观质量合格的长枕;每批长枕数量在1001根至1500根时,抽取4根进行检验,每根长枕检验3个截面,即2个轨下截面和1个枕中截面。所有受检截面在静载抗裂试验荷载值下不应出现裂纹,全部受检截面符合规定;若有一个受检截面不符合规定,则需重新抽样复检,复检长枕的全部受检截面应符合规定√√疲劳强度抽取外形尺寸和外观质量合格的6根轨枕进行试验,全部合格时,疲劳强度检验应判定为合格√注1:仅弹性长枕式无砟轨道用预应力混凝土长枕需进行疲劳强度检验。注2:“√”为需要检验的项目,“—”为不需要检验的项目。当预应力混凝土长枕的型式检验所有检验项均满足要求时,型式检验应判定为合格;当出厂检验所有检验项均满足要求时,该批预应力混凝土长枕应判定为合格,仅由表26中第1项和第2项判定为不合格批的产品,应允许生产厂对该批预应力混凝土长枕的不合格项点逐根检验筛选。GB/T38695—2020双块式轨枕的检验规则应符合TB/T3397的规定。梯形轨枕的检验规则应符合CJ/T401的规定。7.3.5.1.2轨道板检验应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检验内容应符合表27的规定:a)轨道板批量投产前;b)连续生产2年时;d)停产6个月及以上又恢复生产时;e)用户提出要求时。轨道板出厂检验应按批进行,同样材料和同种工艺制成的同一型号的轨道板每160片为一检验批,不足160片按一批计。出厂检验的检验内容和检验规则应符合表27的规定。表27轨道板检验规则序号检验项目检验规则出厂检验型式检验1外形尺寸外形尺寸和外观质量的抽样数量和检验类别应符合表3的规定。A类项别单项项点数的合格率为100%,B1类项别单项项点数的合格率不小于95%,B2类项别单项项点数的合格率不小于90%,C类项别总项点数的合格率不小于90%时,判定为合格√√2外观质量√√3混凝土脱模强度试验结果满足要求则为合格。出厂检验时,每批检验一组√√428d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结果满足要求则为合格。出厂检验时,每批检验一组√√528d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结果满足要求则为合格。出厂检验时,每10批检验一组√√6混凝土总碱含量按TB/T3275的规定执行,试验结果满足要求则为合格—√7混凝土氯离子含量—√8混凝土三氧化硫含量—√9混凝土抗冻等级√混凝土电通量—√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一√GB/T38695—2020表27(续)序号检验项目检验规则出厂检验型式检验封锚砂浆抗压强度每批轨道板分别进行1次1d、7d和28d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检验,试验结果均满足要求则为合格√√抗折强度√√抗渗性能第一次灌注时进行检验,试验结果满足要求则为合格√收缩率√氯离子含量—√预埋套管抗拔力随机抽取1块轨道板样品,抽取3个预埋套管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均满足要求则为合格√√静载抗裂强度随机抽取1块外形尺寸和外观质量合格的轨道板进行检验,轨道板纵横向截面均无开裂,判定轨道板静载抗裂性能合格;若有2个截面开裂,判定轨道板静载抗裂性能不合格;若有1个截面开裂,允许重新抽样进行试验;若无开裂,判定轨道板静载抗裂性能合格;若仍有截面开裂,则判定轨道板静载抗裂性能不合格√√注1: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板进行第12项和第14项检测,普通钢筋混凝土轨道板不进行检测。注2:“√”为需要检验的项目,“—”为不需要检验的项目。当轨道板的型式检验所有检验项均满足要求时,型式检验应判定为合格;当出厂检验所有检验项均满足要求时,该批轨道板应判定为合格。仅由表27中第1项和第2项判定为不合格批的轨道板,应允许生产厂对该批轨道板的不合格项点逐块检验筛选。7.4弹性元件7.4.1微孔橡胶垫板和橡胶套靴7.4.1.1.1生产厂检验部门应对微孔橡胶垫板和橡胶套靴的质量和性能进行检验,检验合格的产品方可出厂。7.4.1.1.2微孔橡胶垫板和橡胶套靴的检验应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微孔橡胶垫板和橡胶套靴的检验内容应分别符合表28和表29的规定:a)工厂初次投产时;b)原材料、生产工艺有重大变更时;c)正常生产后,每年进行一次;d)停产3个月及以上又恢复生产时;e)买方提出要求时。微孔橡胶垫板和橡胶套靴的出厂检验应逐批进行,同一配方、同一规格和同种工艺条件下连续生产GB/T38695—2020的产品每3200件为一检验批,不足3200件按一批计。抽样方法应按GB/T2828.1的规定进行,应以不合格数表示批的质量,微孔橡胶垫板和橡胶套靴出厂检验的检验内容和检验规则应分别符合表28和表29的规定。表28微孔橡胶垫板检验规则序号检查项目抽样方案检验水平接收质量限(AQL)出厂检验型式检验1外形尺寸二次抽样√√2外观质量√√3静刚度一次抽样√√4动静刚度比√5拉伸强度√√6拉断伸长率√√7压缩永久变形√√8热空气老化√9疲劳性能随机抽取2件样品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均满足要求则为合格—√吸水性能随机抽取3件样品进行试验,试验结果满足要求则为合格—√耐水性能一次抽样√注:“√”为需要检验的项目,“—”为不需要检验的项目。表29橡胶套靴检验规则序号检查项目抽样方案检验水平接收质量限(AQL)出厂检验型式检验1外形尺寸二次抽样√√2外观质量√√3一次抽样√√4拉伸强度√√5拉断伸长率√√6200%定伸应力√√7压缩永久变形√√8阿克隆磨耗—√9热空气老化√脆性温度√耐臭氧老化性能—√耐碱性能—√耐油性能—√疲劳性能随机抽取2件样品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均满足要求则为合格—√”为需要检验的项目,“—”为不需要检验的项目。GB/T38695—2020当型式检验所有检验项均满足要求时,型式检验应判定为合格;当出厂检验所有检验项均满足要求时,该批产品出厂检验应判定为合格。7.4.2减振垫板和缓冲垫板7.4.2.1.1生产厂检验部门应对减振垫板和缓冲垫板的质量和性能进行检验,检验合格的产品方可7.4.2.1.2减振垫板和缓冲垫板的检验应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的条件应符合7.4.1.2的规定,检验内容应包含表28中1~9项所规定项目。减振垫板和缓冲垫板的出厂检验应逐批进行,同一配方、同一规格和同种工艺条件下连续生产的产品每3200件为一检验批,不足3200件按一批计。抽样方法应按GB/T2828.1的规定进行,应以不合格数表示批的质量,出厂检验的检验内容和检验规则应符合表28的规定。当型式检验所有检验项均满足要求时,型式检验应判定为合格;当出厂检验所有检验项均满足要求7.4.3.1.1生产厂检验部门应对弹簧隔振器的材质和质量进行检验,检验合格的产品方可出厂。7.4.3.1.2弹簧隔振器的检验应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检验内容应符合表30的规定:a)工厂初次投产时;b)正式生产后,每年进行一次;d)停产6个月及以上又恢复生产时;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f)用户提出要求时。弹簧隔振器的出厂检验应逐批进行,同一材料、同一规格和同种工艺条件下连续生产的产品每500件为一检验批,不足500件按一批计。抽样方法应按GB/T2828.1的规定进行,应以不合格数表示批的质量,出厂检验的检验内容和检验规则应符合表30的规定。GB/T38695—2020表30弹簧隔振器检验规则序号检查项目抽样方案检验水平接收质量限(AQL)出厂检验型式检验1外形尺寸二次抽样√√2外观质量√√3静刚度随机抽取3件样品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均满足要求则为合格√√4阻尼比—√5疲劳性能√注:“√”为需要检验的项目,“—”为不需要检验的项7.4.3.4判定规则当型式检验所有检验项均满足要求时,型式检验应判定为合格;当出厂检验所有检验项均满足要求橡胶隔振器的检验规则应符合CJ/T285的规定。7.4.5隔离式减振垫7.4.5.1.1生产厂检验部门应对隔离式减振垫的质量和性能进行检验,检验合格的产品方可出厂。7.4.5.1.2隔离式减振垫的检验应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的条件应符合7.4.1.2的规定,检验内容应符合表31的规定。隔离式减振垫的出厂检验应逐批进行,同一配方、同一规格和同种工艺条件下连续生产的产品每5000m²为一检验批,不足5000m²按一批计。在该批产品中随机抽取3卷进行外形尺寸检查和外观质量检查,在上述检查合格的样品中再随机抽取试样进行物理力学性能检验。出厂检验的检验内容和检验数量应符合表31的规定。表31隔离式减振垫检验规则序号检查项目检验数量出厂检验型式检验1外形尺寸从每批次产品中随机抽取3卷进行检验,检测结果均满足要求则为合格√√2外观质量√√3静模量从外形尺寸和外观质量检查合格的样品中裁取3块试样进行检验,试验结果均满足要求则为合格√√4动静模量比—√GB/T38695—2020表31(续)序号检查项目检验数量出厂检验型式检验5拉伸强度从外形尺寸和外观质量检查合格的样品中沿纵向和横向各裁取5块试样进行检验,取中位数,试验结果满足要求则为合格√√6拉断伸长率√√7压缩永久变形从外形尺寸和外观质量检查合格的样品中裁取5块试样进行检验,取中位数,试验结果满足要求则为合格√√8热空气老化从外形尺寸和外观质量检查合格的样品中沿纵向和横向各裁取5块试样进行老化试验,老化试验后进行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的检验,取中位数,试验结果满足要求则为合格√√9耐水性能从外形尺寸和外观质量检查合格的样品中沿纵向和横向各裁取5块试样进行耐水试验,耐水试验后再进行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的检验,取中位数,试验结果满足要求则为合格√√耐油性能从外形尺寸和外观质量检查合格的样品中裁取3块试样进行检验,取中位数,试验结果满足要求则为合格√√低温性能从外形尺寸和外观质量检查合格的样品中裁取3块试样进行检验,试验结果均满足要求则为合格√吸水性能从外形尺寸和外观质量检查合格的样品中裁取3块试样进行检验,取均值,试验结果满足要求则为合格√阿克隆磨耗√疲劳性能从外形尺寸和外观质量检查合格的样品中裁取2块试样进行检验,试验结果均满足要求则为合格√当型式检验所有检验项均满足要求时,型式检验应判定为合格;当出厂检验所有检验项均满足要求时,该批产品出厂检验应判定为合格。7.4.6.1.1生产厂检验部门应对弹性缓冲垫层的质量进行检验,检验合格的产品方可出厂。7.4.6.1.2弹性缓冲垫层的检验应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的条件应符合7.4.1.2的规定,检验内容应符合表32的规定。弹性缓冲垫层的出厂检验应逐批进行,同一配方、同一规格和同种工艺条件下连续生产的产品每3200件为一检验批,不足3200件按一批计。抽样方法应按GB/T2828.1的规定进行,应以不合格数GB/T38695—2020表示批的质量,出厂检验的检验内容和检验规则应符合表32的规定。表32弹性缓冲垫层检验规则序号检查项目抽样方案检验水平接收质量限(AQL)出厂检验型式检验1外形尺寸二次抽样√√2外观质量√√3静刚度一次抽样√√4√√5拉伸强度√√6拉断伸长率√√7200%定伸应力√√8压缩永久变形√√9阿克隆磨耗√热空气老化√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