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SZTCM01—2024中药代煎代配管理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深圳市中药代煎代配场地设施、设备、人员的基本要求,代煎调配、煎制的质量管理要求,中药代煎代配企业的资质认定要求。本规范适用于深圳市内承接医疗机构委托中药代煎代配的实施管理。企业接受医疗机构委托,提供中药代煎代配是中药饮片销售的延伸服务,应严格执行本规范,坚持诚信自律,禁止任何虚假、欺骗行为,保证代煎代配中药的质量和患者的用药安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14930.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洗涤剂GB14930.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剂YBB00132002药用复合膜、袋通则《中国药典》(2020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8号)《药品经营和使用质量监督管理规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4号)3.基本要求3.1.企业资质认定3.1.1.企业应具有药品生产或经营许可资质。不得未经许可擅自改变经营方式、经营范3.1.2.协会根据本规范要求制定《中药代煎代配资质企业评估检查管理办法》,明确以下事项:a)企业申请要求。申请企业对照本文件要求,自查达标后向协会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应资料。b)评估检查成员。建立中药代煎代配资质评估专家库,由深圳市公立医疗机构、行业专家及协会三方组建联合检查小组,每次检查随机抽取三位专家。c)评估检查程序。协会对企业的申报资料和基础条件初审合格后,组织专家根据《医疗机构委托中药代煎代配资质企业评估检查管理办法》及其检查表内容进行T/SZTCM01—2024现场评估。评估内容以本文件为依据,采取企业汇报、资料检查、调阅视频、实地查询相结合的综合评估方式进行。d)评估检查结论。协会根据评估小组评定意见,做出是否合格或者限期整改的结论。1)对限期整改企业,协会发出整改通知书,给予不超过3个月的整改期。2)评估不合格的企业,6个月后需重新申请评估。3)对评估合格的企业,由协会发放“深圳市医疗机构委托中药代煎代配资质评估合格证”,报监管部门备案及在协会网站公示。e)评估合格证有效期。首次申请的企业合格证的有效期为一年,复评申请的企业合格证的有效期为三年。企业应在有效期届满一个月前,向协会提出复评换证申请,并提交申请资料。3.1.3.企业应定期开展自查评估,并由协会组织联合检查小组,不定期对企业开展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向企业提出整改要求。3.1.4.凡企业整改不力,或发生严重质量安全事故,或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上报相关监管部门提出暂停或取消企业医疗机构委托中药代煎代配服务资质的建议,在协会网上予以公示。3.1.5.凡收回合格证的企业,一年后方可重新申请。3.2.场地设施要求3.2.1.饮片生产企业和实行集中代煎代配服务的连锁企业应不小于100m2,区域应布局合理,周边环境卫生安全,无废气、废水、垃圾等污染源。配有调配操作台、调温、控湿、防虫、防鼠等设施,有温湿度监测调控记录。3.2.2.应设置独立的代煎代配区域,其场所应与饮片生产经营场地严格分隔。3.2.3.应设有饮片调配场所,调配区、煎药区应与生活区分开,饮片调配场所的面积应与代煎业务量相适应。3.2.4.应设置中药代煎代配专用饮片仓库/暂存仓库。仓库面积应与代煎业务量相适应,能满足代煎饮片的周转和存储,仓储管理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的相关要求。3.2.5.煎药场地面积应与代煎代配业务规模相匹配,应设有浸泡、煎煮、包装、清洗、储药等功能区域,有明显的分区标识,实行定置管理,不应放置与煎药无关的物品,防止作业差错和交叉污染。3.2.6.煎药场地应保持整洁卫生,地面、墙面、顶壁应平整、洁净、无污染、易清洁,不易发霉和脱落。管道、灯具、风口等设施的设置应便于清洁,有安全消防等防护措施,有给排水、通风、防尘、防动物昆虫侵入等设施。3.2.7.煎药场所应当定期进行消毒。洗涤剂、消毒剂品种应定期更换,并符合有关卫生T/SZTCM01—2024标准和要求,不得对设备和药物产生腐蚀和污染。3.2.8.煎药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及时清理,每天煎药结束按规定做好清场工作。3.2.9.应建立中药代煎代配过程监控体系,包括文字、拍照及视频监控系统等能够客观反映操作过程的各类工具,并且监控资料留存时间不少于30天。3.3.设备要求3.3.1.应根据煎药业务规模和生产要求,配备必要设备如煎药设备(一台包装机最多配四台煎药机)和辅助设备如量杯(筒)、过滤器、计时器等。3.3.2.煎煮毒性或外用中药的煎药、包装设备应专用,并设有药品专有标识。设有临方炮制的,应按行业有关规范要求制定管理制度,配置相应的设备。3.3.3.密闭式压力煎药机应具备智能控制和自动挤压功能,满足主要工艺参数自动设定和控制的技术要求,自动挤压装置的电机功率应不小于40W。3.3.4.直接与药物接触的煎药容器具应选用耐腐蚀、不易与药汁起反应、不释放有害物质的材料,不应使用铝、铁和普通塑料制品。3.3.5.煎药袋的材质应无毒害、耐用、耐高温、有滤过功能并定期更换。3.3.6.煎药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和分类管理,确保设备完好和运行安全,应按运行状态分类设置状态标识,保证设备完好和运行安全;计量器具、监测器具等应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规定定期校验合格才能使用。3.3.7.应配备必要的药斗(筒)、调配操作台、温湿度监测调控及量杯(筒)、过滤器、计时器等辅助设备。调配间的药斗(筒)等饮片存放容器排列合理,有品名标签,标签与药品相符,与现行版《中国药典》、《广东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的炮制名相符。3.3.8.不同批号的调配饮片装斗(筒)前应及时清斗,做好装清斗记录,防止错斗、串斗等混药情况发生。每剂煎药结束及时洗净煎药设备、煎药袋和容器具,并用净水清洗包装机储液罐,严防混药和污染。4.人员要求4.1.提供中药代煎代配的企业以及实行集中代煎代配的连锁企业,应设有独立的煎/配药管理部门,并配置相关岗位人员,包括:a)煎药部门负责人:具有三年以上煎药工作经历和管理经验,具有药学或中药学大专及以上学历,或者具有执业药师或中药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具体负责代煎代配业务指导、质量监督及组织管理工作。b)质量员:具有中药学中专及以上学历或者具有中药学专业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具体负责代煎代配服务质量管理。c)中药处方调配过程中的审方、调配、复核人员应符合GSP管理的相关要求,同时符合药品零售从业人员要求,并接受GSP必要的上岗前培训和继续培训。T/SZTCM01—20241)审方人员:执业中药师或者具有中药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2)调配人员:具有中药学中专及以上学历或者具备中药调剂员资格;3)复核人员:具有饮片鉴别经验,且具有中药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者中级及以上中药调剂员资格;4)煎药岗位的操作人员:初中以上且受过中药煎药或定制膏方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经考核合格。4.2.企业作为主体责任单位,应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中药代煎代配或定制膏方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岗位培训及复训,明确岗位操作和管理要求,并负责上岗证的发放。企业员工每年复训时间不少于三天和/或8h,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企业应作好培训和复训记录,归档备查。4.3.从事中药调配、复核与煎药的岗位操作人员,参照《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标准》,上岗前及每年度应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持健康证上岗。患有传染病、皮肤病或其他可能污染药品疾病的,不应从事相关工作。煎药操作人员在岗时应保持个人卫生,穿戴整洁工作服(帽),不准许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不佩带饰品。5.调配5.1.饮片采购5.1.1.委托相关企业开展中药代煎代配服务的医疗机构,应从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或药品经营企业购进符合《中国药典》或地方标准的中药饮片。5.1.2.饮片生产企业开展中药代煎代配应使用自产饮片,涉及使用药品批准文号的品种,或企业未生产的品种,应由医疗机构向有资质的供应商采购,企业不得采购中药饮片中间产品或成品用于代煎代配。5.1.3.医疗机构向生产企业提供的代煎代配中药饮片,应由中药饮片生产或经营企业、医疗机构、代煎代配受委托企业签订三方协议,并明确各自责任。5.2.饮片入库验收和储存养护要求5.2.1.医疗机构可委托代煎代配服务企业开展相关中药饮片的品种验收、养护等工作,代煎代配的中药饮片必须暂存放于符合GSP条件的仓库。5.2.2.受委托企业应对代煎代配中药饮片暂存仓库进行管理,应建立符合GSP要求的包括进销存可追溯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完善中药饮片调配的进销存记录和批号跟踪记录,并且储存条件、运输过程、质量控制等记录相关应当完整准确。5.2.3.质量员应根据原始凭证,按GSP有关规定对入库的中药饮片逐批逐项验收,并做好饮片入库验收记录。验收内容至少包括:a)入库饮片数量无误;T/SZTCM01—2024b)饮片外观包装完好,并标明品名、产地、生产批号、生产企业、生产日期;c)有合格标识和质量检验报告;d)对饮片外观、性状作鉴别。5.3.处方调配管理要求5.3.1.应按GSP要求,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进行处方审核、处方调配和调配复核,并在处方或操作记录上签章。调配与复核不得由同一个人操作。5.3.2.处方审核人员应对医疗机构委托代煎代配的处方进行审核,审核主要内容包括医疗机构审方药师/医师签章、处方前记(包括患者姓名、诊断、辨证等基本信息)、处方医嘱,以及药品剂量、配伍禁忌、剂数等。对有配伍禁忌、妊娠禁忌、超量使用等可能引起用药安全问题的处方,应不予调配,或经开具处方的医师本人重新确认后调配。处方审核人员应做好异常处方处置记录备查,不应擅自更改处方。5.3.3.处方审核人员在审方过程中,应遵照医嘱对处方功效(一般类药、解表类药、滋补类药)及先煎后下等特殊用法的药物进行分类标注,无处方功效医嘱的默认按常用的一般类药处理。对外用等特殊类处方,应在处方右上角按药品专有标识标注。5.3.4.调配人员应按医师处方进行调配,防止调配差错,调配剂量正确,总剂量误差不应超过±5%。5.3.5.复核人员应对已完成调配的处方进行核对,如发现错配、漏配、多配、重配、总量不符等调配差错现象,应发还调配人员重新调配,已调配的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药品不准许重新使用。处方调配后未经复核的不准许进入煎药工序。5.4.特殊药物调配5.4.1.凡《中国药典》规定或处方要求先煎、后下、包煎、吞服、烊冲或外用等特殊用法的药物,应分别单独调配,并在包装外注明。5.4.2.需临方炮制的中药饮片应炮制后调剂,并做好临方炮制记录。酸枣仁、火麻仁、桃仁等品种,应按现行版《中国药典》及各省/地区有关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要求捣碎后使用,并做到“随用随打”。5.4.3.毒性饮片的存放和使用应严格按GSP相关要求执行。6.煎制工艺要求6.1.传统煎制6.1.1.饮片浸泡6.1.1.1.煎制用水应符合GB5749要求。6.1.1.2.待煎药物应使用40℃以下温水先行浸泡,浸泡时间不少于30min。药物置于煎药袋浸泡的应不少于40min。T/SZTCM01—20246.1.1.3.浸泡(煎药)的用水量应为饮片吸水量、煎煮过程中蒸发量及煎煮后所需药液量的总和,一般以浸过药面2cm~5cm为宜。解表药可酌减水量,吸水性强或需要煎煮时间较长的药物等应适当增加水量。6.1.2.中药煎煮6.1.2.1.每剂药一般应煎煮两次,将两煎药汁混合后再分装。煎煮时间应根据方剂的功能主治和药物功效确定。一般类药物煮沸后再煎煮20min~30min,解表类药物煮沸后再煎煮15min~20min,滋补类药物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煎煮40min~60min。药剂第二煎的煎煮时间应当比第一煎的时间略缩短。6.1.2.2.煎煮过程中应搅拌药料2次~3次。搅拌药料的用具以陶瓷、不锈钢、铜等材料为宜,搅拌用具搅拌完一料后应清洗后再搅拌下一料药。6.1.2.3.凡注明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煎汤代水等特殊要求的中药饮片,应按《中国药典》要求或医嘱操作,满足以下要求:a)先煎:先煎药物煮沸后煎10min~15min,再和其它药物同煎。b)后下:在药料第一煎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后下药物同煎5min~10min。c)包煎:包煎药装入包煎袋闭合后,再与其它药物同煎。d)另煎:另煎药切成小薄片,煎煮约2h,取汁。另炖药切成薄片,放入有盖容器内,加入冷水(一般为药物质量的10倍左右)隔水炖2h~3h,取汁。此类药物的原处方如系复方,所煎(炖)得的药汁还应与方中其他药料所煎得的药汁混匀后,再行分装。某些特殊药物可根据药性特点具体确定煎(炖)药时间。e)烊化(溶化):在其它药物煎至预定量时,将需溶化之药置入去渣后的药汁中,微火煎煮,同时不断搅拌,待需溶化的药溶解即完成。f)煎汤代水:该类药物先煎15min~25min,至药液适量后过滤、去渣、以药汤代水,再与方中其它药料同煎。g)对于久煎、冲服、泡服等有其它特殊煎煮要求的药物,按《中国药典》要求操作。6.1.3.药液分装6.1.3.1.药液剂量根据儿童和成人分别确定。一般儿童每剂100ml~200ml,成人每剂200ml~400ml,每剂按两份等量分装。医师处方对剂量另有要求的应遵医嘱。6.1.3.2.煎煮好的药液应装入经过清洗消毒并符合盛放食品要求的容器内,防止污染。分装药液的复合膜应符合YBB00132002标准要求,有药用包材注册证和使用批次的检验报告。外用药应使用红底白字药品专有标识,与内服药进行区分。6.1.3.3.分装的药液每袋均应贴有患者信息的标签,并置于阴凉通风处储存,必要时需冷藏。药液分装袋上应印有中药汤剂的服用和储存说明以及代煎单位名称、地址、电话等内容,非定制复合包装膜的企业,应按此要求印制,另附单篇说明。发送T/SZTCM01—2024药时应根据处方和煎药流转单,核对患者姓名、剂数、剂量、编号等代煎代配服务信息。6.2.煎药机煎制6.2.1.使用常压煎药机煎煮中药,煎药机的煎药功能应当符合本规范的相关工艺要求。常压煎药机应按照本规范及相关工艺要求操作,每剂药应煎煮两次,将两煎药汁混合后再分装。6.2.2.使用密闭式压力煎药机煎煮中药,应按煎药机器煎药操作规程要求操作。密闭式压力煎药机应具备智能控制和自动挤压功能,满足主要工艺参数自动设定和控制的技术要求,自动挤压装置的电机功率应不小于40W。6.3.质量控制(主要质量技术标准)6.3.1.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符合现行版《中国药典》及《广东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规定。6.3.2.煎药机煎液包装膜材质:PET/PE耐高温、无毒,符合药品包装材料药用复合膜通则规定要求。6.3.3.汤剂的质量标准应对包装好的药液进行质量控制,应满足以下要求:药料煎透度:汁浓味厚,色泽均匀,无可见异物。茎、根块类药渣无白心、无硬药液装量:每袋分装均匀,装量差异控制在±5%以内;包装质量:药液包装袋封口平整完好,无渗漏,无药汁污染。7.煎药管理7.1.责任医疗机构是中药代煎代配质量主体责任单位,承接医疗机构委托代煎代配服务的企业,对中药饮片代煎代配服务的质量负责,对饮片储存和养护、处方调剂、代煎代配药的质量负责,生产或批发企业对供应的饮片质量负责。受托方应与委托方签订代煎代配服务协议和信息保密协议。代煎代配受托方应全面加强中药饮片代煎服务管理,强化饮片质量、处方调剂、汤剂煎制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加强信息安全建设和管理,妥善保管相关信息并定期销毁,不得泄露患者个人信息。受托方应自觉接受委托方监管,根据委托方要求,不断改进和提高代煎服务质量。7.2.过程管理7.2.1.企业应结合实际制定中药代煎代配操作规程、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岗位职责、安T/SZTCM01—2024全、卫生制度和主要煎药设备的标准操作规程(SOP)。主要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应在代煎代配场所醒目处张贴,明确中药代煎代配服务各环节的岗位职责和工艺操作要求,组织员工培训、执行并考核。7.2.2.落实中药代煎代配全过程质量管控,建立质量追溯机制。手工处方转化为电子处方的,企业应设立审核权限。每张处方应编号、登记、编制代煎代配服务流转单,并随调配和煎煮工序全程流转。代煎代配服务流转单至少包括:a)处方登记编号和日期,患者姓名和性别等基本信息;b)遵医嘱对处方功效(解表类药、滋补类药)及先煎后下等特殊药物的分类标注;c)代煎中药的处方剂数和分装袋数;d)处方审核、调配、复核人员的签章;e)中药煎药过程中浸泡、煎煮的起止时间,先煎后下药物的煎煮时间;f)浸泡、煎煮、包装等工序相关操作人员的签章;g)中药代煎代配完成后交委托方时,收发双方人员的签字。7.3.记录管理7.3.1.代煎处方调配(审核、调配、复核)、浸泡、煎煮、包装、发放各环节的操作人员,在操作时应核对处方和代煎代配服务流转单的有关内容,及时在有关栏目中做好操作记录并签章。7.3.2.实行计算机工序实时扫码管控的,岗位操作人员工号代码的设定应做到唯一性,系统能满足代煎代配服务流转单规定内容的信息采读。7.3.3.原始记录应真实完整、准确有效、可追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镍钴酸锂项目创业投资方案
- 大专期末会计考试题及答案
- 中国石油压裂支撑剂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黑龙江省种子购销合同范本
- 2024年福建省消防救援总队训练与战勤保障支队政府专职消防员招聘真题
- 文言文知识点梳理(7篇)人教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
- 创新大赛考试题目及答案
- 厨师长考试题及答案
- 国能诚信招标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
- 房屋买卖协议书违约
- 2025年婴幼儿发展引导员(高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农行对导盲犬管理办法
- 华为离任审计管理办法
- 《乡土中国》第五章课件
- 早产儿初乳口腔涂抹操作规范
- 2024年药品监管业务知识技能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运动损伤预防的数字化分析与训练
- 线上离婚协议书
-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课件
- 冰雪文化在推动冰雪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2025年森林管护员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