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风味物质在蜜饯中的形成与调控第一部分风味物质来源及种类 2第二部分风味物质形成途径与关键酶 3第三部分温度对风味物质形成影响 6第四部分糖浓度与酸度对风味物质调控 8第五部分辅料及工艺的影响 10第六部分风味物质分析与检测方法 13第七部分风味物质保存与稳定性 16第八部分风味物质与蜜饯品质关系 19
第一部分风味物质来源及种类关键词关键要点【天然水果风味物质】
1.天然水果风味物质主要包括挥发性化合物、非挥发性化合物,它们共同构成了水果特有的风味。
2.挥发性风味物质在蜜饯加工过程中容易损失,它们的含量和组成直接影响蜜饯的风味品质。
3.非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为糖类、有机酸、氨基酸和酚类化合物,它们与挥发性风味物质相互作用,形成协调平衡的风味。
【Maillard反应风味物质】
风味物质来源及种类
蜜饯的风味物质主要来源于水果本身,以及加工过程中添加的辅料。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
1.水果风味物质
*萜烯类:单萜类、倍半萜类、二萜类等,存在于果皮精油中,赋予蜜饯芳香气味,如柑橘蜜饯中的柠檬烯和香茅醛。
*苯丙烷类:肉桂酸、丁香酸、香豆素等,存在于水果果肉和果皮中,賦予蜜餞甜味和辛辣味,如杏仁蜜餞中的杏仁苷和桃仁蜜餞中的桃仁苷。
*含氮化合物:氨基酸、酰胺、多肽等,存在于水果果肉中,赋予蜜饯鲜味和甜味,如芒果蜜饯中的谷氨酸和苹果蜜饯中的脯氨酸。
*有机酸: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等,存在于水果果肉中,赋予蜜饯酸味和清香,如柠檬蜜饯中的柠檬酸和苹果蜜饯中的苹果酸。
*糖类:葡萄糖、果糖、蔗糖等,存在于水果果肉中,赋予蜜饯甜味,如菠萝蜜饯中的蔗糖和葡萄蜜饯中的葡萄糖。
2.辅料风味物质
*香精香料:人工合成或天然提取的香精香料,如香草精、肉桂粉、丁香粉等,用于增强蜜饯的风味,如草莓蜜饯中添加的草莓香精和玫瑰蜜饯中添加的玫瑰香精。
*糖:蔗糖、果葡糖浆、蜂蜜等,用于调节蜜饯的甜度,同时也提供了一定的风味,如白糖蜜饯中的焦糖风味和蜂蜜蜜饯中的蜂蜜风味。
*酸:柠檬酸、苹果酸、乳酸等,用于调节蜜饯的酸度,同时也能提供一定的鲜味,如柠檬蜜饯中的柠檬酸和苹果蜜饯中的苹果酸。
*盐:食盐、海盐等,用于调节蜜饯的咸度,同时也有一定的提鲜作用,如咸梅蜜饯中的食盐。
3.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风味物质
*美拉德反应产物:还原糖与氨基酸或蛋白质在热加工过程中发生美拉德反应,产生一系列复杂的风味物质,如焦糖风味、咖啡风味和坚果风味。
*脂质氧化产物:水果中含有的脂质在加工过程中氧化,产生醛类、酮类等风味物质,如过氧化物风味和哈喇味。
*发酵产物:一些蜜饯在加工过程中会进行发酵,产生乳酸菌、酵母菌等微生物产生的风味物质,如酸味、醇味和酯味。第二部分风味物质形成途径与关键酶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糖转化反应
1.蜜饯加工过程中的高温和酸性条件促进了糖类发生美拉德反应、焦糖化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2.美拉德反应产物赋予蜜饯特有的褐色和风味物质,如丙烯醛和吡嗪衍生物。
3.焦糖化反应产生具有独特风味的焦糖风味物质,如羟甲基糠醛和焦糖色素。
主题名称:酶催化反应
风味物质形成途径与关键酶
途径一:美拉德反应
关键酶:还原糖还原酶、醛缩酶、酮糖异构酶
反应过程:
1.还原糖与氨基酸发生非酶促反应,生成席夫碱。
2.席夫碱在酶催化下发生异构化,形成Amadori化合物。
3.Amadori化合物再经过一系列反应,形成各种风味物质,如焦糖酮、类黑精、吡咯等。
途径二:脂质氧化
关键酶:脂氧合酶、环氧合酶
反应过程:
1.脂氧合酶催化不饱和脂肪酸氧化,生成氢过氧化物。
2.环氧合酶催化氢过氧化物环氧化,生成环氧脂肪酸。
3.环氧脂肪酸进一步分解,形成各种风味物质,如己烯醛、壬烯醛、壬二烯醛等。
途径三:氨基酸分解
关键酶:蛋白酶、氨基酸脱氨酶
反应过程:
1.蛋白酶催化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2.氨基酸脱氨酶催化氨基酸脱氨,生成酮酸。
3.酮酸进一步转化,形成各种风味物质,如丙醛、异戊醛、苯甲醛等。
途径四:糖醇发酵
关键酶:糖醇脱氢酶、醛糖还原酶
反应过程:
1.糖醇脱氢酶催化糖醇氧化,生成醛糖。
2.醛糖还原酶催化醛糖还原,生成多元醇。
3.多元醇进一步转化,形成各种风味物质,如己醇、辛醇、癸醇等。
途径五:杂环化合物生成
关键酶:杂环酶
反应过程:
1.氨基酸或糖与其他化合物反应,生成杂环中间体。
2.杂环酶催化杂环中间体闭环,形成各种杂环化合物。
3.杂环化合物具有独特的风味,如吡啶、吡嗪、噻唑等。
途径六:酶促糖苷水解
关键酶:β-葡萄糖苷酶、α-半乳糖苷酶
反应过程:
1.β-葡萄糖苷酶或α-半乳糖苷酶催化糖苷的加水分解,释放出糖和苷元。
2.糖和苷元进一步转化,形成各种风味物质。
数据支持:
*美拉德反应可产生超过500种风味物质(Nursten,2005)。
*脂质氧化可产生超过100种风味物质(Nawar,1985)。
*氨基酸分解可产生超过50种风味物质(Kreissigetal.,2008)。
*糖醇发酵可产生超过20种风味物质(Ribeiroetal.,2010)。
*杂环化合物生成可产生超过100种风味物质(Haardetal.,1992)。
*酶促糖苷水解可释放出天然糖和苷元,进一步转化后可产生多种风味物质。
结论:
蜜饯中的风味物质形成过程涉及多条代谢途径,关键酶在这些途径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解这些途径和关键酶,有助于调控蜜饯的风味特性,创造出具有独特风味体验的产品。第三部分温度对风味物质形成影响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温度对风味物质糖化反应的影响
1.温度升高加速单糖和多糖的焦糖化反应,产生美拉德反应物等具有характерногоцвета和风味的物质。
2.过高的温度会抑制非酶促褐变反应,导致风味物质生成减少。
3.控制温度可以调节焦糖化反应的程度,从而调控蜜饯中风味物质的形成。
主题名称:温度对风味物质酶促反应的影响
温度对风味物质形成的影响
温度是蜜饯加工中影响风味物质形成的关键因子,不同温度条件下,风味物质的产生与转化存在显著差异。
1.糖类转化
温度影响糖类在蜜饯加工过程中的转化反应。在高温条件下,葡萄糖和果糖会发生美拉德反应,生成芳香化合物,如焦糖酮、羟甲基糠醛和二乙酰,赋予蜜饯характерный的褐色和焦香味。温度升高,美拉德反应速率加快,风味物质生成量增加。
2.酸类降解
温度对酸类的降解也有影响。在高温条件下,有机酸会发生脱羧反应,生成挥发性物质,如乙酸、丙酸和丁酸,这些物质具有刺激性的气味和味道。温度升高,酸类降解速度加快,风味物质生成量增加。
3.酯类形成
酯类是蜜饯中重要的风味物质,其形成与温度密切相关。在高温条件下,醇类与有机酸反应,生成酯类,赋予蜜饯果香和花香。温度升高,酯化反应速率加快,风味物质生成量增加。
4.香气成分挥发
温度还影响蜜饯中香气成分的挥发。在高温条件下,挥发性香气成分挥发速度加快,导致蜜饯的风味损失。因此,在蜜饯加工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避免香气成分过度挥发。
5.酶活性
温度对酶活性有显著影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酶活性增强,风味物质产生速度加快。然而,当温度超过酶的适宜温度时,酶活性会迅速下降,风味物质产生受到抑制。
6.研究数据
研究表明,不同温度条件下,蜜饯中风味物质的形成存在差异。例如,在100℃条件下加工的蜜饯,美拉德反应生成的焦糖酮含量高达3.5mg/100g,而80℃条件下加工的蜜饯,焦糖酮含量仅为1.8mg/100g。
综上所述,温度是蜜饯加工中影响风味物质形成的关键因子,通过控制温度,可以调控蜜饯的风味特征,优化其口感和品质。第四部分糖浓度与酸度对风味物质调控关键词关键要点【糖浓度与风味物质调控】:
1.糖浓度影响风味物质的溶解度、挥发性和稳定性。高糖浓度可降低风味物质的溶解度,抑制其挥发,提高其稳定性。
2.糖浓度影响风味物质的形成途径。高糖浓度抑制酶促反应,促进非酶促反应,从而改变风味物质的形成比例。
3.糖浓度影响味觉感知。高糖浓度降低酸度和苦味的感知,增强甜味和鲜味的感知,从而影响风味物质的整体平衡。
【酸度与风味物质调控】:
糖浓度与酸度对风味物质调控
糖浓度和酸度是影响蜜饯风味形成和调控的关键因素。
糖浓度
高糖浓度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发育,同时抑制酵素的活性,从而减缓风味物质的合成和分解。
*高糖浓度(>60%):抑制微生物和酵素活性,延缓风味物质的形成和分解,有利于保留果实固有的风味。
*中糖浓度(40%-60%):微生物和酵素活性适中,风味物质的形成和分解速度较快,可产生复杂的复合风味。
*低糖浓度(<40%):微生物和酵素活性较高,风味物质的形成和分解速度加快,容易产生酸败、发酵等异味。
酸度
酸度可以影响风味物质的溶解度、挥发性、酸甜平衡和微生物生长。
*高酸度(pH<3.0):抑制微生物生长,降低水果酵素活性,风味物质溶解度降低,挥发性降低,酸味突出,甜味减弱。
*中酸度(pH3.0-4.5):有利于风味物质的溶解和挥发,酸甜平衡,风味浓郁。
*低酸度(pH>4.5):微生物容易生长,风味物质溶解度和挥发性降低,甜味突出,酸味不足。
糖浓度和酸度调控
*糖浓度与酸度协同调控:通过调节糖浓度和酸度,可以优化风味物质的形成和保留。
*高糖高酸:抑制微生物和酵素活性,延长保质期,保留水果固有风味。
*中糖中酸:平衡酸甜,产生复合风味。
*低糖低酸:容易产生异味,保质期短。
具体调控机制
*微生物调控:高糖抑制微生物生长,而酸度可以通过降低pH抑制微生物生长。
*酵素调控:高糖抑制酵素活性,阻碍风味物质的合成和降解。
*溶解度调控:糖浓度和酸度影响风味物质的溶解度,进而影响其释放和挥发。
*挥发性调控:糖浓度和酸度影响风味物质的挥发性,从而影响风味感知。
*酸甜平衡:酸度和糖浓度共同决定蜜饯的酸甜平衡,影响风味的整体协调性。
实际应用
*根据不同的果实特性和风味要求,调节糖浓度和酸度,以优化蜜饯的风味。
*例如,对于苹果蜜饯,适当提高糖浓度至65%左右,同时降低酸度至3.5左右,可以获得甜度高、酸味适中、果味浓郁的风味。
*而对于杨梅蜜饯,由于杨梅本身酸度较高,则需要适当降低糖浓度至55%左右,并提高酸度至4.0左右,以平衡酸甜味。第五部分辅料及工艺的影响关键词关键要点【辅料的种类】
1.糖:白砂糖、冰糖等不同品种的糖,对蜜饯的风味、质构和保质期有显著影响。糖的浓度和种类直接影响蜜饯的甜度、光泽度和保存性。
2.酸:柠檬酸、苹果酸等酸味剂,能赋予蜜饯酸爽风味,平衡过甜的口感,并具有杀菌防腐作用。酸的种类和用量影响蜜饯的酸度、風味和保质期。
3.香辛料:八角、桂皮、丁香等香辛料,能增添蜜饯香气和风味层次。香辛料的种类、用量和搭配对蜜饯的香气和风味特征至关重要。
【辅料的添加方式】
辅料及工艺的影响
辅料和工艺在蜜饯风味物质的形成和调控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1.辅料
1.1糖
糖是蜜饯制作过程中最主要的辅料,其浓度直接影响蜜饯的甜度、质地和风味。
*糖浓度:糖浓度的高低决定蜜饯的软硬程度。高糖浓度(>65%)形成硬质蜜饯,低糖浓度(<65%)形成软质蜜饯。
*糖的种类:不同类型的糖具有不同的甜度和保水性,影响蜜饯的风味和质地。蔗糖甜度高,保水性好;果葡糖浆甜度低,保水性差。
*糖的添加方式:糖的添加方式影响蜜饯的糖渗透率和果胶溶解度。分次添加糖可促进糖的缓慢渗透,保持果肉的质地和风味。
1.2酸
酸可以调节蜜饯的甜度,增加风味复杂度。
*酸度:合适的酸度可以平衡蜜饯的甜味,使其口感更清爽。过高的酸度会导致蜜饯酸涩,过低的酸度会让蜜饯过于甜腻。
*酸的种类:柠檬酸、苹果酸、抗坏血酸等酸性物质可作为酸味调节剂。不同类型的酸具有不同的风味特征,影响蜜饯的整体风味。
1.3香精
香精可用来增强蜜饯的风味,使其更具吸引力。
*香精类型:天然香精、合成香精和复合香精等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香精具有不同的风味特性,应根据蜜饯的类型和目标风味选择。
*添加量:香精添加量应适中,过量会掩盖蜜饯的天然风味。
2.工艺
2.1加热
加热是蜜饯制作过程中关键的工艺步骤,影响风味物质的释放和形成。
*加热温度:加热温度的高低决定蜜饯的糖浓缩程度和风味物质的释放量。高温(>90℃)加热会促进糖的焦糖化反应,产生浓郁的风味;低温(<60℃)加热则保留更多新鲜水果风味。
*加热时间:加热时间影响糖的渗透速率和酶促反应。适当的加热时间有助于果胶溶解,形成良好的蜜饯质地。过长的加热时间可能导致蜜饯变硬变干。
2.2冷却
冷却过程影响蜜饯的质地和风味稳定性。
*冷却速度:缓慢冷却有利于果胶凝胶形成,使蜜饯具有坚韧的质地。快速冷却会抑制果胶凝胶形成,导致蜜饯质地较软。
*冷却温度:适当的冷却温度有助于维持蜜饯的质地和风味。过高的冷却温度会促进糖结晶,影响蜜饯的外观和口感;过低的冷却温度会使蜜饯质地变软。
2.3贮存
贮存条件对蜜饯的风味稳定性至关重要。
*温度:低温贮存(<10℃)有助于抑制酶促反应和微生物生长,延长蜜饯的保质期。
*湿度:适当的湿度(60-70%)有利于保持蜜饯的质地和风味。过高的湿度可能导致蜜饯变粘变软;过低的湿度则会使蜜饯变干变硬。
*光照:光照会加速蜜饯风味物质的氧化分解,导致风味劣化。因此,应避免蜜饯暴露在光照下。第六部分风味物质分析与检测方法关键词关键要点色谱法分析
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2.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
3.超临界流体色谱-质谱联用(SFC-MS)
质谱法分析
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2.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
3.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
4.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MALDI-MS)
电子鼻技术
1.气敏传感器阵列
2.模式识别算法
3.快速、非破坏性检测
质谱成像
1.二维或三维空间分布信息
2.单细胞或亚细胞水平分析
3.探索风味物质的代谢途径
传感技术
1.电化学传感器
2.光学传感器
3.生物传感器
分子生物学方法
1.基因表达分析
2.蛋白质组学分析
3.代谢组学分析风味物质分析与检测方法
风味物质的分析与检测是研究蜜饯风味形成与调控的关键步骤。目前,常用的风味物质分析与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
GC-MS技术是分析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经典方法。该方法将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利用挥发性风味物质被气体载流带动色谱柱分离,然后通过质谱仪检测分离后的组分,根据其质荷比(m/z)值和碎片离子信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
LC-MS技术主要用于分析非挥发性风味物质。该方法通过液相色谱分离样品中的风味物质,然后通过质谱仪检测分离后的组分。与GC-MS相比,LC-MS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能够分析更宽范围的非挥发性风味物质。
电子鼻技术
电子鼻是一种利用传感器阵列模拟人类嗅觉器官的仪器。它将样品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与传感器阵列接触,每个传感器对不同的风味物质具有特定的响应。通过分析传感器阵列的响应模式,可以实现风味物质的定性识别和分类。
电子舌技术
电子舌是一种利用传感器阵列模拟人类味觉器官的仪器。它将样品中的非挥发性风味物质与传感器阵列接触,每个传感器对不同的味觉物质具有特定的响应。通过分析传感器阵列的响应模式,可以实现风味物质的定性识别和分类。
感官评价
感官评价是评价风味的重要方法。它通过训练有素的评委对样品进行品尝和感官分析,评估风味的强度、质量和特征。感官评价可以提供风味物质的整体感知,但具有主观性。
其他方法
除了上述主要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方法可以用于风味物质的分析与检测,包括:
*气相色谱嗅觉检测仪(GC-O):将GC与人类嗅觉器连接,在色谱分离过程中实时检测挥发性风味物质的香气。
*质谱嗅觉检测仪(MS-O):将质谱仪与人类嗅觉器连接,在质谱分析过程中实时检测风味物质的香气。
*稳定同位素稀释分析(SIDA):利用稳定同位素标记物和质谱仪定量分析风味物质。
*分子印迹技术(MIP):利用分子印迹聚合物识别和检测特定的风味物质。
参数优化
风味物质的分析与检测方法需要根据不同的样品和风味物质进行优化。优化参数包括:
*样品制备:样品前处理方法对风味物质的提取和分离效率影响较大。
*色谱条件:色谱柱类型、流动相组成、柱温程序等参数会影响风味物质的分离效果。
*质谱条件:电离模式、扫描范围、碎片离子选择等参数会影响风味物质的检测灵敏度和选择性。
*感官评价条件:评委人数、评价环境、评价方法等因素会影响感官评价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通过优化分析和检测参数,可以提高风味物质分析的准确性、灵敏度和选择性,为研究蜜饯中风味物质的形成与调控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第七部分风味物质保存与稳定性关键词关键要点风味物质赋香技术
1.利用天然香料和食品添加剂赋香。天然香料具有独特的风味,可用于增强蜜饯的风味。食品添加剂可用于赋予蜜饯特定的风味,如甜味、酸味或苦味。
2.应用风味包埋技术。风味包埋技术可将风味物质包裹在保护层中,防止风味物质流失。这有助于延长蜜饯的保质期和风味稳定性。
3.采用微胶囊化技术。微胶囊化技术可将风味物质包埋在微小的胶囊中,并在需要时释放出风味。这有助于控制风味释放速率,延长风味持续时间。
风味物质保存与稳定性
1.控制加工条件。温度、时间和pH值等加工条件会影响风味物质的稳定性。优化加工条件可最大限度地保留风味物质。
2.使用抗氧化剂。抗氧化剂可防止风味物质氧化,从而延长其保质期。维生素C、维生素E和柠檬酸等抗氧化剂可用于蜜饯中。
3.采用真空包装和低温储存。真空包装可减少蜜饯与氧气的接触,防止氧化。低温储存可抑制风味物质的分解,延长保质期。
风味物质相互作用与调控
1.协同作用。不同风味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协同作用,产生更丰富的风味。例如,甜味物质和酸味物质协同作用,可产生酸甜可口的口感。
2.拮抗作用。不同风味物质之间也可能产生拮抗作用,影响风味平衡。例如,苦味物质会抑制甜味物质的感知。
3.风味调控。根据不同蜜饯品种和目标受众,可通过调控风味物质的比例和相互作用,获得理想的风味特征。
新型风味物质的开发与应用
1.天然植物提取物。天然植物中含有丰富的风味物质,可用于开发新型风味物质。通过提取、分离和纯化技术,可获得天然风味成分。
2.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可用于生产风味物质,如酶促反应、微生物发酵和细胞培养。生物技术生产的风味物质具有天然性、安全性等优点。
3.风味调控剂。风味调控剂可用于增强或抑制特定风味,从而调整蜜饯的风味平衡。例如,增味剂可增强甜味或鲜味,掩味剂可掩盖异味或苦味。
风味物质分析与评价
1.色谱分析。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等色谱分析技术可用于分离和定量风味物质。通过色谱图谱,可识别和分析蜜饯中的风味成分。
2.感官评价。感官评价是评估蜜饯风味的重要手段。通过训练有素的评审小组,可对蜜饯的风味特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3.仪器分析。电子鼻、电子舌等仪器分析技术可客观、快速地评价蜜饯的风味。这些仪器可提供蜜饯风味特征的数字化信息。
风味物质研究的趋势与前沿
1.风味组学。风味组学研究蜜饯中所有风味物质的组成和相互作用。通过风味组学,可深入了解蜜饯的风味形成机制。
2.风味稳定性研究。风味稳定性研究旨在开发新的技术和方法,延长蜜饯的风味保质期。这对于确保蜜饯的风味品质至关重要。
3.消费者行为学与风味偏好。研究消费者对蜜饯风味的偏好,有助于开发符合目标受众需求的风味产品。风味物质保存与稳定性
延长蜜饯风味物质的保质期至关重要,以确保产品的感官品质和市场价值。以下讨论了影响蜜饯中风味物质保存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通过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脂质氧化,保护风味物质免受降解。天然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和花青素,以及合成抗氧化剂,如丁羟基甲苯(BHT)和丁羟基茴香醚(BHA),常用于蜜饯中。
pH值
pH值影响酶活性、风味物质的溶解度和降解速率。大多数风味物质在中性至弱酸性条件下稳定性最高。酸性蜜饯(如山楂片)通过抑制酶活性,有助于风味物质的保存。
水分活度(aw)
水分活度反映了产品的自由水分含量。低水分活度(通常低于0.6)抑制微生物生长和酶活性,从而延长风味物质的保质期。脱水和添加糖分或盐分可降低蜜饯的aw。
包装
包装材料和工艺对蜜饯风味物质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阻隔氧气和水分的包装,如铝箔复合包装,可保护蜜饯免受氧化和水分迁移。充入惰性气体,如氮气,也有助于减少氧气接触。
加工温度和时间
高温和长时间加工会导致风味物质的分解。优化加工条件,包括温度和时间,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风味损失至关重要。
研究示例
抗氧化剂的影响
研究表明,添加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可以显著延长蜜饯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保质期。例如,添加0.05%维生素C和0.01%维生素E到苹果蜜饯中,可将挥发性风味物质的保留率提高20%以上。
pH值的影响
在山楂片蜜饯中,pH值在3.5至5.0之间时,风味物质的稳定性最高。较低的pH值抑制了果胶酶的活性,从而减少了果胶降解和风味损失。
水分活度的影响
研究表明,将芒果蜜饯的aw降低至0.6以下,可显着延长风味物质的保质期。脱水和添加蔗糖等渗透剂可以有效降低aw。
包装的影响
铝箔复合包装与传统的塑料包装相比,可以显着减少氧气渗透和风味损失。充入氮气还可以进一步提高风味物质的稳定性。
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业私人直升机雷达地形回避租赁与数据安全保护协议
- 新能源项目用地规划与合规性咨询及服务合同
- 移动应用平台数据分析补充协议
- 学前教育机构选择权授权管理协议
- 电子产品可靠性试验补充合同
- 网络店铺所有权变更及运营交接协议
- 网红饮品品牌区域代理及品牌形象推广合同
- 高效出行网约车司机加盟合作协议书
- 精致服饰品牌区域代理销售与市场拓展合作协议
- 3D电影替身演员安全保险合同
- 2023年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库
- 煤矿供电系统及供电安全讲座(ppt课件)
- GB/T 4927-2008啤酒
- GB/T 15707-2017高压交流架空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限值
- 医学统计学练习题与答案
- 西班牙文化概况
- 桩侧摩阻力ppt(图文丰富共28)
- 预拌混凝土出厂合格证2
-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鼓号队》
- 云南省饮用水生产企业名录534家
- 9E燃机系统培训演3.2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