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金融支持作业指导书_第1页
三农金融支持作业指导书_第2页
三农金融支持作业指导书_第3页
三农金融支持作业指导书_第4页
三农金融支持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金融支持作业指导书TOC\o"1-2"\h\u11205第1章三农金融支持政策概述 371131.1农村金融政策发展历程 3132831.2三农金融支持的重要性 418711.3我国三农金融支持政策现状 432077第2章农村金融体系构建 5164462.1农村金融体系概述 5265222.2农村金融机构设置与职能 5174512.2.1农村金融机构设置 533272.2.2农村金融机构职能 5214052.3农村金融市场的组织架构 69828第3章农村信贷支持 6236403.1农村信贷政策及产品 623243.1.1政策背景 6191423.1.2农村信贷产品 6212333.2农村信贷风险管理与控制 791763.2.1风险识别 7167303.2.2风险评估 748313.2.3风险控制 7205113.3农村信贷业务操作流程 7130913.3.1贷前调查 7269363.3.2贷款审批 7233693.3.3贷款发放 7294683.3.4贷后管理 783833.3.5贷款回收 715084第4章农村保险支持 8153144.1农村保险体系概述 8247794.1.1农村保险的发展背景 8309934.1.2农村保险体系的构成 8246004.2农村保险产品与服务 828604.2.1农业保险 8231464.2.2农村小额保险 8267394.2.3农村养老保险 8172774.2.4农村医疗保险 8311344.3农村保险政策与监管 8157294.3.1农村保险政策 8193354.3.2农村保险监管 9122944.3.3农村保险法律法规 9174014.3.4农村保险风险防范 915037第5章农村资本市场 966025.1农村资本市场概述 9248405.1.1农村资本市场的构成 948145.1.2农村资本市场的特点 922855.1.3农村资本市场发展现状 10241725.2农村股权融资与债券融资 10265685.2.1农村股权融资 10230065.2.2农村债券融资 1056455.3农村资产证券化 1013151第6章农村金融科技与创新 1126226.1金融科技在农村金融中的应用 11194106.1.1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 11318586.1.2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 11293586.1.3区块链技术 11325366.1.4金融科技赋能农村小额信贷 11138686.2农村金融科技创新案例 11161006.2.1农村电商平台金融服务 1146246.2.2金融科技助力农村扶贫 11110106.2.3农村数字货币应用 11229106.3农村金融科技监管与政策 1240996.3.1完善金融科技监管制度 12237416.3.2支持金融科技创新政策 12171896.3.3加强金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1245696.3.4建立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 1210467第7章农村金融扶贫 12326407.1农村金融扶贫政策及实践 12309577.1.1政策背景 12254817.1.2主要政策内容 12294347.1.3实践案例 1269257.2金融扶贫产品与模式 1248807.2.1传统金融扶贫产品 13163837.2.2创新金融扶贫产品 1323647.2.3金融扶贫模式 13206307.3农村金融扶贫的挑战与对策 1360927.3.1挑战 1359037.3.2对策 1321636第8章农村金融法律法规 14318978.1农村金融法律法规体系 14277608.1.1法律法规概述 1421408.1.2农村金融法律法规体系构成 14182308.1.3农村金融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 1451168.2农村金融违法案例分析 1436138.2.1违法案例概述 14187048.2.2典型违法案例及分析 14317788.3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14223638.3.1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意义 14183828.3.2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主要内容 1545608.3.3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 1515532第9章农村金融人才与培训 15206419.1农村金融人才需求与培养 1524549.1.1人才需求分析 15104799.1.2培养目标与原则 15128429.1.3培养路径与措施 15201819.2农村金融培训体系构建 15177059.2.1培训体系设计 15237779.2.2培训资源整合 16180629.2.3培训效果评估 16215599.3农村金融人才激励与保障 16295989.3.1激励机制设计 167559.3.2人才保障措施 16307899.3.3人才流动与交流 1610892第10章农村金融支持的未来发展趋势 161035510.1国际农村金融发展趋势 162002610.1.1农村金融包容性发展 16956710.1.2农村金融多元化发展 16453410.1.3农村金融绿色化发展 172197010.2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 17480910.2.1农村金融政策支持 17459110.2.2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171549510.2.3金融科技在农村金融中的应用 17974610.3农村金融支持政策展望与建议 171872710.3.1完善农村金融政策体系 171170110.3.2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17405510.3.3促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17371310.3.4推动农村金融绿色发展 172611310.3.5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18第1章三农金融支持政策概述1.1农村金融政策发展历程农村金融政策的发展历程可追溯至我国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金融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计划经济时期的农村金融政策(19491978年):此阶段,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以人民银行和农业银行为主体,主要承担农村储蓄和贷款业务,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2)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村金融政策(19791995年):这一时期,我国开始进行金融改革,农村金融政策逐步放宽,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金融的主体,农业银行逐步退出农村金融市场。(3)农村金融改革深化阶段(1996年至今):1996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工作的决定》发布,标志着我国农村金融改革进入新阶段。此后,农村金融政策逐步完善,包括成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农村合作银行和村镇银行等。1.2三农金融支持的重要性三农金融支持对于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促进农业现代化:金融支持有助于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金融支持有助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村地区经济效益。(3)增加农民收入:金融支持有助于农民创业和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4)维护农村金融稳定:金融支持有助于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风险,维护农村金融稳定。1.3我国三农金融支持政策现状当前,我国三农金融支持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大涉农贷款投放:通过政策引导和激励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涉农贷款投放,支持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2)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和便利性。(3)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针对三农特点,开发符合农业、农村和农民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4)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高农村金融风险防范能力。(5)落实差异化监管政策:对涉农金融机构实施差异化监管,降低合规成本,提高金融服务效率。(6)加强政策协同:加强与财政、农业、扶贫等部门的政策协同,形成支持三农发展的合力。第2章农村金融体系构建2.1农村金融体系概述农村金融体系是指在农业、农村及农民经济活动中,为满足其资金需求而形成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及金融政策等构成的有机整体。农村金融体系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提升农村经济水平具有关键作用。本章将从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角度出发,分析其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提供理论指导。2.2农村金融机构设置与职能2.2.1农村金融机构设置农村金融机构主要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根据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应合理设置以下几类农村金融机构:(1)政策性银行:主要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主要负责农业政策性贷款、扶贫贷款等业务。(2)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在农村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3)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等,主要为农村居民提供储蓄、贷款、支付结算等金融服务。(4)村镇银行:针对农村地区小额信贷需求,为农村居民、小微企业等提供贷款服务。(5)小额贷款公司:主要面向农村中低收入群体,提供短期、小额贷款服务。2.2.2农村金融机构职能(1)资金筹集: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2)信贷支持:为农业、农村及农民提供贷款服务,满足其生产、生活资金需求。(3)支付结算:为农村居民提供便捷的支付结算服务,促进农村市场交易。(4)风险防范:通过风险评估、信用评级等手段,降低农村金融风险。(5)金融创新:根据农村市场需求,开发适应农村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2.3农村金融市场的组织架构农村金融市场组织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参与者:包括农村金融机构、农村居民、小微企业等,形成多元化的市场格局。(2)市场体系: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等,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全面金融服务。(3)市场基础设施:包括支付系统、信用评级、金融科技等,为农村金融市场提供支持。(4)市场规则:建立健全市场准入、退出、监管等制度,规范农村金融市场秩序。(5)政策环境:制定完善的金融政策,引导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农村实体经济。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今后的发展中,应继续优化农村金融机构设置,明确职能,完善市场组织架构,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第3章农村信贷支持3.1农村信贷政策及产品3.1.1政策背景我国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将农村信贷支持作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为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提高农村信贷的覆盖面、便利性和有效性。3.1.2农村信贷产品(1)农户贷款:针对农户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生产经营活动的贷款;(2)农村小微企业贷款:支持农村小微企业发展的贷款;(3)农村扶贫贷款:专门用于支持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贷款;(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支持农村道路、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贷款;(5)农村创业贷款:鼓励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创业的贷款。3.2农村信贷风险管理与控制3.2.1风险识别(1)政策风险:政策调整、行业政策变化等对农村信贷业务的影响;(2)信用风险:借款人还款能力、还款意愿等方面的风险;(3)市场风险:农产品价格波动、市场竞争等因素对贷款偿还的影响;(4)操作风险:内部管理、操作失误等方面的风险。3.2.2风险评估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担保措施等进行全面评估。3.2.3风险控制(1)加强内部控制,规范操作流程;(2)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根据借款人信用状况、贷款用途等因素制定相应的贷款利率和期限;(3)完善担保机制,降低信用风险;(4)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觉和处理潜在风险。3.3农村信贷业务操作流程3.3.1贷前调查(1)收集借款人基本信息,包括身份证明、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等;(2)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贷款用途等;(3)调查担保措施,保证担保有效。3.3.2贷款审批根据贷前调查结果,进行贷款审批,确定贷款额度、利率、期限等。3.3.3贷款发放在审批通过后,与借款人签订贷款合同,并按照约定发放贷款。3.3.4贷后管理(1)定期跟踪借款人的经营状况、还款情况等;(2)对逾期贷款进行催收,保证贷款安全;(3)根据借款人信用状况,调整贷款政策。3.3.5贷款回收在贷款到期后,按照合同约定,收回贷款本息。对于按时还款的借款人,可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第4章农村保险支持4.1农村保险体系概述4.1.1农村保险的发展背景我国农村地区因自然灾害、疾病、意外等因素,农民面临较大的风险。为缓解这些风险对农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农村保险作为一项风险管理工具,在我国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4.1.2农村保险体系的构成农村保险体系主要包括政策性保险、商业保险和互助保险三个层次。政策性保险主要由主导,以提供基本风险保障为目标;商业保险则由保险公司经营,满足农民多样化、个性化的保险需求;互助保险则是由农民自发组成的互助合作组织,通过互帮互助形式,共同抵御风险。4.2农村保险产品与服务4.2.1农业保险农业保险主要包括种植业保险、养殖业保险和渔业保险等,为农民提供因自然灾害、疾病等造成的损失赔偿。4.2.2农村小额保险农村小额保险针对农村低收入群体,提供意外伤害、疾病、死亡等风险保障,缓解因意外、疾病等原因导致的经济负担。4.2.3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旨在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减轻子女的经济压力。4.2.4农村医疗保险农村医疗保险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为农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4.3农村保险政策与监管4.3.1农村保险政策我国高度重视农村保险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鼓励和引导农民参加保险,提高农村保险的覆盖面。4.3.2农村保险监管农村保险监管主要包括对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保险产品和服务、保险资金运用等方面的监管。保险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农村保险市场的监管,保证保险市场秩序,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4.3.3农村保险法律法规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农村保险的法律法规,如《农业保险条例》等,为农村保险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制保障。4.3.4农村保险风险防范为防范农村保险风险,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保险公司的风险评估和预警,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保证农村保险市场的稳定运行。同时加强农村保险知识普及,提高农民的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促进农村保险市场健康发展。第5章农村资本市场5.1农村资本市场概述农村资本市场是指在农村地区进行资本融通与投资的市场,其功能主要是为农业、农村企业和农户提供长期、大额的资金支持。农村资本市场对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章将从农村资本市场的构成、特点及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概述。5.1.1农村资本市场的构成农村资本市场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农村股权融资市场:包括农村企业股权融资、农民合作社股权融资等。(2)农村债券融资市场:包括农村企业债券融资、地方债券融资等。(3)农村资产证券化市场:包括农产品证券化、农村基础设施证券化等。5.1.2农村资本市场的特点(1)地域性强:农村资本市场主要服务于农村地区,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2)市场参与者多样性:农村资本市场参与者包括各类农村企业、金融机构、农户等。(3)融资方式多样化:农村资本市场融资方式包括股权融资、债券融资、资产证券化等。(4)政策支持力度大:国家及地方对农村资本市场的发展给予了一系列政策支持。5.1.3农村资本市场发展现状我国农村资本市场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市场规模较小,融资渠道有限。(2)市场参与主体融资能力不足,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3)政策支持体系尚不完善,市场发展环境有待改善。5.2农村股权融资与债券融资5.2.1农村股权融资农村股权融资是指农村企业、农民合作社等通过发行股票、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吸收社会资本投入,实现企业扩张和产业发展。农村股权融资具有以下优势:(1)优化企业治理结构,提高经营效率。(2)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3)有助于企业实现规模化、现代化发展。5.2.2农村债券融资农村债券融资是指农村企业、地方等通过发行债券筹集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农村债券融资具有以下特点:(1)融资规模较大,能满足农村基础设施等大额资金需求。(2)融资成本相对较低,有利于降低融资风险。(3)债券市场具有较高的流动性,有利于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5.3农村资产证券化农村资产证券化是指将农村地区的农产品、农村基础设施等资产转化为证券产品,实现融资的一种方式。农村资产证券化具有以下作用:(1)提高农村资产流动性,拓宽融资渠道。(2)降低融资成本,优化融资结构。(3)分散农业风险,促进农业产业发展。(4)推动农村金融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本章从农村资本市场概述、农村股权融资与债券融资、农村资产证券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为我国农村金融支持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第6章农村金融科技与创新6.1金融科技在农村金融中的应用6.1.1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为农村地区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包括网络支付、网络贷款、网络保险等业务,有效缓解了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6.1.2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农村金融服务进行精准定位和风险控制,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农户信用状况,实现精准贷款;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贷款审批和风险预警,降低金融风险。6.1.3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在农村金融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提高交易透明度、降低信任成本等方面。例如,通过区块链实现农村产权交易、供应链金融等业务,提高金融服务效率。6.1.4金融科技赋能农村小额信贷金融科技为农村小额信贷提供了技术支持,降低了贷款门槛,提高了贷款审批效率。同时通过金融科技手段进行风险控制和贷后管理,保证贷款资金安全。6.2农村金融科技创新案例6.2.1农村电商平台金融服务以农村电商平台为基础,整合供应链、物流、金融等资源,为农户提供贷款、保险等金融服务,助力农村产业发展。6.2.2金融科技助力农村扶贫利用金融科技手段,为贫困地区提供贷款、保险等金融服务,助力脱贫攻坚。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识别贫困户,实现精准扶贫。6.2.3农村数字货币应用在试点地区推广农村数字货币应用,降低农村金融交易成本,提高金融服务效率。6.3农村金融科技监管与政策6.3.1完善金融科技监管制度建立健全农村金融科技监管制度,保证金融科技创新在合规、安全的前提下发展。6.3.2支持金融科技创新政策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开展农村金融科技创新,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发展。6.3.3加强金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农村金融科技人才,提高农村金融科技创新能力,为农村金融服务提供人才保障。6.3.4建立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提高农村金融消费者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促进农村金融科技健康发展。第7章农村金融扶贫7.1农村金融扶贫政策及实践7.1.1政策背景我国高度重视农村扶贫工作,将金融扶贫作为扶贫工作的重要手段。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旨在加强农村金融扶贫工作,提高贫困地区金融服务水平。7.1.2主要政策内容(1)加大贫困地区信贷支持力度,优化信贷结构;(2)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满足贫困地区多元化金融需求;(3)加强贫困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4)发挥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金融在金融扶贫中的作用;(5)加强金融扶贫政策与其他扶贫政策的协同配合。7.1.3实践案例介绍一些典型的农村金融扶贫实践案例,如扶贫小额信贷、产业扶贫贷款、光伏扶贫贷款等,分析其在扶贫工作中的成效和经验。7.2金融扶贫产品与模式7.2.1传统金融扶贫产品(1)扶贫小额信贷;(2)产业扶贫贷款;(3)农村妇女创业贷款;(4)农村青年创业贷款;(5)农村扶贫贴息贷款。7.2.2创新金融扶贫产品(1)光伏扶贫贷款;(2)电商扶贫贷款;(3)乡村旅游扶贫贷款;(4)农村扶贫资产收益贷款;(5)政策性农业保险。7.2.3金融扶贫模式(1)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合作模式;(2)金融扶贫与产业扶贫相结合的模式;(3)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4)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结合的模式;(5)金融扶贫与社会扶贫相结合的模式。7.3农村金融扶贫的挑战与对策7.3.1挑战(1)贫困地区金融服务不足,金融服务覆盖率低;(2)金融扶贫产品单一,难以满足贫困地区多元化金融需求;(3)扶贫贷款风险较高,金融机构参与积极性不高;(4)金融扶贫政策与其他扶贫政策协同不足,政策效果受限;(5)贫困地区金融基础设施薄弱,制约金融服务提升。7.3.2对策(1)完善贫困地区金融政策体系,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2)创新金融扶贫产品和服务方式,满足多元化金融需求;(3)建立健全风险分担机制,降低金融机构扶贫贷款风险;(4)加强金融扶贫政策与其他扶贫政策的协同配合,提高政策效果;(5)加强贫困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第8章农村金融法律法规8.1农村金融法律法规体系8.1.1法律法规概述农村金融法律法规是指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用以调整农村金融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它旨在保障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金融活动参与者的合法权益。8.1.2农村金融法律法规体系构成农村金融法律法规体系主要由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等构成。其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农村信用合作社法》等法律法规。8.1.3农村金融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农村金融法律法规主要涉及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运行、监管以及金融服务的提供等方面,包括市场准入、业务范围、风险防范、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内容。8.2农村金融违法案例分析8.2.1违法案例概述本节通过分析农村金融领域典型的违法案例,揭示违法行为的主要类型、特点及危害,以期为农村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提供警示。8.2.2典型违法案例及分析(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例;(2)集资诈骗案例;(3)贷款诈骗案例;(4)违规发放贷款案例;(5)金融消费者权益侵权案例。8.3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8.3.1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意义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是维护金融市场公平、公正、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提高农村金融消费者的信心,促进农村金融业务的拓展。8.3.2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主要内容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保障农村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2)保障农村金融消费者的选择权;(3)保障农村金融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4)保障农村金融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安全;(5)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消费者投诉处理机制。8.3.3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1)完善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2)加强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3)提高农村金融消费者的金融素养;(4)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协同机制;(5)加大对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力度。第9章农村金融人才与培训9.1农村金融人才需求与培养9.1.1人才需求分析我国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村金融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金融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本节将从农村金融业务发展的角度,分析各类农村金融人才的需求情况。9.1.2培养目标与原则明确农村金融人才培养的目标,确立以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分类培养、协同创新的原则。9.1.3培养路径与措施摸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路径,包括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实践锻炼等,实施系列措施,如设立农村金融专业、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等。9.2农村金融培训体系构建9.2.1培训体系设计从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资源等方面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农村金融培训体系,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人才培训需求。9.2.2培训资源整合充分利用金融机构、高校、社会组织等各方资源,实现培训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培训效果。9.2.3培训效果评估建立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估机制,对培训过程和培训成果进行定期评估,以保证培训质量。9.3农村金融人才激励与保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