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平利绞股蓝》(DBS61/0019-2019)认证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一、工作概况1.任务来源本课题依据“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关于印发2023年广西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立项计划的通知”及广西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委托协议书(桂地标食2023004号),依据陕西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平利绞股蓝》(DBS61/0019-2019)开展标准认证工作。2.本标准负责认证单位及主要认证人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的梁洁、唐春风、廖苏奇、李洁琼、夏祥华、梁进、彭玉德、陈乾平、付金娥等人负责认证。二、标准认证的目的和意义绞股蓝Gynostemmapentaphyllum(Thunb.)Makino为葫芦科绞股蓝属草质攀援植物,亦称七叶胆、小苦药、公罗锅底、落地生、遍地生根、蛇王,别名天堂草、福音草等。绞股蓝喜阴湿温和环境,多分布于海拔300-3200米的山林地带,常见于落叶林,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及杉木林、毛竹林下生长,四川、云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福建等地均有分布。其中,广西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适宜绞股蓝生长,根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结果,绞股蓝广泛分布于广西30多个县份,野生资源和人工种植面积高达5万亩。广西绞股蓝不仅资源丰富,而且因其品质上乘被消费者高度认可,根据文献报道,金秀野生绞股蓝因总皂苷含量高出同类品种10%。。广西绞股蓝资源丰富,其营养也十分丰富。绞股蓝除入药外,还可作为蔬菜和饮料、糖果、保健食品、化妆品的原料。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诸侯割据,灾荒遍野、民不聊生,饥民靠挖野菜充饥,无意发现绞股蓝比一般野菜好吃得多,又有清热止渴的效用。绞股蓝食用传统始载于明代朱橚的《救荒本草》“采叶煠熟,水浸去邪味涎沫,淘洗净,油盐调食”,当时不做药用,只做救荒用的野菜食物(附件1)。《农政全书》也曾引用此文。现代的《中药大辞典》、《全国中草药汇编》、《实用中医手册》等书籍也均有记载,民间主要将绞股蓝作野菜和草药用,无毒级,具有改善肌体代谢、增强免疫力、降低氧自由基、抗氧化、防衰老等多种功效。《金秀瑶族自治县志》中记载,自治县圣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金秀瑶族自治县食品厂,现为广西金秀圣塘山天然保健品有限公司)在成立之初的1985年,就开发了绞股蓝袋泡茶、速溶茶、口服液等绞股蓝系列产品,至今已有38年的历史(附件2)。产品推向市场后获得认可,在1989年南宁市举行的全国运动会期间,绞股蓝饮品成为热销产品;随后,为了巩固市场,该企业成功申报使用绞股蓝绿色食品标志(附件3)。绞股蓝产业的发展迅猛,极大提升其知名度,并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关注,绞股蓝茶在1988年全国“熊猫杯”营养食品研评会上获铜牌奖(附件4-5);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赵一等编写专著《金秀圣塘山茶绞股蓝》(1995年出版),书中提到绞股蓝能消炎解毒,补脾益气,食用方法及食用量为“6-10g,水煎服;散剂(粉)每次3g,一日3次,或泡茶,代茶饮”(附件6);《广西名优茶》(张明沛主编,2010年出版)中记载绞股蓝作为代用茶,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附件7)。近年随着大健康产业的发展,绞股蓝又迎来了一次新的发展机遇。2019年,中央民族大学药学院调研团队深入大瑶山进行调研绞股蓝产业,得知绞股蓝在广西民间应用由来已久,特别是是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应用绞股蓝当茶叶冲泡非常广泛;在盛产绞股蓝的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产区群众在夏季采其茎叶煎水作清凉饮料(附件8)。彭小列研究绞股蓝的营养成分过程发现在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有将绞股蓝作为野菜食用的习俗(附件9),王延群推荐了用绞股蓝做成各式美味可口的粥饭菜肴(附件10)。自治区商务厅与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共同举办的2019年广西商品交易会暨“桂字号”系列特产展销会上,广西国际博览集团有限公司将绞股蓝作为广西特色、小众蔬菜进行展销推广,菜品为“绞股蓝牛肉煎饼”(附件11)。广西中医药大学瑞康医院的朱英医生在CCTV4的《中华医药》栏目中向观众推荐了“益气清补汤”,绞股蓝是其中必备的六味食材之一,同样的食材还可以煲粥(附件12)。为对广西金秀产的绞股蓝茶进行地域保护,以广西金秀圣塘山天然保健品有限公司为首的金秀绞股蓝企业与金秀县政府机构联合申报《地理标志产品金秀绞股蓝茶》(DB45/T2046-2019)并于2019年12月发布实施(附件13)。绞股蓝茎叶中含蛋白质、膳食纤维、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C等多种身体所需的营养元素,此外还含有皂苷、黄酮和多糖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滋补、消除疲劳、抗衰老、消炎、防癌等多重功效。绞股蓝皂苷具有达玛烷型的三萜骨架,与人参皂苷结构类似,是目前唯一在五加科植物以外被发现含有人参皂苷类成分的植物,故有“南方人参”、“第二人参”的美誉,民间称其为神奇的“不老长寿药草”。针对绞股蓝独特的作用,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绞股蓝食品,如绞股蓝茶、丹参绞股蓝茶、绞股蓝饮料、绞股蓝甙乐饮料、绞股蓝黄芪茯苓片、西洋参绞股蓝含片、银杏叶绞股蓝红曲胶囊、铁皮石斛绞股蓝胶囊、绞股蓝沙棘软胶囊、绞股蓝营养液、绞股蓝口服液等。按照“一村一品”的扶贫方案以及振兴乡村工作的推进,广西各地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建设,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适宜种植栽培绞股蓝的地区,纷纷采取“农户+合作社+公司”的模式,大力发展绞股蓝种植、二次产品的研发及加工。广西金秀镇独特的地理优势促进绞股蓝的种植,仅金秀共和村古平屯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种植绞股蓝面积近100亩,除了供应本地绞股蓝生产企业,还外销全国各地。广西荔浦“绞股蓝村”——荔浦县东昌镇东阳村种植面积已发展到了1000亩左右,年产绞股蓝干茶超过100吨,年产值超过400万元,并辐射带动周边青山镇、杜莫镇、茶城等乡镇村民加入种植,通过互联网+的方式销往全国各地。广西金秀圣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现广西金秀圣塘山天然保健品有限公司)是广西最大的绞股蓝生产企业,其名牌产品“圣塘山”牌绞股蓝茶是大瑶山野生绞股蓝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的产物。该公司还开发了调节血脂、延缓衰老的绞股蓝营养液。除此,广西金秀弘瑶堂食品有限公司、金秀瑶族自治县瑶山源养生堂有限公司、广西荔枝山医药科技有限公司、\o"广西河池地区山珍制品厂"广西河池地区山珍制品厂、\o"广西凭祥市大青山营养补剂厂"广西凭祥市大青山营养补剂厂、\o"广西荔浦县益康保健饮品厂"广西荔浦县益康保健饮品厂等10余家企业也在生产绞股蓝的相关产品。广西绞股蓝种植基地调研交流过程中,荔浦县东昌镇东阳村东袍屯绞股蓝种植发起人——广西科学院周序刚教授提及,绞股蓝除了制成绞股蓝茶,当地种植户也会摘取嫩芽部分煮汤食用。南宁市蔬菜研究所基地则将绞股蓝作为蔬菜的一种,摘取嫩芽部分销售于酒店,高汤烫煮食用,味美甘甜可口。广西民间一直有食用绞股蓝的历史,亦有企业以绞股蓝为食品原料开展商业经营活动。由于广西绞股蓝一直没有合法的食品身份,广西绞股蓝在食品行业的开发和推广多年来停滞不前。根据陕西平利县调研结果,广西的绞股蓝与陕西省发布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平利绞股蓝》(DBS61/0019-2019)为同种属植物,均为葫芦科绞股蓝属草质攀援植物绞股蓝Gynostemmapentaphyllum(Thunb.)Makino。通过认证陕西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平利绞股蓝》(DBS61/0019-2019),给与广西绞股蓝合法的食品身份,促进广西绞股蓝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壮大绞股蓝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我区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三、标准认证过程1.成立标准认证课题组,启动项目2022年12月标准认证立项任务下达后,为保证标准认证工作的顺利开展,标准课题组召开标准认证碰头会议,全面分析和讨论了有关绞股蓝的种植、加工生产技术、相关标准和文献资料,以及绞股蓝的生产加工工艺、销售、延伸产业链等环节。2.开展调查研究,收集相关资料项目组对广西各地的绞股蓝种植基地进行摸底,并赴广西各地绞股蓝种植基地及销售企业:金秀镇黄花倒水莲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序潮绞股蓝种植专业合作社、广西灵川县海滨蔬果专业合作社、南宁市蔬菜研究所试验基地、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大瑶山天然植物开发有限公司等进行了实地调研和交流,内容主要集中在种植面积、化肥施用、加工、销售等方面,并开展样品的采集工作,经分拣、干燥、粉碎等工作,常温储存,备用。同时,项目组积极查阅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技术资料,并进行归纳、整理分析。3.资源调研及比较为了有效引入陕西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平利绞股蓝》,组织相关专家赴陕西省平利县,开展绞股蓝调研,向陕西省卫健委、陕西卫生监督中心、安康市卫生监督所、平利县茶叶中心、平利县农业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主管部门、省级龙头生产和销售企业(平利县平安绞股蓝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平利绞股蓝科技产业园、平利县富硒堂茶业有限公司、平利县女娲茗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了解有关绞股蓝的资源现状、种质、种植、加工与推广、延伸产业链等方面的情况,并座谈听取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平利绞股蓝》标准制定和实施现状。同时向陕西省卫健委表达了认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平利绞股蓝》(DBS/061-2019)的意愿,得到陕西卫健委的支持。4.开展检测工作,形成认证编制说明依据《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平利绞股蓝》(DBS/061-2019)对广西绞股蓝样品开展检测,并对检测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对。通过内部研讨会、请教专家等多种形式,为标准制定提供全面指导,同时结合企业实际生产与调研资料,形成标准的认证编制说明。5.标准意见征集,修改形成送审稿对标准进行意见征求,对收到的意见进行逐条梳理,修改完善认证编制说明。6.标准审定,修改形成报批稿三、与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标准的关系本标准是认证标准,主要是为了给与广西绞股蓝合法的食品身份。绞股蓝的主要用途是代用茶,或者作为食品原料添加到其他食品中使用。《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平利绞股蓝》(DBS61/0019—2019)于2019年3月14日正式发布,2019年5月21日,平利县神草园茶业有限公司取得了全县首张绞股蓝食品生产许可证,这标志着平利绞股蓝将以地方特色食品的合法身份进入市场流通。“平利绞股蓝”顺利进入食品市场,将进一步拓宽平利绞股蓝销售领域,延长平利绞股蓝产业链,增加绞股蓝产品附加值,促进平利绞股蓝产业壮大升级。广西区域内分布的绞股蓝与陕西平利种植的绞股蓝同为Gynostemmapentaphyllum(Thunb.)Makino葫芦科绞股蓝属草质攀援植物,在广西区域内有超过30年的传统食用习惯,未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广西中药材标准》(1996年版)中记载“绞股蓝安全无毒,急性及长期毒性试验,致突变试验等均未见毒性反应和不良反应”(附件14)。杨玉英、陈正清等(原广西自治区卫生防疫站)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开展了绞股蓝提取液的急性毒性、蓄积毒性、致突变试验(微核试验、Ames试验、精子畸形试验)和亚慢性毒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绞股蓝提取液为无毒级、轻度蓄积、无致突变现象、对肝、肾等脏器无损害、对胎鼠及孕鼠均无致畸效应;持续饮用60天绞股蓝,对成人的造血、肝功能、泌尿系统和免疫系统无不良影响(附件15-17)。根据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广西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审评委员会关于印发《广西区外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认证方案》的通知,申请认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平利绞股蓝》(DBS61/0019—2019),为广西绞股蓝的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机遇。除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平利绞股蓝》(DBS61/0019—2019),经查询,有37个标准与绞股蓝相关,具体如下:1、绞股蓝作为中药材,收载于广西、山西、湖南、河北、四川、贵州等14个省份的中药材质量标准名录,如《广西中药材标准》(第二册)、《广西瑶药质量标准》(第一卷)、《香港中药材标准》(第五期)等,明确科属,规定采收时间、性状和鉴别方法,侧重点为药用功能。2、地方标准17个:陕西省8个:《绞股蓝产地环境条件》(DB61/T931.1-2014)、《绞股蓝种子》(DB61/T931.2-2014)、《绞股蓝栽培技术规范》(DB61/T931.3-2014)、《绞股蓝病虫害防治》(DB61/T931.4-2014)、《绞股蓝茶采摘技术规范》(DB61/T931.5-2014)、《绞股蓝茶加工技术规范》(DB61/T931.6-2014)、《绞股蓝茶》(DB61/T931.7-2014),《地理标志产品平利绞股蓝》(DB61/T1684-2023)。标准从绞股蓝的产地环境、种子、栽培技术、病虫害的防治以及绞股蓝茶的采摘技术、加工技术以及绞股蓝茶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等做出了规定,但均没有涉及到绞股蓝的食品安全标准。广西省7个:《绞股蓝生产技术规程》(DB45/T252-2005)、《绞股蓝种子保存技术规程》(DB45/T1029-2014)、《绞股蓝种子繁育技术规程》(DB45/T1030-2014)、《绞股蓝组培苗离体保存技术规程》(DB45/T1033-2014)、《中药材绞股蓝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DB45/T1034-2014)、《中药材绞股蓝生产技术规程》(DB45/T1727-2018)、《地理标志产品金秀绞股蓝茶》(DB45/T2046-2019)。标准对绞股蓝的种子保存、种子繁育、组培苗离体保存、组培苗生产以及绞股蓝的生产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但均没有涉及到绞股蓝的食品安全标准。江西省2个:《绞股蓝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DB36/T1264-2020)、《绞股蓝茶加工技术规程》(DB36/T1549-2021)。标准涉及绞股蓝的生产以及绞股蓝茶的加工技术,没有涉及绞股蓝的食品安全标准。行业标准1个:《甘味绞股蓝生产技术规程》(NY/T2671-2015),为甘味绞股蓝的生产技术规程,没有涉及绞股蓝的食品安全标准。团体标准5个:中关村中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布的《天然植物饲料原料绞股蓝干燥物》(T/TCVMA0011-2020)、《天然植物饲料原料绞股蓝粉碎物》(T/TCVMA0012-2020)、《天然植物饲料原料绞股蓝粗提物》(T/TCVMA0013-2020)、《绞股蓝水培生产技术规程》(T/GXAS405-2022)《地理标志产品灵通七叶胆(绞股蓝茶)》(T/PHTCX0010-2023)。5个标准也没有涉及到绞股蓝的食品安全标准。四、本标准认证原则按照标准与国内外相关标准接轨的原则,参考了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以及检验方法。本标准的认证工作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实用原则。该标准的认证编制过程,在广泛征求意见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尊重科学,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2.协调性原则。以安全为核心,符合我国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标准要求。3.因地制宜原则。标准的认证坚持从绞股蓝生产的实际出发,结合主产区绞股蓝的特点,遵循科学性、适用性、先进性的原则,力求做到科学规范、指标准确、操作易行,确保产品的食用安全性和技术条件的可行性。五、确定各项技术内容本标准为认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平利绞股蓝》(DBS61/0019-2019),因此标准文本框架保持不变,分为范围、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其他共5部分。(一)该标准的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用于食品加工原料用的绞股蓝(人工种植)。(二)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500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5009.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锌的测定GB5009.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硒的测定GB280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保健食品理化及卫生指标检验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2020年版)术语和定义广西绞股蓝(人工种植)与平利绞股蓝(人工种植)为同种同属植物,直接认证术语和定义:绞股蓝:绞股蓝(Gynostemmapentaphyllum(Thunb.)Makino),属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s)、合瓣花亚纲(Metachlamydeae)、葫芦目(Cucurbitales)、葫芦科(Cucurbitaceae)、绞股蓝属(Gynostemma),为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其全草包括根、茎、龙须和叶片,植株长100~150cm,节部具疏生细毛状龙须,鸟趾状复叶互生,卷须生于叶腋,小叶通常呈五叶或七叶。绞股蓝按来源不同,有野生和人工种植之分。野生绞股蓝按叶柄小叶数量不同,分为二叶、三叶、五叶、七叶和九叶;人工种植绞股蓝一般只有五叶和七叶。广西绞股蓝(人工种植):为广西境内人工种植的五叶(叶柄具5小叶,呈鸟趾状复叶)或七叶(叶柄具7小叶,呈鸟趾状复叶)绞股蓝地上部分的干燥品,在采收期适时采收,经过挑选、清洗、杀青或不杀青、干燥制成,包括龙须、叶片和茎叶。绞股蓝龙须:采摘顶尖6~12cm的嫩芽须茎(包括龙须、嫩茎、嫩叶),经过挑选、清洗、杀青、干燥制成。绞股蓝叶片:采摘整株的2/5~4/5之间的鲜叶,经过挑选、清洗、杀青、干燥制成。绞股蓝茎叶:采摘距地面15cm以上的整株茎蔓,经过挑选、清洗、干燥制成。(四)样品的收集绞股蓝(Gynostemmapentaphyllum(Thunb.)Makino),为葫芦科绞股蓝属的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在四川、云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福建等地均有分布。中药资源普查发现广西超过30个县份有绞股蓝,调研发现绞股蓝的人工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桂北、桂东北地区。本标准的使用范围为在广西辖区种植、生产、流通的用于食品加工原料用的绞股蓝(人工种植)。为了保证其样品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课题组收集了广西境内人工种植、野生以及市场上流通的绞股蓝样品,样品信息见附表1。(五)品种鉴定标准编制组收集广西区内的绞股蓝样品,经广西药用植物园植物分类学专家彭玉德高级工程师鉴定为葫芦科绞股蓝属草质攀援植物绞股蓝Gynostemmapentaphyllum(Thunb.)Makino,与陕西省平利县人工种植的绞股蓝Gynostemmapentaphyllum(Thunb.)Makino为同种同属植物(见附件18)。(六)生产工艺依据广西种植基地以及市场需求、陕西省平利县绞股蓝的调研,绞股蓝采收期为春、夏、秋三季。绞股蓝采摘后应注意保鲜保质,及时去除病虫叶、黄叶、霉变叶和杂质,然后杀青、揉捻、烘焙、毛茶处理、包装贮存,尽量做到随采随加工。(七)安全性评价2019年3月14日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平利绞股蓝》(DBS61/0019-2019),并于同年9月14日实施。该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发布实施,说明绞股蓝作为食品使用的安全性评价已完成。《广西中药材标准》(第二册,1996年版)绞股蓝项下亦记载“绞股蓝安全无毒,急性及长期毒性试验、致突变试验等均未见毒性反应和不良反应”(附件14)。杨玉英、陈正清等(原广西自治区卫生防疫站)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开展了绞股蓝提取液的急性毒性、蓄积毒性、致突变试验(微核试验、Ames试验、精子畸形试验)和亚慢性毒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绞股蓝提取液为无毒级、轻度蓄积、无致突变现象、对肝、肾等脏器无损害、对胎鼠及孕鼠均无致畸效应;持续饮用60天绞股蓝,对成人的造血、肝功能、泌尿系统和免疫系统无不良影响(附件15-17)。(八)产品指标本标准依据《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平利绞股蓝》(DBS61/0019-2019),对广西境内人工种植、野生以及市场流通的绞股蓝进行了指标检测,包括感官要求、理化指标、污染物限量、农药残留量指标。1.感官要求依据陕西省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平利绞股蓝》(DBS61/0019-2019),取适量样品置于洁净的白色搪瓷盘中,在自然光下观察色泽、形态和杂质,嗅其气味、尝其滋味。绞股蓝龙须:紧细、卷曲、蓬松,色泽翠绿色或黄绿色,气味嫩香持久,口感鲜爽甘醇或微苦回甘,无异味;无肉眼可见外来杂质。绞股蓝叶片:卷曲、紧实,色泽翠绿色或墨绿色,气味清香持久,口感微苦甘爽或微苦醇正,无异味;无肉眼可见外来杂质。绞股蓝茎叶:卷曲、蓬松,色泽黄色或黄绿色,气味清香持久,口感微苦鲜醇或微苦醇正,无异味;无肉眼可见外来杂质。30份绞股蓝的感官形态、色泽、气味、滋味、杂质均能达到《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平利绞股蓝》(DBS61/0019-2019)的要求。理化指标总皂苷含量指标绞股蓝是目前已知的非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中唯一含有人参皂苷类成分的植物,绞股蓝皂苷作为绞股蓝的主要活性成分,被认为是其药理活性和临床效应最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因其具有和人参皂苷相同的四环三萜达玛烷型结构而备受关注,研究发现其具备多种药理活性,如降血脂、血糖、治疗高胆固醇血症、抗肿瘤、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痴呆、抗帕金森氏症,并有保护神经、保肝、增强免疫调节等作用,因此选择总皂苷作为其主要品质特征评价指标。《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平利绞股蓝》(DBS61/0019-2019)制定期间,恰逢《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2018年6月7日作废,但未出台替代方法,故总皂苷的测定仍采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保健食品功能成分及卫生指标检验规范》中的二十三《保健食品中总皂苷的测定》。2020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保健食品理化及卫生指标检验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2020年版)》,替代《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为了确保标准的可操作性,课题组对总皂苷测定的新旧方法进行比对:新方法保留总皂苷提取的水提柱层析法,增加了总皂苷提取的水提正丁醇萃取法。水提柱层析法无实质性变化,两种检测结果的精密度要求在方法要求的范围内(不超过10%)。因此采用《保健食品理化及卫生指标检验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2020年版)》中的十四《保健食品中总皂苷的测定》测定绞股蓝中的总皂苷含量。新旧方法结果比对见下表。表1新旧方法总皂苷含量实验结果比对(g/100g)龙须叶片茎叶第一法第二法第一法第二法第一法第二法《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5.5/5.3/3.2/《保健食品理化及卫生指标检验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2020年版)5.23.03.2RAD%1.8/0/3.3/标准课题组依据《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平利绞股蓝》(DBS61/0019-2019)的规定,采用《保健食品理化及卫生指标检验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2020年版)》的方法,对采集的30份绞股蓝样品中的总皂苷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7个种植基地的不同部位的绞股蓝总皂苷含量有差异,但不同部位绞股蓝总皂苷含量均达到《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平利绞股蓝》(DBS61/0019-2019)的要求(龙须≥0.4g/100g,叶片≥0.5g/100g,茎叶≥0.4g/100g),野生及市场上流通的绞股蓝总皂苷含量也达到要求,因此直接认证引用绞股蓝总皂苷的指标。2.2水分指标水分指标是贮存过程中保证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影响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对质量变化起重要作用,水分过高,样品易发生霉变、虫害、变色、走味等异常情况。此外与种植户沟通交流时,种植户反馈,绞股蓝为草质攀援植物,茎叶细薄脆,如水分过低,不利用运输和保存。标准课题组对采集的30份绞股蓝样品以GB500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7个种植基地的不同部位的绞股蓝水分含量有差异,但不同部位绞股蓝水分含量均达到《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平利绞股蓝》(DBS61/0019-2019)的水分要求(≤10.0g/100g),野生及市场上流通的绞股蓝水分含量也达到要求,因此直接认证引用绞股蓝水分的指标。2.3总灰分指标平利绞股蓝调研得知,(DBS61/0019-2019)标准总灰分指标的设置在分析检测结果的基础上,参照了GH/T1091-2014《代用茶》中对总灰分≤12.0g/100g的规定,制定了绞股蓝龙须、叶片和茎叶的指标(龙须≤10.0g/100g,叶片≤12.0g/100g,茎叶≤12.0g/100g)。标准课题组对采集的30份绞股蓝样品以GB500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规定的第一法进行检测。按《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平利绞股蓝》(DBS61/0019-2019)中总灰分要求(龙须≤10.0%,叶片、茎叶≤12.0%),30份样品,合格率为43.3%。总灰分的来源包括植物本身的生理灰分和外来泥沙等。总灰分指标主要是为控制样品泥沙杂质过多,以保证中药的纯度。绞股蓝为草质攀援性植物,茎节见有须根,清洗不干净更容易带入泥沙等杂质,同一基地的绞股蓝样品,茎叶的总灰分理论上应大于叶片的总灰分。但检测结果与理论值相反,说明在排除外来泥沙等情况下,绞股蓝总灰分中生理灰分占比较大。课题组对14个省份的绞股蓝中药材质量标准进行总灰分限量值数据分析,发现有9个省份涉及总灰分指标,其中湖北、江西、四川3个省份的总灰分≤10.0%,其他6省份的在13.0%-18.0%(浙江、安徽、江苏:≤13.0%,山东:≤14.0%,山西:≤16.0%,重庆:≤18.0%,);如按12.0%限量值来计算,合格率为33.4%。这数据也从侧面证实绞股蓝的总灰分是比较高的。同时文献查询得知,温秀萍等对全国各省75批次绞股蓝总灰分进行测定研究,总灰分在9.41~20.19%;其中55批茶饮绞股蓝依据《NYT2140-2015绿色食品代用茶》中总灰分含量低于12%的要求,55批茶饮绞股蓝总灰分仅有19批次合格,合格率为34.5%。该研究发现,植物的生长环境、土质、水肥条件、种植习惯等的不同也会影响植物的生理灰分变化。本标准总灰分检测结果与文献研究接近,说明绞股蓝总灰分中生理灰分占较大,植物体内含有较多的草酸钙等无机盐。广西绞股蓝主要是作为代用茶,食用方式为水泡饮,此食用方式无法溶出植物中的生理灰分等无机盐。因此总灰分指标不是绞股蓝的主要安全指标。此外,绞股蓝茎叶在采收过程中直接与地面接触,泥沙含量较大,导致总灰分值偏高,在作为其他食品原料使用时,需再次进行净制。基于广西和陕西平利县地理位置、气候的差异以及两地种植绞股蓝的土质、水肥条件、种植习惯等的不同,总灰分指标建议不认证,若需制定广西绞股蓝的总灰分限量,建议≤15.0%,合格率为86.7%。2.4锌含量指标平利绞股蓝调研得知,平利县处于富锌区域,锌含量是平利绞股蓝(人工种植)区别于其他省份地区的主要特征之一,绞股蓝锌元素主要从土壤中富集,与种植土壤环境有很大关系,因此设置平利绞股蓝(人工种植)的锌含量下限值为30.0mg/kg。标准课题组对采集的30份绞股蓝样品以GB5009.1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锌的测定》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7个种植基地的不同部位的绞股蓝锌含量有差异,3个种植基地(黄花倒水莲中药材种植基地、广西灵川县海滨蔬果专业合作社、南宁市蔬菜研究所试验基地)不同部位的绞股蓝锌含量均达到《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平利绞股蓝》(DBS61/0019-2019)的要求下限值(锌含量30.0~100.0mg/kg);其他4个种植基地的不同部位的绞股蓝锌含量均低于标准要求(16.7~28.9mg/kg)。30份样品,有53.3%的样品达到标准的下限值30.0mg/kg。绞股蓝主要是作为代用茶食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中将锌定义为能量和营养成分,“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有助于改善食欲,有助于皮肤健康”。由此可见锌含量是营养指标,而不是安全指标。因此建议锌指标的范围值调整为0~100.0mg/kg,以适应非富锌区域的广西绞股蓝。2.5硒含量指标平利绞股蓝调研得知,平利县隶属陕西安康富硒带,平利绞股蓝(人工种植)因其独特地域环境而富含天然硒,硒含量指标是平利绞股蓝(人工种植)区别于其他省份地区的另一特性指标,绞股蓝硒元素主要从土壤中富集,与种植土壤环境有很大关系,因此设置了标准中硒含量的具体指标(绞股蓝:0~4.0mg/kg;含硒绞股蓝:0.075~4.0mg/kg;富硒绞股蓝:0.15~4.0mg/kg)。标准课题组对采集的30份绞股蓝样品以GB5009.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硒的测定》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7个种植基地的不同部位的绞股蓝硒含量有差异,2个种植基地(南宁市蔬菜研究所试验基地、序潮绞股蓝种植专业合作社-永华村)的不同部位绞股蓝硒含量超过0.15mg/kg;1个种植基地(序潮绞股蓝种植专业合作社-东袍屯)的不同部位绞股蓝硒含量超过0.075mg/kg;黄花倒水莲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的绞股蓝叶片也超过0.075mg/kg;其他基地及野生、市场的不同部位绞股蓝硒含量在0.0042-0.074mg/kg之间。30份样品,20%为富硒绞股蓝,13.3%为含硒绞股蓝,其余不能声称为含硒绞股蓝。绞股蓝主要是作为代用茶食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中将硒定义为能量和营养成分,是营养指标。但从整体情况来看,均在《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平利绞股蓝》(DBS61/0019-2019)规定的范围内(0~4.0mg/kg),因此直接认证引用绞股蓝硒含量的指标。3.安全性指标本标准依据《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平利绞股蓝》(DBS61/0019-2019)的规定,采用GB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规定的测定方法,对30份绞股蓝样品进行了安全性指标的测定,包括污染物铅以及农药残留量的测定:六六六、滴滴涕、敌敌畏、乐果、氰戊菊酯、三氯杀螨醇、高效氯氰菊酯和敌百虫。3.1污染物限量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所属产品类别中没有绞股蓝,因此无法直接设置污染物限量指标。考虑到绞股蓝作为食品原料使用,市场上流通的最终产品主要为代用茶,因此依据GB2762标准中食品类别,将绞股蓝归类为茶叶类别比较合理,设置其污染物限量指标为铅元素。依据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规定的方法对30份绞股蓝中铅含量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30份绞股蓝样品,铅的最大值为3.8mg/kg,最低值为0.34mg/kg,平均值为0.96mg/kg,中位数为0.80mg/kg。广西绞股蓝的铅限量符合DBS61/0019-2019《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平利绞股蓝》中的规定要求,均小于GB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茶叶制品中铅限量值≤5.0mg/kg的要求。因此直接认证引用绞股蓝铅污染物的指标,其限量值应≤5.0mg/kg。指标设计严谨、科学合理。3.2农药残留限量绞股蓝本为野生植物,引种人工栽培后,为一些原本很轻的害虫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发生条件,使其发生严重起来,而其中危害人工栽培绞股蓝的重要害虫为三星黄萤叶甲。三星黄萤叶甲成虫和幼虫均能加害绞股蓝,3~11月,从绞股蓝出苗到收获整个生长期都危害,尤以春秋两季为重。晴天早晚取食,阴天全天取食,伏天多在植株下部取食。取食后形成叶片缺刻、孔洞,重时可以整叶吃光,只剩主脉。取食茎端生长点,使之卷长停滞。尤其在苗期,如防治不力,常出现全田毁苗现象。幼虫咬食细根,能使幼苗表现生长发育不良,虫口密度大时亦能造成幼苗枯死,成株的绞股蓝因其须根多,幼虫的为害表现症状不明显。此外地老虎也是绞股蓝的虫害之一,以幼虫危害幼苗幼苗和嫩茎,将幼苗近地面的茎部咬断,使整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垄。标准认证过程,走访调研了陕西平利县的绞股蓝种植、生产及销售等企业,与相关企业负责人、专家、技术员进行咨询和座谈。同时走访了广西桂北、桂东北的绞股蓝主产区的种植、销售以及生产情况。调研发现,绞股蓝作为一种葫芦科草质攀援植物,全国各地均有分布,生于山谷密林中、山坡疏林、灌丛中或路旁草丛中。人工种植过程中,主要的病虫害有根腐病、白绢病、三星叶甲、地老虎等。其中以幼苗期的虫害为主,在发现初期及时进行人工干预即能获得很好的防治;绞股蓝的生长后期,只要做好除草除杂,确保充足水肥,就能长势良好,获得很好的收成。标准课题组依据《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平利绞股蓝》(DBS61/0019-2019)的规定,采用GB2763-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方法,对采集的30份绞股蓝样品中的六六六、滴滴涕、敌敌畏、乐果、氰戊菊酯、三氯杀螨醇、高效氯氰菊酯、敌百虫农药的残留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六六六、滴滴涕、敌敌畏、乐果、氰戊菊酯、三氯杀螨醇、高效氯氰菊酯、敌百虫均未检出。因此建议直接认证引用绞股蓝农药残留限值(六六六≤0.2mg/kg、滴滴涕≤0.2mg/kg、敌敌畏≤0.2mg/kg、乐果≤1mg/kg、氰戊菊酯≤0.1mg/kg、三氯杀螨醇≤0.2mg/kg、高效氯氰菊酯≤20mg/kg、敌百虫≤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昌市人民医院中药临方加工考核
- 芜湖市中医院放疗质控标准掌握考核
- 台州市人民医院DRGDIP分组逻辑与盈亏分析专项考核
- 南昌市人民医院颈椎术后脑脊液漏处理能力考核
- 宜春市中医院肠镜下止血术技能考核
- 宣城市中医院髋臼骨折Stoppa入路考核
- 芜湖市人民医院体液检验技术考核
- 宜春市中医院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治疗考核
- 池州市中医院学术交流管理考核
- 景德镇市中医院国有资产管理基础知识考核
- 2025至2030中国石油和天然气设备的低速电动机和发电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物料平衡检查管理制度
- CJ/T 251-2007铜分集水器
- 2025年中国工装治具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食用菊花栽培管理技术
- 关爱老人出行 筑牢安全防线-老年人交通安全宣传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件-第一章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
- 大单元语文教学设计案例
- 道教内部考试试题及答案
- 保密警示教育典型泄密案例教育学习
- 肿瘤介入手术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