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055-2014 油茶炭疽病防治技术规程_第1页
DB34T 2055-2014 油茶炭疽病防治技术规程_第2页
DB34T 2055-2014 油茶炭疽病防治技术规程_第3页
DB34T 2055-2014 油茶炭疽病防治技术规程_第4页
DB34T 2055-2014 油茶炭疽病防治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34DB34/T2055—2014油茶炭疽病防治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sforthecontrolofoilcamelliaeanthracnose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I1LY/T1730.1-2008油茶第1部分:优树选择和优良无性系选育枣(ZiziphusjujubaMill2——嫩叶被害率≥10%;——新梢被害率≥10%;防治油茶炭疽病的根本性措施是选用抗病品种。新造林必须栽植抗病性强的优良3),——第二次选择5月中、下旬果实发病初期;茶作为标准株,或按栽植行每隔3~5行选1行作为调查样株。标准株编号挂牌或用红漆在树干上作4油茶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可用感病百分率和感病指数进行计算,一般采用发病率及相对防治效果表5发病率%100表A.1油茶炭疽病(样株的果实、值,然后按公式计算出标准地内油茶的感病Ⅰ0Ⅱ1Ⅲ2Ⅳ3V46ⅠⅡⅢⅣV7),不断搅拌。也可用20%的水溶化生石灰,80%的水溶化硫酸铜,待其充分溶化后,将硫酸铜溶液缓慢害。不能与石硫合剂等碱性农药混用,两药间隔期为15~8[4]束庆龙主编.中国油茶栽培与病虫害防[5]曹志华,束庆龙,程义明,等.12种农药对油茶炭疽病的室内毒力测定.农药,2012,51(4):[6]曹志华,束庆龙,张鑫.安徽油茶病害种类及识别特征.安徽林业科技,2011,37(1):63-67.[7]杨光道,段琳,束庆龙,等.油茶果皮花青素、糖含量和PAL活性与炭疽病的关系.林业科学,2007,148-152.究,2005,23(2):9-12.[9]杨光道,束庆龙,段琳,等.不同油茶品种对炭疽病的抗性比较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4,31(4):480-483.[10]董传媛,曹志华,束庆龙,等.油茶果皮内含物以及缓冲容量与炭疽病的关系研究.安徽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