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地区土地流转项目操作手册_第1页
三农地区土地流转项目操作手册_第2页
三农地区土地流转项目操作手册_第3页
三农地区土地流转项目操作手册_第4页
三农地区土地流转项目操作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地区土地流转项目操作手册TOC\o"1-2"\h\u17829第1章项目概述 441401.1项目背景 4250471.2项目目标 4268221.3项目意义 428954第2章土地流转政策解读 535592.1国家层面政策 5119192.2地方层面政策 5240942.3政策支持与优惠 530415第3章土地流转程序与流程 6253003.1流转前期准备 6143173.1.1土地调查评估 6314513.1.2权属确认 65973.1.3信息公开 6302803.1.4意向受让方筛选 6188773.1.5流转方案制定 656693.2土地流转合同签订 778133.2.1合同内容 7140263.2.2合同签订 7110693.2.3合同备案 7250463.3流转后期管理 7243543.3.1土地使用监管 7115563.3.2权益保障 7137873.3.3合同履行 7138703.3.4期满处理 7198983.3.5档案管理 717850第4章土地评估与定价 7187534.1土地评估方法 7178654.1.1地块调查与测量 776294.1.2土地质量评价 8174354.1.3市场比较法 8165274.1.4成本法 8199174.1.5收益法 8276984.2土地定价策略 853344.2.1成本导向定价 8196874.2.2市场导向定价 857364.2.3需求导向定价 835094.2.4多因素综合定价 8290714.3评估与定价案例分析 822831第5章土地流转市场主体 9223945.1转出方主体 9125495.1.1农户 928975.1.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9233145.2转入方主体 9219025.2.1农业企业 9224785.2.2合作社 10120705.2.3农业大户 10136405.3中介服务组织 10192155.3.1土地流转服务中心 10274265.3.2农村产权交易中心 1063735.3.3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103864第6章土地流转模式与案例 10291136.1整村流转模式 10284456.2集体经济组织流转模式 11267006.3企业流转模式 11176916.4合作社流转模式 1116461第7章土地流转风险防控 1166017.1法律风险 11277267.1.1法律法规变更风险:土地流转项目需遵循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法律法规的变更可能导致项目合规性发生变化,增加项目执行风险。为防控此风险,应密切关注法律法规动态,及时调整项目操作策略。 11223387.1.2合同风险:土地流转合同是项目执行的基础,合同条款的不明确、不完善或违反法律法规,可能导致合同无效或产生纠纷。应保证合同条款明确、合理、合法,必要时可请教专业律师。 12124257.1.3土地权属争议风险: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可能存在土地权属不清、争议等问题。为防范此类风险,项目实施前应进行土地权属调查,保证土地权属清晰。 12207997.2市场风险 12145107.2.1土地流转市场需求不足风险:受农业产业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因素影响,土地流转市场需求可能波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变化,合理调整流转规模和节奏。 12307467.2.2土地流转价格波动风险:土地流转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市场需求、土地质量、地理位置等。为防控价格波动风险,可采取固定价格、浮动价格等多种定价方式,降低价格波动对项目的影响。 1285357.2.3农业产业风险:农业产业受气候、市场、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可能导致项目收益不稳定。应加强农业产业研究,选择具有发展潜力和抗风险能力的产业。 12217757.3财务风险 12147977.3.1资金筹措风险:土地流转项目资金需求较大,筹措资金可能面临一定困难。为防范资金筹措风险,应提前规划融资渠道,保证项目资金充足。 1285277.3.2成本控制风险:项目实施过程中,成本控制不力可能导致项目收益下降。应建立健全成本控制体系,加强成本核算和监督。 12105657.3.3收益分配风险:土地流转项目收益分配不合理,可能导致各方利益冲突。应制定公平、合理的收益分配方案,保证各方利益均衡。 1258587.4风险防范措施 12150417.4.1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制定相应的预警指标和应对措施。 12208487.4.2加强项目尽职调查:在项目实施前,对土地权属、市场环境、政策法规等进行全面调查,保证项目合规性和可行性。 12279577.4.3完善合同管理:制定规范、合法的合同文本,明确各方权责,降低合同风险。 1316307.4.4强化财务风险管理:加强项目融资、成本控制、收益分配等方面的管理,保证项目财务稳健。 1345187.4.5增强市场适应能力:密切关注市场动态,调整项目策略,降低市场风险。 13222577.4.6建立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应急预案,保证项目在面临风险时能够迅速应对。 1320309第8章土地流转后管理与利用 13215788.1土地整治与改良 13261698.1.1土地平整 13195748.1.2土壤改良 1326428.2土地利用规划 13289158.2.1确定土地利用方向 14180838.2.2制定土地利用计划 14108318.2.3优化农业布局 1432738.3产业发展与引导 14188948.3.1发展主导产业 14324028.3.2促进产业融合 1444148.3.3支持农业科技创新 14104958.4土地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 1426548.4.1加强土地资源管理 14257428.4.2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14129298.4.3推进节能减排 1427857第9章融资与保险支持 14256889.1融资途径与政策 1444919.1.1融资途径 15309889.1.2融资政策 15138069.2融资风险与防控 1589669.2.1融资风险 15140109.2.2防控措施 15225519.3保险产品与服务 15220839.3.1保险产品 1535619.3.2保险服务 1614459.4保险理赔与争议处理 16253049.4.1保险理赔 16237359.4.2争议处理 1624226第10章项目监测与评估 162418710.1监测指标体系 16449810.1.1土地流转面积及分布 162204110.1.2土地流转价格 161998710.1.3土地流转合同履行情况 161450410.1.4土地利用效益 16674210.1.5农户满意度 173193710.1.6政策执行与落实 173114510.2评估方法与流程 172864810.2.1评估方法 173121610.2.2评估流程 171497210.3监测评估结果运用 171180710.3.1政策调整 173271810.3.2项目改进 172449110.3.3经验总结 172899510.4评估报告撰写与报送 172281810.4.1评估报告内容 173149310.4.2报告撰写要求 171498610.4.3报告报送 18第1章项目概述1.1项目背景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增收已成为“三农”工作的重点。在此背景下,土地资源作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其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和产业化发展。三农地区土地流转项目便是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应运而生。1.2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通过推动三农地区土地流转,实现以下目标:(1)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2)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3)增加农民收入,助力农村经济发展;(4)摸索和创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全国农村土地流转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1.3项目意义三农地区土地流转项目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有利于落实国家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要求,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2)有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3)有助于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推动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和谐稳定;(4)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实践摸索,为相关政策制定和推广提供借鉴和参考。本项目将紧密结合国家政策导向,充分发挥地方优势,努力实现项目目标,为我国三农事业贡献力量。第2章土地流转政策解读2.1国家层面政策我国国家层面对土地流转的政策主要涉及《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近年来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以指导和推进农村土地流转。(1)《土地管理法》明确了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为土地流转提供了法律依据。(2)《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方可以依法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流转。(3)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提出了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政策措施。(4)2016年,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土地流转的范围、方式和管理制度。2.2地方层面政策各地根据国家层面政策,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性政策,以推动土地流转工作。(1)地方出台的土地流转政策主要涉及流转程序、流转方式、流转合同、流转监管等方面。(2)部分地方还制定了土地流转的激励政策,如给予流转双方一定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3)地方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注重保护农民权益,保证流转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变,防止耕地“非农化”。2.3政策支持与优惠国家及地方在土地流转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与优惠。(1)财政支持:国家及地方通过设立土地流转专项资金、给予税收优惠等方式,支持土地流转。(2)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为土地流转提供贷款、保险等金融服务。(3)技术支持:农业部门提供农业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流转土地的利用效率。(4)政策引导:通过政策引导,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等相结合,实现农业现代化。(5)权益保障:加强对土地流转双方的权益保护,保证流转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变,维护农民利益。第3章土地流转程序与流程3.1流转前期准备3.1.1土地调查评估在进行土地流转前,需对拟流转土地进行调查评估。调查内容包括土地位置、面积、土壤类型、肥力、水利设施、交通条件等。评估结果应作为流转价格及土地用途的重要依据。3.1.2权属确认确认土地权属,保证土地流转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拟流转土地应具有合法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使用权或其他权利。权属不清或存在争议的土地,不得进行流转。3.1.3信息公开将土地流转信息进行公开,包括流转土地的位置、面积、流转期限、流转用途、预计价格等,以便有意向的受让方了解情况。3.1.4意向受让方筛选根据土地流转条件,对意向受让方进行筛选,优先考虑有经验、有实力、信誉良好的企业或个人。3.1.5流转方案制定根据调查评估结果、权属确认、信息公开及意向受让方筛选情况,制定土地流转方案,包括流转方式、价格、期限、用途等。3.2土地流转合同签订3.2.1合同内容土地流转合同应包括以下内容:双方当事人基本信息、流转土地的位置、面积、权属、流转期限、流转价格、支付方式、土地用途、双方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3.2.2合同签订流转双方在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下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3.2.3合同备案土地流转合同签订后,应及时向当地农业部门或土地管理部门备案,以保证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3.3流转后期管理3.3.1土地使用监管加强对流转土地的监管,保证受让方按照合同约定使用土地,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用途。3.3.2权益保障保障流转双方合法权益,及时解决流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3.3.3合同履行流转双方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权利义务,如遇到特殊情况,需经双方协商一致,按照法定程序变更或解除合同。3.3.4期满处理土地流转期满后,根据合同约定及双方意愿,办理土地返还或续租手续。3.3.5档案管理对土地流转相关资料进行归档管理,包括合同、备案证明、支付凭证等,以备查阅。第4章土地评估与定价4.1土地评估方法4.1.1地块调查与测量在进行土地评估前,首先要对目标地块进行调查与测量。调查内容包括地块的位置、地形、土壤类型、水利设施等基本情况;测量工作则涉及地块的面积、边界等。保证地块数据的准确性。4.1.2土地质量评价评价土地质量时,应从土壤肥力、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可参考我国相关土地质量评价标准,对土地进行分级。4.1.3市场比较法通过收集周边地区土地交易价格,分析地块的地理位置、土地质量、交通状况等因素,进行市场比较,从而得出目标地块的参考价格。4.1.4成本法根据土地开发成本、土地取得成本、基础设施配套成本等因素,计算土地的价值。适用于新开发或待开发地块的评估。4.1.5收益法预测土地未来可能产生的收益,如农作物收益、租金收益等,折现到当前时点,作为土地价值的参考。4.2土地定价策略4.2.1成本导向定价以土地开发成本为基础,加上合理的利润,制定土地价格。适用于成本较低、市场需求稳定的地区。4.2.2市场导向定价参考周边地区土地市场价格,结合地块的实际情况,制定土地价格。适用于市场竞争激烈的地区。4.2.3需求导向定价根据土地需求者的支付意愿和购买能力,制定土地价格。适用于优质地块或稀缺资源的定价。4.2.4多因素综合定价结合地块的地理位置、土地质量、市场状况、政策环境等多方面因素,采用加权平均法等方式,制定土地价格。4.3评估与定价案例分析案例一:某农业大省耕地流转项目项目位于我国农业大省,地块肥沃,水资源丰富。采用市场比较法、成本法和收益法进行评估,最终确定土地价格为每亩2000元。案例二:某城乡结合部住宅用地流转项目项目地处城乡结合部,交通便利,市场需求旺盛。采用市场导向定价,参考周边土地交易价格,制定土地价格为每亩300万元。案例三:某生态旅游区土地流转项目项目位于生态旅游区,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结合多因素综合定价,充分考虑生态保护、旅游资源开发等因素,制定土地价格为每亩500万元。案例四:某贫困地区土地整治项目项目针对贫困地区的闲置土地进行整治,采用成本导向定价,保证项目具有经济效益,同时助力脱贫攻坚。最终确定土地价格为每亩1000元。第5章土地流转市场主体5.1转出方主体5.1.1农户(1)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2)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3)按照法律规定,具备土地流转的条件;(4)遵循平等、自愿、有偿的原则,将土地流转给转入方。5.1.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1)代表集体土地所有权;(2)负责集体土地的经营管理;(3)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维护集体和农户的合法权益;(4)监督土地流转合同的签订和履行。5.2转入方主体5.2.1农业企业(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2)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3)具备一定规模和资金实力;(4)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土地流转费用,并合法使用土地。5.2.2合作社(1)由农民自愿组成,具有独立法人资格;(2)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3)按照合作社章程和合同约定,进行土地流转;(4)保障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产业发展。5.2.3农业大户(1)具备一定规模的农业生产能力;(2)通过流转土地,扩大经营规模;(3)遵守土地流转合同,合法使用土地;(4)为当地农业产业发展作出贡献。5.3中介服务组织5.3.1土地流转服务中心(1)提供土地流转政策咨询、信息发布等服务;(2)协助转出方和转入方达成土地流转协议;(3)指导和监督土地流转合同的签订和履行;(4)维护土地流转市场的秩序。5.3.2农村产权交易中心(1)提供农村产权交易信息发布、交易鉴证等服务;(2)为土地流转双方提供交易平台;(3)规范土地流转行为,保障双方合法权益;(4)促进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5.3.3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1)提供农业生产性服务,如技术指导、市场拓展等;(2)协助土地流转双方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3)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促进农民增收;(4)为土地流转提供有力支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第6章土地流转模式与案例6.1整村流转模式整村流转模式是指将一个村庄的全部土地集中流转给特定的经营主体,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以下为整村流转模式的案例:案例:某地一个拥有1000亩耕地的村庄,通过村民大会决议,将全村土地流转给一家现代农业企业。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每年支付给村民固定的土地流转费用,并负责土地的种植、管理和销售。村民在获得稳定收益的同时还可以在企业就业,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6.2集体经济组织流转模式集体经济组织流转模式是指村集体将土地统一流转给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合作社,由集体经济组织或合作社负责土地的经营和管理。以下为集体经济组织流转模式的案例:案例:某村集体将全村500亩耕地流转给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体经济组织与一家农业科技公司合作,开展蔬菜种植、加工和销售。村民按照流转面积获得收益分红,同时集体经济组织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促进村民增收。6.3企业流转模式企业流转模式是指企业作为流转主体,通过流转获得土地经营权,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以下为企业流转模式的案例:案例:一家农业产业化企业通过流转获得某地1000亩耕地,发展设施农业,种植高端蔬菜、水果等。企业采用现代化管理和技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带动周边农民就业。同时企业与农民签订收购协议,保障农民的销路和收益。6.4合作社流转模式合作社流转模式是指农民合作社作为流转主体,通过流转获得土地经营权,进行农业规模化经营。以下为合作社流转模式的案例:案例:某地一个农民合作社流转了周边村庄的500亩耕地,开展粮食种植、加工和销售。合作社采取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模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流转土地的农民既可以获得土地流转收益,还可以在合作社就业,实现双重收益。第7章土地流转风险防控7.1法律风险7.1.1法律法规变更风险:土地流转项目需遵循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法律法规的变更可能导致项目合规性发生变化,增加项目执行风险。为防控此风险,应密切关注法律法规动态,及时调整项目操作策略。7.1.2合同风险:土地流转合同是项目执行的基础,合同条款的不明确、不完善或违反法律法规,可能导致合同无效或产生纠纷。应保证合同条款明确、合理、合法,必要时可请教专业律师。7.1.3土地权属争议风险: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可能存在土地权属不清、争议等问题。为防范此类风险,项目实施前应进行土地权属调查,保证土地权属清晰。7.2市场风险7.2.1土地流转市场需求不足风险:受农业产业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因素影响,土地流转市场需求可能波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变化,合理调整流转规模和节奏。7.2.2土地流转价格波动风险:土地流转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市场需求、土地质量、地理位置等。为防控价格波动风险,可采取固定价格、浮动价格等多种定价方式,降低价格波动对项目的影响。7.2.3农业产业风险:农业产业受气候、市场、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可能导致项目收益不稳定。应加强农业产业研究,选择具有发展潜力和抗风险能力的产业。7.3财务风险7.3.1资金筹措风险:土地流转项目资金需求较大,筹措资金可能面临一定困难。为防范资金筹措风险,应提前规划融资渠道,保证项目资金充足。7.3.2成本控制风险:项目实施过程中,成本控制不力可能导致项目收益下降。应建立健全成本控制体系,加强成本核算和监督。7.3.3收益分配风险:土地流转项目收益分配不合理,可能导致各方利益冲突。应制定公平、合理的收益分配方案,保证各方利益均衡。7.4风险防范措施7.4.1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制定相应的预警指标和应对措施。7.4.2加强项目尽职调查:在项目实施前,对土地权属、市场环境、政策法规等进行全面调查,保证项目合规性和可行性。7.4.3完善合同管理:制定规范、合法的合同文本,明确各方权责,降低合同风险。7.4.4强化财务风险管理:加强项目融资、成本控制、收益分配等方面的管理,保证项目财务稳健。7.4.5增强市场适应能力:密切关注市场动态,调整项目策略,降低市场风险。7.4.6建立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应急预案,保证项目在面临风险时能够迅速应对。第8章土地流转后管理与利用8.1土地整治与改良土地整治与改良是提高土地产出效率、保障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土地流转后,应针对地块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治与改良。8.1.1土地平整对流转土地进行地形整理,实现田块规整,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机械作业效率。具体措施包括:(1)填挖土方,降低地块高差,实现田块平整;(2)改善排水条件,降低地下水位,提高土壤透气性;(3)优化道路布局,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运输便捷。8.1.2土壤改良针对土壤质地、肥力状况、酸碱度等因素,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土壤改良:(1)增施有机肥料,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2)合理施用化肥,调整土壤养分结构;(3)采用生物技术,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4)调节土壤酸碱度,使之适宜农作物生长。8.2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是保证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提高土地产出效益的重要手段。土地流转后,应根据当地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和农业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8.2.1确定土地利用方向根据土地资源状况、市场需求和区域农业发展战略,明确土地利用方向,合理配置土地资源。8.2.2制定土地利用计划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制定土地利用计划,包括作物种植结构、轮作制度、土地休闲与保护等。8.2.3优化农业布局根据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优势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8.3产业发展与引导产业发展与引导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措施。土地流转后,应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引导产业发展。8.3.1发展主导产业根据当地资源条件,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8.3.2促进产业融合推动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8.3.3支持农业科技创新鼓励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8.4土地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土地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是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任务。8.4.1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建立健全土地资源管理机制,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保障土地资源合理利用。8.4.2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生态问题。8.4.3推进节能减排加强农业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第9章融资与保险支持9.1融资途径与政策9.1.1融资途径(1)金融机构贷款:向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2)政策性金融支持:利用国家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支持;(3)民间融资:通过民间借贷、合作金融等形式筹集资金;(4)股权融资: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土地流转项目,实现股权融资;(5)债券融资:发行企业债券、地方债券等筹集资金。9.1.2融资政策(1)国家层面:加大对农业、农村的金融支持力度,优化金融资源配置;(2)地方层面: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出台一系列支持土地流转项目的融资政策;(3)行业层面:金融机构针对土地流转项目制定专门的信贷政策和产品。9.2融资风险与防控9.2.1融资风险(1)信用风险:项目方无法按时还款,导致金融机构贷款损失;(2)市场风险:农产品价格波动、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项目收益;(3)政策风险:政策调整对项目融资产生影响;(4)操作风险:融资过程中操作不当,可能导致资金损失。9.2.2防控措施(1)加强项目风险评估:在融资前对项目进行全面、深入的风险评估;(2)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建立项目方信用档案,提高信用评级;(3)优化融资结构:多元化融资渠道,降低单一融资风险;(4)加强政策研究: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及时调整融资策略;(5)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按照融资政策和程序进行操作,防范操作风险。9.3保险产品与服务9.3.1保险产品(1)政策性农业保险:包括种植保险、养殖保险等;(2)商业性农业保险:如农产品价格保险、农产品质量保险等;(3)农村土地流转保险:保障土地流转双方的权益;(4)农村小额信贷保险:为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