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施工手册_第1页
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施工手册_第2页
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施工手册_第3页
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施工手册_第4页
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施工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施工手册TOC\o"1-2"\h\u29751第1章项目概况与施工准备 491611.1项目概述 4184361.2施工准备 4220621.3技术要求与标准 516396第2章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5303532.1地质条件分析 589772.1.1地形地貌 5266452.1.2地层岩性 5188012.1.3地质构造 593062.1.4水文地质条件 597512.2水文地质条件 5315252.2.1地下水类型及分布 5307462.2.2地下水动态 5112792.2.3地下水化学成分 6292152.3岩土工程评价 648212.3.1土体工程性质 6199572.3.2岩体工程性质 689592.3.3工程地质灾害 6138402.3.4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65630第3章施工总体布局与临时设施 6316853.1施工总体布局 617723.1.1施工现场规划 621653.1.2施工平面布置 6208803.1.3施工交通组织 7105083.2施工临时设施 7303023.2.1施工临时道路 737123.2.2施工临时供电 749963.2.3施工临时供水 7294873.2.4施工临时排水 7172133.3施工临时排水 851993.3.1施工现场排水 8292013.3.2施工区域排水 8265813.3.3施工设备、材料堆放区排水 85023第4章水利设施主体工程施工 8313434.1开挖工程 848994.1.1工程准备 8324004.1.2开挖方法 812474.1.3开挖顺序与要求 873274.1.4开挖质量控制 920574.2浇筑工程 9219514.2.1浇筑材料 912634.2.2浇筑方法 955904.2.3浇筑工艺 944614.2.4浇筑质量控制 9140034.3防渗工程 9219994.3.1防渗材料 914154.3.2防渗结构设计 9244584.3.3防渗施工 994884.3.4防渗质量控制 1028670第5章输水系统工程 10148835.1输水管道施工 1088575.1.1施工准备 10321185.1.2管道材料选择 10136485.1.3管道布置与敷设 10258245.1.4管道连接与安装 10326525.1.5管道防腐与保温 10264655.2水泵安装与调试 11113925.2.1水泵选型 11150335.2.2水泵安装 11156155.2.3水泵调试 1177585.3自动化控制系统 11136085.3.1系统设计 1199095.3.2系统组成 11154685.3.3系统安装与调试 1122048第6章排水系统工程 12273126.1排水管道施工 12290376.1.1施工准备 1250226.1.2管道铺设 12160656.1.3管道穿越工程 12105956.1.4管道附属设施施工 124566.2蓄水池及调节池施工 12231446.2.1施工准备 12274046.2.2土方工程 12270806.2.3结构工程 1269226.2.4防渗工程 131506.3排水泵站施工 1379156.3.1施工准备 13261596.3.2土建工程 13153736.3.3设备安装 13164206.3.4电气工程 1318620第7章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 13160107.1水土保持工程 139737.1.1一般规定 13326867.1.2水土保持措施 13107467.1.3水土保持材料与设备 1437107.2生态修复工程 14161717.2.1生态修复原则 14146327.2.2生态修复措施 14294657.2.3生态修复技术 14106827.3环境保护措施 1410027.3.1施工期间环境保护 14145437.3.2工程运营期间环境保护 14221937.3.3环境保护设施 1429320第8章工程质量检测与验收 15319988.1质量检测 15185278.1.1检测依据 15224958.1.2检测内容 15324178.1.3检测方法 15194628.1.4检测频次 1567918.2验收标准与程序 15225058.2.1验收标准 15323268.2.2验收程序 1592398.3质量问题处理 1527148.3.1质量问题分类 15100168.3.2质量问题处理措施 1665408.3.3质量问题处理记录 16443第9章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 1611599.1施工安全管理 1674359.1.1安全管理原则 16143289.1.2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1692739.1.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16105079.1.4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 16316819.1.5安全防护措施 16261879.1.6安全生产检查与整改 17112879.2环境保护措施 175499.2.1环境保护原则 1788559.2.2环境保护组织机构 17201279.2.3环境保护措施 177349.2.4绿色施工 17234999.2.5环境保护教育与培训 17214999.3应急预案 17303879.3.1应急预案制定 17287019.3.2应急预案内容 1753399.3.3应急预案演练 1747689.3.4应急预案修订 1714468第10章工程维护与管理 173268810.1运行维护 183182810.1.1维护原则 182300410.1.2维护内容 181052510.1.3维护措施 18749010.2工程管理 18378210.2.1管理组织 181364610.2.2管理制度 182500710.2.3管理措施 18232110.3水资源调度与优化利用 181024710.3.1调度原则 183168310.3.2调度措施 182429210.3.3优化利用 19第1章项目概况与施工准备1.1项目概述本项目为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主要涉及灌溉系统、排水系统、水源工程、农田改造及配套设施等。项目旨在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完善程度,保障农业生产用水需求,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项目覆盖区域广泛,涉及多个乡镇,工程规模较大,施工内容丰富。1.2施工准备为保证项目顺利进行,施工前需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施工现场勘查:了解施工现场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为施工方案制定提供依据。(2)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准备:收集、整理项目设计文件、施工图纸、技术规范等资料,保证施工过程中有据可依。(3)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流程、施工方法、施工顺序、施工队伍配置等。(4)施工材料及设备准备:提前采购施工所需材料、设备,保证质量合格,数量充足。(5)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保证施工质量。(6)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建设:搭建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包括施工用房、仓库、搅拌站等。(7)施工许可及环保手续办理:办理施工许可、环保等相关手续,保证工程合法合规。1.3技术要求与标准本项目施工应遵循以下技术要求与标准:(1)严格按照项目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及规范进行施工,保证工程质量。(2)采用先进、适用的施工工艺和设备,提高施工效率。(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保证施工安全、文明、环保。(4)严格控制施工材料质量,保证工程使用寿命。(5)加强工程质量检测,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保证工程质量符合验收标准。(6)遵循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定,保证项目顺利进行。第2章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2.1地质条件分析2.1.1地形地貌分析工程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特征,包括地势起伏、地表形态、坡度等,了解其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影响。2.1.2地层岩性研究工程区内地层分布、岩石类型、岩性特征,评估不同岩性对工程稳定性的影响。2.1.3地质构造分析区域内的地质构造背景,如断层、节理、褶皱等,掌握其分布规律,评估对工程安全的影响。2.1.4水文地质条件研究地下水的分布、动态、化学成分及其与地表水的联系,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供依据。2.2水文地质条件2.2.1地下水类型及分布分析地下水的类型、水位、流向等特征,了解其分布规律,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2.2.2地下水动态研究地下水在不同季节、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变化规律,为水利工程设施的运行管理提供依据。2.2.3地下水化学成分分析地下水的化学成分,了解其对农田水利设施的腐蚀性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3岩土工程评价2.3.1土体工程性质研究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如密度、含水率、抗剪强度等,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数。2.3.2岩体工程性质分析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如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为工程稳定性评估提供依据。2.3.3工程地质灾害识别和评估工程区内的地质灾害风险,如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2.3.4工程地质条件评价综合分析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岩土工程性质,对工程区的地质环境进行评价,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第3章施工总体布局与临时设施3.1施工总体布局3.1.1施工现场规划施工总体布局应根据工程规模、施工内容、地形地貌、交通条件等因素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划分施工区域,保证施工顺利进行。规划内容包括施工区、材料堆放区、设备停放区、办公生活区等。3.1.2施工平面布置施工平面布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充分利用地形,降低施工成本;(2)合理布局,保证施工安全、便捷;(3)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4)满足施工进度和质量要求。3.1.3施工交通组织施工交通组织应充分考虑施工现场地形、交通条件,合理规划施工车辆行驶路线,保证运输效率和安全。3.2施工临时设施3.2.1施工临时道路施工临时道路应满足以下要求:(1)路基坚实,排水良好;(2)路面平整,便于车辆行驶;(3)合理设置转弯半径,保证车辆安全行驶;(4)根据需要设置临时桥梁、涵洞等构造物。3.2.2施工临时供电施工临时供电应遵循以下原则:(1)满足施工设备、照明等用电需求;(2)保证供电安全,防止电气火灾;(3)合理设置配电设施,降低线路损耗;(4)采用节能设备,提高电能利用率。3.2.3施工临时供水施工临时供水应满足以下要求:(1)保证水质,满足生活和施工用水需求;(2)合理设置水源、泵站、给水管网等设施;(3)保证供水设施运行安全、可靠;(4)节约用水,减少水资源的浪费。3.2.4施工临时排水施工临时排水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规划排水系统,保证施工现场排水畅通;(2)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3)充分利用自然地形,降低排水设施建设成本;(4)保证排水设施在施工期间的安全稳定运行。3.3施工临时排水3.3.1施工现场排水施工现场排水应根据地形、气候、施工内容等因素,采取以下措施:(1)设置排水沟、截水沟等设施,引导雨水、施工废水有序排放;(2)合理布置排水设施,保证排水畅通,防止积水;(3)定期检查、维护排水设施,保证其正常运行。3.3.2施工区域排水施工区域排水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1)施工区域与周边区域的排水隔离,防止相互影响;(2)施工区域内的临时排水设施设置,保证施工场地排水畅通;(3)施工过程中对排水设施的临时调整,以适应不同施工阶段的排水需求。3.3.3施工设备、材料堆放区排水施工设备、材料堆放区排水应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规划堆放区布局,避免影响排水设施;(2)设置排水沟、排水井等设施,保证堆放区排水畅通;(3)定期清理排水设施,防止堵塞。第4章水利设施主体工程施工4.1开挖工程4.1.1工程准备在进行开挖工程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收集并分析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制定合理的开挖方案。(2)清除施工场地内的杂物、树木、灌木等,保证施工顺利进行。(3)设立施工围挡,做好施工安全防护措施。(4)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4.1.2开挖方法根据工程规模、地质条件及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开挖方法,包括人工开挖、机械开挖等。4.1.3开挖顺序与要求(1)开挖顺序应遵循“先深后浅、先主后次”的原则。(2)开挖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开挖尺寸,保证符合设计要求。(3)对开挖过程中出现的软弱地基、涌水等特殊情况,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4.1.4开挖质量控制(1)开挖过程中,应定期对开挖尺寸、标高进行检测,保证符合设计要求。(2)对开挖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防止坍塌发生。4.2浇筑工程4.2.1浇筑材料(1)水泥、砂、石子等浇筑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设计要求。(2)对浇筑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4.2.2浇筑方法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浇筑方法,如泵送浇筑、手工浇筑等。4.2.3浇筑工艺(1)浇筑前,应对模板、钢筋、预埋件等进行检查,保证符合设计要求。(2)浇筑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浇筑速度、分层厚度等,保证浇筑质量。(3)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证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4.2.4浇筑质量控制(1)浇筑过程中,应定期对混凝土强度、裂缝等指标进行检测,保证质量合格。(2)对浇筑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整改。4.3防渗工程4.3.1防渗材料防渗材料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地质条件选择,如土工布、土工膜、膨润土等。4.3.2防渗结构设计根据工程需求,设计合理的防渗结构,保证防渗效果。4.3.3防渗施工(1)施工前,对防渗材料进行检查,保证合格。(2)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防渗层的铺设、搭接等施工。(3)施工过程中,严格把控施工质量,保证防渗效果。4.3.4防渗质量控制(1)施工过程中,对防渗层进行质量检测,保证符合设计要求。(2)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保证防渗工程质量。第5章输水系统工程5.1输水管道施工5.1.1施工准备在进行输水管道施工前,应充分了解工程所在地的地形、地质、气候等条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同时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保证施工安全、高效进行。5.1.2管道材料选择根据工程规模、输水距离、地形地质等因素,合理选择输水管材。常用的输水管材有钢管、铸铁管、预应力混凝土管、塑料管等。管材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有足够的强度、抗腐蚀性和密封性。5.1.3管道布置与敷设合理规划输水管道走向,尽量避免穿越复杂地形和地质条件。管道敷设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证管道直线段长度适宜,减少不必要的弯头;(2)保证管道在坡度要求范围内,避免积水和空气阻力的增加;(3)保证管道埋深符合规范要求,避免外力损坏;(4)保证管道穿越障碍物时,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5.1.4管道连接与安装输水管道连接方式应根据管材类型和工程要求选择。连接过程应注意以下事项:(1)保证连接部位清洁、干燥;(2)严格按照厂家提供的连接工艺进行施工;(3)对连接部位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保证管道系统安全可靠。5.1.5管道防腐与保温根据输水管道的材质和使用环境,采取相应的防腐和保温措施,提高管道的使用寿命和输水效率。5.2水泵安装与调试5.2.1水泵选型根据输水工程的设计流量、扬程、水质等参数,合理选用水泵。水泵类型包括离心泵、轴流泵、混流泵等。5.2.2水泵安装水泵安装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证安装场地平整、干燥、通风;(2)严格按照水泵厂家的安装说明书进行施工;(3)保证水泵与管道连接牢固、密封性好;(4)检查水泵叶轮、轴承等部件的安装质量。5.2.3水泵调试水泵调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检查水泵及管道系统是否泄漏;(2)启动水泵,观察运行是否平稳、振动是否正常;(3)调整水泵出口阀门开度,使水泵在设计工况下运行;(4)检测水泵的流量、扬程、效率等功能参数,保证满足工程需求。5.3自动化控制系统5.3.1系统设计根据输水工程的实际需求,设计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监控、自动调节等功能。5.3.2系统组成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1)数据采集设备:如流量计、压力计、水位计等;(2)控制设备:如PLC、工控机、远程终端单元等;(3)执行设备:如电动阀门、变频器、水泵等;(4)通信设备:如光纤、无线传输模块等。5.3.3系统安装与调试按照设计图纸和设备说明书,进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装和调试。保证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满足输水工程的自动化需求。第6章排水系统工程6.1排水管道施工6.1.1施工准备在排水管道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工程勘察和设计,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同时做好施工现场的清理、测量、放线及材料、设备的准备工作。6.1.2管道铺设(1)管道铺设应按照设计图纸及施工方案进行,保证管道走向合理,满足排水要求。(2)管道铺设前,应检查管材、管件质量,保证无损坏、变形等问题。(3)铺设过程中,要注意管道的坡度、高程及平面位置的准确性,避免出现弯曲、起伏等现象。(4)管道接口应严格按照规范施工,保证密封功能良好。6.1.3管道穿越工程(1)管道穿越铁路、公路、河流等障碍物时,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保证安全。(2)穿越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管道的变形、沉降等情况,发觉问题及时处理。6.1.4管道附属设施施工(1)按照设计要求,安装检查井、阀门井等附属设施。(2)保证附属设施的质量,满足排水系统的运行和维护需求。6.2蓄水池及调节池施工6.2.1施工准备(1)熟悉设计图纸,明确蓄水池及调节池的施工要求。(2)做好施工现场的清理、测量、放线等工作。6.2.2土方工程(1)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土方开挖、回填及加固。(2)保证土方工程质量,避免因土方问题导致蓄水池及调节池变形、渗漏等。6.2.3结构工程(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浇筑、模板安装、钢筋绑扎等工序。(2)保证结构工程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6.2.4防渗工程(1)采用合适的防渗材料,进行蓄水池及调节池的防渗处理。(2)保证防渗层的施工质量,防止水体渗漏。6.3排水泵站施工6.3.1施工准备(1)熟悉设计图纸,明确排水泵站的施工要求。(2)做好施工现场的清理、测量、放线等工作。6.3.2土建工程(1)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泵房、进出水池等土建工程的建设。(2)保证土建工程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6.3.3设备安装(1)根据设备说明书及施工图纸,进行水泵、电机等设备的安装。(2)保证设备安装质量,满足排水系统的运行需求。6.3.4电气工程(1)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泵站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2)保证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保障排水泵站的正常运行。第7章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7.1水土保持工程7.1.1一般规定详细阐述水土保持工程的设计原则、施工要求及验收标准,保证工程建设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技术规范。7.1.2水土保持措施(1)地表水保措施:介绍梯田、水平梯田、地埂植物带等地表水保措施的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2)地下水保措施:阐述地下水保措施的种类及施工要点,如渗渠、渗井、地下排水等。(3)混合水保措施:分析混合水保措施的应用场景和施工方法,如梯田与渗渠相结合等。7.1.3水土保持材料与设备介绍水土保持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如土工布、土工格栅等)和设备(如挖掘机、喷播机等),并阐述其选型和使用要求。7.2生态修复工程7.2.1生态修复原则阐述生态修复工程的设计原则,包括保护生物多样性、恢复生态系统功能、提高生态效益等。7.2.2生态修复措施(1)植被恢复:介绍植物种类选择、种植方法、养护管理等关键技术。(2)土壤改良:分析土壤改良措施,如添加有机质、生物肥等,以促进植物生长。(3)水系连通:阐述水系连通的施工方法,包括河道疏浚、设置生态补水设施等。7.2.3生态修复技术介绍先进的生态修复技术,如土壤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等,并分析其优缺点。7.3环境保护措施7.3.1施工期间环境保护(1)施工废水处理:制定施工废水处理措施,保证废水达标排放。(2)施工扬尘控制: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降低施工扬尘污染。(3)施工垃圾处理: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实现资源化利用。7.3.2工程运营期间环境保护(1)水质监测与保护:建立健全水质监测体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水质。(2)生态监测与评估:定期开展生态监测,评估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时调整保护措施。(3)生态景观建设:结合工程特点,打造生态景观,提升工程环境品质。7.3.3环境保护设施介绍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要求,如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等,并保证其正常运行。第8章工程质量检测与验收8.1质量检测8.1.1检测依据工程质量检测应依据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规范,以及工程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8.1.2检测内容工程质量检测内容包括:土建工程、金属结构、机电设备及管道安装、水利设施施工等。8.1.3检测方法采用现场观察、测量、试验、检测仪器等方法进行工程质量检测。8.1.4检测频次根据工程进度和施工要求,对关键工序和重要部位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质量检测。8.2验收标准与程序8.2.1验收标准工程质量验收应遵循以下标准:(1)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2)工程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3)施工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8.2.2验收程序工程质量验收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自检:施工单位应进行自检,合格后提交验收申请;(2)验收:由建设单位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验收;(3)整改:对验收中发觉的问题进行整改;(4)复验:整改完成后,进行复验,直至合格。8.3质量问题处理8.3.1质量问题分类根据质量问题的严重程度,分为一般质量问题、较大质量问题、重大质量问题和特别重大质量问题。8.3.2质量问题处理措施针对不同类别的质量问题,采取以下处理措施:(1)一般质量问题:及时整改,直至合格;(2)较大质量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方案,报建设单位批准后实施;(3)重大质量问题:立即停工,组织专家论证,制定处理方案,报相关部门审批后实施;(4)特别重大质量问题: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处理,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8.3.3质量问题处理记录对质量问题处理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问题原因、处理措施、整改结果等,并存档备查。第9章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9.1施工安全管理9.1.1安全管理原则施工安全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9.1.2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9.1.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报告和处理制度等。9.1.4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保证施工人员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防护技能。9.1.5安全防护措施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施工现场围挡、安全警示标志、个人防护装备等。9.1.6安全生产检查与整改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保证施工现场安全。9.2环境保护措施9.2.1环境保护原则遵循“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