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魏晋南北朝女性意识及文学的觉醒分析目录TOC\o"1-2"\h\u27666魏晋南北朝女性意识及文学的觉醒分析 126387前言 111331一、魏晋南北朝女性意识的觉醒 221262(一)魏晋南北朝女性的情爱意识 228872(二)魏晋南北朝女性的自我意识 516819二、魏晋南北朝女性文学自觉 628508(一)女性文学自觉的标准 726902(二)魏晋南北朝女性文学的自觉表现 72035(三)魏晋南北朝女性文学自觉的原因 82735三、结语 96709参考文献: 9摘要:魏晋南北朝代表了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第一个文学自觉的时代。“文学自觉”风潮不仅对男性文学的自觉产生积极影响,而且在传统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也激起了一大批女性作家和女性文学的自觉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开始觉醒,与先秦两汉相比,呈现出进步的特点。魏晋南北朝女性文学虽然只是一个初级阶段,算得上是中国古代女性文学意识的初级阶段,但这并不能抹去它的自觉特质。总的来说,魏晋南北朝女性文学呈现出自己独特的特点,女性意识开始觉醒,文学开始觉醒,从而为唐代、清代乃至现当代女性文学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史上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地位,呈现出耀眼的光芒。本文分为四部分,主要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逻辑顺序,逐层展开,在文章的结尾部分给出了一个大概的总结,使得整篇文章的论点得到支持——魏晋南北朝的女性意识和女性文学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一种自觉的形式。关键词:魏晋南北朝女性意识文学自觉前言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文学自觉的时代是魏晋南北朝。[1]有关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意义及价值,不少学者都是嗤之以鼻的,认为这只不过是一群女性的主张,并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价值。封建社会的沉重枷锁,其实已经完全邢服了许多女性,但完全符合封建美学体系下“柔顺”的标准,但在某些社会背景下,特别是在思想环境更加宽松自由的时代,还有许多高度觉悟的女性,她们通过现实把握社会角色的谦卑,主动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意识形态觉醒后,加强了行动上的努力抗争。女性作家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讲述自己际遇、挣扎和不断奋斗的过程,把自己的情感和理解写在文章里,当然,还有相应数量的不柔媚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是无价的。魏晋南北的女性文学属于这一重要体裁,魏晋的文化背景是这种差异诞生的重要原因之一。[2]一、魏晋南北朝女性意识的觉醒当社会由母系氏族转入父系氏族,女性便从社会文化的中心文化中隐退,趋于被挤压、被欺凌、被排斥的位置,最终沦为男性的附庸和男性意志控制下的第二性。在男性社会中,男性是力量和权力的象征,社会的伦理道德也是为了维护男性的利益而设立的。虽然在中国神话中有过女蜗造人的传说,表明女性在人类起源的最初是占着一席之地的。但是随着儒家文化对女性的禁锢,女性失去了独立性和主体人格。如《礼记·效特牲第十一》曰“男先于女,刚柔之义也;天先乎地,君先乎臣,其义也……男女有别,然后父子亲;父子亲然后义生;义生,然后礼作;礼作,然后万物安。”转引自国学网.经部.《礼记•效特牲第十一》在传统宗法制的思想体系之中,女性的地位是极低,被置于权利和欲望的最底层。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等伦理观念渗透在女性的思想中,并深深地影响着她们的生活、心理和人格的形成,她们也更多地吸收儒家思想中以顺为正、忠贞谨守和温柔敦厚的传统精神,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讲求和遵循尊卑上下有序的人伦精神,把儒家正统的价值观、道德礼教等观念铭刻在心中,以此作为自己思想和行为上的准则。转引自国学网.经部.《礼记•效特牲第十一》到南北朝时期,经学一统的局面被彻底打破,儒家的思想道德规范失去了权威,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在这一特殊时期,女性受到的束缚相对减轻,魏晋人性觉醒的春风复苏了女性沉睡的女性意识。王金铃认为“意识是一系列与社会和阶级利益相关的,且有助于维护此类利益的文化信念。”王金玲.女性社会学.[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王金玲.女性社会学.[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1.乔以刚.论中国女性文学的思想内涵.[J].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1(2)21-24.(一)魏晋南北朝女性的情爱意识 女性意识觉醒的一个方面是要求婚姻爱情的自由,做一个敢于表露爱情、强烈要求爱情,享受爱情和承担爱的失意的个体。南北朝女性诗人不再满足于在婚姻和家庭生活中作为传宗接代工具的地位,主动追求两性之爱和在爱情婚姻生活中的平等,这种追求体现了女性作为人最起码的尊严和个性,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上:精神和身体。精神层面基于生命的和谐与完满,谋求男女两性共同创造人类崇高而美好的感情与精神生活,身体层面基于人类的生理本能。以下将分别就精神和身体两个方面分析南北朝女性的情爱意识。1.魏晋南北朝女性诗人精神层面的情爱爱情是人类精神最深层地冲动,也是一个具有永恒魅力的文学母体。在南北朝女性诗人看来,爱情就是通向男女平等的必经之路,南北朝女性诗人所追求的也是在人格平等之上的灵肉一致的爱。具体而言,南北朝女性诗人在精神层面的情爱有以下四个方面:(1)少女怀春渴望爱情是每一个正常男女所具有的生理和心理上的追求。明媚的春光叩开了少女的心扉,她们充满着对爱情的期盼。晋代的孟珠在阳春二三月春心萌动,写下“道逢游冶郎,恨不早相识。”(陈)徐陵.玉台新咏(陈)徐陵.玉台新咏.[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7,448.朱日光素水,黄华映白雪。折梅待佳人,共迎阳春月。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125.春风唤醒了少女情爱一意识,她热烈的期盼着在这美好春光里有“佳人”能与自己共迎阳春。[6](2)闺中思夫婚后夫妻二人感情深厚,丈夫出门或做官、或远游都会引起家中女性诗人对丈夫的百般思念。她们没有掩饰自己的情感,而是大胆地抒发出来。鲍令晖的《寄行人诗》桂吐两三枝,兰开四五叶。是时君不归,春风徒笑妾。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1313.诗中写了一个热爱自然的女子,她细心地看到桂枝吐枝,兰草开花,大自然的变化让她突然想到出门在外的丈夫,于是心情变得沉重起来,而不解风情的春风也取笑她的痴情,这首诗语言活泼清新,意境自然优美,把一个深闺中天真多情的少妇刻画得栩栩如生,显示了女性诗人在诗歌艺术创作手法上的成熟。(3)挽救婚姻南北朝时期,女性在婚姻中虽然地位得到提高。但是由于一夫多妻制度的存在,女性难免也会遭到被抛弃的命运。在这个时候,她们不是坐以待毙,而是使出浑身解数挽救婚姻,同时也挽救自己的幸福。南北朝女性诗人在她们的很多诗作中就表现了女性这种勇往直前,直面婚姻困境的大无畏精神。晋代苏若兰十六岁嫁与窦滔,由于其仪容妙丽和智识精明,窦滔十分敬重她。但苏若兰却容不得丈夫对自己的不专一。当丈夫宠幸歌姬赵阳台时,苏若兰便把赵阳台抓来打骂。当窦滔镇守襄阳邀她同往,她也因为厌恶丈夫的不专一而严词拒绝。于是窦滔带赵阳台赴任,不再理会她。苏若兰不甘心拱手把丈夫送给别人,于是题诗二百余首,计八百余言,纵横反覆的绣在一匹锦缎上,这就是《漩矶图诗》。而窦滔看了《漩矶图诗》后亦被其才情所震撼,最终遣走小妾,接回苏若兰,夫妻二人回复恩爱。苏若兰对婚姻和爱情的态度是明确的,她没有认为女子就应该顺从于丈夫,反而用她的聪慧和美丽最终挽回了自己的婚姻。苏若兰这种感情上的追求体现了女性超群的胆识。(4)被弃后的愤怒在男权社会中,女子在无辜被弃后往往表现出无法平息的痛苦,但南北朝女性诗人是自尊自重的一群,虽然被弃后很无助、无奈,可她们却不沉沦,而是愤怒地抒写自己的情绪,谴责附加在自己身上的不公平待遇。梁朝陈代沈后与陈后主有一组互赠诗。陈后主到半年都没有去过的沈后处所后,对沈后戏曰“留人不留人,不留人也去。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沈后亦回“谁言不相忆,见罢倒成羞。情知不肯住,教遣若为留。”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1089.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1089.2.魏晋南北朝女性身体层次的情爱身体层面的情爱基于长期男性对女性的性压迫,追求男女两性享有同等的性尊严和性意识。南北朝女性诗人是不受礼教管束的一群,她们有着人类最原始对性爱地追求,并且把这种追求写进她们的诗作中,展现了女性作为人最本能地需求。南朝梁代沈满愿是一个不羁的女性,她的诗作大部分都是描写爱情的,展现了女性的敏感多情,如《登栖曲》“相思隔重岭,相忆限长河。”《晨风行》“念君动劳冒风尘。临路挥袂泪沾巾。”沈满愿还有一首和友人的玩笑之作,即《戏萧娘诗》:明珠翠羽帐,金蒲绿梢帷。因风时暂举,想像见芳姿。清晨插步摇,向晚解罗衣。托意风流子,佳情拒可私。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2133.这首诗一反封建时代女性作家对爱和性的羞涩与遮遮掩掩,表现出大胆的性爱意识,同时也展现了活生生、真实的女性自我。诗中的女子是不羁和无所顾忌的,她在心仪的男子面前清晨盛装打扮,晚上脱下罗衣。这一早一晚两种情态都让男子想入非非,并更进一步写到与男子共度佳期。女子如此大胆的行径来源于作为女性对自我身体本能的看重,只有尊重自己作为“人”个体的女性才能有如此强烈的性爱意识,诗歌题目中一个“戏”字,有朋友间相互调侃的意思,但是正因为是闺中好友,才更大胆、更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6]总的来说,无论是描写精神层面还是身体层面的情爱,南北朝女性诗人对待爱情和婚姻时不再顺从封建礼教对女性的安排,中规中矩地履行作为妻子传宗接代和相夫教子的义务。而是在妻子这个传统角色之外找回了女性作为人所应该具有的尊严和个性,她们敢爱敢恨、执着、率真、无怨无悔,呈现出从封建伦理道德禁锢下获得解放的女性独有的人格魅力。(二)魏晋南北朝女性的自我意识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开化和思想解放,对妇女的束缚相对减轻了,女性的地位得到极大地提高。但是也不能乐观地把当时女性的地位估计过高,女性仍然受着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封建礼教的压迫。女性仍然是男性的附庸,没有独立存在的权利,更谈不上人生价值与理想,正如西蒙娜·德·波芙娃所说“对于女性的要求却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女性气质,就必须成为客体和猎物,也就是说,她必须放弃成为主权主体的权利要求。”(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774.(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774.谢玉娥.女性文学研究参考资料.[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124.1掌握自己的命运南朝梁代的王氏“年十六而夫亡,父母舅姑欲嫁之,乃截耳为誓。”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21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2128.2.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女性对社会对人生的见解首先来源于女性对自己女性角色的定位。南北朝女性诗人是不甘心社会强加给她们温柔敦厚的贤妻良母角色的,她们内合深处有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积极要求和强烈愿望。她们常常不甘于自己被约束在家庭的狭小空间,希望有所作为,确定自己生命的坐标。南北朝女性诗人常常借咏物来寄托自己的感情,赋予所咏之物以崇高的人格意义,使之成为自己理想的寄托与象征,表现自己不涉流俗,追求高洁的情操。谢道韫是一个大胆泼辣的女性,她嫁到夫家后还因为丈夫的平庸而向叔父谢安抱怨。并且经常在家设青绞幕樟,在屏风后参与男性的清谈。谢道韫有两首诗《拟稽中散咏松诗》和《泰山吟》特别能彰显她的不俗志向。“时哉不我与,大运所飘遥。”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生不逢时、壮志难酬的苦闷,封建伦理道德对女子的要求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因此谢道韫施展才华的机会从生下来的那一天就被剥夺了,她对自己身为女性的角色是非常不满意的,对社会也充满了不满和愤怒。《泰山吟》更脱尽女子的脂粉气,她一面盛赞和景仰巍峨泰山的清秀冲天,一方面又表达置身山川天宇之中乐享天年,将有限之生命融化于无限之美景的博大胸。这种避世思想正是胜志难酬和对社会失望后所找到的出路。谢道温的这两首诗有着脱离闺阁之气后的洒脱俊逸、气象雄伟和想象奇特,表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的豪迈之气。总的来说,南北朝女性诗人都尽可能的在她们的诗歌中展现自己的自我意识,而她们写作的视野在一定程度上已超出一般女性的生活局限,能把社会和历史的一些现象纳入自己的题材,并从自己的角度加以抒写,通过诗歌创作来传达自己对社会、对历史和对人生的看法,创建了独具女性特色的心灵情感世界。[5]二、魏晋南北朝女性文学自觉女性作为我国古典文学创作史上不可或缺的群体之一,其重要性亦是不言而喻的。诚如谭正璧先生所说的:“没有女性就没有文学”,这是因为“女性是给与文学家以艺术的情绪与环境的唯一人物,文学里没有女性的表现也决不成为伟大的文学作品,而女子又特别赋有文学的创作和欣赏的天才。”谭正璧:《中国女性文学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女性对于文学的重要意义表现为,她们不仅可以成为男性作家笔下被描写的重要客体,作为表现对象出现,从而被塑造成具有典型意义的女性形象,或借助她们抒发内心的情绪,为男性作家代言,说不可直说之话,言不能畅谈之语,抒不能明发之感;而且女性还可以作为男性作家创作上的缪斯女神存在着,带给他们无限的灵感和激情。然而,这两种类型的女性,都还只是作为男性作家文本中的客观对象而存在的。女性之于文学的更重要意义在于,她们还可以作为文学创作的主体与男性作家并肩出现于文坛上,成为文学活动的主角。用自己不同于男性的细腻、敏感心思去感悟生活、体味人生,最后,用她们独特的女性视角去抒写眼中所见之异彩纷呈的世界。[谭正璧:《中国女性文学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一)女性文学自觉的标准袁行霈先生在其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曾说过:“魏晋南北朝期间,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的自觉和文学创作的个性化,在这些变化中是最有意义的,正是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其他的变化和发展。”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2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3页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2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3页性文学的自觉界定一个具体的标准:1.创作者的自觉,这是最核心的部分。文学的自觉,简单的来说就是文学创作主体对文学的自觉,这里的自觉包括意识上的自觉和创作实践上的自觉;2.文学本体的自觉,这属于内部本质的自觉。着重从文学自身出发去探讨文学,而不是在政治的浓厚色彩中模糊的揭示文学,包括文体辨析、文学观念、文学理论批评等方面的自觉;3.文学作品的自觉,这属于外部表现形式上的自觉。通过作品的主题、内容、形式及反应的精神内涵来揭示自觉的涵义。[7](二)魏晋南北朝女性文学的自觉表现下面将以上述所列之三点标准为基准,并结合与前代女性文学以及魏晋南北朝男性文学自觉表现的不同,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女性文学的自觉表现进行逐一梳理和分析。除了女性个体意识及性别意识的自觉外,魏晋南北朝时期女性的创作意识也觉醒了,或者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女性作家,在其个体意识以及性别意识觉醒后,她们开始对自身以及外界进行审视和思考,并想借助一定的工具和手段来表达和抒发其迸发出的情感火花,于是便促进了文学创作的发生。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女性作家及作品的搜集、梳理和分析可以发现:就横向比较而言,她们不足与同一时代的男性作家及作品相媲美;纵向比较而言,亦不足以与唐代、清代等后世女性文学发展繁盛、水平较高的历史时期相比较,但这并不能掩盖魏晋南北朝女性文学的独特价值,亦不能以此忽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女性文学有着自己突出的特点。女性作家群体作为我国文学创作中非此即彼的重要主体之一,其文学创作的历史也较为悠久,追根溯源可以在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找到答案,集子中可见到许多女性的诗歌作品,她们为我国古典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容小觑的贡献。而魏晋南北朝时期,其特殊的环境,特别是在“文学自觉”文化风气和氛围的影响下,在曹丕的“文章不朽”说的引导下,女性作家的创作意识逐渐觉醒了,她们渴望利用“文章之无穷”来让自己的“声名自传于后”,于是这些女性作家开始“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61页。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61页。(三)魏晋南北朝女性文学自觉的原因学界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自觉的原因进行过相关的研究和仔细的分析,几乎一致认为促进文学自觉的最重要因素是人的觉醒,有的研究者指出其直接的作用,认为正是因为“人的觉醒”新思潮的积极影响,才使得文学、艺术都呈现出新的美学特征;有的指出其间接的作用,认为“人的觉醒”新思潮或许尚不足以让人们立即认识到文学的存在意义和重要价值,但是却为文学自身的发展和自觉生长提供了所需之土壤,具有非常重要的间接辅助作用。不管人的觉醒对文学的自觉所起的是直接的作用还是间接的作用,可以知晓的是,研究者们几乎都认定魏晋南北朝的文学自觉是在人的觉醒基础上的从“人的自觉”到“文的自觉”。这同时也向我们阐释了一个观点,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的觉醒”与此时“文学自觉”的产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促进了后者的出现,并积极作用于后者。[4]三、结语文学自觉的发生,并不是凭空而成、突兀降临的,而是在一定成熟的社会背景的土壤里发芽,并且逐步成长起来的。且这一生长阶段不是一次性就能全部完成的,而是一个多次、反复的过程;文学自觉的发展,在具体的历史进程中,也不是一直都在向前进步着的,可能在某一历史时刻也会出现倒退的现象,在这一阶段发展了,在下一阶段又不发展甚至后退了,这亦是不可忽视的一点。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投资车行合同协议书
- 合同变更协议书范文
- 环保咨询合同协议书
- 合同协议书纸质
- 口罩合同协议书
- 增加合同协议书
- 委托设备购销合同协议书
- 合同协议书字体
- 石材晶面合同协议书
- 品牌服务协议书合同范本
- 2025年房地产顾问合同8篇
- DB3208T 213-2024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规范
- 2025北京九年级(上)期末语文汇编:句子默写
- 2025-2030中国浆果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网络贷款(融资)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海工装备制造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基建招聘面试题及答案
- 华为测试面试题及答案
- 漂珠销售合同协议
- 2025化学中考解题技巧 专题10 技巧性计算(解析版)
- 部门加班调休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