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4793-2024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与被部分代替的《GB 4793.1-2007》相比,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更新和完善。这些变化旨在反映最新的技术进步、行业实践以及国际标准的要求,以确保测量、控制和实验室使用的电气设备在设计、制造、安装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首先,新版标准扩大了适用范围,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测量、控制设备,还特别强调了对于新兴技术领域内相关设备的安全要求。这表明随着科技的发展,标准制定者更加注重涵盖所有可能涉及人类健康与安全的技术应用。

其次,在结构上,《GB 4793-2024》采用了更为清晰合理的章节划分方式,使得内容组织更加条理化、逻辑性更强,便于用户理解和查阅。同时,针对某些特定类型或用途的设备增加了专门条款,提高了标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此外,新版本加强了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增加了关于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环境污染的具体指导原则,鼓励采用绿色材料和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这部分内容反映了当前社会对于环保问题日益增长的关注度。

再者,《GB 4793-2024》细化并强化了风险评估方法论的应用,要求制造商在产品开发阶段即充分考虑潜在危险,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消除或降低至可接受水平。通过引入更严格的测试程序和验证手段,确保最终投放市场的每一款设备都能满足高标准的安全性能指标。

最后,该标准还增加了对软件安全性的考量,鉴于越来越多的电气设备依赖于复杂的软件系统运行,因此规定了相应的开发流程、文档记录及维护策略等方面的要求,以保障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即将实施
  • 暂未开始实施
  • 2024-10-28 颁布
  • 2026-11-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4793-2024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_第1页
GB 4793-2024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_第2页
GB 4793-2024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_第3页
GB 4793-2024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_第4页
GB 4793-2024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GB 4793-2024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CS190807104010

;

CCSN.20N6.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4793—2024

部分代替GB47931—2007

.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

安全技术规范

Safettechnicalsecificationforelectricaleuimentformeasurement

ypqp,

controlandlaboratoryuse

2024-10-28发布2026-1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4793—2024

目次

前言

…………………………Ⅴ

引言

…………………………Ⅵ

范围

1………………………1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术语和定义

3………………1

环境条件

4…………………1

正常的环境条件

4.1……………………1

扩展的环境条件

4.2……………………2

标志和文件

5………………2

标志

5.1…………………2

警告标志

5.2……………4

标志耐久性

5.3…………………………5

文件

5.4…………………5

防电击

6……………………7

通则

6.1…………………7

例外

6.2…………………7

可触及零部件的限值

6.3………………8

初级防护措施

6.4………………………10

单一故障条件下的附加防护措施

6.5…………………10

绝缘要求

6.6……………13

防机械危险

7………………20

通则

7.1…………………20

锋利边缘

7.2……………20

运动零部件

7.3…………………………20

稳定性

7.4………………23

提起和搬运用装置

7.5…………………23

墙壁安装

7.6……………24

飞散的零部件

7.7………………………24

耐机械应力

8………………24

防止火焰蔓延

9……………24

通则

9.1…………………24

消除或减少设备的引燃源

9.2…………25

一旦出现着火将火焰控制在设备内

9.3,……………26

GB4793—2024

限能电路

9.4……………27

对装有或使用可燃液体设备的要求

9.5………………28

过流保护

9.6……………29

设备的温度限值和耐热

10………………29

对防灼伤的表面温度限值

10.1………………………29

绕组的温度

10.2………………………30

耐热

10.3………………30

防止流体和固体异物的危险

11…………30

通则

11.1………………30

清洗

11.2………………30

洒落

11.3………………31

溢出

11.4………………31

电池电解液

11.5………………………31

具有额定防护等级的设备代码

11.6(IP)……………31

流体压力和泄漏

11.7…………………31

防辐射包括激光源声压和超声压

12()、…………………32

通则

12.1………………32

产生电离辐射的设备

12.2……………32

光辐射

12.3……………32

微波辐射

12.4…………………………32

声压和超声压

12.5……………………33

激光源

12.6……………33

对释放的气体和物质爆炸和内爆的防护

13、……………33

有毒和有害气体和物质

13.1…………33

爆炸和内爆

13.2………………………33

元器件和组件

14…………………………34

通则

14.1………………34

电动机

14.2……………34

过温保护装置

14.3……………………34

熔断器座

14.4…………………………35

电网电源电压选择装置

14.5…………35

印制线路板

14.6………………………35

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的电路

14.7……………………35

利用联锁装置的保护

15…………………35

通则

15.1………………35

防止重新启动

15.2……………………35

可靠性

15.3……………35

GB4793—2024

试验方法

16………………35

附录规范性中未涵盖的绝缘要求

A()6.6………………37

电网电源电路的绝缘

A.1……………37

二次电路中的绝缘

A.2………………42

或中未涉及的电路绝缘

A.36.6、A.1A.2……………48

参考文献

……………………53

图电击防护措施可接受的方案

1…………7

图正常条件和单一故障条件下电容限值对应电压

2……………………9

图连接螺钉组件示例

3…………………11

图两层间界面上的导体的间距

4………………………15

图沿着两个内层界面的相邻导体的间距

5……………15

图相同层之间的相邻导体的间距

6……………………16

图防止火焰蔓延要求的流程图

7………………………25

图挡板

8…………………27

图结构符合规定的外壳底部的区域

99.3.2c)1)……………………27

图两层间界面上的导体的间距

A.1……………………39

图沿着两个内层界面的相邻导体的间距

A.2…………40

图相同两层之间相邻导体的间距

A.3…………………41

图重复峰值电压的示例

A.4……………50

表符号

1……………………4

表海拔内的电气间隙倍增系数

25000m……………13

表不超过的过电压类别的电网电源电路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3300VⅡ………14

表不超过的过电压类别的电网电源电路的固体绝缘的试验电压

4300VⅡ………15

表不超过的过电压类别的由电网电源电路供电的二次电路的电气间隙和试验电压

5300VⅡ…17

表二次电路的爬电距离

6………………18

表距离或厚度最小值见

7(6.6.3.4.2~6.6.3.4.4)………19

表对身体部位构成机械危险的防护措施

8……………21

表防止不同身体部位挤压的最小保持间隙

9…………22

表防止不同身体部位进入的最大间隙

10………………23

表外壳底部允许的开孔

11………………26

表最大可获得电流值的限值

12…………28

表过流保护装置的值

13…………………28

表正常条件下表面温度限值

14…………29

表绕组绝缘材料的最高温度

15…………30

表试验方法

16……………35

GB4793—2024

表额定在不超过海拔下工作设备的电气间隙倍增系数

A.15000m………………37

表超过过电压类别的电网电源电路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A.2300VⅡ…………38

表过电压类别的电网电源电路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A.3Ⅲ………38

表过电压类别的电网电源电路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A.4Ⅳ………38

表固体绝缘间距或厚度最小值

A.5……………………40

表超过的过电压类别的电网电源电路固体绝缘的试验电压

A.6300VⅡ…………40

表过电压类别的电网电源电路固体绝缘的试验电压

A.7Ⅲ…………41

表过电压类别的电网电源电路固体绝缘的试验电压

A.8Ⅳ…………41

表超过的过电压类别的电网电源电路供电的二次电路的电气间隙和试验电压

A.9300VⅡ……43

表由过电压类别的电网电源电路产生的二次电路的电气间隙和试验电压

A.10Ⅲ…44

表过电压类别的电网电源电路供电的二次电路的电气间隙和试验电压

A.11Ⅳ……45

表二次电路的爬电距离

A.12……………46

表距离或厚度最小值见

A.13(A.2.4.2~A.2.4.4)……………………47

表计算的电气间隙值

A.14A.3.2………………………49

表有重复峰值电压或工作电压的频率高于的电路中基本绝缘的电气间隙

A.1530kHz…………50

表基于电气间隙的试验电压

A.16………………………52

GB479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GB/T1.1—2020《1:》

起草

本文件部分代替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部分通用

GB4793.1—2007《、1:

要求本文件与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GB4793.1—2007,,:

删除了各章节中的试验方法增加了试验方法见第章

———,(16);

删除了原第章试验的内容见年版的第章

———4(20074);

增加了固体绝缘防电击的要求见第章

———(6);

防机械危险中增加了对机械危险风险评定的要求运动零部件之间的间隙限值增加了新的技

———,

术要求见第章

(7);

删除了原第章试验和测量设备的内容见年版的第章

———16(200716);

增加了中未涵盖的绝缘要求见附录

———6.7(A);

删除了原附录附录的内容见年版的附录附录

———A~G(2007A~G)。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年首次发布为年第一次修订

———1995GB4793.1—1995,2007;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

GB4793—2024

引言

本文件的目的是为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产品安全提供保障实现兜住安全底线的

、,

作用

本文件是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符合的基本安全要求

、。

本文件与系列标准配套使用系列标准包含了本文件技术要求及对应

GB/T42125。GB/T42125

的试验方法

GB4793—2024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

安全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标志和文件防电击防机械危险耐机械应力防

、、、、、

止火焰蔓延设备的温度限值和耐热防止流体和固体异物的危险防辐射包括激光源和声压以及超

、、、()

声压对释放的气体和物质以及爆炸和内爆的防护元器件和组件利用联锁装置的保护等安全要求

、、、。

本文件适用于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包括工业自动化设备的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