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彝医其他疗法治疗指南第一节彝医封包疗法彝医封包疗法是指通过远红外线、磁场共同作用,将治疗包中的彝药、中彝药活化物质转化为离子状态,透过皮肤,直接作用于患病部位,或将加工好的药粉加热调成糊状,平摊于纱布上,再加入药袋内,封装好,趁热固定于治疗部位上,发挥活血化瘀、疏经通络、祛风除湿、消肿止痛、强筋壮骨、行气止痛等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一、适应证1、中彝医适应证:痹证、痿证、中风后遗症、寒凝证或血瘀证等。2、西医适应疾病: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软组织损伤、脑出血引起的偏瘫等。二、治疗方法1、常用彝药:白云花、透骨草(借麦凶)、五香血滕、真金草、黄芩、黄连、黄柏、大黄(冻巴)。2、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向患者说明治疗方法、目的及注意事项,将患者的衣裤整理好,封包外罩一次性清洁套,置封包于患处(隔着病人的衣物),根据不同部位,选用绷力绷带、胶布或砂袋固定(瘦弱患者骨突处尽量不做封包,)。(2)调封包的温度调节器至低温度处,告知病人封包约几分钟就会有温热的感觉,稍有药味,勿擅自调节药包温度。(3)做封包的过程中,经常询问患者感觉,若患者自觉温度过高或不能耐受,及时将封包稍放松或在封包与患处之间再垫一层布,随时观察患者局部皮肤情况。(4)做完封包治疗,检查患者局部皮肤情况,嘱患者注意保暖,协助患者整理衣物,安置舒适卧位,整理用物。。三、注意事项1、注意药包的温度,勿过度烘烤造成病人烫伤。2、若发生烫伤,小水疱可注意保护,不用处理,大水疱予以无菌抽液,换药处理。3、操作前询问过敏史,应注意封包治疗时间勿过长,以30分钟为宜。同时,观察病情,发现患者有皮肤发红、瘙痒等现象时及时给予停止治疗,并予温水擦净患处。4、若用药袋治疗者,如果温度过热,应解开固定,待温度能耐受时再固定治疗。5、固定治疗可持续24小时,期间如果出现局部明显瘙痒,需及时松开固定,停止治疗。四、禁忌证1、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使用。2、对药包药物过敏患者不宜使用。3、治疗部位有破溃、感染及不明包块者不宜使用。4、有出血倾向,不能配合治疗者不宜使用。第二节彝药离子导入彝药离子导入疗法是利用直流电将药物离子通过皮肤或穴位或病灶或粘膜导入人体的一种现代外治法。一般有衬垫法、穴位离子透入法、体腔法、体内电泳法。诸法中操作技术、电流强度、通电持续时间、治疗频度、疗程与直流电疗法大致相同。现选择二种最常用的方法加以介绍。一、适应证1、中彝医适应证:跌打损伤、痹症及各种痛症等。2、西医适应疾病:适用于一切适合外治法的病症,尤适合比较浅表或血流瘀滞的病症,如软组织损伤、退行性骨关节病等。二、治疗方法1、操作方法举例(1)衬垫法将药液浸湿的药物衬垫直接置于治疗部位的皮肤上,在药垫上再放置以常水浸湿的布衬垫、金属电极板等。放置药垫的电极称为主电极,另一极为辅电极。主电极经导线与治疗机的一个输出端联接(其极性必须与拟导入药物离子的极性相同),辅电极与治疗机的另一输出端相接。亦可将与阳极和阴极相联的衬垫都用药液浸湿,同时分别导入不同极性的药物离子。(2)穴位离子透入法将装有直径1~2厘米铅板的衬垫浸湿药液,放置在一定的穴位,另一极放在颈、腰或其他部位,通上直流电。2、常用彝药举例:卷柏(此低甲)、雷公藤(伍齐诗)、四块瓦(好哩派)3、常用治疗配方举例(1)\o"医学百科:骨质增生症"退行性骨关节病卷柏(此低甲)、雷公藤(伍齐诗)、四块瓦(好哩派)\o"医学百科:羌活"羌活、\o"医学百科:当归"当归、\o"医学百科:赤芍"赤芍、\o"医学百科:天南星"天南星、\o"医学百科:桂枝"桂枝、\o"医学百科:川芎"川芎、乳香、没药、\o"医学百科:干姜"干姜加减后各100克。上药研成细粉,加水3000毫升,煎煮浓缩至1000毫升,滤去药渣,装入安瓿,每支50毫升,100℃\o"医学百科:灭菌"灭菌30分钟后备用。药离子导入部位:取患部或穴位为主。电极板面积:具有30-100平方厘米极板多块备用。极性:中草药液置于正、负两极板。也可置于正极。隔日置于负极交替应用。治疗时间:20—30分钟,每天1次,7次为1个疗程。(2)\o"医学百科:关节"关节\o"医学百科:风湿"风湿痛卷柏(此低甲)25、雷公藤(伍齐诗)25、四块瓦(好哩派)20、桂枝20克、秦艽25克、\o"医学百科:威灵仙"威灵仙25克、\o"医学百科:制川乌"制川乌20克、稀莶草25克加减。药物离子透入方法同上。(3)\o"医学百科:神经衰弱"神经衰弱\o"医学百科:钩藤"钩藤、\o"医学百科:远志"远志、\o"医学百科:酸枣仁"酸枣仁各35克,共为细末,浸入1000毫升500白酒中,1星期后过滤取渣应用。药物离子导人部位:\o"医学百科:大椎"大椎周围,前额部穴位。极板面积:10厘米×10厘米置于背部,3厘米×10厘米置于额部。极性:与上面同。治疗时间:20-30分钟,隔日1次。疗程:7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休息2-5天。(4)\o"医学百科: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o"医学百科:白花蛇舌草"白花蛇舌草500克、乳香100克、没药100克、血竭25克、红花、桂枝各50克,香附100克、当归尾500克、赤芍75克、川椒125克加减水煎去渣,备用。药物离子导人部位:腹部取\o"医学百科:关元"关元、\o"医学百科:中极"中极、\o"医学百科:子宫"子宫、\o"医学百科:归来"归来,腰骶部取八髂。电极板面积:腹部10厘米×15厘米,骶部15厘米×15厘米。治疗时间:30分钟,隔日1次。疗程:7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问休息2-5天。三、注意事项1、使用本法,当购买现成直流导入治疗机;治疗前应备有药液及专用的药物衬垫(以绒布2~4层纱布制成,亦可用滤纸)。2、药物浓度:离子导入所用的药液浓度宜高,目前,临床应用的药物浓度一般为1%~10%左右(必须搞清楚所用中药有效成分,测定其能否电离及极性,明确配伍方法)。这是临床应用一般原则。但应注意:(1)剧毒药或刺激性较大的药物,不宜盲目追求高浓度。这类药物导入过量易致严重副作用或造成皮肤损伤;(2)药物的酸碱性太强时,易造成皮肤有化学烧伤,因而药液浓度不能过高;贵重药的浓度也不宜偏高,否则会造成浪费。3、通电时间:通电的时间也有一定的限度,通电时间太长,导入的药量并不随时间的增长而增多,相反,还会相对减少。在恒定连续电流条件下,通电时间一般限制在30分钟4、浸润中草药液的极板衬垫须洗净、\o"医学百科:消毒"消毒,除去\o"医学百科:寄生"寄生离子,将中草药液均匀地洒在衬垫上。衬垫\o"医学百科:面积"面积必须大于电极板。5、\o"医学百科:患者"患者取舒适\o"医学百科:体位"体位,暴露患部,并\o"医学百科:检查"检查患部有无破损。如有破损,更换治疗部位。6、衬垫可取对置法或平置法安置在有关穴位。7、检查仪器输出调节旋钮是否在“0”位,正确安置正、负电极。在治疗中,不得改变电极板上的极性。如必须变换时,先将输出强度旋钮退回至“0”位,然后变换极性,再重新调节治疗量。8、治疗时\o"医学百科:注意"注意电极板的\o"医学百科:金属"金属部分不能接触皮肤,以免灼伤皮肤,开启后,缓慢调节电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不可有烧灼、\o"医学百科:疼痛"疼痛感。9、治疗后如\o"医学百科:皮肤"皮肤瘙痒,可涂\o"医学百科:止痒水"止痒水或\o"医学百科:甘油"甘油,不宜搔抓及用水或肥皂洗。10、电极不能跨越胸部连接。四、禁忌证1、患有皮肤病、各种急性\o"医学百科:传染病"传染病、危重病、严重\o"医学百科:心脏"心脏病者及\o"医学百科:妊娠"妊娠妇女,禁用本疗法。2、禁用于高热、恶病质、心力衰竭、湿疹、有出血倾向者以及对直流电不能接受者。3、不能配合治疗者禁用。第三节彝医换药疗法彝医换药疗法是对疮疡、跌打损伤、虫咬伤、烫伤、烧伤、痔瘘等疾病的创面进行清洗,用彝药、中彝药处理、包扎等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换药,药物直达病位,可起到清热解毒、提脓祛腐、生肌收口、镇痛止痒等作用。一、适应证1、中彝医适应证:疮疡、跌打损伤、虫咬伤、烫伤、烧伤、痔瘘等2、西医适应疾病:疮疡、跌打损伤、虫咬伤、烫伤、烧伤、痔瘘等。二、治疗方法1、用物准备:治疗盘、0.5%碘伏、生理盐水、双氧水、换药碗、弯盘、镊子、剪刀、探针、纱布、无菌干棉球、油纱条、胶布;相应药液或各种散、膏、丹等外用药,必要时备药捻;酌情备绷带、橡皮单、治疗巾等。2、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2)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显露伤口,垫橡皮单、治疗巾,必要时屏风遮挡。(3)置弯盘于治疗巾上,揭去外层敷料、用镊子取下内层敷料及引流条。如分泌物干结粘着敷料,可用盐水浸润后再揭下,以免损伤肉芽组织和新上皮。脓液多时用弯盘接取,然后擦净脓液。(4)观察疮面,用镊子夹0.5%碘伏棉球消毒疮口周围皮肤。(5)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疮面,去除脓腐。窦道深的瘘管可用双氧水或盐水冲洗;疮面较深者还需用探针试探。疮面要清洁干净,勿损伤新肉芽组织。(6)根据疮面的性质选择用药,覆盖伤口,胶布固定,酌情包扎。(7)一般伤口每日换药1次,脓腐较多的伤口每日换药1-2次。(8)协助患者取舒适位,适当休息。(9)整理用物。三、注意事项1、保持换药室的清洁,室内每日消毒。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先处理无菌伤口、再处理感染伤口,防止交叉感染。3、药粉需均匀撒在疮面或膏药上,散剂调敷干湿适宜。敷布范围要大于病变部位1-2cm。4、对汞剂过敏者禁用丹药;眼部、唇部、大血管附近的溃疡以及通向内脏的瘘管均不用腐蚀性强的丹药,上丹药时需保护周围血管,不使丹药撒于疮面外。5、颜面部的疔疖勿挤压,以防脓毒扩散。6、痔瘘(常用麝香痔疮栓)患者每次便后均需清洗肛门并换药。7、外敷药必须贴紧疮面,包扎固定要注意松紧适度,固定关节时要注意保持功能位置。四、禁忌证1、对皮肤过敏的药物禁用。第四节彝医脐疗法彝药脐疗是把彝药、中彝药如草血竭(多都莫)、吴茱萸(念拍贝锡)、栀子等直接敷贴或用艾灸、热敷等方法施治于患者脐部,激发经络之气,疏通气血,调理脏腑机能,用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主要方法有药物敷脐、贴脐、填脐、熨脐、熏脐、灸脐等。一、适应证1、中彝医适应证:适应症广,可广泛用于内、外、妇、儿、皮肤等疾病。2、西医适应疾病:适应症非常广泛,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对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神经、心血管系统等均有作用。二、治疗方法
1、将所选药物研成极细末,或作散剂用,或作膏剂用。如用新鲜药物,可直接捣如泥,作膏剂用。
2、将患者脐部洗净擦干,用75%酒精棉球对脐及周围皮肤常规消毒,以免发生感染,然后将配制好的药粉或药膏置人脐中,再用胶布或纱布敷盖固定。也可用宽布带固定,覆盖于脐部,或将药直接放入布袋内,以防药物脱落。3、根据病情需要,或一二天换药1次,或3-5天换药1次。三、注意事项1、脐疗前仔细询问患者病史,有皮肤过敏者,不宜采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特别是小儿肌肤娇嫩,不宜使用剧性药物,贴药时间也不宜过久,3-6小时为宜。
2、通常用药剂量不宜过大,更不应长期连续用药。特别是久病体弱及有严重心脏病患者,治疗轻症,病愈则去药;慢性病或预防保健宜间断用药,一般1-2天换药一次,需用药3次以上者,每两次用药之间要间歇3-7小时,每个疗程可休息3-5天。脐疗验方中有一些有毒、峻烈的药物,如巴豆、甘遂等应严格控制用量及时间,并注意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辩证用药方能提高疗效。3、脐部皮肤娇嫩,如药物刺激性较强,或隔药灸脐次数较多时,宜在用药或治疗前先在脐部涂一层凡士林,小儿尤应注洲意。
4、注意保暖。治疗不要在室外进行,或者让脐部对准风口。保持室内温暖,适当覆盖衣被。尤其是腹泻、感冒、体质虚弱的患者,以及老人和小儿更要注意保暖。
5、向患者说明注意事项,由于脐疗药物吸收较快,故用药开始几天个别患者(尤其用走窜或寒凉药时)会出现腹部轻微不适或隐痛感,一般几天后可自行消失,不必紧张,若有显著不适,则应取下药物,停止治疗。
6、用药后宜用纱布、宽布带盖脐,外以胶布或绷带及其他布带固封。对胶布等过敏者,不宜用胶布固封。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如疼痛、过敏反应、病情加重等,应立即取下药物。轻者可自行消退,如发生皮肤水泡者,用消毒针挑破,外搽皮肤消毒液即可。
7、本法用于小儿时应妥善护理,嘱其不能用手搔抓或擦拭,以防敷药脱落。并嘱监护人注意看护。8、如果在操作中遇到需要局部加热,比如艾灸,此时要特别留意皮肤的颜色改变和表面温度,避免温度过高造成烫伤。四、禁忌证1、有严重心血管疾病、体质特别虚弱者不宜使用。2、处在怀孕期、哺乳期的女性忌用。3、过敏性皮肤者,特别是腹部皮肤有炎症、破损、溃烂者均不适合进行脐疗。4、对所用药物过敏者禁止使用。第五节彝医箍围消散疗法彝药箍围消散法(又称敷贴、围药),是将彝药、中彝药粉与液体调制成糊状(随用调制)敷贴于患部,借助药物具有箍集围聚、收束疮毒的作用,从而使初起疮疡轻者消散;重者疮毒结聚,疮形缩小,趋于局限,早日成脓破溃;即使破溃后,余肿未消者,亦可用它来消肿,截其余毒。一、适应证1、中彝医适应证:疮、痈、疽、疔、疖、酒皶鼻、粉刺、冻疮等。2、西医适应疾病:疮疡、酒皶鼻、粉刺、冻疮等。二、治疗方法1、药物选择(1)根据外疡性质用药,阳证选用性味寒凉,清热消肿,散瘀化痰的药物;阴证选用性味温热,温经活血,散寒化痰之品;半阴半阳证选用药性平和,行气疏风,活血定痛,散瘀消肿的药物。(2)根据病情性质与阶段的不同选用相应的调制液体(3)一般阳证多用菊花汁、银花露或冷茶汁调制;阴证多以醋、酒调敷;半阴半阳证多用葱、姜、韭捣汁或用蜂蜜调。目前临床上对阳证及半阴半阳证常以凡士林调制成油膏使用。2、操作方法及药物组方举例(1)酒皶鼻、粉刺颠倒散(大黄、硫磺各等份)研为细末,以茶叶水调成糊状,按箍围药敷贴方法敷患处,每日1次,5次为l疗程。功能:疏风清热,解毒活血。主治酒皶鼻、粉刺。(2)疔疖痈疽(一)赤小豆围法:赤小豆粉60g,花粉末60g,陈醋200g。上药混匀调和成糊,敷于疮疡四周,留出疮孔。功能清热解毒。主治疗疮初起。(二)蛋清围法:白芷粉60g,鸡蛋清1个,陈醋6g。上药搅匀捏成长条,围于患处周围,将疮孔留出。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散瘀。主治痈疽初起,毒势蔓延不收。(三)箍疔散:槐子(炒黄)、陈石灰石各等份,共为细末,以鸡蛋清调匀,外敷于患处,留疮口令毒外出。功能清热解毒。主治疔疮。(3)冻疮独胜膏:独头大蒜适量。将大蒜捣烂加温敷于患处四周。功能温经散寒。主治冻疮。三、注意事项1、凡用于外疡初起或炎性包块者,宜敷满整个病变部位。2、若毒已积聚,或溃后余肿未消,宜敷于患处四周,中央不敷药。3、敷贴应超过肿势范围,敷药要有一定的厚度,并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4、凡外疡初起,肿块局限者,一般宜用消散药膏。阳证不能用热性药敷贴,以免助长火毒;阴证不能用寒性药敷贴,以免寒湿痰瘀凝滞不化,即使是阳证也不可过用寒凉,过凉则毒为寒凝,不得消散,变为阴证。5、凡调敷药须多搅,使药稠粘,并不时用原汁润之,借湿以通窍,更好发挥药效。6、去敷药后需察看毛孔有否汗出,有汗者为血脉通,热气散,效果好;反之则效果较差。四、禁忌证1、皮肤对所用药物过敏者禁用。2、不能配合治疗者禁用。
第六节彝医酒火疗法彝医酒火疗法,就是将药酒或白酒倒在浅碗中,用火点燃,医生以手蘸取正在燃烧的酒,快速的在病人患病处搓、擦,借助酒与火的温通作用来治病的一种方法。一、适应证1、中彝医适应证:跌打外伤后的青紫肿痛、寒痹等。2、西医适应疾病:外伤肿痛、遇寒加重,遇冷减轻的关节疼痛。二、治疗方法1、协助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显露疼痛部位。2、医生常规洗手,备好药酒或白酒,点燃、3、医生蘸取点燃的酒,在患者疼痛部位不断的搓、擦。4、每天治疗一到两次,每次10-20min。如果病人感觉受操作部位皮肤发烫疼痛,则应停止此次治疗,过几个小时可以进行下一次治疗。三、注意事项1、辨清寒热是关键,如果关节红肿热痛,不属于寒性疼痛,而是属于热性疼痛,则不适宜。四、禁忌证1、皮肤对酒精过敏者禁用。第七节彝医搽法彝医搽法是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中、彝药,把药物研成细末,用水、酒精、植物油或矿物油等溶剂与药末调成洗剂、酊剂、油剂、软膏等不同剂型外涂患处,以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一、适应证1、中彝医适应证:外痔,牛皮廯,皮肤局部甚痒、流黄水,喉内肿痛、烂而流脓,秃疮,臁疮、顽固性阴疮等。2、西医适应疾病:外痔、小腿慢性溃疡、皮肤疾病等。二、治疗方法举例1、外痔(1)药物制备:取五倍子50克、稻草适量。将五倍子尖开一小孔,将稻草剪碎填满五倍子内,用盐泥封固阴干(如见裂缝,用盐泥涂之)。炭火上煅红,待冷去泥,每5克加2克梅片,研细末,装瓶备用。(2)操作方法:先将痣上洗净,再用冷开水调搽患处(调药勿太稀),一日两次。搽过两次后,用消毒针将痣上刺3-4个孔,再搽即愈。2、牛皮廯:取斑蝥7个,白酒50克,泡一天一夜后,擦之有效。3、皮肤局部甚痒,流黄水。(1)药物制备:取绿豆150克,硫磺100克。将绿豆置锅内炒,待变成微红色,将硫磺研制粗末,趁热撒在绿豆上拌匀,继续微火炒黄后,将锅取下,把药倾于干净石板上冷成块,将绿豆研细末备用。(2)操作方法:用香油将药末拌稀糊状,涂搽患处即愈。4、喉内肿痛,烂而流脓。(1)药物制备:取白矾250克,白猪苦胆9个。将白矾为末,装入一个苦胆内,后去苦胆,将白矾装入另一个苦胆内,依次类推,九个即成。取出为末备用。(2)将药末直接搽于患处,勿咽下,15分钟左右吐出,每天3-4次。5、秃疮:取川乌、草乌各5克,斑蝥、狼毒各2.5克。共为末,醋调搽。一日三次。6、鬼剃头(1)方法一:取夏初嫩小有毛的葫芦,每天一个,擦头发脱落处。7日为一疗程。(2)方法二:取鲜仙人掌,长度3-5寸即可,以切面带汁处擦头发脱落处,擦至无汁时切去一片,则汁出续擦患处,如此反复,每天擦一块。一周为一个疗程。二、注意事项1、必须严格遵循药物的制备过程。2、对于有毒性的药物,孕妇及小儿慎用。二、禁忌证1、对所用药物过敏者不宜使用。第八节彝医吹治疗法彝医吹治疗法是将中、彝药研成粉,借助筒管类器具,将药粉吹入官窍内,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常用的有吹鼻疗法、吹耳疗法、吹喉疗法等。一、适应证1、中彝医适应证:主要治疗五官科疾病。2、西医适应疾病:主要治疗五官科疾病。治疗方法1、操作程序(1)将所需药物研细粉备用。(2)准备好吹药器具,并与患者做好充分的沟通解释。(3)将备制的药粉放入器具中,术者用口将药吹入官窍内。注意掌握好吹气力度。(4)吹药过后,嘱患者稍作休息,观察有无不良反应。1、治疗举例(1)鼻血不止:取头发烧灰研末,吹入鼻孔内。立即见效。(2)中耳炎:取五倍子25克,冰片7.5克,枯矾2克。先将五倍子炒枯,合冰片、枯矾为末,吹入耳中。每天2-3次。三、注意事项1、药粉剂量要适中,不能太多。2、吹气的力度要适中,不能太过,也不能太小。3、老人、小孩及孕妇慎用。4、做好器具消毒,防交叉感染。5、注意观察吹药过程中,患者有无不良反应,以便及时处理。三、禁忌证1、患者对所用药物过敏者严禁使用。2、五官感觉功能异常、减弱或丧失者不宜使用。第九节彝医蛋滚疗法彝医蛋滚疗法指的是用蛋或中彝药煮过的蛋,按清浊二气六路的循行方式,在患者身体相关部位来回滚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一、适应证1、中彝医适应证:痹症,风寒感冒,风寒咳嗽,伤风,风寒外袭导致的腹痛,误食食物引起的腹痛、呕吐、泄泻等。2、西医适应疾病:肌肉关节疼痛,小儿受凉后咳嗽、高热、腹痛,食物中毒引起的腹痛、腹泻等。二、治疗方法1、蛋的选择:多选用鸡蛋,也可选用鸭蛋或鸟蛋,蛋以新鲜最佳,不能用变质之蛋。2、操作方法热滚法:准备蛋2个,加水煮熟,或根据病情需要,添加相应的中、彝药与蛋同煮。煮熟后,将蛋置于温水或药液中保温备用。取其中煮好的温热蛋一个,趁热在患者头部、额部、颈部、胸部、背部、四肢和手足心依次反复滚动热熨。蛋凉后放入热水或药液中加热,换取另一个蛋继续,直至患者微汗出然后让患者盖被静卧即可。冷滚法:取用生蛋反复滚动,操作基本方法同热滚法。1、煮蛋配方举例风寒感冒、风寒咳嗽:取生姜、艾叶、葱白等适量,与蛋2个同煮,取热滚法,在额头、太阳穴、颈项等部位来回滚动。关节疼痛:取蛋2枚,加杜仲、羌活、桑枝等同煮,取热滚法,在疼痛关节处反复滚动。每日3次以上,1月为一个疗程。小儿高热:取路路通、艾叶各20克,与蛋2个同煮,蛋熟后去皮,趁热在患儿额部、两侧太阳穴、后颈、背部两侧、前胸、脐部、肘窝、腘窝等处,用热滚法来回滚动,至汗出热退。小儿消化不良:取山楂、鸡内金、神曲等与蛋同煮,用热滚法,主要在胸腹部来回滚动。皮肤红肿热痛:用两枚鸡蛋,取冷滚法。在患处及周围阿是穴处来回滚动。三、注意事项1、运用热滚法时,结合推拿治疗,效果会更好。2、运用热滚法时,要注意蛋的温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避免烫伤,操作完成后,避免受凉。3、运用冷滚法时,应将蛋用冷水冲洗干净。四、禁忌证1、皮肤溃疡、疮疡已溃烂化脓部位禁用。2、感染性疾病慎用。第十节彝医接骨疗法彝医接骨疗法是用彝医的技术手法和药物,来固定、治疗骨折或脱位,使骨折或脱位部位复位、愈合的一种治疗方法。一、适应证1、中彝医适应证:骨折病。2、西医适应疾病:骨折、脱位。二、治疗方法1、用物准备外敷彝药:乳香、没药、自然铜、土鳖虫、续断、杜仲、儿茶、地龙等各适量,研细末,用鸡蛋清或其他溶剂调成糊状备用;或用彝药鲜品捣细备用。必备用品:柳枝、树枝,也可用医院通用夹板,纱布,布条或绷带。2、手法复位:用彝医接骨手法,使脱位或骨折断端复位,做到对位对线,可用手摸、眼看、尺测等方法测量。有条件可行X片复查确认。3、外敷彝药:将准备好的外敷彝药均匀敷在患处周围,上下各超过10厘米,用纱布将药包紧。4、固定:用柳枝、树枝,或医用夹板将患肢固定(固定方法几乎与西医的夹板固定相同)。5、内服药物:桃仁、红花、当归、白芍、川芎、熟地、牛膝、丹参、杜仲、续断、元胡、桑枝、骨碎补等各适量,根据病情组方用药。6、换药:1-2天换药一次,2周为一个疗程。7、功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厂建设项目目标、定位与战略规划
- 医疗行业配送协议书
- 劳动纠纷和解协议书
- 工程法规考试指引试题及答案
- 合同保密约定协议书
- 工程法规考试技巧与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工程法规考生秘籍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老旧小区改造中老年人生活便利性与满意度调查报告
- 解答2025年工程法规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个案+危重症练习试题
- 2025-2030年芳纶纤维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船舶股份合伙协议书
- 《传染病学:新冠病毒》课件
- 图形的位置(课件)-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 设备购置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试题库附参考答案(完整版)带答案详解
- 秸秆买卖协议书模板
- 市场营销-理论、方法与实训 第4版 课件 第10章促销策略
- 焊接工程师考核指南试题及答案
- 济南市工程咨询院招聘笔试真题2024
- 中国美术史高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