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业存单利差与银行信用风险的交织:从评级实践到量化分析的多维探索 -联合资信_第1页
同业存单利差与银行信用风险的交织:从评级实践到量化分析的多维探索 -联合资信_第2页
同业存单利差与银行信用风险的交织:从评级实践到量化分析的多维探索 -联合资信_第3页
同业存单利差与银行信用风险的交织:从评级实践到量化分析的多维探索 -联合资信_第4页
同业存单利差与银行信用风险的交织:从评级实践到量化分析的多维探索 -联合资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同业存单利差与银行信用风险的交织:从评级实践到量化分析的多维探索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并成为银行间债券市场存量规模第四、交易量第二的活跃品种,其流动性较高等优势,是商业银行通过主动负债管理流动性的重要工具,同时,亦是众多商业银行、基金等配置的重要投资标的,具有一定的债券属性,其价格是连接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重要一环,定价涉及无风险利率和信用风险溢价等因素。近期,同业存单投资呈信用债化趋势,市场对于同业存单信用风险的感知提升,加之中小银行风险化解仍在持续推进中,同业存单信用利差影响因素以及银行信用风险评价要素在同业存单利多维度分析其发行趋势,并从银行信用评级实践角度出发,通过量化分析探究信用评级要素在同业存单利差上的反应程度,侧面观察市场在评价银行信用风险时的主要关注因素,兼顾传统评价体系和市场认可表现,以更好的揭示银确定,固定利率存单期限原则上不超过1年,并参考同期限SHIBOR进行定价;公2014年—2016年,同业存单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发行量快速攀升,但同时,部行分别先后将资产规模5000亿以上及5000亿以下的银行发行的一年期以内的同业存银行事件打破同业刚兑,导致同业存单发行量骤减;2020年以来,同业存单步入稳商业银行可根据自身的资金需求和市场环境通过发行同业存单从市场吸收资金以支研究报告势,但仍存在一定波动。2013—2016年,同业存单作为兴起初期,整体发行量并不以及市场参与者的数量逐年扩大;2017—2019年,同业存单市场强监管态势逐渐抬存单套利行为带来的金融管控风险,将资产规模5000亿元以上的银行发行的一年以机构发行的同业存单纳入MPA考核,实现MPA考核全覆盖,并提高流动性覆盖率存单发行市场变得更为有序化;2020年以后,我国同业存单市场在经历了一段快速揽储压力,同业存单的便捷性及成本可控性使其稳定负债来源的重要性持续提升;研究报告•图2.12013年以来我国同业存单发行量11为统一同业存单发行期限,剔除包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所发行的2考虑到2013—2014年同业存单发行规模有限,期限结构尚不完备,为增强数据可比性,剔除上述两年同研究报告图2.22013年以来同业存单发行量及期限分布3大规模的资金以支撑资产端业务发展,故发行量大幅增长;股份行及城商行自2017年监管政策收紧以来整体发行规模及占比均有所下降,研究报告图2.3重要年份不同类型同业存单发行量比较逐步扩展到包括基金、保险、证券等在内的多元化群体,2024年6月末同业存单主要投资者包含存款类金融机构(33.75%)、广义基金4(49.13%)、健康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2013—2015年,监管机构鼓励同业存单的发行和交易,4广义基金包括基金公司以及非法人类产品研究报告行间互持,同业负债融资性质并不强,用途多为大中型商业银行管理流动性;2016—2017年,随着同业存单市场的迅速增长,投资者类型开始多样化:由于同业存单降,更多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企业财务公司等进入市场;2018年—2020年,受去杠杆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政策的影响,高杠杆及同业负债过度2021年以来,投资者结构趋于多元化和稳定,各类投资者的参与度相对均衡:外币 同业存单投资占比相对较低。图2.4同业存单托管分布情况(上清所)研究报告图2.5以银行类型划分的同业存单托管分布情况(上清所)负债工具的期限、融资成本、灵活性以及发行难度来进不同类型银行主动负债策略有一定差异,大型国有银行及农商行主动负债力度较低,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负债端对于同业资金的依赖度相对更高。从银行类型其市场融入资金占比处于最低水平,2023年末为13.82%;外资行由于存款基础弱,研究报告表2.1商业银行主动负债工具对比中小银行更多倾向于将发行同业存单作为其主要的主动负债方式。由于商业银构活期资金沉淀,具有期限灵活、稳定性较高等特点,作为流动性较好的低息负债,银行更多倾向于发行门槛较低的同业存单作为其主动负债方式,截至2023年末,城表2.22023年末不同类型银行主动负债占比研究报告按照不同类型银行对于同业存单发行期限的偏好来看,2023年,国有大行同业存单期限集中在1年期(42.95%),其次为3个月(22.98%);股份行发行的同业存单期限基本分布在1年期(36.96%)和3个月(29.17%);城商行同业存单发行图2.62023年末不同类型银行发行的同业存单期限结构同业存单在一级市场中发行量较大,在二级市场交易亦相对活跃。从二级市场且2024年上半年国有大行和理财净买入规模显著增长,净卖出主体以城商行、股份图2.72021—2023年同业存单及其他类型债券二级市场成交占比市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产品有较强的刚性兑付信仰,减弱了市场对该类产品信用风风险的感知提升,投资活动中越来越关注投资标的信用风险溢价。因此,同业存单信用利差影响因素以及银行信用风险评价要素在同业存单利差表现上的反应程度是文用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与同期国债收益率的差值来衡量同业存单信用利差,作为被将存款类机构间利率债质押的7天回购利率(DR0):spreaditk=α0+α1ratingit+α2DR007i+α3lnperioditk+ui+vt+ε模型中,spreaditk表示第i日t银行所发行的同业存单k的信用利差,ratingit的7天回购利率,perioditk表示第i日t银行所发行的同业存单了对数处理,ui和vt分别代表个体不可观测的),集中于国股行;主体信用等级包含AAA、AA+及AA三个级别,同业存单发行期限),表3.1:模型1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变量含义均值标准差被解释变量同业存单信用利差(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与同期国债收益率差值)57.4926.30核心解释变量个体信用风险(主体信用等级,赋值方法为AAA=1,AA+=2,AA=3)0.62控制变量资金面紧缺程度(存款类机构间利率债质押的7天回购利率)195.73同业存单发行期限0.570.34表3.2:模型1回归结果变量全样本城农商银行主体信用等级6.8421***(13.89)3.5451***(8.82)存款类机构间利率债质押的7天回购利率1.5193***(8.41)1.7321***(11.34)同业存单发行期限(对数)3.2343***(49.04)3.3689***(58.10)调整后R20.64800.7224观测数9539673267),力、资产质量、风险抵补能力、盈利能力、资本充足性、流动性指标等多个维度,并考虑了银行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地方债务水平等区域环境因素,构建回归模型(模型2)并基于主体信用级别进行异质性分析。同时拨备覆盖率指标对同业存单利差影响小且不稳定,这表明部分监管指标在评价同业存单利差时难以体现出个体差异,但当该指标不满足监管要求时,往往代表其量、盈利能力、资本充足性等“质”的指标对于同业存单利差的影响程度更大,而表3.3:模型2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变量含义均值标准差被解释变量同业存单信用利差(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与同期国债收益率差值)62.524222.4268解释变量股东权益规模418.8464474.9645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97182.0273不良贷款率1.58300.5961净资产收益率8.01103.6227流动性比例52.030640.9933拨备覆盖率243.8478117.5125地区人均GDP86376.2332273.29地区债务总额/GDP28.483713.0447表3.4:模型2-6拟合效果模型2模型3模型4模型5模型6调整后R20.57520.76920.75540.58380.5758观测数20586564156412058620586策敏感性或对特定资源及市场有较强的依赖性,根据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行业分布来看,目前房地产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及采矿业),回归模型(模型3),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与模型2相同;此外,将被解释变量中回归分析。从回归结果来看,逾期贷款占比以及高风险行业贷款占比均对同业存单信用利差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相较于不良贷款率指标的解释程度更高。盈利衡量盈利能力的指标替换为拨备前净资产收益率以及减值损失/拨备前利润构建模型的负向影响,并且其影响系数明显高于净资存单信用利差呈现显著负相关,即国有股份占比越高,同业存单信用利差越小;国有股份占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该银行在区域内金融体系内的重要程度以及村金融机构间对于同业存单的互持会对同业因素中存在一些难以量化或纳入模型的因素以及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判断差异等业存单信用利差识别信用评价要素亦为长久期债券品种的定价影响因素分析提供了程度稍弱,而对于信用级别为AA+及AA中小银行,“量”的指标影响程度更大;收益率指标,同时减值损失/拨备前利润指标与同业存单信用利差呈显著正相关;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