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讲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_第1页
第14讲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_第2页
第14讲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_第3页
第14讲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_第4页
第14讲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讲第13课东汉的兴衰知道东汉建立的基本概况、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及其影响了解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和黄巾起义的基本史实通过学习东汉的兴衰史,认识到社会安定是国家富强的基础和前提知识点一、光武中兴建立:刘秀称帝西汉灭亡:公元9年,王莽夺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东汉建立: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兴盛:光武中兴1.光武帝刘秀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①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②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③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內迁,缓和民族矛盾。2.影响: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知识点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1.原因:皇帝年幼,大权旁落。2.概况:东汉中期以后,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3.影响:这种最终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了衰亡。知识点三、打击:黄巾起义背景:交替专权概况:184年张角(创立太平道))领导,是一场、的农民起义,最后被镇压。影响: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是东汉衰亡的直接原因知识点一、光武中兴例1.知识点三、打击:黄巾起义我国古代曾出现过许多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的治世局面。其中“光武中兴”治世局面出现在()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东汉知识点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例2.对如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的准确理解是()A.诸侯强大,威胁中央集权 B.社会局面比较安定 C.母后主政,皇帝无权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知识点三、打击:黄巾起义例3.理清线索有助于把握历史知识。下表展示的线索主题是()刘秀称帝→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A.西汉的政治统治 B.西汉的兴亡 C.东汉的政治黑暗 D.东汉的兴衰1.(2021•山西)东汉初年,刘秀整顿吏治,合并郡县;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历史上称为()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2.(2023•东莞市校级模拟)“牛”作为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精神化身,在许多中国文物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如图反映了汉代()A.石画技巧的成熟 B.耕牛的广泛运用 C.耕地面积的扩大 D.耕作技术的改良3.(2023•金平区一模)每遇重大灾异事件,西汉初皇帝多自责罪己,西汉末年皇帝则往往罪及三公,到了东汉,因灾异事件被免职的三公人数大大增加,这反映了()A.皇权专制不断加强 B.监察制度逐步完善 C.宦官外戚交替专权 D.制度腐朽统治黑暗4.(2023•安徽模拟)《后汉书》载:“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京师震动”。这描述的是()A.八王之乱 B.光武中兴 C.焚书坑儒 D.黄巾起义5.(2023•中山市模拟)“外戚和宦官专权的产生,都跟封建专制政体有密切关系,甚至可以说是封建专制的特殊形式。这主要是因为皇权至上,无人敢于从事监督……宦官、外戚易于利用宫禁的隐蔽性进行私图。”上述材料认为外戚宦官专权()A.表现的形式是君主专制 B.出现的原因是无人监督 C.形成的特点是有隐蔽性 D.导致的后果是东汉衰落6.(2023•惠城区一模)日本长崎县境内出土了一个中国东汉时期制造的“权”(称物品重量的砝码)。日本考古学家根据铅同位素比例测出,此“权”中所含的铅产于中国的华北地区,而日本国内至今没有出土过此“权”的铸模。此“权”的发现,有利于佐证当时()A.“权”已在中日广泛流行 B.中国与日本存在交流 C.东汉统治范围远及日本 D.世界经济重心在东汉7.(2023•锦江区一模)如图是1957年出土于四川成都天回山崖墓的东汉说唱俑。该文物可用以说明当时()A.科技成就的发达 B.市民文化的兴盛 C.社会生活的丰富 D.制瓷技术的高超8.(2023•黄埔区一模)东汉光武帝在分封功臣爵邑(爵位与城邑)时,阴乡侯阴识虽有军功,然以贵人阴丽华之兄身处外戚,竟不得增邑。当时,外戚授官,也以九卿为限。材料说明光武帝时期()A.重用宦官 B.控制外戚 C.宦官专权 D.外戚专权9.(2023•番禺区一模)如表是东汉部分年份的人口与垦田变化情况,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东汉初年()年份户数(万)口数(万)垦田数(顷)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427963421007820/汉章帝章和二年745678443356367/和帝元兴元年9237112532562297320170A.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B.人地矛盾极为突出 C.流动人口大幅度增加 D.自然环境遭到破坏10.(2023•广州模拟)如图是东汉某一时期的社会现象图,下列对此图表述正确的是()A.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 B.成为东汉后期衰落的重要原因 C.皇帝年老昏庸造成乱象 D.形成“光武中兴”的盛世局面1.如表是吕思勉《秦汉史》的部分目录,从中可以看出东汉后期的主要社会问题是()第六章汉末事迹第十章后汉衰乱第一节元帝宽弛第一节后汉外戚宦官之祸(上)第二节成帝荒淫第五节灵帝荒淫第三节哀帝纵恣第六节后汉中叶后外患第七章新室始末第十一章后汉乱亡第四节新莽事四夷第二节董卓之乱第五节新莽败亡第四节东诸侯相攻A.皇权削弱和相权强化 B.皇帝短命与藩镇割据 C.皇帝昏庸和外戚宦官专权 D.土地兼并与农民起义2.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下列措施中,属于“光武中兴”时期所采取措施的是()A.统一货币、度量衡 B.北筑长城,抗击匈奴 C.裁减官员,惩处贪官 D.罢黜百家,尊崇儒术3.如图空框处的内容应为()A.夏朝的建立 B.东汉的兴衰 C.东晋的兴亡 D.北魏的分裂4.如图是小兴同学预习新课时绘制的线索图,反映了某一时期的社会现象。下列选项中,对这一现象表述正确的是()​A.缓和了西汉末较为严重的社会矛盾 B.反映了东汉时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促进了经济恢复,史称“光武中兴” D.直接导致腐败的东汉王朝走向灭亡5.东汉末年,张角创立了______,尊奉黄帝和老子,也吸收了一些神仙方术,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横线处应填入()A.道教 B.佛教 C.太平道 D.五斗米道6.我国古代曾出现过许多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的治世局面。其中“光武中兴”治世局面出现在()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东汉7.“临黄河而知中国,临河洛而知华夏。”河南洛阳是一个古今辉映、诗和远方相会的地方。下列政权曾定都洛阳的是()A.西汉 B.东汉 C.蜀汉 D.东晋8.汉和帝继位时年仅十岁,其母窦太后临朝称制,窦氏兄弟并居机要,掌握实权,窦氏一门富贵。这一现象被称为()A.外戚专权 B.君主专制 C.政治腐败 D.宦官专权9.184年,张角等领导农民大起义在全国各地同时向东汉王朝发动猛烈进攻,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京师震动。这表明黄巾起义()A.源于东汉王朝腐败 B.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 C.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D.遭到统治者联合镇压10.如图人物是张角的动漫形象,他在历史上的壮举是()A.领导了黄巾起义 B.建立了“张楚”政权 C.推翻了东汉王朝 D.做了改朝换代的皇帝二.材料题(共1小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光武帝即位的第二年,他首先下令,凡被卖为奴隶而希望回到父母身边者,都可获得解放,又于建武六年,将王莽时期因触犯律法被贬为奴的民众全部赦免,恢复了他们的庶民身份。同年,降低了王朝因军事财政不足而施行的十税一的田租,恢复了西汉三十税一的税制,缓和了民众的不满情绪。建武七年,光武帝又断然实行兵制改革,废除了郡兵制度,翌年彻底废除征兵制度,让农民专心从事农耕。——摘编自《秦汉帝国:中国古代帝国之兴亡》材料二:这一局面是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利用皇帝作为工具进行斗争的产物。皇帝小时,大权掌握在母亲及其娘家一方组成的外戚手中,皇帝长大后,要夺回大权只能靠身边的宦官,于是宦官乘机专权。——摘编自《考试周刊》材料三:中平元年(184年),左图人物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自称“天公将军”,率领群众发动起义,史称“黄巾起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