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板块四国情国策专题十六精神家园文明交流课标要求2.6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九上第五课、九下第三课)3.1.7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九上第五课)3.2.7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文化和习俗,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九下第一课)广东中考考情统计知识梳理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1)产生: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3.中华文化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2)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3)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4)中华文化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4.文化自信的内涵和重要性。(1)内涵: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重要性: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5.如何坚定文化自信?(1)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3)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4)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传统美德1.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和内容。(1)特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2)内容:①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③自尊自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④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⑤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⑥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事准则;等等。2.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2)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3.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1)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2)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民族精神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特点。(1)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特点: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2.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1)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2)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3)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4)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3.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做法)(1)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2)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3)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4)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1)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2)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3)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3.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性)(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4.青少年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法)(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实、落小。(2)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世界文明1.文化多样性的影响。(1)积极影响: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②多样的文化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姿。③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不同特质的文化相互交融,能够为彼此增添新的元素,激发新的活力。(2)消极影响: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遇时,人们往往从自身的文化视角、用自己的价值观来理解和判断事物,有时会导致彼此误解与冲突。2.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1)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有值得尊重的经验和智慧。(2)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对话,彼此理解和包容。(3)面对多样的文化,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3.文明交流互鉴。(1)意义: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不仅有助于自身文明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其他文明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问题。(2)要求:①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②对其他文明的学习,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欣赏物件的精美,更应该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易错易混提示1.(1)不能说是汉族/少数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2)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要传承的是优秀传统文化。2.源远流长指时间不间断,博大精深指内容,薪火相传体现传承,历久弥新体现与时俱进。3.民族的根/灵魂是文化;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创新。4.文化自信≠文化自大,不能说中华文化是最优秀的。吸收外来文化≠全盘吸收。5.(1)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是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是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改革开放时期形成的是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6.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的,而不是全世界人民的价值观。7.不能说中华文化是最优秀的/不能说学习和借鉴一切外来文化/不能说消除文化差异。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代表一定要认同。8.(1)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不是一切成果)。(2)坚持以我为主(不是以其他文化为主),兼收并蓄。(3)文化≠文明。文化中的积极成果是文明。考点精练选择题1.随着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深度互动,越来越多的国家庆祝中国春节:英国伦敦居民贴春联、挂灯笼;韩国首尔市民舞龙狮、放炮竹……甚至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参议院还全票通过关于庆祝中国农历新年的决议案。以上材料表明()①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②外国民众有更多机会接触、体验和认识中国文化③外国民众有更多机会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④我们应该坚定文化自信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下列典故或古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匹配一致的是()A.苏武牧羊——爱国B.敬人者,人恒敬之——敬业C.徙木为信——友善D.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平等3.2021年3月31日,“东亚文化之都·中国绍兴活动年”在浙江省绍兴市举办,150名中外嘉宾共同出席开幕式。本次活动以“文脉千年,寻梦绍兴”为主题,是中、日、韩文化合作的重要品牌。这一活动的举办是基于()①中华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②尊重文化差异,以我为主,兼收并蓄③不同特质的文化在交融中激发新的活力④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4.习近平在致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回信中强调,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这启示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A.兼收并蓄,全面继承传统文化 B.坚持以我为主,摒弃外来文化C.加速中外文化交融,消除中外文化差异 D.促进中华文化在实践中创新和发展5.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做到()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继承革命文化②固守优秀文化根基,对历史文化全盘继承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④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6.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强调,要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下列名言警句与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三牛”精神内涵相一致的是()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老黄牛精神②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孺子牛精神③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拓荒牛精神④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老黄牛精神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7.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写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你认为鲁迅所提到的“中国的脊梁”指的是()A.自尊自信的民族精神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为帝王将相服务的那些人 D.全体中国人8.“爱国主义情感让我们热泪盈眶,爱国主义精神构筑起民族的脊梁。”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是()A.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舍小家为大家,先国家后个人C.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D.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下列名句分别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友善”“诚信”的是()①赠人玫瑰,手有余香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③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0.《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四条规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因为()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植于中华优秀文化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高度的文化自信③中华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④中华文化奠定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物质基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面对疫情,73岁的李兰娟院士与其他医护人员坚持奋斗在抗疫最前线,不顾个人安危,夜以继日地研究病例,探索诊治方案……李兰娟院士的事迹启示我们()①要增强社会责任感②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只要承担责任就能获得社会的认可④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2020年1月21日,中意文化和旅游年开幕式在罗马音乐公园开幕。开展对外文化交流①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原则()②能够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③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引领世界文化发展方向④表明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3..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对其他文明的学习,我们()①不能只满足于欣赏物件的精美②要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④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4.曾经,菠菜、黄瓜、葡萄等外来食物沿着古丝绸之路穿山越岭来到中国,丰富了中国民众的“菜篮子”。如今,外国食品再次沿着“一带一路”的桥梁汇聚到中华大地,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让人们“一馆吃遍天下鲜”,多姿多彩的各国文化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美美与共”。以下对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有()①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共同构成了姹紫嫣红的世界文化大花园②多样的文化让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③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应学习别国的每种文化④经济全球化为我们接触各具特色的文化提供了机会、搭建了平台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5.《孟子·梁惠王下》有云:“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范仲淹《岳阳楼记》有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习近平总书记说:“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下列对这些名言认识正确的是()A.从古至今我国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B.中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浇护栏施工方案
- 舞台水池施工方案
- 沧县降水施工方案
- 端粒长度及变化与主要生活方式和遗传变异的联合作用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
- 群文阅读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半群作用到分配格上
- 肼基甲酸苄酯生产工艺优化
- 湿式离合器欠约束摩擦副高速碰摩带排动力学行为研究
- 石墨烯与窄带隙半导体(PbSe和PbTe)复合材料的中红外饱和吸收特性及应用研究
- 认知负荷对不同类型学习困难儿童前瞻记忆的影响
- 2025年重庆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含解析)
- 《服务营销双主动》课件
- 公司法公章管理制度
- 演出经纪人员资格备考资料2025
- 成都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2024
- (二模)嘉兴市2025年高三教学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DZ∕T 0227-2010 地质岩心钻探规程(正式版)
- GB/T 23858-2009检查井盖
- 员工个人信息保护合规要点清单
- 山东省危废处理名录
- 班组安全安全考核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