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讲诗歌语言的赏析(一):炼字炼句高三一轮复习之古代诗歌鉴赏一、考情概览二、炼字
沈德潜曾言:"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从诸多诗例来看,成功的炼字都是和炼意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炼字,就是使"意"-﹣作者主观的情思和作品所表现的生活具体化、生动化、纵深化与美学化,只有炼出具体生动的富于美学内容和启示性的字,才能使"意"具有感染人的力量。(一)炼字的类型类型作用举例动词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效果,赋予形象以动态感。在勾勒人物形象、传情达意、摹写物态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这两句中分别是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类型作用举例形容词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事物的特点、性质、状态等,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物象具体、生动、直观、形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这两句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试简要分析。叠词叠词之妙首先在于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其次是加强了感情的表达效果。除此之外,叠词还可以模拟各种声音,使诗文生动、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阅读《声声慢(寻寻觅觅),联系词的内容,分析上阕中叠词的妙处。类型作用举例数词数词或具有虚拟意义侧重夸张渲染;或具有动词意义,凸显动态,往往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早梅》齐己)颔联中哪一个字用得好?为什么?虚词虚词主要指副词、连词。在古代诗歌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婉转、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有人说“忽见”的“忽”字乍读似乎有些突兀,细读却耐人寻味,为什么这样说?请作简要赏析。类型作用举例色彩词色彩词,即表示颜色的词。诗词中使用色彩词,可以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表现心情。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或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王安石《壬辰寒食》)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二)赏析五角度
①看表意是否丰富凝练。诗歌语言,贵在字约意丰,以少胜多。不少字词之所以用得好,就在于用最少的语言传达出最丰富的意蕴。有的字词有表面义、暗指义、双关义等,赏析时,要赏出其丰富意蕴,读出其弦外之音。②看传情是否准确精妙。诗歌语言不但注重生动形象、凝练传神,更是借助字词来表情达意。赏析时,要善于结合全诗揣摩字词,看它们准确传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意愿。③看是否能造境。所谓“造境”,就是利用词语的凝练与含蓄来营造诗歌意境。古人写诗很讲究意境,而字词的妙用就是能给全诗营造美好的意境。④看表达上是否有特别之处。如是否活用词性,是否为叠字,是否化静为动,是否化无形为有形,有无使用比喻、比拟、借代、双关等修辞手法。这一角度极为重要,因为高考不选平常语言,它总是选富有表达特色的字词来考查。⑤看结构上是否有特别作用。如照应、过渡、对比、点出题旨等。(三)炼字步骤第一步:析本义。指出字面义,主要是解释词义,相当于翻译。如有手法,需指出来。
第二步:描情境。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并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第三步:说效果从“描绘”角度,分析该字在突出景物特点方面的作用。从“造境”角度,分析该字在营造意境(氛围)方面的作用。从“写人”角度,分析该字在表现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从“抒情”角度,分析该字在传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从“艺术”角度,分析该字在技巧运用或感染读者方面的作用。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卜算子(宋)张元斡①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注】①张元斡,宋代爱国词人。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
(1)“湿”,打湿。(析本义)描写地面浓重的风露水汽使行云也充满湿气而显得厚重凝滞。(描情景)突出了外在环境的潮湿、阴冷,("描物"角度说效果)表现了作者凄凉和沉重的心情。("抒情"角度说效果)
(2)"迷",迷失。(析本义)描写水面迷蒙的雾气使归舟迷失了航向,(描情景)烘托出朦胧、迷茫的氛围,("造境"角度说效果)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迷惘。("抒情"角度说效果)练习: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早过大通驿①查慎行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②。[注]①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者乘船途经此地。②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二人擅长山水画。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软”字一语双关,既是写风软,也是写江水之软。写出了微风轻柔,温软拂面,也写出了软风吹拂江水,使江水也变得温柔绵软,微波轻漾。三、赏析“诗眼”所谓“诗眼”是指诗词中最关键或最精彩的字句,是读者洞察诗词旨趣的窗口。诗眼分为两种类型:“句中眼”和“篇中眼”。(1)句中眼。即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能使诗句生动形象以至“活”起来的一两个关键字。一般是动词、形容词。(2)篇中眼。一般是指全诗中最为传神、最能使全诗生动飞扬的关键性词语或句子。篇中眼是作者感情的喷发口,它能更好地显示诗歌的意境,它往往熔铸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出情和景或者景和理的有机统一。
角度一:情感。最能揭示作者情感的字(词),如“愁”“思”“忆”“惊”(这类字是直接揭示)和“凉”“冷”“孤”(这类字常常语意双关,一方面指自然界中的凉、冷、孤,另一方面指诗人或主人公的内心感受)。角度二:词性。这类字(词)以动词和形容词为主,其中具有“多重含义”,以最少词汇表达最多思想内容的词往往是“诗眼”;临时改变词性的形容词往往是“诗眼”。1、找准诗眼五角度角度三:结构。最能统领全篇的字(词),全诗都是或明或暗地围绕该字(词)来写,只是各有侧重,此类字(词)以形容词或动词为主。角度四:技巧。看是否化静为动,是否化无形为有形,且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角度五:位置。五言诗中,诗眼一般是句子的第三个字;七言诗中,诗眼一般是句子的第五个字。2、诗眼的作用诗眼在全诗中的作用,一看诗眼对揭示主旨所起到的作用或是如何揭示出主旨的;二看诗眼是如何连缀全诗内容的。赏析时从多角度进行:a.最生动,最具活力。b.最能营造意境。c.最易统摄全篇。d.最能表现作者的感情和主旨。3、答题步骤
步骤一:确定诗眼。确定诗眼(若题干已明确,此步可省略),确定诗眼的方法可参考上面确定诗眼的几个角度。步骤二:整体点明地位。即整体点明诗眼在全诗中的地位,如:“××”是这首诗的线索,“××”为全诗奠定了×××的感情基调,“××”承上启下等。步骤三:具体分析作用。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诗眼在全诗结构上、在突出诗词主题上或表达诗人情感上所起的作用。练习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任务。望蓟门祖咏燕台①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②。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③,论功还欲请长缨④。[注]
①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泛指边塞重镇平卢、范阳一带。②三边:泛指边疆。危旌:高挂的旗帜。③投笔吏:东汉班超在官府中抄写公文,后来投笔从戎。④请长缨:西汉书生终军向皇帝请求用长缨缚番王来朝。
诗歌开篇写客心之“惊”,这个“惊”字是贯穿全诗的吗?请谈谈你的理解。答案①全诗以“惊”为线索,以“惊”为基调。(整体点明地位)②第一句写诗人初至燕台这地势险要的边塞重镇而心为之“惊”,第二句写诗人因汉将军营整肃而“惊”,第三句写诗人因边塞苦寒而“惊”,第四句写诗人因军旗猎猎飘扬而“惊”。颈联写诗人因汉军进攻时意气昂扬和守备时岿然不动而“惊”。尾联写诗人因为“惊”而雄心勃发,意欲立功边疆,以酬平生之志。(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作用)③全诗以“惊”为感情基调,展现了诗人的心灵震撼。练习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注]元好问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少年鞍马适相宜。从军乐,莫问所从谁。侯骑才通蓟北,先声已动辽西。归期犹及柳依依。春闺月,红袖不须啼。[注]嵩山:古称“中岳”,在河南省登封县北。金宣宗兴定三年(1218),元好问因避战乱从三乡(河南省宜阳三乡镇)移家登封嵩山。本词的词眼句是哪一句?为什么?请作简要分析。答案:词眼句是“从军乐”。本句贯串了全词的情感基调、人物形象、场景描写和人物心境。
①本句奠定了全词乐观高昂的感情基调,自始至终洋溢着报国从军、积极乐观的豪迈之情,给人以鼓舞和向上的力量。
②词中第三、四、五句刻画出一位横跨战马、威武出征的少年英雄形象,突出的正是这种从军乐而澎湃着为国立功的爱国激情。
③词中第六、七句写出了壮观的战争场面,这一场面与这位少年不畏生死、勇往直前的“从军乐”气概一脉相承。
④结尾三句正因为有少年“从军乐”的气概,才有了出师必捷的信念,才说“归期犹及柳依依”,结尾劝慰闺妇,没有丝毫悲戚惜别之态,充满了胜利的喜悦与期盼。四、炼句古人云:“炼字不如炼句。”所谓炼句,就是根据表情达意或结构的需要,在句中运用恰当的表达技巧或对句子做语法方面的调整。所炼句子,多是能奠定全诗感情基调,表现全诗主旨的关键句,或是在结构中起重要作用,在表达上极具表现力的关键句。1、赏析句子的四大角度
(1)理解句意及情感弄懂所给句子的基本意思,把握其内容、情感的内涵。这既是赏句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赏句的一个角度。
对诗句的赏析,离不开情感的表达,即使是描写和叙述的诗句,也要联系情感分析。(2)关注句子的语言特点①句子倒装——具有错位之美。②句子对仗——具有整饬之美。③适当省略——诗句韵味悠长。④意象叠加——创造意境。⑤长于炼字——具有凝练之美。(3)分析表达技巧在赏析关键诗句时,要注重诗句所使用的表达技巧,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鉴赏。比如修辞手法方面,使用比喻会使诗句更加形象生动,使用拟人会使诗句更加富有情趣,使用典故能使诗句意蕴更加丰富等。(4)结合句子位置①首句作用——或开篇点题、统领全诗,领起下文对什么的描写;或渲染某种气氛,为诗歌奠定某种基调;或首句设问,引出后面的内容。②中间句作用——或承前什么内容,引出后面什么内容;或借景抒情,表达作者什么感情。③尾句作用——或总结全诗,深化或升华主题;或卒章显志,表现作者什么情感;或以景衬情,用什么景衬托什么情。尤其是以景结情句,有含蓄隽永之妙。2、练习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任务。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答案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练习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任务。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注]欲有问,平海夕漫漫。[注]《论语·微子》记载,孔子周游列国时找不到渡口,使子路问津。遇到两个隐者长沮、桀溺,长沮、桀溺不说津(渡口)的所在,反而嘲讽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了孔子的一番慨叹。
(1)
结合全诗,赏析“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elphi图形绘制技巧与应用试题及答案
- 财务决策过程中逻辑应用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二级Msoffice高频内容试题及答案
- 财务分析与逻辑思维的结合分析试题及答案
- Msoffice考试合理规划试题及答案
- 财务成本管理中的逻辑分析技巧试题及答案
- 2025版劳动合同范本下载
- 2025合法的企业劳动合同样本
- 2025年计算机二级MySQL数据结构试题及答案
- 2025年MySQL考试关注学员体验的试题及答案
-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护理
- 2023年04月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公开招聘教科室文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详解
- 当HR遇见AI:用人工智能重新定义人力资源管理
- 物流客户服务试卷doc资料
- 监事会成员任职决定
- 砂卡井的处理方法
-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参考答案
-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课件
- 桌面运维工程师能力试卷试卷题库面试版本
- 工业园区物业保洁工作作业指导手册
- 全产业链运营模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