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专家是()A.罗伯特•虎克 B.袁隆平 C.达尔文 D.巴斯德【答案】B【解析】【分析】袁隆平是我国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有杂交水稻之父之称,据此解答。【详解】A、列文虎克,英文名(1632.10.24-1723.08.26)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主要成就:首次发现微生物,最早纪录肌纤维、微血管中血流,错误。B、袁隆平,北京人,汉族,运用生物科学技术,在育种中利用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是著名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正确。C、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他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错误。D、路易斯•巴斯德(公元1822-1895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开创了微生物生理学,被后人誉“微生物学之父”;错误。故选B。【点睛】掌握生物学史上的名人以及相应成就是本题解题关键。2.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A.“春来江水绿如蓝” B.“草盛豆苗稀”C.“雨露滋润禾苗壮”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答案】B【解析】【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详解】A、春来江水绿如蓝,意思是春天温度升高,降水开始变暖,鸭子开始下水游泳,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故A错误;B、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因素草对生物豆苗的影响,草与豆苗,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故B正确;C、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故C错误;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3.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的共同点是A.有生产者和分解者 B.有生产者和消费者C.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有消费者和分解者【答案】C【解析】【详解】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必要的生存环境,如阳光、空气、土壤、水分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生态系统的各成分缺一不可。4.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A.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缺少生产者C.没有消费者 D.分解者很少【答案】D【解析】【分析】在生态系统中大多数的细菌、真菌能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这些腐生的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详解】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在生态系统中大多数的细菌、真菌能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这些腐生的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南极的温度很低,而且南极的有机物较少,不适于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若把粪便等生活垃放在南极,由于细菌真菌较少,分解缓慢,会造成环境污染,故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缺少分解者。故选D5.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一片森林 B.一个池塘 C.生物圈 D.草原上的羊群【答案】D【解析】【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详解】A.一片森林不仅包含了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部分,还具备了水、空气、温度等非生物因素;因此属于生态系统,A错误。B.一个池塘既包括了池塘这个环境,也包括了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是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是一个生态系统,B错误。C.生物圈是由全部的生物部分以及生物生活的环境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功能的统一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C错误。D.草原上的羊群,只是生物部分,没有非生物部分,不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不是一个生态系统,D正确。故选D。【点睛】正确识记并理解生态系统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6.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是()A.有光、无光 B.有光、无水 C.干燥、湿润 D.有空气、无空气【答案】B【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设计探究实验的认识。拟定探究计划、列出所需要的材料与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详解】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此题四个选项中,只有选项B变量不唯一,该选项出现两个变量分别是光和水,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故选择B。7.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置了35℃和10℃两种水温,探究“不同水温对金鱼呼吸的影响”.这种探究方法属于()A.观察法B.分类法C.实验法D.调查法【答案】C【解析】【分析】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实验法是对动物施加影响,观察动物在外来影响条件下的行为表现。调查法要确定调查对象、调查范围和调查目的;分类法是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将它们划分成不同的类群。【详解】实验法是对动物施加影响,观察动物在外来影响条件下的行为表现。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置了35℃和10℃两种水温,探究“不同水温对金鱼呼吸的影响”。这是典型的对照实验。故选C。【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8.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海洋生态系统 B.淡水生态系统C.生物圈 D.草原生态系统【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详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故选C。9.下图所示的是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图中箭头表示不正确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A【解析】【详解】图中①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捕食关系,箭头应指向②消费者;②和③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遗物或遗体进入生物圈,箭头表示正确;④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遗物或遗体被细菌、真菌加以分解,箭头表示正确。10.在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施用量最多的无机盐是()A.含铁、锌、钙的B.含氮、磷、钾的C.含氮、磷、钙的D.含锰、铁、氮的【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考点:氮、磷、钾对植物生活的意义。11.把萎蔫的萝卜条放入清水中,过一段时间后,出现的变化是A.体积增大、柔软 B.体积增大、硬挺C.体积减小、柔软 D.体积减小、硬挺【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出现萎蔫的萝卜细胞通常会发生质壁分离,当放入清水后,细胞液的浓度大于清水的浓度,细胞会通过渗透作用吸水而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同时细胞液浓度降低,所以萝卜条放入清水中,过一段时间后,体积增大、硬挺。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细胞吸收和失水的原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2.探究“植被对环境中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影响”的实验中,要用干湿计分别对裸地、草坪和灌木丛进行测量,获得的数据中起着对照作用的一组是()A.裸地 B.草坪 C.灌木丛 D.任意一组【答案】A【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探究植物对环境的影响的实验,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往往把要把探究的实验条件作为实验的变量,一般经过处理的为实验组,不做处理的为对照组。【详解】题干中既然探究的是植物对环境中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影响,那么应设计以植物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组,在选择的裸地、草坪和灌木丛三个地方,只有裸地没有植物,其它两个地方都有植物,所以在三个地方起对照作用的是裸地,A正确。故选A。13.比利时科学家范.海尔蒙特从栽培柳树的实验得到的结论是:绿色植物生长需要()A.土壤 B.水分 C.氧气 D.无机盐【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英国的海尔蒙特,做过一个有名的“柳树实验”:在盛有200磅干土的瓦罐中,栽上一棵5磅重的柳树苗,罩上瓦罐后只用水灌溉,5年后树和落叶总重169磅3盎斯,干土只少了2盎斯。当时他误认为柳树增加的重量只能来源于水,而不知空气中二氧化碳所起的作用。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有关的生物学史,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4.在植物根尖的结构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A.根冠 B.分生区C.伸长区 D.成熟区【答案】D【解析】【详解】因为成熟区有大量根毛,大大增加了植物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成熟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15.以下材料不适于作为“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实验材料的是()A.金边吊兰 B.银边天竺葵C.青菜 D.马铃薯的地下茎【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此题验证的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的叶绿体中。因而设计对照实验时,变量应该是有无叶绿体,其他条件都相同。金边吊兰或银边天竺葵边缘不含叶绿体的绿叶,中间部分有叶绿体,边缘部分没有叶绿体,这就形成了对照,变量是有无叶绿体;青菜内含有叶绿体;而选项D马铃薯的地下茎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选项D符合条件。考点: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16.如果一次给植物施肥过多就会出现“烧苗”现象,其原因是()A.根毛细胞内溶液的浓度过大,根大量失水B.根毛细胞内溶液的浓度过小,根大量吸水C.土壤溶液浓度过大,根大量失水D.土壤溶液浓度过小,根大量吸水【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详解】如果一次给植物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植物细胞细胞液浓度,植物细胞失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即出现“烧苗”现象。故选C。【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植物细胞的吸水、失水;合理施肥。17.在现代温室生产蔬菜的过程中,常常增施的“气肥”是(),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A.二氧化碳 B.氧气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硫【答案】A【解析】【详解】在温室中种植蔬菜,要使蔬菜产量得到提高,就要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的效率,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所以,向温室中添加二氧化碳,就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提高蔬菜产量。所以向大棚内施加的气肥是二氧化碳。点睛: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18.恩吉尔曼在“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实验时,所用到的实验材料是()A.水绵和天竺葵 B.好氧细菌和水绵C.天竺葵和酒精 D.好氧细菌和天竺葵【答案】B【解析】【详解】德国科学家吉尔曼的实验是这样的: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好氧细菌只集中在叶绿体被光照到的部位附近。该实验说明有叶绿体的地方含有丰富的氧气,吸引了大量的好氧细菌。恩吉尔曼证实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场所的实验选用的实验材料是好氧细菌和水绵。19.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叙述,错误的是()A.科学观察都不需要工具B.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C.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为什么【答案】A【解析】【详解】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进行测量,A错误;科学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B正确;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有耐心,C正确;观察时要积极思考,还需要同别人交流看法,并进行讨论,多问为什么,D正确。20.20
世纪
80年代,美国在亚利那州的沙漠中兴建了“生物圈‖号”,模拟与地球“生物圈1号”相似的生态环境,8名科学家在其中生活了一年多,无独有偶,日本在北部沿海也建造了一个全封闭的人工生态环境“迷你地球”,两个科学家于2005年入住“迷你地球”,开展科学研究。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物圈
II
号”中一定有生产者部分B.“生物圈
II
号”和“迷你地球”都不是生态系统C.“迷你地球”里,两位科学家起到了生产者的作用D.“生物圈
II
号”和“迷你地球”中所需的最终能量来源于发电厂【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圈Ⅱ号模拟的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即生物圈。生物生存的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解答即可。【详解】“生物圈Ⅱ号”中一定具有生产者部分,因为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供给人类呼吸,A正确;
生物圈Ⅱ号模拟的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即生物圈,B错误;
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随着摄食,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也进入动物体内,因此动物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即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指植物,消费者是指动物。细菌、真菌等属于分解者,即“迷你地球”里,两位科学家起到了消费者的作用,C错误;
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D错误。【点睛】本题全面考查了生物圈的相关知识及全面分析、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二、判断题材料一:如图所示,两个狐(A、B)一个是生活在北极的极地狐,另一个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漠狐.资料二:科学工作者在南极研究中发现,在南极,由于冰雪融化,长期被冰冻的种子解冻萌发,在这里出现了新的物种;从南极冰盖钻取样芯分析表明:半个世纪以来,地球一直在变暖.25年以来,南极气温上升了1℃.这些都说明一个现象:地球在变暖.21.生活在北极的极地狐是__22.A狐耳朵较小,由此可推测,它生活在炎热干燥的沙漠里.__23.造成地球变暖的原因是:燃烧煤和石油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这种气体能使地球变暖.__24.如果地球变暖进一步加剧.极地狐的数量将会增多.__25.材料(一)说明了,生物的形态也是和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__.【答案】21.A22.错23.对24.错25.对【解析】【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都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21题详解】极地狐耳朵较小,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适应寒冷的北极环境;沙漠狐生活在温度较高的非洲热带沙漠,耳朵较大可以增加热量的散失,适应高温的沙漠环境。因此生活在北极的极地狐是A。【22题详解】A狐耳朵较小,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适应寒冷的环境,应该生活在北极。【23题详解】燃烧煤和石油能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使地球表面变热起来,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它是造成地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24题详解】如果地球变暖进一步加剧,极地狐因为生活空间的减少,数量将会减少。【25题详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都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26.某同学想要验证“植物的生活是否需要无机盐”于是将两株同样大小的玉米分别放在盛有等量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的试管中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下列各题:(1)本实验提出的假设可以是:植物的生活不需要无机盐.__(2)蒸馏水与土壤浸出液在物质成分上的最大区别是蒸馏水不含无机盐.__(3)实验的变量是水分的多少.__(4)本实验应在黑暗处进行.__(5)实验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氮、磷、钾等无机盐.__.【答案】(1)正确(2)正确(3)错误(4)错误(5)错误【解析】【分析】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氮肥能促使植物的茎、叶旺盛生长;磷肥能使植物多开花多结果;钾肥则有利有机物向植物储存器官内转运。【小问1详解】对提出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本实验作出的假设是植物的生活不需要无机盐。小问2详解】确定实验变量。蒸馏水与土壤浸出液在物质成分上的最大区别是蒸馏水中无无机盐,实验变量是无机盐。【小问3详解】设计对照实验。实验中,设计盛蒸馏水试管的目的是对照,实验的变量是有无无机盐。【小问4详解】植物生长需要光照,因此本实验应在光照处进行。
观察A试管和B试管中的幼苗长势,通过观察可知A试管中的幼苗长势弱。【小问5详解】分析现象,得出结论。通过这个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植物的生活需要无机盐。三、生物综合题27.根据显微镜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时应选选用__物镜.(选题“高倍”或“低倍”)(2)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需要调节焦距,找到物像,此时必须转动图中标号为__的部件.(3)在使用显微镜时,在载物台上放好标本后,下降镜筒时眼睛应注视__(填序号).(4)使用光学显微镜时,观察的材料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5)在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所观察的图像较暗,此时应该采取的方法是①用反光镜中的凹面对光②__.【答案】①.低倍②.③③.①④.薄而透明⑤.转动遮光器使用大光圈对光(或用大光圈对光)【解析】【详解】图中①是物镜、②是镜筒、③是粗准焦螺旋、④是目镜。(1)观察时应先选用低倍物镜。
(2)在显微镜的结构中,粗准焦螺旋的作用是可以较大幅度的升降镜筒,以便找出物像。图中标号③为粗准焦螺旋。
(3)观察时,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物镜,以防物镜撞破玻片标本。
(4)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使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在视野中成像。所以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时候,被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是因为光线能透过材料。
(5)光线比较暗时,观察的物像不清晰,这时就要选择较大的光圈增加进光量,同时选择凹面镜来汇聚光线,使物像更清楚。所以在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所观察的图像较暗,此时应该采取的方法是:①用反光镜中的凹面对光;②转动遮光器使用大光圈对光。28.科学探究小组做了四个生态瓶,编号分别为A、B、C、D.在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澄清池塘水,对小鱼、螺蛳、小虾等进行如图所示的设置,并放入等量的水草,瓶口密封(如图所示).然后摆放在阳光充足的窗台上.对四个生态瓶进行了一个星期的观察,发现瓶内的生物生存状态良好.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图中属于消费者的是__.(2)在生态瓶中,水草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3)影响该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素是__.(4)若要研究小虾对水草生长的影响,最好选择__两个生态瓶进行观察比较.(填字母标号)(5)通过对四个生态瓶内水草、小鱼、螺蛳、小虾的进一步观察,结果却发现:D生态瓶内的小虾存活时间最短,你认为其重要原因之一是__.【答案】①.小鱼、小虾、螺蛳②.生产者③.阳光④.A和B##B和A⑤.缺氧(或二氧化碳过多PH太低、虾被小鱼捕食、虾缺少食物、环境承载数量有限、虾的竞争能力弱)【解析】【详解】(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因此图中属于消费者的是小虾和小鱼。
(2)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水草属于生产者。
(3)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必要的生存环境,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分、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因此影响该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素是:阳光、空气、水分等。
(4)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文档管理员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销售培训师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技术文档撰写专员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私募投资助理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医药研发专员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月饼设计师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社交媒体内容策划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风险咨询师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产业经济学家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思想库研究员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口腔门诊护士培训课件
- 电力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牡丹江市烟草公司2025秋招综合管理类岗位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轮机安全操作培训内容课件
- 标本错误不良事件课件
- 废品回收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trips协定课件教学课件
- 2025西安市简约租房合同范本下载
- 2025年沈阳市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
- 民警法制培训课件
- 湖北省武汉市武珞路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