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伦理学课件_第1页
医学伦理学课件_第2页
医学伦理学课件_第3页
医学伦理学课件_第4页
医学伦理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上有影响的五大生命伦理(lúnlǐ)事件一.优生学与希特勒的“种族卫生”优生学盛行于20世纪20~30年代,当时不少美国和德国著名遗传学家都信奉优生学,并推动相关立法。正是(zhènɡshì)信奉优生学的科学家的狂热鼓吹,才使《人类遗传学和种族卫生概论》成为希特勒推行种族屠杀政策的重要“科学”依据。现在,包括德国科学家在内都在反思:科学是否真的与伦理无关、科学家应如何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共五百一十三页二.原子弹和爱因斯坦的教诲1939年,科学家发现原子核裂变原理;同年,爱因斯坦接受西拉德等人的建议,致信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研制原子弹。1945年,两颗原子弹在日本爆炸,造成(zàochénɡ)数十万无辜平民伤亡,引起爱因斯坦等著名科学家的不安,开始反对使用核武器的国际和平运动。爱因斯坦曾谆谆教诲科学青年:“在你们埋头于图表和方程时,千万不要忘记”用科学“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这个声音现在已被科学界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

共五百一十三页三.基因重组和“伯格会议”50多年前,沃森和克里克揭示遗传物质DNA的双螺旋结构,开创了分子生物学的新时代。20世纪70年代初,基因重组技术取得成功。对此,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保罗·伯格教授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在深感喜悦的同时也不无忧虑:万一重组出危害人类生存的生物,如对抗抗生素的细菌之类怎么办?他不仅自己主动暂停实验,并且建议同行也这样做,召开一次国际会议讨论如何规范基因重组实验。这是生命科学家首次公开主动暂停极有前景的科学实验,首次通过国际协作主动约束自己的前沿(qiányán)研究。

共五百一十三页四.撤除生命维持系统与生命伦理委员会20世纪60~70年代,有关能否撤除病人的生命维持系统的争论,在美国引起公众的极大关注。一些重病人依靠人工呼吸机、心脏起搏器等可以维持其呼吸、心跳等功能(gōngnéng),而一旦撤除将很快死亡。但为免除更多的痛苦,有的病人或是监护人向法院申请撤除生命维持系统。由此在社会公众中引发了极大的争论。两难的困境催生出医院伦理委员会。伦理委员会的诞生纯属偶然,但此后它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共五百一十三页五.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伦理法律研究1990年正式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经过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科学家十余年的共同努力现已胜利完成。HGP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子计划就是进行相关的伦理、法律和社会影响研究(ELSI)。这在科学史上是没有先例的。一个国际合作的大科学计划,把生命伦理研究列入子计划,作为其不可或缺的有机(yǒujī)组成部分,并且采取种种措施,以推动现代生命科学研究遵循伦理规范,更好地为人类造福,非常耐人寻味。共五百一十三页近日,在一杂志上看到一文章,戆由县一青年叫张峰,37岁,见义勇为就出一名妙龄女子,小流氓拿起一把刀向张峰刺去,刺了一刀,结果小流氓不如力气大,被张峰霸道夺去,刺向小流氓,导致小流氓失血过多而死。之后张峰自首,经几天,被认定正当防卫,释放。

民众为张峰叫好,英雄!!

正在张峰以为此事就此了结时,被释放的第二天,**部门紧急逮捕张峰,称其涉嫌故意杀人。之后的几个月法院审理此案,**和法官的态度180度大转变,“见义勇为”的张峰从正当防卫到故意杀人,逐渐疲惫。

宣判,法院认定,张峰用刀刺中被害人,导致被害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虽因之前见义勇为,事发有因,所以(suǒyǐ)对张峰从轻处罚,判处被告人张峰故意杀人罪,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对其限制减刑。

听到这个判决的张峰家属和现场观众怒了,都说,这哪是从轻,明明就是从重,难道不判死刑就是从轻吗?

被告人上诉,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见义勇为的张峰,37岁,根据相关法律,至少服刑25年,出狱时,已是60多岁的老头子!

大家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说说吧!共五百一十三页这就是(jiùshì)我们(wǒmen)探讨的医学伦理学所谓伦理,就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工作中怎么做人,怎么在不受伤害的情况下做一个好人”共五百一十三页【案例1】患者郑某,男,35岁,律师:因左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住北京某区医院骨科准备手术,与因外伤致截瘫的王某同住一病室。郑某的手术比较顺利,但与他同屋的王某却在郑某的术后第二天臀部出现疖肿。又过两天,王某的疖肿化脓,细菌培养为凝固(nínggù)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当郑某的手术切口拆线时,伤口出现感染,于是郑某提出是主管医生给王某换药后不洗手,即检查他的伤口造成的,并认为是医疗事故。主管医生认为手术切口感染是并发症,并非罕见,并且术前已向家属作了交待,不属于医疗事故。故而,医患之间发生了医疗纠纷,并很快反映到医院医务科。医务科出面调查调解,并对手术切口感染进行细菌培养,结果也培养出凝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于是,医务科答应减免郑某的一部分医疗费用和给予一次性营养补助,并保证伤口愈合后出院,这样医疗纠纷才予平息。在上述案例中,请指出哪些是医学问题,哪些是伦理问题?并进行伦理分析。共五百一十三页「伦理分析」在上述案例中,两位同住一病房的患者先后受到了细菌感染,这是个医学事实,也就是医学问题。在事实面前,患者郑某认为是医疗事故,理由是主管医生给王某换药后不洗手便检查手术切口造成的;主管医生认为不属于医疗事故,理由是手术切口感染是并发症,并非罕见,并且术前向家属作了交待。于是,双方发生了医疗纠纷,这属伦理问题,即根据医学事实该不该行动和如何行动的理由。医务科在进行调查和调解时,对郑某的手术切口感染进行了细菌培养,证实两位患者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但未作细菌的基因分型(一般医院此项检查有困难),因此(yīncǐ)从流行病学上既不能认定是交叉感染,又不能完全排除其可能性,这也是医学事实,也即医学问题,根据这个医学事实,医务科既没有认定为医疗事故,又没有简单地视为并发症,这样维护了医患双方的利益,从而平息了这场纠纷,这种处理也属于伦理问题。

从伦理上分析这场医疗纠纷,主管医生应负主要责任,因为他没有严格地遵守消毒隔离制度,而且简单地将交叉感染视为医学问题,并有推倭责任之意。患者郑某从维护自己的权益出发,虽开始认定是医疗事故,但后来又服从了医务科的裁决,因此是无可指责的。共五百一十三页第一章绪论共五百一十三页第一节道德(dàodé)、职业道德(dàodé)、医学道德(dàodé)

一、道德二、职业道德(zhíyèdàodé)三、医学道德共五百一十三页一、道德(一)道德的含义道德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意识形态,是由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并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以善恶为评价形式,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用以调节人际关系(rénjìɡuānxì)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行为活动的总和。它包括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三个部分。共五百一十三页道德(dàodé)从社会关系(shèhuìguānxi)分型从经济关系分型家庭道德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

自然道德原始社会道德奴隶社会道德封建社会道德资本主义道德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道德(二)道德的类型(historicaltypesofmorality)共五百一十三页二、职业道德职业道德(professionalmorality),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特定(tèdìng)的工作环境中或劳动中的行为规范总和。共五百一十三页三、医学(yīxué)道德医学道德是职业道德的一种,可简称为医德。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卫生服务的职业活动中应具备的品德。医学道德是人们在长期的医疗卫生服务活动中产生、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在社会道德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共五百一十三页第二节伦理学、医学(yīxué)伦理学、生命医学(yīxué)伦理学一、伦理学二、医学(yīxué)伦理学三、生命医学伦理学共五百一十三页一、伦理学伦理学(ethics)又称道德(dàodé)哲学,是对人类道德(dàodé)生活进行系统思考和研究的一门科学,是现代哲学的学科分支,如前所述、伦理与道德(dàodé)同义而通用。

“伦理”更侧重于社会,更强调客观方面,主要指社会的人际“应然”关系,这种关系概括为道德规范,而“道德”则侧重于个体,更强调内在操守方面,指主体对道德规范的内化和实践,即主体的德性和德行。共五百一十三页二、医学伦理学医学伦理学属于应用伦理学的范畴,传统意义上的医学伦理学与医学道德学同义。医学伦理学以医学领域中医务人员的医德意识和医德活动为研究对象。大致(dàzhì)可以概括为三类

1.医务人员与病人及其家属的关系

2.医务人员相互之间的关系

3.医务人员和社会的关系共五百一十三页三、生命医学伦理学生命医学伦理学是在医学伦理学基础上发展(fāzhǎn)起来的,又称生命伦理学(bioethics)。我们对生命医学伦理学的定义为:根据道德价值和原则,运用伦理学的方法,在跨学科的条件下和跨文化的情境中,对生命科学和医疗卫生保健领域内的人类行为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共五百一十三页典型案例

两男孩手术调包惨遭刀下苦山东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一起医疗事故

《文摘报》1994.1.23.由于医护人员的粗心大意,在山东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发生令人震惊的一幕。患儿刘大龙(5岁),因患扁桃体肥大(féidà)需做扁桃体摘除手术,患儿徐冲(4岁),因患先天性心脏病,等待做法乐氏四联症心内修补术。1993年12月22日8时左右,两位患儿随各自家长来到该院手术室等候手术。徐冲先被领进手术室,连过巡回护士和全麻等几关,被送上手术台,经过20多分钟的手术,扁桃体被摘除,术后,却被送至刘大龙父亲手中。共五百一十三页刘大龙亲属从术后患儿的发式脸形怀疑并非自己(zìjǐ)的亲生儿,得到的答复是:“这可能属于麻醉引起的面部变形”。与此同时,应做扁桃体剥离术的刘大龙被领进了手术室进行了全麻,后送上手术台。经过3个多小时,被误作了心内修补术。当手术者捧出孩子完好的心脏时,还以为是术前误诊。直到徐冲的母亲从医护人员手中接过刘大龙的衣服而发出怀疑时,才发现两例手术竟然阴差阳错。由于手术对象搞错,刘大龙在被误做心内修补术的同时,还被输进了不少异型血液,从而导致严重输血反应,经全力抢救,才保住生命。目前,两位患儿转危为安。医疗事故责任者受到处分。共五百一十三页第二章

医德(yīdé)的历史发展共五百一十三页医德(yīdé)学近代(jìndài)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共五百一十三页第一节中国(zhōnɡɡuó)医学伦理学的历史发展一、中国古代的医学伦理学思想二、中国近代(jìndài)医学伦理学三、社会主义医学伦理学共五百一十三页(一)萌芽时期(二)形成(xíngchéng)时期(三)发展时期(四)相对完善时期

一、中国古代的医学伦理学思想中国古代医学伦理学思想的发展(fāzhǎn)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共五百一十三页(一)萌芽(méngyá)时期从原始社会的晚期(wǎnqī)到奴隶社会的初中期,包括传说中的五帝时期和夏朝在古代的社会道德影响下,我国很早就形成了医学的目的是为了“以拯夭亡”,“令民知所避就”等医德思想共五百一十三页(二)形成(xíngchéng)时期奴隶社会末期至西汉“医乃仁术”被普遍信奉为职业伦理原则《黄帝内经》产生于战国,有关于医德的大量(dàliàng)论述。在“疏五过论”、“征四失论”和“师传篇”等文中对医德作了专门的论述共五百一十三页扁鹊的“起死回生术”人称“医学师祖”。济世(jìshì)活人,广传医术扁鹊推崇科学,反对巫术。扁鹊共五百一十三页(三)发展(fāzhǎn)时期东汉至宋代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其序言就是一篇具有很高价值的医德文献隋唐孙思邈撰著的《备急千金要方》,其中(qízhōng)《大医习业》和《大医精诚》,主张医家必须具备“精”和“诚”的精神。所谓“精”就是要具有精湛的医术,所谓“诚”就是指医生应具备高尚的医德。只有具备“精”和“诚”的医家才是“大医”,即高尚而优秀的医家共五百一十三页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

“医方(yīfānɡ)之祖”

“医圣”重医术发展创新,反对迷信。务实,痛斥同行把人命当儿戏,对学术精益求精。共五百一十三页东汉末年华佗(huàtuó)(外科始祖)外科和针灸最为著名(zhùmíng),创造性使用麻醉剂

另有“五禽戏”我国较早期的医疗保健操。不畏名利,不贪富贵。

共五百一十三页孙思邈医术高明(gāomíng),医德高尚。被尊称为“药王”

“人命(rénmìng)至重,有贵千金”

共五百一十三页(四)相对(xiāngduì)完善时期宋元明清时期医药学家们对孙思邈提出的医德思想进行(jìnxíng)了补充和发展明代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对我国古代医德做了系统总结,他概括了“医家五戒十要”清代喻昌在《医门法律》一书中丰富和完善了传统医德评价理论,确立了医德评价的客观标准

共五百一十三页二、中国近代医学伦理学中国近代医学伦理思想是伴随着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而形成和发展的,最初是以爱国主义和革命人道主义为其特征。

鸦片战争以后,在中国既存在着中国传统医德,也存在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特有的医德。1926年的《中国医学》刊有中华医学会制定的《医学伦理学法典》。1932年6月上海出版(chūbǎn)了由宋国宾主编的《医业伦理学》,这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医学伦理学专著。

共五百一十三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医德(yīdé)的内容革命的医务人员,在对待医疗卫生事业时,忠诚于人民的革命事业,忠诚于医疗卫生事业。对待伤病员,舍己为人,始终把伤病员的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甚至不惜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保护伤病员的安全和健康以高度的革命责任感,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努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对待同行,生死与共,团结互助,发扬革命的集体主义精神在艰苦的环境(huánjìng)下,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排除万难,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对待敌军伤兵也实行革命人道主义。共五百一十三页白求恩(1890-1939)加拿大人,1938年初为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KàngRìZhànzhēng)率加美援华医疗队来到中国。他用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为八路军培养了大批医务人员。后因在医治伤员时感染中毒,于1939年11月12日在唐县黄石口村逝世。共五百一十三页白求恩大夫在五台山松岩口"模范(mófàn)医院"手术室进行手术共五百一十三页古人(gǔrén)说:‘与人为善,与己为善。’

白求恩常常把自己的衣服、粮食,甚至把自己的鲜血献给八路军伤员。白求恩的名字和他的事迹很快传遍了八路军的各个战场,战士(zhànshì)以他为榜样奋勇杀敌。中国人反法西斯的斗争精神也感染了白求恩,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写到,“我的确非常疲倦,但我从未像现在这样愉快,因为人们需要我。”共五百一十三页共五百一十三页共五百一十三页共五百一十三页白求恩临终前给聂荣臻的遗嘱亲爱的聂司令员:今天我感觉非常不好……也许我会和你们永别了!请你给蒂姆·布克写一封信,地址是加拿大多伦多城威灵顿街第十号门牌。用同样的内容写给国际援华委员会和加拿大民主和平联盟会。告诉他们,我在这里十分快乐(kuàilè),我惟一的希望就是能够多有贡献。这些信可以用中文写成,寄到那边去翻译。把我的相片、日记、文件和军区故事片等一概寄回那边去,由蒂姆·布克分散,并告诉他有一个电影的片子将要完成。共五百一十三页

所有这些东西都装在一个箱子里,用林赛下先生送给我的那18美金作寄费。这个箱子必须很坚固,用皮带捆住锁好,再外加三条绳子保险。请求国际援华委员会给我的离婚妻子拨一笔生活的款子,或是分期给也可以。在那里我(对她)应负的责任很重,决不可以因为没有钱而把她遗弃了。向她说明,我是十分抱歉的!但同时也告诉她,我曾经是很快乐的。两个行军床,你和聂夫人留下吧,两双英国皮鞋也给你穿了。马靴和马裤给冀中的吕司令。贺龙将军也要给他一些(yīxiē)纪念品。给叶部长两个箱子,游副部长8种器械,杜医生可以拿15种。打字机和松紧绷带给郎同志。手表和蚊帐给潘同志。共五百一十三页

给我的小鬼和马夫每人一床毯子,并另送小鬼一双日本皮鞋。照相机给沙飞,贮水池等给摄影队。医学的书籍和小闹钟给卫生学校。每年(měinián)要买250磅奎宁和300磅铁剂,专为治疗患疟疾者和贫血病患者。千万不要再往保定、天津一带去购买药品,因为那边的价钱要比沪、港贵两倍。最近两年是我平生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日子,感觉遗憾的就是稍嫌孤闷一点。同时,这里的同志,对我的谈话还嫌不够。我不能再写下去了。让我把千百倍的谢忱送给你和其余千百万亲爱的同志。

诺尔曼·白求恩

共五百一十三页共五百一十三页柯棣华印度(yìndù)人,1938年8月参加印度(yìndù)援华医疗队,月到中国,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热情为中国抗日军民服务。后因积劳成疾,于1942年12月9日在唐县葛公村病逝共五百一十三页三、社会主义(shèhuìzhǔyì)医学伦理学

概括地说,新中国成立后,医学伦理学的发展经历了曲折前进的三个阶段(jiēduàn)

第一阶段(1949~1966年)

第二阶段(1966~1976年)

第三阶段(1976~至今)共五百一十三页第一阶段(1949~1966年)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第48条,规定了“提倡国民体育,推广医药卫生事业,并注意保护母亲、婴儿和儿童的健康”的任务1952年,党中央提出了卫生工作“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四大(sìdà)方针1954年9月,我国第一部宪法第93条就明确规定了保护人民群众健康的权利,确立劳动者有权享受休息、休养、治疗和福利设施1965年,毛泽东提出“把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共五百一十三页第二阶段(1966~1976年)绝大多数的医务人员仍然是忠于职守,抱着对人民的健康负责的态度,勤奋地工作,并且(bìngqiě)仍然保持着高尚的医德情操但是,“文化大革命”的干扰,社会主义的医学人道主义精神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共五百一十三页第三阶段(1976~至今)1981年9月,建国以来第一本医学伦理教材《医德学概论》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编写出版1981年6月,举行了第一次全国医学伦理道德学术讨论会,会议向全国医药院校倡议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同时,确定了“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医德原则1981年10月18日卫生部颁发(bānfā)了《医院工作人员守则和医德规范》共五百一十三页1988年,在卫生部颁布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其实施办法》中提出了,概括为:“救死扶伤,人道待人;尊重病人,一视同仁;文明礼貌,关心体贴;谨言慎行,保守医密;互学互尊,奋发进取;廉洁奉公,遵纪守法”的七条医德规范1997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了“发扬白求恩精神,树立(shùlì)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满腔热情、开拓进取、精益求精、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行医风尚”,作为医德规范1999年5月1日起施行的《执业医师法》标志着我国的卫生事业已步入法制化轨道共五百一十三页《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zázhì)

,我国目前唯一的关于医德医风的大型学术刊物/shouye.asp共五百一十三页

她,没有举世闻名的发明,却是中国科学院第一个女院士;她并未得过什么国际奖,可是国内外都尊敬她;她也没有子女,但千千万万的产妇(chǎnfù)、儿童都叫她妈妈、奶奶…她是谁呢?共五百一十三页林巧稚教授(jiàoshòu)共五百一十三页共五百一十三页共五百一十三页共五百一十三页为了人民的安康与幸福,2003年的春夏之际,在那场没有硝烟(xiāoyān)的战役中,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不朽的长城,用无私奉献和赤诚爱心铸就新时代的英雄群雕……共五百一十三页永远(yǒngyuǎn)的白衣战士

——广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叶欣共五百一十三页主任医师邓练贤殉职(xùnzhí)抗“非典”前线共五百一十三页山西省人民医院(yīyuàn)急诊科副主任梁世奎因公殉职共五百一十三页以生命(shēngmìng)之躯迎击“非典”

——武警北京总队医院主治医师李晓红

共五百一十三页写在“生命线”上的英雄(yīngxióng)赞歌

——广州市胸科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陈洪光共五百一十三页和平医院护理(hùlǐ)长陈静秋共五百一十三页第二节国外医学伦理学的历史(lìshǐ)发展一、国外古代医学伦理思想二、国外近代医学伦理学三、当代医学伦理学发展概况(gàikuàng)四、生命伦理学共五百一十三页生命伦理学的研究内容生命伦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生命控制、死亡控制、行为控制以及卫生资源的分配等内容。

生命控制,包括避孕、流产、人工授精、体外受精、无性繁殖等;遗传和优生方面包括产前诊断、性别选择、遗传咨询、基因疗法、DNA重组、优生等;器官移植等。

死亡控制包括脑死亡及心肺死亡标准(biāozhǔn);安乐死和有缺陷新生儿的处理等。

行为控制指对精神患者的行为控制,包括药物控制、器械控制和手术控制。

稀有卫生资源分配,包括宏观和微观分配两种形式。共五百一十三页生命伦理学与道义论(普通伦理学)的区别

1.在生命价值观上与道义论不同,道义论认为生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坚决反对干预人的生命过程,要求在任何时候(shíhou)和任何状态下都要强调人的生命的神圣性。生命价值与质量观认为,人类可以根据整体利益,有条件的而且是人道的干预人的生命的过程,医学目标不应当是机械的保全人的性命,更重要的是要去发展和完善人的生命。共五百一十三页2.在医学价值观上与道义论不同,道义论在医学价值取向上,是以关心病人个体生命,促进医学发展为其价值目标的。而生命质量及价值观则认为,应当从社会公共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来判断生与死的价值;医学价值目标不仅应当维护个体生命权益,而且更应当服务于人类整体利益;它认为应当把道义论所局限的医患关系(guānxì),扩展为医护人员(包括医疗团体)与社会的关系。共五百一十三页3.在医务价值观上与道义论不同,道义论只将对义务(yìwù)理解界定在医患关系上,只讲医者对患者的义务,而不讲患者的义务,并且它所讲的义务也是从个体关系上展开的。生命价值及质量观则认为,义务应当是全方位的,不仅存在于医患个体之间,同时也存在于个体与社会、国家、集体之间,并且所讲的义务关系是双向的,而不是像传统道义论理解的那种单向义务关系。它主张将对病人的责任与对社会的责任统一起来。共五百一十三页4.在时空价值上与道义论不同,道义论只关注“眼下”道德律令的履行,并不十分关注其行为后果,在时空价值上,其取向是现实的,狭小的。而生命质量与价值观则强调应当把人类(rénlèi)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

共五百一十三页典型案例(ànlì)美国女植物人被拔去了进食管夏沃2005年3月18日被拔去了赖以生存的进食管(鼻饲),可能在两星期内因饥饿和脱水死亡。共五百一十三页共五百一十三页发病(fābìng)前的夏沃共五百一十三页悲伤(bēishāng)的父母共五百一十三页特丽·夏沃生死(shēnɡsǐ)之争

现年41岁的特丽·夏沃1990年2月25日因饮食失调,体内钾元素失衡,导致心脏停顿,引起脑部缺氧受损,虽然获救,但变成了植物人。她能自己呼吸,但无法主动进食。医生将她确诊为“永久性植物人”,并认定无任何康复可能。

1998年,作为夏沃监护人的迈克尔(特丽的丈夫)不堪重负,向佛罗里达州法院提出申请,要求拔去夏沃的进食管,实施安乐死。他说,夏沃出事前曾表示不愿依靠人为手段维持生命。

共五百一十三页

夏沃父母对此提出强烈反对。他们认为,女儿有可能(kěnéng)恢复健康,迈克尔此举可能(kěnéng)是为了100万美元的医疗事故赔偿金。迈克尔已经与另一名女子同居多年,并育有两子。

共五百一十三页迈克尔与夏沃父母由此开始了长达7年的法律抗争。

2001年4月,当地法院批准迈克尔的申请,夏沃的进食管首次(shǒucì)被拔去。但两天后,另一法院做出相反判决,又重新接上进食管。

2003年10月,经法院批准,进食管被再次拔去。夏沃父母向佛罗里达州长杰布·布什求援。佛州数天后通过“特丽法案”,准许州长在特定情况下干预法院判决,夏沃再次被接上进食管。

共五百一十三页

迈克尔不服,上诉(shànɡsù)至佛州最高法院。法院再次判决可以拔去夏沃的进食管。

夏沃父母和布什州长向联邦最高法院提起上诉(shànɡsù),联邦最高法院拒绝受理。

女植物人夏沃的命运牵动了许多人的心。美国总统布什曾声援,让夏沃继续活下去是最好的选择。

共五百一十三页植物人是什么人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神经外科专家布赖恩·杰内特对此评论说,“这只是(zhǐshì)患者家属不切实际的想法,多年以来,我碰到过许多这样的情况,家人们很难接受医生的说法,而实际上,病人做出的只不过是一些不自主的、无意识的反应。”

共五百一十三页杰内特认为:大多数普通人并不真正了解处于(chǔyú)持续性植物状态下病人的特征,因此用特丽的录像带来赢得同情是一种误导公众的做法。争鸣共五百一十三页

处于植物状态的病人可以有正常的睡眠-觉醒周期,病人能够睁眼、眨眼,眼球也可以随眼前的物体或者周围的声响而轻微地转动,他们(tāmen)还会哭和笑,总之他们(tāmen)的许多行为看起来的确像是有意识的,所以很多家属会觉得,病人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产生反应,或者能认出周围的亲人。争鸣共五百一十三页

实际上,要想确定病人有没有意识障碍,有没有认知能力,需要借助于专业判断,比如医生常常通过问病人问题,对病人发出指令,或者向病人展示图片、物品(wùpǐn)等,来观察病人的反应。如果病人对外界刺激有反应,医生还要多次重复这些刺激,以证明病人的反应并不是碰巧发生的。争鸣共五百一十三页杰内特对《今日美国》说:

“对植物状态进行确诊的确是非常慎重的,需要医生进行耐心、细致(xìzhì)、长期的观察,排除病人任何有意识的反应。”

共五百一十三页

1972年,杰内特和他的同事普拉姆合作发表了一篇题为《脑损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一个有待命名的综合征》的文章,第一个提出“持续性植物状态”这一重要的医学概念。医学界广泛接受(jiēshòu)并应用在临床诊断中。30多年过去了,伴随着“持续性植物状态”这个医学名词而出现的许多法律、伦理,乃至政治上的纷争一直延续到今天。

共五百一十三页我国1996年南京会议确定:昏迷1个月只能称为植物状态,3个月以上者才能称之为持续植物状态;持续植物状态病人经过1年以上,意识恢复率很低,仅1%~6%,处于(chǔyú)重残状态,因此有人将1年以上的病人称为永久性植物状态。共五百一十三页对待植物人伦理评述一部分人认为,强调生命的权利应该有一个限度,如果和整个社会医药资源发生冲突,对其他人是不公正的,减少对植物人所耗费的物力护理,可以照顾更多的病人。

而反对者认为,即便是植物人也是有生命价值和尊严的。人们很难接受这样一个事实(shìshí):虽然在医学上她已经没有康复的希望,但也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个脸色红润尚能呼吸的人活活饿死。争鸣共五百一十三页有位著名医学伦理学学者认为,植物人没有必要继续治疗挽救生命。试想,维持他们像植物一样的低级的生命,需要大量的经济代价,包括情感的代价,家属每天要护理,翻身,按摩,用各种抗生素,高价营养输入,处理大小便,防止生褥疮等,这些代价是昂贵(ángguì)的。即便是现代医学技术有能力让他活得更久,但是不可能苏醒。他认为:“花大量时间和人力物力维持一个没意义的生命,才是一件不符合伦理的事情。现有科学水平不能让植物人苏醒,不如让他安静地死亡。”

争鸣共五百一十三页

【案例2】患者李某,男,40岁,因患肝癌转移在家接受一般性治疗。由于患者疼痛难忍,多次恳求妻子王某帮他结束生命。夫妇俩平日感情深厚,王某不忍丈夫在生命的晚期再经受这些痛苦,于是王某含泪(hánlèi)给丈夫。服了农药,丈夫不久死亡。事后李某的弟弟向法院起诉王某,结果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试对王某的行为进行伦理分析。争鸣共五百一十三页

[伦理分析]1.患者在癌症晚期疼痛难忍的情况下求妻子结束其生命,这确是令妻子为难的事情,但妻子在医学和法律上的无知,反而又使患者本已痛苦的身心倍受煎熬。2.安乐死目前虽无法律,但安乐死是否道德还是人们密切关注的领域,患者寻求安乐死需满足以下条件:患者疼痛难忍、疾病晚期、有诚挚解脱之意愿、家属同意。本案例中,家属中成员未达成一致意见,而且死亡方式上也不舒适,患者很痛苦,这便触犯了法律。

3.一般来说,法律和道德是一致的,道德是法律的基础、依据,法律为道德提供保障,但有时二者并不一致。本案例中患者的妻子本质上是为丈夫提供帮助;自己忍受精神的痛苦而帮助丈夫死亡,道德上值得人们同情,但是,在法律上她考虑得不周全,与法律相抵触,事先未解决好可能存在(cúnzài)的纠纷,因此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是未处理好医学中法律与道德关系之苦果,也是后人应吸取教训的。争鸣共五百一十三页第三章原则、规范(guīfàn)与范畴共五百一十三页第一节医学(yīxué)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一、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yuánzé)二、医学伦理学的具体原则共五百一十三页一、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yuánzé)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实行医学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共五百一十三页二、医学伦理学的具体原则(一)尊重原则狭义(xiáyì)的尊重原则,是指医患双方交往时应该真诚地尊重对方的人格,并强调医务人员尊重病人及其家属的独立而平等的人格与尊严。广义的尊重原则,除尊重病人人格外,还包括尊重病人自主。

尊重原则实现的关键是医方对患方的尊重。

共五百一十三页(二)自主原则保证病人自己做主、理性地选择诊治决策的伦理原则。狭义自主,指治疗要经病人知情同意。广义自主,除治疗要经病人知情同意外,还要保守病人的医密、保护病人的隐私、尊重病人的人格(réngé)等。

医方做主是指医务人员代替病人做主,分为全权做主和半权做主。共五百一十三页医方做主合理的条件(tiáojiàn)

1.病人昏迷,病情十分危急,需要立即进行处置和抢救,来不及获取病人家属知情同意。

2.病人患“不治之症”,本人或其家属将治疗权全权授予医生。

3.“无主”(身边没有任何人代行其自主权)病人需要急诊急救,而本人不能行使自主权。

4.病人患有对他人、社会有危害的疾病而又有不合理要求和做法。共五百一十三页(三)不伤害原则不伤害原则对医方(yīfānɡ)的具体要求

1.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动机和意识,坚决杜绝有意和责任伤害。

2.恪尽职守,千方百计防范无意但却可知的伤害以及意外伤害的出现,不给病人造成本可避免的身体上、精神上的伤害和经济上的损失。

3.正确处理审慎与胆识的关系,经过风险/治疗、伤害/受益的比较评价,选择最佳诊治方案,并在实施中尽最大努力,把不可避免但可控伤害控制在最低限度之内。不伤害与有利有着密切关系。有利,是把有利于病人健康放在第一位并切实为病人谋利益的伦理原则,就是医务人员为病人做善事。共五百一十三页(四)公正原则临床上,微观医药卫生资源分配按此顺序确定优先享用者资格(zīgé):医学标准——社会价值标准——家庭角色标准——科研价值标准——余年寿命标准。共五百一十三页第二节医学(yīxué)伦理学的基本规范医学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一)救死扶伤,忠于职守

(二)钻研医术,精益求精

(三)平等交往,一视同仁(yīshìtóngrén)

(四)举止端庄,语言文明

(五)廉洁行医,遵纪守法

(六)诚实守信,保守医密

(七)互尊互学,团结协作共五百一十三页第三节医学(yīxué)伦理学的基本范畴(一)权利与义务

1.权利(1)权利:在医学领域里,权利是指医学道德生活中主体所拥有的正当权力和利益。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nèiróng):一是病人在医学关系中所享有的权利;二是医务人员在医学关系中所享有的权利。

2.义务(1)医务人员的义务(2)病人的义务共五百一十三页(二)良心与荣誉

1.良心(1)医学道德良心的含义医学道德良心,是医务人员在履行医德(yīdé)义务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道德意识,是其道德观念、情感、意志和信念的有机统一,主要是对所负道德责任的自我感知能力和对道德行为的自我评价能力。

(2)医学道德良心的作用动机选择行为(xíngwéi)监督行为评价共五百一十三页

2.荣誉(1)医学道德荣誉:荣誉是医务人员理性上自尊的表现,在社会层面表征着对医务人员道德行为及其价值的肯定和褒奖。医学道德荣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们和社会对医务人员高尚的行为予以肯定;二是医务人员个人对自己的肯定性评价以及对社会肯定性评价的自我认同(rèntónɡ)。(2)正确对待名誉重视名誉,追求(zhuīqiú)名誉不惟名誉求名有道

共五百一十三页(三)情感(qínggǎn)与理智

1.情感医学道德情感包括2.理智:理智的作用在于把握、调控、驾驭、优化情感同情感(qínggǎn)责任感事业感

共五百一十三页(四)胆识与审慎

1胆识(1)胆识的含义:医务人员在病人面临风险和难题而自己可以有所作为的时候,能为患者(huànzhě)预见到风险,敢于承担风险,并善于化解风险,其本质是关心病人和尊重科学。共五百一十三页(2)首诊负责首诊负责,要求首诊医生(yīshēng)和医院必须做到急诊急救病人优先敢于负责,必须负责,除本院确无该专科或病情(bìngqíng)允许时可以转院外,必须就地诊治和抢救凡遇急救病人,依病情需要,可先行抢救,再补办有关手续和交款事宜借故推委或者不千方百计创造急救条件者,追究当事者、领导人的责任共五百一十三页

2.审慎(1)审慎的含义:医务人员在为病人服务的过程中,处事慎重、严谨、周密、准确、无误(wúwù)

(2)审慎的作用能保障病人(bìngrén)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能保证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能选择最优化的治疗方案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共五百一十三页典型案例1998年2月6日16岁的男孩宋某因不慎腿部被剪刀刺伤,住进临汾第二医院动小手术。2月18日术前医生(yīshēng)W建议让血头L领个17岁卖血少年H输新鲜血300毫升给宋,手术中又让H输1050毫升。H仅拿到675元。几天后,W建议宋转院到北京304医院。2月28日304医院告知宋的父亲,宋已感染上艾滋病病毒。1998年10月临汾市医疗事故鉴定为三级医疗事故。家属不服。卫生部进行了干预,令山西省卫生局解决宋的医疗费用。共五百一十三页伦理(lúnlǐ)讨论

------对与错共五百一十三页讨论(tǎolùn)的事件4月16日前后,一则关于“江苏南通市儿童福利院将两名智障少女送进南通市城东医院做了子宫切除手术”的帖子在一些知名论坛流传,发帖人自称(zìchēng)是城东医院的一名“青年医生”。记者于昨日前往南通市采访,江苏省南通市政府办公室、南通市民政局有关人士均向记者证实,南通市已就此事成立了调查组,“司法机关已经介入”。但是截至昨日,涉及此事的医院领导、医生不但表示此种事情早已有之,还坚持认为他们“在做一项公益事业”。共五百一十三页这则被广泛转载的帖子内容如下:“前天,医院来了两名少女,是南通市儿童福利院送来的,两名智力有障碍的女孩子,大约十三四岁。有人告诉我,她们是来做阑尾切除手术,我当时就奇怪,好好的切什么阑尾?后来,她们看的是妇科。昨天,她们进行了手术,天啊,被切除的竟是子宫……手术是在福利院再三要求下做的,福利院的人说,两名女孩最近来了初潮,收拾起来非常麻烦,以后性成熟之后会更麻烦,反正她们也不能结婚生育,现在(xiànzài)切了她们的子宫,省了许多麻烦。两名女孩,一个叫兰兰(为保护智障少女权益使用化名),一个叫琳琳(化名),现在还昏睡着,懵懵懂懂住在我院四楼病房里。”共五百一十三页该帖子还称,福利院和医院双方签订协议称,一切后果由少女的监护人福利院承担。“我看了病历(bìnglì),两名女孩子的子宫都没有任何问题,更没有器质性病变。”共五百一十三页共五百一十三页共五百一十三页共五百一十三页福利院切智障(zhìzhànɡ)少女子宫之人道伦理争议/wxzt/wx_shehui/zzsnzgbqa/zgbqaxgbd/t20050610_535951.htm

争鸣共五百一十三页争鸣共五百一十三页争鸣共五百一十三页争鸣共五百一十三页争鸣共五百一十三页是对还是(háishi)错??这样(zhèyàng)做合理吗?错了话.可是……

可是错在哪里呢?共五百一十三页理由(lǐyóu)呢?然而医生说出他们(tāmen)的理由的时候。我们有了一点的动摇……孤儿院的孩子们共五百一十三页

她们自己不能处理,如果切除对他们(tāmen)身体健康没有影响,为什么不能切掉呢

可是(kěshì)手术本身就是一种痛苦啊!一个好好的健康的人是不必承受种痛苦的众说纷纭共五百一十三页

切出子宫不会影响她们的女性(nǚxìng)特征

其实到底是对身体(shēntǐ)有影响还是没有影响我们都说不清楚。而且有很多东西都对身体(shēntǐ)没有什么用,那我们怎么都不把它们切除啊众说纷纭共五百一十三页

可以(kěyǐ)省去了福利院工作人员许多麻烦

不能够只是以省去工作麻烦来考虑问题,这是一个工作态度(tàidu)和道德的问题众说纷纭共五百一十三页

福利院设立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要让老有所养,幼有所依,它是非营利性的,工作人员领了工资就应该完成他们(tāmen)的职责,照顾好里面的这些不幸的人。怎么能伤害他们(tāmen)呢

那么国家的资金到位吗?国家给的钱够用吗?有多少人在享受这些(zhèxiē)福利呢众说纷纭共五百一十三页

目前对人类遗传基因尚没有完全破解,很多正常人也能生出智障儿,而很多智障人生育的后代智力(zhìlì)都很正常,因此各国法律都不能剥夺智障人婚姻生育的权利

如果生了正常小孩的话,谁来养这个(zhège)小孩呢?如果是个智障儿童的话,福利院要养他吗众说纷纭共五百一十三页支持(zhīchí)的一方

同意这样的做法。虽然从法律来说,福利院和医院的做法不合法。但理性点想,他们的做法是正确的。肯定很多骂福利院和医院的人都是男性吧,你们根本不懂女性来月经是件很头痛的事,首先得保持下身干净(gānjìng),每天至少得换3-4次卫生巾。其次是要注意保暖,不能碰冷水。最麻烦的是会痛经。共五百一十三页

如果福利院不用花太大的精力照顾她们,福利院可以接受更多的这样的孤儿,或者节省资源使她们受到更好的照顾,再说(zàishuō)先天智障,他们就算结婚了,也不会生儿育女的,对国家来说,还有好多人不能满足温饱,节省资源帮助更多的人们把温饱问题解决要比花大量的资源在他们身上要有价值的多。共五百一十三页

根据(gēnjù)《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智障人士有正常的婚姻权和生育权,南通儿童福利院的做法不仅伤害了智障少女的身体,而且侵犯了她们的正当权利,是违法行为,甚至可以说是犯了人身伤害罪。而南通儿童福利院本来应该维护被监护人的合法权利,保障被监护人的身心健康。共五百一十三页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1990年12月28日主席令第36号公布(gōngbù))

第三条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qítā)公民平等的权利。残疾人的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歧视、侮辱、侵害残疾人。共五百一十三页第九条

残疾人的法定扶养人必须对残疾人履行扶养义务。残疾人的监护人必须履行监护职责,维护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残疾人的亲属、监护人应当鼓励和帮助残疾人增强自立能力。禁止虐待和遗弃残疾人。第四十一条

国家和社会对生活确有困难的残疾人,通过多种渠道(qúdào)给予救济、补助。国家和社会对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扶养人、无生活来源的残疾人,按照规定予以供养、救济。

共五百一十三页

第四十九条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代理人有权要求有关主管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五十二条利用残疾人的残疾,侵犯(qīnfàn)其人身权利或者其他合法权利,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从重处罚。共五百一十三页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wèichénɡniánrén)保护法

第八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yīngdāng)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共五百一十三页总结(zǒngjié)

据统计,世界目前大约有1亿7千万智障人士(rénshì),中国这一数字约为1300万人。他们是庞大的一群,占了我国总人口的1%。1000多万双天真的眼睛,等待着另外99%的关注与帮助。让我们共同关注他们……共五百一十三页

“活着”、“有尊严地活着”,这是每个人来到这世界时被赋予的权利。社会上的每一个健全的人都有责任和义务(yìwù)去关心他们,保护他们,最起码不要去伤害他们……共五百一十三页国外相关案例(ànlì)及立法

在美国,有关Secretary,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CommunityServicesv.JWB

and

SMB一案的资料表明,法律认可智障人的监护人有就非常规需要而切除重度智障人子宫提出请求的权利,但同时将审查此种请求的权力赋予法院。该案法官认为,如果法庭和(智障人的)父母都认为对智障人实施绝育手术是符合智障人最佳利益的,法庭将给予许可;如果法庭认为不符合智障人的最佳利益,将会下令禁止实施手术;如果法庭认为符合智障人最佳利益而其父母反对,法庭会取消其父母担任其医疗代理人的资格。

共五百一十三页在南非,1975年出台(chūtái)了《堕胎绝育法》,其中规定,“严重智力低下的妇女可以在国立医院进行绝育手术”。

据《欧洲精神病学》2004年第19期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在比利时Walloon

Brabant省以及首都布鲁塞尔地区的政府慈善机构中,年龄在18-46岁智障女性中22.2%已经施行了绝育术,比整个比利时的女性绝育术的比例要高出7%。共五百一十三页在澳大利亚,已经出现了关于智障女童手术的经典案例。北领地高等法院认为对先天智障女童玛里恩实施绝育手术符合玛里恩的最佳利益,法庭同意她的父母(fùmǔ)提出的请求,允许其父母(fùmǔ)作为玛里恩医疗决定的代理人,同意给玛里恩实施子宫和卵巢切除术。

共五百一十三页

【案例11】患尹李某,女,14岁。现测iQ在25一30之间,这是出生5个月时由于车祸导致大脑受损造成的智力严重低下,只相当于1一2岁的水平,但外貌比较漂亮。因不能独立生活,被姥姥带去与其同住.李某、现已到青春期,每次月经期间疼痛难忍,而且无法应付这种情况以使自己保持清洁。姥姥想解除孩子月经期间的痛苦,也想保护(bǎohù)她以后不会被强奸怀孕,于是来某医院寻求子宫切除术.试问:作为医生,你是否会为其提供帮助?

共五百一十三页

【伦理分析】1.子宫切除手术是否实施对一个女性(nǚxìng)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李某无明显的手术指征,似乎不能满足手术的要求。尤其是患者还未成年,此类手术更需要慎重。

2.考虑到患者的智商水平很低,难以应付月经期间的不适,也不会保护自己,因此,家属的要求还是可以理解的。3.本着为患者谋利益的原则,在此特殊案例中为患者提供子宫切除术,从道德上说还是可以的。

共五百一十三页第四章

医疗人际关系(rénjìɡuānxì)道德共五百一十三页第一节医患关系(guānxì)概述一、医患关系的含义(hányì)及历史发展二、医患关系的基本模式三、医患关系与市场经济四、医患关系道德的实质共五百一十三页一、医患关系的含义(hányì)及历史发展(一)医患关系的含义狭义的医患关系是特指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广义的医患关系是指以医生为主的群体(医者一方)与以患者为中心的群体(就医者一方)在诊疗疾病和预防保健康复中所建立的一种相互关系。共五百一十三页(二)医患关系的历史发展(fāzhǎn)

1.古代医患关系的特点第一,医患关系的直接性

第二,医患关系的稳定性

第三,医患关系的主动性共五百一十三页医生日益(rìyì)专科化疾患物化(wùhuà)趋势分解趋势分离趋势患者

2.近代医患关系的发展诊疗仪器共五百一十三页3.现代医患关系发展的趋势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现代医患关系的发展趋势。其主要表现在第一,强化医学服务的根本宗旨第二,确立双向作用的医患关系第三(dìsān),扩大医疗服务范围共五百一十三页二、医患关系的基本模式(一)维奇模式美国学者罗伯特·维奇(RobertVeateh)提出(tíchū)三种医患关系模式

1.纯技术模式

2.权威模式

3.契约模式(二)布朗斯坦模式共五百一十三页模式医生的地位患者的地位模式应用对象生活原型主动—被动为患者做什么被动接受(无反应能力)麻醉、急性创伤昏迷病人父母与婴儿指导—合作告诉患者做什么合作急性感染病人父母与青少年共同参与帮助患者自疗伙伴关系(主动参与全过程)慢性疾患的病人心理治疗成人之间(三)萨斯、荷伦德模式(móshì)

共五百一十三页三、医患关系与市场经济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发展,一些学者认为

1.医患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或合同关系,契约是平等主体之间订立的有关民事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协议

2.信任是医患关系的支柱,要做到互相信任,医生(yīshēng)取信于患者是主要的共五百一十三页四、医患关系道德的实质医疗水平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一般情况下,主要受四种因素影响和制约医患关系道德对医疗质量的影响主要通过两方面来发挥作用:一方面是调动患者(huànzhě)的积极参与性,争取患者(huànzhě)的理解与合作。另一方面是直接影响患者(huànzhě)的心理和应激状态。科学技术发展(fāzhǎn)的水平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卫生政策和医疗制度的合理性医务人员的道德水平共五百一十三页第二节医患互动(hùdònɡ)与医学道德—、医患的心理互动(hùdònɡ)二、医患间的行为互动三、医患互动的伦理分析共五百一十三页—、医患的心理互动

(一)医患的认知交往人的感觉、思维、语言以及信念等构成了人的认知过程(guòchéng)

(二)医患间的情感交往情感是人们内心世界的自然流露,是对客观事物和周围人群态度的外在表现

(三)医患间的意志交往意志是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努力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共五百一十三页二、医患间的行为互动

在医患间的行为互动中,医务人员的指导性行为应体现以下(yǐxià)几方面

1.尊重患者人格的原则

2.坚持对疾病诊治有利的原则

3.坚持知情同意的原则

4.坚持按医疗法规和规章制度处理的原则共五百一十三页三、医患互动的伦理分析

1.正常医患互动能增加彼此的感情交流,找到双方利益和目标(mùbiāo)的共同点。

2.正常医患互动能改变传统的医生居高临下、发号施令,患者盲目被动接受治疗的模式,使患者在医疗过程中能更多地得到医务人员尊重。

3.正常医患互动能带来积极的临床效应。共五百一十三页第三节医患的权利(quánlì)与义务一、医生的权利(quánlì)与义务二、患者的权利与义务三、医患权力和义务的关系共五百一十三页一、医生的权利与义务

(一)医生的权利

1.诊治患者疾病(jíbìng)的权利

2.宣告患者的死亡权利

3.对患者的隔离权利

4.医生的干涉权医生的干涉权是指在特定的情况下,限制患者自主权利以达到对患者应尽责任的目的,一般又称为医生的特殊权。共五百一十三页医生对患者的义务医生对社会的义务承担诊治的义务面向社会的预防保健义务解除痛苦的义务提高人类生命质量的义务解释、说明的义务参加社会现场急救的义务医疗保密的义务发展医学科学事业的义务(二)医生(yīshēng)的义务共五百一十三页(一)患者权利的基本内容

1.基本医疗权

2.疾病认知(rènzhī)权

3.知情同意权

4.保护隐私权

5.监督医疗权

6.免除一定的社会责任权

7.要求赔偿权

二、患者的权利(quánlì)与义务共五百一十三页(二)患者的义务(yìwù)

1.保持和恢复健康的义务

2.积极配合诊疗的义务

3.承担医药费用的义务

4.支持医学科学研究的义务共五百一十三页三、医患权力和义务的关系(guānxì)

1.医患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2.医生权利与患者的义务基本是一致的

3.医生义务与患者权利也是基本一致的,患者的基本权利就是医生的义务共五百一十三页第四节医患纠纷(jiūfēn)涉及的道德内涵一、医患纠纷的类型二、医患纠纷发生的原因(yuányīn)三、避免和化解医患纠纷的道德原则共五百一十三页医患纠纷是指医疗单位(包括卫生行政部门)与患者在诊疗、护理(hùlǐ)、康复等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造成了互相冲突或发生了不良后果及对不良后果的原因认识不一致而导致的争议。

一、医患纠纷的类型(一)医疗过失纠纷(二)非医疗过失纠纷共五百一十三页二、医患纠纷发生的原因(一)医疗部门自身的缺陷首先是医院管理的缺陷其次是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发挥的缺陷再次(zàicì)是个别医务人员行为缺陷(二)患者就医行为的缺陷共五百一十三页三、避免和化解医患纠纷的道德(dàodé)原则(一)加强医院管理,完善规章制度(二)爱岗敬业,重视职业道德的教育和修养(三)尊重患者生命,遵守知情同意的行医行为(四)加强团结协作,形成良好的医际关系共五百一十三页新华网海口11月24日电,海南某太阳能公司的韩某突遇车祸,被车挤压到护栏上长达两个(liǎnɡɡè)多小时,后经抢救无效死亡。死者家属认为到场抢救的120急救医生没有尽责,对韩某因失血过多至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典型案例共五百一十三页11月12日晚11点30分左右,海南东线高速公路122公里处发生一起车祸:事发后,万宁市人民医院(yīyuàn)的两辆120急救车相继赶到。先到的一辆急救车迅速将平板车上受重伤的男子送往医院。另一辆120急救车的医生赶到后,摸黑查看被车和护栏夹住的韩某。急诊科的护士长陈菊说,当时场面极度危险,大货车还向外滴着汽油,并冒着白烟。因为韩某被夹在车和护栏之间根本不能动弹,他们无法进行抢救,便没对韩某实施任何救助措施便返回急救车。

共五百一十三页在此期间,韩某一直哭喊:谁来救救我?但120医生和护士始终稳稳地坐在车上。王忠君说,韩某当时神智清醒,他还让王忠君代他拨通他父亲的电话,告诉车祸现场情况。后来,韩某哭喊着说自己(zìjǐ)的腿发麻,腰发酸,呼吸困难,头晕,但120的医生不仅没有到他的身边安慰,甚至连最起码的帮助都没有。直到13日凌晨1点31分大吊车才将货车吊起救出韩某。但此时的韩某已经声音嘶哑,呼吸急促。这时,120的急救人员才赶来对韩某进行抢救。但韩某终因失血过多抢救无效死亡。共五百一十三页共五百一十三页共五百一十三页【案例3】产妇(chǎnfù)范XX,39岁,妊4产1。因过去有习惯性流产,第四次妊娠保胎至31周早产,新生儿体重1850克,而且出生后呼吸多次暂停,最长一次达20分钟。B超检查发现新生儿有颅内出血,后来又发生吸入性肺炎、硬皮肿。医生向产妇(chǎnfù)及家属交代新生儿病情危重,即使抢救能够存活,未来的智力可能较差。但是,产妇(chǎnfù)和家属商定:即使孩子长大是痴呆也要不惜一切代价地抢救。此时,医务人员应如何决策。

共五百一十三页「伦理分析」该案例中,产妇有习惯性流产史,而且已经39岁,好不容易保胎分娩一早产儿,尽管早产儿病情危重且可能发生(fāshēng)严重的后遗症,还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地抢救,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从公益论考虑,孩子不是家庭的私有财产.医务人员应该劝导产妇和家属舍弃早产儿,以履行其社会责任。如果产妇和家属执意不惜一切代价地抢救,医务人员只有尊重其自主选择,其后果由产妇家庭自负。共五百一十三页第五章

社区卫生服务与预防(yùfáng)保健道德共五百一十三页第一节预防医学工作中的道德(dàodé)特点共五百一十三页预防医学(yīxué)超前的价值导向特征

人类必须阐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分析人群中疾病谱和死亡谱的变化,提出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的宏观政策和策略,调整卫生资源(zīyuán)的分配和卫生组织机构的建设,采取一切可以运用的个人、社会和群体的预防措施,控制疾病的发生、蔓延和恶化。确保绝大多数人民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具有很强的价值超前性。一、预防医学工作价值导向的超前性

共五百一十三页神学《黄帝内经(huánɡdìnèijīnɡ)》:“圣人不治已病而治未病”政策医学预防接种方法生物医学(yīxué)的基本框架和积极预防的医学(yīxué)思想被正式确立预防医学发展过程共五百一十三页

预防医学价值的实现是社会的而不是个人的,主要是健康的社会人群(rénqún)而不是个体的病人。国家制订法律法规争取全社会(shèhuì)的支持二、预防医学工作价值实现的社会性共五百一十三页

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能在短期内体现(tǐxiàn)出来

一旦(yīdàn)见效后,其意义和价值常常不可估量

预防工作者必须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分析问题,耐心细致地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和技术指导工作三、预防医学工作价值评估的滞后性共五百一十三页第二节预防(yùfáng)医学工作者的道德责任一、宣传大卫生观,贯彻预防为主的道德责任。二、加强健康教育,树立健康生活方式和习惯的道德责任。三、重视维护公共卫生,推动社会发展(fāzhǎn)与进步的道德责任。四、搞好防疫与食品卫生,控制人群疾病发生的道德责任。共五百一十三页第三节预防医学工作者的道德(dàodé)准则敬业爱岗,忘我献身晓之以理,尊重群众实事求是(shíshìqiúshì),科学严谨奉献实干,不图名利言传身教,为人表率清正廉洁,秉公执法共五百一十三页第四节基层卫生工作中的道德(dàodé)要求一、基层卫生工作的特点与道德责任二、实现人人(rénrén)健康,落实初级卫生保健的道德责任三、基层卫生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共五百一十三页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内容对重要的卫生保健问题(含其揭示、防止和解决方法等)进行宣传教育促进食品与合理营养,保障安全用水的供应,并采取基本的公共卫生措施开展包括计划生育在内的妇幼保健工作对主要的传染病开展预防接种预防和治疗地方病治疗常见病和外伤(wàishāng)保护精神健康保障基本药物一、基层卫生(wèishēng)工作的特点与道德责任共五百一十三页政府的道德责任集中体现为1.加强健康教育从价值取向上确定健康的地位是健康道德的准则。2.创造和提供有利于公众健康的生存环境是健康道德的责任要通过政府的投入和动员社会的力量。3.公正、合理(hélǐ)地分卫生资源是健康道德的义务。二、实现人人健康,落实初级(chūjí)卫生保健的道德责任共五百一十三页尊重病人人格,开展人性化服务不辞辛苦,为病人提供连续性服务言传身教,科学地做好卫生宣教工作以身作则,认真落实各项公共卫生措施分工协作,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勤俭节约,不浪费卫生资源,提供可及性服务树立新的卫生管理道德理念,完善为基层(jīcéng)群众服务的三级医疗

预防体系树立义与利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道德观三、基层(jīcéng)卫生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共五百一十三页第五节生态环境保护的伦理(lúnlǐ)问题一、人类生态环境的危机二、人类生态环境危机的表现三、生态环境危机与人类生活质量四、人类生态环境保护的道德原则五、预防(yùfáng)医务人员在人类环境保护中的道德责任共五百一十三页尊重自然的道德原则合理利用资源(zīyuán)的道德原则系统综合的道德原则同步效应的道德原则面向未来的道德原则人类生态(shēngtài)环境保护的道德原则共五百一十三页热爱自然,自觉遵守环境保护法规加强对医源性污染的监测和管理的道德责任以理服人,认真履行环境(huánjìng)道德的社会责任坚持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物质与精神同步建设的道德责任坚决抵制先生产后污染治理,实现人与社会同步发展的道德责任预防医务人员在人类环境保护中的道德(dàodé)责任共五百一十三页第六、八章

临床诊疗、医技科室(kēshì)道德

共五百一十三页第一节临床诊治工作的道德特点(tèdiǎn)与道德原则第二节临床诊断工作中的道德要求第三节临床治疗工作中的道德要求第四节医技工作中的道德共五百一十三页第一节临床诊治工作(gōngzuò)的道德特点与道德原则

临床诊治工作中的道德,是指临床诊疗工作中协调病人与医务人员、病人与医院各级各类人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