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禾花鲤繁育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1页
DB45T-禾花鲤繁育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2页
DB45T-禾花鲤繁育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3页
DB45T-禾花鲤繁育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4页
DB45T-禾花鲤繁育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地方标准《禾花鲤繁育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起草单位、主要起草人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3年广西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市监函〔2023〕2257号)精神,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提出,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全州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全州县稻香禾花鱼养殖有限公司共同起草的广西地方标准《禾花鲤繁育技术规程》(项目编号2023-1186)。为高质量编制广西地方标准《禾花鲤繁育技术规程》,由起草单位成立标准编制工作组并进行如下分工:姓名工作单位职称专业主要负责工作滕谦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所长/水产工程师水产养殖统筹标准编制工作,组织人员进行标准发布后的宣贯培训。蒋经运全州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高级工程师水产养殖指导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编写,质量控制。文俊程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农业经济师淡水养殖和渔业信息化技术指导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编写,质量控制。李家文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推广研究员农业技术推广负责起草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和标准编制说明、送审稿及编制说明的编写工作;组织开展标准征求意见会。李国林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副所长/农业经济师农业技术推广查询、收集和整理资料,协助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编写、实施。沈佳庆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助理农艺师水产养殖查询、收集和整理资料,协助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编写、实施。秦义勇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级农业经济师农业技术推广查询、收集和整理资料,协助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编写、实施。唐东姣全州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工程师水产养殖查询、收集和整理资料,协助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编写、实施。范大泳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水稻栽培及育种查询、收集和整理资料,协助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编写、实施。熊亚军全州县稻香禾花鱼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水产养殖查询、收集和整理资料,协助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编写、实施。莫星煜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农业经济师科技管理查询、收集和整理资料,协助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编写、实施。罗梅娟全州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所长科技管理查询、收集和整理资料,协助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编写、实施。黄幸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农艺师科研管理查询、收集和整理资料,协助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编写、实施。毛凤玲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农业经济师财务管理查询、收集和整理资料,协助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编写、实施。唐蕾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水产工程师水产养殖查询、收集和整理资料,协助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编写、实施。杨海娟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高级经济师财务管理查询、收集和整理资料,协助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编写、实施。伍广涛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助理农艺师水产养殖查询、收集和整理资料,协助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编写、实施。邓小红全州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副站长/高级农艺师水产养殖查询、收集和整理资料,协助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编写、实施。闫晓琼全州县水产技术推广站高级工程师水产养殖查询、收集和整理资料,协助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编写、实施。唐明全州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农艺师水产养殖查询、收集和整理资料,协助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编写、实施。蒋洋阳全州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助理农艺师水产养殖查询、收集和整理资料,协助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编写、实施。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禾花鲤属鲤科温水性类,又称禾花乌鲤鱼﹑禾花鲤﹑禾花鱼﹑乌鲤,体型粗壮,全身褐色,色彩亮丽,原产于广西桂林,属中国土著鱼类,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养殖品种,因以稻田禾花为食而得名。禾花鱼鳞细、皮薄,隐约可见内脏。肉质细嫩清甜,无腥味。肌肉中蛋白质含量为18.06%,氨基酸总量为73.66%,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为33.54%。它具有食性杂,生长快,抗病力、繁殖力强等优点。全州稻田养鱼的历史漫长而悠远,早在汉代就有了。禾花鲤为广西地方特色优良水产养殖品种,尤其是在桂北稻田养鱼作为主要品种,长期以来深受民众喜爱。2012年“全州禾花鲤”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禾花鲤在广西目前有两种养殖方式,一种是池塘精养模式,该模式全年可饲养两批,一般亩产能达到1500kg。从近十年池塘不同品种的养殖模式产生的经济效益分析,禾花鲤养殖的经济效益较高且比较稳定,一直是渔民养殖者比较青睐的品种,由于该品种肉质鲜美、无泥腥味、风味独特,桂林的禾花鲤销售范围越来越广,生产潜力巨大。另一种养殖模式就是稻渔养殖模式,农民长期以来一直沿袭着在种稻的水田里投放鱼苗进行稻渔养殖的生产习惯,且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一直是农民生产生活过程中能够解决吃饭问题并能额外增加收入的生产方式,它投资小、见效快、易养殖。禾花鲤品种作为稻渔养殖的主角,禾花鲤稻渔养殖在桂林高峰期达一百多万亩,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2022年,广西禾花鲤稻渔养殖大约50万亩,产量1.5万吨,产值9亿元。目前禾花鲤繁育技术在全州县稻香禾花鱼养殖有限公司、全州县鱼种场、全州县飞机坪鱼种场、全州万穗种养专业合作社、灵山县的桥宇水产养殖场等推广应用,每年向市场提供优质禾花鲤种苗20亿尾以上。目前广西区内尚未建立禾花鲤繁育技术方面的标准,制定地方标准《禾花鲤繁育技术规程》,可以填补对广西禾花鲤繁育技术指导的空白,对促进广西禾花鲤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主要起草过程(一)成立标准编制工作组广西地方标准《禾花鲤繁育技术规程》项目任务下达后,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全州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全州县稻香禾花鱼养殖有限公司等起草单位成立了标准编制工作组,制定了起草编写方案与进度安排,明确任务职责,确定工作技术路线,开展标准研制工作。具体标准编制工作由起草单位相关人员配合。为了明确标准编制的任务职责,确定工作技术路线,开展标准研制工作。标准编制工作组下设二个组,分别是资料收集组、草案编写组。资料收集组负责国内外有关禾花鲤鲤繁育技术方面的文献资料的查询、收集和整理工作,查阅前人对禾花鲤繁育方面的有关研究情况和目前科学界对禾花鲤繁育方面的研究进展;草案编写组负责起草标准草案及后续征求意见稿和标准编制说明、送审稿及编制说明等编写工作,包括后期召开征求意见会、网上征求意见,以及标准的不断修改和完善。(二)收集整理文献资料标准编制工作组收集了国内有关禾花鲤繁育技术相关文献资料。主要有:NY/T5281-2004无公害食品鲤鱼养殖技术规范SC/T1005-1992鲤鱼杂交育种技术要求DB22/T767-2019鲢、鳙、草、鲤鱼人工繁殖技术规程DB37/T2302-2013黄河鲤鱼苗种生产技术规程DB3701/T123-2010无公害食品鲤鱼养殖技术规程DB43/T2404-2022郴州高山禾花鱼鲤养殖技术规程DB45/T2016-2019三江稻田鲤鱼养殖生产技术规程DB45/T2411-2021福瑞鲤繁殖技术规范DB51/T1135-2010鲤鱼养殖技术规范人工繁殖DB63/T1178-2013青海湖裸鲤淡水池塘鱼种培育技术规范DB65/T2246-2005无公害食品鲤鱼繁育技术规程T/SCFA0010-2023东阿黄河鲤鱼苗种繁育技术规范(三)研讨确定标准主体内容标准编制工作组在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研究之后,标准编制工作组召开了标准编制会议,对标准的整体框架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标准的关键性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经过研究,标准的主体内容为养殖环境选择、亲鱼选择、亲鱼培育、亲鱼选配、催产、产卵与授精、孵化、鱼苗培育、大规格鱼种培育、鱼病防治、营养需求、档案管理。(四)调研及形成草案、征求意见稿2023年1月~3月,标准起草工作小组进行了广泛实地调研工作,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对禾花鲤繁育进行系统总结。经编制组反复讨论,形成了标准的基本构架,对主要内容进行了讨论并对项目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之上,通过理清逻辑脉络,整合已有的参考资料中有关禾花鲤繁育的资料内容,并结合禾花鲤繁育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按照简化、统一等原则编制完成地方标准《禾花鲤繁育技术规程》(草案)。2023年4月~7月,编制组深入全州县相关禾花鲤繁育的单位、养殖户进行征求意见。项目编制组针对禾花鲤繁育进行调查研究,并多次召开会议,对标准草案进行反复修改和研究讨论,形成地方标准《禾花鲤繁育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和(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2023年8月~9月,修订工作组邀请全州县具有代表性的禾花鲤繁育单位、企业代表进行座谈讨论,根据意见进行多次讨论修改形成地方标准《禾花鲤繁育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第二次)。四、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的关系,与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协调情况(一)编制原则1、实用性原则本标准是在充分收集国内外相关资料和文献、调研分析广西区内禾花鲤繁育现状,结合起草单位前期研究工作取得的研究成果及积累的繁育实践经验,并借鉴国内外鲤鱼繁育成功经验进行总结起草的,符合生产实际,利于禾花鲤繁育技术的实施与推广,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2、协调性原则本文件编写过程中注意了与禾花鲤繁育技术相关法律法规的协调问题,在内容上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协调一致。3、规范性原则本文件严格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编写本标准的内容,保证标准的编写质量。4、前瞻性原则本文件在兼顾当前区内禾花鲤繁育技术现实情况的同时,还考虑到了禾花鲤繁育技术的需要,在标准中体现了个别特色性、前瞻性和先进性条款,作为对禾花鲤繁育技术发展的指导。(二)编制依据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则起草,标准主要内容依据起草单位在禾花鲤繁育技术研究应用过程中的实践经验确定。(三)与现行法律、法规的关系,与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协调情况本标准与相关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协调一致,无冲突。经查新,未发现与“禾花鲤繁育”有关的标准,与“禾花鱼繁育”、“鲤鱼繁育”、“禾花鱼繁殖”、“鲤鱼繁殖”、“禾花鱼育种”、“鲤鱼育种”相关的标准主要有:SC/T1005-1992《鲤鱼杂交育种技术要求》、DB65/T2246-2005《无公害食品鲤鱼繁育技术规程》、DB22/T767-2019《鲢、鳙、草、鲤鱼人工繁殖技术规程》、DB51/T1135-2010《鲤鱼养殖技术规范人工繁殖》、DB37/T2302-2013《黄河鲤鱼苗种生产技术规程》、DB45/T2411-2021《福瑞鲤繁殖技术规范》、T/SCFA0010-2023《东阿黄河鲤鱼苗种繁育技术规范》。上述标准涉及到与本标准提及的环境条件、亲鱼培育、人工繁育、苗种培育、饲料要求、病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内容,但均未涉及到本标准的对象“禾花鲤”,亦未提及本标准“亲鱼选择、鱼巢设置、大规格鱼种培育”等一系列进行性、特色性技术内容,不适用于禾花鲤繁育技术指导。五、主要条款的说明标准技术内容主要包括养殖环境选择、亲鱼选择、亲鱼培育、亲鱼选配、催产、产卵与授精、孵化、鱼苗培育、大规格鱼种培育、鱼病防治、营养需求。术语和定义:主要根据查阅禾花鲤的相关资料,参考《DB4503/T0040-2022禾花鱼稻田养殖技术规程》相关内容,并根据禾花鲤的分类、养殖条件、特征等方面界定了“禾花鲤”的定义。养殖环境选择:禾花鲤在环境与水质较好的条件,能较好的生长发育。因此,产地环境应符合NY/T536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的规定。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的规定,养殖用水水质应符合《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的规定。养殖塘的池壁选择用混凝土等材料硬化、池底平坦、淤泥厚度≤20cm、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水性好的池塘或无污染、稻田田面平整、土层深厚、保水保肥能力强、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稻田。从而保证禾花鲤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利于繁育出优良的鱼苗、鱼种。亲鱼选择:1、来源:采用不同水域(江河、水库、稻田等)收集具有禾花鲤典型特征的优良个体(同一水体只收集同性别个体),进行精养,每年对培育的亲本进行优良性状筛选,优胜劣汰,确立用于苗种繁殖的优良亲本。经选育的禾花鲤良种用作亲本繁殖比传统方式获取的亲本繁殖在产卵率、受精率、孵化率以及鱼苗培育存活率、生长速率等方面显著提高。极大程度解决了目前禾花鲤因近亲繁殖引起种源退化、品质降低、病害频发(尤其是鳃霉病)、生长缓慢、体型不标准、特色性状及品质特点参差不齐等问题。2、雌雄鉴别:由多年的工作经验结合禾花鲤的特性确定出雌鱼与雄鱼在不同的季节的外观特征,相关特征指标的确定有利于开展禾花鲤亲本的挑选。3、选择方法:由于禾花鲤需在二冬龄时方才性成熟,表现相应雌雄区别明显的特征外观,因此选育的禾花鲤亲本应为二冬龄及以上,鱼体完整,体质健壮;经检疫合格。所有保种亲本应在隔离保种区内养殖,不应与其他禾花鲤混杂;不宜将其繁育的后代作为亲鱼使用。以确保亲鱼的纯度,健康,不混杂。试验结果表明,经选育的禾花鲤良种用作亲本繁殖比传统方式获取的亲本繁殖在产卵率、受精率、孵化率以及鱼苗培育存活率、生长速率等方面显著提高。详见表1。表1禾花鲤繁育情况对比表类别催产组数(♀:♂为1:1.5)产卵率(%)受精率(%)孵化率(%)存活率(%)生长速率(%)良种亲本1009586.583.282.635传统亲本1009272.168.561.830从禾花鲤繁殖情况对比分析,良种亲本的产卵率、受精率、孵化率、鱼苗培育存活率、生长速率分别比传统亲本高3%、14.4%、14.7%、20.8%、5%,表明良种选育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禾花鲤亲鱼禾花鲤亲鱼亲鱼培育:1、清塘消毒。消毒工作是培育禾花鲤的重要环节,能大大减少鱼的病害,提高成活率。因生石灰对绝大多数鱼的病害有杀灭作用,且不污染环境,在水产养殖上深受欢迎。因此在放养前7d~10d用适量(100kg左右/亩)生石灰兑水全池均匀泼洒,进行带水或干塘清塘消毒处理。2、放养量:每667m2(亩)放养亲鱼250kg~300kg,同时混养全长15cm~20cm的鲢、鳙各3kg~5kg。雌雄亲鱼应分塘培育。这是根据多年的繁育工作经验得出,不同放养密度对禾花鲤亲鱼生长情况和产量的影响见表2。表2不同放养密度对禾花鲤亲鱼生长情况和产量的影响序号放养密度生长情况产量(kg)1每667m2放养150kg~200kg生长速度快,病害少低2每667m2放养200kg~250kg生长速度快,病害少中等3每667m2放养250kg~300kg生长速度快,病害少高4每667m2放养300kg~350kg生长速稍慢,病害稍多中等5每667m2放养350kg~400kg生长速稍慢,病害多低饲养管理:1、投饲:禾花鲤亲鱼对营养需求较高,应投喂粗蛋白质含量≥28%的专用(浮性)配合颗粒饲料;日投饲率为存池鱼总重的2%~4%,视水温和摄食情况酌情增减,过多投喂,浪费饲料,养殖成本增加、水体受污染,鱼病多发,过少投喂,生长速度缓慢,经济效益差;每天8:00~9:00、17:00~18:00各投一次;水温≤10℃不投喂。饲料质量应符合NY5072的规定。2、春季产前强化培育:禾花鲤在水温≥18℃时,生长速度较快,在水温22℃~24℃的范围性成熟加快。由于广西春季天气较冷,水温普遍低于15℃,导致禾花鲤采食量少,活动降低,对生产活动影响巨大;为提前促进禾花鲤性成熟,春季应对水体进行加温、大棚保温处理,调节水温≥18℃,1、选择保温棚进行保温培育,培育池深1.2m、水深宜0.8m~1.0m、面积50m2~100m2。保持水温≥18℃。2、选择保温棚加锅炉或电热水进行加温培育,培育池50m2~100m2,池深1.5m、水深宜1.0m~1.2m。调节水温≥20℃。强化培育能促进禾花鲤性成熟,可提早人工催产时间15天以上,为市场提供大规格鱼种做铺垫。3、产后培育:产后的亲鱼因人工挤压产卵易产生应激反应及受外伤,要注意加强水体消毒等产后护理工作,避免染病。应及时将产后亲鱼转入水质清新的培育池中专塘培育,产后当天不投喂,按日投饲率为存池鱼总重的2%~5%投喂专用配合颗粒饲料;每10d~15d用生石灰20g/m3兑水全池泼洒消毒水体。4、秋季培育:秋季时值高温季节,水温普遍高于28℃,导致禾花鲤采食量少,活动降低,不利怀卵,严重影响来年繁育,因此在秋季应对水体进行遮荫、降温处理,调节水温≤28℃。1、选择室外小池深水培育,宜在培育池上方搭建遮荫网,池面积200m2~500m2,池深2.0m~2.5m、水深宜1.5m~2.0m。保持水温≤28℃。2、选择室内流动水培育,池面积50m2~100m2,池深1.2m,水深宜1.0m。保持水温≤28℃。3、选择室外大池塘培育,池面积5×667m2~10×667m2,池深2.5m~3.0m,水深宜2.0m~2.5m。亲鱼选配:宜选择腹部膨大、柔软有弹性、卵巢轮廓明显,泄殖孔红润而突出的性成熟的雌鱼,以及胸鳍前数根鳍条背面、尾柄背面、腹鳍等部位和鳞片有粗糙感,轻压腹部泄殖孔有乳白色精液流出的性成熟雄鱼,按雌雄鱼配组比例1:(1~1.5)进行配比。这是根据多年的繁育工作实践得出,不同配比对禾花鲤授精质量的影响见表3。表3不同配比对禾花鲤授精质量的影响序号雌雄鱼配组比例孵化率产量(kg)12:1低低21.5:1稍低稍低31:1高高41:1.5高高51:2高低亲鱼选配亲鱼选配催产:催产适宜水温在18℃~28℃范围,最适水温调节22℃~24℃范围内。宜将水温调节在22℃~24℃范围内。合理选择催产类药物,对禾花鲤催产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LRH-A)联合多潘立酮(DOMet)对禾花鲤具有明显的催产作用,剂量安全,效果显著。使用剂量与方法依据产品说明书并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进行确定。雌鱼使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LRH-A)10μg/kg﹢多潘立酮(DOMet)2mg/kg,雄鱼使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LRH-A)5μg/kg﹢多潘立酮(DOMet)1mg/kg,均以0.85%的生理盐水注射液0.5mL~0.8mL/kg进行配制,于胸鳍基部注射或背部肌肉注射,注射时针头朝鱼头方向与鱼体轴线成45O~60O,进针深度0.5cm~0.8cm。雌鱼可采用一次注射或二次注射。采用一次注射时,雌雄鱼应同时注射;采用二次注射时,雌鱼第一次注射总剂量的1/6~1/8,间隔8h~10h再注射剩余剂量,雄鱼在雌鱼第二次注射时同时进行一次性注射。注射催产激素注射催产激素产卵与授精:使用自然产卵方繁育方式宜在产卵前准备好产卵池并设置鱼巢,产卵池选择注排水方便,环境安静,阳光充足,水质清新的水泥池,面积50m2~200m2,水深0.7m~1.0m,使用前7d~10d彻底清理消毒。催产前1d将鱼巢沿池塘或稻田四周或在池塘中成方阵布设,悬吊于水中。鱼巢使用前宜使用20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亲鱼注射催产药后,按雌雄比1∶1.5的比例放入产卵池,每m³水体投放3~5尾,保持微流水。亲鱼产卵后,将黏满鱼卵的鱼巢及时取出,转入孵化池孵化。在水产养殖过程中,苗种的获得需要规格整齐、批量供给,因此,需对鱼类进行人工催产繁殖,催产后的亲本可在相应的时间周期内发情、排卵、受精,受精卵粘附在附着物(鱼巢)上,采用人工鱼巢装置可取得良好的禾花鲤繁殖效果。人工鱼巢装置作为鱼类,特别是一些产黏性卵鱼类的仿生产卵场所,以其粘附鱼卵多、粘附均匀、搬运灵活、可进行池塘自然孵化等特点,成为提高粘性产卵鱼类半人工繁殖效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繁殖方式。该鱼巢设计结构的简单化,且装置的制作快捷,其制造的费用低廉,并且装置可重复利用,达到了绿色环保的目的,同时,装置使用操作方便,也防止了受精卵以及鱼卵的掉落,提高了亲鱼自然产卵率和鱼卵收集率。本装置2021年获得实用新型发明专利授权。研究结果得出一种禾花鲤高效简易鱼巢装置,禾花鲤产卵收集率达90%以上,比传统鱼巢收集率高20%以上,实现了鱼巢装置的高效应用,亦可在广大农村地区推广应用。放置鱼放置鱼巢产卵过程产卵过程黏附在鱼巢上的鱼卵黏附在鱼巢上的鱼卵人工授精:将经注射催产药后的雌雄亲鱼分开暂养,在接近效应时间前1h~2h检查雌鱼,轻压腹部泄殖孔有鱼卵顺畅流出时,即开始人工授精。此时授精时机最好。授精时,先擦干亲鱼体表,宜于洁净容器内先挤入少量精液,后挤入鱼卵,用硬羽毛轻缓搅拌5s~10s后,将授精鱼卵进行脱黏处理,授精操作过程避免阳光直射。孵化:1、选择自然孵化的,调节水深0.5m~0.7m,调节水温20℃~28℃范围内。将鱼巢移入孵化池水面下10cm~20cm,鱼苗孵化3d~4d后出膜,发育至腰点出现、能平游并开始摄食时,清除鱼巢。按此方法进行自然孵化,孵化率可达85%以上。2、选择人工孵化的,选择流水孵化器进行孵化,孵化器、孵化滤网及操作工具使用前宜用高锰酸钾20mg/L消毒后洗净备用;孵化用水应用80~100目尼龙筛绢滤除敌害生物。水质应符合GB11607和NY5051的规定。人工孵化前,要将授精鱼卵进行脱黏处理,脱黏材料宜选择滑石粉或黄泥土。将滑石粉与清水以1∶40~1∶50的比例搅拌均匀,制成滑石粉液备用;或将黄泥土捣碎后与清水以1∶4~1∶5的比例搅拌均匀,用40~60目筛绢或网布过滤,制成黄泥浆备用。脱黏时,宜将滑石粉液10kg或黄泥浆15kg置于适宜的洁净容器内,上下翻动均匀,同时徐徐倒入受精鱼卵200000~300000粒,连续翻动1min左右。用清水冲洗干净,收集脱黏授精鱼卵。此方法是多年来在禾花鲤繁育工作总结出的,脱黏成本经济实用,成本低。池塘孵化池塘孵化孵化密度:宜1m3水体放鱼卵1500000~2000000粒。密度过大,孵化成活率较低,密度过低,孵化成本高。孵化过程中,应加强日常管理,宜保持水温23℃~25℃,脱黏授精鱼卵放入孵化器孵化后,宜不间断冲水、爆气,水流大小以使卵粒恰能冲起并均匀分布为宜。注意清洗孵化滤网,及时清除堵塞物。孵化孵化出膜清水培育方法:1、培育池选择。清水培育具有操作简单的特点,宜选择面积50m2~2000m2的培育池,水深0.7m~1.0m。使用前7d~10d严格进行清塘消毒。2、投饲。鱼苗进入培育池的次日,在鱼巢附近泼洒豆浆。每天沿池边四周泼洒黄豆浆1.5kg~2kg/667m2或豆饼浆2kg~2.5kg/667m2。随着鱼苗长大,7d后投喂蛋白质含量为38%~40%的鱼苗专用粉料(半干湿粉料团),投喂量以1h内吃完为宜。第15d~50d,改用投饵机投喂粒径0.3mm~0.5mm,蛋白质含量为36%~38%的破碎饲料,投喂时间1h左右。每天投喂四次,即:上午8:00~9:00、11:00~12:00、14:00~15:00、16:00~17:00各投一次。肥水培育法:1、培育池选择。清水培育具有好管理,成本低的特点,宜选择面积3000m2~6000m2,水深1.0m~1.5m的培育池。使用前7d~10d严格进行清塘消毒。在鱼产卵前3d~4d,每667m2(亩)施用有机肥(腐熟的猪粪、鸡粪等)100kg~150kg,进行肥水育藻,培育的藻类是禾花鲤鱼苗良好的食物,同时能净化水质,让水体富含氧气。投饲时,在鱼苗入池2d~3d后,投喂蛋白质含量为38%~40%的鱼苗专用粉料(半干湿粉料团),投喂量以1h内吃完为宜。第20d~50d,改用投饵机投喂粒径0.3mm~0.5mm,蛋白质含量为36%~38%的破碎饲料,投喂时间1h左右。每天投喂四次,即:上午8:00~9:00、11:00~12:00、14:00~15:00、16:00~17:00各投一次。大规格鱼种培育:大规格鱼种培育是本文件的特色点之一,其主要是因为民众生活水平提高,所需的稻鱼规格加大,另一方面,目前的稻鱼生产大都为一季优质稻,养殖周期相应缩短,生产中普遍需要大规格鱼种投放。大规格苗种培育前,应提前7d~10d应对池塘进行严格消毒,向池塘内注水深至1.0m,进水口用60目的筛绢布过滤。防止有害生物入塘。大规格鱼种培育宜使用肥水培育,每667m2(亩)施发酵腐熟的鸡或猪粪500kg~1000kg进行肥水充藻。鱼种放养量宜每667m2(亩)投放3cm~4cm鱼种50000~80000尾,另投放鲢鱼种20~30尾、鳙鱼种10~15尾。放养密度过大,疫病多发,培育成活率较低,密度过低,培育成本高。适当投放鲢鱼种、鳙鱼种,对水质具有调节作用,可大大提高成活率。1、投食驯化:刚下塘的鱼苗,第2d开始人工投喂0.6mm粒径浮性全价配合颗粒饲料进行驯化,让其尽快适应,慢慢过度。2、饲料选择:由于禾花鲤鱼苗期肠道功能不健全,消化率偏低,前期宜选择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的饲料,中后期选择蛋白质含量相对稍低的饲料,一方面易消化吸收,二方面可节省成本。前期30d选择蛋白质含量35%~36%,粒径0.6mm的浮水性全价配合颗粒饲料;后期30d选择蛋白质含量32%~35%,粒径1.0mm的浮水性全价配合颗粒饲料,搭配20%蛋白质含量35%~36%,粒径0.6mm的浮水性全价配合饲料。3、投喂方法:按照定质、定量、定时、定位的“四定”原则进行投喂。按体重的2%~5%进行投喂。每天投喂3次,每次投喂时间为1.5h。投喂过多,造成饲料浪费,养殖成本高,污染水体;投喂过少,鱼苗生长缓慢,养殖过程长,管理成本高。4、水质调节:养殖过程中,应加强水质管理,宜每天注水一次,每次加注10cm~20cm,每周用底剂改良剂0.27g/m3水体与光合细菌0.82g/m3水体交替全塘泼洒,每天中午开增氧机一次爆气2h。保持水体爽嫩,非常有种于禾花鲤的培育。5、规格鱼种上市。按上述方法经60d时间培育,鱼种规格达60~100尾/kg,即可出塘上市。此时鱼种规格大,刚好能满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