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创新设计》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探究提升训练9_第1页
2022《创新设计》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探究提升训练9_第2页
2022《创新设计》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探究提升训练9_第3页
2022《创新设计》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探究提升训练9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探究提升训练(九)(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2021·山东潍坊模拟)“即使哥伦布没有发觉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最能说明上述观点的依据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传播基督教思想的需要C.转口贸易利润的刺激 D.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解析题干强调新航路开拓的必定性,结合所学学问,可以直接选出答案为A项。答案A2.(2021·陕西宝鸡质检)地图是争辩历史的重要工具。下图是新航路开拓过程的一条航路的示意图,对这一航路表述正确的 ()A.该航路证明白“地圆说”的正确性B.葡萄牙殖民活动据点延长至非洲C.英国凭借此航路成为日不落帝国D.哥伦布首开此航路发觉美洲新大陆解析观看图可知,该航路向西航行,到达了美洲,应是哥伦布发觉新大陆的航线,故D项正确。该航路没有进行环球航行,证明不了“地圆说”,故A项错误;该航路是从欧洲到美洲,属于西班牙支持的航海活动,B项错误;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是凭借宽敞的殖民地,故C项错误。答案D3.(2021·浙江台州调研)1492年哥伦布登陆美洲、1497年达·伽马航向印度洋、1519年麦哲伦环球航行,这些历史大事反映了 ()A.地中海时代被大西洋时代所取代B.欧亚陆地强国霸权的结束C.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头D.欧洲资产阶级开头主宰世界解析据材料可知,题干反映的是15世纪新航路的开拓。新航路开拓后商业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欧亚陆地强国霸权的结束,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头是在14世纪,故C项错误;15世纪欧洲资产阶级还没有开头主宰世界,故D项错误。答案A4.(2021·河南洛阳统考)1570~1780年期间,西方国家商船的运载力气发生巨大变化。阅读下表(单位:吨)推断甲、乙两国分别是 ()国家年份1570年1670年1780年甲232000568000450000乙510002600001000000A.英国、西班牙 B.荷兰、葡萄牙C.英国、荷兰 D.荷兰、英国解析观看表格可知,甲乙两国均为西方殖民大国;乙国从16世纪到18世纪商业贸易量节节攀升,尤其是18世纪后半期大幅攀升,故乙国应当是英国;而甲国16、17世纪贸易量持续上涨,18世纪相对下降,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故应属荷兰,故D项正确;葡萄牙、西班牙在此前已经衰落,故A、B、C三项错误。答案D5.(2021·天津南开模拟)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被西方史学家称为“探究的时代”“发觉的时代”“扩张的时代”。下列史实不属于这个历史时期的是 ()A.黑奴贸易格外盛行B.荷兰成为贸易强国C.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D.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解析黑奴贸易属于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故A项正确;荷兰在17世纪成为“海上马车夫”,故B项正确;1519~1522年麦哲伦环球航行,故C项正确;因此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是在18世纪中期,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D6.(2021·福建莆田质检)依据百濑弘教授在《清代西班牙元的流通》中所作统计,从1700到1835年,由西方流入中国的白银快速攀升,总额为12亿两左右。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西班牙是欧洲最发达的地区B.白银主要来自美洲C.中国领先成为“世界工厂”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解析据题干情境及所学学问可知,西班牙在美洲大量开采白银,通过三角贸易流入中国,故B项正确。西班牙不是欧洲最发达的地方,故A项错误;19世纪上半叶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成为世界工厂,故C项错误;世界市场在其次次工业革命后最终形成,故D项错误。答案B7.(2021·广东肇庆模拟)1786年,《中国人的历史、科学和艺术等的争辩报告》第11卷问世,里面几乎仅收录关于可能会使商人感爱好的资源——硼砂、褐煤、水银、氨草胶、马、竹以及产毛动物的报告。导致这一现象毁灭的主要缘由是 ()A.新航路开拓B.鸦片战斗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D.工业革命解析据题干“1786年”“煤”等信息可推断,与工业革命有关,故D项正确。新航路开拓的时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鸦片战斗是1840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C项错误。答案D8.(2021·河南郑州模拟)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说:“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气的极大进展,也带来了物质力气相伴着的无穷机遇。……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快速进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①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②造成了贫富差距扩大③打击了千百万群众对理性王国的憧憬④加剧了唯利是图的社会风气A.①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从所学学问来分析,以上四个方面都是对工业革命的正确反映。答案D9.(2021·河北衡水模拟)下图反映的是1854~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中三种类型商品所占的比例。该图说明当时英国 ()A.大力加强资本输出B.禁止粮食和原料出口C.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D.推行贸易疼惜主义解析观看图可知,工业品出口比重大,原料进口比重大,说明白依靠世界市场,故C项正确。出口贸易中工业制造品比重相当大,而进口贸易中原料所占比重相当大,故不是大力加强资本输出,故A项错误;由于有原料出口,故B项错误;从题干中看不出贸易疼惜主义,故D项错误。答案C10.(2021·云南昆明质检)1883年,恩格斯曾高度评价一项技术革命,并预见其深远意义,认为这一技术将“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不仅使生产力得到极大进展,而且最终成为消退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该项技术革命是 ()A.蒸汽机的改良 B.电力技术革命C.内燃机的制造 D.通信技术制造解析据题干材料及所学学问可知,电力技术革命使工业布局彻底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而且使城市和乡村都能普遍利用其成果,是消退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故B项正确;蒸汽机改良还不能使工业彻底摆脱地方条件的制约,故A项错误;内燃机的制造成果无法在乡村普遍应用,故C项错误;通信技术制造与题干时代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11.(2021·江西新余质检)“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使大型的工厂能够便利廉价的获得持续有效的动力供应,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并为之后的经济垄断奠定了基础。”这则材料能够反映 ()A.核能的运用促进了经济垄断B.重工业的毁灭取决于新能源的应用C.新能源的应用转变了工业结构D.新能源的应用直接导致了经济垄断解析“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说明不是核能的使用,故A项错误;重工业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就毁灭了,故B项错误;“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说明不是直接导致经济垄断,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C项。答案C12.(2021·湖南永州模拟)影响下面表格中经济指数变化的主要社会因素是 ()年份1870年1880年1890年1900年1913年世界工业进展指数20274159100世界贸易指数24364868100A.股份公司的毁灭 B.证券交易所的设立C.垄断性贸易公司的建立 D.垄断组织的进展解析分析比较表格中1870~1913年世界工业进展指数和贸易指数,可知该时期工业生产及世界贸易持续大幅增长。其次次工业革命时资本主义进展到垄断阶段,垄断公司成为生产与贸易的主导者,故选D项。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在17世纪就毁灭了,排解A、B两项;垄断性贸易公司在17世纪对外殖民扩张过程中由英国、荷兰等国建立,C项错误。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2021·浙江台州调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依据1860年《英法条约》,英国同意废除全部制成品的关税……并降低葡萄酒的进口税。……法国方面降低英国煤炭、生铁、机器……的关税,……征收关税的商品削减到总数的30%,关税平均约为15%。法国1862年与比利时和德意志建立了关税同盟,1863年与意大利……1867年与葡萄牙分别签订了类似的贸易协定。……英国与比利时、意大利、奥地利、瑞士和德意志缔结关税同盟条约。——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材料三下图反映了16~20世纪地球变化。有人说地球“变”得越来越“小”,有人说世界好像“变”得越来越“大”。16世纪至19世纪40年月,马车的最大平均速度每小时10英里19世纪50年月至20世纪30年月蒸汽火车,平均每小时65英里。蒸汽轮船平均每小时36英里20世纪50年月螺旋桨飞机,每小时300~400英里20世纪60年月喷气式客机,每小时500~700英里(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三角贸易”示意图》与《14世纪欧亚贸易商路图》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分析造成这些变化的缘由。(8分)(2)材料二体现了当时国际贸易中的什么原则?结合所学学问回答国际贸易中确立该原则有何乐观意义。(6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学问,请从国际贸易的角度阐述世界好像“变”得越来越“大”的缘由。(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认真观看两幅图片,从贸易中心、贸易路线、贸易范围角度回答;其次小问,联系新航路开拓和早期殖民扩张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时间“19世纪中期”,内容是“降低关税”,结合工业革命时期的经济政策回答;其次小问,从促进经济沟通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角度来回答。第(3)问,世界“变”“大”说明世界联系越来越亲热,统一的世界市场渐渐形成,从世界市场形成过程阐述即可。答案(1)变化: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贸易路线由陆路为主进展到以海路为主;国际贸易范围更广。缘由:新航路开拓和早期殖民扩张。(2)原则:自由主义原则(自由贸易原则)。意义:促进了国际经济沟通的基本准则确立,有利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成熟。(3)缘由:新航路开拓后,世界成为一个整体,经济文化沟通日益亲热;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其次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世界各地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不断扩大,交往形式也日益丰富;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关贸总协定的建立,使世界贸易进入新阶段。14.(2021·天津南开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城市化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是一个突变的过程;不是以封建城镇为依托而进展起来的,而是在一些村庄和工矿区进展起来的。到了17~18世纪,形成了以乡村工商业为依托的中小城镇,这时期中小城镇大约已达到了700多个,这一类属于商业小城镇。以利物浦进展为例,它由一个小山村进展成为一个仅次于伦敦和布里斯托尔的大商业港口城市,1709年经常出入利物浦的船只已达1092艘,货物27210吨,1750年进出口吨位达到65000吨。材料二自18世纪六七十年月之后,生产力和生产的组织形式开头发生了重大变化。很多中小城镇,按不同的类型进展成不同的城市,如曼彻斯特、索尔福德、博尔顿、普雪斯顿、斯托克波特、奥尔德等城市成为以棉纺织业为主的工业城市,斯洛普、任斯特、斯塔福德形成以采矿和冶金为主的工业城市,利兹、哈德斯、菲尔德是毛纺织业的城市。材料三英国城市化进程具有不平衡性和盲目性。结果城市规模进展过大过快,毁灭严峻的“城市病”。1824年英国国会通过了自1601年起实行的《济贫法》的修正案。1848年和1875年两次通过《公共卫生法》。1866年通过了《环境卫生法》。1909年,英国通过了第一部涉及城市规划的法律《城市规划法》。1956年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治理大气法律——《空气清洁法》。——均摘编自刘春成等《城市的崛起》(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17~18世纪英国城市化进展的主要因素。(8分)(2)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所说的“生产力和生产的组织形式开头发生了重大变化”?(4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指出英国城市化进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8分)解析第(1)问,联系所学学问,从工商业兴起的缘由分析,可联系这一时期新航路开拓、大西洋沿岸成为欧洲贸易中心及海外殖民扩张活动推动英国工商业的进展等方面分析。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