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模拟试卷历史(上海卷)_第1页
2024年中考模拟试卷历史(上海卷)_第2页
2024年中考模拟试卷历史(上海卷)_第3页
2024年中考模拟试卷历史(上海卷)_第4页
2024年中考模拟试卷历史(上海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上海卷)历史(本试卷满分30分,考试时间4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本试卷满分30分,考试时间40分钟,全开卷。3.请将所有答卷做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做在试卷上或指定区域外一律不得分。4.只允许携带《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中国历史》(一至四册)与《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世界历史》(一二两册),教科书中不得夹带任何材料。一、“时空之旅”(10分)1.假如上海迪士尼的“飞跃地平线”进行项目优化,要展现更多古代区域文明的历史景观,请你帮他补充完整。(3分)2.在游览“飞跃地平线”的中国区域时,外国友人还看到了下列历史景观,请你按照其始建时间排序。(4分)3.作为小导游,请你从历史的角度简述“飞跃地平线”项目的设计理念。(3分)二、多重史料中的战争记忆(9分)经过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努力,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而结束。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材料一:《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创办的机关报,曾刊发大量抗战宣传版画。以下为部分代表作品:4.根据版画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用“√”表示,错误用“×”表示。(3分)图1体现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支撑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图2折射出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的浴血奋战和重大贡献()图3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开展民主政权建设()材料二:侵华日军中尉尾岛芳美在其手写的作战日记中,记载了在百团大战的某场战斗中八路军与侵华日军交战的情况:“(1940年8月21日凌晨0时)传来了消息:敌军向石太线(即正太铁路)发动了大规模袭击……井陉附近铁道被敌人爆破,石门到榆次间的铁道运输被中断。”“(凌晨0时30分)阳泉前方的铁路被敌人爆破,列车不能正常前行,只能在原地等待。”“(凌晨1时30分)听到了运输途中发生了事故……枪声从近处传来。敌人突然从阳泉车站四周袭来。”——整编自《史料解读:一个日军中尉日记中的百团大战》材料三:百团大战是抗战时期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向日军发起的大规模战役,其特点主要有:1、突袭作战;2、以破坏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为主要目的;3、战斗取得了较大战果。——整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5.材料二是否能为材料三中的观点提供佐证?请具体说明。(3分)材料四:6.四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彻底粉碎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决心和努力。结合史实,依据材料四能否得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结论,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三、中国“声音”(11分)某校广播台正在策划校园广播新栏目《中国“声音”》,让同学们了解不同时期中国社会的面貌,感受中华民族的力量。7.根据提示,对上述材料进行分类整理。(3分)8.从“外”与“内”的视角分析,为什么说《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发出了中国“声音”?(2分)9.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为《中国“声音”》栏目写一段导语。(6分)

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上海卷)历史·全解全析(本试卷满分30分,考试时间4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本试卷满分30分,考试时间40分钟,全开卷。3.请将所有答卷做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做在试卷上或指定区域外一律不得分。4.只允许携带《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中国历史》(一至四册)与《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世界历史》(一二两册),教科书中不得夹带任何材料。一、“时空之旅”(10分)1.假如上海迪士尼的“飞跃地平线”进行项目优化,要展现更多古代区域文明的历史景观,请你帮他补充完整。(3分)2.在游览“飞跃地平线”的中国区域时,外国友人还看到了下列历史景观,请你按照其始建时间排序。(4分)3.作为小导游,请你从历史的角度简述“飞跃地平线”项目的设计理念。(3分)【答案】1.②摩亨佐·达罗遗址、释迦牟尼佛像等⑤克里特岛的宫殿遗址、雅典卫城遗址、帕特农神庙遗址等⑥罗马大竞技场遗址、罗马万神庙等(每空1分,共3分)2.AFDC(每空1分,共4分)3.古代区域文明起源具有多源性,文明成果具有多元性(1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光辉灿烂等(1分);尊重文明的多样性(1分)。(必须包含世界和中国两个视角,言之成理即可给分,共3分)【解析】1.根据地图,②处为古代印度,古代印度的历史景观有摩亨佐·达罗遗址、释迦牟尼佛像等;⑤处为古代希腊,古代希腊的历史景观有克里特岛的宫殿遗址、雅典卫城遗址、帕特农神庙遗址等;⑥处为古代罗马,古代罗马的历史景观有罗马大竞技场遗址、罗马万神庙等。2.结合所学可知,A.都江堰始建于战国时期,B.辽大明塔始见于辽朝,C.紫禁城始建于明朝,D.赵州桥始建于隋朝,E.秦始皇陵始建于秦朝,F云冈石窟始建于北魏,故顺序为AEFDBC。3.根据第1、第2小题,结合所学,可知古代区域文明起源具有多源性,文明成果具有多元性;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光辉灿烂等;我们要尊重文明的多样性。二、多重史料中的战争记忆(9分)经过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努力,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而结束。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材料一:《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创办的机关报,曾刊发大量抗战宣传版画。以下为部分代表作品:4.根据版画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用“√”表示,错误用“×”表示。(3分)图1体现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支撑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图2折射出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的浴血奋战和重大贡献()图3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开展民主政权建设()材料二:侵华日军中尉尾岛芳美在其手写的作战日记中,记载了在百团大战的某场战斗中八路军与侵华日军交战的情况:“(1940年8月21日凌晨0时)传来了消息:敌军向石太线(即正太铁路)发动了大规模袭击……井陉附近铁道被敌人爆破,石门到榆次间的铁道运输被中断。”“(凌晨0时30分)阳泉前方的铁路被敌人爆破,列车不能正常前行,只能在原地等待。”“(凌晨1时30分)听到了运输途中发生了事故……枪声从近处传来。敌人突然从阳泉车站四周袭来。”——整编自《史料解读:一个日军中尉日记中的百团大战》材料三:百团大战是抗战时期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向日军发起的大规模战役,其特点主要有:1、突袭作战;2、以破坏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为主要目的;3、战斗取得了较大战果。——整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5.材料二是否能为材料三中的观点提供佐证?请具体说明。(3分)材料四:6.四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彻底粉碎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决心和努力。结合史实,依据材料四能否得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结论,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答案】4.√×√(3分)5.可以。(1分)理由:日记中所记载的八路军向附近铁道等交通线发动袭击的信息,可佐证文献中百团大战以进攻交通运输线为主要目标的特点;日记中所记载的八路军袭击的时间是凌晨等信息,可佐证文献中八路军突袭作战的特点;日记中所记载的铁路运输中断、列车不能正常前行等信息,可用于佐证文献中百团大战取得较大战果的特点。(任答出一个方面得2分,如从“日记”的史料价值方面作答可得1分)6.否。(1分)宣传海报带有创作者的主观色彩和国家意志,仍需其他史料的进一步佐证;(1分)美国参战和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使得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壮大,战争形势逐渐得以扭转,但当时法西斯势力依然猖獗,无法得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结论。(1分)(史料价值和史实各1分)【解析】4.图1:根据材料:1938年巩固团结抗战到底,体现了号召中国人们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定能够打败日本侵略者,体现了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支撑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因而正确;图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游击战是敌后战场的主要作战形式,因此折射出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的浴血奋战和重大贡献是错误的。图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大力推动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因此图3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开展民主政权建设是正确的。5.根据材料二中信息与材料三中的特点可以相互验证,因而材料二可以为材料三观点提供佐证。根据材料二“石太线(即正太铁路)发动了大规模袭击……井陉附近铁道被敌人爆破,石门到榆次间的铁道运输被中断。”“(凌晨0时30分)阳泉前方的铁路被敌人爆破,列车不能正常前行,只能在原地等待。”“(凌晨1时30分)听到了运输途中发生了事故……枪声从近处传来。敌人突然从阳泉上北四国龙业”可知,材料二中侵华日军中尉尾岛芳美在其手写的作战日记中反映了百团大战突袭作战,如21日凌晨0时破坏铁道等交通路线,以及取得较大成果的信息。日记作为当时参加百团大战的人员手写,可以作为研究史料。6.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四是海报,属艺术作品。宣传海报带有创作者的主观色彩和国家意志,仍需其他史料的进一步佐证,故不能据此得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结论。美国参战和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使得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壮大,战争形势逐渐得以扭转,但当时法西斯势力依然猖獗,无法得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结论。三、中国“声音”(11分)某校广播台正在策划校园广播新栏目《中国“声音”》,让同学们了解不同时期中国社会的面貌,感受中华民族的力量。7.根据提示,对上述材料进行分类整理。(3分)8.从“外”与“内”的视角分析,为什么说《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发出了中国“声音”?(2分)9.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为《中国“声音”》栏目写一段导语。(6分)【答案】7.材料四;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主题需要符合时代特征,大意正确即可);材料五。(每空1分,共3分)8.示例: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提出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遭到拒绝,引发广大人民内心的愤慨和对帝国主义列强、北洋军阀政府的不满,五四运动爆发。《宣言》代表了当时北京学界维护国家主权,惩治亲日派官员的呼声。(每个视角1分,共2分。)9.观点示例: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推动着民族觉醒,鼓舞着中华民族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之路,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的力量。此题按层次赋分。(6分)评分标准:层次一在层次三的基础上,能再补充视角(如:人民群众、杰出领袖对于解放中国、发展中国的重要作用),梳理中国近代以来社会面貌的变迁,史论结合的。(6分)层次二结合情境及材料,从“外”与“内”的视角,梳理中国近代以来社会面貌的变迁,史论结合。(4-5分)层次三结合材料,梳理中国近代以来社会面貌的变迁,略有体现“外”与“内”的视角。(3-4分)层次四脱离情境及材料,梳理中国近代以来社会面貌的变迁。(1-2分)【解析】7.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材料四反映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伟大胜利,故属于“民族觉醒反抗侵略”主题;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材料五反映1949.10.1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推翻了站起来了,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民主独立的国家,材料一反映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富起来,材料三反映的是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