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练56意识的本质和作用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练56意识的本质和作用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练56意识的本质和作用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练56意识的本质和作用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练56意识的本质和作用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5-专练56意识的本质和作用1.[2024·江苏卷]两条小鱼遇到一条大鱼,大鱼打招呼道:早上好,孩子们,这水怎么样?两条小鱼接着游了一会儿,最终,其中一条忍不住问另一条:什么是水?……不少人就像故事中的小鱼一样,生活在社会的“水”中太长时间,已不知道“水”是什么。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A.相识具有无限性B.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C.相识具有反复性D.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2.[2024·全国卷Ⅱ]如图是2024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COP15)会标,会标的设计理念来源于中国的剪纸艺术和印章文化,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大会主题相呼应,具有显明的中国特色,深受好评。这表明()①优秀艺术作品总是要反映时代要求和实践须要②主体的学问和审美观对艺术创作有深刻影响③艺术作品表达的是创作主体的志向与情感,不具有客观内容④审美标准具有客观性,艺术作品的价值不因时代变更而变更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24·浙江7月]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内容不同、风格各异的条幅亮相各地街头:有醒目的抗疫方针,有简洁的防疫要领,也有幽默的防疫留意事项。它们都表达了对人民生命健康的关爱,既提高了民众的防疫意识,又促使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说明()①意识可以指导实践②意识是社会的产物③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④意识能够调整人体的生理活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2024年9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通航。从高空俯瞰大兴国际机场,有人说它像“凤凰”,有人说它像“海星”,有人说它像“花朵”,也有人为表达对已故建筑大师扎哈的敬意而干脆称其为“扎哈曲线”。无论哪种赞誉,都可说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造型的奇美和建筑语言的丰富。对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造型的不同解读说明()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往往带有主观色调②意识的差异性来源于实践中对事物的不同感悟③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④对同一事物的相识因主客观缘由不行能相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2024·湖北四地七校联考]目前,人工智能(AI)技术转化应用不断加快。华为AI诗人“乐府”做出的诗词,网友竟一时分不出真假。来自华为的科学家向网友透漏,其实他们也不懂诗,他们也没有用诗的规则去训练这个系统,完全是系统自己学到的。设计者将训练用的诗词序列化为格式化的文本序列,作为训练数据,然后系统通过对语言模型token的抽样,生成满意形式和内容要求的诗词,比如绝句、律诗、词等。人工智能进行诗词创作()①证明白人工智能与人一样具有意识,能主动学习②表明人工智能从事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③是人的意识活动发挥创建性的结果④是人工智能对人类思维某些功能的模拟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2024·浙江7月]由于史料奇缺,始终以来人们对古滇国所知甚少,但是大量古滇国青铜贮贝器的出土变更了这一状况。贮贝器盖上精致的立体雕刻生动地呈现了古滇人的社会生活,如农事、牧畜、纺织、狩猎、祭祀等,视觉冲击力极强,堪称“青铜铸造的无声史书”。这表明()①客观世界是可知的②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③不同发展阶段的生产实践是各不相同的④古滇国的生产方式确定着古滇人的社会生活面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中国写意画主见神似。董其昌有论:“画山水唯写意水墨最妙。何也?形质毕肖,则无气韵;彩色异具,则无笔法。”南山乐山认为“夫写意者,无意而写何为?故用意第一。故曰笔不到意到。笔断意连,意断神连。”由此可见写意画()A.是画家创作意识的产物,不能真实反映现实世界B.是对客观事物的错误反映,是唯心主义的一种表现C.能够拓展人们的想象力,体现意识活动的创建性D.缺乏相应社会实践基础,但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8.[2024·江苏,26]“乡野路,田地旁,帮扶队员不辞忙;东家奔,西家访,不落一个送芳香。”这一民谣成为某地脱贫攻坚中广阔扶贫干部工作状况的真实写照。由此可以看出()①实践是相识的目的和归宿②发展必需对人民群众负责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④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2024·天津,10]习近平总书记擅长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来阐述问题,留意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比如坚持实事求是、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全面协调、坚持调查探讨等。上述方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对应正确的是()A.坚持实事求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B.坚持问题导向——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C.坚持全面协调——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D.坚持调查探讨——冲突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10.[2024·全国卷Ⅰ](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走进北京市西胡林村、天津市六街村等传统村落,我们能够观赏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丰富多样的村镇空间格局,品尝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俚语方言、家风家训、乡约乡规、民情风俗,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韵味。传统村落承载着绚丽多彩的农耕文化,寄予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情感记忆和绵远乡愁,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逝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不少传统村落因缺少产业支撑,医疗、文化、教化等公共服务不能满意现代生活须要,导致人口流失严峻,甚至出现“空心化”;古民居、古建筑得不到刚好修缮和维护,自然毁损严峻;传统工匠越来越少,传统建筑工艺、传统艺术日渐失传;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无视传统村落的自然、历史、文化等特性化特征而盲目拆旧建新、拆真建假,对传统建筑、历史风貌造成破坏性影响,导致“千村一面”。爱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村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增加中华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2012年以来,我国大部分传统村落已被列为爱护对象。(注: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爱护、传承和利用传统村落须要增加人们的文化自觉意识。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对此加以说明。专练56意识的本质和作用1.D本题考查相识活动和意识活动的特点的有关学问。“生活在社会的‘水’中太长时间,已不知道‘水’是什么”,主要强调人们在实践中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没有过多思索事物的本质,这是因为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D符合题意;A强调相识是无限发展的,与题意无关;B指明白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说的是意识的本质,与题意不符;C强调相识活动是从实践到相识,再从相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与题意无关。2.A会标的设计理念来源于中国的剪纸艺术和印章文化,反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具有显明的中国特色,这体现了优秀艺术作品总是要反映时代要求和实践须要,也体现了主体对艺术创作有深刻影响,故①②符合题意。艺术作品来源于客观存在,因此艺术作品具有客观内容,③错误。人的审美标准具有主观性,艺术作品的价值会随着时代的变更而变更,④错误。3.C题干强调各种各样的抗疫宣扬条幅提高了民众防疫意识,促进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体现了①。内容不同、风格各异的条幅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③正确。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不是社会的产物,②说法错误。题干没有涉及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影响,故④不选。4.B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相识和评价,这说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往往带有主观色调,①正确。无论哪种赞誉,都可说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造型的奇美和建筑语言的丰富,说明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③正确。意识的差异性体现了人们对事物的不同感悟,且意识来源于实践,②错误。对同一事物的相识因主客观缘由可能不相同,也可能相同,④错误。5.D人工智能进行诗词创作是人工智能对人类思维某些功能的模拟,这是人的意识活动发挥创建性的结果,③④正确。①说法错误,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工智能没有意识。②说法错误,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的,人工智能不是人,它的活动不属于实践活动。6.A由于史料奇缺,始终以来人们对古滇国所知甚少,但是大量古滇国青铜贮贝器的出土变更了这一状况,这说明客观世界是可知的,世界上没有不行相识的事物,只有尚未相识的事物,①正确。贮贝器盖上精致的立体雕刻生动地呈现了古滇人的社会生活,这说明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②正确。③强调的是实践活动的社会历史性,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材料没有体现生产方式对社会生活面貌的确定作用,④不选。7.C从材料可以看出,写意画,不求形似,主见神似,用简练的笔法描绘景物。纵笔挥洒,墨彩飞扬,既能充分体现所描绘景物的神韵,更能干脆抒发作者的感情,故C符合题意。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写意画是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故A说法错误。写意画是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它强调要立足于客观事物,但又高于客观事物,不是对客观事物的简洁复制,这正是坚持唯物主义的表现,B不选。写意画基于客观事物,其产生有坚实的实践基础,D错误。8.C这一民谣成为该地广阔扶贫干部工作状况的真实写照,体现了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也体现了广阔扶贫干部始终坚持对人民负责,②③正确。题干体现的是实践是相识的来源,没有强调实践是相识的目的和归宿,①不选。题干没有涉及文化对人的影响,④不选。9.A物质确定意识,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A正确。坚持问题导向的哲学依据是冲突具有普遍性,B错误;坚持全面协调的哲学依据是留意系统优化,C错误;坚持调查探讨的哲学依据是实践是相识的基础,D错误。10.答案: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相识世界、改造世界。增加文化自觉,引导人们正确相识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更加自觉地加以爱护和传承;克服错误观念,避开破坏性开发,把爱护、传承与利用有机统一起来。解析:本题考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