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9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后习题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9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后习题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9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后习题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9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后习题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9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后习题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29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后篇巩固探究学业水平引导1.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百花齐放”,旨在()A.推动经济的飞速发展 B.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C.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D.促进文学艺术的旺盛解析1956年,毛泽东提出的“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中,前者针对文学艺术领域,后者针对学术领域,故选D项。答案D2.下列对“双百”方针的理解正确的是()①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②大力提倡彻底的言论自由③符合我国文艺和学术发展的客观规律④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是其主要形式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答案B3.下列各选项中的作品与《青春之歌》《创业史》《班主任》《人生》分类标准一样的是()A.《红旗谱》 B.《茶馆》C.《白毛女》 D.《中国的十月》解析依据题干可知归类标准是小说,选项中只有A项是小说。答案A4.“在人民内部,不但有宣扬唯物主义的自由,也有宣扬唯心主义的自由。”这反映了()A.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自由思想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方针C.自由主义思想D.无政府主义思想解析“在人民内部”不同的思想观点都允许宣扬,这体现了“双百”方针。答案B5.毛泽东在1972年曾对当时的文化局面感叹道:“连百花齐放都没有了!”这一文化局面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经济建设重于文化建设 B.科教落后影响文化发展C.政治斗争影响文化建设 D.人才缺失导致文化断层解析从材料时间“1972年”即可推断,此时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斗争影响了文化发展。答案C6.下列说法正确反映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B.“争辩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样”C.“让‘样板戏’占据革命舞台”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解析“双百”方针是指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目的是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把一切主动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A、B、C三项说法不符合“双百”方针的内涵,D项正确。答案D7.谭其骧在1986年说:“当前我国在经济上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天经地义,在文化上也应当采纳同样的政策。”文化上的“对内搞活政策”,主要指的是()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五讲”“四美”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三个面对”解析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强调坚持贯彻“双百”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文学艺术领域重新呈现出旺盛景象,中国文化渐渐走向世界,故选C项。答案C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梁启超、胡适到侯外庐对中国早期思想启蒙的发掘和探讨,揭示了中国传统思想发展到明末出现异质因素。这股发自晚明的新思潮,突破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体系的藩篱,萌发民主性的光华。——刘志琴《明清之际文化近代化的萌动与夭折》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中心现在着重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就是要我们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也把一切主动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旺盛我国的文学艺术而努力,为使我国的科学工作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而努力。——陆定一(1)依据材料一,推断“异质因素”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学问,谈谈你对这股新思潮的相识。(2)结合材料二,说明中共中心提出“双百”方针的背景并概述其历史地位和作用。(3)依据两则材料反映的社会背景,分别指出上述思想文化的差异性。参考答案(1)异质因素:民主思想。相识:明清思想家们挑战正统观念,抨击君主专制,提倡“天下为主”“经世致用”等思想,在确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转型的时代要求,带有民主色调,对近代反专制斗争有主动的推动作用;这股新思潮吸取了儒学的主动因素,批判了其不合理的成分;是传统儒学在新时期焕发的朝气;并未提出新的社会方案,未突破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体系。(2)背景:随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逐步绽开,调动一切主动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快速发展中国的经济、科学和文化,成为国家面临的迫切任务。地位和作用:它是我国科学文化事业旺盛进步的根本保证;是党的一项基本的、长期性的方针;它的提出和贯彻使科学文艺领域出现旺盛景象。(3)差异性:材料一是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创新;材料二属于新的社会制度下大众文化的建树。实力素养拓展一、选择题1.1959年,文化部在国庆十周年电影展览中,一共展出了35部优秀影片,电影界将这一年称之为“难忘的1959年”。这一盛况的出现干脆得益于()A.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绽开B.人民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C.“双百”方针的提出和贯彻D.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解析“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1956年提出的旺盛和发展社会主义科学和文化事业的重要指导方针。答案C2.1965年6月,时任南京市文史探讨馆馆员的高二适写文章反对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为此,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毛泽东的看法体现了()A.“百家争鸣”的方针 B.“百花齐放”的主见C.“科教兴国”战略 D.“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解析依据题干信息“1965年”“笔墨官司,有比无好”可推断,选择A项。答案A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辩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见B.前者侧重于科学探讨的自由争辩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D.前者侧重于科学探讨的自由争辩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见解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是激励在学术问题上自由争辩和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的不同阶级利益代表所提出的不同的政治主见和要求,D项正确。答案D4.毛泽东说:“我们提倡百家争鸣,在各个部门可以有很多派别、很多家,可是就世界观来说,在现代基本上只有两家,就是无产阶级一家,资产阶级一家。”这一主见()A.体现了“双百”方针 B.不利于文艺旺盛C.捍卫了社会主义文化 D.造成学术受政治干扰解析材料中强调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的世界观,这造成学术受政治干扰。答案D5.1957年经济学家马寅初发表《新人口论》,主见两个(孩子)有奖,三个(孩子)纳税,不让人口增殖拖经济的后腿,1958年他被扣上了“经济学界的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而到1979年《光明日报》发文确定了马寅初的人口主见,认为过去“错批一人,误增三亿”。对马寅初人口思想及对其评价相识正确的是()A.该思想的提出是学术界贯彻“百花齐放”方针的结果B.该思想的提出不利于当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展C.前者否定该思想是因为它超越了中国的现实国情D.后者确定该思想得益于思想解放、订正了“左”倾路途解析A项贯彻的应是“百家争鸣”的方针;马寅初提出的限制人口增长的理论符合中国的国情,有利于经济建设,B、C两项错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于“左”倾路途得到订正,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故而促使马寅初的人口主见重新得到重视和确定。D项正确。答案D6.“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旺盛的方针,但在贯彻过程中曾历经曲折,主要缘由是()A.“百花齐放”使大部分文艺作品偏离了主题B.“百家争鸣”仅仅局限在科学上的不同派别C.这一方针否认了社会主义社会仍旧存在冲突的现实D.将学术问题看成政治问题,将学术争辩看成是阶级斗争解析由于政治运动的扩大化,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上升为阶级斗争问题而受到错误批判,使“双百”方针的贯彻遭受挫折。答案D7.爷爷说:“在那段日子里,只能看到《红灯记》《沙家浜》《红色娘子军》等‘样板戏’,哪像你们现在看美国大片,看韩剧。”“那段日子”是指()A.新中国成立初期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初期答案C8.邮票是浓缩的历史。右图是标题为《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途成功万岁》系列邮票中的一张。这张邮票发行时()A.我国正处于过渡时期B.三大改造刚刚完成C.“双百”方针刚刚提出D.“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严峻干涉解析邮票的画面是现代京剧《红灯记》的剧照。《红灯记》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推出的八个“样板戏”之一,该系列邮票的标题是“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途成功万岁”,据此可推断这张邮票发行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9.“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的客观要求。”这里“客观要求”指的是()A.发展科技文化B.确立社会主义制度C.避开学术问题政治化D.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答案A10.新时期我国理论界能够提出很多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见解的主要缘由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了拨乱反正,平反了冤假错案B.摆脱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僵化思想束缚C.“三下乡”活动的开展D.实行对外开放,引进外国先进科学技术答案B11.医务人员小陈常常参与“三下乡”活动,她第一次参与此类活动应不早于()A.1990年 B.1993年 C.1996年 D.1999年解析中国的“三下乡”活动起先于1996年。答案C二、非选择题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某一种医学学说上,生物学或其他自然科学的学说上,贴上什么“封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之类的阶级标签……就是错误的……只许写工农兵题材,只许写新社会,只许写新人物等等,这种限制是不对的。——陆定一在关于学问分子问题会议上的讲话(1956年5月)材料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指责工作来说,就是指责的自由和反指责的自由。现在的指责,有的令人胆怯 ,应当订正……文艺工作者和科学工作者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以此来指导文学艺术创作和科学探讨工作。——摘编自陆定一在关于学问分子问题会议上的讲话(1956年5月)(1)依据材料一,回答陆定一的讲话集中体现了党中心的什么方针。(2)依据材料二,回答对指责工作来说,在以后的十几年里是否走过弯路。表现在哪里?参考答案(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2)走过弯路。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很多文艺界、学术界人士被错误批判,政治批判扩大到多个学术领域,一些学问分子被错划为右派;“文化大革命”时期,一大批文化人士受到批斗,甚至被迫害致死,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戏剧被勒令停演,1965年前拍摄的电影几乎都被认为有问题而停止上映,大批文化工作者被下放到干校劳动改造。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现在春天来了,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有很多学说自由争辩。现在我们也须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看法。——毛泽东材料二“文化大革命”中,剧作家吴祖光和他的妻子、闻名演员新凤霞曾被下放劳动改造。材料三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对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将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吸取世界各民族的特长,在内容和形式上主动创新,不断增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1)结合材料一,指出毛泽东的言论从根本上反映了“双百”方针的实质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这造成了什么影响?(3)材料三与材料一有何内在联系?通过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相识?参考答案(1)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