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9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27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9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27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9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27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9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27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9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27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课时分层作业(二十七)(建议用时:40分钟)1.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提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A.把我国尽快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B.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C.提中学国的国际地位D.实现全面对外开放B[1956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大会分析了中国社会主要冲突的变更;确立了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故选B项。]2.1957年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冲突的问题》的讲话,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冲突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这一论述的意义在于()A.最早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冲突B.成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指导思想C.为相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D.为制定社会主义建设总路途指明白方向C[依据材料时间“1957年”再结合“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冲突的问题》的讲话”并结合所学《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冲突的问题》发表的背景可知,这一论述为相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C项符合题意。]3.下表是我国1958-1960年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更的主要缘由是()年份195819591960粮食产量(万吨)200001700014350A.自然灾难的破坏B.中苏关系的恶化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文化大革命”的影响C[从表格中可以得出:1958-1960年,粮食产量逐年削减。结合所学学问可知,1958年起先的“大跃进”运动片面发展重工业,同时实行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夫生产主动性,导致农业产量下降,故选C项。]4.1960年冬,面对严峻的经济困难,党中心提出了“调整、巩固、充溢、提高”的经济方针。该方针的提出说明()A.国民经济形势起先快速好转B.起先订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C.国家起先干预国民经济发展D.中国起先摆脱照搬苏联的模式B[1960年,党中心提出“八字”方针起先订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使国民经济好转,故选B项;A项是“八字方针”的影响;C、D两项均不符合史实。]5.1975年7月17日,党中心转发国务院《关于今年上半年工业生产状况的报告》,指出,3个月以来,“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一个月比一个月好”。全国工业总产值增长15%,全国农业总产值比1974年增长4.6%。出现上述变更的主要缘由是()A.粉碎了林彪集团B.国家工业政策的推动C.邓小平大力整顿D.人们建设国家的热忱C[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心日常工作,明确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使国民经济呈现快速回升状态,故选C项。]6.20世纪五六十年头,党和政府把发展以“两弹一星”为核心的原子弹、空间技术和火箭技术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主要是为了()A.带动其他部门发展B.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C.提中学国国防实力D.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潮流C[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当时中国处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威逼之中,中国急需提升自己的国防实力,因此重点研制原子弹、空间技术和火箭技术,故C项正确。]7.新中国“打破封锁的努力迎来了确定性转折”,这是“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起先正常化外交的重要象征”。这指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中国复原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D.中美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B[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复原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是“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起先正常化外交的重要象征”,故选B项。]8.如下图所示:1972年尼克松与周恩来相见被媒体评为“两国领导人横跨太平洋的历史性握手”,标记着“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起先了”。“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起先了”的内涵是()A.中日两国关系进入新的一页B.中美双方的冲突消逝C.美国在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D.中美关系由敌对走向正常化D[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记着中美关系起先走向正常化。“一个时代结束了”是指中美对抗关系的结束,“另一个时代起先了”说明中美关系起先走向正常化,故选D项;材料说明的是中美关系缓和,而不是中日关系,故A项错误;B项中“冲突消逝”不符合史实,故错误;美国在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是中美关系缓和的缘由,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有六亿多人口,我们党同六亿多人口结成了血肉的联系,依靠这个宏大的力气,凡是人类能够做的事,我们都能够做,或者很快就能够做,没有什么事我们不能够做到。——摘编自《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报告》材料二1961年应适当地缩小基本建设的规模,调整发展的速度,在已有的成功的基础上,实行巩固、充溢和提高的方针。——摘编自《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议》(1)材料一强调了什么?忽视了什么?这种指导思想导致了实践中怎样的严峻错误?(2)材料二中1961年缩小基本建设规模,调整发展速度的实质是什么?材料二中所说的“已有的成功”是事实吗?你的理由是什么?决议中的这种说法反映了什么问题?[解析]第(1)问,材料一反映出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这种“左”倾思想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导致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第(2)问,实质围绕“左”倾错误分析,用出现经济困难局面驳斥“已有的成功”的说法,反映的问题主要回答“左”倾错误未得到订正,接着恶化。[答案](1)强调了主观能动性,追求高速度。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错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2)实质是部分订正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材料二中所说的“已有的成功”并非事实。因为当时国民经济出现异样困难的局面。决议中的这种说法反映出对“左”倾错误的相识不足,“左”倾错误并未得到根本的订正,接着恶化。10.“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周总理1962年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这是针对当时党中心哪一方针路途通俗的注解()A.“一化三改”过渡时期的总路途B.“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途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总路途D.“调整、巩固、充溢、提高”的八字方针D[由关键信息“1962年”“农轻重”“综合平衡”可知是为了订正农村中的“左”倾错误,党中心提出“八字”方针,故选D项。]11.1972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635亿元,比1971年增长4.5%。1973年国民经济各项主要指标超额完成。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文化大革命”并没有冲击经济的发展B.这与周恩来复原调整国民经济有关C.“文化大革命”期间经济保持快速增长D.这是邓小平推行全面整顿的结果B[材料反映了1972年和1973年经济增长状况。当时在毛泽东支持下,周恩来复原调整国民经济,故选B项;“文化大革命”冲击了经济的发展,故A项错误;“文化大革命”期间经济遭到严峻破坏,故C项错误;邓小平推行全面整顿是在1975年,故D项错误。]12.下图是我国“三线建设”的一幅宣扬画。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西部地区进行的一场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对三线建设理解正确的是()A.遵循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B.实现了东西部经济平衡发展C.带有深厚政治色调和军事色调D.体现了“八字”方针对工业的调整C[从图片信息“备战备荒”可推断出带有深厚政治色调和军事色调,故选C项。]13.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状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A.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B.起先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C.切实推动新型区域外交合作D.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D[解题的关键是时间“1972年”。由材料中“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可知A项与题意不符;“起先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的标记事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故B项错误;“切实推动新型区域外交合作”发生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1972年我国外交取得了重大成就,这说明20世纪50年头以来美国孤立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最终被打破,故D项正确。]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抗日斗争时期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重大变更。1942年1月1日,中国作为四个领衔签字国之一,签署了《联合国家共同宣言》。在罗斯福的坚持下,确定单独开拓“中国战区”(包括中、越、泰等国和缅甸北部),由蒋介石出任新成立的中国战区盟军统帅部的最高统帅。1943年,《开罗宣言》指出:“日本所窃取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中国的领土完整得到了庄重的国际保证。1943年,中美、中英分别签订了新约,从法理上结束了美、英百年来在中国享有的领事裁判权和其他特权,一个世纪以来作为中国对外关系基础的不同等条约体系最终崩溃。——摘编自聂俊华《论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的变更及其局限》材料二20世纪60年头末70年头初,依据新的世界发展趋势,毛泽东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对中国的外交产生了重大影响,制定了团结第三世界,联合其次世界,反对两霸的方针。当时苏联被视为中国平安的最大威逼。为抵制苏联,防止苏美联合反华,中国政府作出了缓和中美关系的战略决策,从而使中国外交快速摆脱了“文化大革命”前期的被动局面,20世纪70年头初中国外交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国际影响快速提高。——摘编自张文伟、黎刚《论20世纪中国国际地位演化的四个阶段》(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抗日斗争时期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表现,并分析其缘由。(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列举20世纪70年头初中国外交出现崭新局面的主要史实。[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依据“中国作为四个领衔签字国之一,签署了《联合国家共同宣言》。在罗斯福的坚持下,确定单独开拓‘中国战区’”“中国的领土完整得到了庄重的国际保证。……从法理上结束了美、英百年来在中国享有的领事裁判权和其他特权,一个世纪以来作为中国对外关系基础的不同等条约体系最终崩溃”可知,抗日斗争时期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主要表现在成立单独的“中国战区”,确定被占据土的主权归属,中国的不同等条约体系崩溃;其次小问,主要是中国主动开展外交,争取国际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作出了巨大贡献,由此带来了美、苏、英等大国对中国看法的变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