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核心素养发展目标]1.了解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和发展历程,熟知化学科学发展中的重大发觉或成就,增加科学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2.了解化学科学的探究空间和现代化学的“中心科学”地位,以严谨求实的科学看法对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推断,增加社会责随意识。一、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1.古代化学实践活动火的运用(取火和保存火种)是人类最早的化学实践活动,随后人们学会了烧制陶瓷、冶炼金属、酿造酒类等。2.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1)1661年,英国科学家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记着近代化学的诞生。(2)1771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提出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发展。(3)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1811年,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学说,系统解决了在物质组成和原子量测定方面存在的混乱问题。(5)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觉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3.现代化学科学的发展(1)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从宏观向微观的探讨中发觉了放射性同位素;建立了现代量子化学理论;创建新分子的合成化学得到了发展;创立了高分子化学;化学动力学与热力学得到了开创性探讨;化学工业得到快速发展等。(2)现代化学的发展带动了相关科学的发展:如化学家对蛋白质化学结构的测定和蛋白质合成的探讨,使人们对生命过程有了更深刻的相识;20世纪中叶,化学科学和生命科学共同揭示了生命的遗传物质DNA的结构和遗传规律。(3)现代化学的发展对人类文明进步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如利用合成氨的技术制造氮肥,使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科学家们研制出的新药物能治病救人;新材料的开发利用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等。相关链接我国在化学探讨中的重要成果(1)1965年,中国科学家合成的牛胰岛素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2)1981年,我国科学家人工全合成的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是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的核糖核酸。(3)20世纪80年头,开展了对新一代抗疟药——青蒿素的全合成探讨。(4)20世纪90年头末,中国对树脂糖苷的全合成和具有高抗癌活性的甾体皂甙的合成达到国际领先水平。(5)关于协作物中多重键的反应性探讨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获得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化学科学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图二、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1.化学科学的含义(1)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自然科学;(2)探讨对象: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物质;(3)探讨内容: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2.化学科学的特征(1)化学是从微观层面(分子)上相识物质,以符号形式描述物质,在不同层面上创建物质。(2)化学是一门创建性的学科②通过对有关物质性质和结构的相识,依据须要创建出具有特别性质或功能的自然界里不存在的新物质。(3)现代化学已成为试验与理论并重的学科①先进的试验技术手段:例如:利用色谱仪可以把某种物质从混合物中分别出来,而X射线仪、质谱仪、核磁共振仪等可以帮助人们测定物质的结构,还可以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跟踪化学反应进行的过程。②理论化学以理论计算为主要手段,辅以计算机模拟,在探讨物质结构、预料物质反应活性、探讨反应的微观过程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3.青蒿素的发觉、探讨与应用(1)1969年,屠呦呦从我国古代药方的探讨中,发觉青蒿具有抗疟效果,并创建性地运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获得了青蒿提取物。(2)1972年初,屠呦呦探讨小组胜利分别并结晶出“青蒿素Ⅱ”(后称青蒿素),其抗疟功效在临床试验中得到证明。(3)1973年,我国化学家运用高辨别率质谱仪测定出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再结合碳氢分析数据确定了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4)1975年,利用青蒿素晶体的X射线衍射数据攻克了很多难关,最终确定了分子中各原子的空间位置(即其分子结构)。(5)1978年到1984年初,历时五年实现了青蒿素的全合成。1986年,青蒿素及其衍生药物双氢青蒿素获得一类新药证书。(6)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向恶性疟疾流行的国家举荐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于2004年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1)青蒿素的相关探讨经验了怎样的过程?提示青蒿素的发觉与提纯、确定组成、测定结构、合成修饰等。(2)结合青蒿素的相关探讨,说明化学探讨的内容有哪些?这些探讨内容之间有什么关系?提示通过发觉提取目标物质,探讨其组成、结构与性质,从而实现该物质及其衍生物质的合成。(3)青蒿素的相关探讨中用到哪些探讨方法?提示青蒿素冷浸提取法,选用先进的现代化试验仪器,如质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相关链接物理变更与化学变更的比较内容物理变更化学变更概念无新物质生成的变更有新物质生成的变更本质特征宏观无其他物质生成有其他物质生成微观构成物质的微粒结构不变,微粒间隔可能变更构成物质的微粒结构变更,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微粒外观特征状态、形态、大小的变更常伴随发光、放热等现象本质区分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三、化学科学的探究空间1.化学科学具有非常广袤的探究空间(1)化学家们已能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等。(2)化学科学将在能源和资源的合理开发、科学应用方面大显身手。(3)化学科学将接着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使各种新型功能材料的制造成为可能。(4)化学科学将为环境问题的解决供应有力保障。(5)化学科学可以让探讨人员在分子水平上了解疾病的病理,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保障人类的身心健康。2.化学科学已成为“中心科学”相关链接(1)化学与生产、生活①化学与工业生产技术合成氨技术的应用、新型复合肥及高效低毒农药的研制、新能源的开发、金属的冶炼、新型合成材料的生产、石油的炼制等都须要化学技术发挥作用。②化学与生活各种高分子复合材料应用于家具、日用品、文化体育用品、儿童玩具等,精致好用、绚丽多彩,美化了人们的生活。③化学与材料高分子绝缘材料的优越性能使电器工业得到飞跃发展,从而促进了电子计算机、遥控技术、激光等一系列新兴工业的兴起与发展。由于有了耐高温柔高强度的材料,人类才有可能制造出宇宙飞船、人造卫星、空间探测器等,为探究太空呈现了美妙前景。高分子材料在医疗上用于人工器官的合成,突破了很多医学难题。(2)中学化学的学习方法①利用教材内容,如教材中的图、表、小栏目等学问,帮助理解和记忆课本中的基础学问。②重视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要娴熟驾驭化学探讨中的科学方法,照试验法、模型法、逻辑法等。③梳理问题进行学习。在学习中学化学学问时,要敢于质疑,勤于思索,提出问题,逐步形成独立思索问题的实力。④重视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要学会结合社会实践来学习和理解中学化学学问。⑤要重视与初中化学学问的联系,承上启下,温故知新,建立全面完善的化学学问网络。⑥通过习题的训练,提高应用化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实力。⑦要重视化学试验,学会通过化学试验来提高试验技能的实力。⑧不断拓宽学问视野,培育创新意识和综合实力。1.19世纪初,某科学家提出了原子学说,化学物质由原子构成,原子不能被创建,也不能被毁灭,在化学变更中不能再分,这位科学家是()A.汤姆生 B.道尔顿C.卢瑟福 D.玻尔答案B解析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A.徐光宪建立稀土串级萃取理论B.屠呦呦发觉抗疟新药青蒿素C.闵恩泽研发重油裂解催化剂D.侯德榜联合制碱法答案B解析B项,屠呦呦因发觉抗疟新药青蒿素而获得了诺贝尔奖,正确。3.进入20世纪后,化学科学的发展更为快速,取得了若干项重大成就。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个时期重大化学成就的是()A.放射性元素的发觉B.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C.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D.制陶技术的成熟答案D解析制陶技术的成熟属于古代化学的成就。4.(2024·焦作高一质检)化学就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探讨物质的()①组成②结构③性质④变更⑤制备⑥应用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 D.全部答案D解析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探讨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更、制备和应用的科学。5.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并较快发展,始于()A.质量守恒定律的发觉B.中国湿法冶金技术的应用C.原子—分子论的问世D.计算机、X光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设备在化学探讨中的应用答案C解析原子是化学变更中的最小粒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人们把物质由原子、分子构成的学说叫做原子—分子论。自从用原子—分子论来探讨物质的性质和变更后,化学才有了较快的发展,成为了一门科学。6.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绚丽的独创史。下列独创创建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A.用胆矾炼铜 B.用铁矿石炼铁C.烧结黏土制陶瓷 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答案D解析A项,用胆矾炼铜,即由CuSO4·5H2O生成Cu,铜元素被还原,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反应;B项,用铁矿石炼铁,即由Fe2O3生成铁,铁元素被还原,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反应;C项,陶瓷是以黏土为原料高温烧结而成,发生化学反应;D项,打磨磁石制指南针,只是物质外形变更,不涉及化学反应。7.(2024·临沂月考)冷冻电镜技术可用于溶液中生物分子结构的高辨别率测定。下列叙述与上述技术无关的是()A.有利于在分子水平上了解疾病的病理B.有利于人类更好地利用能源,处理好能源与环境的关系C.有利于对物质微观结构的探讨D.有利于对DNA结构的探讨答案B解析“冷冻电镜技术可用于溶液中生物分子结构的高辨别率测定”,说明该技术应用于微观层面。在分子水平上了解疾病的病理、对物质微观结构的探讨、对DNA结构的探讨均属于微观层面。8.(2024·开封高一检测)下列各项中,与化学科学关系不大的是()A.航空航天 B.合成新药物C.食品成分检测 D.组装空气压缩机答案D解析航空航天材料主要为无机非金属材料,例如航天器表面的高温陶瓷,A项不符合题意;合成新药物主要涉及有机化学的有机合成,B项不符合题意;食品成分检测涉及分析化学,例如元素的检验与分析,C项不符合题意;组装空气压缩机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更规律无关,因此与化学无关,D项符合题意。题组一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1.下列符合化学史实的是()A.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发觉了元素周期律B.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提出了氧化学说C.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D.英国科学家波义耳提出了原子学说答案C解析拉瓦锡提出了氧化学说,门捷列夫发觉了元素周期律,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波义耳提出了化学元素的概念。2.与近代化学科学的诞生无关的是()A.化学元素的概念B.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C.闻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D.古代的化学实践活动答案C解析英国科学家波义耳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记着近代化学的诞生。爱因斯坦是19世纪的物理学家,他诞生时,近代化学已诞生两个世纪。3.(2024·盐城期中)科学史上每一次重大发觉都极大地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对化学的突出贡献在于()A.提出了元素周期律B.开发了合成氨的生产工艺C.提示了燃烧的本质D.提取了治疟药物青蒿素答案A解析20世纪初,德国化学家哈伯、博施等探讨出了合成氨的生产工艺,揭示了燃烧的本质的是拉瓦锡,提取了治疟药物青蒿素的是我国的科学家屠呦呦,选项B、C、D错误。4.(2024·上海青浦区质检)科学史上,中国有很多重要的独创和发觉,为现代物质文明奠定了基础。下列各项中属于化学史上中国对世界做出重大贡献的是()①造纸②火药③指南针④炼铜、炼铁⑤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⑥人工合成牛胰岛素⑦提出原子—分子学说A.①②③④⑦ B.①②④⑥C.②③⑤ D.④⑤⑥⑦答案B解析造纸、火药、指南针、炼铜、炼铁、人工合成牛胰岛素都属于中国对世界科学的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但指南针与化学无关。5.(2024·济南质检)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觉抗疟新药青蒿素(C15H22O5)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项发觉属于农业方面的应用B.青蒿素由三种元素组成C.青蒿素由C原子和H2O分子构成D.青蒿素中C、H、O的质量比为15∶22∶5答案B解析A项,青蒿素的发觉属于医药方面的探讨;C项,青蒿素由C15H22O5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D项,青蒿素中C、H、O的质量比为(15×12)∶(22×1)∶(5×16)=90∶11∶40。题组二化学科学及其特征6.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化学的特征就是相识分子和制造分子,它是一门具有创建性和好用性的科学B.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通过化学变更制造出新的原子和新的分子C.制陶、冶金及酿酒过程中,确定发生了化学变更D.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等答案B解析化学变更可以制造分子,但不能制造原子,B项错误。7.(2024·杭州期末)下列属于化学科学探讨范畴的是()A.探讨氢原子聚变释放巨大能量的技术B.探讨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质C.探讨更平安、更快速的量子通信技术D.用大口径射电望远镜探寻类似地球的太阳系外行星答案B解析氢原子聚变属于物理科学探讨的范畴,A选项不符合题意;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属于化学科学探讨的范畴,B选项符合题意;量子通信技术属于物理科学探讨的范畴,C选项不符合题意;探寻类似地球的太阳系外行星属于天文学探讨的范畴,D选项不符合题意。8.(2024·郑州期末)化学是一门具有创建性的科学。下列事实不能干脆体现这一说法的是()A.青蒿素的发觉与合成B.水力发电C.新型复合材料的独创D.“21世纪的金属——钛的冶炼”答案B解析水力发电不属于化学应用领域。9.下列现象中发生了化学变更的是()A.食盐固体溶于水消逝B.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冒白雾C.干冰露置在空气中渐渐消逝D.红色氧化汞粉末受热分解成氧气和汞答案D解析推断是否发生化学变更的关键是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A、B、C项中均无新物质生成,D项中有新物质氧气和汞生成,故选D。10.古诗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珍贵精神财宝。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A.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浪淘沙》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石灰吟》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答案A解析A项指的是黄金的用途及黄金的物理提取方法,不涉及化学反应;B项指的是生石灰的制备过程,涉及反应CaCO3eq\o(=,\s\up7(高温))CaO+CO2↑;C项涉及爆竹爆炸,化学反应为S+2KNO3+3Ceq\o(=,\s\up7(点燃))K2S+3CO2↑+N2↑;D项涉及蜡烛的燃烧反应。题组三化学科学的探究空间与应用11.下列对化学科学的应用叙述不正确的是()A.化学科学将接着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B.化学科学将为环境问题的解决供应有力的保障C.化学科学在了解疾病的病理方面无能为力D.化学科学使人类能够更好地利用能源和资源答案C解析化学科学具有非常广袤的探究空间,包括材料、能源、环境、生命等各个领域。化学科学可以使探讨人员在分子水平上了解疾病的病理,并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故C错误。1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日益重视环境问题,下列做法或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B.将煤气化或液化,获得清洁燃料C.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于2.5nm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D.推广运用无磷洗衣粉和无氟冰箱答案C解析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将其回收再利用既爱护环境,又节约资源;将煤气化或者液化,可以除去硫元素,减轻对环境的污染;PM2.5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2.5×10-6m的颗粒物;含磷洗衣粉会污染水资源,含氟化合物会破坏臭氧层,因此推广运用无磷洗衣粉和无氟冰箱可以爱护环境。13.当前我国农业地区产生的大量农作物秸秆将作如何处理的问题备受关注。化学科学将在能源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平安应用方面大显身手。下列处理农作物秸秆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出售给工厂做工业原料B.就地焚烧制成草木灰做植物的钾肥C.应用有关化学原理制取沼气和有机肥料D.应用有关化学原理制成优质牲畜饲料答案B解析在农田里焚烧农作物秸秆有很多危害,主要表现是污染空气、引发火灾、奢侈资源等。其他处理方法均正确。14.(2024·银川调研)下列有关节能减排的措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发展利用太阳能制氢技术B.提倡用节能的LED灯代替白炽灯C.发展电动汽车技术,杜绝化石燃料的燃烧D.发展水力发电、潮汐能发电答案C解析社会发展须要大量的能源,在没有找寻到能替代石油、煤、自然气的新能源前,杜绝化石燃料的燃烧在目前阶段是不行能的。15.化学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太阳能在催化剂参加下分解水制氢是一种绿色的化学方法B.为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并防止变质,可在其中加入大量食品添加剂C.运用无磷洗衣粉,可彻底解决水体富养分化问题D.自然药物无任何毒副作用,可长期服用答案A解析食品平安干脆关系到我们的身体健康,食品添加剂的运用必需严格限制,故B错误;含磷洗衣粉只是造成水体富养分化的缘由之一,因此,运用无磷洗衣粉不行能彻底解决水体富养分化的问题,故C错误;自然药物有的本身就有很大的毒性,不行长期服用,故D错误。16.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两位美国科学家因为发觉细胞膜水通道,以及对离子通道的结构和机理探讨作出的开创性贡献而获得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他们之所以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而不是生理学或医学奖是因为()A.他们的探讨与化学物质——水有关B.他们的探讨有利于研制一些针对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药物C.他们的探讨深化到分子、原子的层次D.他们的探讨深化到细胞的层次答案C解析解此题需关注这几个字:“获得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而不是生理学或医学奖”,从而想到化学的探讨范畴,选出正确答案。17.回答下列问题:(1)化学是一门创建性科学,它的特征是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主管护师考试全方位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专科语文考试局限与试题及答案分析
- 执业药师考试的Oracle教程与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学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意义与效果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文化总结试题及答案
- 行政法律制度的变革试题与答案
- 行政法学的创新思维试题与答案
- 卫生资格考试各类辅导资料总结及分享试题及答案
- 考前必做的医师考试试题
- 抗生素使用原则与管理试题及答案
- 2022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试题
- 装饰、装修施工方案
- 矿井瓦斯抽采
- 施工现场安全检查记录表(周)以及详细记录
- 立法学完整版教学课件全套ppt教程
- 五年级下册科学说课课件 -1.2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科版 (共28张PPT)
- 流动注射分析仪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 《出口报关单模板》word版
- 边坡护坡检验批表格模板
- 工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全)
- 马清河灌区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课程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