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其次节土壤的形成[学生用书P72]一、土壤1.定义: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2.作用:土壤为植物光合作用供应并协调水分、养分、温度、空气等养分条件,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二、成土因素1.自然因素(1)成土母质eq\b\lc\{(\a\vs4\al\co1(成土母质为岩石风化物,成土母质\o(→,\s\up7(气候、生物),\s\do5(长期作用))土壤,在很大程度上确定着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eq\a\vs4\al()(1)成土母质的粒度影响土壤质地:发育在颗粒较细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细,含粉沙和黏粒较多,含沙粒较少;发育在颗粒较粗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粗,含沙粒较多,含粉沙和黏粒较少。(2)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确定着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和养分。如基性岩母质上的土壤,其铁、锰、镁、钙的含量,要显著地高于酸性岩母质上的土壤,其中钙的含量最高,而硅、钠、钾的含量低于酸性岩母质上的土壤。(2)气候eq\b\lc\{(\a\vs4\al\co1(气候干脆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降水和风对土壤形成也有重要影响))eq\a\vs4\al()(1)土壤有机质多集中在土壤表层,干脆影响土壤肥力的形成和发展。(2)低温有利于土壤中有机质的保存。(3)生物eq\b\lc\{(\a\vs4\al\co1(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植被具有重要作用,植被类型能干脆影响土壤形成方向))eq\a\vs4\al()不同的植被类型,所形成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不同。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一般低于草地。(4)地形①在山区,随着地势的上升,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均发生显著的垂直分化。②在陡峭的山坡上,土层较薄。③在平坦的地方,土层深厚。(5)时间:在相宜的气候条件下,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就越成熟。2.人类活动(1)主动影响:人类活动可以培育出一些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如水稻土。(2)消极影响: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可导致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土壤污染等。三、土壤剖面1.土壤剖面: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断面,由一些形态特征各异的、大致与地面平行展布的土层所构成。2.土层土层eq\b\lc\{(\a\vs4\al\co1(有机层:土壤表层的植物残体积累层,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腐殖质层:土壤腐殖质积累而形成的暗色土层,,呈灰黑色或黑色))土层eq\b\lc\{(\a\vs4\al\co1(淋溶层:由于淋溶作用使得物质迁移和损失的,土层,有机质含量低,色泽较淡,淀积层常与淋溶层相伴存在,是土壤物质沉淀、,积累的层次,母质层和母岩层是土壤形成发育的原始物质基础,,母质层为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母岩层为坚硬,的岩石))一、推断题1.陆地表面的疏松表层就是土壤。()2.壤土通气、透水、蓄水、保肥性能好,是农业生产志向的土壤质地。()3.冷湿环境不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4.没有生物作用,就不行能形成土壤。()5.土壤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答案:1.×2.√3.×4.√5.√二、选择题6.干脆影响土壤水热状况的自然因素是()A.气候 B.地形C.生物 D.成土母质答案:A7.下列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的是()A.气候湿热、草类茂密B.气候湿热的热带森林C.气候相对寒冷的草原地区D.气候相对寒冷的森林地区答案:C8.土壤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一面镜子。在土壤的发育过程中,成土母质主要影响土壤的()A.有机质含量 B.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C.发育程度和肥力大小 D.土层厚度答案:B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明()A.生物是土壤形成中最活跃的因子B.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C.春季,微生物分解作用特别快速D.生物风化使有机残体归还多解析:选B。诗句反映出植被最终落叶归根,成为土壤的一部分,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10.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A.成土母质 B.气候C.地形 D.生物答案:D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学生用书P74]【情景导入诱思】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材料一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示意图。材料二志向土壤的成分体积比例图。(1)依据材料一分析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有哪些。(2)土壤固体包括矿物质和有机质,试说明其来源。(3)试分析土壤孔隙中的空气和水分异样对植物的影响。提示:(1)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貌等。(2)矿物质来源于成土母质,有机质来源于生物。(3)空气过多、水分过少会导致植物缺水而凋萎;空气过少、水分过多,会导致土温降低,土壤缺氧,并且会因涝渍而导致植物死亡。【核心考点突破】1.土壤的形成过程(1)土壤是在岩石、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五大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①在风化作用下,养分释放与流失;②在低等生物、微生物作用下,有机质积累;③在高等生物作用下,养分富集(有机质重新合成腐殖质)。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2)人类合理的耕作经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土壤成为永续利用的可更新资源;不合理利用,可使土壤退化(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等)。2.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影响因素对土壤形成的影响成土母质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确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生物没有生物的作用,就不行能形成土壤;生物残体形成土壤有机质,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形成腐殖质;使养分物质在土壤表层富集;加快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的过程,改善成土母质的性状,促进土壤矿物质颗粒团聚气候岩石风化强度和速度与温度、降水量呈正相关。湿热地区土壤形成速度快于干冷地区,湿热地区土壤化学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强,土壤黏粒比重更高;冷湿环境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干热地区土壤有机质积累少地貌山顶和山麓、阴坡和阳坡、迎风坡和背风坡因水热条件不同,发育的土壤不同;从山顶到低平凹地,依次为砾质土、砂土、壤土和黏土时间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人类活动在人类长期的耕作和培育下,形成了耕作土壤【对点跟踪训练】读我国某山地丘陵区土壤材料,该地全年降水量在600~700mm之间,主要集中在6月中旬至9月上旬。读图回答1~3题。1.该山地丘陵区最可能位于()A.四川盆地 B.山东半岛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两广丘陵2.下列关于影响该地土壤厚度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 B.与坡度呈正相关C.与坡面光照呈正相关 D.与降水量呈正相关3.阳坡与阴坡土壤厚度不同的缘由是()A.阴坡的水分蒸发量较少B.阳坡光照好,植被生长状况好C.阳坡土壤水分状况好D.阴坡坡度更大答案:1.B2.A3.A土壤剖面[学生用书P75]【情景导入诱思】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材料土层分层示意图。(1)写出土壤剖面图中A、B、C、D、E所代表的土层。A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2)分析A层颜色较深的缘由。(3)分析B层颜色较浅的缘由。提示:(1)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母岩层(2)大量有机质分解后积累形成颜色较深的腐殖质。(3)由于溶解于水的矿物质随水的下渗向下运移,本层矿物质淋失,故颜色较浅。【核心考点突破】1.自然土壤剖面及各层特点土壤层特点有机层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腐殖质层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淋溶层由于溶解于水的矿物质随水的下渗向下运移,本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淀积层淋溶层淋失的物质在此沉淀、积累,质地黏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母质层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母岩层坚硬的岩石2.耕作土壤剖面及各层特点土壤层特点耕作层(表土层或熟土层)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颜色较暗犁底层(亚表土层)土层紧实,颜色较浅,具有保肥保水作用自然土层未经耕作熟化,不利于作物生长【对点跟踪训练】关于土壤剖面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腐殖质层颜色较深,呈棕色或红棕色B.淋溶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C.淀积层有机质在此积累,含量高D.母质层为坚硬的岩石答案:B[学生用书P76]考点一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1.有关气候与土壤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少B.暖和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都较快C.暖和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多D.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土壤多呈碱性答案:B2.我国南方平原地区由于长期耕作形成的土壤是()A.水稻土 B.黑垆土C.红黄壤 D.砖红壤解析:选A。我国南方平原地区长期耕作形成水稻土;我国北方地区长期耕作形成黑垆土;南方丘陵自然地带性土壤是红黄壤;热带雨林、季雨林代表性土壤是砖红壤。考点二土壤剖面3.下面关于土壤表土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种土壤的表土层有机质含量都很高B.冷湿条件下形成的土壤表土层有机质含量较低C.表土层有机质含量越高,颜色越深D.表土层包括有机质积聚层和物质淀积层答案:C4.下面关于常见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A.棕壤土层较薄、土质黏重B.红壤有机质少,土壤呈中性或微碱性C.黑土土层厚,有机质含量丰富,肥力高D.黑钙土发育在草甸草原植被下答案:C[学生用书P123(单独成册)][学考合格练]1.土壤有机质含量()A.热带地区高于温带地区B.潮湿地区高于干旱地区C.江南丘陵红壤高于黄河三角洲冲积土D.青藏高原寒漠土高于黄河三角洲冲积土答案:B2.关于土壤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促进了土壤中矿物养分的形成B.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C.陡峭的山坡往往形成深厚的土壤D.燥热少雨的气候利于土壤的形成答案:B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图中①至⑤代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生物、地质、地形、水文要素,其中对土壤形成比较稳定的影响要素是()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④⑤4.图示区域()A.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亲密相关B.山坡上的土壤厚度一般大于河谷C.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D.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解析:第3题,就某个小尺度区域来说,地形和地质条件相对是稳定的,所以对土壤的形成影响比较稳定。而当砍伐森林、开垦坡地、过度放牧后,植被削减,水文要素受到影响,导致水土流失,土壤贫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减弱,空气质量也会产生影响。故答案为C。第4题,土壤肥力的形成得益于生物活动;山坡会受到流水的冲刷,土壤在河谷易沉积;土壤的矿物养分来自成土母质;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一般低于草地。答案:3.C4.A5.关于地形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B.阳坡的蒸发量大,水分状况较阴坡好C.阳坡接受太阳辐射多于阴坡,温度状况比阴坡好D.地形是土壤形成中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答案:C6.东北平原黑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地形平坦,有机质不易流失B.土壤冻结时间长,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使有机质长期积累起来的C.地表植被覆盖率大,植物归还土壤的有机质多D.人们耕作科学,对土地的利用合理答案:B7.下表为我国东北地区、内蒙古草原和新疆塔里木盆地三地检测的表层土壤的分析数据,由数据可以推断,从东到西排列的依次最有可能的是()pH值有机质含量SiO2含量Al2O3含量CaO含量甲4.112.4%62.39%16.02%2.44%乙6.98.8%68.58%2.06%9.87%丙8.81.29%65.05%3.63%14.96%A.甲、乙、丙 B.乙、甲、丙C.丙、乙、甲 D.甲、丙、乙答案:A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土壤中的矿物质和有机质都来自成土母质B.有机物干脆影响土壤肥力的形成和发展,所以其含量是土壤肥力凹凸的一个主要标记C.影响土壤形成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地形D.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地带性土壤比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地带性土壤肥力小答案:B下图为土壤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图中的根系在土壤肥力形成过程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是()A.加速岩石的风化 B.为土壤富集更多的水分C.分解有机质 D.富集养分元素10.从进入土壤的植物有机残体数量看,下列植被由高到低排列为()①温带落叶阔叶林②亚寒带针叶林③亚热带常绿阔叶林A.①>②>③ B.②>①>③C.②>③>① D.③>①>②答案:9.D10.D[学考等级练]土壤是自然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是植物扎根立足的场所,我国东北地区是黑土地,华北地区是黄土地,成都平原是紫色土,江南丘陵分布着红壤。据此回答1~2题。1.下列土壤颜色与其形成因素的关系,正确的是()A.黑土——草类植物的大量生长B.黄土——湿热的气候条件C.紫色土——风蚀作用D.红壤——岩石性质和特征2.成都平原的紫色土含有丰富的磷、钾等养分,说明()A.植物是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B.矿物质是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C.生物对土壤的形成影响巨大D.空气的氧化作用是土壤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解析:第1题,黄土与干旱气候有关,紫色土与岩石性质和特征有关,红壤与湿热的气候有关。第2题,矿物质是土壤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植物是土壤中有机质的主要来源。答案:1.A2.B入渗率指水分自地表渗入土壤中的强度,以每小时若干毫米表示。在某种状况下,降雨渗入土壤时的最大入渗率,叫“入渗容量”。读图回答3~4题。3.若图中曲线表示干湿状况不同的沙壤土和粘壤土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的入渗率改变状况,则下列组合正确的是()A.①—湿粘壤土 B.②—湿沙壤土C.③—干沙壤土 D.④—干粘壤土4.关于入渗率和入渗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其他条件相同,降水时间越长,土壤的入渗率越大B.若其他条件相同,降水量越大,土壤的入渗率越大C.在降雨量满意时,入渗容量出现在入渗初期D.在降雨量满意时,入渗容量出现在降雨后期解析:第3题,四条曲线代表四种土壤,这四种土壤又可以分为干和湿、粘和沙,就入渗率来讲应当是干>湿,沙>粘,所以①为干沙壤土,②为湿沙壤土,③为干粘壤土,④为湿粘壤土,故选B。第4题,刚起先下雨时,土壤相对较干,雨水下渗得更快,入渗率更高。答案:3.B4.C读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示意图,回答5~6题。5.下列有关生物与土壤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成土母质与土壤肥力的关联最亲密B.绿色植物促进了土壤的形成C.植物是土壤肥力的唯一来源D.森林根系很深,树冠高大,干脆供应土壤表层有机质多6.土壤有机质含量()A.亚热带森林地区温度高,植物生长量大,但土壤有机质低于温带草原地区B.潮湿地区微生物分解快,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干旱地区C.江南丘陵水热条件好,红壤有机质高于黄河三角洲冲积土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峻,土壤有机质低于青藏高原寒漠土解析:第5题,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的作用亲密相关,但土壤中矿物养分来自母质;森林干脆供应土壤表层的有机质较少,故选B。第6题,土壤有机质的多少取决于枯枝落叶多少和热量凹凸,温度较低的地区,微生物作用慢,有机质积累得多,高温潮湿的地区虽然生物的生长量大,但由于微生物活动旺盛,土壤有机质较少,故选A。答案:5.B6.A土壤有机碳浓度反映的是进入土壤的生物残体等有机物质输入与以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为主的有机物质损失之间的平衡指标。读土壤有机碳浓度与海拔的关系图,回答第7题。7.下列关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旧机动车辆交易合同(5篇)
- 宣传部月工作总结(7篇)
- 学生评价手册自我评价(5篇)
- 电商部门年度工作总结报告(4篇)
- 新客户经理工作计划范文(15篇)
- 不动产所有权共有协议书(4篇)
- 电子广告牌维修合同
- 硬件设施维护合同
- 品牌命名策划合同协议
- 武汉市铺位租赁合同协议
- 2025年导游从业资格通关秘籍
- 啤酒采购合同协议书模板
- 中医把脉入门培训课件
- 高血糖症的急救与护理
- 成人失禁性皮炎的预防与护理
- 技术信息收集与分析方法考核试卷
- 小学2025年国防教育课程开发计划
- 2025届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协作区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防溺水家长测试题及答案
- 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招聘考试真题2024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4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