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完善方案TOC\o"1-2"\h\u16901第一章综述 3327301.1三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现状分析 339481.1.1基本情况概述 3104811.1.2主要问题分析 3228851.2三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完善的意义 440801.2.1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460891.2.2保障农民民主权利 4133751.2.3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4244611.2.4提高农村基层治理能力 4177911.2.5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 424138第二章组织体系完善 4280262.1村民委员会组织结构优化 4181502.1.1建立科学合理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架构 4109092.1.2优化村民委员会成员结构 4247602.2村务监督委员会设立与运作 5181982.2.1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 5134692.2.2规范村务监督委员会运作 566722.3村民小组组织建设 5286272.3.1加强村民小组长的选拔与培训 5275542.3.2完善村民小组内部组织结构 54763第三章民主选举制度完善 6228953.1选举程序规范化 6289063.1.1完善选民资格确认程序 6186943.1.2规范候选人提名程序 6321843.1.3规范投票程序 678123.2选举监督机制建立 6239783.2.1建立选举监督机构 6248413.2.2加强选举监督力度 6256433.2.3完善选举监督法规体系 710133.3选举争议处理 7302603.3.1建立选举争议处理机制 77903.3.2加强选举争议处理能力 7266933.3.3保障选举争议处理的公正性 712579第四章民主决策制度完善 7228984.1村级决策程序规范化 7213114.2决策信息公开与透明 7233924.3决策参与机制创新 814675第五章民主管理制度完善 8306345.1村级事务管理制度优化 8170265.1.1建立健全村级事务决策机制 8258745.1.2加强村级事务执行与监督 8302205.1.3完善村级事务信息公开制度 949475.2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完善 9236275.2.1建立健全村级财务预算制度 9109185.2.2加强村级财务收支管理 9247675.2.3完善村级财务审计制度 9174485.3村级资源分配与监管 933875.3.1合理配置村级资源 927645.3.2加强村级资源监管 9122065.3.3提高村民资源意识 912412第六章民主监督制度完善 10182166.1村级监督体系构建 10167836.1.1监督体系概述 10148546.1.2村民监督委员会 10288776.1.3村民代表大会 1098296.1.4村务监督小组 1021846.2村务公开制度完善 10264466.2.1村务公开制度概述 11208916.2.2完善村务公开内容 11318116.2.3规范村务公开形式 1118736.2.4加强村务公开监督 11117816.3村级审计制度建立 11264906.3.1村级审计制度概述 11253036.3.2建立审计机构 11103016.3.3明确审计内容 11259916.3.4规范审计程序 12105996.3.5加强审计监督 1215870第七章民主教育制度完善 1295427.1民主意识教育普及 12284657.1.1强化民主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1213687.1.2创新民主意识教育方式 12198717.2民主参与技能培训 13249037.2.1建立民主参与技能培训体系 13314297.2.2创新培训方式 1389837.3民主文化氛围营造 13136167.3.1丰富民主文化活动 13249407.3.2加强民主文化宣传 13271527.3.3建立民主文化示范点 1418767第八章法律法规保障 1472928.1法律法规制定与修订 14314628.2法律法规宣传与普及 1460908.3法律法规实施与监督 146375第九章信息化建设 15198759.1村级信息化基础设施完善 1522759.1.1建设目标 1514699.1.2建设内容 1547529.1.3实施措施 15297949.2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 16160619.2.1建设目标 16138669.2.2建设内容 1668109.2.3实施措施 16252369.3信息化服务能力提升 16272499.3.1建设目标 16134169.3.2建设内容 16284289.3.3实施措施 1632249第十章试点推广与评估 171518810.1试点选择与实施 17430210.1.1试点选择原则 171739510.1.2试点实施步骤 171515910.2试点经验总结与推广 172483310.2.1试点经验总结 172145910.2.2试点经验推广 183122610.3完善方案实施效果评估 181897410.3.1评估指标体系 18578210.3.2评估方法 181138010.3.3评估结果运用 19第一章综述1.1三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现状分析1.1.1基本情况概述我国三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村民自治组织逐步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落实。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亟待加以解决。1.1.2主要问题分析(1)民主选举方面:选举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家族、宗族、派系势力干扰,影响了选举的公正性。(2)民主决策方面:村民代表大会制度不完善,决策过程缺乏民主程序,村民参与度不高。(3)民主管理方面:村务公开制度不够完善,村民对村务管理参与度较低,村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4)民主监督方面:村民监督机制不健全,对村委会及其成员的监督力度不足。1.2三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完善的意义1.2.1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完善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有利于发挥村民的主体地位,提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1.2.2保障农民民主权利完善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有助于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使农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平等的待遇。1.2.3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的完善,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1.2.4提高农村基层治理能力通过完善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可以提高农村基层治理能力,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1.2.5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完善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有助于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第二章组织体系完善2.1村民委员会组织结构优化2.1.1建立科学合理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架构为提高农村基层民主自治的效率与质量,应优化村民委员会组织结构,建立以村支部为核心,村民委员会为主导,村民代表会议为决策机构的组织架构。具体措施如下:(1)明确村支部的领导地位,充分发挥其在农村基层民主自治中的核心作用。(2)加强村民委员会的职能,提高其决策执行能力。(3)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保障村民的决策参与权。2.1.2优化村民委员会成员结构为提高村民委员会的工作效率,应优化成员结构,具体措施如下:(1)增加村民委员会成员的数量,保证各项工作得到有效开展。(2)注重成员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等结构的合理性,充分发挥各自优势。(3)加强村民委员会成员的培训与选拔,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2.2村务监督委员会设立与运作2.2.1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为加强对村务的监督,保障村民利益,应在村民委员会下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其主要职责包括:(1)监督村民委员会履行职责,防止滥用职权、侵害村民利益。(2)监督村务公开制度的落实,保证村务公开、透明。(3)对村民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并提出处理意见。2.2.2规范村务监督委员会运作为保证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有效运作,应采取以下措施:(1)明确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职责权限,保证其独立行使监督权。(2)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工作制度,保证监督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3)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培训,提高其监督能力。2.3村民小组组织建设2.3.1加强村民小组长的选拔与培训为提高村民小组的组织力,应加强村民小组长的选拔与培训:(1)制定严格的选拔标准,保证选拔出的村民小组长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领导能力。(2)加强村民小组长的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2.3.2完善村民小组内部组织结构为提高村民小组的工作效率,应完善内部组织结构:(1)设立村民小组委员会,负责协助组长开展工作,并监督组长履行职责。(2)设立村民小组监督小组,负责监督村民小组的各项工作,保障村民利益。(3)加强村民小组内部沟通与协作,提高工作执行力。第三章民主选举制度完善3.1选举程序规范化3.1.1完善选民资格确认程序为保证选举的公正性,首先要对选民资格进行严格确认。具体措施如下:(1)明确选民资格条件,包括年龄、户籍、政治权利等;(2)设立选民登记站,对选民进行登记,保证选民信息的准确性;(3)建立选民信息数据库,便于管理和查询;(4)对选民名单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3.1.2规范候选人提名程序(1)设立候选人提名委员会,负责提名候选人;(2)明确提名条件,包括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工作能力等;(3)实行公开报名、差额提名的方式,保证提名过程的公平、公正;(4)对提名结果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3.1.3规范投票程序(1)设立投票站,保证投票场所的安全、舒适;(2)制定投票规则,明确投票时间、地点、方式等;(3)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保护选民隐私;(4)对投票过程进行监督,保证投票真实有效。3.2选举监督机制建立3.2.1建立选举监督机构(1)设立选举监督委员会,由有关部门负责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组成;(2)明确监督职责,对选举的全过程进行监督;(3)建立选举监督工作报告制度,定期向上级报告选举情况。3.2.2加强选举监督力度(1)对选举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2)对选举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保证选举公正、公平;(3)对选举中的违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保障选民权益。3.2.3完善选举监督法规体系(1)制定选举监督条例,明确监督内容、程序、法律责任等;(2)加强对选举监督法规的宣传,提高群众对选举监督的认识;(3)依法保障选举监督工作的开展,为选举监督提供法律支持。3.3选举争议处理3.3.1建立选举争议处理机制(1)设立选举争议处理委员会,负责处理选举中的争议;(2)明确选举争议处理程序,包括申请、受理、调查、裁决等;(3)对选举争议处理结果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3.3.2加强选举争议处理能力(1)对选举争议处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2)完善选举争议处理设施,提高处理效率;(3)建立选举争议处理数据库,便于查询和管理。3.3.3保障选举争议处理的公正性(1)严格执行选举争议处理程序,保证处理过程的公正;(2)对选举争议处理结果进行监督,防止滥用职权;(3)建立选举争议处理责任追究制度,对处理不当的行为进行追责。第四章民主决策制度完善4.1村级决策程序规范化为实现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的完善,首先需对村级决策程序进行规范化。具体措施如下:(1)明确决策层级。村级决策应遵循“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村委会”的决策层级,保证决策的民主性和合法性。(2)制定决策流程。村级决策应遵循以下流程:问题提出、议题征集、议题筛选、议题讨论、表决通过、决策实施、决策监督。各环节应明确责任主体,保证决策程序的严谨性。(3)完善决策制度。建立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和村委会的决策制度,明确决策的权限、范围和程序,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4.2决策信息公开与透明为提高农村基层民主自治水平,决策信息公开与透明。以下措施:(1)建立健全信息公开机制。村级决策信息应通过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村委会等渠道及时公开,保证村民的知情权。(2)加强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利用网络、等新媒体,拓宽信息公开渠道,提高信息传播效率。(3)强化信息公开监督。设立信息公开监督小组,对信息公开工作进行监督,保证信息公开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4.3决策参与机制创新为激发农村基层民主自治活力,创新决策参与机制。以下措施可供借鉴:(1)拓宽村民参与渠道。通过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村民议事厅等多种形式,让村民充分参与村级决策。(2)加强议事能力培训。组织村民开展议事能力培训,提高村民参与决策的能力和水平。(3)建立协商民主机制。推动村民在决策过程中充分表达意愿,通过协商达成共识,形成决策方案。(4)引入第三方评估。在决策实施过程中,邀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决策效果进行评估,为决策调整提供依据。第五章民主管理制度完善5.1村级事务管理制度优化5.1.1建立健全村级事务决策机制为保证村级事务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和合法性,应建立健全村级事务决策机制。具体措施包括:明确村级事务决策的程序、时限和责任;设立村民议事机构,充分发挥其在村级事务决策中的主导作用;加强村民对决策过程的监督,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5.1.2加强村级事务执行与监督村级事务执行与监督是保证决策落实的关键环节。应采取以下措施:明确村级事务执行的责任主体,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加强村级事务执行的规范化管理,保证事务办理的透明度;设立村级事务监督机构,加强对事务执行的监督,防止权力滥用。5.1.3完善村级事务信息公开制度信息公开是提高村级事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应完善以下方面:明确信息公开的范围、内容、方式和时限;建立健全信息公开的保障机制,保证信息公开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加强对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保证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到保障。5.2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完善5.2.1建立健全村级财务预算制度村级财务预算是村级财务管理的基础。应采取以下措施:明确预算编制的程序、内容和要求;加强预算执行的监督,保证预算资金的合理使用;建立健全预算调整和决算制度,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5.2.2加强村级财务收支管理村级财务收支管理是村级财务管理的关键环节。应采取以下措施:规范村级财务收支行为,明确收支范围和标准;加强财务收支的审核与监督,防止资金流失;建立健全财务收支报告制度,定期向村民公开财务收支情况。5.2.3完善村级财务审计制度村级财务审计是保证村级财务管理规范的重要手段。应采取以下措施:建立健全审计制度,明确审计范围、内容和程序;加强对审计工作的监督,保证审计结果的公正、客观和真实;强化审计结果的运用,对审计发觉的问题进行整改。5.3村级资源分配与监管5.3.1合理配置村级资源合理配置村级资源是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应采取以下措施:根据村级经济发展需求,合理规划资源配置;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资源保护,防止资源浪费。5.3.2加强村级资源监管为保证村级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应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建立健全资源监管制度,明确监管范围、内容和责任;加强对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监督,防止资源流失和破坏;设立村级资源监管机构,提高监管效能。5.3.3提高村民资源意识提高村民资源意识是保障村级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村民资源教育,提高村民的资源保护意识;开展资源宣传活动,提高村民的资源利用水平;引导村民参与资源监管,发挥村民在资源保护中的主体作用。第六章民主监督制度完善6.1村级监督体系构建6.1.1监督体系概述为了加强农村基层民主监督,本节将对村级监督体系的构建进行详细阐述。村级监督体系主要包括村民监督委员会、村民代表大会、村务监督小组等组成部分,形成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网络。6.1.2村民监督委员会村民监督委员会作为村级监督体系的核心,负责对村级事务的监督。其成员由村民选举产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村民监督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对村级事务的决策、执行、管理进行监督;对村级财务进行监督;对村民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处理;对村民代表大会的决议执行情况进行监督。6.1.3村民代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是村级民主决策的最高权力机构,对村级监督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其主要职责包括:审议和决定村级重大事务;对村级监督委员会的工作进行监督;对村务公开和财务审计工作进行监督。6.1.4村务监督小组村务监督小组是由村民选举产生的,负责对村务公开和财务审计工作进行监督。其主要职责包括:对村务公开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监督;对财务审计工作进行监督;对村民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处理。6.2村务公开制度完善6.2.1村务公开制度概述村务公开制度是农村基层民主监督的重要环节,通过公开村务,提高村级事务的透明度,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本节将对村务公开制度的完善进行探讨。6.2.2完善村务公开内容村务公开内容应包括村级重大事务、财务收支、项目实施、惠农政策落实等方面。具体要求如下:重大事务:包括村级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项目等;财务收支:包括村级收入、支出、债务、资产等;项目实施:包括项目名称、实施主体、投资额度、完成情况等;惠农政策落实:包括政策名称、受益对象、实施情况等。6.2.3规范村务公开形式村务公开形式应多样化,包括:设置村务公开栏,定期更新内容;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公开;通过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场合进行公开。6.2.4加强村务公开监督加强对村务公开的监督,保证公开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具体措施如下:成立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对村务公开工作进行监督;定期对村务公开内容进行审查,发觉问题及时纠正;鼓励村民对村务公开内容进行监督,发觉问题可向有关部门反映。6.3村级审计制度建立6.3.1村级审计制度概述村级审计制度是农村基层民主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审计村级财务,保证村级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本节将对村级审计制度的建立进行探讨。6.3.2建立审计机构设立村级审计机构,负责对村级财务进行审计。审计机构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6.3.3明确审计内容村级审计内容主要包括:村级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规性;村级资产的完整性、安全性;村级负债的合理性、合法性;村级经济活动的效益性。6.3.4规范审计程序村级审计程序应包括:审计准备:确定审计对象、范围、时间等;审计实施:收集证据、分析问题、提出建议;审计报告:撰写审计报告,提交审计结果;审计整改:对审计中发觉的问题进行整改。6.3.5加强审计监督加强对村级审计工作的监督,保证审计质量。具体措施如下:定期对审计工作进行评价,提高审计质量;对审计发觉问题进行跟踪整改,保证问题得到解决;建立审计结果公示制度,提高审计透明度。第七章民主教育制度完善7.1民主意识教育普及7.1.1强化民主意识教育的重要性民主意识是基层民主自治的基石,必须将其纳入农村教育体系,提高农民的民主素养。为此,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明确民主意识教育目标,使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民主观念;将民主意识教育纳入农村学校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从小树立民主意识;加强农村师资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民主意识教育水平,保证教育质量。7.1.2创新民主意识教育方式为提高民主意识教育的实效性,应不断创新教育方式:结合农村实际,运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互动教学等方法,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手段,如网络、电视、广播等,拓宽民主意识教育的传播渠道;开展丰富多样的民主实践活动,如民主知识竞赛、民主论坛、民主实践基地等,让农民在实践中提升民主意识。7.2民主参与技能培训7.2.1建立民主参与技能培训体系为提高农民的民主参与能力,应建立完善的民主参与技能培训体系:制定民主参与技能培训规划,明确培训目标、内容、方式和时间;开展针对性的民主参与技能培训,包括选举投票、议事协商、民主监督等;加强与专业培训机构、高校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充分利用各方资源,提高培训质量。7.2.2创新培训方式为提高培训效果,应不断创新培训方式:结合农民实际需求,采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模拟演练等方法,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利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手段,开展线上培训,拓宽培训渠道;鼓励农民参与培训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7.3民主文化氛围营造7.3.1丰富民主文化活动为营造浓厚的民主文化氛围,应丰富民主文化活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主文化活动,如民主论坛、民主讲座、民主文艺演出等;结合传统节日、纪念日等,举办具有民主主题的庆祝活动;鼓励农村文化团体创作民主题材的文艺作品,弘扬民主文化。7.3.2加强民主文化宣传为提高民主文化的知名度,应加强民主文化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宣传民主文化;加强与民间文化组织的合作,共同推广民主文化;开展民主文化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活动,让民主文化深入人心。7.3.3建立民主文化示范点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应建立一批民主文化示范点:在农村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村庄,开展民主文化建设试点;加强示范点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提升民主文化氛围;总结示范点经验,在更大范围内推广民主文化建设。第八章法律法规保障8.1法律法规制定与修订为了保证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的完善,必须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应当针对农村基层民主自治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法律法规。在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调研和论证,保证法律法规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前瞻性。同时应当注重法律法规之间的衔接和协调,形成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实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应当定期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修订过程中,要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特别是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意见,保证法律法规更加贴近实际、反映民意。还要关注国家层面法律法规的调整,及时跟进修订,保持法律法规的时效性和适应性。8.2法律法规宣传与普及法律法规的生命力在于实施,而实施的基础在于广泛宣传和普及。为此,应当采取以下措施:(1)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通过举办培训班、讲座、宣传活动等形式,使基层干部和群众充分了解农村基层民主自治法律法规的内容和要求。(2)创新宣传方式。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以及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法治意识。(3)加强法律法规普及教育。将法律法规知识纳入农村基层组织培训课程,定期组织考试,保证基层干部熟悉法律法规,提高依法行政能力。8.3法律法规实施与监督法律法规的实施和监督是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完善的保障。以下措施应当得到重视:(1)明确责任主体。各级部门和相关单位要明确职责,保证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2)加强执法检查。对农村基层民主自治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觉和纠正违法行为。(3)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机制。鼓励群众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投诉举报,保障群众合法权益。(4)严格责任追究。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形成有力的震慑。(5)加强协作配合。各级部门和相关单位要加强协作配合,共同推进农村基层民主自治法律法规的实施。第九章信息化建设9.1村级信息化基础设施完善9.1.1建设目标为推动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的完善,本节提出村级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即构建一个覆盖全面、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为农村基层民主自治提供有力支撑。9.1.2建设内容(1)完善宽带网络覆盖:加大投入,提高农村宽带网络覆盖率,保证每个行政村实现宽带网络接入。(2)提升信息设备配备:为村级组织配备必要的信息设备,包括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保证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3)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建立健全信息安全防护体系,保障村级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9.1.3实施措施(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2)落实资金保障:保证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充足,保证项目顺利推进。(3)加强技术指导:开展农村信息化技术培训,提高基层干部的信息化素养。9.2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9.2.1建设目标构建一个高效、便捷、智能的农村基层民主自治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村级事务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9.2.2建设内容(1)搭建村级事务管理平台:整合各类村级事务管理资源,实现事务管理的在线化、自动化。(2)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实现与上级部门的数据共享,提高决策效率。(3)开发智能应用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农村基层民主自治提供智能化支持。9.2.3实施措施(1)明确平台建设需求:深入了解农村基层民主自治的实际需求,保证平台功能的实用性。(2)优化平台设计:借鉴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设计理念,提高平台用户体验。(3)加强平台运维:保证平台稳定运行,定期进行升级和维护。9.3信息化服务能力提升9.3.1建设目标提升农村基层民主自治的信息化服务能力,满足农村居民多样化的信息服务需求。9.3.2建设内容(1)加强信息化服务队伍建设:培养一支具备专业素养的信息化服务队伍,提高服务质量。(2)拓展服务领域:围绕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文化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3)优化服务模式: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实现个性化、精准化服务。9.3.3实施措施(1)开展信息化服务培训:组织针对农村基层干部和居民的信息化服务培训,提高服务能力。(2)建立服务评价机制:定期对信息化服务进行评价,及时发觉问题并改进。(3)加强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第十章试点推广与评估10.1试点选择与实施10.1.1试点选择原则为保证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完善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试点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代表性原则:选择的试点应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能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广告投放平台服务协议
- 医疗器械采购质量检验协议
- 农业种植承包技术指导与成果分配协议
- 农业产业化发展联合协议
- 农业生态种植技术与维护管理合同
- 办公用品采购配送协议
- 可持续2000千瓦时日太阳能光伏分布式发电可行性研究报告
- 绿色1000套绿色公寓节能减排住宅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
- 跨境电商物流企业2025年网络布局与物流服务客户满意度提升策略报告
- 策划展销活动方案
- 英语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第四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课件
- FLUENT 15 0流场分析实战指南
- 弱电维护保养合同
- GB/T 41972-2022铸铁件铸造缺陷分类及命名
- YY/T 0471.3-2004接触性创面敷料试验方法 第3部分:阻水性
- GB/T 3871.9-2006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第9部分:牵引功率试验
- 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全国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复习课的应用》精品课件
- 新闻传播中的媒介素养课件
- 超疏水材料课件
- 中医刮痧法诊疗操作评分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