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福生态墓园(一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稿)_第1页
万福生态墓园(一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稿)_第2页
万福生态墓园(一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稿)_第3页
万福生态墓园(一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稿)_第4页
万福生态墓园(一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设项目名称陵水万福生态墓园(一期)项目项目代码2306-469028-04-01-924519-0000建设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建设地点陵水县本号镇格界水库北侧地理坐标E:109°59'37.594",N:18°37'57.166"国民经济行业类别O8080殡葬服务建设项目行业类别“五十、社会事业与服务业”的“殡仪馆;涉及环境敏感区的”建设性质口新建(迁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情形口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选填)/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号(选填)/总投资(万元)42344.29环保投资(万元)889环保投资占比(%)2.1施工工期24个月是否开工建设□是:226650.09专项评价设置情况无规划情况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情况无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无其他符合性分析1、与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1.1、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符合性项目属于殡葬服务行业建设项目。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中相关规定,本项目不属于其中的鼓励类、淘汰类和限制类,视为允许类。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现行相关产业政策。1.2、与《海南省产业准入禁止限制目录(2019年版)》符合性对照《海南省产业准入禁止限制目录(2019年版)》(琼发改产业[2019]1043号本项目为殡仪馆建设项目,不在禁止、限制类的目录清单里,因此本项目属于海南省准2入产业。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要求。2、与“三线一单”相符性分析根据“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海南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中附件1海南省陆域环境管控单元分布图”可知项目选址属于优先保护单元和一般管控单元。全省总体生态环境管控单元的要求及符合性见下表。表1-1全省总体生态环境管控要求及符合性一览表环境管控单元类型管控要求项目情况符合优先保护单元以生态环境保护优先为原则,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严守生态环境质量底线,确保生态环境功能不降低。项目占地普通山坡林地,项目建设布局设计充分利用其地理位置、天然地形及周边环境,合理布置公募各区域及配套设施。符合一般管控单元执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重点加强农业面源、城镇生活污水等污染治理。项目产生的污水经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用于厂区内绿化,不外排。符合表1-2项目与五大片区生态环境管控要求相符性分析(部分)生态环境管控要求本项目符合性南部片区(包括三亚、乐东、陵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在三亚市、陵水县建设跨区域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城镇新建排水管网实行雨污分流。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推进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净化。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加快推行新能源车替代燃油车,强化施工和道路扬尘管控。优化水资源配置,改善供水条件,提高供水保障水平,保证高峰期用水需求。禁止明显破坏生态环境的建设活动。扎实推进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实施严格的围填海总量控制制度和规范审批程序,除国家和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民生项目和重点海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外,严禁围填海。三亚市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其他市县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到2022年所辖范围内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项目污水收集后经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用于场地绿化;生活垃圾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处理;危险废物分类收集后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符合本项目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北部片区,项目与北部片区管控方案符合性见下表。3表1-3项目与陵水“三线一单”北部片区管控方案符合性片区生态环境管控要求项目情况符合性北部片区合理控制建设活动,引导发生态经济,禁止明显破坏生态环境的建设活动。严格控制经济林果业布局和规模,逐步清退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农业种植活动。强化县域生态安全屏障和水源涵养区的保护和管理。本项目建设不会明显破坏生态环境,使用的集体林地已征得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同意,并按规定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项目建设及运营期间建设单位做好生态保护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施工管理,严禁超范围使用林地,杜绝非法采伐、破坏植被等行为。符合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陵水黎族自治县“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方案》。2.1、生态保护红线经查询海南省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公众版)2022年海南省生态保护红线,本项目用地不占用陆域生态保护红线、海域生态保护红线和一般生态空间。因此,本项目与海南省生态保护红线规划是相符的。2.2、环境质量底线(1)环境空气质量底线本项目评价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良好,所在的区域属于达标区。项目火化废气与焚烧炉废气采用“二燃室+强制风效冷却器+旋风除尘+脱酸脱硫净化装置+袋式除尘器+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均能达标排放;污水处理站采用地埋式,加盖绿化措施减轻恶臭气体的影响,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运营期间对区域空气环境影响较小。(2)水环境质量底线项目生活污水经隔油池+三级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污水处理站处理,运营期清洗废水经消毒处理后排入污水处理站处理,经处理达标后的污水回用于绿化,不外排。因此,对区域水环境影响较小。(3)声环境质量底线高噪声设备经采取减振、隔声及厂区加强绿化等降噪措施后,运营期噪声不会引起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功能的改变。2.3、资源利用上线项目运营过程消耗一定量的电源、水资源等资源消耗,项目资源消耗量相对区域资源利用总量较少,符合资源利用上线要求。2.4、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根据海南省三线一单成果发布系统,经项目准入分析查询,本项目涉及的陆域综合管控单元为陵水黎族自治县优先保护单元11和一般管控单元。环境管控单元编码:ZH46902810011,单元类型:优先保护单元;环境管控单元编码:ZH46902830001,单4元类型:一般管控单元。项目与《海南省生态环境准入清单(2021年版)》的分析见下表。表1-4项目与陵水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相符性环境管控单元编码ZH46902810011单元类型优先保护单元生态环境分区类型生态保护红线(海岸带自然岸段、江河)、一般生态空间(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海岸防护)、水环境优先保护区(饮用水水源地、高功能水体)管控维度管控要求本项目情况符合性空间布局约束1.执行生态空间(陆域生态保护红线、海岸带自然岸段、一般生态空间、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海岸防护)普适性管控要求。2.执行水环境(饮用水水源地、高功能水体)普适性管控要求。本项目用地不占用陆域生态保护红线、海域生态保护红线和一般生态空间。符合环境管控单元编码ZH46902830001单元类型一般管控单元生态环境分区类型管控维度管控要求本项目情况符合性空间布局约束1.执行全省要素类(一般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求。2.土壤环境(建设用地污染风险重点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求。3.全面实施城镇燃气工程建设。项目位于陵水县格界水库北侧山坡,不属于近岸海域,因此项目不属于禁止、限制开发建设活动的要求;周边不存在学校、医院、疗养院、养老院等单位,项目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隔油池+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回用于绿化浇灌,生活垃圾等一般固废交由环卫部门处置,危险废物均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符合污染物排放管控1.执行大气环境(布局敏感重点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求。2.执行自然资源(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普适性管控要求。施工工地污染防治,严查运输车辆扬尘污染;项目火化采用电能,属于清洁能源。符合5环境风险1.执行土壤环境(建设用地污染风险重点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求。2.有效管控建设用地开发利用土壤环境风险,防范用地使用过程土壤环境污染,强化企业关闭搬迁后土壤环境监管,严格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监管,有序推进建设用地绿色可持续修复,加强暂不开发利用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强化污染地块信息共享。项目不涉及高毒、高残留农药。项目不属于模化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和采矿项目。符合用地环境风险防控要求。符合由上表分析可知,项目的建设符合《海南省生态环境准入清单(2021年版)》管控要求。3、与“三区三线”相符性项目位于陵水县本号镇格界水库北侧,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约340亩(公墓区280亩、殡仪馆区60亩)。总建筑面积为15645.78m2。根据海南省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公众版)2022年合规性审查报告,本项目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耕地,不在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内,因此,项目与海南省“三区三线”是相符的。4、与《海南省殡葬管理办法》相符性表1-5与《海南省殡葬管理办法》相符性分析《海南省殡葬管理办法》要求本项目情况符合性禁止占用耕地(包括个人承包地和自留地)作墓地。已经占用的,应当限期迁出或就地深埋平坟,归还耕地。因国家建设征用或农田基本建设而迁出或平毁的坟墓,禁止返迁或在原地重建。项目用地不涉及耕地符合禁止在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水库和河流的堤坝、铁路和公路的两侧葬坟或兴建公墓。上述区域内原有的坟墓,除受保护坟墓以外,应当限期迁移或平毁。项目用地不在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水库和河流的堤坝、铁路和公路的两侧。符合根据上表可知,项目选址于《海南省殡葬管理办法)》相符。5、与《殡仪馆建设标准》(建标181-2017)中选址和规划布局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位于陵水县本号镇格界水库北侧,根据《殡仪馆建设标准》(建标181-2017项目建设布局分析情况见下表。表1-6与殡仪馆建设标准选址和规划布局符合性分析(摘录)序号殡仪馆建设标准要求本项目情况符合性1布局合理,节约用地。项目殡仪馆位于地块南侧,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符合2殡仪馆建筑布局应根据殡仪服务流程科学设计,功能分区明确,同一功能区内的建筑用房可相对集中布置,管理及后勤区宜独立设置。项目功能分区明确,同一功能区内的建筑用房相对集中布置,办公楼、业务中心和宿舍楼设置在地块西北侧,火化楼、悼念厅和遗体处理楼设置在地块南侧。符合63合理组织交通,馆区内应设接运遗体的专用道路和专用出入口。馆区内设有接运遗体的专用道路和专用出入口。符合4殡仪馆绿地率应满足当地规划部门的要求,改建、扩建殡仪馆的绿地率宜为30%。本项目绿地率超过30%符合5应设置室外公共活动场地和公共厕所项目设有室外公共活动场地和公共厕所。符合6应配套建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设施,殡仪车停车场与公共停车场分开设置,并符合当地政府相关规建有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设施,殡仪车停车场与公共停车场分开设置。符合7符合用地分类管理原则和规划管理、殡葬管理条例以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具备满足工程建设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本项目为新建项目,选址满足工程建设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符合8殡仪馆亦建在当地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并利应有利于排水和空气扩散,交通、给排水、供电有保证。周边单位和居民较少,相对独立,交通便利,并处理好与周边单位和居民的关系。本项目在当地常年主导风向东北风的下风侧,周边200m范围内无居民点和高大建筑且园区道路与村道连接,对外交通便利,项目有市政供水供电。项目距离居民区较远,对附近居民影响很小。符合根据上表分析可知,项目建设选址与《殡仪馆建设标准》(建标181-2017)要求符合。6、与《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JGJ124-99)要求的符合性本项目位于陵水县本号镇格界水库北侧,根据《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JGJ124-99项目建设符合性见下表。表1-7《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JGJ124-99)符合性一览表序号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要求本项目情况符合性1殡仪馆的选址应符合国家的土地使用原则和当地总体规划的要求。项目位于陵水县本号镇格界水库北侧山坡,项目用地范围内不涉及占用“三区三线”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且项目用地已取得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详见附件2)。符合2设有火化间的殡仪馆宜建在当地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并应有利于排水和空气扩散。火化楼位于殡仪馆区的南侧,为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殡仪馆区位于格界水库北侧山坡坡顶,有利于排水和空气扩散。符合3殡仪馆应选交通方便,水、电供应有保障的地方。项目通过乡道连接国道,交通便利,有市政供水、供电。符合74总平面布局应根据功能分设业务区、殡仪区、火化区、骨灰寄存区、行政办公区和停车场。项目根据功能分别建设各区和停车场符合5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殡仪区与火化区相邻设置,并设廊道连通;2.骨灰寄存区内宜设置祭悼场所;3.应设置室外公共活动场地和公共厕所。项目各功能区之间通过风雨连廊连接;骨灰楼前设有祭祀广场;项目建筑和墓葬区都设有公共厕所。符合6殡仪馆不应少于2个出入通道,其中1个专供殡仪车通行。项目经过乡道对外连接,区内建设专用通道。符合7室外环境设计应包括公共活动场地、道路和绿化等设计。项目区内设有祭祀广场、公共活动广场、区内道路、绿地等符合7、项目选址合理性项目选址位于陵水县本号镇格界水库北侧山坡,本次项目为一期,用地面积约为340亩,其中殡仪馆区约60亩,其他为墓葬区。根据《殡葬管理条例》(2013年1月1日执行)和《海南省公益性公墓建设标准(2011版)》:禁止在耕地,城市公园、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和距离居民区500m范围内等地建设坟墓。项目周边多为茂密的自然林地,远离村庄、学校、医院、国家公园等环境敏感点。项目场址较为偏僻,且隐蔽性好,经查询项目用地范围内不涉及占用“三区三线”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且项目用地已取得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第4690282024XS0071411号)。场地东侧出口可经由乡道Y107至国道G223,南侧出口则经由乡道Y088至国道G361,项目区域内部道路依地形修建,连接乡道,进出交通比较便利。因此,项目选址比较合理。8建设2.1、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陵水万福生态墓园(一期)项目2、建设单位:陵水黎族自治县城乡投资有限公司3、建设地点:陵水县本号镇格界水库北侧4、设计服务规模:根据《殡仪馆建设标准》(建标181-2017),本项目殡仪馆设计处理遗体规模按远期为3650具/年,建设规模分类属于Ⅳ类。5、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226650.09m2(约340亩)其中殡仪馆区60亩,公墓区280亩。拟建总墓位为33000个(传统土葬墓位12000个、安置墓位8000个、骨灰葬墓位4000个、室外艺术骨灰盒葬5000个、骨灰盒寄存4000个)。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5645.78m2,其中计容建筑面积13625.99m2,不计容建筑面积2019.79m2。计容建筑面积包括业务楼3062.75m2、永安楼(骨灰楼)1462.18m2、静安楼(遗体接收楼)1853.08m2、羽化楼(火化楼)1532.28m2、厚德厅(悼念守灵厅)1911.40m2、思忆厅(悼念守灵厅)1175.25m2、追恩楼(告别厅)2224.00m2、风雨廊305.05m2和公共厕所100m2(两座);不计容(地下室)建筑面积为2019.79m2。建筑基底面积为11233.94m2,建筑密度为5.0%,停车位400个(其中临时车位180个)。本项目主要服务范围为陵水黎族自治县,根据规划至远期2035年,人口约为57万人,测算公墓所需用地面积约为506亩,本次规划县级公墓用地按照500亩进行控制实施,分两期进行建设,本次项目建设为一期,用地规模为340亩,主要为墓地建筑及构筑物、殡仪馆建筑及配套工程;根据《陵水黎族自治县殡葬设施专项规划(2020-2035)》,陵水远景年遗体处理量为3650具,项目建设规模满足规划要求,合理可行。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公墓区墓位及构筑物建筑、殡仪馆建筑(火化楼、遗体接收楼、骨灰塔、业务楼等)、配套建设道路、给水、雨水、污水、照明、电气、通信及绿化工程等。9图2-1项目规划示意图6、建设工期本项目投资建设期初步计划为24个月。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下表。表2-1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项目数量单位备注规划建设用地面积226650.09m2总建筑面积15645.78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3625.99m2地下建筑面积2019.79m2计容建筑面积13625.99m2其中业务楼3062.75m2追恩楼(告别厅)2224.00m21911.40m2m21853.08m2羽化楼(火化楼)1532.28m2永安楼(骨灰楼)1462.18m2风雨廊305.05m2公厕m22座不计容面积建筑面积(地下室)2019.79m2建筑基底面积11233.94m2机动车停车位400个临时停车位180墓位33000个主要工程组成详见表2-2。表2-2项目组成一览表工程名称构筑物名称建设内容及规模主体工程墓位公墓区占地280亩,拟建总墓位33000个(传统土葬墓位12000个、安置墓位8000个、骨灰葬墓位4000个、室外艺术骨灰盒葬5000个、骨灰盒寄存4000个)业务楼建筑面积为3062.75㎡,为层高3层建筑,首层建筑面积为1018.72㎡,层高为4.8m,二层建筑面积为1022.02㎡,层高为3.6m,三层建筑面积为1022.02㎡,层高为3.6m。首层主要功能布局有接待大厅、殡仪馆业务厅、展示区、洽谈室、办公室、值班室、视频制作室、墓园业务厅、厨房、餐厅和卫生间等;二层主要功能布局有办公室、档案室、会议室、储物室和卫生间等;三层主要功能布局有阅览室、活动室、休息室、储物室和卫生间等。业务楼底面设计标高149m。追恩楼(告别地上1层地下1层,地上层高6.6m,地下层高4.8m,建筑面积2224.00㎡。建筑主要功能布局有告别厅、贵宾室、休息室、音响室、卫生间、设备房、消防控制室等。内有电子显示屏、空调、尸棺、像架、哀乐、花圈、花饰、白花等追悼会用品。追恩楼建筑共设置有1个大告别厅和3个中告别厅,大告别厅可容纳300人,中告别厅可容纳100人。追恩楼底面设计标高155.4m。遗物焚烧间地上1层,层高4.8m,建筑面积50m2,用于遗物祭品焚烧。厚德厅(悼念厚德厅为2层,1层层高为5.4m,2层层高为4.5m,建筑面积为1911.40㎡。一层设置有便利店、服务台、守灵厅、会客室、卫生间、配电房等;二层设置有值班室、茶水间、休息室和卫生间等。厚德厅共设置2个中守灵厅,每个可容纳20人。厚德厅底面设计标高150m。思忆厅(悼念守灵厅1层,层高为5.4m,建筑面积为1175.25㎡,设置有守灵厅、会客室、卫生间等。思忆厅底面设计标高150m。静安楼(遗体接收楼㎡。静安楼为遗体接收处理场所,一层设置有遗体接收门厅、家属抚慰室、值班室、遗体冷藏区、遗体整容室、遗体SPA;二层设置有遗体冷藏区、解剖室、物证室、耗材室、更衣淋浴室、办公室等。静安楼底面设计标高150m。羽化楼(火化楼)地上2层,层高为12.55m,建筑面积为1532.28㎡。羽化楼设置有待化间、观化间、侯灰大厅、骨灰整理间、骨灰领取间、休息室、更衣淋浴室、中控室、储油间、遗体通道、火化间、尾气处理室、环境监控室、骨灰暂存间等。羽化楼底面设计标高150m。永安楼(骨灰楼)建筑面积为1462.18㎡,为地上3层建筑,首层层高为4.5m,二层层高为3.9m,三层层高为3.9m,设置有一部电梯。永安楼主要功能设置包括祭祀堂、骨灰堂、过期骨灰库、库房等。骨灰堂设置有铝合金骨灰架,用于放置骨灰盒,显得庄重美观。骨灰架采用具备强度高而密度又小,机械机能好,韧性和抗蚀机能很好的铝合金材料。骨灰架需要做到防潮、环保、隔音、防腐化等。骨灰楼主要设置祭祀堂、骨灰堂、葬品销售等。永安楼底面设计标高146m。辅助风雨廊殡仪馆各建筑单体由风雨廊连接,建筑面积共305.05㎡。工程停车位拟设置停车位约400个,其中大型汽车停车位3个,中型汽车停车位5个,小型汽车停车位212个,考虑清明、冬至等节日车流量繁忙时段,可在出入口处空地、草坪、沿墓区环路等部分空地设置临时停车位,临时停车位180个,以满足日常停车要求。祭祀广场广场采用青砖铺装,铺装面积约为3180m2。主要满足供人活动功能。公用工程供水工程拟从附近村庄接市政自来水管网供电工程市政供电排水系统雨污分流,雨水就近排入雨水沟;污水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用于场地内绿化浇灌。环保工程废水治理餐饮废水经隔油池预处理、遗体清洗废水经消毒池预处理后和其他废水进入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用于场地内绿化浇灌。污水处理站设于火化楼西南侧,采用地埋式,日处理量为30m3/d。废气治理遗体火化废气采用“二燃室+强制风效冷却器+旋风除尘器+脱酸脱硫+布袋除尘器+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经15m高排气筒(DA001)有组织排放;遗物焚烧废气采用“二燃室+强制风效冷却器+旋风除尘器+脱酸脱硫+布袋除尘器+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经15m高排气筒(DA002)有组织排放;餐厅油烟采用高效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通过专用烟道楼顶排放。治理加强绿化,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基础减振、隔声、消音等措施。治理①生活垃圾经分类收集,统一交市政环卫处理;②餐厨垃圾委托有资质单位清运;③(除尘灰、除硫脱酸渣、废活性炭等)暂存于区内的危废暂存间(火化楼西侧,10m2),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项目主要设备见下表。表2-3项目主要设备清单及技术参数一览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规格(mm)备注1智能环保节能平板火化机套13400×2200×32502智能环保节能拣灰火化机套13450×2230×31803配套火化机尾气净化处理设备套21900×1600×36704骨灰盒个4000450×400×4505三门太平柜组503000×920×1795双压缩机,双系统6水晶棺台2270×890×10607消毒设备套3STY-XD-18058平板推尸车辆9殡仪接收车辆4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消耗量见表2-4,原辅料主要理化性质见表2-5。表2-4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消耗量一览表序号名称数量性状最大库存量包装方式储存位置及作用1轻质柴油50t/a液0.02t储罐燃料,半地下式储罐区2活性炭固//用于尾气处理装置,设备厂家自带,区内不存储。3防腐剂(37%的甲醛溶液)液0.2桶装俗称福尔马林,用于注射遗体防腐4次氯酸钠液0.2桶装污水处理站消毒5石灰粉0.2t/a固0.2袋装污水处理站消毒6制冷剂(R134a)0.5t/a液//用于尾气处理装置,设备厂家自带,区内不存储。表2-5项目主要原辅材料理化性质序号原辅料名称理化性质1轻质柴油易燃易挥发,不溶于水,易溶于醇和其他有机溶剂。是组分复杂的混合物,沸点范围0℃~370℃和350℃~410℃两类。2二氧化钙微溶于乙醇丙酮在湿空气中分解与稀酸反应生成过氧化氢。3石灰粉石灰粉是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白色粉末状物质,无臭无味,能吸收臭气。碳酸钙呈中性,基本上不溶于水,溶于盐酸。4次氯酸钠次氯酸钠是一种无机物,化学式为NaClO,分子量为74.442,是一种次氯酸盐。5制冷剂(R134a)1,1,1,2-四氟乙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2H2F4,是使用最广泛的中低温环保制冷剂。6福尔马林福尔马林(formalin;福美林)是甲醛〈formaldehyde〉(HCHO)的水溶液,外观无色透明,具有腐蚀性,且因内含的甲醛挥发性很强,开瓶后一下子就会散发出强烈的刺鼻味道。2.4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项目工作人数为50人,24小时轮班制,每年工作时间按365天计。每天接待吊唁人员等按最大计算为100人次/天,根据海南本地风俗,在清明节、中元节、冬至均为祭扫高峰期,每年约20天左右,忙时祭扫人员约800人次/d,闲时祭扫人员约20人次/d。2.5公用工程1、给排水工程给水:项目用水从周边村庄市政管网取水。排水:项目建成后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统。废水主要为清洗废水和生活污水,清洗废水主要为车辆清洗、遗体清理和场地清理废水等。生活污水为员工日常生活和吊唁人员用水。项目污水经隔油池、化粪池处理后排入项目自建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用于场地绿化等;项目区域(主要为公墓区)雨水排水采用截水明沟与汇流沟结合的方式,截水沟沿挡墙而建,采用C20混凝土结构,截水沟过人行道部分需加盖雨水篦子,截水沟沿区内道路和地形设置,项目区域内日常雨水除挥发、下渗后经截水沟汇流至地势低洼处,形成临时水塘,可用于域内绿化浇灌,雨季雨水增多时经截水沟溢流至格界水库旁溢洪道,不排入格界水库。对水库无影响。项目运营期雨污水官网图详见附图。项目用、排水情况见下表。表2-6项目用、排水一览表产污环节用水定额产污环节用水定额数量用水量排污系数排水量(m3/d)(m3/a)(m3/d)(m3/a)清洗废水车辆清洗38L/辆·次4辆0.027.900.850.0176.72遗体清理20L/具次3650具0.2073.000.850.1762.05场地清洗2m3/d365天2.00730.000.85620.50生活污水员工日常生活160L/人d50人8.002920.000.856.802482.00吊唁人员15L/人d547.50.85465.38餐饮废水15L/人次次2.25821.250.85698.06解剖用水50L/具36具/a0.0050.850.004祭扫忙时人/d)20天4.080.000.853.4068.005L/人次(20人/d)345天0.134.500.850.0929.33小计忙时0.8515.2814433.5711.971其他绿化用水0.9L/m2·d77300m213914.00///项目水平衡图:图2-2项目水平衡图(忙时20天)m3/d图2-3项目水平衡图(闲时345天)m3/d2、供电工程从市政接驳点引入一路10kV电源,同时设置1组200KW柴油发电机作为应急电源,作为二级负荷备用电源。2.6总平面布置及合理性分析本项目位于陵水县本号镇格界水库北侧。根据项目建筑的使用功能,结合用地地形和周边环境的实际情况,项目区域主要分为一核两轴五区。一核:景观核心;两轴:悼念之轴、祭祀之轴;五区:殡仪馆区、安置墓园区、骨灰葬墓区、土葬墓园区和艺术葬墓园区。1.殡仪馆区总用地面积约合60亩,处于一期地块南侧,出入口连接项目区南侧道路,可供殡仪车及行人通行。殡仪馆区根据功能设置有业务楼、追恩楼(告别厅)、厚德厅(悼念守灵厅)、思忆厅(悼念守灵厅)、静安楼(遗体接收楼)、羽化楼(火化楼)、永安楼(骨灰楼)及停车场等。殡仪馆区整体以追恩楼为中心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规划,厚德厅和思忆厅布置于追恩楼东北侧,静安楼布置于追恩楼东南侧,羽化楼位于静安楼东南侧,处于当地常年主导风向(东北风)的下风向,永安楼布置于殡仪馆区域的最东侧,建筑整体布局紧凑,交通便捷,车辆和人员分流有序。业务楼布置在殡仪馆区的西侧,临近道路,靠近出入口,交通方便。2.安置墓园区安置墓园区作为安置坟墓的区域,主要接受安葬它处迁移过来的坟墓。3.骨灰葬墓区骨灰葬墓区布置有骨灰楼、骨灰廊,作为安置骨灰的区域。4.土葬墓园区土葬墓园区墓地依势而建,墓位平台总长度4.5m,以砌筑挡土墙支护。挡土墙结构形式为俯斜式路肩墙,墙高为2m~5m。总平面布置按公墓规划设计原则,结合用地所在区域的功能规划和道路规划,合理组织车流和人流。墓区内设置车行道及人行道,线路走向为沿山谷等高线进行环绕布线。人行道为台阶式,每级阶梯高度为15cm、宽度为300cm。区内还设置了祭祀广场及道路等设施。5.艺术葬墓园区艺术葬墓园区主要采用花葬树葬形式安置。项目建筑、消防、电气、交通和环保设施等按照相关法规、规范和技术要求进行设计建设。平面布置见附图2。综上分析,从环保角度,项目的布局是合理的。2.7项目区域内外交通的合理性项目选址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本号镇格界水库北侧,项目远离学校、医院和居民区等敏感目标,场地东侧出口可经由乡道Y107至国道G223,南侧出口则经由乡道Y088至国道G361,交通便利。项目区域内道路根据规划沿区域地形进行设计,充分利用原有道路进行建设,既满足项目内部通行要求,又满足生态环境和维护区域景观的要求。项目区域周边交通图见下图。项目社会车辆从西南侧出入口沿道路到达业务楼和停车场,殡仪车从区域南侧入口进入到达遗体接收楼和火化楼,该乡道采用混凝土路面,双向2车道,可做为遗体运输路线,该道路两侧距离村庄(格界村、黎跃村等)、学校等较远,且两侧多为高大树木,较为隐蔽,遗体运输车辆通行时对周边居民产生干扰和影响很小;另外,项目区域南侧距离殡仪馆区较近,遗体运输车辆可就近到达遗体接收楼开展后续工作,因此,南侧道路做为遗体运输路线是合理的。图2-4项目区域周边交通示意图工艺流程和产排污环节2.8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2.8.1施工期本项目主要施工活动为场地平整、土方开挖、基础建设、主体工程、装饰装修、设备安装等,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见下图。图2-5项目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示意图施工工艺说明:①场地清理项目用地现状为山坡林地,主要种植桉树、槟榔等果木林,林下场地内杂草丛生,平整场地前需办理相关林业手续,清理场地内现有植被,部分果树根据设计规划进行移栽或保留利用,施工使用挖掘机、推土机刨除表土暂时堆放于空地上,作为后期绿化用土,表土临时堆存时周边设拦挡,少量的居民临时铁皮房有居民自行拆除带走。施工期间会产生施工机械噪声和施工扬尘、建筑垃圾。②平整地坪场地平整按照规划要求,依据地形采取整平,场地内高于规划场地标高的地段要进行开挖,用于低于场地标高地段的填土。施工期间会产生施工机械噪声和施工扬尘。③基础建设(基坑开挖、建筑施工、室内外装修、绿化施工)对基坑开挖时,基坑四周设置临时边坡,以防护基坑安全。开挖产生土石方暂存于基坑周边空地上,待用于基坑回填。施工中布设好各种管网,然后进行基坑壁回填,回填采用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方法,土方由挖掘机装土,自卸汽车运土,人工铺土、摊平,用振动碾压机碾压,边缘压实不到之处,辅以人工和电动冲击夯实。建筑施工:建筑施工工艺为施工准备→测量放线→桩身施工→垫层铺设→结构施工。④室内外装修:主要进行墙体的粉刷、地板铺设等。装修期间会产生少量有机气体挥发,产生的废弃漆桶等危险废物由装修公司带走处置。⑤设备安装设备安装期间的少量扬尘、焊接废气和噪声,调试设备的噪声等。3、施工期污染物分析①噪声:主要为机械噪声、施工作业噪声和施工车辆噪声等;②废气:运输建筑材料、施工作业产生的扬尘,机械设备、运输车辆的汽车尾气以及内外装修产生油漆废气等;③废水:主要为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④固废: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废弃的建筑装修材料等。2.8.2运营期1、运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示意图图2-6项目运营期工艺流程产污节点图2、工艺流程说明①接收遗体:遗体由殡仪馆专用车接回殡仪馆遗体接收楼;②清洗遗体:部分不在当日火化的遗体实行冷藏防腐处理,当日火化遗体在清洗、妆容、穿脱衣后,由工作人员推入告别礼堂(厅)举行治丧悼念活动,此过程会产生清洗废③遗体告别:告别仪式在死者家属办理完各种手续后进行,告别仪式在告别厅进行,家属告别过程中会产生灵堂噪声、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焚烧逝者衣物等随身用品、燃放鞭炮和迷信纸等祭奠用品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有大气污染物(烟尘、SO2、NOX、CO、氯化氢、二噁英等)、噪声及固废(焚烧炉渣等);④遗体火化:家属完成告别后进行遗体火化,火化机用以电能,由于遗体含有有机物质和汞,有机物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含硫、含氯、可气化的汞以及二噁英等、主要的污染物有:烟尘、SO2、NOX、CO、氯化氢、Hg、二噁英等,固体废物主要为危险废物(灰渣等⑤骨灰装殓及处理:遗体火化后由家属进行装殓,装殓后由家属直接带走安葬或存放在殡仪馆。3、运营期污染物分析①废气:主要为遗体火化废气、遗物焚烧废气、餐饮废气、污水处理站恶臭、停车场汽车尾气等。②废水:员工日常办公生活污水,吊唁人员、祭扫人员等生活污水,餐饮废水,解剖清洗机场地清洗废水等。③噪声:主要为设备运行、机动车行驶、人员活动噪声等。④固废:主要为员工、吊唁人员和祭扫人员的生活垃圾,餐厨垃圾,焚烧炉渣、除尘灰,废活性炭,污水处理站污泥等。项目主要污染工序见下表:表2-7项目主要污染工序一览表污染物产污节点污染源名称主要污染因子收集及排放方式废气遗体火化火化机废气化氢、NOx、英等产生的废气经“二燃室+强制风效冷却器+旋风除尘器+脱酸脱硫+布袋除尘器+活15m高排气筒(DA001)有组织排放遗物焚烧焚烧炉废气噁英、NOx、产生的废气经“二燃室+强制风效冷却器+旋风除尘器+脱酸脱硫+布袋除尘器+活15m高排气筒(DA002)有组织排放。备用柴油发电机发电机尾气气黑度、NOx机械排风食堂餐饮废气油烟、非甲烷总烃经高效油烟净化器处理后引至楼顶排放。停车场机动车尾气加强管理公共卫生间臭气臭气浓度喷洒除臭剂,加强管理污水处理站恶臭臭气浓度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站,喷洒除臭剂、绿化带吸收和大气稀释扩散。废水生活污水植物油、粪大肠菌群餐饮废水经隔油池处理、遗体清洗废水经消毒池和其他污水经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用于场地内绿化。食堂餐饮废水洗、场地清洗等清洗废水声等设备噪声、车辆噪声、人员活动噪声Leq(A)采用低噪声、低振动设备,加强管理、禁止在非燃放区域燃放鞭炮。祭扫人员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置。食堂餐厨垃圾集中收集,委托有资质单位清运。烧、除尘灰等焚烧炉渣交由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理尾气处理系统废活性炭污水处理站污泥环卫部门定期抽运与项目有关的原有环境污染问题根据现场勘察和建设单位提供资料,项目用地现状为山坡林地,主要种植桉树、槟榔和果园等,场地内地表植被多为杂草。项目用地仅有少量当地农户临时休息的铁皮房,无与项目有关的其他环境污染问题。环境质量现状3.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的6.2.1.1,项目所在区域达标判定,优先采用国家或者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开发布的评价基准年环境质量公告或环境质量报告中的数据或结论”。3.1.1达标区判定根据海南省生态环境厅2024年6月5日发布的《2023年海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3年,陵水县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₂)、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分别为3、7、22、10μg/m3,一氧化碳(CO)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数浓度为0.7μg/m3,臭氧(O₃)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数浓度为101μg/m3。表3-1环境空气质量汇总表污染年评价指标现状浓度(μg/m3)二级标准限值(μg/m3)达标情况SO2年平均质量浓度3605达标NO2年平均质量浓度740达标PM10年平均质量浓度227031.4达标PM2.5年平均质量浓度3528.6达标O3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数63.1达标CO24小时平均第95位数0.7mg/m34mg/m3达标综上所述,区域环境中六基本项污染物年均浓度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项目所在区域属于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区。3.1.2特征污染物质量现状为了解项目区域TSP、汞、氯化氢及二噁英等特征污染物质量现状,本次评价引用海南绿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于2024年4月7-9日进行监测并出具的《陵水万福生态墓园(一期)项目检测报告》(第一次选址本项目位于该项目(第一次选址)西北侧约1.67km,根据监测报告该项目所在区域TSP最大监测值为0.031mg/m3(日均值),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修改单中二级标准(0.3mg/m3);氯化氢检测值低于检出限为<0.02mg/m3(小时值),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其他污染物空气质量浓度参考限值;汞的检测值低于检出限为<0.003mg/m3依据《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发[2008]82号文,“二噁英环境质量影响的评价参照日本环境质量标准(2002年7月环境省告示第46号)中的大气中年平均浓度值不超过0.6ng-TEQ/m30.027pg-TEQ/Nm3(日均值),远低于日本环境质量标准(0.6ng-TEQ/m3)。由上可知,本项目所在区域TSP、汞、氯化氢及二噁英等特征污染物质量现状达标。图3-1本项目与引用项目位置关系示意图3.2声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位于陵水县本号镇格界水库北侧,项目厂界外50m范围内无声环境保护目标,本次环评不做评价。3.3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南侧约200m为格界水库,用于附近林地、果园和农田灌溉。为了解格界水库水质量现状,委托海南绿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于2024年7月29日对水库水质现场监测,监测结果见下表。表3-2格界水库水监测结果一览表单位:浓度mg/L(除标注外)项目类别检测项目检测结果Ⅳ类水标准达标分析格界水库PH(无量纲)7.06-9达标悬浮物/达标石油类0.010.5达标氨氮0.147达标总磷0.050.1达标COD830达标BOD56达标根据监测结果可知,水库水质达到Ⅳ类水标准,现状良好。3.4生态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陵水黎族自治县本号镇格界水库北侧山坡地,距离格界水库约200m,该区域地貌形态属低山丘陵地区,海拔高度+40~+175m,地形起伏较大。雨水除蒸发、下渗外汇流至区域低洼处,雨季雨水较大时溢流至下游格界水库,格界水库为小Ⅱ型水库,为三级水库,主要用于防洪及灌溉。经现场调查项目区域地形总体南低北高,大部分区域已被人工植被覆盖(主要为果园),规划项目区域南侧为殡仪馆区,北侧为墓葬区,项目区域拐点坐标见附图8。为了解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现状,2024年7月27日对项目区域进行现场勘查并查阅相关资料。根据该区域的植被状况特点,采取线路调查法与标准样方法相结合的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植被类型设置样地。样方设计视实际情况确定,次生常绿灌木植被为5m*5m,草地为1m*1m,木本作物取样为666m2(1亩记录样方内的物种及数目,并记录≥1.5m的乔木、灌木的树高、枝下高、胸径以及冠幅。在物种调查同时,记录典型的植物群落,植被类型,详细记录群落中的优势种。野生动物主要采用样线法。综合该项目地的实际地理地貌与相关文献,结合ArcGIS软件,考虑项目区域内多种生态类型及人类频繁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根据生境典型性原则,设置沟渠、丘陵等生态类型的野生动物调查样线2条。在样线上依据提前拟定的路线和方向,保持约2.5km/h的行走速度,在调查过程中,分别仔细观察样线前方及两侧,及时对观察到的所有脊椎动物和听到的动物鸣叫声进行记录,包括遇见的时间、物种的名称、出现时的行为和距离、周围的植被。(1)植被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该区域内植被类型属亚洲热带植被类型,属于丘陵山区植被。区域内大部分为经济作物林,以榴莲树为主,部分为龙眼、椰子树和芒果。在部分果园内及其道路两侧分布热带次生常绿灌木林。评价区域内单种科数较少,主要分布在几个代表性的大科中,表明该区系成分物种分化不是十分明显。该区域内广布热带常见入侵植物。表3-3评价区域生态植被类型面积和比例一览表植被类型面积占总面积比例群系热带次生常绿灌木550,804m2厚皮树+破布叶+刺桑木本作物673,195m254.9%榴莲林,龙眼林植物种类以热带,亚热带性为主。其中优势科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番荔枝科(Annonaceae)、樟科(Anacardiaceae)、禾本科(Gramineae)、莎草科(Cyperaceae)、豆科(Leguminosae)等。热带次生常绿灌木林是该区域植被受到人类的强烈干扰后形成的次生植被类型。群落结构为简单的灌-草结构。1)厚皮树+破布叶+刺桑群系。该群落处于主要分布在荒坡及路边。群落成分是以山猪菜、土花椒、刺篱木、黑面神、银柴、马缨丹主,其他常见植物为芒,五节芒、金腰箭,白茅,飞机草、竹节草等。次生灌丛生物量为28.56t/hm2。该类灌丛在果园部分地块以及道路两侧分布,具有典型性。2)人工植被①榴莲园Comm.Duriozibethinus项目内榴莲果园较多,占绝对优势,多为近三年种植,其乔木层生物量约为25.5t/hm2,草本层生物量约为0.65t/hm2。②龙眼群落Comm.Dimocarpuslongan,其乔木层生物量约为38.9t/hm2,草本层生物量约为0.35t/hm2。根据野外调查和资料查证,评价区域的野生植物中,没有《中国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所列物种。调查发现,评价区域范围内没有古树名木分布。评价区域内有一定的野生植物资源,包括药用植物、饲用植物等。项目范围内主要的药用植物有酒饼簕(Atalantiabuxifolia)、鸦胆子(Bruceajavanica)、土坛树(Alangiumsalviifolium)等。优良的牧草较多,分布于田埂、林间草地和灌草丛、以禾本科和豆科为主。包括,狗牙根(Cynodondactylon)、狗尾草(Setariaviridis),田菁等。(2)动物情况根据调查结果,项目区域内生物多样性较为简单,动物为本地常见爬行类、啮齿类、昆虫和鸟类。哺乳类组成以啮齿目,松鼠科为主,共计2种,花松鼠为特有亚种,其中赤腹松鼠和花松鼠被列为省级保护动物。其他有食虫目,鼩鼱科的臭鼩,翼手目,蝙蝠科的普通伏翼。评价区爬行动物分布的种类大多数都是对人为干扰适应能力较强的物种。评价区以壁虎科、鬣蜥科、石龙子科和游蛇科种类为优势类群,中国壁虎、疣尾蜥虎、变色树蜥、南滑蜥、长尾南蜥、多线南蜥、钩盲蛇、乌游蛇、渔游蛇、铅色水蛇为当地优势物种。综上,项目区域未发现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存在,用地现状主要以林地为主,主要植物为人工种植的经济作物:榴莲、龙眼、荔枝等。评价范围内无名胜古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动植物及文物。项目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图3-2项目场地植被现状图图3-3项目植被类型分布示意图3.5地下水、土壤环境质量现状项目产生的废水经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用于场地绿化,不外排;产生的危险废物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存在污染地下水和土壤的途径,本次环评不做评价。环境保护目标主要环境保护目标(1)声环境:项目50m范围内无声环境保护目标。(2)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为区域地表水体--格界水库,格界水库位于项目南侧约200m,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3)地下水环境:本项目场界外500m范围内无地下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4)大气环境:项目厂界外500m范围内无居民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学校等敏感目标等。详见下表。表3-4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序号名称坐标(°)保护对象环境要素环境功能区相对方位相对厂界距离(m)EN1地表水环境109.9761818.64567格界水库地表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南2002生态环境109.9748718.64991生物性生态环境//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1、水污染物排放标准1.1、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临时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掏。1.2、运营期餐饮废水经隔油池预处理、遗体清洗废水经消毒池后和其他生活污水经自建一体化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用于场地内绿化。废水处理采用“格栅+调节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MBR膜池+消毒池”处理工艺,出水水质执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的城市绿化、道路清扫、消防、建筑施工标准,其中氨氮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1中一级A标准。具体见下表。表3-5本项目水污染排放标准(摘录)序号项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GB/T18920-2020)的城市绿化、道路清扫、消防、建筑施工标准执行较严标准1pH6.0-9.06.0-9.06-92色度,铂钴色度单位3030303BOD5/(mg/L)4浊度//NTU/5嗅/无不快感无不快感6氨氮/(mg/L)5857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0.50.50.58溶解性总固体/(mg/L)/9溶解氧/(mg/L)/2.02.0总氯/(mg/L)/出厂≥1.0,管网末端≥0.2b出厂≥1.0,管网末端≥0.2b大肠埃希氏菌/(MPN/100L或CFU/100mL)/无无注:b用于城市绿化时,不应超过2.5mg/L。2、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2.1、施工期施工期产生的无组织粉尘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具体标准值见下表。表3-6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浓度mg/m3颗粒物周界外浓度最高点注:周界外浓度最高点一般应设置於无组织排放源下风向的单位周界外10m范围内,若预计无组织排放的最大落地浓度点越出10m范围,可将监控点移至该预计浓度最高点。施工机械废气执行《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GB20891-2014)修改单标准限值要求。见表3-7。表3-7《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GB20891-2014)修改单标准阶段额定净功率(PmaxkW)CO(g/kWh)HC(g/kWh)NO(g/kWh)HC+NOx(g/kWh)PM(g/kWh)第三阶段Pmax>5603.5--6.40.2130≤Pmax≤5603.5--4.00.275≤Pmax<1305.0--4.00.337≤Pmax<755.0--4.70.4Pmax<375.5--7.50.6第四阶段Pmax>5603.50.4-0.1130≤Pmax≤5603.50.192.0-0.02575≤Pmax<1305.00.193.3-0.02556≤Pmax<755.00.193.3-0.02537≤Pmax<565.0--4.70.025Pmax<375.5--7.50.6(1)适用于可移动式发电机组用Pmax>900kW的柴油机。柴油发电机烟度执行《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排气烟度限值及测量方法》(GB36886—2018)中表1限值标准。详见下表。表3-8《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排气烟度限值及测量方法》(GB36886—2018)类别额定功率(Pmax)/KW光吸收系数/m-1林格曼黑度级数Ⅰ类Pmax<193.00119≤Pmax<372.0037≤Pmax≤560Ⅱ类Pmax<192.00119≤Pmax<371Pmax≥370.80Ⅲ类Pmax≥370.501Pmax<370.802.2、运营期(1)遗体火化废气本项目遗体火化间废气执行《火葬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801-2015)表2新建单位遗体火化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具体标准见下表。表3-9遗体火化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单位:mg/m3(二噁英类、烟气黑度除外)序号控制项目排放限值监控位置1烟尘30烟囱2二氧化硫303氮氧化物(以NO2计)2004一氧化碳5氯化氢306汞0.17二噁英(ng-TEQ/m3)0.58烟气黑度(林格曼黑度,级)1烟囱排放口(2)遗物焚烧废气遗物焚烧废气执行《火葬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801-2015)表3遗物焚烧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具体标准见下表。表3-10遗物焚烧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单位:mg/m3(二噁英类、烟气黑度除外)序号控制项目排放限值监控位置1烟尘烟囱2二氧化硫3氮氧化物(以NO2计)3004一氧化碳2005氯化氢506二噁英(ng-TEQ/m3)7烟气黑度(林格曼黑度,级)1烟囱排放口(3)餐饮废气项目餐饮废气执行海南省《餐饮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46613-2023)中“小型”净化设施去除效率和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具体见下表。表3-11饮食业单位的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油烟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规模小型大型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油烟≤1.0,非甲烷总烃≤10.0净化设施最低去处效率(%)909095(4)备用发电机废气项目备用轻质柴油发电机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具体见下表。表3-12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摘录)序号污染物名称监控点浓度限值浓度(mg/m3)1SO2周界外浓度最高点0.402NOX3颗粒物(5)恶臭气体厂界无组织恶臭气体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恶臭污染物厂界二级新改扩建标准。具体见表下表。表3-1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污染源污染物名称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mg/m3)自建污水处理站NH3H2S0.06臭气浓度20(无量纲)3、噪声排放标准3.1、施工期项目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相关标准,即:昼间70dB(A),夜间55dB(A)。表3-14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单位:dB(A)昼间夜间70553.2运营期项目运营期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具体见下表。表3-15项目运营期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单位:dB(A)类别标准值昼间夜间260504、固体废物(1)一般工业固废贮存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2)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3)遗体火化残余物执行《火化残余物处理处置要求》(MZ/T104-2017)。总量控制指标1、本项目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NOx:0.5357t/a;2、项目产生的废水预处理后经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回用于场地绿化,不外排,不涉及总量控制指标。3、项目总量指标由环保部门统筹配给。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4.1施工期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项目施工主要采用装配式建筑,装配率大于50%,施工划分为前期工程(主要是三通一平)、房屋建筑工程(包括基础施工、主体结构和建筑施工、装修施工)、配套项目施工(包括道路工程、管网、管线工程和绿化工程)。项目施工期所产生的环境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4.1.1水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项目施工期所产生的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施工废水及雨天在施工工地形成的地表径流,其主要污染物为SS和石油类。施工期间防治水环境污染采取的主要措施为:(3)在场地内设置临时沉淀池(容积10m3,位于项目殡仪馆区北侧对施工废水进行沉淀处理后回用于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工段或者洒水降尘,不外排;),严禁将施工废水直接排入项目附近地表水水盖物覆盖新开挖的陡坡,防止雨水冲刷和塌(6)施工期间生活污水通过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场地内林地浇灌。经采取相关防治措施后,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废水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4.1.2大气环境影响和环保措施(1)燃油废气及车辆尾气车辆在运输水泥混凝土、绿化植被及安装材料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气,主要污染物为THC、SO2、NO2等。汽车运输距离较短,且施工场地较为开阔,废气产生量较小,经自然扩散后对周边环境及施工人员的影响较小。(2)扬尘水泥、泥土、砂石等在装卸过程中及运输车辆在某些地段上行驶过程中会产生扬尘,为减少扬尘影响,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同时做到施工现场六个百分百要求。1)现场封闭管理百分之百:施工现场硬质围挡应连续设置,城区主要路段工地围挡高度不低于2.5m,一般路段的工地不低于1.8m,做到坚固、平稳、整洁、美观。在建工程外立面应用安全网实现全封闭围护。2)场区道路硬化百分之百:主要通道、进出道路、材料加工区及办公生活区地面进行硬化处理。3)渣土物料蓬盖百分之百:施工现场内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防尘措施。易产生扬尘的物料要篷盖。4)洒水清扫保洁百分之百:施工现场设专人负责卫生保洁,每天上午、下午各进行二次洒水降尘,遇到干旱和大风天气时,应增加洒水降尘次数,确保无浮土扬尘。开挖、回填等土方作业时,要辅以洒水压尘等措施。工程竣工后,施工现场的临设、围挡、垃圾等必须及时清理完毕,清理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降尘措施。5)物料密闭运输百分之百: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渣土应采取密闭搬运、存储或采用防尘布苫盖等防尘措施。严禁熔融沥青、焚烧垃圾等有毒有害物质,禁止无牌无证车辆进入施工现场。6)出入车辆清洗百分之百:施工现场出入口处设置自动车辆冲洗装置和沉淀池,运输车辆底盘和车轮冲洗干净后方可驶离施工现场。施工场地扬尘在一定时段内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项目采取相应措施后影响一般很小,而且在施工期结束后将一并消失。(3)装修废气环境影响分析项目装修阶段使用一定的涂料和油漆,有少量的有机废气挥发。采用环保涂料,并且在施工期间保持通风,加强空气流通,废气经扩散稀释之后对外环境影响不大。综上所述,当施工单位严格执行本环评提出的措施之后,可以使其对大气环境质量影响降到最低,项目对大气影响将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结束。4.1.3噪声环境影响和环保措施(1)声环境影响分析施工中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设备,大多为不连续性噪声,项目施工期主要施工设备见下表4-1。表4-1施工期主要施工设备一览表序号机械或设备名称型号规格额定功率(KW)备注1施工塔吊QTZ806013462施工电梯SC200/200663混凝土汽车泵56M/4挖掘机(履带式)220/5挖掘机(轮胎式)/65T/7混凝土搅拌机JS25098打锚杆机MQT-110609平板振动器B-22插入式振动器ZN-50钢筋切断机Φ40钢筋弯曲机Φ404砂轮切管机Φ3505冲击电锤25B1(2)噪声环保措施为有效降低施工噪声与车辆运输的交通噪声对项目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项目施工建设应采取的防止措施:①按规定使用商品混凝土,以减轻混凝土搅拌噪声及粉尘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②合理设置施工机械,噪声污染严重的机械设备远离敏感目标;③合理安排施工时段,尽量避免夜间和休息时段使用高噪声设备,严禁夜间(22:00~6:00期间)自由作业,因特殊需要延续施工时间的,必须报有关管理部门批准,才能施工;④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可通过消音器和隔离发动机振动部件的方法降低噪声。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养护,尽可能采用外加工材料,减少现场加工的工作量;⑤建立临时声屏障,对于位置固定的机械设备,尽量在室内进行操作,不能在操作间的,可适当建立临时单面声屏障。在落实上述噪声防治措施后,本项目对周边影响可以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围内,而且项目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的环境的影响是暂时的,将随着施工的结束而结束。4.1.4固体废弃物影响和环保措施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和施工渣土等建筑垃圾。施工人数最多为20人/天,生活垃圾按1kg/人·d,则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为20kg(7.3t/a),集中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项目施工,产生大量的土石方和建筑垃圾。对施工期间产生的土石方全部回用于项目场地其他建设(骨灰葬区、土葬区),建筑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分类暂存,能够回收利用的尽量回收综合利用,以节约资源。不能回收利用的建筑垃圾运至政府指定的地方堆放,不得随意处置,临时堆放的土方篷布遮盖,设置截排水沟等防止水土流失和破坏当地景观。因此,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不大。4.1.5生态环境影响和环保措施项目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施工期。项目在开挖建设过程中,使土层土壤大面积地裸露出来,在雨季,地表径流挟带大量的泥沙等顺着地势流淌,易形成水土流失。另外,土石方堆放时遇到降水,也易造成水土流失对环境带来不良影响,使该区视觉形象变差,景观被严重破坏。因此,项目分片施工,采取先拦后动工(先拦后平整、先拦后填挖、先拦后弃)的防护措施;在施工临时用地两侧修排水沟、沉沙池;临时堆场设置临时挡渣措施(如沙袋);施工用地周围利用挡板与外界隔离;进行土石方工程时进行土石方平衡调配,根据工期,就近调配,随挖随填;取土场开挖采取宽挖浅取方式,开挖完成后利用施工产生的弃土进行回填、压实,经土地整治后恢复植被;施工便道尽量采用项目区域内原有道路和项目规划建设道路,减少项目区域临时占地面积,同时施工作业等活动严格按照规划设计在征地范围内进行,施工便道及临时占地要尽量缩小作业范围,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占用和破坏,施工结束后,及时对规划道路区域进行硬化,减少土地裸露时间。项目建设完成后,施工单位对施工过程中造成的生态破坏必须采取修复补偿措施,整治和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对设置的施工便道、临时活动板房等临时占地进行清理平整,并按照规划设计及时覆土或硬化。所有设施、设备、材料不得随意丢弃,并按照原有植被分布特点进行地表恢复场地原有面貌。运营期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1、水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1)项目水污染物源强分析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废水主要是生活污水(员工日常生活、吊唁人员、祭扫人员、餐饮废水)和清洗废水(遗体清洗、车辆清洗、场地清洗)。本项目实行24小时工作制,全年运行365天。①生活污水本项目生活污水主要为员工日常生活、吊唁人员和祭扫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员工生活用水按160L/人·d计,则生活用水量为8m3/d(2920m3/a)。吊唁人员:根据建设单位多年运行经验,每具遗体约有10名吊唁家属。本项目按长期规划每年有3650具遗体火化,则吊唁人员日接待量约为100人次/日,生活用水按15L/人次计,则生活用水量为1.5m3/d(547.5m3/a)。生活污水排水量按用水量的85%计算,则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28m3/d(465.38m3/a)。祭扫人员:根据海南实际情况,清明节、中元节、冬至期间为忙时,一年忙时20日(均为节假日期间),其余时间为闲时一年345日,忙时祭祀人员800人次/日,闲时祭祀人员20人次/日。生活用水按5L/人次计,则生活用水量忙时4.00m3/d,闲时0.10m3/d(114.5m3/a生活污水排水量按用水量的85%计算,则生活污水产生量为忙时3.40m3/d,闲时约0.09m3/d(97.33m3/a)。餐饮废水:项目在员工宿舍楼一楼设置员工食堂,不对吊唁人员、咨询人员及祭扫人员开放,项目员工为50人,每天就餐人次为150餐次/天,用水按15L/餐次计,餐厅用水为2.25m3/d(821.25m3/a排水量按用水量的85%计算,则餐厅废水产生量为1.91m3/d(698.06m3/a)。经隔油池预处理后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②清洗废水车辆清洗废水: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遗体接运车辆共计4辆,需在场区内进行清洗消毒,清洗车辆次数按38L/次·辆,每周冲洗一次,全年按52次,则车辆清洗用水量为0.02m3/d(7.90m3/a排污系数以85%计,则车辆清洗废水量为0.017m3/d(6.72m3/a)。遗体清理废水:项目设计规模按远期2035年考虑,年清理遗体数量约为3650具,遗体清洗用水按20L/具计算,则遗体清洗用水量为0.20m3/d(73.00m3/a),排污系数以85%计,则遗体清洗废水量为0.17m3/d(62.05m3/a)。场地清理废水:项目遗体处理区部分区域需进行场地清洗,清洗用水按2m3/次,清洗频次按每天1次计,则场地清洗用水量为2m3/d(730.00m3/a),排污系数以85%计,则遗体清洗废水量为1.7m3/d(620.50m3/a)。③解剖用水据调查,目前我国尸体解剖率低于1%,部分非正常死亡的尸体需进行解剖,本项目解剖遗体量按照1%计,一年解剖遗体量为36具,在解剖过程中器具冲洗、消毒产生解剖清洗废水,用水量约50L/具,则解剖清洗用水量为0.005m3/d、1.8m3/a。本项目解剖清洗废水排污系数按0.85计,则项目解剖清洗废水产生量为0.004m3/d、1.53m3/a。项目解剖间不设检验功能,解剖采集的样本委托专业的医学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因此项目内不使用氰化钾、氰化钠、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重铬酸钾、三氧化铬、铬酸钾、氯化高汞、硝酸高汞、硫氰酸高汞等含氰、含铬、含汞的化学试剂,因此项目解剖清洗废水中不含氰化物、汞、铬等污染物。④绿化用水本项目绿化面积为77300m2,实际用水根据天气而定,根据海南省全年平均降雨情况,全年浇灌约为200天,根据《海南省用水定额》(2021)中的绿化管理用水定额0.9L/m2•则绿化用水量为38.12m3/d(13914.00m3/a)。项目餐饮废水经隔油池预处理、遗体清洗废水经消毒池预处理后和其他废水进入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废水处理水质执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的城市绿化、道路清扫、消防、建筑施工标准,其中氨氮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1中一级A标准。项目用、排水情况见下表4-2。表4-2项目用、排水情况一览表产污环节用水定额产污环节用水定额数量用水量排污系数排水量(m3/d)(m3/a)(m3/d)(m3/a)清洗废水车辆清洗38L/辆·次4辆0.027.900.850.0176.72遗体清理20L/具次3650具0.2073.000.850.1762.05场地清洗2t/d365天2.00730.000.85620.50生活污水员工日常生活160L/人d50人8.002920.000.856.802482.00吊唁人员15L/人d547.50.85465.38餐饮废水15L/人次次2.25821.250.85698.06解剖用水50L/具36具/a0.0050.850.004祭扫忙时5L/人次(800人/d)20天480.000.853.4068.005L/人次(20人/d)345天0.134.500.850.0929.33小计忙时0.8515.2814433.5711.971其他绿化用水0.9L/m2·d77300m213914.00///(2)废水处理措施可行性分析1)项目拟采取的污水处理措施及工艺的有效性项目餐饮废水经隔油池预处理、遗体清洗废水经消毒池预处理后和其他废水进入自建一体化污水处理站处理,废水处理采用“格栅+调节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MBR膜池+消毒池”处理工艺,出水水质执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的城市绿化、道路清扫、消防、建筑施工标准,其中氨氮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