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5-T 4874-2024 公路除冰雪作业技术规范_第1页
DB65-T 4874-2024 公路除冰雪作业技术规范_第2页
DB65-T 4874-2024 公路除冰雪作业技术规范_第3页
DB65-T 4874-2024 公路除冰雪作业技术规范_第4页
DB65-T 4874-2024 公路除冰雪作业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12-24发布2025-02-20实施I 1 1 14符号 3 36作业准备工作 36.1一般规定 3 36.3机械设备准备 46.4物资准备 56.5其他准备 57一般性除冰雪作业 57.1一般规定 57.2除冰雪时机 57.3保通时限 67.4一般性除冰雪方法 67.5机械除冰雪 67.6融雪剂除冰雪 7.7防滑作业 7.8人工除冰雪作业 8.1质量要求 8.2检查内容 8.3检查方法 8.4结果评定 9特殊冰雪灾害应急处置作业 9.1特殊冰雪灾害信息的收集与发布 9.2特殊冰雪灾害处置阶段划分 9.4风吹雪的清除作业 9.5雪崩清除作业 10除冰雪作业安全 11除冰雪机械保养及零部件管理 Ⅱ 11.3零部件管理 附录A(资料性)自然降雪等级划分标准 附录B(资料性)公路冰雪灾害应急预警 附录C(规范性)公路除冰雪检查评定标准及打分表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提出。本文件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新疆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新疆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国华、刘杰、韦振勋、胡昌涛、刘健、朱喜梅、依力亚尔·阿力木、麦尔哈巴·赛麦提、王斌、赵楠、陈建刚、王勇、王涛、赵琼、王守玲、李旭娟、刘琦、顾冰、杨有伟、郭奕、马云梅、刘源园、杨永田、刘春梅、张建稿、黄纪晨、卓建煜、罗小刚、钟勇、马亚珍、孔瑛、韩燕、张江鹏、姬洪亮、李慧、蔡文举、刘志成、古丽加娜提·巴塔宜、索德。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请咨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对本文件的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乌鲁木齐市黄河路301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乌鲁木齐市黄河路252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乌鲁木齐市新华南路167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联系电话传真邮编:8300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联系电话传真邮编:8300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系电话传真邮编:8300041公路除冰雪作业技术规范本文件规定了公路除冰雪作业的基本规定、准备工作、一般性除冰雪作业及质量要求、特殊冰雪灾害应急处置、除冰雪作业安全、除冰雪机械保养及零部件管理。本文件适用于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的除冰雪作业,其他公路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768.4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4部分:作业区GB/T23851融雪剂GB/T28592降水量等级JTGH30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T973路用非氯有机融雪剂DB65/T4330公路融雪剂使用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2385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融雪剂snow-meltingagent通过降低冰雪融化温度,促使冰、雪融化的化工产品。降雪等级标准snowgrading2预防性撒布preventivespreading统称。3DB65/T4874—2024路面裸露率roadexposurerate无残留冰雪的路面面积与路面总面积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4符号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T:环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H:积雪厚度,单位为厘米(cm)。β:路面裸露率(%)。Sn:无残留冰雪的路面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S:路面行车道、超车道、应急车道的总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5基本规定5.1除冰雪作业应遵循安全、高效、经济、环保的原则,根据公路等级、交通量、降雪等级(见附录A)、气候条件等情况,合理制定作业方案。5.2除冰雪作业分为一般性除冰雪作业和特殊冰雪灾害应急处置,其中:a)一般性除冰雪作业主要包括微雪、小雪、中雪、大雪、路面结冰的清除作业;b)特殊冰雪灾害应急处置主要包括暴雪、大暴雪、特大暴雪、风吹雪、雪崩等的除冰雪作业。5.3除冰雪作业应以机械为主,撒布融雪剂和人工除冰雪为辅;特殊路段可采用撒布防滑料等方式。5.4公路养护管理部门应建立冰雪灾害应急协调处置工作组,并与气象部门、交管部门、交通综合执法和应急管理等部门紧密配合,形成多部门联动的道路冰雪处置和交通管理机制。5.5公路风吹雪和雪崩等冰雪灾害易发路段可采用监测技术手段,并结合互联网+信息发布平台,加强监测预警及社会服务,公路冰雪灾害应急预警等级划分及响应启动标准见附录B。6作业准备工作6.1一般规定应根据管养路段基本情况、地形特征、气候特点、降雪分布特点,合理布设冬季除冰雪保交通基地,合理划分保通路段里程,配备必要的专用除冰雪保交通物资、设备和人员。6.2组织和人员准备46.2.1除冰雪作业应明确职责,分层落实,合理配置人员。6.2.2应做好技术准备工作,开展除冰雪作业技术培训和安全培训工作,编制工作计划,收集、分析、整理气象资料。6.2.3应根据历年降雪量、气候环境、地理环境、公路等级、交通量、除冰雪标准和时限等因素结合历年除冰雪经验划分除冰雪作业区间。除冰雪作业区间划分如下:a)普通国省干线及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每个作业区间连续作业长度宜控制在40km~b)双向国省干线及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每个作业区间连续作业长度宜控制在40km~c)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每个作业小组连续作业区间宜控制在30km~40km。6.2.4承担一般性除冰雪作业的大型除冰雪设备每台宜配备2名操作人员,承担特殊冰雪灾害处置任务的每台宜配备3名操作人员。6.3机械设备准备6.3.1除冰雪机械设备及易损配件应根据历年降雪量、降雪频次、积雪形态、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公路等级、交通量、路面宽度、除冰雪标准和保通时限等因素合理配置。6.3.2不同除冰雪机械设备的适用条件和行驶速度见表1。表1公路除冰雪作业主要机械设备表行驶速度雪,或厚度小于10mm的暗冰或薄冰一6.3.3除冰雪机械应坚实耐用、功能完备、性能良好,按JTGH30配备标志、车身标识当除冰雪机械的作业部件尺寸宽于机身时,应安装“标杆”和“示宽灯”。6.3.4除冰雪机械设备应确保在初次降雪前进场,完成设备检修保养调试工作后应停放在专用机械库内,并进行一次演练。6.3.5为确保除冰雪作业的及时性,机械设备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每个作业区间至少配置1组除冰雪融雪设备,每组除冰雪融雪设备至少应包括:3台除冰雪机械、2台融雪剂撒布机、1辆警示车、1辆开道车;四车道高速公路以上多车道高速公路每增加一个车道增加1台除冰雪机械;b)双向两车道二级公路,每个作业区间至少配置一组除冰雪融雪设备,每组除冰雪融雪设备包括:3台除冰雪机械、2台融雪剂撒布机、2辆警示车;5DB65/T4874—2024c)便携式扫雪机等其他辅助机械设备和简易工具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配置,但应满足除冰雪及时性的需要。6.3.6融雪剂撒布设备主要用于撒布融雪剂和防滑料,撒布剂量、撒布宽度、方向、角度、高度应可调,可适应路面宽窄变化处、弯道处的撒布。6.4物资准备6.4.1在入冬前,应落实好除冰雪机械设备燃油;储备一定数量的融雪剂、防滑料和除冰雪机械使用的刀片等;准备扫帚、铲雪锹等工具以及符合规范要求的作业标志和示警灯。6.4.2融雪剂应按照公路等级、交通量、历年用量估算和储备,应符合GB/T23851、DB65/T4330及环保要求。6.4.3固体撒播类融雪剂应贮存在通风、阴凉、干燥,且具备防水、防腐和防渗能力的库房内。液体喷洒类融雪剂应严格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贮存,贮存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查维修。融雪剂宜分散存放,便于保管和作业时及时补给。6.4.4防滑料应根据存储条件储备,颗粒型防滑料应筛分,粒径宜小于10mm,可采用袋装或散装备用。6.4.5宜在急弯、陡坡、桥面、匝道和隧道口等重点易滑路段两侧设置防滑料储备点,防滑料储备点应设置在路段边缘外侧,不应占用行车道和硬路肩,并做好防雨、防潮处理。6.5其他准备冬季以及寒潮来临之前,应对防风雪设施、道路安全标识进行巡查和维护,主要包括下列内容:a)清除路基两侧可能造成积雪或影响机械除冰雪作业的障碍物;b)维护检修防雪栅栏、导风板、防雪墙、防雪走廊等公路防雪设施;c)排查、维修公路交通安全标志,特别是视线诱导标、轮廓标,更换破损的交通安全标志,保障标志完整、清晰、醒目;d)在桥梁伸缩缝等容易被机械破坏的部位,设置明显标识;e)排查路面、边沟、涵洞等,清除可能影响融化雪水汇集和易造成积雪聚集的障碍物。7一般性除冰雪作业7.1一般规定7.1.1高速公路除冰雪作业宜按照“先主线,后匝道、收费站,最后服务区”的原则,依次清除。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除冰雪作业宜按照“先干线、重点路段,后支线、一般路段”的顺序进行。7.1.2除冰雪作业时,应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并根据降雪情况、路面安全通行条件和交通管理单位的交通管理措施,组织除冰雪作业。7.1.3每年除冰雪作业结束后,应对降雪、除雪情况进行分类统计,总结除雪经验和具体措施,为改进除雪保通工作提供依据。7.2除冰雪时机7.2.1除冰雪工作应根据降雪量、时间和气温等因素,在重点路段提前撒布融雪剂融雪防冻,在易打滑路段撒布防滑料。7.2.2不同季节、降雪情况下,除冰雪作业时机如下:6a)入冬和开春时节及昼夜温差较大时,应密切关注气温、降雪、路面积雪情况,气温降低前应及时进行预防性撒布融雪剂,融雪剂撒布时机应符合DB65/T4330的规定;b)深冬时节及温度较低时,应及时进行预防性撒布融雪剂和防滑料,或在降雪厚度至1cm时开始撒融雪剂,融雪剂撒布时机应符合DB65/T4330的规定;c)当连续降雪使路面积雪厚度不断增加,超过5cm时,应出动机械除冰雪。7.3保通时限一般性除冰雪作业保通时限应符合表2规定。表2一般性除冰雪作业保通时限公路等级降雪等级除雪时限高速、一级小雪中雪大雪二级及以下小雪中雪大雪“清除完毕指除冰雪作业满足一般性除冰雪作业质量与检查评定的质量要求。7.4一般性除冰雪方法不同气温和降雪等级下的除冰雪措施见表3。表3不同气温和降雪等级的除冰雪措施降雪等级防滑料日平均气温高于-5℃时可不采取措施“一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撒布融雪剂小雪雪犁式除雪机、平地机、滚刷式除冰雪机械中雪、大雪热量可实现雪降即融,气温较低时依靠车轮滚动,可将路面积雪带走7.5机械除冰雪7.5.1机械除冰雪作业应分若干个作业组,按组次循环作业,每一组连续作业时间宜为4h~6h。7.5.2机械除冰雪作业按照超车道→行车道→硬路肩的次序进行流水作业。7.5.3未封闭交通时,应限制车速、控制车流,避免超车影响除雪作业安全,当除冰雪车队后方集聚车辆较多时,通知除冰雪机械放慢车速,让出通道,由警示车指挥后面车辆通过。7.5.4宜根据公路等级、车道数、交通量、公路封闭条件等因素,采取同向组合梯次排列作业模式。77.5.4.1二级及以下等级公路机械除冰雪作业车辆梯次作业模式见图1、图2。 除雪车开道车图1二级及以下等级公路单台除雪车辆作业示开道车7.5.4.2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四车道封闭交通时,机械除冰雪作业车辆梯次作业模式见图3。中央分隔带除雪车超车道除雪车前进方向前进方向除雪车应急车道7.5.4.3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四车道未封闭交通时,机械除冰雪作业车辆梯次作业模式见图4。8图4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四车道未封闭交通除雪车辆梯次作业排列示意图7.5.4.4高速公路六车道封闭交通时,机械除冰雪作业车辆梯次作业模式见图5。中央分隔带中央分隔带除雪车除雪车应急车道路基边缘线前进方向图5高速公路六车道封闭交通除雪车辆梯次作业排列示意图7.5.4.5高速公路六车道未封闭交通时,机械除冰雪作业车辆梯次作业模式见图6。图6高速公路六车道未封闭交通除雪车辆梯次作业排列示意图9DB65/T4874—20247.5.4.6高速公路八车道封闭交通时,机械除冰雪作业车辆梯次作业模式见图7。图7高速公路八车道封闭交通除雪车辆梯次作业排列示意图7.5.4.7高速公路八车道未封闭交通时,机械除冰雪作业车辆梯次作业模式见图8。开道车图8高速公路八车道未封闭交通除雪车辆梯次作业排列示意图7.5.5除冰雪作业时,机械车辆后方应设置警示车辆,警告过往车辆注意安全,不应超车;夜晚操作除冰雪机械时要先检查照明系统。7.5.6警示车、开道车、梯次作业相邻除冰雪机械前后间距宜控制在100m~150m;多种机械联合作业时,应注意各种机械作业速度的相互协调。7.5.7除冰雪机械的铲刀铲迹搭接宜控制在30cm~80cm,铲刀角度宜控制在30°±5°,推雪过程中不应随意提起刀片,推雪板距离分隔带或防撞护栏边缘宜大于50cm,机械除冰雪左边界宜为超车道7.5.8在山区、坡道除冰雪作业时,宜采取逆坡、迂回作业方式。7.5.9除冰雪作业时应注意桥梁伸缩缝;立交桥区的积雪不应直接抛到桥下,应将积雪堆积到指定地点后运出。7.5.10除冰雪机械不应超载,操作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抛雪口的方向,不应对向行人;在斜坡上除冰雪时,操作人员应保证除冰雪机械稳定;应及时清除机械上的积雪。7.6融雪剂除冰雪7.6.1除冰雪作业时融雪剂的选用类型、使用原则、用量及检查评定应符合DB65/T4330的要求。7.6.2车辆装载融雪剂时不应外溢,清洗融雪剂装载车辆时的污水处理应符合环保要求。融雪剂在运输过程中应设有遮盖物,防止日晒、雨淋、受潮。7.6.3融雪剂撒布时机应综合考虑温度、光照、交通量、降雪、结冰等因素。7.6.4固体融雪剂可采用直接撒布或与防滑料混合后撒布的方式使用,在气候干燥地区宜采用预湿处理后进行撒布,应符合DB65/T4330相关规定。7.6.5融雪剂撒布剂量应根据融雪剂类型、环境温度、降雪等级和积雪厚度确定,具体要求如下:a)微雪:平均气温低于-5℃时,可在陡坡、弯道、平交路口等局部路段撒布小剂量融雪剂,总量不宜超过25g/m²;b)小雪:积雪厚度增加至1cm时开始撒布融雪剂,总量不宜超过40g/m²,降雪结束后采用机械除冰雪;c)中雪:积雪厚度增加至1cm时开始撒布融雪剂,总量不宜超过50g/m²,降雪结束后采用机械除冰雪;d)大雪:积雪厚度增加至1cm时开始撒布融雪剂,总量不宜超过60g/m²,降雪结束或积雪厚度达到5cm或出现连续降雪时采用机械除冰雪;e)对于-20℃以下的情况,环境温度每下降5℃,不同降雪等级下的融雪剂用量可略微上浮,但不应超过最大值的10%。中央分隔带硬路肩7.6.6融雪剂撒布车作业时的组合排列模式可根据配备的机械设备和车道数量进行灵活控制,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融雪剂撒布车作业时排列模式见图9,每增加一个车道可增加1辆融雪剂撒布车,采用并中央分隔带硬路肩前进方向图9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融雪剂撒布车作业时排列示意图路基边缘图10其他等级公路融雪剂撒布车作业时排列示意图7.6.7撒布融雪剂时,需保证融雪剂的均匀度。喷洒融雪剂溶液时,需将融雪剂充分溶解并达到规定浓度后方可上路作业。7.6.8融雪剂撒布作业过程中,应避免将融雪剂撒布到中央分隔带、防撞护栏、路缘石和两侧绿化带等位置,含融雪剂的冰雪,不应堆放于绿地、树池及其融化后有可能影响植物生长的区域内。7.6.9应注意融雪剂产品的禁忌事项,避免作业人员受到伤害。不宜采用人工撒布融雪剂的作业方式。7.6.10自然保护区、水源地、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等环境敏感区附近以采用机械除冰雪为主,不宜使用融雪剂除雪。在山区背阴易结冰路段、大桥、隧道、钢结构较多的路段和特殊恶劣天气条件应急情况下,可辅助使用少量非氯化物类融雪剂,不应使用氯化物类融雪剂。对于钢筋混凝土构筑物、钢护栏等易受腐蚀部位,非氯化物类融雪剂单次使用量按照DB65/T4330执行。7.7防滑作业7.7.1二级及以下等级公路防滑作业可撒布防滑料,防滑料宜以粗砂、碎石、炉灰渣、尾矿渣等为主,也可适量掺入融雪剂,防滑料可装袋备用。7.7.2路面不同结冰类型的处置措施见表4。表4不同结冰类型的处置措施结冰类型中薄冰冰层厚度≤300mm时,采用明炮爆破;冰层厚度>300mm时,采用开挖炮眼方式爆破。时,应对容易引起事故的急弯、陡坡、桥面、隧道洞口等地段进行防滑处理,防滑料撒布量宜按2kg/m²7.7.4当冰雪融化后应及时清理撒布于路面上的防滑料,以免造成路面污染及影响行车安全。7.7.5道路结冰时,加强道路巡查,利用电子信息屏等方式对行人和驾驶员进行安全提示,视情况间断限速放行或封闭公路。7.7.6初冬或春季初融时节,应及时清除立交桥下、隧道洞口等遮阴处的积雪(冰),避免局部结冰形成冰柱对行车造成危害。7.8人工除冰雪作业7.8.1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处、通道(桥)涵、路肩停车带、中央分隔带、路缘带、桥梁护栏根部等机械不易清除的部位,宜采用人工除冰雪方式。7.8.2隆声带长度不超过2km时,可采用人工除雪将积雪清扫至路肩外;当隆声带长度超过2km,宜采用滚刷式扫雪机将积雪清扫至路肩外。8一般性除冰雪作业质量与检查评定8.1质量要求8.1.1路面裸露率β按下式计算:β——路面裸露率(%);S,——无残留冰雪的路面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S——路面行车道、超车道、应急车道的总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8.1.2高速、一级公路除冰雪质量要求:每次除冰雪后,路面裸露率β不低于90%。8.1.3二级及以下公路除冰雪质量要求:每次除冰雪后,路面裸露率β不低于80%。8.1.4路面冰雪残留部分不应连续,残留部分连续长度不应大于5m。8.2检查内容8.2.1降雪等级为中雪及以上时,应检查除冰雪作业,抽检里程:高速、一级公路不宜低于50%,普通国省干线不宜低于30%,并及时通报检查结果。8.2.2检查内容应包括:是否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除冰雪任务;路面裸露率和除冰雪范围是否满足标准要求;融雪剂使用量是否适当;服务区、收费广场除雪情况是否满足要求。8.3检查方法8.3.1时效性:对除冰雪作业响应的及时性、作业完成时间等进行评估、打分。8.3.2路面裸露率:主要采取人工目测的方式,由两名以上经验丰富的抽检人员随机选取3段各1km已完成除冰雪路面,分别目测裸露路面面积,计算实际路面裸露率,取平均值作为评分依据。8.3.3融雪剂使用情况:根据融雪剂出入库清单、撒布作业记录和影像资料检查融雪剂实际使用类型与用量,以此作为评分依据。8.3.4除冰雪范围:抽检人员随机选取3段各1km已完成除冰雪路段,观察两侧路肩外边缘以内1m是否完成除冰雪,以此作为评分依据。8.3.5附属设施除冰雪:抽检人员随机选取服务区、收费广场已完成除冰雪路面,计算实际路面裸露率,以此作为评分依据。8.3.6除冰雪作业的检查评定及打分应符合附录C规定。8.4结果评定验收结果评定分为四个等级:检查验收得分≥90分为优,90分>得分≥80分为良,80分>得分≥70分为合格,得分<70分为不合格。9特殊冰雪灾害应急处置作业9.1特殊冰雪灾害信息的收集与发布9.1.1根据气象部门发布的气象信息,分析可能产生的冰雪灾害类型,结合公路沿线路况及时开展预警预报和发布信息。9.1.2在急弯、陡坡、长大纵坡、深路堑、桥梁、隧道口、山坡背阴处等易受冰雪灾害影响的重点路段,宜采用固定或移动观测装置以及预报预警系统等进行监测。9.2特殊冰雪灾害处置阶段划分特殊冰雪灾害处置可分为救援救灾、公路保通、日常维护三个阶段。a)救援救灾阶段宜选用速度快、效率高、功率大、救援救灾使用时间短的除雪机械;b)公路保通阶段在冰雪灾害停止后,使用平地机、旋抛式除雪机等,及时清除冰雪灾害路段的积雪,清理的积雪不应堆积到路基的迎风侧;在清理机械的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协同作业;c)日常维护阶段主要在公路保通处置工作完成以后开始,应根据冰雪灾害类型和气象环境变化,及时清除重点路段可能引发冰雪灾害的积雪。9.3暴雪、大暴雪、特大暴雪的清除作业9.3.1暴雪、大暴雪、特大暴雪发生且未封闭交通时,应根据天气预报和实际道路状况,快速清除出至少一条车道,并每隔500m清出一段错车道,然后清除路面全部积雪。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停雪后36h内清除完毕,二级及以下公路72h内清除完毕。9.3.2积雪厚度达1cm时开始预撒布融雪剂,总剂量不宜超过60g/m²。9.3.3积雪厚度大于5cm时,宜采用雪犁式除雪机、装载机清除路面积雪。积雪厚度大于20cm或出现连续降雪时宜采用雪犁式除雪机、装载机、旋抛式除雪机多台机械联合作业。9.3.4应做好人员补充、后勤保障和救援准备工作,根据道路状况对除雪不彻底路段撒布融雪剂、防滑料或二次处理。9.4风吹雪的清除作业9.4.1因风吹雪封闭交通时,应对封闭路段进行全面巡查,确保封闭路段内无滞留车辆。9.4.2风势减弱或风停后,应采用旋抛式除雪机或装载机、轮式推土机、平地机等机械清除路面积雪,并根据气象条件变化和实际路况对除雪不彻底路段进行二次处理。9.5雪崩清除作业DB65/T4874—20249.5.1自然降雪累积厚度达到或接近历次发生雪崩的积雪厚度时,应加强雪崩路段的巡查和观测工作,并结合气候、气象等环境条件对雪崩发生时间作出判断,必要时采用明炮震动、声波激发等方法主动释放雪崩。9.5.2发生雪崩时,应及时封闭交通,疏导滞留车辆和人员,确认封闭路段内再无雪崩发生时再进行清理作业。9.5.3冬季雪崩的清理,宜选用旋抛式除雪机按照逐步抬高的方法清理,当雪崩堆积体高度超过3m,宜同时采用挖掘机配合完成清理工作;春季雪崩的清理,宜选用大功率的推土机、装载机进行清理。9.5.4暂不进入清理工作的闲置机械设备不宜启动;暂时不进入清理工作的机械和人员,应停放或驻扎于安全区。10除冰雪作业安全10.1应按照GB5768.4和JTGH30的有关规定,储备充足的道路流动养护施工安全标志及警示灯具,所有除冰雪设备和警示车辆应配备工程警示灯,人工除冰雪时应着安全标志服。10.2除冰雪作业未封闭交通时,应与交管或交通综合执法部门沟通,采取车辆引导、车流控制、限制速度、可变信息标志提示等措施控制车辆在安全速度和范围内行驶。10.3除冰雪机械应配有夜间照明设备和明显的示宽标志、示宽灯,除(推)雪铲应有防撞保护装置。10.4除冰雪机械在停车、转弯、掉头及驶入、驶出公路时,应注意观察通行车辆,警示车应做好引导,宜有专人指挥。11除冰雪机械保养及零部件管理11.1一般规定除冰雪机械保养应遵循科学管理、预防为主的方针,应坚持日常维护和定期保养相结合,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相结合,专业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11.2日常维护11.2.1除冰雪机械进场前,应进行机械设备检查、保养、调试,并储备必要的配件。11.2.2除冰雪作业结束后,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及时清洗,并对设备性能进行检查、恢复、保养,对易损件进行购置、加工。11.2.3应确定救援修理站点,要求在短时间内能够解决除冰雪作业中的突发机械设备故障和提供救援服务。11.2.4应建立除冰雪机械技术档案,包括原机技术文件、交接单、运转记录、维修记录,做好机械设备的原始记录和统计资料的保管。11.3零部件管理11.3.1除冰雪机械零部件包括:a)配件性备件指主要设备(主机和辅机)的零部件备件;b)设备性备件指除主机以外的其他重要设备备件;c)材料性备件指主机设备事故抢修时和加工配件备件所需的特殊材料;d)零配件指设备正常运行中的易损件、正常检修中所需要特殊零部件。11.3.2除冰雪机械零部件备件范围为:a)正常运行情况下,不易磨损,检修中不需更换,而一旦损坏后,将造成设备不能运行,或直接影响主要设备的运行和安全,必须更换的部件;b)零部件一旦损坏后,短时间内不能修复、购买、制造,又属生产必需的部件。11.3.3配件入库后应分机型、分品种储存,宜附有明细登记卡。应经常检查配件的防锈措施,防止配件锈蚀变质,减少自然损耗。具体规定如下:a)配件应按型号、部位、理化性能和技术要求分别妥善放置;b)有保管期限的配件应加标记,标明进货时间和保管期限,并在到期前发出或处理;c)对金属零件的精加工表面应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