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红楼梦的作文赏析_第1页
文学作品红楼梦的作文赏析_第2页
文学作品红楼梦的作文赏析_第3页
文学作品红楼梦的作文赏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作品红楼梦的作文赏析TOC\o"1-2"\h\u27106第一章《红楼梦》的时代背景与文学地位 120773第二章《红楼梦》主要人物及其形象塑造 114646第三章我看《红楼梦》中的家族兴衰 210659第四章《红楼梦》里细腻的情感描写 26126第五章从《红楼梦》的诗词看其文学价值:“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28712第六章《红楼梦》所反映的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病 32486第七章总结《红楼梦》的艺术魅力 329163第八章《红楼梦》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启示 3第一章《红楼梦》的时代背景与文学地位《红楼梦》诞生于清朝乾隆年间,那是一个封建礼教森严、社会阶层分明的时代。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下,贵族阶层过着奢华的生活,而底层民众则饱受压迫。这种社会结构在《红楼梦》中有着深刻的体现。贾家作为一个贵族世家,他们的生活充满了繁文缛节,从日常的饮食起居到家族的社交礼仪,无不反映出当时的封建礼教规范。例如,在贾府中,晚辈见到长辈要行礼请安,吃饭有着严格的座次顺序。从文学地位来看,《红楼梦》堪称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家族兴衰史。它的结构宏大而精巧,情节丰富且引人入胜。与同时期的其他文学作品相比,《红楼梦》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是无与伦比的。许多学者都对其进行研究,并且形成了专门的红学,可见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性。第二章《红楼梦》主要人物及其形象塑造《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个个鲜活生动,仿佛跃然纸上。先来说说贾宝玉,他是一个具有叛逆精神的贵族公子。他厌恶科举制度,认为那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是“禄蠹”。如在第三十二回中,他对湘云劝他走仕途经济之路时表现出极度的反感。他对女性充满了尊重和同情,认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林黛玉也是一个极具特色的人物。她敏感多疑、多愁善感。她的葬花之举就深刻地表现出她的性格特点。在第二十七回“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中,她看到落花飘零,联想到自己的身世,不禁悲从中来,唱出了“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悲歌。薛宝钗则是一个理智、冷静的女子,她深知封建礼教的规范,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在金钏儿投井后,她能够巧妙地安慰王夫人,展现出她成熟的处世态度。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通过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等多种手法,使得读者能够深刻地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第三章我看《红楼梦》中的家族兴衰《红楼梦》中贾家的兴衰是贯穿全书的一条重要线索。贾家曾经是钟鸣鼎食之家,有着显赫的地位和无尽的财富。从建筑上看,那宏伟的大观园,里面亭台楼阁、假山池沼一应俱全。书中对大观园的描写细致入微,像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展现出大观园的华丽与精致,这是贾家繁荣的象征。但是故事的发展,贾家内部出现了诸多问题。子孙们不思进取,只知贪图享乐。贾赦、贾珍等长辈荒淫无道,贾琏偷娶尤二姐等事件也反映出家族道德的沦丧。经济上也逐渐入不敷出,入不敷出的情况在多处有体现,例如王熙凤管理贾府时,财政上的捉襟见肘。最终,贾家在各种内忧外患下走向衰落,被抄家后家道中落,往日的繁华一去不复返。这家族兴衰的背后,也反映出封建社会贵族家庭的普遍命运。第四章《红楼梦》里细腻的情感描写《红楼梦》中的情感描写细腻而动人。宝玉和黛玉之间的爱情是全书情感描写的核心。他们之间的爱情是一种纯粹而又含蓄的情感。黛玉对宝玉的爱是深沉而又小心翼翼的。在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中,黛玉看到宝玉在宝钗处,心中便有了醋意,但她的表达却是含蓄的,通过一些细微的动作和话语来展现。宝玉对黛玉也是深情款款,他能理解黛玉的心思。当黛玉生气时,他总是耐心地哄她。除了爱情,书中还有深厚的亲情描写。贾母对宝玉的疼爱,在很多情节中都能体现出来。比如宝玉挨打后,贾母心急如焚,对贾政大发雷霆,这展现出贾母对宝玉深深的祖孙情。还有友情的描写,像宝玉和秦钟之间的情谊,他们一起读书,互相欣赏,在秦钟生病时,宝玉十分牵挂。这些情感描写,让读者感同身受,仿佛置身于书中的世界。第五章从《红楼梦》的诗词看其文学价值:“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红楼梦》中的诗词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为例,这两句诗意境深远。“寒塘渡鹤影”是史湘云所出,当时的场景是中秋之夜,史湘云与林黛玉在凹晶馆联诗。史湘云看到寒塘中的鹤影,灵感突发。这一句诗描绘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寒塘的冷寂与鹤影的灵动形成鲜明对比。“冷月葬花魂”则是林黛玉的对句。冷月之下,花魂消逝,这不仅暗示了黛玉自己的命运,也表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叹。在《红楼梦》中,诗词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形式的点缀,更是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写照。例如贾宝玉的《西江月》“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深刻地揭示了他叛逆的性格特征。这些诗词与故事情节紧密相连,使得作品的文学性更加浓郁。第六章《红楼梦》所反映的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病《红楼梦》犹如一面镜子,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病。在封建礼教方面,对女性的压迫是极为严重的。女子们被要求遵守三从四德,从李纨的守寡生活就能看出。李纨年轻守寡,虽然她有才华,但却不能像男子一样施展,只能将精力放在教育儿子上。封建等级制度也在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贾府中的奴仆们地位低下,他们的生死往往掌握在主子手中。像晴雯,她虽然美丽聪慧,但因为得罪了王善保家的等一些人,就被诬陷,最终悲惨地死去。还有封建婚姻制度的弊端,宝玉和黛玉真心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而宝钗虽然嫁给了宝玉,却是在封建家长的安排下,这种包办婚姻造成了三人的悲剧命运。这些都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第七章总结《红楼梦》的艺术魅力《红楼梦》的艺术魅力是多方面的。其人物形象的塑造生动逼真,众多性格各异的人物共同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从情节设置来看,它情节曲折,既有家族琐事的描写,又有爱情悲剧等重大事件的叙述。像王熙凤弄权铁槛寺这样的情节,展现出人性的复杂和封建社会的黑暗。书中的环境描写也十分出色,大观园的描写就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每一处景致都富有诗意。它的语言更是独具特色,既有典雅的诗词,又有生动的白话描写。如刘姥姥进大观园时,那些诙谐幽默的描写让人忍俊不禁。这些元素相互融合,使得《红楼梦》具有一种独特而持久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去品味、去摸索。第八章《红楼梦》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启示《红楼梦》对当代文学创作有着诸多启示。在人物塑造方面,它告诉我们要通过多方面描写来塑造立体的人物。当代作品中,很多成功的人物形象都是借鉴了这种方法。在情节构建上,复杂而有序的情节能够吸引读者。例如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