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采集前准备课件_第1页
标本采集前准备课件_第2页
标本采集前准备课件_第3页
标本采集前准备课件_第4页
标本采集前准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为保证临床检验质量,必须做到全过程质量控制,即对实验检查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分析过程: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个阶段检验结果误差:70%分析前,13%分析中,17%分析后分析前误差是仪器、试剂、质控品和标准品等再好也无法纠正的分析前质量控制及管理之重要

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特点)分析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非检验人员不可控制影响因素复杂质量缺陷隐蔽责任难以确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医生、护士、标本运送、接收、传递人员等分析前的质量控制2.病人的准备:与患者沟通,告知病人予以配合和准备事项,保证采集标本符合病人疾病的实际情况,达到理想的检测标准。3、标本采集4、唯一标识5、运送、接收、处理、保存标本的种类

静脉血末梢血动脉血抗凝血脑脊液胸腹水输的液体尿液粪便分泌物(手术切口\创面)痰液精液前列腺液咽拭子组织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真空采血管朔料(玻璃)真空管消毒灭菌试管内壁经硅化有效避免挂壁、溶血试管内壁均匀喷涂促凝剂、(抗凝剂)、分离胶配备采血针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真空采血管根据管内喷涂的物质不同分为三类:普通管促凝管抗凝管

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标本采集容器的说明EDTAK2抗凝管适用于血常规、糖化血红蛋白项目采集血液后轻轻颠倒混合8次标本采集容器的说明枸橼酸钠抗凝管(9:1)适用于凝血项目采血至2ml刻度轻轻颠倒混合8次标本采集容器的说明肝素钠抗凝管适用于血液流变学检验项目采血至4ml刻度,轻轻颠倒混合8次标本采集容器的说明NaF抗凝管适用于乳酸、血糖检验项目乳酸测定标本需冰浴运送标本采集容器的说明黑色盖细长管(枸橼酸钠抗凝管)(4:1抗凝),用于血沉检验标本采集,含有枸橼酸钠抗凝剂,采血至上刻度线,颠倒混匀8-10次标本采集容器的说明大便采集管,内有保存液,用于便潜血检验标本采集,打开绿色盖子,向右旋转拔出采便签,在大便表面均匀涂抹,完全包裹采便签,前端螺旋槽,迅速放回瓶内用力盖好,插入后请勿再打开大便采集瓶,留取花生米大小的大便标本,取脓血粘液部分,盖好盖子,用于便常规、便虫卵等检验标本采集容器的说明蓝色盖男性生殖器分泌物标本采集管,无菌,内有无菌细棉拭子,清晰尿道口,将棉拭子插入尿道2-4cm旋转拭子,停留20秒,取出放入无菌试管中,盖紧立即送检紫色盖无菌拭子,无菌管,内有无菌棉拭子,用于采集分泌物等,无菌打开,用试管中的拭子采集新鲜分泌物如手术切口、创面、咽部、鼻腔等分泌物、浓汁等标本标本采集容器的说明白盖无菌标本盒,40ml,用于采集细菌培养的尿液标本,清洁尿道口,无菌打开瓶盖,留取中段尿液,10-15ml,与瓶内,立即盖好送检红色无菌标本盒,40ml,用于采集痰标本,清晨起漱口,无菌打开瓶盖,咳深部痰于无菌瓶内,盖好立即送检标本采集容器的说明血液培养瓶,蓝色盖为需氧培养瓶,紫色盖为厌氧培养瓶,粉色盖为儿童专用培养瓶。用70%乙醇消毒血培养瓶橡皮塞并干燥,将采集的血液标本8-10ml(注:儿童采血1-3ml)注入血培养瓶中(严禁直接打开培养瓶盖注入),然后轻轻颠倒混匀以防血液凝固,立即送检,不能立即送检置于室温,不可冷藏抗凝剂的种类草酸钾草酸钠枸橼酸钠----凝血四项、凝血因子、d-二聚体EDTA-K2----血常规、糖化血红蛋白、淋巴细胞免疫分型、HLA-B27EDTA-Na2肝素---血流变、血气氟化物-血糖、乳酸选用合适的抗凝剂十分重要(分清不同的抗凝管)使用真空管采集静脉血的顺序血培养——血凝管——血常规管——血沉管——生化及其他使用填加剂真空管采集标本后应颠倒混合5-8次

病人的准备2、饮食:一般要求病人在采血前空腹12小时,进食后一定时间内可使血液中许多化学成分发生变化餐后血液中TG、ALT、GLU、BUN、Na升高,进食高脂肪食物其血清会出现浑浊,影响许多检验测定(血脂)的正确性喝含咖啡的饮料,可引起淀粉酶(AMY)、AST谷丙转氨酶

(ALT)、碱性磷酸酶(ALP)等升高空腹时间过长,会使GLU,蛋白质降低,而胆红素升高病人的准备2、饮食:

高蛋白质饮食:血浆尿素、血氨增加食入动物血液:粪隐血假阳性饮酒:使血浆血糖、乳酸、尿酸盐升高病人的准备卧位改为站位:血浆ALB、TP、酶、Ca、胆红素、Tch及TG等浓度增高;HbHCT、RBC等亦可增加4、体位:体位影响血液循环,不同体位血液和组织间平衡不同,引起细胞成分和大分子物质的改变门诊病人:一般采用坐位住院病人:一般采卧位注意:保持正确的体位和保持体位一致性病人的准备女性生殖激素与月经周期的关系;胆固醇在经前期最高,排卵时最低;纤维蛋白原在经前期最高;血浆蛋白在排卵时减少、在夜间降低生长激素于入睡后会出现短时高峰;胆红素、血清铁以清晨最高;血Ca在中午出现最低值;6、其它情况:应选择适宜的时间在相同条件下复检标本采集注意事项避免溶血要特别注意不要在输液的同侧采血杜绝通过输液管或留置针采集标本血气和pH值测定采集以动脉血为原则,且采集后封闭注射器防止空气进入或使用专业的采血器微生物血检验样本要无菌操作,避免污染标本采集后,必须在试管或容器表明检验粘贴条码病人信息准确4、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血培养标本的采集采血时间:临床出现寒战或发烧高峰30-60分钟内进行采血抗生素开始治疗前采血或在下一次抗生素使用前立即采血

采血量是影响血培养阳性率最重要因素与年龄、体重、培养基含量的比例相关成人采血量:若以采血量10ml为基准,采血量每增加1ml,可提高阳性率3%左右(CLSI)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建议采血量成人:每份血培养一次采血20—30ml婴幼儿:不超过总血量的1%1-5ml血培养的采血量采血量与肉汤比例应适当

1:5—1:10阳性率最高CLSI推荐血培养瓶种类成人每份血培养:

需氧瓶+厌氧瓶采血量不够时,优先满足需氧瓶儿童常规只做需氧血培养采血量不足时标记实际采血量CLSI推荐采血次数(M47-A,2007)2-3次建议:间隔0.5—1小时(临床情况紧急时可一次在不同部位采2-3份血培养)

CLSI特别强调:对可疑菌血症初次诊断,不能只做一份血培养发热待查(FUO)从不同部位,采2-3份血培养(不同时间或不同部位)如24-48小时血培养阴性,再做2份血培养多次采血的意义增加采血量,提高阳性率帮助判断污染菌还是感染菌采血20ml一份检出率:65%二份检出率:80%三份检出率:96%3次血培养对致病菌还是污染菌的判断1/3:污染菌2/3:致病菌>污染菌3/3:致病菌血培养瓶的运送血培养采集后应在2小时内送检如不能及时送检,应放室温、避光处

切记:不要放冰箱保存!尿液采集注意事项1.应用清洁、有盖、干燥、最好为一次性容器,收集尿液标本。防止日照与污染2.采集尿液量:尿常规与一般定性检查留取尿液不得少于10ml3.尿标本要新鲜,留取后立即送检。放置4h以上尿中成分可发生变化,如红细胞、白细胞溶解等4.尿标本要防止月经血、白带、精液、前列腺液、粪便、烟灰等异物混入。5、一般检查留取晨起第一次清洁中段尿,作细菌培养者应先做尿道口局部消毒处理并注意无菌操作粪便标本的留取量:取蚕豆大小外观:选取有黏液、脓血或其他异常外观的部分向医生叙述粪便的颜色与外观,住院病人必要时应留给医生观看粪便的形状、外观和颜色,因为这些内容对某些疾病的鉴别和诊断有一定价值粪便标本的留取要求容器:放在洁净的不吸水的蜡盒或塑料盒内送检做粪便细菌培:一定应使用实验室提供的消毒专用标本盒,以避免其他细菌混入标本中留取后尽快送检痰液标本的采集自然咯痰法、气管穿刺吸取法、经支气管镜抽吸法等。一般检查以清晨用清水漱口后咯出气管深处的第一口痰为宜;作细菌培养,应先用灭菌水漱口,咳痰后置无菌容器及时送检,以免细菌和细胞自溶;作漂浮或浓集结核杆菌检查时,需留12~24h痰液;对于小儿,可用消毒棉拭刺激喉部引起咳嗽反射,用棉拭子刮取标本送检;作细胞学检查时,嘱病人用力将喉内的头两口痰咳出弃去,然后咳出至少5~6口痰(总量约5ml左右)送检。脑脊液:由医生采集采用无菌管收集必要时标本需要抗凝并及时送检,久置可致细胞破坏,影响细胞计数及分类检查,GLU分解使其含量降低;病原菌破坏或溶解标明:第一管细菌培养;第二管化学或免疫检查;第三管细胞计数。浆膜腔穿刺液可用3.8%枸橼酸钠与标本1:10抗凝并立即送检,防止细胞破坏变性作菌培使用无菌容器收集检验标本的唯一标识1、条形码2、病人的信息(姓名、病区)标本拒收原则1、标本溶血、脂血2、标本器皿破裂、外溢3、标本量不足4、抗凝剂使用错误5、标本与检测项目不符6、标本留取时间不符合上述要求7、标本接收前放置时间过长8、条形码作废的标本9、医嘱已经撤消10、医嘱已经执行结果已经确认两个标本同一个条码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对于不符和要求的标本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