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代替DB31/T689.1—2013感染预防技术要求第1部分:个人防护用品使用规范Technicalrequirementsforinfectionpreventi2020-05-11发布2020-07-01实施IDB31/T689.1—2020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个人防护用品技术要求 2 56个人防护用品使用要求 57个人防护用品穿戴和脱卸 68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后处理 7附录A(规范性附录)常见传染病感染风险等级 8附录B(规范性附录)基于风险评估结果选择个人防护用品 10附录C(规范性附录)不同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个人防护用品选用要求 附录D(规范性附录)传染病现场调查、采样与处置时个人防护用品选用要求 附录E(规范性附录)医疗机构感染预防重点科室个人防护用品选用要求 附录F(资料性附录)个人防护用品穿戴及脱卸要点 14ⅢDB31/T689《感染预防技术要求》分为3个部分:——第1部分:个人防护用品使用规范;——第2部分:隔离标志;——第3部分:安全注射。本部分为DB31/T689的第1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代替DB31/T689.1—2013《感染预防技术要求第1部分:个人防护用品使用规范》。与——修改了适用范围(见第1章);——增加了GB2626、GB14866、GB30864、WS367、录(见第2章);——删除了GB3923.1、YY/T0506.3、YY/T0506.4、YY/T0506.5、YY/T0506.6(见2013年版的——删除了抗渗防护衣(见2013年版的4.3.2);——增加了风险评估内容(见第5章);——修改了个人防护用品分类使用(见6.2);——修改了个人防护用品穿戴要求(见7.2.1);——增加了个人防护用品穿戴及脱卸方法(见7.4);——增加了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后处理(见第8章);——增加了常见传染病感染风险等级(见附录A)、基于风险评估结果选择个人防护用品(附录B)、个人防护用品穿戴及脱卸要点(附录F);本部分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并组织实施。本部分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监督所、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上海市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黄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上海长征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1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GB2626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30864呼吸防护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WS233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310.2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1年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部)2015年版2适合性检验fittest检验医用防护口罩和防护型呼吸面罩对具体使用者适合程度的方法。佩戴气密性检查face-sealcheck由呼吸防护用品使用者自行实施的一种简便密合性检查方法,以确保医用防护口罩和防护型呼吸面罩佩戴正确。潜在污染区potentiallycontam位于清洁区与污染区之间,有可能被患者血液、体液和病原微生物等物质污染的区域。标准预防standardprecaution针对医务人员、传染病现场调查处置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患者等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覆盖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屏)等个人防护用品,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呕吐物、排泄物、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4个人防护用品技术要求感染预防个人防护用品应具有相关的注册证和/或产品检测报告,其各项性能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4.2头面部及呼吸防护用品4.2.1.1帽子包括可重复使用的布制帽子和一次性使用帽子。面料能阻止轻微液体的渗透,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其性能和牢固度、舒适。4.2.1.2适用于使用者进入污染区和洁净环境前、进行无菌操作等。4.2.2.1应符合YY0469的要求。4.2.2.2适用于使用者远距离(超过1m)接触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对密切接触者观察、手术部(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以及进行有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呕吐物、排泄物等喷溅的操作或侵入性操作、无菌操作。4.2.3.1应符合GB19083的要求。34.2.3.2定期按GB/T18664的方法进行使用者适合性检验,根据检验结果选择合适规格。4.2.3.3每次使用前按GB/T18664的方法进行并通过佩戴气密性检查。4.2.3.4适用于使用者接触经空气传播传染病患者、近距离(不超过1m)接触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或进行产生气溶胶的操作。4.2.4.1应符合GB2626的相关要求。4.2.4.2定期按GB/T18664的方法进行使用者适合性检验,根据检验结果选择合适规格。4.2.4.3每次使用前按GB/T18664的方法进行并通过佩戴气密性检查。4.2.4.4半面防护型呼吸面罩适用于使用者接触经空气传播传染病患者、近距离(不超过1m)接触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或进行产生气溶胶的操作。4.2.4.5全面防护型呼吸面罩适用于使用者接触传染病疑似病例、临床诊断或实验室诊断病例的大量4.2.5.1应符合GB30864的相关要求。4.2.5.2适用于使用者接触、调查处置经空气传播具有极高风险等级传染病疑似病例、临床诊断或实验4.2.6.1应符合GB14866的相关要求。生气溶胶的操作。4.2.7.1应符合GB14866的要求。生气溶胶的操作。4.3躯体防护用品4.3.1.1面料能阻止轻微液体的渗透,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其性能和牢固度,4.3.1.2按照AATCC42的试验方法,冲击渗透性试验结果不大于4.5g。a)使用者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见示例1)或其周围环境等时;b)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时(见示例2);44.3.2.1应符合GB19082的要求。4.3.2.2适用于使用者接触甲类及乙类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患者、传播途径不明的新发传染病患者。4.3.3.1面料能阻止血液和其他体液的渗透,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其性能和牢固度,适应相应的灭菌方式,舒适。4.3.3.2应符合YY/T0506.2的性能要求。4.3.3.4适用于使用者接触传染病疑似病例、临床诊断或实验室诊断病例大量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4.3.4.1防水围裙包括可重复使用的围裙和一次性使用的围裙。其面料能阻止液体的渗透,适应相应的灭菌方式,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其性能和牢固度,舒适。4.3.4.2适用于使用者可能受到患者质污染、进行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4.4手部防护用品应具备阻止血液和其他体液渗透的功能,用于接触利器的手套还应具备防刺破功能,并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4.4.2.2适用于使用者接触无菌组织或器官及破损的黏膜或皮肤。4.4.3.1经消毒处理,按GB15979的方法检测,细菌菌落总数不超过20CFU/g,不应检出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及其他致病菌。4.4.3.2适用于使用者接触完整的黏膜或微小的破损皮肤。4.4.4.1按GB15979的方法检测,细菌菌落总数不超过200CFU/g、真菌菌落总数不超过100CFU/g,不应检出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致病菌。4.4.4.2适用于使用者接触完整4.5足部防护用品4.5.1足部防护用品分为可重复使用的防护鞋(靴)和一次性使用的防护鞋套。根据感染预防的要求,分别或同时具备防刺破、阻止血液和其他体液的渗透、防微粒等功能。4.5.2适用于使用者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或从缓冲间进入负压隔离病室、对传染病患者进行诊55.1通过风险评估综合预判现场诊疗活动、调查处置或实验室检测人员的感染风险,根据风险程度选择相应的防护用品。5.2感染风险可分为极高风险、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常见传染病感染风险等级应按照附录A要求执行。5.3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b)现场操作:有无危险操作、有无适合的个人防护用品等。对危险操作的判断,可根据是否有可透皮肤或黏膜屏障)接触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进行确定。5.4当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及传播途径未知时,现场处置人员无论进行何种操作,感染风险均为高风险。5.5若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已知为《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的一类或者二类,且传播途径为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或者不明确,现场调查处置人员未进行预防接种或接种后免疫保护效能不详,现场调查处置人员有高危险操作时,感染风险为极高风险。6个人防护用品使用要求6.1.1个人防护用品使用人员使用前应经过培训与指导,熟练掌握并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6.1.2根据标准预防、不同传播途径疾病预防与控制需要及疾病危害性,选择适宜的个人防护用品。病原体的危害性越严重,暴露风险越大,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级别越高。对群体性不明原因传染性疾病按最高级别要求进行防护。国家有相关规定的,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6.1.3应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选择个人防护用品,具体选用按照表1要求执行。表1接触不同传播途径病原体时个人防护用品选用要求头面部及呼吸防护用品防护服手套防护鞋(靴)/帽子医用外医用防防护型呼吸面罩呼吸装置护目镜防护面罩(屏)隔离衣医用防护服士十十+士+十+十十士+十十十十士+十十+十飞沫传播士十++士+十△十+十6头面部及呼吸防护用品防护服手套防护鞋(靴)/帽子医用外医用防防护型呼吸面罩呼吸装置护目镜防护面罩(屏)隔离衣医用防护服士++土十+十十十注:+为应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品;士为进入传染病病房或现场处置时需要使用。△为如选用医用防护口罩或半面防护型呼吸面罩,应加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屏)。#为选用防刺破的手套,如:丁腈手套或戴双层乳胶手套。6.1.4当进行可能发生喷溅的操作时应戴口罩和护目镜或防护面罩(屏),并穿具有抗渗性能的防护6.1.5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种确诊传染病患者时,除手套外的个人防护用品无明显污染可连续使用;接触每个疑似患者之间应更换个人防护用品。6.1.6一次性个人防护用品连续使用时间不超过4h。当个人防护用品被明显污染或破损时,应立即更换。个人防护用品脱卸过程中应根据需要随时进行手卫生,脱卸后应立即进行手卫生。在接触危害性严重的病原体或受到病原体污染后,应进行全身沐浴。6.2分类使用要求6.2.1在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活动时,不同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个人防护用品的选用按照附录A、附录B和附录C的要求执行。6.2.2在进行传染病现场调查、采样与处置时,个人防护用品的选用按照附录A、附录B和附录D的要求执行。6.2.3医务人员在进行医疗诊疗活动时,个人防护用品的选用按照附录A、附录B和附录E的要求执行,符合WS/T311要求。接触传染病患者时,个人防护用品的选用要求按照表1要求执行。7个人防护用品穿戴和脱卸7.1基本要求7.1.1应在进入污染区之前完成所有个人防护用品的穿戴。7.1.2穿戴个人防护用品的顺序应降低脱卸个人防护用品时自我污染的可能性,并根据实际操作污染的风险性进行穿戴。7.1.3先脱卸污染最严重的防护用品,然后按照污染程度逐件脱卸;应做到内层向外,将污染接触面包裹在里面。脱卸时应小心、慢速,避免扬起污染物。7.1.4脱卸个人防护用品的地点,可视防护的级别不同而有所差异,应注意确保清洁区域及其他人不会受到污染或感染。77.1.5脱卸场合应避免出现强烈的空气流动。7.1.6脱卸个人防护用品的地点应备有手卫生设备及感染性医疗废物包装袋。7.1.7脱卸个人防护用品过程中若疑似或确定污染到手部,随时执行手卫生。7.1.8脱卸个人防护用品后立即执行手卫生。7.2.1个人防护用品穿戴顺序依次为:执行手卫生、戴帽子(如穿隔离衣,可在戴口罩后佩戴)、戴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检查口罩密合性、戴护目镜/防护面罩(屏)、穿隔离衣/防护服、穿防护鞋(靴)/鞋套、手卫生、戴手套、进入污染区。穿戴双层手套、防护型呼吸面罩或动力送风呼吸装置,穿戴顺序相应调整。7.2.2帽子、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的穿戴以及口罩密合性检查应在清洁区完成。7.2.3护目镜、防护面罩(屏)、隔离衣、防护服、手套和防护鞋(靴)/鞋套应在清洁区或潜在污染区穿戴完成。7.2.4手部皮肤有破损者应在清洁区完成戴手套。7.3.1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个人防护用品脱卸顺序为:脱手套、执行手卫生、脱隔离衣/防护服(若戴双层手脱第二层手套)、脱防护鞋(靴)/鞋套、执行手卫生、脱护目镜/防护面罩(屏)、执行手卫生、进入潜在污染区。7.3.2由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7.4个人防护用品穿戴及脱卸要点个人防护用品穿戴及脱卸要点参见附录F。8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后处理8.1使用过的一次性个人防护用品,应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有关规定进行处理。8.2可重复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品脱卸后,先用含有效消毒剂的湿巾擦拭消毒再放入清洁的密封袋内转运,或直接放入消毒液内,清洁消毒后才可重复使用。过滤元件应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进行处理。8.3护目镜、防护面罩(屏)、防水围裙和防护鞋(靴)应按照WS/T367的要求进行清洗消毒,或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清洗消毒。消毒后,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干燥后备用。8.4防护型呼吸面罩、动力送风呼吸装置应先用含有效消毒剂的湿巾擦拭消毒表面,再按照厂商提供的产品说明书进行清洗消毒。(规范性附录)常见传染病感染风险等级表A.1给出了常见传染病感染风险等级划分。表A.1常见传染病感染风险等级间接接触随访飞沫空气+十十高中高高高患者++高中高患者和隐性感染者+++高中高甲型H1N1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十中低中高中流行性感冒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十中低中高中+十十中低中高中十十中低中高中患者和带菌者十十中低中高中十十十高中高高高患者和带菌者++高中高高高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十十十中低中高中患病的食草动物和患者+十+高中高鼠疫啮齿类动物或患者十十十高中高间接接触随访飞沫空气肾综合征出血热啮齿动物等十十十十中低中高中登革热带毒蚊虫+中低中中中带毒蜱虫及患者++中低高中患病的食草动物+中低中高中+中低中高中患者和带毒者+++中低中低中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十+十中低中高中患者和带菌者十+十高中高中中患者和带菌者++十中低中中中患者和带菌者+十十中低中中中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十十中低中中中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病毒感染者+中低中高中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感染者十中低中高中埃博拉病毒病++高中高高不明土士士士士中o(规范性附录)基于风险评估结果选择个人防护用品表B.1给出了基于风险评估结果选择个人防护用品的要求。表B.1基于风险评估结果选择个人防护用品头面部及呼吸防护用品防护服防护鞋(靴)/鞋套帽子医用口罩医用防护口罩防护型呼吸面罩呼吸装置防护面罩(屏)隔离衣医用防护服+十士+十中风险十士+十++十十十+十+十+十注:十为应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品;士为有喷溅或气溶胶时选用。有喷溅或气溶胶时选用医用防护口罩。选用全面防护型呼吸面罩,有喷溅或气溶胶时选用动力送风呼吸装置。(规范性附录)不同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个人防护用品选用要求表C.1给出了不同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个人防护用品选用的要求。表C.1不同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个人防护用品选用要求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头面部及呼吸防护用品防护服防护鞋(靴)/鞋套帽子医用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罩(屏)隔离衣医用防护服验室(BSL-1)十十十十十+验室(BSL-2)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BSL-3)工作人员手部有皮肤破损或皮疹时应戴手套。(规范性附录)传染病现场调查、采样与处置时个人防护用品选用要求表D.1给出了传染病现场调查、采样与处置时个人防护用品选用的要求。表D.1传染病现场调查、采样与处置时个人防护用品选用要求头面部及呼吸防护用品防护服防护鞋(靴)/鞋套帽子医用医用防护口罩防护型呼吸面罩隔离衣医用防护服+十空气(气溶+十++++飞沫传播十十+十+++十士十+空气(气溶++++飞沫传播+++十+++土十+十土+++空气(气溶+++++十飞沫传播十十+++++士+++注:十为应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品;士为采样有喷溅或产生气溶胶操作或消毒时选评估为极高风险,有喷溅或气溶胶时选用动力送风呼吸装与病人近距离接触时选用医用防护口罩。根据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程度,选用医用防护口罩或防护型呼吸面d如选用医用防护口罩或半面防护型呼吸面罩,应加戴护目(规范性附录)医疗机构感染预防重点科室个人防护用品选用要求表E.1给出了医疗机构感染预防重点科室个人防护用品选用的要求。表E.1医疗机构感染预防重点科室个人防护用品选用要求头面部及呼吸防护用品防护服防护鞋(靴)/鞋套帽子医用口罩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罩(屏)隔离衣手术衣/医用防护服入治疗)++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口腔科+十++++十十内镜室+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急诊室+十十+十+十++感染疾病科、按表1要求选用按WS310.2附录A的要求选用注:+为应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品。评估为极高风险时,有喷溅或气溶胶时选用动力送风呼吸装有喷溅时选用医用防护服。°选择具有抗渗功能的手术衣。如选用医用防护口罩或半面防护型呼吸面罩,应加戴护目镜,或用医用外科口罩加防护面罩(屏)代替。适用于外科抢救室。(资料性附录)个人防护用品穿戴及脱卸要点F.1穿戴个人防护用品要点F.1.1穿戴前准备F.1.2戴帽子F.1.2.1长发者需将长发盘成发髻,刘海向上梳理,见图F.1。F.1.2.2将帽子由额前罩于头部,头发不应外露,见图F.2。图F.1梳理头发图F.2头发不外露F.1.3戴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F.1.3.2应罩住鼻、口及下巴并贴紧。F.1.3.3戴医用外科口罩时:下方系带系于颈后,上方系带系于耳上方头顶后部,见图F.3;戴医用防护口罩时,先束下方束带于耳下方颈部,再束上方束带于耳上方头顶。F.1.3.4用双手指尖向内按压鼻夹并向两侧移动,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见图F.4。图F.3戴医用外科口罩图F.4塑造鼻夹F.1.4检查口罩气密性(医用防护口罩)F.1.4.1两手按压口罩前部,不应移动口罩位置。F.1.4.2正压气密性试验:大口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西省吉安市安福中学2026届高二上物理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第一中学2026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辽宁省抚顺市十中2025-2026学年高一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第二高级中学2026届数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汽车二手车鉴定与评估
- 船舶运输招工合同范本
- 茶馆转让物品合同范本
- 菇棚大棚建设合同范本
- 网络办理租赁合同范本
- 网络贷款续签合同范本
- 管理经济学:理论与案例 第2版 课件全套 毛蕴诗 第1-14章 企业性质与环境、企业目标 -政府与企业
- 2024单位消防安全评估导则
- 传感器应用技术 课程思政课件 项目一 传感器概述
- 《百年孤独》专用课件
- 将配偶追加为被执行人申请书
- 煤矿井下零星工程管理制度
- 退耕还林工程
- 省纸打印版:法国 纪录片《家园》(Home)中英字幕
-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 GB/T 18380.11-2022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11部分: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试验装置
- DB4113T 021-2022 南阳艾 艾绒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